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生可畏】你還在用雷達?天才CEO告訴你現在是光達的時代!
August 9, 2018
23 歲的時候,你在做甚麼呢?畢業不久,甫踏入職場?如果告訴你,有人 23 歲便已經是一個公司的 CEO ,你相信嗎?
幸運的天才
Austin Russell 兩歲就能背完元素週期表、十歲開始編軟體、十一歲搭建了自己的研究室,對運算系統、超級電腦感到無比的興趣。
當同齡人還在吵著跟爸媽要新手機,他擁有的第一支手機,是自己改造任天堂 DS 而來的。
與光學結下不解之緣
光達透過雷達偵測物品之間的距離,可以用於建立一個 3D 實景地圖,無人車便是透過這套演算法,辨識障礙物跟導航。Russell 便是靠著這項技術橫掃無人車市場。
14 歲的 Russell 認為當時硬體跟光子學都在快速發展的階段,所以他決定輟學,毅然放棄了史丹佛大學的物理學位,把握研究時機,全心投入開發。
他同時申請了矽谷老大 Thiel 的夥伴基金,成功拿到 10 萬美元作為開發的第一筆資金,亦找到在光子力學領域深耕 25 年之久的 Jason Eichenholz 當搭擋。
Russell 創辦的公司 Luminar ,核心技術光達發展成熟,無論是環境感知傳感器、探測範圍,都遠超同業一大截。23 歲,創辦公司五年之久,業界的人聽到他的名字都敬佩三分。
自家產品也已經進入量產階段,被許多大廠肯定;目前市面上發展無人車的企業,包括福特、Volvo、賓士,以及 BMW,都是他的大客戶。
Russell 野心不只如此,遠超對手才是他真正的目標,從雷射接收器到各樣的小零件,全都是自家生產,絕不用現成產品。
Elon Musk 對光達無感
Elon Musk 卻認為特斯拉的無人車不用光達,只要有攝影鏡頭、雷達和超音波就夠了。
Russell 認為 Musk 的理論沒錯,但現在的硬體還沒有發展成熟到不須用軟體支援。無人車想要達到比人類更低的失誤率,Russell 坦言 Musk 的想法「異想天開」。
Russell 跟 Elon Musk 兩人都是出了名,一周工作 100 小時的狂人。在無人車領域上,這兩人誰能撐到最後,實在令人期待。
資料來源:http://fortuneinsight.com/web/posts/2138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我要做富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蘋果剛發佈的iPhone X 來勢洶洶,當中Face ID似乎是未來手機必備的技術。到底這個技術背後又有甚麼投資機會呢?立即去片,亦不忘給Like及Share支持我們的分析 :) 最近朋友間討論的熱點相信非蘋果莫屬,新發佈的iPhone X引起眾多手機用戶的關注(當然還有炒家)。當中Face ID...
雷射接收器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蘋果剛發佈的iPhone X 來勢洶洶,當中Face ID似乎是未來手機必備的技術。到底這個技術背後又有甚麼投資機會呢?立即去片,亦不忘給Like及Share支持我們的分析 :)
最近朋友間討論的熱點相信非蘋果莫屬,新發佈的iPhone X引起眾多手機用戶的關注(當然還有炒家)。當中Face ID可算是突破性的技術,令人十分期待。到底這個技術對未來的手機帶來甚麼沖擊?今天跟大家分享3D傳感技術背後的投資機會。
過往蘋果公司一直處於潮流的頂端,其發佈的產品不少具革命性,由教主喬布斯時代開始,iPhone的誕生便掀起了智能電話的潮流,令每年一度的新手機發佈會都引來全球注目。
自喬布斯離開以後,蘋果在產品創新方面受到批評,本次發佈會為首部iPhone面世的10周年,市場一直流傳蘋果將公布具震撼性的產品。最終不出所料,為紀念10週年的iPhone X觸目登場,還配備了不少行業領先的技術。對比之下,iPhone 8則比較令人失望而回,令預售情況未達預期。雖然市場傳出蘋果在供應iPhone X的進度未如理想,但我們可留意的並不只是手機本身,其配備的新技術或有可能成為未來手機的趨勢。
Face ID(面部認證)則被視為未來手機必備的技術。過去的指紋認證出現錯誤的機會率達5萬分之一,但面部認證則把安全性大大提高至1百萬之一的機會,才會出現失誤。主因是Face ID會把面部分成3萬個繪點,以紅外線投射技術,找出面部的凹凸和深度資訊,然後利用芯片處理器作分析。整個技術名為3D傳感(3D sensing)技術,不但可分辨平面照片及真正面形的分別,更可在黑暗的環境中使用,令用家不受環境所限而未能解鎖。還可配合Apple Pay的技術,令支付交易的準確度及安全性提升。
另一邊廂,中國其實亦有把面部認證的技術連接至支付的層面。早於本月初,支付寶平台已跟KFC合作,推出刷面支付功能。透過設置於店內的支付裝置,顧客在點餐後可利用這個支付技術進行交易。在宣傳片中,女顧客不論在淡妝或是濃妝的情況下均辨識成功,甚至在配戴假髮及背後受到其他人騷擾的情況下亦無阻力刷臉技術的識別功能,成功透過刷險技術來支付。由此可見,兩大支付平台均染指這個認證技術,把3D技術使用在消費者的層面上,3D傳感的市場將可迎來爆炸性的增長。
我們把技術分拆成5個範疇,分別為3D 圖像處理芯片、紅外發射器、紅外傳感/接收器、攝影器和3D系統組裝。
3D 圖像處理芯片
是為技術的核心,把接收回來的3D圖像的資訊分析,跟儲存在手機的ID作確認。其實蘋果一直致力在這個芯片開發技術,希望研發出自家的處理器,並運用於自家產品中。而3D芯片則由Primesense所提供,此公司其實早已在2013年被蘋果以$3億美金收購,可見蘋果對3D市場的重視。技術上,蘋果需留心$155及$148支持,上望目標$180。
紅外發射器
較為特別的光學技術,由美國光學公司Lumemtum所提供。其3D光學技術是行內領先的。透過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VCSEL),令紅外線能分辨出面部的深度資訊。從圖表上分析,現呈一浪高於一浪之態,留心$53支持,上方目標$69及$78。
紅外傳感/接收器
攝影器
接收器跟攝影器的技術密不可分,從光學鏡頭接收深度資訊,再交由處理器作分析。而台灣的大立光及港股的舜宇光學在這個範疇均有涉獵。
3D系統組裝
整個3D技術的最後一環,台灣鴻海旗下的富智康一直為蘋果iPhone提供組裝的技術。但其基本面一般,需於在技術分析多花功夫。
3D傳感技術開始走向消費者的層面,跟過去指紋認證技術的潮流相似。如能成為未來手機必備的技術,相關公司可作中長線部署。
雷射接收器 在 藍牙接收器 的推薦與評價
藍牙接收器- 想慶問版上各位大大,小弟有一台舊的擴大器,沒有藍牙,現在想找各藍牙接收器,接在擴大器上,接收手機或是平板的音樂,請問各位大大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