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壞的日子,也要做好最萬全的準備。
在世界經典文學《老人與海》當中,敘述著一名老漁夫獨自乘著小船出海捕魚的故事。之所以成為經典當然並不是只有捕魚那麼簡單;年邁的老人,精神體力都已經不如年輕時期,但他有著歲月累積的智慧與沈穩,同時也保留著年輕時的熱情與自信。
他已經連續出海八十四天都一無所獲,不過這也不是最糟糕的一次,他也曾經有過八十七天都沒有捕到任何一條魚這樣的紀錄。老人有一名非常喜愛的男孩,他從五歲就跟在老人身邊幫忙;那是他最得力的助手,不論是在力量或者精神上都是老人很大的支柱。
但男孩並非老人的孩子,男孩的父親也不是那麼喜歡他跟著老人去捕魚;他們認為老人年紀大了,運氣也沒有年輕時的好,男孩跟著他捕魚只怕是會沒什麼前途。因此,他們讓男孩去跟另一條漁船工作。
男孩的父親為他安排的漁船著實幸運,一出海就捕獲不少漂亮的魚。男孩雖然在其他漁船工作,但心裡始終惦記著老人;他尊敬且信任老人,即使看似榮光不再,老人在他的心目中仍然還是最好的漁夫。
*
「如果你是我的孩子,我一定會帶你出去賭一把。」他說,「可是你是你父母的孩子,而且你還跟了一條幸運的船。」
「我可以去弄點沙丁魚嗎?我還知道能從哪裡弄到四個魚餌。」
「我今天還有剩下的。我把他們醃在盒子裡。」
「讓我給你弄四個新鮮的吧。」
「一個就好。」老人說。他的希望和他的自信從未消失。不過此刻,這兩點又重新煥發出來,如同一陣微風吹起。
「兩個。」男孩說。
「就兩個,」老人同意了,「你不是偷的吧?」
「我倒寧願去偷,」男孩說,「但這些是我買的。」
「謝謝你。」老人說。他心地單純,不曾去想他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謙卑。但他知道自己的這種變化,而且他還知道,這不丟臉,也無損於真正的驕傲。
*
男孩請老人到酒吧喝酒時,一些同樣上了年紀的老漁夫用同情的眼光看著老人,也許是感慨著曾經是傳奇人物的老人也是得面對歲月帶來的衰退;也許是同情他那背到叫人質疑上帝存在的衰運;也許是為自己不似老人那麼倒霉而感到鬆一口氣。
但老人並不認為自己需要因為上了年紀就向命運認輸,老人與海當中的經典名言「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就說明了老人一生的價值觀。他始終堅信著,只要他有決心,沒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他或許能力有限,但他會有用他限的能力戰到最後一刻。
即便自己一手教出來的男孩現在捕魚成績好過於他,甚至有能力可以請老人喝酒、送他魚餌,這些行為也只是說明了男孩是敬愛著老人;面對男孩的善意,或是其他漁夫的同情眼光,甚至有些漁夫還會嘲諷他,老人並不會因此感到憤怒或自卑。
或許相較於年輕時期,年邁的老人沒有當時那樣大的力氣去與大魚交戰,但不論是在哪一個時期,老人都是全力以赴。因此老人明白,他的價值不會因為衰老而減少;不會因為自己接納了男孩的善意而減少;不會因為沒有去反駁那些嘲笑他的漁夫而減少。
*
他比任何人都更加用心地讓魚線保持垂直,以便在黑暗的水流中、在每一個希望的深度,都有魚餌在等著那裡游動的魚。有些漁夫會讓魚線隨海流漂浮,有時魚餌只在六十英尋深的地方,而漁夫會誤以為有一百英尋。
然而,他想,我要讓這些魚線都保持精確。我只是不再那麼幸運了。可是誰知道呢?也許就是今天。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有好運氣當然好。但我寧願做到精確無誤。這樣,當好運來臨時,你已經準備好了。
*
在COVID-19持續肆虐的2021年,6月23日政府宣布延長三級警戒到7月12日。這是五月中宣布進入三級警戒後,第三次延長警戒時間,這對從事教育業、服務業與餐飲業等企業的民眾而言,無非是個重大的打擊;筆者聽到了不少原本從事健身產業的私人教練,現在開始跑起了Food panda或是Uber Eats的外送服務。
外送的收入不見得有辦法達到教練的薪水那樣高,還可能需要忍受來自各種各樣客人的脾氣;相較於當教練時備受尊敬,轉行當外送服務員似乎像在踐踏自己的尊嚴?
