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會,大家一直提到母奶庫,與大家再度分享碩論的一部分整理的文章。
【現代奶媽 — 母乳銀行】
公視《主題之夜》節目,於2018年12月8日播出〈神奇的母乳〉紀錄片,片中提到「母乳銀行」的需求:然而,對於無法獲得母乳的嬰兒,「母乳銀行」便提供了重要的替代選擇。母乳銀行已有悠久的歷史,但數十年前,由於市面上越來越多工業生產的替代食品,西方最後一間母乳銀行在1970年代關閉。不過,隨著母乳漸受重視,當前全球趨勢又慢慢走向母乳銀行的復興。然而,不管是來自嬰兒母親或捐贈者的乳汁,複雜的篩檢步驟,需要合格員工、冷藏和殺菌設備,以及其他種種投資,這讓母乳銀行的設立複雜且昂貴。此外,母乳的取得並不容易,母乳捐贈的數量有限,但如果鼓勵母乳買賣,卻可能間接導致剝削了貧窮孩童的營養來源。
其實鄰里間的「共生共養」,是「乳汁共享」的起源。Joanna學姊是我爬山時認識的朋友,聊起故鄉才知是同高中的校友,所以就一直「學姊,學姊」地叫得親切。學姐的大姊跟她差了17歲,長姊若母,學姊小時候都是大姊幫她洗澡、照顧她,還做衣服給她穿。 因為大姊的年紀比我母親稍長一些,三胎都哺餵母乳,又照顧家中妹妹們的生產,剛好橫跨了嬰幼兒餵食方式轉變的年代。跟大姊相約訪談,想知道在大姊生產的那個年代,生產、坐月子與哺餵孩子的情形,以及當了婆婆之後,幫媳婦們坐月子的經驗,比較兩代母職傳遞方式的不同。
萍:您剛才講也有人沒奶的,那些人欲安怎?
姊:有的人用米麩、有的人用牛奶,有的人吃糜(台語唸:um ,米湯的意思)。阮大兄一個同學,大我兩、三歲,伊子出世以後攏沒奶給他吃,攏飼糜,也沒錢買牛奶。糜你甘知?那陣也不是調工煮的,做田人阿,攏煮大鼎飯,飯撈起來以後,倒水落去煮。欲吃粥的撈去吃,剩的糜給他吃,所以他叫做「糜ㄟ」(大笑)。
萍:他的身體甘會較不好?
姊:還好,不過與阮大兄的囝仔相打攏打不贏。那陣的人較有韌性阿,遇到沒奶,我與你若是差不多時間生的,我就同齊飼阿,愛真好的才會這樣做啦!也有人用錢買「若無我一割錢給你,你幫我飼囝仔」,也有人這樣,不過真少啦!有的人生一個沒剛好囝仔過身(死亡),別人的子她就會抱來飼。以早的人攏互相幫忙,足單純ㄟ,足好ㄟ。
(訪談逐字稿,2013年9月8日)
總是會有奶不夠的母親,也會有失去母親的小孩,與失去小孩的母親。「乳汁分享」,是人與人之間單純互助的表現,讓人為之動容。在醫院工作時,也常有早產兒的母親,因為自己孩子沒有存活下來,而認真擠奶提供給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動人故事。而在社會較上層的階級,無論古今中外,一直都有「奶媽」這樣專屬於女性的工作。隨著配方奶盛行,奶媽這項專屬於女性的工作消失。
一、擠乳器出現:人奶商品化,奶媽消失
