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的東奧原住民族選手報報】
💣#0724原住民族選手戰績整理
排灣族選手 楊勇緯 Yang Yung Wei 於 #柔道男子60公斤 賽事中,獲得本屆奧運台灣第一面銀牌,更是台灣史上第一面奧運柔道獎牌。楊勇緯出生於台中,老家在屏東獅子鄉,不只本身是柔道好手,更是出身柔道家庭,母親、哥哥,都是柔道選手,兄弟四月曾雙雙出征亞洲及太平洋錦標賽。
https://udn.com/news/story/122351/5625474
鄒族新秀 #方莞靈 於 #舉重女子49公斤 賽事中,雖一度遭檢查腰帶,仍獲得第四名。方莞靈在台南長大,老家在阿里山樂野。小學六年級開始練習舉重,最大心願是得到獎金能夠幫忙分擔家計,減輕母親的負擔。
https://udn.com/tokyo2020/story/122254/5624019
阿美族女將 #林真豪 於 #柔道女子48公斤 賽事中,力拼敗部復活,挺進八強,最後成績並列第七,亦創隊史最佳成績。小學三年級開始柔道訓練,國內賽事成績亮眼,雖然初次叩關奧運止步八強,但她許下心願,三年後再戰巴黎奧運。
https://udn.com/news/story/122254/5624914
💣#0725原住民族選手賽事資訊分享
射箭女子團體雷千瑩、#林佳恩、譚雅婷(09:16淘汰賽、15:40金牌戰)
舉重男子61公斤決賽 #高展宏(14:50)
- -
原住民族選手的好成績,不是因為什麼米田堡基因,而是因為他們和所有的選手一樣努力的付出時間與汗水,練習、挑戰和突破。讓我們一起透過本次奧運賽事,來認識台灣各運動項目中優秀的原住民族選手,同時也為所有本次東京奧運的台灣選手加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Zuker租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追蹤RED612揪安心公寓 ▶ https://www.facebook.com/RED612home/ 👉追蹤紅色子房 ▶ https://www.facebook.com/redipartners/ 👉訂閱Zuker ▶ https://zuker.cc/SubscribeYT 這周我...
雙老家庭台中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北租屋處是個不能開伙的小套房,於是在台中老家,是我北上這麼多年至今最頻繁的開伙。
早上一起床最期待的就是去拿平底鍋,煎一顆變化萬千的蛋,帶著扮裝的心情跟蛋相處,今天幫她穿白裙黃上衣用肉鬆火腿刺繡,明天幫她換上一套碎肉起士花洋裝,後天奢侈一點,加點酪梨百摺。偶爾蛋不當主角,讓她跟牛奶在一起,用切成塊狀的吐司,沾上了煎出去趟法國的感覺。
反倒是因為這個動力,讓我無論是否失眠到兩點,隔天都能八九點起床弄份像樣的早餐。
最近從麵粉糊煎蛋餅後,被啟發做粉漿蛋餅,於是第二天混合廚房僅有的太白粉煎,第三天終於加上樹薯粉,完美成為外賣粉漿蛋餅的長相,當然粉的比例跟小火等待都是重要的。
有時候妹妹剛好醒來,我就可以一次做雙倍,煮一鍋鍋煮鮮奶茶倒進透明的茶壺,一起用玻璃杯喝,東西有人分享都比獨享好吃,這件事從小時候一塊蘇打餅乾都要分給三個人,到長大完全沒變,這可能剛好也分攤了我的食量吧!
這樣的早餐時間,促使我認真想寫一個跟做早餐有關的故事,比如寫個每天都能給朋友或是室友做一份早餐,從做自己想吃的到做對方喜歡吃的,慢慢從疏離到兩人關係靠近,不管是友情還是戀愛好像也都蠻浪漫的。這陣子也讀了好多戀愛、家庭關係類型的劇本,好久沒演寫實戲,跟友人們對戲的過程真的好愉快,彼此都撞出新的情感交流,果然不管是什麼,「分享」還是最棒的。
想起當時做編劇功課而重看快十次李安的父親三部曲,其中的《飲食男女》我最喜歡吃飯的戲,對於能在六次餐聚中,把人生與關係的酸甜苦辣連著食物一起咀嚼,我真心喜歡跟佩服,也因此看舞台劇版本時,除了去看台上認識的友人們大展身手,也又重新複習了一次戲中對「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精彩詮釋。
愛吃如我,難怪當時好戲的製作GG直接帶我去餐廳吃飯談合作,除了東西很好我實在忘記那天說了什麼,不過愛美食的都不是壞人吧(什麼道理?)
