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趨緩,但受衝擊行業有復甦,6月份失業率4.8%,失業人數57萬人,較5月增加8.1萬人,創歷年最大增幅且失業率更創10年半以來新高,更有新鮮人工作未滿一年就失業,領不到失業補助金也不適用紓困方案,成紓困孤兒,而自嘲「生於921,畢業於新冠」社會新鮮人,1111人力銀行今(6)日公布調查指出,新鮮人期待薪資從今年三月3萬3258元調降到3萬1916元,自動降薪1342元,雖然有8成7新鮮人想投入職場,但疫情衝擊信心,達4成6沒把握何時就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連民眾黨內人士都開始對媒體放話,說甚麼當年柯總召幫忙郭台銘買疫苗所以不一定郭台銘會讓高虹安出征新竹。 民眾黨放話的這個人是非洲平行世界來的嗎?當初老柯轉頭馬上就出了一個獨家導致全黨警惕,還放話說郭台銘買的疫苗很貴很貴,啊這樣是叫做恩情是不是邏輯有問題? 噗哧。 最近吳董實際上又在直播時候...
降 調 未 滿一年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Martech
【ID、ID,還是ID】
本週前三則都是跟ID有關的新聞,也就是關於廠商怎麼運用你我在網路上的足跡找到我們。
說來有點像廢話,利用我們在網路上的足跡,就已經知道是我們的足跡了,為何還需要知道找到我們?
前幾期提過,由於谷歌與蘋果兩大陣營對隱私權的支援持續強化,品牌廣告商要保有原來的消費者資訊,難度大幅提高。即使有替代方案,但相較原案也是又貴又難用(費用與技術門檻均高)。
這三篇就是超大、大與中型企業如何一步一腳印地搜集消費者資訊的過程。
WPP 廣告集團退出臉書的廣告代理商審查業務。臉書廣告費用是以十億美元起跳的業務,放在任何一個規模的公司都不是小生意,為什麼已經連續擔任多年廣告代理業務的WPP集團要放棄呢?
據媒體報導,有可能是因為臉書的監測與補償措施十分嚴格。大家知道網路廣告告買有許多假流量風險,也衍生出一票監測廣告量的產業。一般公司可能會任監測公司與大廣告集團說了算,但臉書這種等級的公司必然有自己超越監測的能力。而對WPP集團來説,應對監測也不是問題。
那為什麼會因此退出審查呢?我推測跟成本不可控制有關。
因為被監測到了後要補償,假設補償是要買其他廣告補滿流量,那就代表成本的增加,也就是利潤的降低。
一個營業額確定,但是成本不可控制,利潤風險難以管控的生意。對股東來說實在難以交代,不如放著冷一冷。
那為什麼電通等其他集團還持續參與審查呢?對新業務與既有業務的差異態度。對電通等集團而言,拿下臉書是拿下新增的業務,而對WPP集團則是維持既有業務。所以一個退出,一些繼續。
第二個新聞是NBCUniversal 也就是旗下有環球影城的公司,新聘數據長。數據長的背景不是分析公司,不是硬體公司,而是電通集團。任務不是更好的預測、更多的機器學習,而是資料的收集、儲存、匹配。
關鍵在匹配,也就是把消費者在網路上不同來源的足跡拼湊在一起壹起,知道昨天去看環球影城網站但沒有登錄的你,就是今天看到功夫熊貓片段停下來的你。
NBCUniversal再根據匹配拼湊出來的資訊,對你投放廣告或者產生適合的產品。
而這工作的難度是需要外找一個來自廣告界的數據長,可見一般。
第三個則是CDP(Customer data platform ,顧客數據平台)領域迎來第三個獨角獸企業,Amperity。
Amperity 擁有ID 比對的專利,專長是節省40%的費用,幫助業主多收集144% 的消費者ID資料,用以進行標籤整理與模型預測分類等工作。
客戶包含GNC、brooks 與一些戶外用品品牌等。據傳董事會成員包含星巴克。
相較於台灣甚至中國的顧客數據平台,通常強調模型預測與行銷自動化等『看得見』的功能,國外業者則強調在ID收集匹配的能力。由臉書與NBCUniversal 的動作來看,我們可以想像其原因(比對能力越強越快,就能越迅速完整的收集到消費者資訊,用系統快速做出對應行為。)
.