19世紀開始發展的科學母職使得母職也開始醫療化,「奶媽」這個肩負餵養自己與雇主小孩的職業,也同時被醫療化了。Golden關於美國奶媽社會史的研究指出, 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因為嬰兒餵食關乎兒童的健康,於是兒科醫師出面設立機構管理奶媽。在奶媽到服務家庭之前,會先幫她們做身體檢查,確定身體的健康狀況。對奶媽同時設立了科學與道德標準,有一整套醫學的流程,篩選合適奶媽,還將她們的乳汁置於顯微鏡下檢查。到了二十世紀,即便於家庭裡服務的奶媽近乎消失,醫院與孤兒院為要了降低嬰兒死亡率,尤其是醫院的早產兒沒有人奶幾乎活不了,所以仍然雇用奶媽。對機構來說,有擠乳器之後,請乳汁提供者定時到醫院,使用擠奶器將乳汁擠出,負擔的成本較低。於是機構逐漸不再雇用奶媽,乳汁提供者的社會階級也開始發生轉變。以往擔任奶媽多為社會中下階級,大多數為單親媽媽,擔任奶媽成為機構中的工作人員,有一份正式工作的收入,可以同時改善家庭經濟與社會處境。而只要將奶擠出送至醫院,讓提供乳汁的母親,轉為以中產階級增加家庭收入為主,奶媽於是消失。
因為醫院裡的早產兒與病嬰,一直都還是有人奶的需求,所以擠乳器是醫院當中必備的「醫療器材」,人奶也成為一種「治療藥物」。即便社會開始轉為配方奶餵食為主,仍有一些兒科醫師一直努力著。1910年,在美國波士頓的Fritz Talbot醫師,為了幫病嬰尋找奶媽,找了三天都還找不到,讓他深刻體會失去奶媽對嬰兒存活的影響,成立了「波士頓奶媽管理中心」(Boston Wet Nurse Directory),希望能夠維持讓這些孩子活下去的人奶來源。一樣在波士頓的另一頭,一位細菌學家Francis Parkman Denny為了救細菌感染生病的寶寶,央求哺乳中的鄰居手擠一些乳汁餵孩子,只喝了3盎司寶寶就活了下來,讓細菌學家大嘆人奶的「殺菌力」無敵,於是在Tolbot成立奶媽管理中心的隔一年,成立了美國第一家母乳庫。Denny參考乳牛擠乳器的設計,設計了人類使用的擠乳器,尋求捐乳者用擠乳器將乳汁擠出。而因為父母越來越覺得寧可收到罐裝人奶,也不願意雇用奶媽住在家中,Tolbot醫師後來也將奶媽管理中心改為母乳庫,稱為「母乳管理中心」(Directory of Mother’s milk)。
隨著配方奶餵食新生兒成為主流,母奶商品化與治療效果又開始被擠壓到邊緣。1920至1930年代蓬勃發展的母乳庫(人奶買賣),也開始面臨經營困難的問題。到最後能留下來的,大多靠的是慈善捐款,Talbot成立的母乳庫在1962年結束,象徵著「商品化人奶」時代的結束。因為人奶對早產兒與病嬰的治療用途需求仍在,人奶變成一種「禮物」,是捐奶者「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表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公捐的血庫開始大量成立,曾有人想要讓母乳庫也跟血庫一樣依需求成立卻沒有成功,因為血液沒有替代品而母奶有。1930年兒科名醫William McKim Marriott 在其著作的教科書寫著「無法得到母親餵養的孩子,人工餵養與收集來的人奶餵養有著一樣的功效。」 時至今日,母乳哺育提升,人奶有沒有可能再度「商品化」?有一個母奶媽媽曾分享,她在台北工作,孩子在台中給外公外婆照顧。第一次用宅急便寄送冷凍母奶回台中時,上頭內容物註明「母奶」,宅急便說這是「體液」,無法運送。後來她重新改寫為「乳製品」,母奶就送回台中了。我們是如何看待「擠出來的奶」呢?