然而,在這不知道何時才能恢復昔日平靜的災難中,這樣當機立斷的決定反而讓我由衷地尊敬;如同每一次出海的老人,即使前一天一無所獲,也還是將每一件事情給做到準確無誤。
如同老人最後遇上了鯊魚,趕走一條又來一條,幾乎將他費盡千辛萬苦才補到的大魚給吃光;即使丟了魚叉,又拖著幾乎只剩下魚頭與脊椎的大魚殘骸,老人也沒有向命運認輸過。
老人最終無法帶回可以賣個好價錢的大魚,但是老人身上與大魚搏鬥過的傷痕,以及那被鯊魚吃光魚肉後剩下的巨大骨架,仍舊為老人增添了一項全新的傳奇紀錄。
*
「我對男孩說過,我是個不同尋常的老頭子,」他說,「現在是我證明這一點的時候。」
他已經證明過上千次了,但那不算什麼。如今他要再一次證明。每一次都是重新來過,當他這麼做的時候,他從不回想過去。
*
人是為了活著所以必須掙錢,並不是為了工作而活著;或許老了,或許病了,或許像現在遇到疫情無法做原本的工作了,但除了抱怨之外,一定還有什麼事情是當下可以做的。
例如,花兩三個小時把《老人與海》看完吧。
*老傢伙。現在不是去想你缺少什麼的時候,想想拿你現有的東西能夠做什麼吧。*
**內文引用自《老人與海》,Ernest Hemingway 著;魯羊 譯,台北市,時報文化,2019年。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先填寫google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再去社團按加入: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未填表單無法批准入社唷)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萬的網紅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謝快樂大學x合作夥伴Celine Wang 協助翻譯。 原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kQ_wAgwXo&t=21s 原影片頻道:Gaur Gopal Das 訂閱快樂大學HappinessUniversity,觀看更多翻譯影片。 - 版權聲明: 快樂...
「阿德勒心理學名言」的推薦目錄: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70句佳句與讀後感-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s post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童書繪本 世界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給孩子的30句名言 小1的 ... 的評價
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何陪伴家中凡事都愛抱怨的長輩?
受到COVID-19的影響,從五月進入三級警戒至今已經一個月了,最好的防疫就是不要出門,但也因為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拉長,平常不太會去留意到的問題也都一一浮現。
“對對對、你們以前的時代最棒了,都沒有流行病也沒有這些社會亂象。”
“能不能請爸爸媽媽不要再看新聞了,他們平常有那麼愛抱怨嗎?”
“天吶、拜託別再來教我妳當年是怎麼帶小孩的,這週已經講第三十七遍了!”
關於家庭問題,我一律建議不要同住就好,但在現實上當然沒有那麼容易執行。撇除了平常的親情道德情緒勒索外,在這疫情下也不適合搬家或是往外移動。面對愛抱怨又愛拿過去跟現在做比較的家人,該怎麼做才能夠不傷害他們同時也讓自己耳根子清靜呢?
“想必奶奶從前比較有錢,因為到現在她還會回想當年的好日子。(中略)…奶奶總覺得從前好!她在從前也年輕一些,太陽在從前也溫暖一些,鮮奶油在從前也不那麼快變酸——都是從前好呀!”《白夜》杜斯妥也夫斯基(1848)
心智的成熟與生理年齡無關,而是受個體自小到大的成長環境所影響,得寵的孩子、經常被拿來比較的孩子、長期遭到漠視的孩子,特別容易形成優越情結且影響個體的一生,用個較容易理解的名詞來解釋的話就是:巨嬰
他們的特徵是特別喜歡強調自己的能力,但因為某種不可抗的因素才讓他們無法發揮所長;或是拿曾經的豐功偉業(即使只有一件)講一輩子,好像這一生都無法再有所突破;也可能是抱怨現在的人事物都大不如前,只有他們的年輕時期是黃金年代。
“並不是只要歲數增加就會成為大人,成為大人必須具備三項條件。”《幸福之書》,岸見一郎,台北市,春天出版,2021年。
一、 能夠決定自己非決定不可的事。
二、 自己的價值自己決定。
三、 不以自我為中心。
將自己的失敗怪罪在大環境的衰退,或是為自己的未來去占卜、求籤,問他人「你覺得我應該要....還是要...比較好?」。
不具備為自己做決定的能力,是因為缺乏了對自己人生負責的勇氣;把自己該做的選擇推給他人幫忙決定,或是將自己的不願意改變解釋為「因為OOO所以我才無法改變」,這樣一來,人生的不順遂就可以說全都不是自己造成的了。
不去改變所要承擔的結果,就是因自己的無能為力而產生的自卑感。人類會透過尋求優越感來彌補自己的自卑,心智還不夠成熟的個體則是會透過貶低、怪罪他人來獲得優越感(又稱優越情結)。
