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ta來了怎麼辦:台灣緊守高規格的「無差別入境檢疫」,為什麼愈來愈多社區疫情找不到源頭?】
9月初,長榮機師遭Delta突破性感染,讓台灣社會氛圍再度微緊張,台灣的邊境管理政策還不夠嚴格嗎?病毒為何有可趁之機?
除了長榮航空宣稱機師隱匿症狀的問題外,《報導者》訪問多位曾參與檢疫政策討論的專家和官員發現,為了減少對航空公司與經濟衝擊,之前指揮中心允許航空公司讓機組人員在長程飛行後的檢疫期間內派飛短程,這次長榮機師2位個案,即是在短程航班上被剛飛完長程航班的同事傳染,這個檢疫「小門」才是真正的風險,同時還可能讓第一時間疫調失準。
此外,台灣今年多起機師染疫事件,後續調查都證實,同一時期發生的社區群聚感染源頭都非來自染疫機組員,甚至近日原本鎖定是境外移入的埃及男子個案,還改判定認為應是本土病例。這再再凸顯,台灣自7月1日起所有入境者一律集中檢疫14天、「無差別」式的嚴格入境檢疫,仍擋不住Delta漫入社區,防疫思維和政策必須調整。
事實上,隨著全球疫苗接種率提升,許多國家已陸續面對「#與病毒共存」之道。以機組員防疫為例,歐美日韓多數國家已沒有特殊檢疫規定,而中國祭出「14+7+7」超嚴隔離規定,機場以致社區也同樣被Delta攻陷。
「一個都不能放」的「清零目標」已是不可能的任務,包含「#冠狀病毒之父」、中研院院士賴明詔在內,多位專家都呼籲台灣必須承認病毒存在社區內的事實。除了提升疫苗覆蓋率與篩檢量能,邊境政策應該滾動調整、差異化,如:Delta變種病毒帶原風險高、未接種疫苗的入境者可強化;低風險地區入境、完整接種者可適度放寬;並強化社區監測,為可控管風險之下的「與病毒共存」生活及經濟運作做準備。https://bit.ly/2YOu61u
#延伸閱讀
【致死率變化教我們的事:加強防疫韌性,檢測與醫療量能如何長期備戰?】https://bit.ly/3tnXFC9
【台灣COVID-19第二役|病毒的逆襲──斷鏈防線下的社區焦土戰】https://bit.ly/3l5yIIh
★以獨立報導,堅守新聞價值,#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機師 #邊境管制 #居家檢疫 #入境 #社區感染 #delta #疫苗 #報導者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40的網紅TripMoment 時刻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關島觀光局於 2021 年 6 月 22 日正式推出「Air V&V (Air Visit and Vacation)計劃」 結合「接種疫苗」和「度假旅遊」的概念,開放外國旅客至關島進行疫苗旅遊~ 只要入住指定飯店、遵守檢測隔離規定,最快可以在抵達後第 2 天接種疫苗。 等隔離期結束後,只要再...
集中檢疫所要 帶 什麼 在 陳思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王浩宇神邏輯瞎挺牽拖半導體難出口
#陳時中打臉王浩宇
#高風險國家返國機組員一律防疫宿舍檢疫14天
#機師公會早預警破口中央輕忽蹈覆轍
第一次發生可以說是意外,再次發生不能責無旁貸!
長榮機組員染疫事件引發社會關注,連機師公會都主張機師應比照一般旅客!
入境居檢14天,指揮中心9月3日才剛剛宣布原本9月15日的機組員防疫新制即刻提前上路,完整接種者長程返台也要隔離檢疫,從重點高風險國家返國的機組員一律須至防疫旅宿或公司防疫宿舍檢疫14天。王浩宇卻在4日說機師居檢14天會導致半導體無法出口,造成台灣經濟崩潰。#王浩宇不要每次都打指揮官的臉好嗎。
👉雙標錯誤之一 機師公會早就呼籲機組員應比照旅客嚴格居檢
去年12月,柯文哲市長提出建議機組員應居檢14天,指揮官陳時中當時回應航空業恐停頓。王浩宇竟讚指揮官早就說實話,只是台灣人不愛聽。但是機師公會一直主張是和柯文哲一樣的,王浩宇有比較專業嗎?