二、人奶是最佳的母乳代用品
配方奶餵食對嬰幼兒健康的風險,常是「該做而未做的科學研究」。也因為兒科醫師很少會提配方奶對嬰兒健康可能造成風險,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儘管知道母奶是最合適的嬰兒食物,還是很容易將配方奶視為母奶理想的代用品,母奶代用品的第二順位,應該是其他母親的奶。
媒體主持人于美人於育兒有聲書中, 講述她「求奶告急」的那段日子,「…兒子因為體質的關係,消化能力過於衰弱,必須要餵食母奶,可是偏偏我沒有奶水,甚至連脹奶的感覺都沒有。母奶協會也派人來幫忙,忙了一個半小時,只擠出5c.c.。後來我就在廣播節目裡面公開徵求奶媽,算一算我兒子總共吃過工程師的奶、家庭主婦的奶、檢察官的奶、法官的奶、還有大陸媳婦北京媽媽的奶。老天爺給了他這麼多媽媽,是這麼多媽媽幫我把兒子養大。在那段接受母乳救濟的日子,我徹底了解什麼叫感同身受…」也因此等兒子長大些,于美人總是告訴兒子要懂得感恩與互助。而作家吳淡如於2009年早產,女兒出生時只有1700公克,她的山東好友雪兒贊助她1萬c.c.母奶,吳淡如趕緊拿出LV包包當禮物送她。 媒體名人可以藉由媒體登高一呼,維持女性互助網絡,而一般民眾,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也很容易藉由網際網路連結,於是也有人開始在網路上分享母奶。但是對於這樣的現象,無論是政府或是大部分的民眾,甚至是醫護人員都是持負面看法。
民視即時新聞曾報導,網路上有許多低價販售母乳的情況,但是母乳的來源不清楚,產生許多疑慮,有議員將這些網拍母乳進行抽驗,發現裡面含有「格蘭氏陰性菌」,可能引發嬰兒敗血症甚至死亡,不過目前卻無法可管,因此議員出面呼籲政府應立即訂定法規,要求網路全面下架。 新聞出來之後,也有兒科醫師在部落格寫道:「所謂無法可管是衛生主管機關的推托之詞,當事務官能真心體諒人民,就一定會找出合適的法條嚴懲不肖業者或個人。至於母親也應有足夠認知,用錢也許可以買得到很多東西,但是母乳哺餵實在要靠媽媽的真心投入而親力親為才行,只要頻繁多次餵食而不要焦慮奶量不夠,就能夠可以做到充分餵食。」 並不是「媽媽的真心投入而親力親為」就一定有足夠的奶水給寶寶,網路母奶一上架馬上就被搶購,可見需要人奶的寶寶並不少。衛生主管機關是應該要管這件事,但不是懲罰,而是應該想辦法讓有需求的寶寶,都能喝到安全來源的人奶才是。
在台灣台北市立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設有母乳庫,台中醫院設立衛星站收集捐贈母乳。2018年4月20日成大醫院新設南區母乳庫。捐乳媽媽們到母乳庫,填寫詳細的問卷,並完成抽血檢驗(檢驗項目包含:A,B,C型肝炎、HIV愛滋病、HTLV人體乳突病毒、梅毒、全血檢查及肝功能),這些統整的結果交由母乳庫負責醫師審核,檢查合格通過後(約需1~2個星期)才通知捐乳媽媽們可以開始捐乳。而使用對象目前依病情的需要,主要提供給以下族群的嬰兒使用:早產兒、先天性異常、重大手術後、腸胃道疾病、餵食不耐、或是一些媽媽疾病或死亡而無法哺乳的孩子…等等,一般以住院中的病嬰優先。若臨床上符合可申請的條件,可以請醫院負責照護的醫師填寫醫囑單(可在母乳庫網站上下載列印),附上病歷摘要,即可傳真至母乳庫,之後再經由醫師審核後評斷可否領取母乳,再由專責人員連絡領取時間及數量。目前領取母乳庫的母奶均不需要額外付費。 若不符合這樣條件的孩子,就沒有辦法從母乳庫取得人奶。難道一般健康足月兒,母親乳汁不足時,就只能選擇配方奶嗎?
