前幾天跟大家說,我們開始有賣電吉他了( 因為我最近很愛彈😅),那有賣電吉他,怎麼可以沒有電吉他音箱呢?
今天到貨的英國品牌「Blackstar」 除了有桌上攜帶型的小音箱Fly還有Debut的10瓦音箱喔!全部都有內建破音,買回去接上電吉他就可以「稱」「稱」「稱」
歡迎帶著口罩來店試聽購買, 或是透過蝦皮直接下單😄 我們都是代理商的公司貨喔,售後有保障。
●Blackstar /Debut 10E 10W電吉他專用音箱
https://shopee.tw/product/5174911/9272869466?smtt=0.5176205-1625044132.9
●Blackstar fly3(黑)
電吉他攜帶型小音箱
https://shopee.tw/product/5174911/11315109985?smtt=0.5176205-1625036990.9
●Blackstar fly3(米白)
電吉他攜帶型小音箱!
https://shopee.tw/product/5174911/11215109389?smtt=0.5176205-1625043807.9
●Blackstar fly3(紅骷髏)
電吉他攜帶型小音箱
https://shopee.tw/product/5174911/10215109310?smtt=0.5176205-1625041730.9
●Blackstar fly3(藍芽 黑)
電吉他攜帶型小音箱
https://shopee.tw/product/5174911/4493260932?smtt=0.5176205-1625041695.9
●Blackstar Fly103 擴充音箱/喇叭
https://shopee.tw/product/5174911/8372868787?smtt=0.5176205-1625036658.9
小白Two音樂工作室
台中市大里區益民路二段350號9樓
Line:baitone
#blackstar #電吉他音箱 #台中買吉他 #專業調整 #拾音器安裝 #買吉他找白懂 #木吉他專門店 #樂器行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950的網紅Ryan吉他指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超級實用!Compressor的6種用法與觀念 [Ryan吉他指南] 大家好,歡迎收看Ryan吉他指南! 今天要介紹的是Compressor的6種用法與觀念! 時間軸小幫手٩(。・ω・。)و 0:00 前言 0:27 第一種用法 1:39 第二種用法 3:09 第三種用法 3:52 第四種用法...
電吉他 破音 怎麼 調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16
關於即將舉辦的『木吉他 IR 測試活動』,我原先一直很難取捨應該以錄音室、或是展演場地來做為活動地點:如果在錄音室執行,我們可以在很好的、頻率比較平直以及不會有過多殘響干擾的環境,來理解與比較各類型木吉他拾音器在傳統的『Preamp/DI Box』與套用 IR 檔案,彼此之間音質與頻率呈現的差異;然而,就適用範圍與具體效應來說,展演場地 --- 或者說『現場彈奏』的需求,才是這個新技術最快可以表現出特性的場域。對我來說,其實是應該都要研究的課題;但~『空間』與參與人數之間的連動考慮,讓我感到若干猶豫。
最後,參與人數決定了場域。到上週私訊報名截止的時間點來看,私訊給我表達參與意願的夥伴人數,已經超過錄音室所能容納、得以適當測試的條件甚多,因此,我已經向老同學林正如先生徵詢了公館河岸的時間,確認這個測試活動會先以展演場地的現場實戰需求,做為討論的主要核心議題。
我的想法是:對於這個『軟體/硬體』技術有興趣的夥伴,我們先以類似『網聚』的概念,在『河岸留言』這個具有精神指標意義的場地,來探討它的應用與前瞻性;在活動之後,我會以主動徵詢的方式,邀集對於『宅錄/商業錄音』有高度需求的同好,我們再來計劃何時前往錄音室,做技術層面更深入的探討。
今天這則貼文公佈後,我會用私訊的方式通知前此報名的夥伴,關於確認的執行日期與時間,還請夥伴們收訊後回覆是否在當日確認能夠出席,以便我做後續的行政處理。
不過~ 在今天,我還是想稍稍帶到一點關於『IR』在錄音工作方面可以支援到的範圍。
[三. 電吉他相關器材測試]_測試藍皮書_02 木吉他 IR file 應用實戰討論 – 3
關於『木吉他 IR』的運作邏輯,其實與這幾年興起的數位運算/模擬的黑科技,以及在音樂製作上已經行之有年的『Re-Amp』手法息息相關。我們且先不要用『吉他/吉他手』的本位、而用也是這兩年很有話題性的『麥克風模擬技術/產品』來理解,事情好像就會比較簡單:
https://digilog.tw/posts/558?fbclid=IwAR0-gbblCEoVVzVE-hBGYzM8BRgcvh4JmHyjXtb3poJ7O4kLJsYgHrYrvg0
看完之後,你大概可以理解:用一只非常『中性』(意思是說頻率非常平直、沒有太多頻率特殊分佈所帶來的 “個性”) 的麥克風錄下了任何聲音訊號 (可以是歌聲或是樂器聲或是任何… ),然後用特定的套裝軟體,將這些相對『赤裸』的聲音訊號『染上』那些歷史上非常經典、非常有個性以及通常非常昂貴的經典麥克風所獨有的頻率特性,讓聲音訊號聽起來就像是用那些你有錢也不見得有機會用得到、錄得到的銘器來錄製的一樣!