本週最後一則新聞則是電子商務領域的新星,Fabric,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從種子輪、A輪到B輪。而且B輪的投資費用上億美元,估值據聞到達8.3億美元(相較於顧客數據平台才第三個估值十億美元的難做生意)
Fabric號稱自己是無頭電商(headless),我們可以想像成是前端怎麼接都可以的電商後台。
目前不管是Amazon或者Shopify 都是全套型服務,但當電商業務持續發展,品牌業者不會只拘泥於自有網站或者是綜合電商等等,無頭式電商就會像網路電商業務的大型後勤,市場增長速度是可以想像的。也難怪估值可以持續翻倍。
....
本週收集資料過程,看到好幾份Martech 週報與月報,國內外都有,但都寫不久就沒有持續了。而默默的,拖稿中我也寫到了第四期,希望至少能夠持續寫十期,而未來至少能寫滿一年以上。
有看到這邊的請轉發按讚或到留言拍手吧~ 感謝大家
降 調 未 滿一年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79年戴口罩來運動】#廢氣汙染 #台北市
今日環境保護意識進步,
早期的嚴重工廠污染已漸為人淡忘。
看到老照片中,42年前的台北市區,
還有工廠終日運轉,排出廢氣威脅國小師生健康。
戴著口罩運動不是今日才有的事,
雖然原因不同,回首過往,
你有什麼感觸呢?
日期:1979/3/9
圖說:台北市松山國小學童,每日身陷附近工廠排放廢氣汙染的空氣當中,學童戴起口罩上體育課表達抗議。
來源:聯合報
攝影:徐燦雄
歷史新聞
【1979-03-11/聯合報/03版/】
松山國小罩濁煙 師生無語問「灰」天!
半數以上罹染.喉頭鼻腔毛病.紛請轉學調職.不堪常期污染
【本報記者周萍、趙南雍專訪】初到台北市松山國小附近的人,很容易把天空中灰濛濛的一片當作濃霧,等弄清楚了竟是工廠排出來的廢氣,不禁訝異的蹙眉掩鼻,避之唯恐不及。然而,松山國小近三千位學童,百餘位教職員,卻天天呼吸這些嚴重污濁的空氣。
去年,松山國小遭受空氣污染危害的情形,經過本報披露,曾引起有關單位重視,並即謀求改善。但是,時隔九個月,確實改善了嗎?目前,和松山國小東側毗鄰的三家工廠,永明鐵工廠配合該校作息時間,白天停工,夜晚操作。永和鐵工廠及寶山磚廠排放的含金屬氧化物的黃濁色煙,及黑煤煙,仍然每天隨風飄向該校每一個角落。晴朗風勁的天氣,濁煙倒還容易揮散,陰雨或無風的日子,灰濛濛的廢氣就籠罩整個松山國小,滯留不去。一片朦朧中,從校園這端竟然無法看清楚對面距離四十公尺的三樓教室。
教室門窗上的玻璃每天蒙上褐黃色的一層物質,粉白的牆壁也薰成灰黑色,課桌椅不到半天就舖上一片灰層,清潔工作令教師和學生感到頭痛。建成甫一年的游泳池,看台欄干已受廢氣侵蝕的斑鏽不堪,雖然每天由校工做清潔工作,水面還是飄浮著黑煤渣,池底總是一道黑垢,刷不勝刷。
事實上,根據最近的各區污染測定結果顯示,台北市空氣中浮游塵、落塵量、鐵板腐蝕度,仍以松山、南港區最高。而松山國小附近的落塵量仍然高居松山區首位,每平方公里達二十二點多公噸,較去年未見降低。 最叫人擔心的,是金校學生的健康問題,林宗源校長嘆氣說: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他們的健康也是國家的財富啊!