當然,改變是需要勇氣的。個體必須要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才能夠從中獲得勇氣;價值並非是他人給予自己的評價,而是由自己去定義的。成熟的個體會將自己的能力貢獻於社會群體並從中獲得優越感(又稱貢獻感),當能夠將自身能力貢獻給他人,明白「我有能力幫助他人」時,就能夠從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面對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環境時,其實我們大可以選擇改變。但改變往往伴隨著不可預期的風險,雖然有可能會讓自己變好,但也可能讓情況變得比當下還要更糟,因此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不去改變。
「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商君書.戰法》
我們的成長環境多半都是不斷地在競爭,因此雖然從小就聽過「勝不驕;敗不餒。」這樣一句經典名言,但大多數人只能夠做到表面上的不驕傲與不氣餒;在內心深處還是會為自己比他人優秀感到得意,也會為自己不如他人而感到自卑。
每一個人都需要去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並不是圍繞著自己,只要處在社會當中,人就不會總是一帆風順,而挫折也是人的一生當中會持續出現的固定戲碼;面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巨嬰,其對待方式同正向教養孩子,幫助他們重新開始訓練對自己的價值認同,成為真正成熟的個體。
一、接受他們的情緒但不要去附和他們的抱怨。
我們可以接受他們對於自己的某些能力不如從前而氣惱,但不要去附和他們的抱怨,附和會更加強化它們的巨嬰特質,使他們堅信自己現在的不順遂都是他人造成的。當他們在抱怨現今環境有多糟糕並不斷提起自己的當年勇時,可以嘗試著去引導他們回顧自己的過去,並從中發現自己的其他能力。
例如抱怨著現在的小孩都沈迷電玩,小小年紀就戴起厚厚的眼鏡,他們從前都是玩踢毽子啦、打陀螺啦,哪有什麼近視問題;不要嘗試跟長輩解釋近視可能是遺傳或是其他因素,可以表現出驚喜的反應詢問「爸爸現在還會打陀螺嗎?」。
當然,可以猜想得到十有八九早就不會打陀螺了,長輩唯一寶刀未老的能力可能只剩下打你而已。
二、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價值。
問這些的目的並不是要長輩真的現場表演打陀螺,而是從這個角度將話題帶離抱怨;可以接著詢問以前的陀螺跟現在的差別在哪?以前的孩子真的都是自己做陀螺來打嗎?甚至可以問問他,現在還能不能自己做個陀螺出來;趁著居家防疫期間帶著孫子玩點手工藝啊。
鼓勵長輩做陀螺的目的,是讓他們明白退休後的自己還能做其他事;在製作過程中也能夠想起自己孩提時期那些愉快回憶,成功將陀螺做出來還會帶來滿滿的成就感,若能夠增進祖孫感情或是讓孫子遠離那些電玩,長輩就能夠從中獲得貢獻感。
就算孫子不感興趣也沒關係,幫他們拍攝些製作過程以及遊戲中的照片影片放上社群網站。網路使用者那麼多,總會吸引到感興趣的孩子們,甚至釣出有共同回憶的同輩群,讓長輩的社交圈得以向外發展,並從中不斷地發掘自己的價值。
以上只是舉例,讀者們可以自行去思考能夠如何幫助家中的長輩;成熟的第三項條件「不以自我為中心」,個體要去學習接受他人的協助同時,也要去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協助他人而非一味地索取。
當我們在幫助長輩尋找自己價值的同時,就是在做「協助他人」這樣的社會貢獻。說到底人類終究是群體生物,我們必須靠著互相信任與合作,才能共同打造出一個越來越好的環境。
抬高自己、貶低他人、怪罪政府、撕裂族群等等的這些行為,都只是巨嬰的表現。即使想法與立場不同,成熟的個體還是會尊重彼此的差異。成熟的個體能夠坦然接受自己不會是完美的,他人也不會是絕對差勁的;他們能夠互相截長補短,透過合作來創造出雙贏局面。
合作互惠,才是健康的人類社會應該有的共同價值觀。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先填寫google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再去社團按加入: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未填表單無法批准入社唷)
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阿德勒心理學的50句名言》
作為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齊名,深深影響史蒂芬•柯維,以及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耐基。
童年的阿德勒患過佝僂病,無法進行強烈的體育活動。上學時表現不佳,被老師評為頂多只能成為鞋匠。他的父親鼓勵他說,你必須不相信任何事。即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束縛了自己,不能相信當下的困境就是人的一生,而是要勇於突破,大膽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這種堅強的信念造就了阿德勒一生的功名。
「任何人都能有任何成就」「所謂的優越情結,不過是一個落在你人生無用空虛面向上的目標,導致人們用虛假的成就感而沾沾自喜」「成長不必背負他人的問題」等,這些話時至今日依舊令我們震撼。