前陣子包了水餃,家人們分攤有人揉麵團、有人弄餡料,我負責包水餃,從第一天形狀不太穩定,到第二天已經可以一眼過去都長一樣。疫情剛開始不久,有天我看著我弟完美的煎著忘了是什麼,說著自己都弄的亂七八糟,我弟只說弄糟個幾次就會了,現在看起來真是有道理。
我家廚房,中午前是早起的我或妹妹的天下,中午我爸工作回來揮灑方便快速的雞絲麵,下午我弟起床弄個早午餐,偶爾我妹興致來會弄些甜點,從蛋糕、麵包、果乾,在我舌上沒有失敗的作品。晚餐我弟有空就會弄晚餐,不管是什麼菜色、什麼飯麵湯品,怎麼弄都好吃。我想這些再加上每天記得照鏡子,都會是提醒自己運動的動力。
這陣子除了自己之外,也會在社交平台看見偶爾釋出沮喪訊息的友人,看著群起關心他的人們,能夠非常直接的透露出自己需要幫助真的很勇敢,能夠適時接住彼此的那些人們也真的很難得。雖然心情時高時低,三不五時得自己扶一下,其實沒什麼好抱怨的,最基本能餐餐飽食,擁有可以交流的家人,偶爾出現友人們陪伴,已經擁有很多了。
不過的確呀!總是做著跟人交流的工作,瞬間減量到最低,的確很需要有人可以分享和說說話,甚至一起做些什麼,否則陰鬱真的會不小心像晾在院子的衣服,一不注意太陽就換成雨,即便拖進門陰乾,都仍然有股濕氣的霉味。
這陣子也看了好多以前的電影、影集,甚至找到了一直沒機會看的音樂劇,影集部分這陣子最愛的是編導易蓁大力推薦的《好萊塢教父》,我一天看掉一季,三天看完三季,因為一集才二十多分鐘,一季也十集內。另外應該是我哭點低,第一季幾乎每集都哭,老演員們太好看了,也推薦演員及朋友們。
再來我也看了《搖滾青春練習曲》、《曼哈頓練習曲》、《K歌情人》、《真愛每一天》、《Easy A》、《幸福綠皮書》、《享受吧!一個人旅行》、《麻辣女王》、《時尚惡女:庫伊拉》、《Lalaland》,裡面各有因為音樂、劇情,演員,或是導演手法我很喜歡,所以寫在這裡,至於有些用快轉看完的,就不在這裡浪費大家開冰箱的時間,不如去開冰箱吧。
最後談一下這陣子快看完的書。同值性稍微高的,我同時在看《阿拉斯加之死》、《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時》我看得很慢,可能怕看太快我會太想出去爬山,《阿》我看的很快,是一個追尋一九九二年,在阿拉斯加曠野中的廢棄巴士裡,發現一具男屍的故事,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作者為了這個男子,重新走過他走的路,並且讓我們從每個認識過男子的人口中,拼湊出男子的完整面貌。
雖然是非虛構但非常像偵探小說,有些時刻我幾乎要忘記這是真的,想起昨天看到的梗圖寫著「讀書和抽大麻沒有區別,都是拿著死掉的植物產生幻覺」,我沒抽過大麻,但覺得這比喻非常幽默,有抽過但不讀書的也可以想像一下(?
