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演員黃樹棠早前過身的時候,很多人寫的是「求叔再見」。
我沒有看《我和殭屍有個約會》,他的離去卻令我想起古龍的《離別鈎》。忽然之間很想說說古龍。
很多年前,無線拍了古龍的武俠小說《離別鈎》,主角楊錚就是由求叔飾演,反派自戀貴公子狄青麟是謝賢,求叔就是那個使用七武器之一Lethal Hook的高手。(小學我返下午班,早上看重播的)
故事的概念,型,關於命,宿命的諷刺。
「我知道鈎是種武器,在十八般兵器中名列第七,離別鈎呢?」
「離別鈎也是種武器,也是鈎。」
「既然是鈎,為什麼要叫做離別?」
「因為這柄鈎,無論鈎住什麼都會造成離別。如果它鈎住你的手,你的手就要和腕離別;如果它鈎住你的腳,你的腳就要和腿離別。」
「如果它鈎住我的咽喉,我就和這個世界離別了?」
「是的。」
「你為什麼要用如此殘酷的武器?」
「因為我不願被人強迫與我所愛的人離別。」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真的明白?」
「你用離別鈎,只不過為了要相聚。」
「是的。」
是我老豆讓我知道古龍的,家中,四書五經(真係《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有;英語文學作品,大量;但我爸爸也愛看武俠小說。倒是我哥哥讓我看了很多古龍的(還有臥龍生),因為我大佬會買會租來看。小時候,我識鬼咩,見他看,我又看。
所以小學畢業之前,我已經讀完了所有金庸武俠作品。在我家,古龍和金庸是齊名的,爸爸常說他們兩個風格完全不同,同樣好看。小時候常常覺得,古龍比較型,特別有格調:「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問你死未!)
宿命,天意,冥冥之中,福禍相生相滅,他玩得出神入化,《離別鈎》是咁的:
神目神劍藍一塵藍大先生,得一號稱「東方金鐵之英」的曠世奇鐵,苦苦找得退隱多年的名鑄劍師邵空子,替其鑄造一把絕世好劍。詎料寶劍出爐,方欲成形的一剎,他因太緊張臨門失手了﹐結果弄出了一非劍非鈎的怪武器- 離別鈎。
藍一塵悲憤至極,邵空子自愧無顏,便用離別鈎自盡。悲劇。藍一塵便將這離別鈎送給了邵空子的徒弟、少年楊恨,就是楊錚的父親。
邵空子在此之前剛煉成了一柄利劍:靈空,實屬極凶之劍,邵空子便毀掉它煉成一柄薄如紙的薄刀。薄刀被應無物以一本殘缺的古劍譜換去,並傳給了自己的徒弟,世襲一等侯狄青麟。
毀掉了大半的古人劍譜,根本無法練成劍法,卻正好被楊恨用來練離別鈎。殘缺的劍,配合殘缺的劍譜,成就了天下無雙的武功。(正好對付厲害的狄青麟。)
太想完美,反而失手成恨,賠了性命。
想要絕世兵器,結果人鐵兩失。
殘缺的劍,遇上殘缺的劍譜,被遺棄的,找到了對手:you complete me。
因因果果,相報相了。
古龍很早就告訴大家,封侯拜相,一表人才,可以殺人放火,出身平凡,甚至破碎,可以品格高尚。
「每個人這一生中都難免要做錯幾件愚蠢的事,若是人人都只做聰明事,人生豈非就會變得更無趣了。」
「一個男人若是能活六十年,至少有十年光陰是白白浪費了的。這十年中,起碼有五年是在等女人換衣服,還有五年是在等女人脫衣服。」
這,就是古龍。
#古龍關注組
#其實佢好多作品好好睇
#陸小鳳楚留香絕代雙驕三少爺的劍
#可惜死得太早
#嗜酒好色才情豪壯
#出殯時倪匡等在棺材放了48枝XO陪葬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貪眠狐 Keni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鏡泠風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kenith.producer/ 楓玥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144796095 新一年的初稿,把上年不敢嘗試的都試一遍, 不...
離別詩經 在 火星童書地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神話】 牛郎與織女,七夕的傳說。
文章長貼這裡可能沒人看,但貼部落格觸及率又低,但還是推薦看部落格圖多版本喔!!
