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新加坡聯合早報
*【日宣佈將福島核污水排入海 韓民眾對日海鮮排斥情緒高漲】
韓國海洋水產部稱,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洩漏之後,韓國即嚴禁進口福島和它附近八個縣的海產,至今進口的日本海產都是在距離福島較遠的水域捕撈的。據海洋水產部,韓國每年平均從日本進口海產約3萬噸。據當局統計,去年韓國進口最多的日本海產是扇貝,占總進口量28.8%,其他進口量較多的為鯛魚(13.4%)、海鞘( 11.7%),以及魴魚(8.7%)等。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6-1139696
*【中國就排核廢水問題召見日本駐華大使】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召見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就日本政府決定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廢水提出嚴正交涉,並敦促日方認清自身責任,履行國際務。根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吳江浩指出,日方有關決定置全球海洋環境於不顧,置國際公共健康安全和周邊國家人民切身安全利益於不顧,涉嫌違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不是現代文明國家所為。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16-1139831
*【菲律賓:日本污染環境者必須付出代價】
菲律賓總統發言人洛克在舉行例行記者會時,對日本政府決定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核廢水一事作出了回應。洛克稱,作為海洋國家,他希望引用國際環境法的一些原則來表達菲律賓的觀點:第一點是全球生態系統是一體的,第二點是各國之間是互相聯繫的,第三點是污染環境者必須付出代價。他希望所有的國家都能夠遵循這些原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5-1139673
*【菅義偉訪美要對外宣示 美日同盟是《印度太平洋戰略》基礎】
菅義偉出訪前對媒體透露,日本與美國將就彼此關切的課題進行磋商,並借此機會對外展示兩國志在為“自由開放印度太平洋”發揮領導作用。日本首相菅義偉今天開始訪問華盛頓。日本政府稱,首相此次訪美最主要是要向世人宣示,美日同盟是《印度太平洋戰略》的基礎。日本媒體也高調報導,菅義偉是拜登政府接待的首位外國領導人,凸顯美國對日本的重視,視它為“對華戰略”的核心幫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6-1139694
*【菅義偉拒透露取消奧運是否是政府選項之一】
日本首相菅義偉拒絕透露取消奧運是否是政府的選項之一,但表示日本政府將竭盡全力,防止奧運會前冠狀病毒的傳播。菅義偉15日在回應記者有關奧運是否會因為冠病疫情加劇而被取消時回避地回答說:“政府的立場沒有改變,我們在向奧運會邁進的同時會竭盡所能,防止感染的傳播。”據報導,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當天較早前在接受電視訪問時,就冠病疫情進一步蔓延的情況下是否舉辦東京奧運會稱,“如果說很難舉辦的話,就必須取消”,表示取消也是選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5-1139684
*【印度冠病疫情持續失控 單日新增病例首破20萬】
印度冠病疫情持續失控,該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昨天首次破20萬起,10天內增加超過一倍。印度衛生部週四說,過去24小時,全國的冠病確診病例新增20萬零739起,死亡病例增1038起。過去八天,印度有七天的單日新增病例創新高。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6-1139695
*【輝瑞總裁:完成接種者很可能需要接種第三劑疫苗】
美國輝瑞製藥公司總裁Albert Bourla表示,已經接種兩劑輝瑞-BioNTech冠病疫苗接種的人,在完成接種的一年之內,“很可能”需要接種第三劑疫苗。Albert Bourla在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5日播出的專訪中還表示,冠病疫苗很可能成為人們每年都得接種的疫苗。Albert Bourla說,一切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包括接種的順序和多久接種一次。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812
