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如何養生,才不會造成社會的負擔
北京人(遠古人類)生活在五十萬年前,當時生活環境艱鉅困難,大約只能活到14歲。青銅器時期(四千年前)的人,平均壽命只有18歲,而在古羅馬時代(約距今三千年以前的銅器時期),人的平均壽命為23~25歲。在18世紀中期(1750年),人的平均壽命是35歲。19世紀中期(1850年),人的平均壽命約為42歲。1950年代,男性的平均壽命為51歲,女性為54歲。之後,隨著食物產量供應的增加、科技的進步、與醫療衛生資源的擴增,人的平均壽命愈來愈長。21世紀初,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達80歲以上。預估到21世紀末,人的平均壽命有可能達100歲。但「百歲人生」只侷限在經濟水準富裕的地區,而在非洲的貧窮國家,人口平均壽命目前還是只有40歲左右, 這說明經濟水準與壽命的關係很密切。
自古以來,大眾都追求長壽,因此,「百歲人生」似乎是文明與科技共同創造的結晶,但是否能帶給大眾歡樂,則未可知!
台灣失智與失能的人口數
2016年,台灣的失智症人口已經超過26萬人,預估2041年將增加到67萬人左右。而人口老化快速,疾病年輕化,導致台灣的失能人口愈來愈多,在2016年已經高達77萬人,預估2021年將達87萬人。中風與失智是造成殘障失能的兩大主因。
平均壽命愈長,失智與失能的機會愈高,需要別人照顧的狀況愈多,也就是增加家庭與社會的負擔,若是如此,百歲的平均壽命不一定是社會之福。
活得久,就快樂嗎?
長壽又無病,再加上和樂的家庭、與孝順的子孫,是人人稱羨的優雅長者,但有多少人能享有這種福分?年紀大、若又罹患重病,活著很痛苦,卻又無法解脫,這樣的「百歲人生」,有意義嗎?有些年長者,連下床的能力都沒有,雖然活著,其實只是折磨!
老年人要自強、自救
老年人要懂得如何養生、保養自己,才不會造成家人及社會的負擔。年長者必須要有照顧自己的能力、及自由行動活動的身體,重點是:日常生活(吃飯、上廁所、洗澡、簡單的活動及運動…等)不需要依賴他人,以及腦部認知功能正常。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於中壯年時期就要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除了可以將體重維持在理想範圍內,還可以降低疾病的罹患率。
世界衛生組織1992年所公佈的資料指出:個人的壽命與健康狀況,60%取決於自己的飲食與生活型態,15%取決於遺傳因素,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如:酷暑或嚴寒)。
每日規律的快走可以增強體能
年長者不適合過於激烈的運動,每日規律的快走(每秒走2步,持續40-60分鐘)對年長者是最好的建議。「快走」對許多器官系統都有幫助,不但可以控制體重,還可以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預防癌症、預防骨質疏鬆、減少膝關節的退化與酸痛、保持美好的身材…….等。
多用腦、運動與喝咖啡可以預防失智
多用腦、多唱歌,尤其是學習唱新的歌曲、學習彈奏樂器、學習跳土風舞、記帳等,都可以強化腦部的功能,預防失智。盡量少看電視,看電視的時候,腦部幾乎停止運作,降低了對腦部的刺激,容易引起腦部的退化,加速失智的發生。去電影院看早場的電影,順便喝一杯黑咖啡,是最佳的推薦,可以達到「多用腦、運動與喝咖啡」的多重效益,早場的電影人不會太壅擠,空氣品質也比較好。
執著而持續的「耐力性」運動(每次至少持續40-60分鐘以上的運動),好處相當多,已知的科學證據如下:(1)可以抗老化,讓DNA保持年輕,延長細胞的壽命(刊登於2016年7月的科學進步期刊Science Advances-e1600031);(2)可以減緩認知衰退,降低失智的機率(刊登於2016年2月的細胞新陳代謝期刊Cell metabolism 2016; 24: 332–340);(3)減少肥胖的發生,調整體內脂肪的分布。英國劍橋大學精神科學的研究發現,肥胖會使大腦白質提早萎縮退化,中年肥胖的人,大腦年齡比無肥胖者老10歲,研究成果刊登於2016年7月的「老化神經生物學期刊(Neurobiology of Aging)」。
「壓力」增加會導致腦部神經細胞損傷,「老化」會增加摺疊異常的蛋白質堆積在腦部,形成斑塊,因此,「壓力」與「老化」都會使認知功能變差。而大腦的一種酵素-NMNAT2,可以保護腦部神經細胞免於受壓力增加所造成的損傷,也可以減少摺疊異常的蛋白質堆積在腦部的斑塊,對大腦的認知功能很重要。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咖啡中的「咖啡因」能夠促進大腦的酵素NMNAT2的製造,因此可以防止大腦認知功能退化與失智,此研究成果刊登於2017年3月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2017. DOI:10.1038/srep43846)。每天1-2杯咖啡(黑咖啡)是可以接受的,不加糖,不加奶精,若有需要,無糖豆漿是比較好的選擇。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2178
同時也有2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曾經和李敖搭檔,在兩千年參選正副總統的前新黨立委馮滬祥,25日晚間因為癌症病逝,享壽73歲。馮滬祥生前曾任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和國大代表等要職,但2004年也曾因性侵菲律賓籍女看護遭判刑。新黨主席吳成典在臉書發文緬懷,指出馮滬祥是新黨人,是兩岸交流先行者。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
