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不同世代的時代潮流,YA電影往往是很好的切入點。
.
除了認識流行語、服裝搭配、音樂運用,也往往能看見社會價值觀的流變。揮別馬修.鮑德瑞克(Matthew Broderick)、琳賽.蘿涵(Lindsay Lohan)與麥可.塞拉(Michael Cera),Netflix(網飛)電影《女生要革命 Moxie》(2021)無疑表徵了新世代YA電影的全新風貌。
.
劇中,女同學露西轉學首日,就遭受惡霸米切爾當眾羞辱。本片的主人翁薇薇安見狀卻不敢聲援,私下勸露西不要與之為敵,性格強勢的露西卻認為怎能對霸凌者卑躬屈膝?事實上,米切爾不僅私下整人,還與學校男同學在網上發布一系列羞辱女同學的排名,包括「最能『幹』女生」冠軍等等。
.
被排在「乖乖牌第一名」的薇薇安,不堪女同學持續受到欺凌,決定印製刊物《Moxie》,發起女同學的革命,集體抗爭學校的男性霸權,以及歧視女性的服儀規定。但身為發起人,她卻不敢顯露身分,只敢一早將刊物放在廁所,便匆匆離去。偏偏撞見她的「密謀」的,又是她的心上人塞特。
.
上個世代許多經典YA電影如《辣妹過招 Mean Girls》(2004)為代表,女性角色往往是一個只懂得「自相殘殺」的群體,許多作品經常以女性的勾心鬥角為題,只是不斷加深「女生們就是心機重」的典型刻板印象於情節當中,以此製造各種笑料。對男性的依賴與爭搶,也經常是故事不變的故事主軸。
.
但改編珍妮佛.馬修(Jennifer Mathieu)同名小說、艾米.波勒(Amy Poehler)執導的《女生要革命》卻跳脫以往俗套,或可視為「後#MeToo」時代的範本之作。不過在此所說的「範本」,未必完全是稱讚,畢竟「範本」往往也有「八股」之弊病。
.
電影的好處之一在於選角考量了族裔上的多元性,要角不再是由白人宰制,最嗆辣的露西是非裔演員艾莉西亞.帕斯夸爾.佩納(Alycia Pascual-Peña演員)詮釋、薇薇安的心上人塞特是由尼可.平賀(Nico Hiraga)日裔演員出演,而薇薇安的密友克勞蒂亞則由台裔演員蔡蘿倫(Lauren Tsai)飾演。多元種族陣容常常被批為政治正確掛帥,但這其實只是反映了美國文化熔爐的真正樣貌,只是這點在過去往往被刻意掩飾而已。
.
但族裔的多元性並不只是做個樣子,在劇中,無論是露西還是克勞蒂亞的角色,都融入了族群的背景與命運與故事之中。當露西質疑身為華裔的克勞蒂亞為何不敢挺身而出時,卻忽略了移民背景不只是「背景」,移民的身分往往也會成為他們自我認同時的沉重包袱,如果本身又是基於戰亂或政治迫害而選擇離鄉,對民主參與的理解自然遠不如美國白人。
.
另外,我們終於能在一部作品看見女性將自己視為主體,而非男性的附庸者。但編導為避免讓故事走向太偏激、創造太激進的女性形象,也安排塞特作為平衡者的角色。雖然訊息有些露骨到毫無技巧性的掩飾,但艾米.波勒的本意,就是在強調一個懂得為女生挺身而出的男生,不是弱者,他一樣可以很有個性、很酷,重點是──可以受到女生歡迎。
.
而與之相對的橄欖球隊球星米切爾,一個言語粗鄙,有著結實肌肉,與一副唯我獨尊的自信貌、宛如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性感笑容的角色,或許才該被視為過時產物。諷刺的是,這個角色正是阿諾之子派翠克.史瓦辛格(Patrick Schwarzenegger)飾演。
.
不過本片的缺失也就在於為了凸顯主題意識,而讓一切人物角色塑造與情節顯得過於工整。尤其片末的革命戲,薇薇安率眾領軍的轉變,硬是脫離了角色所處的軀殼,煽動性的演說搭配理所當然的幸福結局,顯得一廂情願,更難逃「白人救世主」的質疑(沒錯,這又一次由白人整碗捧去的革命宣誓)。
.
不過撇開電影的一些遺憾,它所表現的抗爭意識,卻像是對未來YA電影的預示。YA電影不再僅僅關於荒唐的派對與少年男女的情愛糾葛,更帶有政治意識的YA新潮流或許即將襲來。
.
.
(圖為《女生要革命》宣傳照。)
#女生要革命 #Moxie #AmyPoehler #JenniferMathieu #LaurenTsai
阿諾史瓦辛格netflix 在 ELLE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ELLE時尚圈】在這裡夜夜笙歌的,還有時尚界菁英:侯斯頓、聖羅蘭、Calvin Klein⋯⋯ #studio54
#Halston #Netflix #侯斯頓傳奇 #ELLETaiwan
阿諾史瓦辛格netflix 在 白色豆腐蛋糕電影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喬治克隆尼心中的痛《蝙蝠俠4:急凍人》
解析當初拍攝慘況 自爆「其實沒見到阿諾」
喬治克隆尼最近帶來Netflix新片《永夜漂流》,即便他早就是個知名的導演、編劇以及製片,身為好萊塢的完美才子,他仍因為當年《蝙蝠俠4:急凍人》的挫敗而感到抱歉,「沒有人可以逃避這個責任」。
「我也許本來可以做好,但這部電影就像台大機器,,你們必須記住這點,我當時只是個從事演藝工作的演員,不是一個能左右電影走向的人。」
克隆尼甚至表示即使這部電影明星很多,但其實很多人根本沒見到面,就像他與反派阿諾史瓦辛格,「我們甚至沒見到對方,這是一台巨大的機器,我們只是置身其中,做了他們要我們做的事」。
「真相就是,我做得也不好,編劇Akiva Goldsman後來沉寂一段時間才因為編劇拿到奧斯卡獎,但他寫了這個劇本,他會告訴你,這是一個可怕的劇本,我做了恐怖的事,我也可以跟你擔保,剛離世的導演喬舒馬克也會說『是的,這並不好』,我們都該負起責任。」
直到至今,許多人依舊為這部電影所苦。
外文新聞來源:https://reurl.cc/D6z7gQ
Netflix
Batman
#batman
#蝙蝠俠
#georgeclooney
#喬治克隆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