在此,我們請先撇開對於『數位模擬/類比紀錄』的個人喜好取捨,單就『數位技術發展』與『類比技術發展』的速率來說,我幾乎可以斷言,在很短的時間內,數位所能紀錄的音色呈現,一定會讓你在『盲測』的條件下 (也就是沒有任何心理因素的干擾) 無法判別它與類比紀錄的差別 --- 更不用說到現在究竟有多低的機率,我們會真的聽到一個『AAA』的聲音還原了 (請見古典音樂論壇的提問/解釋:http://www.t-classical.com/archiver/?tid-5124.html )。
而『Re-Amp』~ 你大概也知道 --- 就是在錄電吉他的過程中,除了現在你所使用的『效果器/音箱/麥克風收音』的基本路徑,同時還另外『分』出一個單純、乾淨的『電吉他原始訊號源』,一起錄進錄音軟體的不同軌道,然後將這個原始訊號再次送回設定不同的『效果器/音箱/麥克風收音』路徑來收錄,以增強或取代原來可能還『稍有遺憾』的音色。這樣的工作方式,可以讓你在一次的錄音動作之後,得到無限重新嚐試音色改變的機會 --- 雖然有時候 … 太多的選擇不見得真的是一件好事兒。
對現代大多數的電吉他手來說,『Re-Amp』通常會『再回錄』的『音色套用』,更高機率會是純數位的模擬聲源;而由於『音箱箱體』才是真正決定電吉他音色的最重要條件,所以,現在在說的『Re-Amp』,其實更趨近於『Re-Cabinet』,也因此,市場上最蓬勃發展的付費/免費檔案,最大宗絕對是『箱體模擬』、甚至是『喇叭單體模擬』的 IR 檔案。
而我估計,現在可能有三成到一半的電吉他手,在宅錄的慣用方式,應該是電吉他直接接到『錄音介面』(應該已經不再會有人是直接插入電腦的聲卡吧 … ),然後叫出套裝軟體『Plug in』搭載音色來工作 --- 只要你在之後能夠更換、變動你的音色,基本上,你都是在使用『Re-Amp/Re-Cabinet』的概念。
現在~ 把上述兩個動作加起來,應用在木吉他的面向,大概就是我們所討論的『木吉他 IR』的整體概念 --- 我們讓自己的木吉他輸出一個很『中性』的音色,然後套用那些我們有錢也不見得買得到的名琴 IR 檔,讓我們的琴音聽起來就像是那些名琴的頻率特徵,它可以在現場彈奏時以極低的延遲、極小的訊噪比來替換掉你原始的琴音,也可以在錄音過程中以『Re-Amp』的概念,讓你挑選出最適合整體音樂性的吉他音色來呈現。
在現場彈奏上,你可能會選擇用便於攜帶的小型『IR Loader』來處理整個音色程序,這些相關的硬體器材,在上週的文章裡有大致的鳥瞰,在接下來的研討活動中,我們也會有實際的操作示範。如果是在錄音的狀況下,除了直接用這些硬體搭載檔案來『一次性決定』音色之外,其實,如同電吉他的『Re-Amp』一樣,我們也可以用箱體模擬的軟體載具來『呼叫』各個 IR 檔案,進行『多次性』的音色挑選,最後才決定你最滿意的組合方式。