難道你會比機師工會專業嗎?理事長公開呼籲指揮中心:在未能有進一步有效防止 Delta 病毒傳染的具體措施前,應儘速宣布長程航班(外站隔夜)機組員,返台後居檢天數比照一般旅客 14 天,更應規範航空公司於機組員檢疫期滿前,不得提前再次派飛執勤。 航空業者有自覺要嚴格,瞎挺又愛護航的浩宇是不是自己打臉自己。
👉認知錯誤之二 專家沒有覺得已經可以放心
王浩宇說染疫學生是9/1上學一天,9/2身體不舒服就沒有到校。另外,今天9/3一早,所有接觸過的同學、家長都直接被防疫計程車接去隔離,也沒有到學校上課、出門上班,桃園市政府的反應已經超快。 #王浩宇護航燦燦每次都真的超快,但專家很擔憂!
招名威教授臉書說「若北科附工的師生真的在9/1,就是染疫同學唯一到校的那一天被傳染,在短短的2天內,病毒基本上還在潛伏期,病毒量要直線上升衝破可被PCR偵測出來機率非常低,若現在就下定論說「沒事」,完全掉以輕心就是不智之舉。其實我更擔心他們父子9/1前接觸的人。」
潘建志醫師也在臉書發文指出,「Delta病毒,有攻入社區的風險,桃園雙北的各位,請皮繃緊一點。」「第一環被攻破2次,第二環被攻破1次了。如果連屏東那次也算進去,Delta攻破國門多次,台灣沒有那麼多好運的。」
👉瞎挺錯誤之三 市政府和學校的緊急通聯還是太慢
「該機師在8月29日確診,為什麼兒子可以在9月1日去上學?」
王浩宇說,很多人說當天學校怎麼不停課?請問凌晨了,是要怎樣一一通知同學?在時間有限的狀況下,也只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同班同學、任課老師跟密切接觸者,然後凌晨就全部接去集中檢疫。浩宇應該是離開學校太久了,你知道學校現在幾乎各班都用LINE群組嗎? 你以為無法聯絡嗎?
王浩宇昔日的綠黨同僚曾在今年初這麼說,「一個用打擊政敵、抹黑方式在政壇打滾的人,還適不適任擔任市議員?」羅並列舉3項議題,指王對鄭文燦市府「雙重標準」、「輕輕放下」,或甚至改變立場。今年快要到尾聲了,但確信的就是王浩宇抹黑、帶風向、死不認錯等手法真的一直沒變!
