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意涵的轉變,以及「個體式的婚姻」到底是什麼?】
年輕人的愛情,充滿玉石俱焚的戲劇性,自認牢牢抓緊才是愛一個人的表現。待到年紀大點,回想這段轟轟烈烈的過程,留下的真的只有 5 個字:神經病,得治。
近期 #陳意涵 接受時尚雜誌專訪,宣傳新劇《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她久未在台灣露面,透露這陣子都是將重心放在和家人的相處上。
陳意涵與導演老公 #許富翔 結婚 3 年,兒子「小初」剛滿 2 歲,她正在學習如何平衡自己、妻子與母親的三重角色,歷經幾番摸索纏鬥,她終於有感而發地說:
「原來兒子跟老公,他們終究都不是我的。」
/
陳意涵是固定星座,對任何事物都擁有強烈的「控制欲」,她自嘲年輕時根本就是「強求界」的翹楚,逼死對方的同時也逼死自己:「就是一個很戲劇化的人。」
就連做個運動,陳意涵也都會非得要訂目標,今天一定要跑幾公里、游泳要游多少,如果沒有達成就會不開心。
直到和老公許富翔反覆磨合,她才漸漸將一切看得雲淡風輕,放下無謂的控制與執著。
她透露和許富翔雖然待在家裡經常各做各事,但一定都會待在同個空間,起碼讓對方都能感受到彼此在身邊。就連晚歸,雙方都不會打電話報備,不會一直查勤,陳意涵說道:「因為都會給彼此安全感,就不會刻意把關係死捏掌心。」
陳意涵再也不看丈夫的手機或任何信件,她說:「我覺得一旦把東西看得太透徹,愛情不會很美好。還是要給你喜歡的人事物一點空間,才會持續地喜歡比較久。」
她坦言自己的心態是漸進式的轉變,發現原來創造美好關係的源頭,必須得先回到自己身上,安全感得跟自己討,才不會造成他人精神上的損耗,製造關係的對立。
她說:「我現在覺得這都只是過程,我兒子跟我老公,他們都不是我的,不需要到那種『沒有你我不行』的程度。」
「我們都是彼此的過客,只是來到地球相處,不對彼此要求太多。」
/
陳意涵的頓悟的確是從「關係」中獲得,她和許富翔的婚姻就是經歷各種彎彎繞繞,方才理解各退一步的道理。
2019 年,陳意涵和丈夫許富翔參加綜藝《幸福三重奏》,曾經因為「分裝泡麵」的小事發生爭執,許富翔認為夫妻泡麵共吃一碗就好,但陳意涵堅持要分兩碗吃,結果許富翔氣到離開廚房。
剛交往時,陳意涵經常因為許富翔不接電話,質問男方為什麼失聯,當許富翔坦承「我不喜歡妳在我工作的時候打給我」,陳意涵立刻賭氣回應:「你導演了不起呀!」
/
過去專訪幾個已婚女星,聽她們聊一大堆維繫婚姻的關鍵,故事各不同,道理都是相通,這些女人大多是和另一半相處的過程裡,逐漸放下自己的標準和控制欲,選擇認清與尊重對方跟自己一樣都是「個體」這件事。
所謂「個體中的婚姻」,即是兩個人願意互相陪伴,願意看著對方經歷各自的人生困境,心裡有個支撐、有個可以好好說話的人而已,並不是要求對方非得跟自己互補,或是必須滿足自己的期待。
當你一味要求對方配合自己,換個角度想,這不正代表你就是個「很難被改變」的人嗎?好的,既然你自己都很難被改變了,那你用強求的方式對待另一半,說穿了就是一個自私行為。
或許,陳意涵才會說出「我老公跟我兒子只是我人生的過客」這句話吧?
想要安全感,可以自己給自己;想要被愛,可以自己愛自己;想要被肯定,終究還是要回歸到你先懂得接納自己。
我甚至有種感覺,所謂另一半和孩子的出現,他們比較像是一個「媒介」,讓你有機會意識到「每個人都無法控制他人」這個人生最終也最簡單的奧義吧。
只是根據智慧高低,頓悟時間或早或晚罷了,提早開始發現,就提早開始練習。
#Adaymag
https://www.adaymag.com/2021/02/02/ivy-chen-talk-about-marriage.htm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