1.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很強,看起來比一般人優秀的人,其實有著強烈自卑感。
2.人只有徹底瞭解自己,才有能力面對困境,培養自信。唯有自信,才能克服自卑。
3.忌妒其實是深層自卑,一個心懷忌妒的人永遠不會成為有用的人。
4.沒有必要為眼前的錯誤懷疑自己,而應該直面錯誤,並在以後避免類似的錯誤。
5.經歷的痛苦愈多,體會到的喜悅就愈多。
6.不是「若能克服缺點,一切就好了」,而是就算有缺點,也有勇氣做好。
7.一個人的意義是沒有用的,真正的意義是從與人交往中體現出來的。
8.我們不能期待別人隨時體察我們的情緒,沈默換不來別人的幫助,如果我們需要幫助,就要用語言表達出來。
9.存在不同意見、價值觀,是理所當然的事,也是意義所在。
10.人生有三大任務:工作、交友和愛,這些任務也都是人際關係的任務,往往越拖延,就越難解決。
11.只要有心改變自己,就非常有可能改變。哪怕明天就要死,現在改變也不晚。
12.一個人的性格在十歲左右,就會靠自己的思想、行為而定型,而且會這樣使用一輩子。
13.我們不應該受情感支配,而要善用情感。絕大多數情況的下,情感的出現其實是為了操控對方,讓對方按照我們的期望和願望行動。
14.所有「我做不到」的說辭,其實只是不想做罷了。
15.宿命論是一種虛假的精神指引,相信宿命是怯懦,是逃避。
16.我們只是利用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推動、受它支配。
17.只要從不同角度看待否定自己和他人的話語,世界就會驟然改變。
18.以自卑為藉口逃避人生的膽小鬼不計其數,但也有不少以自卑為動因而功成名就的人。
19.自卑感不是「我為什麼不如他」的人特有的東西,即使看起來非常優秀的人,心裡也會感到自卑。只要還有目標要實現,就會有自卑感。
20.如果沒有目標作為支撐,只是虛幻地想象著提升自己,那麼我們就像是在演戲一樣,會覺得自己不是自己。
21.優越情結是自卑情結的產物。
22.我們賦予生活的意義正確與否,帶來的結果將有天壤之別。正確的意義是生活的守衛者,錯誤的意義則如撒旦般可怕。
23.當我們開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時,世界或許不會因此而一定發生改變;可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去做,事情只會朝更加糟糕的方向發展。
24.決定自己的不是環境等外在因素,而是自己。既然生而為人,就永遠有其他的生存方式。
25.如果一切都已被決定,我們連做什麼的餘地都沒有,那我們也失去了活著的目的。人在所有情境中都有選擇的可能性。
26.夢境所反映的畫面、幻想等,都是做夢者心中所向。
27.任何人都能有任何成就。
28.所謂的優越情結,不過是一個落在你人生無用空虛面向上的目標,導致人們用虛假的成就感而沾沾自喜。
29.成長不必背負他人的問題。
30.若一個人無法甘於平凡,就會試圖讓自己變得特別。不是變得特別好,就是變得特別差。一切取決於你自己。
31.我們不需要強迫自己改變,只要學會從不同角度發現自己的亮點就好。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事情就會在你想不到的時候發生改變。
32.人生沒有那麼難,是你自己讓人生變得複雜了。其實,人生單純到令人難以置信。
33.人如果不受矚目,使盡手段也要讓他人注意到自己,哪怕刻意暴露自己的無能。
34.不要逞強讓自己「看起來很強」,而是努力讓自己真正變得很強。
35.人在努力之後,一旦無法得到「正面關注」(比如讚賞),就會試圖去做不對的事,以求受到「負面關注」。人只能經由失敗來學習,並且憑借失敗的經驗來使自己變得更好。
36.我們不是因為一時氣昏了頭而口出惡言,而是為了操縱、支配對方,想讓對方遵從自己的意願和期望,創造與利用了名為「憤怒」的情感。
37.冷靜的判斷往往無法付諸行動,情感就是行動的觸發器。可以促使人付諸行動,也可以讓人停止行動,全看自己的決定。
38.我們不應該受情感支配,而要善用情感。
39.我們不是因某種情感而有了某種行動,而是由於該行動捏造了這種情感作為藉口。
40.孩子喜歡用喜怒哀樂支配大人,這是他們慣用且奏效的把戲。長大以後,如果還想用這種情緒支配別人,那就幼稚了。
41.以嫉妒心支配別人,對方早晚會離你而去。理性的溝通才是正確雙贏的做法。
42.性格不是天生的、永恆不變的,而是可以由自己的意志決定。只要你願意,性格隨時隨地可以改變。
43.性格火暴的人只是常常使用「憤怒」這種情緒的人,事實上我們不必徹底改變自己的性格,只要改變自己使用情感的方式就好了。
44.人生態度對性格的形成有決定性作用,只有意識到性格上的錯誤,人才會試圖去改變。
45.如果總是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人生就會失去方向,也會讓別人難以信任你。
46.生命中若沒有敵人,就意味著我們時刻都必須配合別人,當然就會活得非常疲累。
47.從眼前的現實出發,尋求解決之道,才是樂觀主義態度。它與只想著「沒關係,船到橋頭自然直」卻什麼都不做的樂天主義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抱持樂觀主義而不是樂天主義。
48.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49.只要自己做了對的事,感受到了「貢獻感」,就不必期待他人的感謝與贊美。
50.溝通是一門技術,有良好溝通的地方才有愛,愛也是良好關係帶來的效果。