譬如刊頭相片的圖二與圖三,這個箱體模擬軟體載具,是這幾年來我覺得『頻率與動態』最佳性價比表現的產品,有趣的是,它的主力用戶,應該比較偏向搖滾硬漢群;但~ 千萬不要被它的外觀誤導了!它其實就是一個搭載平台,當它做為一個『IR Loader』、而且可以同時處理兩種木吉他 IR 來相互混合、微調頻率差異時,事實上,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另外,它除了有表現相當不錯的『等化器 (EQ)』區塊,還有一個『來自於音箱頭模擬,但我們 by pass 了前級所留下來的後級模擬』 --- 我非常想強調這個部件,因為,往往我們覺得電吉他真空管音箱破音所能帶來的豐厚感,大多都是來自於『真空管後級』所擠壓、激發的豐富泛音;而這兩三年來所有的數位模擬開發單位,幾乎都要在這個部件上殫精竭慮地鑽研其中的奧祕,來提高自家產品的像真度。在我實際測試使用上,真的覺得這樣的後級模擬部件,的確讓木吉他琴音在中低頻得到無法只用 EQ 就能呈現的厚實感。
也許你很難理解,這種用於電吉他的概念,真的能用在純淨的木吉他音色裡嗎?
如果你看過像鍾興民老師這種大師,早年在還沒有『取樣音色』的年代,如何用硬體音源器材去『堆疊』音色,你就可以理解:沒有任何『絕對』的正確方式,所有的音色、頻率,其實都是用『耳朵』來決定的!任何可以幫助達成所需要的頻率需求,你千萬不要被主觀的『想當然耳』給限制了。
不過!科技再怎麼進步,黑科技再怎麼黑科技,那些日新月異的麥克風模擬技術,永遠沒有辦法讓一位不講究、苦練發聲方式與共鳴位置的歌手唱出天籟!你可以藉由科技的協助得到某一位大師所珍藏、愛護的琴音,但你永遠不會有他的手感與美感 --- 如果你沒有相襯的鍛鍊。
所以,也請千萬不要玩物喪志 --- 音色、器材的研究,終歸只能是錦上添花的事兒!真要有豐厚、感人的音符,那得要你能彈得出來才算數。
電吉他 破音 怎麼 調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09
對於電吉他手而言,最大的困擾是:『我如何將在家裡、工作室調整好的音色 --- 特別是破音類型 --- 穩定地在排練室、演出場地呈現出來?』
那真的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就算你在家裡、工作室所使用的『聲音平台』(通常是某種款式的音箱吧?) 剛好與排練室、演出場地所提供的器材完全一模一樣,邏輯上當你把破音族群效果器接上去時應該要呈現出大致相似的基礎音色;然而~你在家裡、工作室時,通常不會有其他樂手與你一起『合奏』,因此,你的音色調整非常容易呈現出『過度飽和』的狀態,於是,當你開始與其他樂手開始合奏時,你會非常疑惑那些在家裡聽起來好極了的聲音狀態,為什麼好像完全格格不入而顯得糟透了。
更不用說通常你在家裡調整音色時所用的聲音平台,幾乎都與工作場域的器材完全不同;然後還有各個場域的供電條件、是不是用了麥克風收音、監聽回送機制的優劣 … 種種不勝枚舉的變因。所以面對這個困擾,你大概有三種解決的方案:
1. 完全投降地自暴自棄~反正怎麼調也沒用,不如就看看命運會把我帶到哪兒去吧!
2. 完全堅持地扛著自己的音箱、器材出門,這樣總可以減少一些變因吧?