*【疫情反彈 避免爆發第四波疫情 馬國或展延開齋節開放跨州出行】
科學、工藝及革新部長凱利認為,一旦爆發第四波疫情,將比第三波更嚴重,而且已有17起本土感染病例證實出現南非毒株。馬國昨日新增2148起確診病例,創下4月來單日病例新高。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16-1139742
*【首名使用馬國健康護照應用者 順利通關從隆回返獅城】
一名從吉隆玻國際機場出發的新加坡籍旅客,本月10日使用馬來西亞推出的首個健康護照應用“Immunitee”,順利通關入境新加坡。這是冠病疫情導致新馬兩國封鎖邊境期間,首名使用此應用從吉隆玻入境新加坡的旅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15-1139491
*【柬埔寨疫情未好轉 首都金邊今起全面封鎖兩周】
考慮到冠病確診病例激增,柬埔寨政府15日緊急宣佈首都金邊全面“封城”。該國衛生部15日通報,新增344起冠病確診病例,新增確診病例中,339起為社區傳播感染病例。從地區分佈來看,金邊疫情形勢最為嚴重,新增243起。柬埔寨政府14日晚宣佈,首都金邊和幹拉省大金歐市從4月15日零時起“封城”14天,直至4月28日。除“重要服務”領域,任何人不得隨意外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5-1139662
*【以色列星期天起允許戶外不戴口罩】
色列衛生部長埃德爾斯坦發表聲明說:“由於以色列的疫苗接種運動取得成功,以色列現在的感染率非常低,因此可以放寬(限制)規定。”不過埃德爾斯坦提醒說,民眾在室內活動時還是必須戴口罩。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834
*【法國冠病死例破10萬 全球第八高】
法國衛生部15日最新醫院資料顯示,過去24小時新增300起死亡病例,全國累計死亡人數超過10萬。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天在推特上說:“我們正為走出這場劫難而努力,我們不會忘記任何面孔、任何名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829
*【緬甸軍方向出席示威活動醫護人員開火】
緬甸安全部隊昨天在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向參加親民主示威活動的醫護人員開火,其他地區也傳出開槍事件,導致一名男子死亡,多人受傷。緬甸週二迎來傳統新年潑水節,但親民主活躍分子取消往常的節慶活動,把全部精力放在反軍政變示威抗議活動上。曼德勒大批醫護人員昨天一早聚集在市中心示威抗議,安全部隊不久後到場驅散人群,更向示威者開槍,並拘留了一部分人。據緬甸新聞社《新時代》報導,安全部隊驅散示威者時,一名男子在附近的回教堂遭擊斃。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16-1139745
*【緬甸克欽武裝與政府軍發生衝突 軍人出動戰鬥機進行轟炸】
緬甸克欽獨立武裝與政府軍在克欽邦的拉咱、八莫、帕敢等地持續發生衝突,軍方出動戰鬥機對克欽獨立武裝控制區進行了轟炸。緬甸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4日下午,雙方在八莫地區交火,在衝突中約有30名政府軍士兵陣亡,有18名政府軍士兵被俘。克欽獨立武裝方面稱,被俘士兵將被押送到總部拉咱。據報導,緬甸自2月1日發生軍事政變以來,抗議民眾提出釋放翁山蘇姬、恢復民選政府等要求,而緬甸軍政府對大規模的抗議活動進行了持續鎮壓,使用催淚瓦斯、橡皮子彈、槍擊等手段驅散集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5-1139686
*【白宮:韓國總統文在寅5月訪美】
美國白宮宣佈,韓國總統文在寅將於5月訪問美國。文在寅將是繼日本首相菅義偉之後,第二位與拜登進行面對面會晤的外國首腦。白宮新聞秘書薩琪說:“拜登總統期待于5月下半月在白宮與文在寅總統會面。”她表示,雙方還在敲定訪問日期。薩琪說,拜登政府希望通過此次訪問凸顯“美韓同盟堅不可破”。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815
*【拜登希望美俄關係“可預測” 提議夏季歐洲舉行峰會】
美國總統拜登向俄羅斯祭出新一輪制裁的次日表示,他尋求與莫斯科建立“穩定、可預測的關係”,稱兩國仍有開展合作的空間,現在是時候讓局勢降溫。拜登向媒體發表講話時指出,他和普丁進行直接溝通將有助雙方建立一個“更為有效的關係”,而普京對此表示“同意”。拜登認為,美俄可以合作應對伊朗和朝鮮方面的核威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811
*【拜登宣佈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 驅逐10名外交官】