三、分享乳汁:以德國為例
德國在2014年1月成立了第一家網路母奶商店,讓媽媽們可以輕鬆在網路上買到母奶。這個商店的出現,讓許多沒有奶水的媽媽多了一個選擇來替自己的寶寶取得母奶,不過,德國也有機構認為這些從網路上買到的母奶有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危險。創辦這間網路母奶商店的穆勒(Tanja Müller)是一位母奶太多的媽媽,常常需要把多餘的母奶擠出來才行,有一天,她突然想到為什麼不把媽媽們聚在一起,把多出來的母奶分享出去呢?於是在1月的時候,成立了德國第一家網路母奶商店。德國的國家母奶哺育委員會(National Breastfeeding Committee)強力譴責網路母奶商店,德國營養協會(The Nutrition Commission)也表示買賣沒有經過監管的母奶可能會帶來高度風險。像是細菌和病毒就有可能從送出母奶的媽媽身上傳給其他寶寶,傳遞愛滋病、肝炎、梅毒等傳染病。跟台灣很類似的情況,官方都是先予以譴責,醫學專家也提出警告。但是媽媽們的行動力是非常強大的。
非營利機構「媽媽的母奶銀行」(Mother's milk banks)就採取了一個方法避免傳染病傳染,他們直接和診所合作,徹底檢查捐贈母奶的媽媽和送出的母奶。送來的母奶會先冷凍,然後等到捐贈的媽媽送出最後一批母奶之後,會再對媽媽進行一次血液檢查,確保媽媽在捐贈期間沒有受到任何感染。所有的母奶也都會送去做測試,檢查裡面有沒有細菌。媽媽的母奶銀行總監吉鮑爾(Corinna Gebauer)則是強調應該要讓母奶保持冷卻,吉鮑爾:「如果儲藏母奶的時候沒有保持在適當的溫度,細菌很快就會長出來,喝到的小孩就有可能會感染。」其實這樣的步驟就是母乳庫運作的標準程序。台灣的母乳庫如前面所提,也是類似的程序。而上一段提到,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成立的第一家母乳庫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建立起來的。
面對眾多的質疑,網路母奶商店創辦人穆勒回應,她是假設所有的媽媽都會自己承擔風險,並強調她的網站有多麼盡心盡力地告知媽媽們有哪些風險。穆勒現在也在和一家專門做細菌測試的實驗室合作,檢查母奶有沒有摻水或是奶粉在裡面。穆勒說:「我不能想像買母奶的媽媽不會先測試母奶」
2014年國際線上哺乳會議, 任教於澳洲西雪梨助產系的Gribble博士以「乳汁分享」(Milk Sharing)為題授課,她提到:「說到嬰兒餵食,什麼是危險的行為呢?當某種餵食方式已被證實是較危險的,為什麼還是較容易被選擇呢? 在母親無法親自哺餵母奶時,代用品的順序應該是母親自己擠出來的奶,從其他健康哺乳者或母乳庫來的人奶,最後才是配方奶。但在許多地方,第一個想到的卻是配方奶。」在比較「分享來的乳汁」與「配方奶」時,我們應該用更對稱的方式來評估兩者的風險。
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中,對於風險的選擇不同。人乳在醫學中被看作體液,所以需要被管制。但若將其看成是一個身體製造出來,提供另一個身體營養的物質,那麼,乳汁的獨特性該如何被討論?乳汁的分享不只是醫學問題,也是文化問題。在以往母乳哺育是建立在女性社會網絡中,互相分擔家務勞動、建立社會連結、加強社區凝聚力的一種方式。工業革命改變了這一切,而生物醫療化的當代,社會大眾更信任的是專家,以往鄰居朋友的社區網絡瓦解。這樣的現況,女性主義有沒有著力點?如何讓女人做出她們想要的選擇,而不是受限?健康當權者總是警告婦女乳汁分享的風險,卻沒注意到相同的風險亦存在於配方奶餵食中。如果有關當局能提供適切的指引,乳汁分享並沒有那麼危險,這還是優於配方奶餵食的一種餵食選擇。而從兒童權利的角度來看,母乳庫應該與血庫一樣,讓有需要的人都能用得到。期待台灣政府能更積極的建立母乳庫,讓「共生共養」在當代,藉由母乳庫的乳汁分享來實現。
照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hotos/a.102159017918319/164781131656107/?type=3&theater