3. 鍛鍊出超強的耳力、並且熟知自己的器材,因此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因應場地的整體頻率做出最適當的反應、調整。
在我看來,方案 1 就不用討論了。方案 2、3 … 美則美矣,但是如果你必須出國工作,或 … 你覺得自己的耳朵沒那麼厲害 --- 剛好我都符合這兩個『但是』,我們就得找出其他方案,來解決『音色穩定』這個需求了。
[二. 電吉他相關器材研討]_07
如果希望自己的音色一直都能有『穩定』的表現,你的確會需要隨時都能將你的『聲音平台』帶著走 --- 不論是國內的汽、機車交通方式,或出國的行李托運。而『聲音平台』,在今時今日的器材領域中,不外乎:1. 以『音箱系統』為基礎,與 2. 數位模擬系統的這兩種不同思考的分類。純『數位模擬系統』如 FRACTAL AUDIO SYSTEM 的 AX8 (https://www.fractalaudio.com/ax8-amp-modeler-multi-effects/ ),在近年已經成為許多職業樂手首選的工作器材,它的確有著各種令人驚艷的便利性與幾乎最高的穩定性;但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系統還是能保有『類比』的色彩,我們就要在『音箱系統』方面尋找最合宜的可能性。
很多年以前,當我執行著第一代『阿密特』的音樂巡演工作時,我的確扛著自己的 Krank Revolution 1 音箱頭 (https://www.musiciansfriend.com/amplifiers-effects/krank-revolution-100w-tube-guitar-head ,Krank Amp 的官網居然已經沒有任何音箱頭的資訊了!真是時代的眼淚啊 … ) 去執行工作;但當我發現,如果我必須在日正當中的時間,在一個露天的場地做 Sound Check,這類型純真空管的器材,是完全無法適應炎熱的天氣溫度,因此音色表現得極度不正常之後,我在商演工作器材的組合、設計上,就不再考慮任何真空管類型的產品、而將這些真空管類型的大傢伙,都留在錄音室這樣能夠控制溫度、溼度的環境裡。
而『聲音平台』的組成,對我而言其實就是:1. 前級、2. 後級與 3. 音箱箱體這三種部件。我們在先前的文章已經表述過,影響電吉他整體音色最大的部件,其實是體積最巨、而且最不容易搬運的『音箱箱體』,為了不增加自己攜行器材的困擾,我很早就決定在所有展演的場合,我都只使用 Marshall 1960A/B 412 這款幾乎所有音響器材供應商都一定會有的基本器材 (雖然因為內裝的喇叭單體或有不同而造成聲音頻率的若干差距,但那樣的差距還是小於完全不同品牌的箱體所帶來的[不穩定性] );為了能讓音色調校能有一致的基準,所以我自己也購置了一顆同款式的箱體,在這個策略下,我的確能大幅提高整體吉他音色不論是在哪個國家、哪種場域,都有著最相近的聲底表現。另外一個選用 1960A/B 412 Cab 的重要原因,是這款音箱能夠切換 Stereo Input,也就是在一個箱體內,我就能夠執行原本需要兩個箱體才能呈現的 Stereo 效果,這種『雙聲道』的便利選項,是我在早期建構『我的音色』這個工作期許上,非常必要而不可或缺的因素。
對於『推動箱體』的電吉他用後級器材來說,如果不再選用真空管類型,在市場上也就只剩『晶體線路』與『D 類放大』這兩種產品路線。我所用過最溫暖、最帶有『管味』的晶體後級,居然是來自八〇年代的 ADA MicroTube 200 這款機型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ADA+MicroTube+200&source=lnms&tbm=isch&sa=X&ved=0ahUKEwjTxajF0vzfAhVCT7wKHQ3KB4wQ_AUIDigB&biw=1280&bih=952 ,同樣因為年代久遠而只能用圖片來示意。它之所以有管味,是它的確還是用了一隻前級真空管來潤色 … )!它因為實在太傑出了,所以我自己在 eBay 上收購了三台。但它的問題是,它是採用了『Rack』式的機體設計,所以在攜行方面,還是有著不小的困擾。
一直到 Electro-Harmonix 這個品牌出版了 22 Caliber (https://www.ehx.com/products/22-caliber ) 與 44 Magnum (https://www.ehx.com/products/44-magnum ) 這兩款體積如同一顆效果器大小的 D 類放大後級,我對於去建構一組『可以隨身攜行的聲音平台』,才真的有了可以落實執行的基礎概念。