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感謝快樂大學x合作夥伴Celine Wang 協助翻譯。
原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kQ_wAgwXo&t=21s
原影片頻道:Gaur Gopal Das
訂閱快樂大學HappinessUniversity,觀看更多翻譯影片。
-
版權聲明:
快樂大學不持有原影片版權,僅基於教育用途作翻譯分享,若有侵權還請告知,我們將儘速下撤。
-
🌟想發問?有苦惱?
🌟追蹤IG|日常|問答|直播:mars.kuma
https://reurl.cc/oex7g
👤活動|文章|日常
👤追蹤臉書:熊仁謙・大鼻子哲人
✅課程、影片、直播的最新消息,加入送免費電子書
✅官方LINE:@happinessuni
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段真正的愛情故事,教我們何謂真愛。」Prince Ea
-
感謝快樂大學x合作夥伴Celine Wang 協助翻譯。
原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ZCI_ZaFg&t=2s
原影片頻道:Prince Ea
訂閱快樂大學HappinessUniversity,觀看更多翻譯影片。
-
版權聲明:
快樂大學不持有原影片版權,僅基於教育用途作翻譯分享,若有侵權還請告知,我們將儘速下撤。
-
🌟想發問?有苦惱?
🌟追蹤IG|日常|問答|直播:mars.kuma
https://reurl.cc/oex7g
👤活動|文章|日常
👤追蹤臉書:熊仁謙・大鼻子哲人
✅課程、影片、直播的最新消息,加入送免費電子書
✅官方LINE:@happinessuni
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感謝快樂大學x合作夥伴Yang 協助翻譯。
原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sJvKsd2Xk&t=18s
原影片頻道:Sadhguru
-
版權聲明:
快樂大學不持有原影片版權,僅基於教育用途作翻譯分享,若有侵權還請告知,我們將儘速下撤。
-
👤追蹤臉書:熊仁謙・大鼻子哲人
🌟生活化的哲理應用
🌟追蹤IG熊仁謙:mars.kuma
https://reurl.cc/oex7g
🔔解決你的日常苦惱
🔔Yotube頻道:快樂大學 HappinessUniversity
https://goo.gl/opSgVA
✅課程、影片、直播的最新消息,加入送免費電子書
✅官方LINE:@happinessuni
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s pos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星期一,讓15句阿德勒的名言,幫您獲得勇氣,儲備滿滿的正能量! 1. 縱使被說壞話、被討厭,也沒什麼好在意的,因為「對方如何看你」,那是對方的課題。 ... <看更多>
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童書繪本 世界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給孩子的30句名言 小1的 ... 的推薦與評價
世界 心理學 大師: 阿德勒 給孩子的30句 名言 ◇出版社:幼福文化商品連結:https://www.168books.com.tw/products/?Series=47. ... <看更多>
阿德勒心理學名言 在 [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70句佳句與讀後感-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NewAge 看板 #1KvOHuRy ]
作者: whoiam (胡愛晏) 看板: NewAge
標題: [Book] 《被討厭的勇氣》重點摘要與心得分享
時間: Thu Feb 19 14:36:36 2015
https://pilikang.blogspot.tw/2015/02/book.html
所有人,都應該買給自已的一本書。
----胡愛晏
「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
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已的生活方式。」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著:葉小燕譯
初版 台北市 圓神舒活網:究竟出版社 2014/11
304面 14.8x20.8公分 (哲學系列:28)
ISBN 978-986-137-195-5(平裝)
1.人際關係
177.3 103017825
各界推薦
如果佛洛伊德教我們定位潛伏記憶深處的傷害,將之築成終身居住的小屋,反芻創傷
帶來的宿命掙扎(要不是xxx,我早就xxx了),那麼阿德勒便是將我們逐出傷痛之外,
逼我們勇於面對當下每一決定的嚴師(原來是我把自已害得那麼慘)。讀完《被討厭的
勇氣》,身為佛洛伊德忠實信徒的我也不得不承認,阿德勒的理論,讓人燃起想好好
活在當下、不為宿命捆綁束縛的信念與熱情。「只有自已能夠改變自已」,我會永遠
這樣勉勵自已,不再逃避了。----逗點文創負責人 陳夏民
目錄
第一夜 否定心理創傷
一、不為人知的第三巨頭
二、為什麼人是可以改變的?