集中檢疫所要 帶 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現在的我,正在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寫下這篇文章。
我面向著一面大片的落地窗,把窗戶推開一個小縫隙,聽著遠方小鳥像抛出一條條弧線般細長的叫聲,還有海水不斷推進又退回的翻滾聲,隱約還能聽見遠方的船隻用鳴笛在交談的聲音。空氣中有很熟悉的包覆感,帶過來的筆記本,紙張因為潮濕變得有點彎曲,下筆寫字的觸感變得有點柔軟又黏膩,非常熟悉。
這裡是台灣北部某處的集中檢疫所。因為有些要事得辦,但是英國又被列為危險地區,入境台灣的管制特別嚴格,相當不利有幼童的家庭。幾經討論,我跟傑克決定今年夏天由我當代表,隻身回台灣一趟。
離開的當天,傑克和蕃茄送我去車站。原本都表現得很坦然的蕃茄,也許是突然真正明白「媽媽會不在家一陣子」到底是什麼意思,緊緊攀著我的手臂不讓我離開,拼命大喊「三個人一起去!!不然就三個人都在家!!!」最後我在蕃茄瘋狂尖叫的大哭聲中走上公車,轉身跟他揮手掰掰。
公車開動,我找了一個比較寬敞的位置坐下,對面的阿伯跟我對上眼,隔著口罩笑著說:「孩子就是這樣,離不開媽媽。」
「是啊,真是辛苦他了。」我也笑著回應,但是心裡有不同的想法。自從蕃茄出生以來,身為主要照顧者的傑克,生涯規劃頻頻受阻。我們曾經有過幾次討論,考慮是否交換角色,回到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模式,讓傑克可以擁有多一點的個人空間,但是最後都不了了之,原因就在於傑克是安定蕃茄內心最重要的關鍵。當蕃茄的情緒強度超過他能夠負荷的程度時,他就是必須要在爸爸的懷裡才能找回他的安全感。
我曾經試圖主動介入他們之間,想說讓蕃茄對我的依賴可以更多一點,減輕傑克的負擔,結果情況失控到我跟蕃茄兩人的身心都嚴重受創。扯遠了,這個事件我之後再找機會聊。總之我想說的是,雖然剛剛蕃茄因為我要離開很崩潰,但是他可以抱著爸爸好好發洩他的難過。如果今天情況倒過來,是我抱著蕃茄目送傑克離開,那他到傑克回到家以前心裡都會有一個洞,這一個月對他來講會是非常可怕的折磨。
其實心裡覺得有點抱歉,這陣子蕃茄滿躁動的,這個情況下傑克一打一應該會特別辛苦。不過多年的合作已經讓我明白,罪惡感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我能給出最好的回報,就是好好利用這個獨處的機會,調整我自己,過得充實,然後表達由衷的感謝。
因為懷著這樣的心情,這次打包的時候我格外用心,挑選會讓我覺得愉快的物品。我預期在集中檢疫所與世隔絕的這兩週,會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讓我學習如何安定自己,更了解自己。打包過程中我不斷思考,究竟該如何讓行李精簡又豐富。
最後決定帶上三本書,一本日記,一小疊水彩紙,旅行用的水彩用具,十枝不同種類的鉛筆原子筆,橡皮擦,小剪刀一把,餐具,外帶用餐盒,一個折疊式的杯子,還有二十個不同口味的小茶包。最後臨行前,我靈光一閃,從抽屜裡拿出一個珍藏的杯墊,塞進背包,笑得合不攏嘴。
「居然要帶這麼囂張的東西啊!」傑克很誇張地說。
「當然啊,有杯墊的話幸福感翻倍耶!!」我很認真地回答。
等我真正踏進隔離的房間,發現檢疫所的人員只有提供四個紙杯,我真是太開心了!蹦蹦跳跳地拿出我精心準備的茶杯和茶包擺在櫃子上,把紙杯拿來當筆筒。成功以一個「我真是太聰明了」的良好心情開始隔離的生活。
不過,百密還是有很多疏。
昨天晚上睡不太著,決定來看點書。讀了一陣子之後想要休息,才發現我居然沒有帶書籤!
搞什麼啦,真是的,明明之前跟蕃茄一起用紙膠帶做了二三十個,怎麼就沒有想到帶上兩個備用呢?覺得自己錯過了另一個覺得「我好棒」的機會,覺得很懊惱。尤其是這回帶的三本書都是非常厚,內容又很深的英文書,我得分很多次才能看完,而且很容易會找不到我上次讀到哪,沒有書籤真的很不方便。
「沒辦法,不然明天找找看有沒有廢紙,折一折將就一下好了。」我嘆了口氣,仔細思考昨天入住的時候,有沒有拿到什麼合適的東西。
誒,等等!我不是帶了水彩紙嗎?那個厚度超級適合的啊!!!