「雪印新生兒奶粉」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K & C 凱勒與夏綠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寶寶] 新生兒奶粉選擇:雪印?明治? -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雪印奶粉開封後要看清楚再泡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雪印新手爸媽研究院第11堂】如何判斷寶寶的配方奶粉究竟適 ... 的評價
- 關於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請問,我要購買雪印嬰兒奶粉,寶寶目前5個月喝母奶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寶寶] 嬰兒奶粉s26、美強生、雪印推薦哪個?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寶寶] 請問最甜的配方奶? - babymothe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寶寶] 新手村爸爸奶粉選擇障礙 的評價
- 關於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求配方奶推薦 - 親子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寶寶] 嬰兒奶粉s26、美強生、雪印推薦哪個?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K & C 凱勒與夏綠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育兒好物
上次有很多媽咪問我在飛機上使用的不鏽鋼保溫奶瓶,這次要介紹給大家。
保溫奶瓶對於我們比較常出國或住在這麼冷的國度的人,外出攜帶使用真的很方便,後來帶兩寶出門就再也離不開保溫奶瓶了!
我相信每個媽媽都有帶小朋友外出時, 媽媽包裡面已經堆滿了小朋友的東西之外, 還要外加幾隻奶瓶和一瓶保溫瓶出門的經驗,佔了許多空間,如果小朋友臨時肚子餓哭鬧想要喝奶, 又得急忙慌張地四處去找熱水, 但有了保溫奶瓶的話就結合了奶瓶和保溫瓶,出門前可以先將熱水裝入保溫奶瓶內, 小朋友需要喝奶的時候在把奶粉倒入, 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跟空間, 一瓶輕鬆搞定。
而且有時候小朋友沒有專心喝奶,沒有在短時間內把奶喝完,不管是冷天還是大熱天, 就算斷斷續續的喝也不怕奶的溫度下降, 也能保持它的新鮮度不容易變質。
市面上有很多的保溫奶瓶, 但是我選擇L.A. BABY家的保溫奶瓶,原因只有他們家的保溫奶瓶是使用SUS316不鏽鋼材質, 配件的部分也選用環保無毒的PP塑膠材質跟美國Eastman公司所生產的Tritan材料, 無雙酚A(BPA FREE), 無環境賀爾蒙, 光材質的選用就讓我很放心。
我有發現L.A. BABY保溫奶瓶有一些貼心巧思,SUS316不鏽鋼瓶身經過特殊旋壓處理工藝, 讓不鏽鋼奶瓶變輕了完全顛覆了我對於不鏽鋼材質的刻板印象, 人體工學的曲線瓶身設計, 輕量化材質也大大減輕了媽咪餵奶時的手部壓力。
保溫奶瓶的寬口徑設計讓奶粉不易沾黏瓶口, 母乳一滴都不漏, 瓶體採用雷射激光焊接處理所以瓶內沒有焊道, 也很好清洗不容易卡垢, 瓶內有鋼印的ml/oz兩種刻度標示, 方便隨時觀察寶寶飲用水量, 這些細微的細節處理可以感受到L.A. BABY設計這款保溫奶瓶非常的用心。
而這款保溫奶瓶不僅僅只是奶瓶的功用而已, 小朋友年齡大一點的時候, 也可以裝配其他配件變成學習水杯, 彈跳吸管杯或是水壺超實用。
勒寶之前在台灣上學時都會帶他們家的保溫瓶!不管是裝熱水還是冷水, 保溫保冷的效果都很不錯!上次勒寶去遠足的時候就帶冰水,到晚上都還是很冰的!