去年,松山國小曾作了一項全校學生健康狀況的統計,發現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學生患過氣管炎,百分之六十學生經常咳嗽或喉嚨不舒服,百分之十的學生上課經常有頭暈現象。據該校教師們最近觀察,這些情況目前並未改觀。三年一班學生章上林和陳念平說:上課時,常有帶瓦斯味的黑煙飄進教室,聞了就耍咳嗽、喉嚨痛。同班同學嚴心逸上星期甚至還流鼻血,醫生說是得了過敏性鼻炎。 二年四班的王杏如也是一嗅到廢氣煙霧就不停的咳嗽,有時戴上口罩也沒用。另一位同學李松樹,則是經常頭暈、噁心,等「臭臭的煙」消失後就好了。
一年級的曾繁華小弟弟,去年才進松山國小就讀,那時身體沒有一點毛病,現在卻已患了嚴重的鼻塞,必須天天用藥。曾小弟弟的父親說:他一開學鼻病就發作,寒假期間不上課在家,症狀就輕了許多。 家長們心疼子女健康受摧殘,要求轉學的愈來愈多。上學期已轉走五十六個學生。這學期至今也有三十二人轉至其他小學,據該校教務處說,轉學的理由至少三分之二是基於無法忍受污染的空氣。
松山國小八十多位教師中,到校服務滿一年以上的,多少都有呼吸系統疾病。教社會科的高老師有嚴重鼻竇炎;上六年級課的曾姓老師經常喉嚨作痛,肺部難過;教美勞的董老師則氣管過敏,老是咳嗽,有濃黑色痰;林宗源校長更是經常隨身攜帶鼻孔通霧器。
由於松山國小教師們經常前往公保醫院聯合門診中心耳鼻喉科求治,該中心李宏信醫師曾開玩笑地說:『松山國小的教師一律特別用最好的藥。』他並且贈送數本自著的「淺論耳鼻喉病」給該校全體教師,囑咐他們多吸收有關知識,以對抗烏煙瘴氣的環境,保養健康。
教師們忍受不住廢氣薰染,多萌去意,上學期就有近十位教師請調他校,由於積分的資格限制,僅有兩位調成。對於污染禍源的工廠,有關單位雖然一再管制、罰款,黑煙還是照冒,工廠方面不願花幾十萬元裝置處理廢氣的設備。市政府輔導污染性工廠遷移至桃園大園工業區的計劃,又因為電力線路費用等問題,還在作業階段。經濟部、市政府、工廠各有苦衷。何時重見新鮮空氣,松山國小師生只有無話問「灰」天。
降 調 未 滿一年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近連民眾黨內人士都開始對媒體放話,說甚麼當年柯總召幫忙郭台銘買疫苗所以不一定郭台銘會讓高虹安出征新竹。
民眾黨放話的這個人是非洲平行世界來的嗎?當初老柯轉頭馬上就出了一個獨家導致全黨警惕,還放話說郭台銘買的疫苗很貴很貴,啊這樣是叫做恩情是不是邏輯有問題?
噗哧。
最近吳董實際上又在直播時候講了
他說台北市長柯文哲應該要參選桃園市長
然後高虹安要選台北市長
然後其他人就到別的地方去
對不起我把其他人就用其他人這三個字帶過去
那這個到底是怎麼樣
這個我也不知道怎麼樣
那為什麼會忽然間
你跟他比較熟要不要問他怎麼樣
不是這樣講
我跟吳董很熟所以我已經習慣
就他唬爛的時候都不要追問
就放著他讓他自己尷尬就好
你不能...他就在等你問
所以你要放著我讓我自己尷尬
不不不不我的意思是說
當吳董這樣瞎扯的時候
你就說嗯...讓他自己尷尬
不然你還要追問
到時候他又給你扯一大堆扯一小時
從早上開始就有好多記者媒體朋友在問我說
是不是真的有討論過要選台北市長
不然怎麼會有這種爆料或什麼之類的
但我覺得我說真的
我們自己民眾黨內部完全沒討論過這個劇情線
沒有這一條路線啦
這是沒有討論過這麼特別的劇情線
所以其實我覺得吳董他好像只是在
一個類似像是沙盤推演
你最近也有講不排斥選新竹嘛
所以會在新竹有什麼辦公室啦
或是辦事處之類的東西嗎
目前確實是在新竹有設立服務處
那但是只是說現在疫情的關係
所以服務處雖然裝潢好了
可是一直也都還沒有開幕
那地方服務確實已經開始在做
就是說相關的一些
像我前幾天才開了一個記者會
主要也是在追我們新竹市香山區的火車站
它上面有推放很多工程材料
其實我們已經開始各地
有一些服務處都有一些人
就是我們團隊的人進駐
然後開始在做一些選民的服務
這是在當地的服務
那當然也不諱言
就是說現在目前可能接下來我們在
民眾黨的相關的中央委員會議
也會再討論是不是我就真的在接下來的
就是中央委員會討論通過的話
我就會接新竹市黨部的主委
所以這一塊都是實際上有在做的
但是至於這些有沒有
跟新竹市市長的選舉掛上等號
我覺得當然
現在就是有很多的媒體或者是時事評論
都會開始討論這一個地方
那我覺得今天吳董又是開了另外一個
就是特別的想法就是說台北市長
那我是真的覺得
別人這樣子等於算是肯定你嘛對不對
是...我剛剛一個放空 被抓到了
你都沒有認真
我跟你講吳董有的時候問題就是
他有時候演太過頭了