於是,今天早上,雖然因為時差還有點昏沉,我還是立刻跳下床開始做書籤。我把厚重的水彩紙撕成長方形的四張紙條,然後裝了一小杯水,把迷你水彩盒打開。
我已經有很多年沒有碰水彩了,說實在有點緊張。不過我想起蕃茄畫圖時的樣子,他總是拿起筆就畫,沒有任何遲疑,我也想要像他那麼自由。反正是給我自己的書籤,不喜歡就重畫就好,沒什麼大不了的。
清晨六點,我拿起很生疏的水彩筆,學習讓當回一個不批判自己,懂得享受當下的孩子。憑著直覺畫了一小時,覺得足夠,擱下筆決定明天再繼續。這個難得的獨處機會,很適合回顧一下自己的轉變,跟自己的過去連結,然後找出對未來的方向。這是我給自己八月份的功課。
親愛的台灣,好久不見。
集中檢疫所要 帶 什麼 在 TripMoment 時刻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美國關島觀光局於 2021 年 6 月 22 日正式推出「Air V&V (Air Visit and Vacation)計劃」
結合「接種疫苗」和「度假旅遊」的概念,開放外國旅客至關島進行疫苗旅遊~
只要入住指定飯店、遵守檢測隔離規定,最快可以在抵達後第 2 天接種疫苗。
等隔離期結束後,只要再次篩檢結果是陰性,就可以在關島境內自由移動旅遊囉~
因此我們統整了關島疫苗旅遊的最新資訊,包括:飯店種類、需要帶什麼東西、詳細規範,以及最重要的...多少錢錢,提供給大家參考!
*此影片並非鼓勵大眾前往,請自行評估身體狀態以及旅程風險。
*指揮中心 2021/6/25 日宣布,自 2021/6/27 零時起,除了從「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旅客需一律入住集中檢疫所檢疫14天外,從其他國家入境旅客需自費入住防疫旅宿,或自費入住集中檢疫所14天,且於居家檢疫期滿前配合進行PCR檢測。
*「重點高風險國家」:巴西、印度、英國、秘魯、以色列、印尼及孟加拉。
*關島總督古蕾露(Lou Leon Guerrero)於 2021/6/30 透過臉書直播宣佈,從 2021/7/4 零時起,只要持有離境前 72 小時 PCR 檢測陰性證明的外國旅客,入境都不須再進行隔離,截至目前,關島已達成 75% 人口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的里程碑,並繼續向 80% 接種率目標邁進,而原訂的檢測相關行政費用,也可能因應解封措施而調降,後續若有相關政策更新,官方會隨時進行公告。
#關島疫苗#注意事項
影片章節👇
0:00 精彩時刻
0:14 旅人快報上線啦!
0:50 關島的地理資訊?
1:18 什麼是關島 Air V&V 計畫?
1:49 Air V&V 旅遊方案是什麼?
2:15 Air V&V 有哪些規範呢?
3:52 關島必去景點&活動
6:29 關島旅遊注意事項
7:47 全部費用揭曉!!
想要知道更多資訊請往這邊👇
你的性感小秘書已上線 Liz 😘
臉書:https://pse.is/3h5caf
IG:https://pse.is/3gzd5g
關島開放疫苗+旅遊,怎麼去?打完可以觀光嗎?相關隔離規定、注意事項一次看懂
👉https://pse.is/3jnhgy
採訪、合作來信:service@tripmoment.com
集中檢疫所要 帶 什麼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苗博雅
這兩天讓許多關心臺灣的朋友們擔心了,真歹勢。
首先,我要對看到媒體標題,感到驚嚇、害怕、生氣的市民朋友們說聲抱歉。
早上接到記者電話問我「網友都在罵你昨晚在政論節目的言論,有什麼回應?」
一查才知道,原來是一週前(6/7)因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長至6/28,政論主持人問我對於延長三級警戒,會不會有「防疫疲勞」?。
我講了一句「我講一個比較慚愧的啦,其實全國20幾個縣市民眾,現在是一起陪雙北在坐牢。」
這句話在6月15日晚間,被熱心網友擷取出來,引發很多議論。
媒體直接下標「苗博雅:全國民眾跟雙北一起坐牢」確實很聳動,只看這一句,很可能會誤以為我在批評台北市民。
所以,我能理解打來辦公室飆罵髒話、嗆聲、斥責的人,大家都是希望台灣能早日走出疫情的陰霾。
有些市民朋友感覺被傷害,今天我也在反省,當時是否不該這麼直白?