今天我的節日繪本系列症頭又發作了,每次逢年過節就要發作一次,症狀大概就是哀嘆為什麼都沒有好的原創節日繪本,每次都要看鄰國的(中日韓)。日本韓國隔了一個語言不說,就算是中國,跟台灣也不見得相同,這一兩年台灣引進中國的節日繪本或立體書,超級熱賣,但那個場景習俗跟台灣就是不一樣阿!!(握拳)然後就開始幻想如果是我做這些節日繪本就要怎樣怎樣,其實真的不容易。
過年,大家熟知的是年獸,但有民俗學者主張台灣本土過年的傳說是燈猴,這兩個故事我都聽過,所以還好。端午節的由來專家學者的主張也各執一詞,讓我很困擾。(果真杞人憂天)結果今天看到有人轉貼七夕的由來,讓我大吃一驚,原來七夕的由來也有好幾種版本!!
文章內容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mmeizi/posts/3255987551150159
------------------------------------
1.牛郎織女的歷史
「織女」一詞最早出現於大戴禮記,牽牛則最早出現於詩經小雅。牛郎織女開始有婚姻關係最早見於秦朝文獻。
漢代的古詩十九首與南北朝的文獻中,牛郎織女都是明媒正娶的婚姻關係:
漢代的《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扎扎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南北朝時代任昉《述異記》「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
.
2.仙女羽衣的歷史
而男子竊取仙女羽衣之後與仙女婚配,最早是在印度史詩中。仙女羽衣的仙女原型為鳥,因此這類故事又被稱為「天鵝處女」,全世界各有一千兩百多種不同版本。中國較具代表性的故事就是「搜神記-毛衣女」。
但最廣為人知的則是日本故事:
日本天女下凡遊玩,洗澡時被平民偷走了羽衣。平民不還還要天女嫁給他。天女無奈答應,還生了孩子。有天平民喝醉後,天女問出羽衣下落,找到羽衣後就頭也不回地回到天上了。
所以人家沒有什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逮到機會就趕快逃了好嗎?
.
.
3.兩者摻在一起做撒尿牛丸
牛郎織女與仙女羽衣故事明顯被混在一起是在清末民初的京劇「天河配」裡。也就是那個在牛的幫忙之下偷到織女羽衣的故事。可能是因為有戲曲的加持,所以這個版本廣為人知,並在1950年後漸趨完整。
漢聲出版社於1981年出版漢聲中國童話,並且收錄了近幾十年內最流行但也最白爛的版本。
.
.
(A)有些人會聽過這個版本:
在天上工作的牛郎織女經天帝婚配後,整天談戀愛工作都不做了。天帝大怒讓他們分開,每年只能見一次,每年七夕當天,喜鵲會搭橋讓他們在橋上相會。
(B)有些人會聽過漢聲版本,也就是天河配:
凡人牛郎在牛的慫恿下偷了下凡織女羽衣,逼織女嫁給他,然後織女愛上強迫她留下的牛郎。天庭知道此事後,派人接回織女,織女回到天上後思念著牛郎,牛郎跟天庭說孩子需要媽媽。因此天庭讓牛郎織女每年見一次面。
如果你的祖先在明清時期就來到台灣,且你爸媽又沒買漢聲的《漢聲中國童話》給你,那你熟悉的會是A版本,如果你的祖先是二戰之後才從中國來到臺灣,或你爸媽有買漢聲給你,那你知道的會是B版本。
------------------------------------------
我趕緊拿出早上拍照的日文版《たなばた》,這本初版為1963年,繪者初山滋,畫風非常獨特優美,排版也很酷,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的那種。我對照了華一出版社中國孩子的故事《牛郎織女》,中文版只多了前面一個種豆子的小插曲,其他一模一樣。日文版的作者君島久子是鼎鼎大名的中國文学者・民族學者,日本的中國兒童文學學會代表,總之在日本有名的經典的中國民間故事童書繪本幾乎都出自於君島久子之手,有時候我甚至覺得日本小孩比我們都還熟中國童話。
日本的七夕是在奈良時代由中國傳入日本,結合了日本原有的棚機津女傳說而成。棚機津女傳說的大意是被選中的女性會在7月6日到水邊的織布小屋,一邊織布一邊等神的降臨。織成的衣服是給神明穿的,那天晚上女生就會成為神明的妻子,懷孕,女生也會升格為神。隔天7日傍晚神就會回去,這時在水邊淨身的話,神就會保佑村莊豐收,遠離災禍。
我猜華一版的有豆棚可能是受到棚機津女的影響。這麼說來七夕傳進日本,結合日本的傳說之後又逆輸入回華文世界?我們現在聽到的版本,幾乎都是日本的版本。我拍的另一本是韓國的繪本,當初只是覺得圖滿好看的就買了,當然也是賭氣,別國都有為啥台灣沒有?!我買來也沒認真看過,想說都差不多,但因為看到上面那篇文章,所以我就認真的看了一下,結果作者是法國人?!整個暈倒,看來這本沒啥參考價值,最後還出現日本的習俗,寫許願的「短冊」真的傻爆眼,不過圖畫滿古典美,應該是台灣讀者會喜歡的那種。因為這本毫無參考價值,所以我去查了韓國的七夕傳說,查了幾個都是說七夕源自詩經,也沒有偷羽衣的情節,不過這都是文獻的說明,並非童書中的情節。由此看來,韓國的傳說似乎最原汁原味?!小麥田出版的《給孩子的中國神話故事》中前半段都跟日本的差不多,但最後有提到牛郎織女把喜鵲頭踩禿這件事XD 這段我倒是第一次見到。