三、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四、人,會捏造憤怒的情緒
五、不受過去支配的生活方式
六、蘇格拉底與阿德勒
七、你甘於現狀嗎?
八、你的不幸,是自已選的
九、人,常常決定不要改變
十、你的人生決定於當下
第二夜 所有煩惱都來自已人際關係
一、為什麼討厭自已?
二、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三、自卑感,是一種主觀的認定
四、當感藉口的自卑情結
五、自傲的人,同時也感到自卑
六、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競賽
七、會在意你長相的只有你自已
八、從權力鬥爭到復仇
九、認錯不等於承認失敗
十、如何面對人生任務
十一、紅線與頑強的鎖鏈
十二、不要漠視人生的謊言
十三、從擁有的心理學到使用的心理學
第三夜 割捨別人的課題
一、否定認定的需求
二、不要為了滿足那個人的期望而活
三、什麼是課題的分離?
四、割捨別人的課題
五、一舉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
六、斬斷難題
七、認同的需求讓你不自由
八、真正的自由是什麼?
九、人際關係的王牌由我掌握
第四夜 世界的中心在那裡?
一、個體心理學與整體論
二、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在於社會意識
三、為什麼只關心我?
四、你並不是世界的中心
五、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
六、不能責罵、也不能稱讚
七、鼓勵的方式
八、為了讓自已感覺有價值
九、只要存在,就有價值
十、人無法靈活運我
第五夜 認真活在當下
一、過多的自我意識,反而牽制自我
二、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納自我
三、信用和信任有什麼不同?
四、工作的本質在於對他人的貢獻
五、年輕人要超越成年人
六、工作狂是人生的謊言
七、由這一瞬間開始變得幸福
八、想成為特別的存在的人有兩條路
九、甘於平凡的勇氣
十一、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
十二、舞動的人生
十三、為此時、此刻點上最閃亮的聚光燈吧
十四、人生中最大的謊言
十五、為無意義的人生增添意義吧!
佳句摘要:
1、如果只聚焦在過去的原因,想用它來說明一切的話,就會落入決定論的框架中。
也就是說,過去所發生的事已經決定了我們的現在和未來,而且無法動搖。p32
2、應該追究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p33
3、並非「因為不安,所以無法走出去」;是因為「不走出去,所以製造出不安的情緒」p33
4、我們不要因自身經驗所產生的衝擊也就是心理創傷而痛苦,而要由經驗中找出能夠
達成目的的東西。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p35
5、你並不是受憤怒的情緒驅使而大聲吼叫,你完全是為了大聲吼叫而憤怒。也就是說,
為了達到大聲吼叫的目的,而製造出憤怒的情緒。p39
6、憤怒是可以收放自如的工具。P41
7、問題不在「經歷過什麼事」,而是「如何解釋它」?P43
8、改變的第一步是要先知道。答案案,不是由誰來告訴你,應該自已去找才對。P45
9、你之所以想要變成某個人,是因為你只在意經歷什麼。事實上,你真正應關心的是
如何運用。P49
10、我們需要的不是更換,而是更新。P50
11、現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是因為你親手選擇了不幸,並不是因為出生在不幸的環境下。
P51
12、不管那一種犯罪者,沒有人單純只是為了做壞事而做事。所有犯罪的人都有讓他犯
罪的內在正常理由。他因為自以為的正當理由而採取行動,是在執行自以為好的「
善」事。當然,這裡所說的善並非道德上的良善,而是為了自已的善。P51
13、希臘語的「善」跟道德沒有關係,純粹是「有用」的意思,另一方面,「惡」的意思
是「沒有用處」P52
14、你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選擇了不幸,不是因為你生在不幸的環境中,也不是因為你陷
入不幸的狀況,而是因為你判斷這種不幸對自已是一種善。P52
15、把所有我們「賦予它意義」的概念集合起來,就是生活型態。P53
16、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已下定決心「不要改變」。P56
17、大家儘管有種種不滿,但保持「現在的我」還是比較輕鬆又安心的。P57
18、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
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P58
19、無論你之前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決定
你人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已。P62
20、你之所以只看得到自已的缺點,是因為你下了決心「不要喜歡自已」為了達成不喜
歡自已的目的,才不會不看自已的優點,只注意缺點,請你要先了解這部分。P67
21、為什麼讓自已只看得到缺點,變得不喜歡自已?那是因為你過分害怕被別人討厭、
