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期肥胖醫學期刊兩大重點節錄!]
昨天收到台灣肥胖醫學期刊,看到主編吳至行醫師的序不禁會心一笑,本期除了有我寫的醫學專論「 #肌少型肥胖症的蛋白質補充」,在期刊摘錄上又拿出2020年那個JAMA的 #168限時飲食TREAT 隨機臨床試驗(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來討論,跟我去年10月寫的文章結論(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799210100881956/?d=n)一樣。
#結論:
1. 在這個試驗中,與一日三餐飲食法比較。 #限時8小時內吃完的減重效果並沒有比較好,也 #沒有改善任何新陳代謝指標。
2. 與一日三餐飲食法比較,限時飲食組的 #四肢瘦肉(ALM)顯著降低。
3. 為了避免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的瘦體重含肌肉和水的混淆,讓參與者在進行量測前都經過12小時空腹,並使膀胱排空,168限時組瘦體重的變化遠大於體內水份的流失,因此肌肉水合作用的差異不太可能解釋所有瘦肉流失情形。(白話文:醒醒吧,你不是脫水,是真的掉肌肉)
這就是為何我常說, #既然把蛋白質吃夠跟維持低熱量 是 #減脂又不掉肌肉的關鍵。
那你就一整天這樣做就好了啊?限時幹嘛?
#幹嘛168限制吃蛋白質的時間還給自己壓力?
所謂的延長空腹造成的自噬反應,我目前看到的證據就是 #肌肉被吃掉的比脂肪多。
如果真的要得到 #酮體的好處,真的不用挨餓, #蛋白質也可以。
那蛋白質怎麼補充呢?這次期刊我寫的結論提供給大家參考:
1. 建議肌少型肥胖症的人在低卡飲食的介入作為減脂手段時,要考慮將蛋白質的佔比佔總熱量的25%以上。
2. 理想是1.2-1.6g/kg/天,有增肌需求者在醫師的監控下甚至可達到2-3.3g/kg/天,慢性腎病者0.8-1g/kg/天,其中含白胺酸(Leucine)一天約是3-4克(不用特意攝取單一胺基酸,蛋白質分解後都有白胺酸)。
3. 如果要吃到這麼多,以每次吸收最佳量是20-30克,目前研究有些人40克比20克更好,但80克反而遞減吸收率來看,每日分成三到四次吃完最不會浪費。
至於蛋白質的挑選,我的新書寫的很詳細,歡迎再去翻一下,就先不贅述了😄
#不過標題打錯成兩個肥胖
#害我很想唱我肥胖肥胖就好🤣🤣🤣
#延長空腹時間除了掉肌肉看不出長遠好處
限時8小時內吃完的減重效果並沒有比較好 在 間歇性斷食減重新研究集中早上進食更好? | 雜誌| 聯合新聞網 的相關結果
「168 間歇性斷食」為近年來頗為熱門的減重方法,就是在一天之中禁食16 小時,所有養分在8 小時內吃完,拉長空腹時間也能自然減少卡路里攝取, ... ... <看更多>
限時8小時內吃完的減重效果並沒有比較好 在 減重效果不好?先檢查你的用餐時間 - 康健雜誌 的相關結果
幾十年來,我們聽到的說法一直是,體重增加能導致各種疾病,比如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臟病,這都與吃的多少、食物類型,以及運動消耗的卡路里數量相關。但愈來 ... ... <看更多>
限時8小時內吃完的減重效果並沒有比較好 在 「168間歇性斷食」選對時間更有效?減重原理大公開! 的相關結果
這類「間歇性斷食」透過限制可飲食的時間來達到可能減重之效果。 ... 結果發現,若是限時進食的特定時間,選在早上7點到下午3點間、僅在8小時內完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