陳長文癌症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陳佩琪:我才50多歲,不抽菸又無家族病史,為什麼會罹肺腺癌?◢
如果沒有2010年底一個小小偶然的念頭,當時50歲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夫人、小兒科醫師陳佩琪,不知道要到何時才會知道得了肺癌。她不抽菸、沒有肺癌家族史、不常出入高汙染環境……。為什麼肺癌找上她?陳佩琪罹癌後讀遍醫學文獻,到現在還是想不透。
術後狀況良好的陳佩琪,順利度過5年高復發期,目前仍須定期追蹤觀察,與癌症和平共處。陳佩琪坦言當然也會擔心復發,但她決定為了最愛的家人,一定要活得更好。她以同時身為醫生和病人的角度,分享日常自主健康管理的招數和心得。
--
天下雜誌youtube,看盡天下事:
https://bit.ly/30EMsQF
影片授權: 康健雜誌
#天下雜誌video
陳長文癌症 在 天下雜誌vide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陳佩琪:我才50多歲,不抽菸又無家族病史,為什麼會罹肺腺癌?◢
如果沒有2010年底一個小小偶然的念頭,當時50歲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夫人、小兒科醫師陳佩琪,不知道要到何時才會知道得了肺癌。她不抽菸、沒有肺癌家族史、不常出入高汙染環境……。為什麼肺癌找上她?陳佩琪罹癌後讀遍醫學文獻,到現在還是想不透。
術後狀況良好的陳佩琪,順利度過5年高復發期,目前仍須定期追蹤觀察,與癌症和平共處。陳佩琪坦言當然也會擔心復發,但她決定為了最愛的家人,一定要活得更好。她以同時身為醫生和病人的角度,分享日常自主健康管理的招數和心得。
--
天下雜誌youtube,看盡天下事:
https://bit.ly/30EMsQF
影片授權: 康健雜誌
#天下雜誌video
陳長文癌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曾經和李敖搭檔,在兩千年參選正副總統的前新黨立委馮滬祥,25日晚間因為癌症病逝,享壽73歲。馮滬祥生前曾任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和國大代表等要職,但2004年也曾因性侵菲律賓籍女看護遭判刑。新黨主席吳成典在臉書發文緬懷,指出馮滬祥是新黨人,是兩岸交流先行者。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50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RDfvQvVDbQ/hqdefault.jpg)
陳長文癌症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長期貧血是缺鐵害的? 中壯年貧血當心癌症找上門
6個眼睛症狀看健康! 眼皮呈魚肚淡白恐身體缺血
台灣盛行率30%! 貧血又腹脹 恐染幽門螺旋桿菌
秋涼好滋味! 顧胃養腸健康吃養胃蓮藕湯補氣又養血
補血養血最佳料理! 彩蔬葡萄醋牛肉讓元氣滿滿
今日來賓:
基隆長庚腸胃科醫師 錢政弘
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 陳欣湄
中醫師 吳亞凡
生機飲食達人 王明勇
一手掌握健康再抽好禮👉https://bit.ly/3wva4Ei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下午1點、晚間6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韋汝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lP6WDw5kho/hqdefault.jpg)
陳長文癌症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錄影遵守防疫規範,所有人員皆經量體溫、消毒,並全程配戴口罩
#癌友打疫苗 "防疫有撇步 "化療.手術治療"該暫停?
不良生活習慣"長期發炎" 小心身體成" #易癌體質 "
英6旬翁罹"淋巴癌"確診新冠 4個月後"腫瘤竟消失"
5色蔬果."根莖類.海藻" 吃出 #抗癌體質 "遠離癌症"
今日來賓
血液腫瘤科醫師 吳鴻誠
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 陳欣湄
中醫師 鄒瑋倫
生機飲食專家 王明勇
氣功名師 彥寬
一手掌握健康再抽好禮👉https://bit.ly/3wva4Ei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下午1點、晚間6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韋汝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SGe8_lm88E/hqdefault.jpg)
陳長文癌症 在 【陳長文:再遇死亡天使】 「我心中總想著一句話「為善者成 ... 的推薦與評價
五年前,陳長文寫了一篇〈當我遇見了死亡天使〉,把癌症形容為死亡天使,描寫初遇所歷經的心情起落。五年後,他又意外遇到死亡天使:心血管疾病。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