我們之前在美國很冷還在下雪的時候也有測試過把熱水放在保溫奶瓶裡面, 放在雪地裡面6個小時,打開來還是熱熱的會冒煙。
選擇保溫奶瓶也要事先做過功課:
查了一下, 發現316不鏽鋼保溫奶瓶好像只有L.A. BABY他們家出。
市售的保溫瓶大多採用含錳過高的SUS201或含鐵過高的SUS304(18-8)不鏽鋼材質製成, 耐酸鹼及抗腐蝕性較差, 瓶內裝溫熱水時容易會有鐵生鏽味, 而L.A. BABY不鏽鋼保溫奶瓶選用的是等級更高的SUS316醫療級不鏽鋼材質, 提高鋼材硬度且耐腐蝕, 抗酸鹼及抗氧化力更強, 安全有保障, 也可以在保溫奶瓶裡面裝入牛奶果汁等飲品, 不用擔心會有鏽蝕的問題, 寶寶食用更安全,這蠻重要的!
且SUS316不鏽鋼材質相較一般玻璃及塑料奶瓶更容易保存, 不容易摔壞, 也比較環保, 產品使用壽命更長
L.A. BABY保溫奶瓶有經Intertek檢驗通過,符合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兒童食品安全 及 及美國CPSC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IA消費品安全法案雙安全標準。
接下來就是保溫奶瓶的幾個階段功能介紹:
Phase1 保溫奶瓶-
第一階段(新生兒-6個月以上)
Phase 2 鴨嘴學習水杯
第二階段(6-9個月以上)
鴨嘴型矽膠奶嘴搭配學習握把使用提升寶寶獨立飲水及訓練嘴部吸咬的能力, 作為使用吸管水杯的階段前練習
Phase 3 彈跳吸管學習水杯
第三階段:(1.5歲-2歲以上)
搭配學習握把使用, 瓶蓋單鍵開啟, 一按即開, 能有效隔絕灰塵髒汙, 安全衛生
Phase 4 兒童外出隨行水壺
第四階段:(2歲以上)
裝上背帶以後就可以當成水壺外出使用
以上是個人使用心得跟大家分享
👉想了解商品更多資訊可以看這裡 : http://www.lababy.com.tw/products/item/474
👉這裡買 : https://goo.gl/VQEFrs)
另外,廠商公告。
即日起至4/18(三),完成以下步驟,就有機會獲得
【美國L.A. Baby】超輕量醫療級316不鏽鋼保溫奶瓶 9oz(價值950元),共6名
活動辦法:
1.到L.A. BABY Taiwan粉絲團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lababytw/
2. 公開分享 + tag1位好友,在本貼文下留言, 請用一句話形容L.A. BABY不鏽鋼保溫奶瓶給你的第一印象
『OOO L.A. BABY不鏽鋼保溫奶瓶… 』
3. 將於4/19(四)開獎喔
-本文與L.A. BABY合作-
-商用文章皆誠實納稅-
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溫度 >
上次去中央高地, 一方面是度假, 另一方面是替回英國辦事情的弟弟夫婦照看小狗. 由於那幾天山區下雪, 蜿蜒山道有如冰凍溜滑梯, 我們等早晨融冰之後才出發, 一路戰戰兢兢謹守時速50, 因此沒能跟弟弟他們碰頭. 狗狗跟鑰匙只好先寄放在鄰居泰瑞莎家裡.
泰瑞莎從窗戶遠遠看見我們, 揮手要我們自己開門進去. 她的房子是典型山區系統, 入口有兩道相隔一公尺的門, 以避免訪客開門時讓外頭低溫趁機登堂入室. 我們先在第一道門後抖去一身雪花, 擦擦鞋底的髒污. 進入第二道門時, 迎面撲來至少攝氏20度的暖意, 弟弟的小狗Harry與泰瑞莎的小狗cajou 對著我們一邊狂吠一邊搖尾巴.