雖然 D 類放大的線路設計,在音色聲底方面會有一點過於『冷靜』,但也因為這個特性,至少在數位模擬器材所希望搭配的『FRFR』器材 (這裡有一點相關的說明: https://www.sweetwater.com/insync/411-frfr-speakers/ ) 選擇上,幾乎百分之百都使用了這種放大線路。而 Electro-Harmonix 所生產的這兩款後級,應該是有再做過一些頻率的特定處理,我用 ADA MicroTube 200 來比對,其實音色溫暖的程度相去不致於太誇張;若單就這兩款後級來相互比較,44 Magnum 會比 22 Caliber 在中頻區段多出一點兒。由於我自己主要使用的工作琴 Washburn N4 (https://www.washburn.com/product/n4-nuno-authentic-usa/ ) 本身中頻就相當突出,因此,在器材的選擇上,我更喜歡用 22 Caliber 來做為基本選項。(這裡有一篇關於這兩款器材的使用心得:https://online.berklee.edu/takenote/ehx-44-magnum-or-the-22-caliber-power-amp-pedals-must-have/ ;但這畢竟是將近十年的產品,前兩年,中國品牌 Mooer 也出了類似、但體積更小,瓦數與音量都不遑多讓的產品 Baby Bomb 30:http://www.mooeraudio.com/product/Baby-Bomb--54.html 。雖然這個小傢伙的確『名符其實』,但我必須說:EHX 十年前所生產的器材,至今仍然有著超高的穩定性與極好的音色表現!)
然後就是前級部件了!如果不考慮真空管類型的前級,市場上的主流產品,會是『晶體類比線路』與『數位模擬』這兩種類別。以圖例一系列來說,我選擇了 AMT V1 Preamp (https://amt-sales.com/preamps/preamps-la/amt-v1/ ) 做為前級,這個摹仿 Vox Amp 聲底的類比線路前級,我覺得在 C/P 值的表現上,真的是好極了!事實上,這樣的器材組合,已經是一個非常完整、可以隨身攜行的雙聲道音色平台了:我們有類近 Vox 輕微破音的基礎聲底,串接到 Zoom MS-70CDR (https://www.zoom-na.com/products/guitar-bass-effects/multistomp/zoom-ms-70cdr-multistomp-chorus-delay-reverb-pedal ) 這個可以提供六種效果器組合的複合式效果器,然後 Stereo Output 進到兩顆 EHX 22 Caliber Power Amp,再進到 Marshall 1960A/B Cab;你可以把 V1 Preamp 上的 Gain 開到相當大的比值,然後用吉他的音量來控制 Drive 呈現的多寡,搭配 MS-70CDR 的效果器程式編寫,這已經可以呈現非常多元而豐富的音色變化了!
當然!我們可以選用其他市場上不勝枚舉的晶體類比前級,但在體積的考量上,我還是會投 AMT 這個系列一票!而這個系列所出的第二代前級,每一款音色都有 Clean Tone 與 Drive Channel 兩段的切換,讓適用度更為廣泛。而中國品牌 Mooer 雖然也出了體積更小、同樣有兩段音色切換的 Micro Preamp 系列 (http://www.mooeraudio.com/nav/PREAMP-24.html ),但我在實際購入試用之後 …… 不會覺得可以推薦給你~
在這個非常『微型』的器材組合中,特別值得介紹的是:對於 Zoom MS-70CDR 的切換,我特別聘請了彰化的『老皮』(Shih Bob - https://www.facebook.com/piecomoil?__tn__=%2CdC-R-R&eid=ARAmDZqu12ynQ-EIKSyTnG5p86GGHa1gJ1q4K0owamwM0D0x-XD_NBjqz7HWcALOblDrPTvhh0i_t0sX&hc_ref=ARQQLWWfy-6CUH4lMDxm7JhJ6DdirN_Z30-29y8OuTmBcZYRihbdQtANbXX-_ubu2bY&fref=nf ) 進行了非常有效的改裝:一般說來,為了方便切換 Zoom 的六顆效果器,我們會將原本在機體上的左、右按鍵另外拉出線路、用兩鍵的腳踏開關來控制左右移動、然後在機體的踏鍵來開關『這一顆指定』的效果器 (如圖例最左下角的裝置,這個版本是聘請 Fusion Sound Lab 