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議會第十九屆第五次定期會
市長施政總質詢
因受此次新冠疫情三級警戒所影響,深怕群聚會議影響疫情擴散,經大會決議確認此次市長施政總質詢,改由書面質詢。其有關市民最關心的疫情問題面對病毒的人侵因應作為、政府紓困4.0的補助市府的相關作為為何?耿輝此次共提五大項,另外,對民生市政賡續追蹤案件,共提十五項,建請市長及各局處長,針對貿詢議題,具體可行回覆,其書面資料全文如下:
【疫情部份】
1.請問市長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至今,全台第三級警戒再度延長至7月 12日,許多行業都因此大受影響,新北政府將補貼新北市企業停業之業者,每位全職員工各一萬元,另外補貼員工一次性薪資三萬元、就業安定基金加發一萬元,針對本市紓困補貼措施,請基隆市林市長提出,除了中央補助外,針對各種娛樂行業及其他具防疫風險營業場所(KTV、夾娃娃機店、桌遊棋藝店、小說漫畫店等),有何具體補貼的方式? 請市長具體答覆。
2.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防疫補償金申請恐暴增 社會處有何因應措施?據本席所知基隆市民申請防疫補償金-去年到現在共申請3738件發放4371萬元,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基隆也出現確診案例,需要隔離或是檢疫的民眾人數恐怕也將跟著增加,因此,本席擔心萬一疫情擴大,我們基隆市的防疫補償金有因應措施嗎?防疫補償金不夠用時,市政府需要自籌經費嗎?請市長具體的答覆。
3.自2/21本土第1例COVID-19確診後,明顯凸顯中央所說的超前部署有問題,全國都面臨疫苗嚴重不足,大家都在搶疫苗,請問林市長目前基隆分配到的疫苗數量是多少?明顯不足對吧!我們北北基桃是共同生活圈,基隆很多確診個案都和雙北有關,不能分開來對待。請林市長務必向中央呼籲,未來疫苗的分配要北北基桃一起來考量分配,區域聯防的觀念來分配才公平,請市長具體的答覆。
4.最近收到喪家擔憂與陳情,近期Covid-19 Delta 變種病毒入侵,而猛烈傳染力更是令人擔憂,每天殯葬業接送大體,人員進出各地方接送大體遍及醫院、喪家、殯儀館,聚集在密閉空間,第一線接觸大體提高染疫風險,而公文下來回覆疫苗不足? 這讓第一線人員情何以堪 , 官員不用接觸大體且自己已經打好打滿沒顧及每天第一線接觸大體人員,難不成你們要去接觸第一時間的大體? 萬一第一線接觸大體人員染疫,返家過程是否成為防疫破口?
因此,本席深切希望,既然先前指揮中心認為高風險工作者納入公費疫苗接種優先順序,那麼對於殯葬業接大體人員,是否也比照辦理 ?
此外,更應提供免費的PCR檢測,杜絕因接大體而衍生染疫風險。最後,我也要感謝立陶宛贈與我國兩萬劑AZ疫苗,對於當前疫苗仍極其短缺的台灣人民來說,確實是雪中送炭。立陶宛人均GDP(人均國內生產毛額)約1.96萬美元,都尚有餘力贈與我國疫苗,甚至都已經採購目前最新、最強的美國Novavax疫苗。反觀我國在民進黨內再三強調的經濟創新高,去年人均GDP接近2.84萬美元,主計處更預估今年超過3.22萬美元,至今都還未能籌足國際認可的Covid-19疫苗。進一步了解,立陶宛能夠自救救人的前提是,他們採購了超過人口數倍的疫苗,並且不單壓特定單一廠商,世界銀行統計立陶宛在2019年人口為279萬4137人,根據相關新聞報導,於今年6月中旬,立陶宛已經批准採購總計達1620萬的疫苗劑量,等於是人口數將近6倍。此外,直到近日已經收到超過254萬劑疫苗,成效就是超過122.6萬人至少接種過1劑疫苗,佔總人口近44%,97.4萬人已經完整接種疫苗,佔比為34.8%。相較他們落實真正的超前部屬,令人恐慌的是,近期新聞指出全球瘋搶美國Novavax疫苗之際,美國Novavax疫苗公司卻證實「目前沒有跟台灣政府有任何聯繫」,如果涉及中國大陸代理的BNT還有藉口可以推拖,但連美國研發生產的疫苗,都尚未接洽,顯然蔡政府不是沒錢,不是外國阻擋,而是出現了某些不能說問題。請市長具體的答覆。
5. 本席最近接獲部分選民的詢問想詢問市長:
有關「紓困4.0」, 這次新增個人現金紓困330萬人次(上次個人紓困400萬人次,這次730萬人次)。去年無雇主的自營業者,勞保額度24000以下領三萬元,這次新增超過24000以上一萬元。農漁民排富後都可領一萬元。加入勞保的漁民(甲類漁民),投保額度24000以下領三萬元,這次新增超過24000者也可領一萬元。孩童家庭防疫補貼每位孩童1萬元。無勞保農漁保的自營業者,攤商、臨時工、接案工作等,年收入低於基本生活費者,領1-3萬元。
藝文工作者領一到三萬元。
中低收入戶領4500元。
三級警戒後被政府命令停業的大部分業種(健身中心、電影院、補習班)分兩種類型:
停業期間,如果他有給員工至少基本薪資,我們一個員工補給他四萬元(雇主領)。如果他沒有給員工基本薪資以上的薪水,我們一個員工補給他一萬元(雇主領),而員工可領四萬元(員工領)。那對於部分有些沒辦法領紓困金的人,市長是否可以向中央建議,站在公正、轉行正義立場上再做詳加補助發放的對象,以昭公信!希望市長可以給予具體的答覆!