如果我說「我很慚愧,台北市政府防疫的基本功沒做好,疫情還在延燒,必須全國延長三級,大家要一起撐下去」是不是會更好一點?
我整段發言的脈絡很清楚(請參見逐字稿)。我的訴求就是「台北市政府要做好防疫基本功」,絕對不是責怪市民朋友。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在台北生活成長。我對這座城市的感情,絕對不會比市府高層少一分。
這一個月以來,我眼看台北市民,以及全國民眾,為了配合防疫,讓自己的生活大亂,讓生計逐漸窒息,但北市府高層的防疫作為每況愈下,還不斷演出自我感覺良好的政治表演秀。我必須承認,我真的很憂慮,很著急。
進入三級警戒以來,我收到民眾的求救陳情,一天比一天更多。
一開始是確診者得不到醫療、接觸者無法做篩檢、接觸者沒有隔離四處拋拋走;接著是停課不停學沒配套,家長快要崩潰;長輩確診、全家隔離,病人小孩沒人照顧;做小生意的、餐飲業、服務業、打零工的、藝文工作者存款逐漸見底,不知怎麼撐到六月底,更不用說封到七、八月該怎麼辦……
為什麼會用「坐牢」來形容?因為我在基層接觸到的一般百姓,已經苦不堪言了。
種種問題,市民四處求救,沒有答案,我們也只能盡力幫一個算一個。
也正是因為每天都接到各種真實的求救訊息,我才看得更清楚,每天市府光鮮亮麗的記者會背後,各種令人心痛的真相。
在政論節目上,因為時間有限,無法完整論述(後面要批判中央的紓困政策也被剪掉了)。謝謝熱心的網友,讓我有機會可以講得更清楚。
進入三級警戒後,我收到許多陳情是,有人確診,但同居的密切接觸者卻未被立即隔離,也沒有做篩檢。過了三天、五天、七天,最長甚至九天,才收到隔離通知書,而直到隔離期滿,都無法做篩檢。
匡列、隔離、篩檢是早已執行一年半的防疫基本功。但台北市的執行面,卻在三級警戒後出現大問題,造成「應隔離,未隔離;應篩檢,未篩檢」的漏洞,不只使台北疫情繼續悶燒,外溢造成外縣市群聚感染,甚至還不幸有死亡案例。
看著市長一下子說「沒辦法做疫調」,後來變成發明一堆新名詞。但更誇張的是,實際的作法跟市長在記者會的說法,還是不一樣。這麼重要的基本功,實際執行亂成一團,怎能不著急?
例如,市場攤商陳情希望市府提供資源,協助人流管制。但市府執意使用「攝影機照市場、神奇機器」等無效方法,對議員反映的民意充耳不聞。疫情較不嚴重的外縣市都紛紛實施分流管理,台北市硬撐到6/6才宣布實施市場分流。人流管制的基本功,做得這麼慢,令人匪夷所思。
例如,為了避免確診者遭遇「沉默缺氧」而急速惡化甚至重症死亡,中央早就宣布在中央的集中檢疫所,提供輕症、無症狀患者自我監測的血氧機。我跟市府爭取,希望緊急採購血氧機,讓台北市集中檢疫旅館的確診者自我監測,保護市民的生命。但市府的回應沒有採購計畫。市府募款超過三億,但連血氧機都不想提供給確診市民,這怎能讓人不錯愕?