你知道還有人叫我去選桃園
然後也有人講過選台中
因為之前都在負責中彰投
所以真的有很多就是好像感覺是
台中根本不要想了盧秀燕一定連任的好不好
你等一下喔我要糾正你的想法
這個當然不是我現在的想法
我只是說其實如果你真的要很政治謀略的話
有些時候你選不選其實不是說你一定要贏
就是你知道有時候還是會左右選情
所以別人還是會看你的動向
換句話說就是八個字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就我可能不會選得上但是我可以讓你選不上
這個就很恐怖
這就跟2024年柯文哲會扮演的角色很像
幹嘛這樣
不是啊就是他可以讓對方選不上
這時候就有一個關鍵
我不知道到時候還會不會有這個
但是實際上如果你問我的話
我的想法就是說
其實我說真的
因為我到現在就是去年2月開始當立法委員
然後我覺得說我真的還不太適應說
大家就是現在就是想說
你不錯啊你立法委員表現很好
你可以去選這個選那個
我覺得這對於那個城市的市民來說
我不知道你怎麼感覺的
但我覺得好像有點不太尊重他們
其實也還好
你知道跟你面對類似狀況的也是有
就做滿一年之後大家跟他講說
你還是回去當喜劇演員好了
誰啊
你不知道誰嗎就在台中啊
你還台中市黨部主委耶
這樣就知道他是誰了對不對
你還跟他一起打過桌球呢
阿彌陀佛
所以我會覺得說
現在當然我有這個機會
可以在新竹做一些在地的服務
那我也開始就是花了一些時間去
在走訪一些新竹的地方
就不要那麼空降而是先了解民情
如果你能夠確定說你今天的投入是可以讓
你可以帶給新竹市民很多貢獻
或者是說你今天可能就是
因為你的投入所以新竹市可以變得更好
我覺得這才有所謂的
你真的要投入...
市長選舉也是蠻辛苦的吧
就是這個選舉你要投入你一定要承諾說
你可以做得讓他們得到更好
不然的話我覺得有一些地方都一直在講說什麼
因為這是民眾黨唯一有勝算的地方
或者是說這個高虹安最近聲勢很高
聲量不錯很有機會可以一戰
但是這樣是不對的
怎麼了
我的意思是說
我順著你的話講你幹嘛緊張
就是我的意思是說對在地的民眾而言
是選賢與能嘛
是要找比較好比較適合他們的人
而不是找因為某個黨覺得我全台灣只有這裡會贏
所以才派他來這邊選
這對當地民眾不公平
我想要講的就是這個點
所以我覺得是既然現在有這個機會
我也蠻珍惜的
可以為民眾來做服務
然後先從自己能做什麼
然後是不是真的如果民眾能肯定的話
才有這個門票
而不是說現在好像變成是
媒體就一直在講說
你看這個高虹安很適合啊什麼的
然後就說這個聲量看起來
或者是民眾黨的民調
我覺得這些對於我不知道啦
我覺得我可能比較單純
我就覺得對當地的市民其實也不是很公平
就是怎麼會覺得這樣
然後還有很多人都會一直說
你高虹安就不是新竹人啊
你空降來選
我覺得其實對我來講
我會覺得說過去是過去
但是我們現在要選一個市長是看未來
就是選上之後他能做什麼
那我覺得說我現在其實開始在投入說
我在地方上面開始耕耘或者是開始服務
那說真的就是可以帶來的東西可能就是
新竹在地人有在地人的東西
你如果說今天在其他的城市生活
那我也可以講我之前也在矽谷工作過
那如果這樣子的一個城市的經驗
可以帶來在新竹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我覺得也不是說不行
就是說你從現在開始去看未來
而不是說好像都看過去
如果都看過去我們乾脆設一個條件說
在新竹設籍多久的人幾年
才能夠去選新竹的市長
我覺得這句話也不太公平
所以我只是平心而論
我覺得大家就是常常會想要去用很多的想法
去加註去揣測
可是我覺得現在要做的事情
就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這些都是肯定我們很感謝
感謝吳董的慧眼識英雄
那台北市長是真的就是
現在可能就是也完全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直播日期:0809
直播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gImTG8XE8I&t=1s
直播主題:
高虹安又被亂點鴛鴦譜要選台北市長啦,再下去可能要上月球競選了吧!不然來問問她可不可以選總統好了!震撼吧!ft.民眾黨不分區立法委員高虹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AtB-DngUX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