美國拜登政府對俄羅斯實施一系列報復措施,作為對莫斯科方面涉嫌干預美國大選、進行廣泛的駭客攻擊和其他惡意活動的回應。美國15日宣佈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並驅逐10名外交官,以報復華盛頓所指克里姆林宮對美國大選的干涉、大規模網路攻擊和其他敵對活動。白宮說,拜登總統的行政命令“發出信號,表明如果俄羅斯繼續升級破壞國際穩定的行動,美國將以戰略和經濟上有影響的方式向俄羅斯施加壓力。”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5-1139679
*【布林肯突訪阿富汗 親自傳達911前撤軍消息】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5日對阿富汗進行未經宣佈的訪問,向官員們宣佈華盛頓計畫在今年9月11日,“9·11”襲擊事件20周年之前撤出所有美軍。布林肯在喀布爾會見了阿富汗總統甘尼和一些美國高級官員,向他們宣佈拜登結束“永恆戰爭”的消息。據報導,美國總統拜登14日宣佈,駐阿富汗美軍將於今年9月11日前撤出,以結束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戰爭。拜登當天在白宮發表講話說,美軍將於5月1日開始有序撤離,美軍和北約盟友軍隊將於9月11日前撤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5-1139668
*【印度對美國撤軍阿富汗表示擔憂】
印度國防參謀長拉瓦特表示對美國和北約安全部隊擬從阿富汗撤軍感到擔憂。路透社報導,拉瓦特將軍15日在一次安全會議上說,印度擔心有“破壞者”進入外國部隊從阿富汗撤軍後所騰出來的空間。他拒絕透露可能充當破壞者國家的名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5-1139683
*【美聯準會調查報告:多個領域步伐加快 美經濟呈溫和復甦】
美聯準會週三發佈的最新“黃皮書”中寫道:“今年2月底至4月初,全國經濟活動加速至溫和水準……消費者支出有所增加。由於對休閒活動和旅遊的需求上升,有關旅遊業的報告更為樂觀。”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6-1139691
*【加拿大將出臺新計畫 吸引境內9萬外籍工人學生居留】
為了重振經濟以及吸引更多移民,加拿大今年將出臺新計畫,為9萬名外國工人和國際學生獲得永久居留權鋪平道路。加拿大計畫在今年增收40萬1000名永久居民,可是今年以來新增的永久居民只有7萬名,離目標還有一大段距離。冠病疫情爆發後加拿大封鎖邊境,因此去年的新移民人數也大幅減少,有約18萬4000人,是1998年以來新低。有鑑於此,加拿大政府決定從現居境內的外國人群體中,設法吸納更多新移民。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6-1139692
*【調查:中國一季度GDP料激增19%創新高】
逾70家機構預估中值顯示,中國今年經濟預計增長8.6%;低基數下,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高達19%創紀錄新高,此後逐季回落至8%、6.4%和5.3%。對一、二季度及今年全年增速預估均高於前次調查結果,對明年的增速預測則與前次調查一致,仍為5.5%。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16-1139836
*【涉殺害佛洛伊德員警Chauvin拒為謀殺案作證】
被控殺害美國黑人佛洛德的前明尼阿波利斯員警Chauvin在庭審中拒絕為自己的謀殺案作證。Chauvin15日在審訊告訴法官卡希爾,他有意引用《第五修正案》中“禁止自我指責”的權利,並且不會在庭上作證。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規定公民享有不自證己罪特權。根據該修正案,“任何人於任何刑事案件中,不得被強迫成為對自己不利的證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5-1139688
*【韓國總理丁世均已請辭 將競選下一任總統】
韓聯社報導,文在寅或在週五(16日)改組內閣,更換國務總理及青瓦台秘書陣容。據觀測,青瓦台屆時可能公佈提名新任總理人選。政界預測,前行政安全部長官金富謙是有力人選,但也不排除其他人選獲提名的可能性。此外,國土交通部、雇傭勞動部、產業通商資源部、海洋水產部、農林畜產食品部等5、6個部門也將換帥,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洪楠基可能留任。預計文在寅還將更換青瓦台部分首秘和秘書官,政務首秘、社會首秘可能為人事調整物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5-1139675