再來是友人前陣子寄來的書《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基本上是我這陣子的浮木,很多自己覺得「理所當然」,往往是痛苦的根源,比如「我需要透過......來證明自己」、「她為什麼不.....來表示對我的友善」等等,這本書抽絲剝繭帶著讀者換視角思考,有點像心靈空拍機,你的鏡頭只照到這裡,她拉高帶你看全貌,你再考慮一下要不要繼續為這些自己狹隘視角製造出來的幻覺不爽。
好拉!想念你們,健康。
附上第三組妹妹攝影,最後是覺得荒謬笑場。
頭上的書都是小時候的,好久沒翻了。娃娃幾乎都是收到的禮物,謝謝這些愛,還有看也知道我多愛看動畫《夏目友人帳》,拜託沒看過的都可以去看,太療癒了,好想要跟妖怪做朋友。
雙老家庭台中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自學歡樂時光:齊天大聖的爬牆術】
在停學之前,川川早已經把家裡的門廊和婆婆家的門廊都爬遍了,川川不只獨樂樂,還力邀弟弟一起加入爬牆的行列中,弟弟也很爭氣,三兩下就學會了爬牆,就看姊弟兩跟猴子似的,把家裡當成攀岩場,我也早已見怪不怪了。
看著川川身手伶俐的跳上門廊,雙手雙腳撐著兩側,順勢爬上去的模樣,我想起孩提時候的老家。
老家是一棟二樓的老舊透天厝,我三歲時隨著父母搬進那棟房子裡。
住進去幾年之後,隨著孩子一個個長大,房間數不夠多,父親將頂樓搭蓋起來,二樓透天厝立刻變成了三樓透天厝。
我跟著哥哥長大的軌跡,房間從一樓換二樓,又從二樓換三樓,最後又從三樓換回二樓,家中每一樓層的階梯,往返行走跳躍之間,我都細數著台階數,二樓往三樓的兩段台階,是七階轉八階,而一樓轉二樓的台階數,則是十階轉六階。
對一個三歲孩子來說,一樓的十台階,是十分陡峭的,我經常以仰望的姿態,看著十層台階。
然而某一天,不知道是二哥還是大哥,居然玩起了跳十階的遊戲,雙腳踩在第十個階梯上,雙手扶牆作支撐,爾後一躍而下,跳到一樓地板上。
另類撐竿跳。
從那時起,那個樓梯間,就經常出現小飛俠,不停的從半層樓高的階梯上一躍而下。直到我長大十來歲,我也加入了跳樓梯的行列。
記憶中,父親從來沒有對我們喊過一次「不行」,說父親接納孩子們的精力發洩方式,倒不如說父親在家裡一向忙碌,可能也壓根沒有時間管束孩子的行為是否危險,任由我們把家裡當遊戲場,胡搞瞎搞。
就這樣,我、三哥、二哥三個人曾不停輪流的在十級台接上接力跳躍,一個接一個的來回向一樓蹦,跟個齊天大聖在馬戲團討生活沒兩樣,自體降落時,我與哥哥們還會擺出各種帥氣模樣,證明自己輕功非比尋常,簡直媲美金庸筆下人物「水上飛」。
有一回,輪我展現石階上輕功,扶牆的手出了汗,居然吸不住牆,滑了!身子瞬間向下矮了幾吋,結果跳得不夠遠,雙腳當場踩在階梯的坎上,扭歪了腳不說,還一屁股摔在地板上,疼死我了。
從那之後,我學會了一件事,猜猜,是什麼事?
從此不跳樓梯?那怎麼可能,那可是童年時期最好玩得遊戲了。
再猜猜,是什麼?
也許你猜對了,沒錯,就是在跳之前,我學會記得「擦手汗」再跳,免得出汗手滑,又摔我一屁股。
童年的透天屋外,是一個死巷弄,四個孩子各自有同齡的玩伴,哥哥們更是在巷弄內外瞎晃瞎玩,抓昆蟲、去溪邊玩水、在電線杆裡丟水鴛鴦聽爆炸聲,去竹林裡砍竹子當火把,許多冒險的遊戲都是哥哥從外頭帶回來的。
不管在外頭玩得多野,傍晚一到,孩子陸續回家,遊戲散了,卻散不了孩子們的玩性,偌大的房子,便成了四個孩子的遊戲場。
現在回首看看過去的童年,再看看家中孩子的童年,我無從比較誰的童年比較精彩,但是我知道,過去能玩的場域實在大得多,應該也幸福得多。父親在我童年的時光中,雖然很少陪孩子玩耍,但他從來沒有制止家裡一群孫猴子在家裡橫行的行徑,任憑我們上天下海自由玩耍,光是這一點,就遠比現在的孩子幸福許多。
記得以前家中有一雙四輪溜冰鞋,四個孩子輪流穿著在家中穿梭,有一回,三哥穿著溜冰鞋,在客廳的長廊上溜著,快到盡頭時,三哥耍帥來個華麗轉身,單腳為緣心,另一隻腳畫弧,好不性格。但那隻畫弧的腳太長又太帥了,就這麼畫到客廳一扇玻璃門,整片玻璃門「哐啷」一聲,就這麼破得一地燦亮。
那片玻璃,花了父親五百元修理,父親罵咧咧了幾句,心疼花費,畢竟家中只有父親一人賺錢養四個孩子,任何不必要的花費都讓人心疼。
然而那次以後,沒人在家裡玩溜冰鞋了嗎?
