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中文 半年~我們的奮鬥史】
今年3月,我開始運用台灣功文國語教材讓寶寶在家自學中文以來,寶寶整體的語言能力成長迅速,不僅中文已慢慢追上同齡台灣孩子的程度,日文也有明顯的成長。
雖然我不清楚雙語孩子兩種語言之間相互影響的程度如何,或其中有什麼理論根據。但就我在寶寶身上的觀察,當孩子主要語言的程度越好、越能清楚表達自己,他對主要語言的理解力,似乎能幫助他融會貫通第二種語言。
這半年帶著孩子學功文的路,其實一點也不輕鬆,更屢屢碰到撞牆期。有時寶寶會哭著說好難,為什麼要一直寫;有時教了數十次他依舊不懂,讓我會怒火中燒;更多時候他坐不住、分心,我得耐著性子引導;偶爾,他會突破盲腸,受到我稱讚露自信的笑容。
寶寶現在最大的難關,就是動筆寫。目前他的功文國語和數學都剛好在4A100上下,國語要讀、寫注音符號,數學也要認識數量、練習寫數字,兩邊加起來一天至少要花半個小時書寫,對於一個才剛開始學寫字的孩子而言確實不容易。
尤其是在他的小腦袋中,許多符號看起來很相似,常常一個不小心就會左右寫反、寫錯。陪在旁邊的我,不忍看他太挫折,靈機一動幫他創造了一些口訣,每當他寫到不拿手的注音或數字時,就會唸出來提醒他。像是「8」他會寫成無限大「∞ 」,我會說「S一條蛇,屁股和頭連起來」;他無法掌握的「ㄟ」,則是「ㄟ像溜滑梯,爬上樓梯再ㄟ~溜下來」。
教孩子寫字非常需要耐性,看到教材上歪七扭八的字更讓我天人交戰,該不該糾正他。我最不希望成為橡皮擦媽媽,為了一點點小錯誤,不斷打擊孩子的信心,所以主要採取鼓勵的方式,只要他寫得正確,就算醜了一點也隨他去;要是他寫得好時,就「具體」地稱讚他哪裡寫得漂亮。這個方式似乎奏效,久而久之當他發現自己覺得沒寫好時,開始會自己修正(這時更要摸摸他的頭鼓勵他)。
即使是工作很忙的Tomo,也在這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每到週末,他就會叫寶寶拿寫好的功文教材給他看,然後熱情地擁抱、誇獎寶寶,我想這一點一滴都能激發信心,讓孩子樂在學習的原動力。另外寶寶一直都很喜歡的日本巧連智教材,現在則全權交由Tomo負責,父子兩人總是玩得不亦樂乎,也是個意外的收穫。
帶著孩子自學寫功文半年多來,我最大的感受是「踏實」,像這樣每天花一點點時間,陪著孩子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學習,不僅能夠親眼看到孩子目前的挑戰,也能從非常透明化的教材內容,了解他過去完成了什麼、未來又需要面對什麼。每當空閒的時候,我都會坐下來詳讀寶寶當月的學習紀錄,雖然每個月的內容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時間一久一對照教材內容一覽表,就能看到他的進步,讓媽媽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雙語寶寶自學中文 #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前的文章
【在國外想讓孩子學好中文?你其實有另一個選擇!】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台媽日爸樂共讀/在國外想讓孩子學好中文你其實有另一個選擇/2011137115857423/
【自學功文第三個月】
https://www.facebook.com/FunTipsForStorytelling/photos/a.1602126053425200/2069381796699621/
雙語寶寶自學中文 在 【中文家庭雙語小孩】互動討論社團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個社團適合你嗎? 歡迎《家有12歲以下兒童》的爸媽加入,相信只要家長有心,居住在非英語國家的我們,也能用正確的方式與步驟,賦予孩子成為具備雙語能力, ... ... <看更多>
雙語寶寶自學中文 在 【iEnglish父母課堂】談「中文家庭」如何培養「雙語小孩」 的推薦與評價

父母課堂|談 中文 家庭如何培養 雙語 小孩】 總是在孩子的語言學習苦海中找不到方向嗎? 想知道怎麼培養在 中文 家庭中培養 雙語 小孩嗎? ... <看更多>
雙語寶寶自學中文 在 Re: [寶寶] 在家養出雙語小孩教學(0~3歲) -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tonite ( )》之銘言:
: 板上的各位媽媽們好,我對於英文教學有一些經驗,我希望把我所設計的學齡前小孩雙語養成的操作方式介紹給大家。但是,問題在於我自己沒有小孩,因此我擔憂在設計上可能不是很周到。以下是我跟身邊朋友小孩相處經驗 + 我自己的英文教學經驗所設計的活動,希望能夠請各位媽媽看看。