劉展勳先生製作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5694867611557/ ),但它對於要『進出』控制頁面,你還是必須彎身去按一個中間按鍵才能切換過去;老皮的改裝,可以把這一層的控制也另外用一個踏鍵來控制 (如圖例下方左二的裝置),用這三個踏鍵,你可以切換第一層的『Preset』模式,將 Preset 設定為 A、B、C、D … 的順序,用機體本身的踏鍵來循環選用;而在任何一組的 Preset,你都可以用『進出選擇踏鍵』來切換成這個 Preset 的六個效果器、用『左、右選擇踏鍵』來移動到特定的效果器,再用機體本身的踏鍵來開、關這顆效果器 (非常像這個影像檔所示範的功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8Hwlzdz90 ,但老皮的改裝在體積上更為輕便)。這對於選擇 Zoom 這個系列效果器,在現場演出的過程中,提供了非常優異的便利性!(由於我是 Zoom 這個品牌的重度使用者,所以~我請老皮改裝了我所有的 Zoom 相關器材,而這個花費非常合理的改裝,真的讓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器材,提升到非常實用的層面 --- 更何況 Zoom 這個系列效果器的時間系 Delay 族群,都可以透過機體本身的踏鍵來 Tap Tempo 設定速度,在現今市場上,我還沒找到有哪一款複合式效果器可以在這種體積大小、提供到那麼多的功能~)
因為有了這樣的聲音平台,你當然可以在 V1 Preamp 的前面串接任何你喜歡的破音類效果器;而只要你的排練、演出工作場域中可以要求到 Marshall 1960A/B Cab,你幾乎可以百分之百有效而穩定地呈現你在家裡、工作室所調校出來的音色 --- 不論你在哪個國家。
而這樣的器材選擇,除了體積、重量輕便,組合單純且耐用,最最最值得分享的是:它的價格真的不會太離譜!我在想~這應該會是學生身份的愛樂者都還能負擔、但音色絕對可以上得了檯面的方案。下一週,我會以這個基礎設計,繼續介紹我覺得 C/P 值非常優秀的其他方案,希望這對於解決你的音色穩定性,能有若干想法上的提供與作用。
因為~研究、組合這些合於正常人可負擔的中、低價位器材最大實用可能性,實在是我莫大的興趣啊!
電吉他 破音 怎麼 調 在 Ryan吉他指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超級實用!Compressor的6種用法與觀念 [Ryan吉他指南]
大家好,歡迎收看Ryan吉他指南!
今天要介紹的是Compressor的6種用法與觀念!
時間軸小幫手٩(。・ω・。)و
0:00 前言
0:27 第一種用法
1:39 第二種用法
3:09 第三種用法
3:52 第四種用法
4:54 第五種用法
5:43 第六種用法
在混錄音工程中,除了EQ之外,最重要的就是Compressor,他可以調整聲音的訊號大小,使得訊號更穩定的被聽見。
舉個例子: 音量 由小到大以1~10表示:
原始訊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壓縮訊號: 1 2 3 4 5 5 6 6 7 7
此時較大聲的聲音6~10被調整成6~7
如此一來,可以讓大聲的聲音不要太大聲。
(平緯表示不喜歡)
此時再將訊號全部用音量鈕+3
壓縮訊號: 4 5 6 7 8 8 9 9 10 10
使得小聲的訊號變大聲了!
如此以來可以增加延音!
以上就是非常非常簡略的Compressor原理
剩下的就請收看本集影片!
謝謝大家 感謝收看!

電吉他 破音 怎麼 調 在 Ryan吉他指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家好,歡迎收看Ryan吉他指南
很多網友會問我說,要怎麼調出穩定、好聽的音色,
我認為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先了解各大廠牌音箱的「基底音色」
調整音色就像是調製一杯雞尾酒,音箱的設定就是基底的酒,
若是基底不對,要調整出喜歡的音色,就會變得比較困難,
相反的,若是從對的Clean Tone開始下手,音色的調製就會事半功倍。
所以今天我們要來聽聽兩顆非常經典的音箱,Fender Bassman與Marshall JCM2000,
這兩個廠牌的音箱大量地被效果器廠商作為設計效果器的基底,有了這些基底後,調整效果器也會變得相當容易。 下集會講解破音效果器與音箱的搭配!敬請期待!