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所導致的。P72
22、折磨我們的自卑感並不是「客觀的事實」,而是「主觀的解釋」。P80
23、自卑情結,是指開始把自卑感當成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P85
24、只是把不幸當成讓自已特別的武器,那麼就永遠需要這種不幸的狀態。P93
25、健全的自卑感並不是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是跟「理想中的自已」比較後的結果 P95
26、只要可以感受到人人都是我的夥伴,對世界的看法都會有所不同。P102
27、我們不必發洩怒氣,也可以進行意見交流,甚至讓對方接受我們。P109
28、人一旦在人際關係中確信我是對的,那瞬間就已經一腳踏入了權力鬥爭。P110
29、如果你認為自已是對的,那麼不管其他人的意見是什麼,都應該在這裡畫下句點P111
30、行動的目標是「獨立」和「能與社會和諧生活」,支援這項行動的心理面目標包括
兩項認知「我是有能力的」、「人人都是我的夥伴」P113
31、人生三大任務:「工作的任務」、「交友的任務」、「愛的任務」P115
32、當對方看起來是幸福的,就單純給予祝福,那就是愛。在彼此束縛之下而結合的關
係,是撐不了多久的。P120
33、人只有在感覺「只要和這個人在一起,就可以自由盡情地展現自我」的時侯,才能真
正感受到愛。P120
34、關鍵不在於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它。P126
35、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我們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望。P139
36、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跌你的期望而活,當別人不能如你所願地行動時,你不可以因此動
怒,因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P140
37、要區分是誰的課題,方法很簡單。請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
誰來承受? 」P145
38、面對孩子的課題,我會讓他知道,當他覺得困擾的時侯,我隨時可以提供協助。這
麼一來,察覺到父母變化的孩子,就不得不把今後該如何自處當成自已的課題來思
考。接下來或許會向外尋求協助,應該也有可能憑自已的力量解決問題。P148
39、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這是別人的課題,你是無法干預的 P151
40、沒學會面對困難的孩子,將會閃躲所有一切的困難。P159
41、沒有任何理由不讓自已隨著喜好過日子。P164
42、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P167
43、認為別人應該喜歡我,或是我已經付出這麼多,要是不喜歡我就太奇怪了等等,其
實都是介入對方課題、尋求回報的想法。P169
44、不是因為被父親歐打導致關係惡劣,而是不想和父親保有良好關係,才讓這段被毆打
的誋憶浮現出來。P172
45、你並不是世界的中心,你是共同體的一部分,不是中心。P193
46、稱讚這種行為含有另一層意義,就是」有能力者給無能力者的評價」P203
47、稱讚的背後帶有上下關係,是縱向關係的象徵…目的在於操縱能力比自已還差的對象
,其中並沒有感謝或尊敬的意思。P203
48、援助是在課題分離和橫向關係的大前提下,了解到讀書這件事是孩子的課題,並且想
想自已可以做些什麼。具體來說,不是以下命令的方式要他讀書,而是讓他有自信可
以把書讀好,推動他靠自已的力量去面對課題。P207
49、人會因為得到稱讚而形成自已沒有能力的信念。P209
50、我們會對幫忙做事的夥伴說聲謝謝,或者用真高興來坦率喜悅的心情,或說多虧有
你幫忙等等,這就是橫向關係為基礎的鼓勵方式。P210
51、人只有在覺得自已有價值的時侯,才會有勇氣。P211
52、我們不以行為的層級,而是以存在的層級來看待別人。不以別人做了什麼來判斷,
光憑他本身的存在,就值得讓人表達喜悅和感謝了。P215
53、我們光是存在於這裡就已經足對別人有用處、有價值。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P215
54、必須有人開始去做。就算其他人不配合,也和你沒關係。應該由你開始,完全不必
考慮其他人是否提供協助。P218
55、在大家面前,並非單純的自已不見了,只是無法表現出來而已。P232
56、社會意識就是要把對自已的執著切換成對他人的關心…其中需要的是接納自我、
信任他人、還有貢獻他人這三項。P232
57、所謂的肯定自我是明明做不到卻要暗示自已我可以、我很強,這種想法也會連接到
優越情結上,算是欺騙自已的一種生活方式。另一方,接納自我是在自已無能為力
的情況下,坦然接受那個辦不到的自已,而且盡最大努力朝目標前進,不欺騙自已
P233
58、相信別人的時侯不附加任何條件。無條件相信,這就是信任。P237
59、或許有可能被欺騙、被利用沒錯。不過換個立場,你站在背棄別人的那一方想看
看,如果有個人在背叛他之後,依然選擇無條件相信你,不論遭受什麼對待,都
還是信任你。對於這種人,你能夠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騙他嗎?P238
60、當你帶著懷疑的目光時,對方瞬間就會知道,直覺會告訴他:「這個人不信任我」
事實上,我們必須無條件地信任,才能建立深厚的關係. P238