: 今天來介紹的活動,是屬於最入門的【單音節單字】篇~因此0~3歲的寶寶是完全沒問題的。
: 總共有2個單字,且分別只有一個音節:「in」與「out」。in 就是裡面,out 就是外面。您可以選擇小朋友熟悉與喜歡的家具或場所,例如:
: Baby in ~
: Baby out ~
(恕刪)
: 推 momoko10306 :
: 推 Cinlody : 推m大,我是相關科系,所知也是雙語反而讓孩子兩邊 07/19 00:49
: → Cinlody : 學不好,讓孩子母語流利、語感建立之後,學其他語言 07/19 00:49
: → Cinlody : 才會學的好。以上純粹是個人所學分享,勿戰 07/19 00:49
我也認同Cinlody,
尤其我對一些年輕人的中文語言邏輯與論述能力感到很頭痛啊……
把母語基礎打好真的是王道。
至於雙語環境,
其實我看中的是「雙語刺激嬰兒腦部發展」的優勢,而不是單純語言學習。
平均而言,雙語嬰幼兒學說話會較慢,(因為比較難啊,)
但這個檻兒通常過了就好了。
我本身並不建議在中文裡摻一些外文單詞,
而是完整的外文語句持續數小時。
例如爸爸對孩子純講日文,媽媽對孩子純講中文,
(爸媽之間則用英語)(對,我就是在說酪梨壽司XD)
或者家裡純用中文,托兒所純用英文,
或者單一照護者週一三五純用中文,週二四六純用英文,
這樣孩子才能完整的學習各語言的語感,不至於太錯亂。
我也是雙語環境長大的(國台語),很慢才開口說話,但開竅後語言發展極好。
英文則是小五才開始學,只聽或看英文童書,會認字但不會背單字。
國高中後英語都拿很高分,大學讀原文書也毫無問題。
去美國讀書後……第一年超慘,課常常聽不懂,
學生給我這位助教的評鑑也寫得很狠(「She doesn't speak English at all.」),
(生醫類學生都很挑剔,也常常來跟我吵分數……)
但我之後就突飛猛進了。
若家裡沒有人擅長英文,
個人覺得好好把中文磨到精即可。
語言邏輯建立好之後,等他長大再把他丟到英語環境裡磨吧。
以上為個人淺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38.2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32022485.A.15D.html
※ 編輯: ballII (1.161.238.224), 07/20/2018 01:53:52
我聯想到這篇文章:
https://multilingualparenting.com/2014/04/02/single-parent-raise-bilingual-child/
(縮 https://goo.gl/XC4fBS )
這篇是討論「單一照護者如何給孩子雙語環境」。
它說,如果你會講兩種語言,一種是當地主要語言,一種是少數語言,
那麼它非常建議你「只」教孩子少數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twkongtaigi/posts/1907719276215086
這篇則是一位「只教孩子台語」的媽媽寫的文章。
可看出小孩子之間的互動是沒有語言隔閡的,
造成隔閡的是其他家長的態度。
中文也有語言邏輯。有些小朋友在學中文時,沒有強調邏輯訓練。
我媽媽寫的日記上,有說我小學高年級時的數學應用題很難,
不是難在數學,而是難在題目敘述,
她將這些數學應用題稱為「閱讀測驗」,針對這方面特別訓練我的閱讀能力,
成效顯著。
需要訓練如何把中文翻譯成數學。
先看一個例子:
如果昨天是明天,則今天是星期五。請問今天星期幾?
有些孩子並不把題意翻譯成數學,
這樣他可能會看著手指數著星期幾,調來調去,弄不清答案。
但如果他可以理解「昨天」延到「明天」是增「2」天,
那麼他就能推知「事實日期」會是「假設日期」減2天,
所以今天是星期三。
中文上,他必須理解題目中「今天是星期五」是一個假設的結果,而非事實。
如果可以邏輯清晰的分析他人話語或文章,
學習效率與辨別是非的能力都會有所增益。
再看一個例子:
桌上有7個杯子,杯口都朝下。
允許你一輪翻轉4個杯子。
請問你最少須翻幾輪,才能讓杯口全部朝上?
這裡可引進「負數」觀念。
朝上的杯子叫做「+1」,朝下叫做「-1」。
「翻轉」則是「乘以-1」。
一開始有7個朝下的杯子,總狀態可描述成「(-1)^7」= -1 ,
目標是有7個朝上的杯子,總狀態可描述成「1^7」= 1 。
每輪須翻轉4個杯子,所以每輪翻轉可描述成「乘以(-1)^4」= 乘以1 。
「(-1)^7」不管乘以1幾次,永遠都會是-1(代表永遠有奇數個朝下的杯子)。
所以你永遠也無法讓所有杯口朝上。
中文口語上,「如果A是B」是指A變成B,而非B變成A,也非A=B。
例如:「如果我是你,我就會趁生小孩前好好出國玩。」
「如果我是你」不能說成「如果你是我」。
所以原題意是指「如果昨天延後變成明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