屋子裡除了泰瑞莎, 還有一位法國長腿美女. 她正在收拾桌上的文件跟聽診器, 原來是個醫生啊! 年輕, 高挑, 骨架勻稱, 是個不管穿什麼, 無論在哪裡, 都會被稱為美人的人. 鄉下居民還真有福氣, 有這樣一位醫生出診 :D
前陣子剛好法國有一部 "Médecin de campagne鄉村醫生" 電影上映, 描述的就是鄉村醫生的心事誰人知: 要隨時深入山區, 與老人建立互信, 不僅醫身, 也要醫心.
很多醫生退休之後, 當地都找不到新的繼任年輕醫生. 就連在巴黎, 我住的非富貴區, 老醫生也感嘆 : '等我退休, 這一區就沒有一般科醫生了'.
並非醫生人數不足, 而是地區分配不均. 年輕醫生都想往優渥地區紮根啊~ 平均月薪8000歐元(2011數據), 法國醫生在非領薪階級當中算是賺蠻多的了.
看到美女醫生收拾她的醫生包, 讓我回想起小時候跟著媽媽到處去接生...(進入儲思盆) 我媽媽是台南護校出身, 在台大醫院產房任職, 結婚後為了帶小孩, 在鄉下開業當了幾年助產士. 台語稱 [產婆].
我記得有時晚上也會有人來家裡敲門, 通常很急促. 媽媽就會快速著裝, 拎著鋁製長方形的醫療箱隨來人前往接生. 若是白天來請產婆, 年紀還幼的我就會被一起帶去產婦家. 因為那時候我要嘛還沒上學, 要嘛只上半天學, 所以只能跟著去. 我當然是不能進產婦臥室的, 只能在旁邊看人家燒水準備讓新生兒淨身, 記憶中沒有聽見太多產婦的嚎叫 (也許有刻意把我帶開到聽不見的地方?).
接生的隔天, 媽媽還會再去一次產婦家, 幫寶寶洗澡. 這時候我就可以蹲在旁邊看那個皺巴巴紅通通的小嬰兒. 媽媽用左手掌拖住嬰兒頭部, 讓軟綿綿跟毛蟲一樣的嬰兒身體躺在左手臂, 再慢慢放入澡盆當中.
洗完澡後, 嬰兒通常會用大毛巾斜斜包裹成緊實的一條小春捲. 我還記得很多毛巾都是奶粉公司送的, 印著公司的logo.
嬰兒出生幾天之後, 媽媽又會再去一次, 處理掉落的臍帶. 嬰兒的肚臍都很醜, 凸凸的. 記得媽媽是撒上一些黃色粉末消炎, 再用棉花繃帶包紮.
那時候, 覺得生產跟接生都很親切. 也一直都覺得應該在家裡迎接小生命的到來. 雖然我自己是在婦產科醫院出生的....因為媽媽沒法幫自己接生😅
在法國中央高地的小村落, 我似乎重新感受到, 曾經虛無飄渺的, 人與人之間那種自然的相處溫度.
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雪印奶粉開封後要看清楚再泡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況且是要讓自己剛出生沒幾個月,腸胃還很脆弱的新生兒喝!! 如果雪印公司這麼確定沒有問題,要不要乾脆直接在罐身上註明清楚這些現象實屬正常, 請安心使用,謝謝. ... <看更多>
雪印新生兒奶粉 在 [寶寶] 新生兒奶粉選擇:雪印?明治? -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下個月要生了原本想選明治奶粉給寶寶喝
去了X樹、宜X樂都跟我說不要選明治!
不外乎都是說明治成份對寶寶不是很好,
X樹還跟我說可以平常喝雪印若外出時用明治塊狀奶也可以.....
我心裡想這樣不會混奶嗎?
想問問喝明治的媽咪們為甚麼會選明治給寶寶喝呢?
謝謝大家
手機排版請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21.51.2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09694552.A.F1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