不,孩子們照常在家裡溜冰,也在父親面前滑,只是孩子們不再耍帥畫圓了,以減少父親的擔憂。
我在父親較為豁達的家庭環境下長大,也許這些經驗讓我比較能面對家中孩子各種行為上的冒險,也較為接納孩子各種齊天大聖的可能。
其實不只孩子喜歡冒險,大人們雖然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行為越來越規矩,但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冒險,結婚,冒險。生孩子,冒險。投資事業,冒險。大人們只是把過去行為上的冒險改換了一種模式在冒險,但本質都是一樣的。
冒險是人們創造力的來源,如果我們懂得冒險的意義,那麼看待孩子各種行為時,我們也將更理解與豁達。
#川川是家中冒險與搞笑的帶頭者
#最近經常一回頭她不是掛在牆上就是穿著爸爸或媽媽的衣服
#在家自學期間川川搞笑無極限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以上工作坊三人以上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洽「長耳兔心靈維度」https://reurl.cc/kV2VZn 私訊詢問
雙老家庭台中 在 Zuker租客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追蹤RED612揪安心公寓 ▶ https://www.facebook.com/RED612home/
👉追蹤紅色子房 ▶ https://www.facebook.com/redipartners/
👉訂閱Zuker ▶ https://zuker.cc/SubscribeYT
這周我們去採訪了 Red612揪安心公寓 新建的「萬芳美味大樓」,
這裡一層只有三戶,環境單純,而且還是獨立門牌套房。
離萬芳醫院散步只要3分鐘,附近還有早市跟超多知名美食!
一開始小編想說,房子在市場裡肯定會很吵吧?
沒想到進去之後發現這裡完全是不同世界啊!
關上門跟窗,根本聽不到外面任何的叫賣聲,
可見他們在隔音窗上下了多少功夫~
讓住在大馬路旁邊的小編我不禁都羨慕起來了QQ
厲害的還不只窗戶,
這裡所有的設備都是全新的──
知名家具品牌的雙人床、櫻花牌抽油煙機、有暖風乾燥機的浴室,
甚至還有一間可以看到101啊!
看下來是不是很想住!!小編我超想住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看我們的租屋改造影片
▪ 繽紛跳色波卡圓點屋:https://zuker.cc/dXHbM
▪ 冬日裡的金色下午:https://zuker.cc/KHg4z
▪ 3萬改造7坪工業風客廳:https://zuker.cc/Gjq7G
▪ 15萬空屋大改造:https://zuker.cc/WTWGi
▪ 改造被惡房客破壞屋:https://zuker.cc/EPAU3
▪ 性別友善公寓改造:https://zuker.cc/AYXty
▪15萬打造清爽夏日宅:https://zuker.cc/1V9pm
⬛ 70萬裝潢預算 改造60坪舊公寓變成現代輕奢工業風
▪上集:https://zuker.cc/Gwudg
▪下集:https://zuker.cc/EB8nj
⬛ 25萬裝潢預算 改造台北3層老透天厝成北歐極簡風
▪上集:https://zuker.cc/PV1Bc
▪下集:https://zuker.cc/ngNX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找房?點Zuker 租客官網 ▶ http://zuker.com.tw
🔸想線上預約看房?追蹤Zuker 租客臉書 ▶ https://zuker.cc/Facebook/FYT
🔸想看改造日常?追蹤Zuker IG ▶ https://zuker.cc/I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業務洽談:zuker@zuker.com.tw
#Roomtour #台北租屋 #房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