阿波 羅 18號 事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RubberBand Ciao 2021 】
MeWe版本:https://bit.ly/3mkyPjq
一星期後,再次回到這裏,欣賞林二汶演唱會之後的另一場紅館騷 ──《RubberBand Ciao 2021》。從來都不是RB的忠實擁躉,惟散場後沉澱了好一陣子,才明白歷時兩個半鐘的演出,無論選曲,以及主音6號(繆浩昌)的台上發言,扣連今天的香港社會變遷,是多麼的令人震撼和感動。
大概是年紀漸長,加上世紀疫情之後,深懂世事並非必然,加上難得這次是四子相隔9年後再於紅館開騷,在「今次如果唔睇就唔知幾時有得睇」的想法驅使下買票入場。雖然不是忠粉,很多歌曲都沒有聽過,更甭說會懂得跟住唱,也未必如其他人那樣忍不住淚水,喊濕口罩,但換個角度想,如白紙般進場,對歌曲表達的訊息,感受更直接更真切,震撼更深。
當6號獻唱《山河故人》的時候,看着大屏幕顯示的歌詞,兩年前一幕幕街頭抗爭的畫面,和同友儕間聽聞的割席故事,就這樣不斷於腦海中浮現,2016年推出的EP《呢度》,竟然能夠預視三年後的香港悲歌,四子與呂甜的銳利辭鋒跟現實碰撞,再經6號的演繹,威力瞬即加大幾倍。
去到《睜開眼》,刻意設計的白色燈光(溫馨提示:這一段演出,觀眾切勿開手機燈),配合歌詞,那種擺明車馬「有話要說」的想法,6號在台上承認了。「呢首歌係2012年寫,9年來經歷好多聚散,呢首歌好難唱落去,但我哋都會堅持唱落去,同大家一齊!」那是全晚的第二個震撼。
再說說感動的部份。入場前一晚,在Spotify點播《漫長》,邊聽邊細讀歌詞,今夜聽到6號唱出「時代流轉這刻在這地/是否選中我/如何殘缺結果尚未到期/那甘心放棄」這幾句,內心有種難以壓抑的湧動,面對當下的社會殘局,這幾句,應該說中很多人的心坎裏吧。應該放棄嗎?不想!因為不甘心!所以《逆流之歌》的全場大合唱是多麼重要:「衝出這裏/憑我身軀/拼了所有/斷氣方休」,RubberBand像是帶領全場觀眾透過高亢歌聲,暫時吐走烏氣,這些鼓勵絕非微不足道,至少可以讓觀眾返回現實時重拾活力,再撐下去。
除了上述兩首,還有Encore部份唱的《夏令時間》,是安撫那些無法親身來到現場的人,歌詞難掩悲愴情緒,然而這麼一唱,也反映了一個事實 —— 現世愈見動蕩,流行文化的價值以及承載市民情緒的社會功能 —— 作為「我哋係嚟自香港,永遠都係」的RubberBand,今次已是超額完成。
演唱會以「Ciao」為主題,既是再見,也是再遇,所以全晚無論四子、和音、舞者、樂手,都分階段於舞台上「消失」,這個畫面呼應新一輪的移民潮,顯得格外悲涼,然而「Ciao」其實是樂觀多於悲觀,所以RubberBand選擇以新歌《Ciao》和《未來見》作為壓軸演唱的作品,帶出別離只是一時,想到他朝在路上再遇,自然令人充滿盼待。《Ciao》的其中三句點題歌詞:「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是寄語大家:惟有保留實力,才能走出黑暗,呼應《未來見》的「約定/未知那遠路裏/同看着時代飛舞」,我們不應過份悲歎,否則如何走下去?
多謝RubberBand,你們的存在,是香港人的福氣。
*坐在「半山」都見到 @siufay613 唱和音,仲要同6號「鬥唱」,正呀!
**可惜全晚最終沒有唱《First Date》。
《RubberBand Ciao 2021》歌單:
(1)《Dedicated to...》
(2)《¿醒未?》
(3)《每道微小》
(4)《一早地下鐵》
(5)《小涼伴》
(6)《阿波羅》
(7)《你和我》
(8)《天台飛人》
(9)《百毒不侵》
(10)《漫長》
(11)《田鼠論壇》
(12)《健兒》
(13)《堅彌地城》
(14)《睜開眼》
(15)《挾持》
(16)《山河故人》
(17)《倒行詩》
(18)《練習說再見》
(19)《心照一生》
(20)《Hello?》
(21)《G.I.》(阿偉Solo)
(22)《夥伙》
(23)《Ciao》
(24)《逆流之歌》
(25)《發現號》
(26)《未來見》
(27)《夏令時間》
***此文於2021年4月4日凌晨4時44分完成。
(0404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RUBBERBAND #RUBBERBAND演唱會 RubberBand RubberBand6號 RubberBand Fans Club 快樂的 Music Picks William on the way 潘小濤 葉一知 廣東歌fans應援事件 John Tsang 曾俊華 gregory wong 王宗堯
阿波 羅 18號 事件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秋節要看什麼電影?有點難,因為好萊塢不過中秋,不過月球電影倒是不少,剛剛一查,我四年前還真的有寫中秋節電影耶!超妙的XD
【從觀月到登月:那些歌頌月亮的精采電影】
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32084
不過事過境遷,上頭介紹的網飛電影都下架了!嗚呼。沒關係,下面來補列一些月球電影,有些甚至不是因為應景才要看,而是它本身就真的很好看!