以下為韓國民俗大百科中關於牛郎織女(견우직녀)的介紹
牽牛和織女一年相會一次的七夕來歷的故事。每年七夕日,有兩顆隔著銀河的星星的位置變得格外地近,由此產生了牽牛織女故事。中國後漢時期建造的孝堂山石室裡的畫像石上,有畫有牽牛星和織女星的三足烏圖,從中可以推測,此故事起源於前漢以前。春秋戰國時期通過天文觀測發現銀河,《詩經•小雅•大東》則記載有可以推斷故事淵源的詩句。到後漢(25年~220年)末期,兩顆星星分別被擬人化為牽牛星和織女星並創造成故事,到了六朝(265年~589年)時期發展為「織女越過銀河與牽牛相會」的傳說,而這一故事的比較完整的記載最早出現在《荊楚歲時記》。在韓國,江西郡德興裡的高句麗古墓壁畫(408年)上發現織女和牽牛帶著一條狗的畫。
織女是天帝的孫女,擅長織布,勤勞能幹。天帝對孫女倍愛有加,令其與銀河對面名叫河鼓的牧童牽牛結婚。婚後兩人陷入新婚的快樂,變得無比懶惰,天帝大怒,讓兩人重新隔著銀河分開生活,並且每年只能在七月初七見一次面。然而,由於銀河橫在中間,七夕當天兩人也無法相見。烏鵲們可憐兩個人不能見面,便飛到天河,用頭部搭建了一座橋。據說過了七夕烏鵲們的頭頂禿掉是因為搭烏鵲橋。另外,這一天下的雨叫做七夕雨,據傳是牽牛織女喜極而泣流下的眼淚,而第二天早上下的雨是離別時悲傷流下的眼淚。
https://childrenbookmap.blogspot.com/2020/08/double-seventh-day.html
離別詩經 在 好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終於洗刷世人對我的誤解
-------
204.05.24
#幸福的反面
=========
這一天,在深夜裡,她已經上了床多時,只是翻來覆去。好容易朦朧了一會,床頭的電話鈴突然朗朗響了起來。她一聽,卻是柳原的聲音,道:「我愛你。」就掛斷了。
流蘇心跳得撲通撲通,握住了耳機,發了一回愣,方才輕輕的把它放回原處。
誰知才擱上去,又是鈴聲大作。
她再度拿起聽筒,柳原在那邊問道:
「我忘了問你一聲,你愛我麼?」
流蘇咳嗽了一聲再開口,喉嚨還是沙啞的。
她低聲道:「你早該知道了。我為什麼上香港來?」
柳原嘆道:「我早知道了,可是明擺著的事實,我就是不肯相信。流蘇,你不愛我。」
流蘇忙道:「怎見得我不?」
柳原不語,良久方道:「詩經上有一首詩---」
流蘇忙道:「我不懂這些。」
柳原不耐煩道:「知道你不懂,你若懂,也不用我講了!我念給你聽: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我的中文根本不行,可不知道解釋得對不對。
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詩,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不由我們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們人是多麼小,多麼小!可是我們偏要說:『我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別離開。』---好像我們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傾城之戀》◎張愛玲
====
偶爾,一時興起,翻閱往昔的日記、照片之類的。看到她的照片,竟出現一種很惘然的感覺。
有些東西快要遺忘了。當然這不用怕,她的東西都保存的好好的,忘了就忘了,改天再看,又想起來了。
上網看到她的日記,她寫著:
「要是能有抹除回憶的機器就好了,如果有,就算貸款也要買。」
原來她和她男友好像分手了,那不重要,因為馬上又會再有。
我突然想告訴她,真正要買的是能保存回憶的機器。
緣份是一種地震,我們是羅佈在命運上的棋子,一震,莫名奇妙就相戀了,再一震,莫名奇妙又分開了。
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分開後的那種悵惘並不是真正的悵惘,在一起時的那種悵惘,才是真悵惘。離合聚散都是悵惘。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幸福的反面是殘酷,在每一對幸福的情侶背後,包含了多少「選擇」與「不被選擇」的殘酷;更殘酷的是幸福本身是惘然的。
無論死生契闊,我們都要在一起。
然後緣份的地震一震,又分開了。
摘自《好倫有穿褲自選集》
#穿著褲子的紳士
#三重蔣勳
離別詩經 在 貪眠狐 Kenit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鏡泠風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kenith.producer/
楓玥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144796095
新一年的初稿,把上年不敢嘗試的都試一遍,
不論是唱還是混音。
謝謝楓玥的歌詞,抱歉委託完後卻有很多原因一直以為唱不到。
這次的古風詞我超級喜歡的!