61、決定要不要背叛的並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課題。你只需要考慮自已怎麼做就行了。
如果想著對方若不要背叛我,我就給予同等的回報,那就是完全有擔保或有條件
下的信用關係。P239
62、悲傷的時侯,就盡情悲傷呀!正因為想要逃避痛苦或悲傷,才會綁手綁腳,沒辦
法和任何人建立深厚的關係。P242
63、從這個瞬間開始,就能變得幸福。P257
64、所謂的幸福,就是貢獻感。P259
65、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我們只能生活在當下。P270
66、舞動的人生是實現式的人生…因為你是持續在跳動,所以也不會留在原地。不過
「是沒有目的地存在的。」P273
67、正在動作的,既是過程也可以當成結果。P274
68、不要用直線去衡量自已已經到了哪裡,而是要看待每一個剎那是如何渡過的。P279
69、不論你怎麼度過每一個剎那,就算有人討厭你,只要貢獻他人這顆導引之星還在,
就不會徬徨,做什麼都可以。誰要是討厭你,就讓他討厭好了,只要活得自由就
行。P285
70、世界是單純的,人生也是一樣. P289
感想:
人生每個片段就是賽斯所說的「當下就是威力之點」,不是等到我們功成名就的那一個
時間點才是值得被愛,也不是飛黃騰達的那一段歲月才是所謂的成功。更非因為我做了
什麼、是什麼頭銜,才是有貢獻的、有存在價值的。否則如何去看待銀髮族?一定要當
志工?那臥病在床的老年人,又怎辦?動不了、或沒有什麼勞動力甚至要人餵食,那嬰
兒呢?是因為賭他未來的可能性。那年邁的親人呢?難道要他在還能有什麼付出才值得
被尊重、被愛嗎?只是想到長輩還活動就值得深深感恩,光是知道如此,有這樣的存在
就值得感激。
凡存在,必有價值。
只是存在,只是存在著,就是最大的價值。
https://www.booklife.com.tw
[email protected]
發行人/簡志忠
出版者/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台北市南剖東路四段50號6樓之1
電話/0225896600 0225798800 0225703939
傳真/0225790338 0225773220 0225703636
郵撥 19423061
總編 陳秋月
主編 王妙玉
責編 林雅萩
美編 金益健
行銷 吳幸芳 張鳳儀
印務 劉鳳剛 高榮祥
監印 高榮祥
校對 林雅萩 莊淑涵
排版 莊寶鈴
經銷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顧問 圓神出版事業機構法律顧問 蕭雄淋律師
印刷 祥峰印刷廠
2014年11月初版
2015年1月 19版
定價300元
關於阿德勒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1870-1937 Alfred Adler
出生於維也納,是一位醫師、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
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他相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並認為每個人都是不
同的對象。阿德勒的學說讓心理學從生物性轉向社會性,對心理學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
義,許多治療學派也都引用他的學說,他更被奉為家族治療的始祖。
作者簡介
岸見一郎
哲學家。1956年生於京都,居於京都。高中開始以哲學為志向,進入大學後,經常成為老
師家中的不速之客,不時與老師展開唇槍舌戰。京都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
。除了專攻哲學(西洋古代哲學,尤其是柏拉圖哲學)外,1989年起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
。積極從事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著述、演講,並擔任多家醫院精神科的年輕人心理
諮商,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的諮商師與顧問。
古賀史健
自由撰稿人。1973年生。專門以聽寫記錄的方式從事書籍撰寫,參與過許多暢銷的商業書
刊,以及非小說類書籍的出版。所撰寫的訪談稿,向來以臨場感及節奏感十足而頗受好評
譯者簡介
葉小燕
日語教學與翻譯工作是我快樂的泉源。目前為兼職譯者、日語教師、台灣高等法院特約通
譯。
--
https://pilikang.pixnet.net/blog
胡愛晏
做妳所熱愛的事情,然後讓別人為此付錢給妳。
丹。米爾曼<生命如此富有>p.8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99.10.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ewAge/M.1424327800.A.6FC.html
※ 編輯: whoiam (58.99.10.75), 02/19/2015 14:41:31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whoiam (58.99.10.75), 02/19/2015 14:42: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