每週更新,歡迎訂閱,感謝收看。
----------------------------------------------------------------------
演出、線上教學、北部一對一教學、合作邀約:請直接私訊
訂閱Facebook: Ryan吉他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Ryan-吉他指南-106309064052698/

電吉他 破音 怎麼 調 在 馬叔叔 Uncle M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母胎沒節奏感?沒音感?你可以不再與音樂絕緣!流行音樂教學霸主馬叔叔,打造任何人都能學會的電吉他課!你從來沒想過的音樂潛能,跟著馬叔叔的十二堂課程,從搞懂電吉他與它的快樂夥伴們,到最後一堂竟能自己彈出充滿節奏感的放克,捧著吉他在台上帥氣演奏真的不是夢!
電吉他教材 http://www.shushuma.com/
馬叔叔FB粉絲頁 http://www.fb.com/Ma.Shushu
第1課.認識電吉他 & 調音
羨慕別人帥氣彈著電吉他,自己只能彈自High的空氣吉他嗎?其實,彈電吉他一點都不困難,馬叔叔從旋鈕、導線、音箱、調音器的介紹開始,教你怎麼坐著、站著彈吉他,帶領大家進入搖滾天團的世界。
第2課.Picking & 爬格子練習
靈活的左手運指與右手Picking,是彈奏電吉他的基本功。Pick的拿法、右手小指的運用、左手大拇指的擺放位置、左手壓弦與右手撥弦的方式,跟著馬叔叔扎穩彈奏基礎,成為舞台上最帥氣的Solo吉他手。
第3課.開放和弦 & 刷弦練習
電吉他彈奏和弦比木吉他輕鬆許多,馬叔叔教你一次練成電吉他基本的十八個和弦,與右手刷弦的基本節奏。學會這堂課,一些簡單的流行歌曲,就可以輕鬆開始上手彈奏了。
第4課.基本音階 & 常用指型
想要讓瘋狂吉他手縱橫指板的夢想成真嗎?馬叔叔教你從基本的七聲音階開始,學習各個把位的基本音階。上完這堂課,馬上跟各大調的音階超熟,自在的在格子之間運指彈奏。
第5課.封閉和弦 & 常用節奏
馬叔叔教你舉一反三,利用左手食指封閉六弦,彈奏出七大調與七小調的基本和弦。配合右手空拍與變換節奏的方式,豐富你的電吉他世界。
第6課.五聲音階
想知道怎樣狂尻吉他Solo嗎?練好各大調的五聲音階就對了。學會這堂課,你會發現五聲音階怎樣配都好聽,快來即興發掘自己的freestyle。
第7課.Power Chord & 悶音
電吉他最嗨的就是刷Power Chord啦,破音、悶音給它催下去,這個有力生猛的音樂節奏,就是彈奏電吉他的原始動力。
第8課.音階模進
想要突破Solo的極限,練好三連音、四連音、六連音模進是最快的捷徑。利用連音營造的動感,成為舞台上的吉他英雄,樂團當中的音樂焦點。
第9課.技巧:搥音 & 勾音
想讓和弦的聲音更加豐富嗎?利用左手無名指一捶、一勾,增加和弦組成的修飾音,讓樂曲增加多重變化。平平是彈無敵四和弦,用搥音、勾音彈奏和弦,聽起來就是吉他大師在彈吉他。
第10課.技巧:滑音 & 推音
彈電吉他也能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學會滑音、推音來增加修飾音,和弦轉換得更加順暢,善用樂曲的快、慢步調,讓每首歌彈起來都能打動人心。
第11課.掃弦祕笈
掃弦是電吉他的獨門祕笈。跟著馬叔叔越練越快,越刷越屌,狂掃大三和弦與小三和弦的基本音階,串連出各種停不了的音樂節奏。
第12課.Funk & 16 Beats
學會Funk 與 16 Beats節奏,差不多就可以出師了。右手上、下刷奏躍動,配合之前搥音、滑音的修飾音應用,你將成為新一代的搖滾吉他大師。
電吉他教材 http://www.shushuma.com/
馬叔叔FB粉絲頁 http://www.fb.com/Ma.Shus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