如果妳有網飛,妳可以看:
《任務控管:阿波羅號的無名英雄》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0175483
紀錄片,講那些只會在太空總部乾著急、每個名字都叫「休士頓」的傢伙。開玩笑的,mission control不是只會看螢幕就行,這部紀錄片其實是恐怖片,開頭就令人心情鬱悶,想想你的PM連坐在同一個辦公室都無法好好控管你們的計畫,這些休士頓傢伙要如何在地面上遠端管控宇宙任務?要管,還要控,而太空人大難臨頭時,他們該如何控?這齣紀錄片首先傳達了遠端管控的窒息感,再細細為你介紹這群人在做什麼。本片有真實紀錄影片,更加令人不安。如你有吸菸習慣,最好準備一兩包煙待命。
《阿波羅18:不存在的任務》
https://www.netflix.com/title/70176655
恐怖片
《大雄之宇宙英雄記》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1044930
其實很《天能》唷(我好討厭這個哏,下次不用了)
不適合秋節歡樂氣氛的網飛作品:
《挑戰者號:最後一程》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1012137
對經歷太空時代的孩子來說,可能還記得挑戰者號給他們的陰影,那時的老三台也拼命放送這場悲劇,挑戰者號這名字我一看就想皺眉,那讓我想起太空時代的落幕,我們當然知道上太空很危險,但沒想到會以這種方式體認。
說實話我沒看完,這是一齣紀錄片影集,看了心情真的很不好,但如果你錯過了雷根大統領的太空時代,這齣影集可以告訴你那年太空悲劇的來龍去脈。
《地心引力》
https://www.netflix.com/title/70274337
well,現在看這個好像不太應景,不過這是部何時都能看的好電影,即便太空人與科學家黜臭它,但連他們都認為這是部無與倫比的電影。重點其實不在太空垃圾有多危險,而是珊卓布拉克真是個好演員,這樣無劇情的獨角戲裡,我們仍然都被她的魅力吸引。
如果你有HBO(or CP+):
《阿波羅13號》
https://www.hbogoasia.tw/#movies/012510X0
這沒啥好說的。
《飛向月球》
https://www.hbogoasia.tw/#series/sr45
這算.....《阿波羅13號》前傳?這是湯姆漢克斯第一次做節目監製,連他老婆都下場演了一角。這部登月影集已經是 1998 年的作品了!好久!
最後一部,最推薦的:
【最強 2019 年度電影榜單!統計 25 份權威媒體綜合評價,哪部電影才是今年全球第一好評?】https://bit.ly/39mojkM
當中提到的:
《阿波羅11號》
https://www.hbogoasia.tw/#movies/023509X0
這是一部紀錄片電影,紀念人類搭乘阿波羅11號登月50週年的壯舉。我們知道太空梭飛上去了、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下來說了句名言、拍拍照、丟丟東西──《登月先鋒》(First Man)裡是這樣演的──然後平安回家,就這樣。但是歷史上的大事件永遠沒有那麼簡單,導演陶德道格拉斯米勒(Todd Douglas Miller)擺明要拍一部驚悚電影,他將真實片段與無線電通話組織出當年登月任務的完整面貌──而且是恐怖的那一面。包括那些著陸前登月艙的技術問題、控制中心遠水救不了近火的心焦、以及過程中沒有電腦動畫輔助也嘆為觀止的宇宙風景。
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Co8Z8BQgWc
這部紀錄片的悲劇,是台灣觀眾無法在 IMAX 影廳享受這份極真的震撼,我們只能在VOD平台上觀賞。但是除此之外,《阿波羅11號》仍然傳達了這趟任務最重要的精神──人類曾經窮盡技術與勇氣,探索一道難以想像的夢想邊際。IndieWire說它提醒我們「許許多多的科技創新帶動了當代人類的思考創新,最終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演化動力」。《登月先鋒》將登月化為人類內心的療傷之旅(這點倒是與《星際救援》很像),可是《阿波羅11號》的方向更為遠大:它提醒我們,該要再次奔月了。
中秋節討論嫦娥后羿家暴史太老套了,看看這些宇宙電影吧,人類需要飛向宇宙,我們不能再當重力的奴隸,我永遠都相信這一套,而中秋節是台灣最科幻最宇宙的國定假日了,你怎麼能不看看這些電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