例如,市府天天在記者會上要求「要疫苗」。但事實是台北市的疫苗施打狀況連連,許多有資格的第一線醫護、前三順位人員打不到,市府無法幫忙解決問題,來找議員求救。台北市獲配的疫苗數量明明足夠前三順位人員施打,但有資格的人打不到。原來疫苗管理的基本功是花拳繡腿。
之後更糟糕,甚至發生沒資格的大規模特權插隊。這怎能不讓人生氣?
例如,75歲以上長者施打疫苗,明明既有的里鄰催種系統可以順利完成,但市府高層堅持己見,錯失提早動員民政、社政單位的機會,導致基層人仰馬翻,民怨高漲,幫忙打疫苗的醫護,還要幫忙做市府沒做的行政工作。
很多台北市民不知道,市府許多單位(包括衛生局)的人員,每天都要「看記者會市長講了什麼」才知道政策細節,才知道明天要做什麼事情。市府橫向聯繫出這種狀況,能不心急嗎?
種種求救訊息,我們團隊每天都發揮100%的努力,在我們的職權範圍內幫忙解決。
但是還有太多事,需要市府才能解決,懸而未解。
民眾為了配合防疫,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但負責指揮調度的市府高層,還在自我感覺良好,基層事倍功半,累死小公務員和基層醫護
雙北市民,全國民眾,都是三級防疫的受害者。其他資源較少的縣市,都逐漸壓制疫情,而資源最豐沛的台北市政府,防疫表現竟然每況愈下,民怨越堆越高。身為台北市議員,我真的很生氣,也很慚愧。
議員的工作,就是指出應該改進的事情,強力要求市府改進。
我必須承認,「全國民眾陪雙北坐牢」是帶有情緒的,是對台北市政府的恨鐵不成鋼。
全國人民都這樣配合防疫了,台北市政府卻指揮失能,沒有發揮應有的防疫戰鬥力,這樣對人民公平嗎?
台北人不是自私的,全國同胞都是我們的手足。「同島一命」是真的,它不是要全國人民包容台北市政府做不好的藉口,而是更應該強力要求鞭策台北市政府做得更好的理由。
台北的圍堵殲滅必須成功,全國的經濟活動才能恢復正常。這是實話。
苗博雅只有一人,沒有大政黨做靠山,也沒有網軍。我的團隊每天所做的,都是在想怎麼幫忙民眾,協助市府漏接的需要幫助的人。
明天開始,我的團隊要繼續將100%的精力放在處理民眾的求救訊息,為民眾解決問題。所有政治口水,不再回應。
如果你還是很生氣,我很抱歉,如果攻擊苗博雅,可以圍堵病毒、壓制疫情,那請盡情攻擊我。
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在電話中對我的員工飆罵髒話。我講的話,我負全責。我希望我的團隊可以把全部的心神,拿去幫助市民。
非常感謝支持我、愛護我的朋友們,我會繼續努力,不會辜負大家的盼望。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集中檢疫所要 帶 什麼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疫情依舊很嚴峻,從明天開始所有的餐飲店面一律 #禁止內用,為了減少源頭的交叉感染,所以希望請飲食、飲料店全面關閉內用服務,也請大家多多配合,使用外帶或外送的方式,在家吃更安心。
【重點速記】
0:04 餐飲店全面禁止內用
1:24 市長的叮嚀要記得
1:47 北市急救專責醫院加設快篩
3:55 加開快篩站跟專責防疫旅館
4:38 為什麼撤掉青草園快篩站
5:32 集中檢疫所量能是否充足
6:36 感謝勇敢的軍方、警察、退休醫護
7:37 警消醫護加油棧收費引爭議
8:41 是否會補助第一線醫療人員
10:08 北捷關閉部分車站出入口
10:56 衛生局人力是否不足
11:47 北市未戴口罩開罰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