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們的同人創作《思》 吧!
喜歡的不妨訂閱頻道、分享、到專頁讚好~
# 分享最重要啊!請分享分享分享!XD
# 音檔下載點.
===========
晃蕩於四季
原唱:After the Rain (そらるxまふまふ)
《思》
粵語填詞:楓玥
翻唱:鏡泠風
歌詞:
青絲散落湖上
任思緒 寄風勢靜悄飄
雁過東北去 絲羽種於片草裡
唯獨與花草相對
歌聲拍岸濤浪
亦不見 寄聲線達遠方
未見相依靠 雁唯存在往昔唱
無望 在今生清帳
酌酒得冷冰 酌酒得冷清 [酌 讀 雀]
卻相邀明月往 我家中作夢
見春秋雨狂妄編織琴樂
滋擾我夢
夜雨仍步極凍
於青草點上
野火 紅透光 誰化灰
誰又願相擁赤火 來化煙 而重投亂世 又載歌
鳥飛 窮遠山 窮惡海
情願(地)出走不撲火
狂想中取暖
葬身 林與花 成霎光
曇華(被)開花 [曇 讀 壇]
見君 長髮間
潛藏酣夢裡 飄忽過 [酣 讀 含]
留思憶 長流不息
來~編織 年月川水呼應
不捨裡愈明白
杏般臉 卻終變幻細沙
任意堆積過 驀然雨水去覆蓋 [驀 讀 墨]
酣夢在沙中漂泊
若欲輕撫笑臉
讓女子 想退守般怕事
望見那驚弓之鳥飛走千里
凡俗亦會相相捨棄
酌酒得冷冰 酌酒得冷清
我相思年月裡碰杯相作夢
笑聲中甜蜜往事 窮盡詩經句字
卻未能逐我思
當千千霏雨
浸濕 誰眼眶 成眼妝
如黃葉鋪於世間 何變枯 而無人踏過 被理睬
雨聲 如痛哭 如奏曲
遺漏(是)多少悲壯曲
涼風心吹送
冷風 寒刺骨 寒氣吹
如常被剛風摑醒
愁結冰
無人傳淡暖 不聲怨
唯思憶 長留心胸
來~編織 年月川水呼應
誰遷徙千里
暗燈 仍掛高 來照出
如殘像君般美色
如髮飾
尋無垠夢魘之歡笑 [垠 讀 銀] [魘 讀 醃]
存思憶 經風雨未會變
春風輕撫你
髮絲 成美境 融百櫻
來橫越秋霜
冷清 還暖息
情人能互抱現吻跡
我心 而我心 而我心
仍無力息止心眷戀
遊清水山嶺
抱擁 同雨中 同傘中
而如像清風吹送
教心夢 又化霧化煙
給吹散
留思憶 長流不息
留足跡 被勸心息
凡塵甦醒 凡塵甦醒
遺忘相識 離別不需呼應
(何用記念泡影)
====下載點====
近來我的歌多了人說想要音檔了!?w
MP3:
https://mega.nz/#!pkdRFYzZ!t2lyG9BdQSMRk3m9kqSpTimXAj4mqGHuwjwdEkg2e5M
FLAC(44/16 - 無損):
https://mega.nz/#!g50z3RDQ!G7IJS2xax2wOrrETRHN_8f_D0xSxD-i2vvXO1wBlUW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ezaoKT1Dd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