【市政部分】
1. 市長任內2屆,再過1年多的時間將屆滿2屆8年,對於七堵區過去與未來,有何具體落實的地方與展望?
2. 本席在第四次定期會市長施政總質詢,曾建議:林市長邀請蔡立委能夠積極爭取中央有關財劃法分配對商港建設補助,因廢除受損港口所在地縣市能予以立法保障。請問市長現爭取狀況有無具體成效?
3. 社區闔家歡增加篩檢名額,請問市長您上任至今一直沒有增加過,是否為市民健康保健著想,在明年預算編列,是否考慮增加,以利市民保健?請市長答覆(第四次定期會市長市政總質詢答覆本席會與衛生局長研討對策是否增加編列預算、增加篩檢名額)?
4. 基隆河沿岸步道串聯與優質化及整治親水休閒遊憩區,工程總經費5.2億,現尚缺3.4億,市長、蔡立委有無繼續向中央賡續爭取(何時行文或書面有無紀錄佐證,並何時經費全數到位?
5. 有關市民家中患有重大疾病雇請外勞看護或送安養專業機構治療者,予以酌請補助經費或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現市府向中央爭取狀況如何? 還有市府的作法為何?
6. 全民增加幼兒公托班次,以減輕市民經濟負擔,現市府執行狀況如何?預定何年可以免抽籤全部可以就讀公托班了?
7. 有關「北五堵新市鎮」計畫,現執行狀況及進度為何?
8. 七堵區崇智橋之崇義街至富民里河濱公園一帶綠地提供市民休憩的大空間,市長上任近7年,本席認為市長魄力不夠,到現在均無進展?對不起市民
9. 七堵區百福公園重新規劃設計,打造大型戶外親子共遊基地,有關本案也拖延太久了吧!本席18屆提了案到現在19屆也將屆滿了,到底現在執行狀況為何?
10. 七堵區泰安公園重新改造提供市民健康活動場域,本席認為經費不多也是本會第18屆的提案三讀通過在案且讓我們七堵區市民等待多年,尚未見曙光,市長團隊要深入檢討,何時能完成!還是要等到下任市長來完成?!
11. 有關老舊社區改建,提高容積獎勵加速都市更新,現執行狀況如何?尤其七個區市容30、40年均沒有什麼改變老舊房屋依然存在,請問市長上任至今七個區市容觀瞻改變了多少?
12. 有關本市各弱勢團體身心障礙者福利爭取:如青少年將畢業後步入社會有關就業問題,還有以工代賑之場所,在市長任內有無增加?
13. 市府全面再次檢討山坡地管制措施,以利本市觀光休閒,產業之發展,林市長上任至今推動多少,具體成效如何?
14. 有關七堵區七期重劃區國產署土地聯合開發暨儘速興建客運轉運站,以利地方發展,在前張市長任內以做可行性報告結果也向本會說明,要建設實施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結果林市長上任後暫緩實施,請問市長,全台哪一縣市鐵路大站,附近沒有客運轉運站?又何時能夠賡續推動七堵區興建客運轉運站,以利地方發展。
15. 打造優質人行空間,提升生活品質,現今全市各區執行狀況,請市府相關單位答覆。
防疫補償 詢問 在 呱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原本以為疫情爆發後,自己會有一段相對清閒的隔離時間,但沒想到每天的選民服務訊息爆量,許多無法從市政府與中央得到答案的民眾,紛紛求助議員辦公室。有不少問題大同小異,例如發現自家大樓有確診者,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可能擔心相關單位沒有做好防疫措施,又沒有人可以給一個放心的答案。不論如何,這種情緒都是正常與合理的。
我和團隊整理了這兩週最常被問到的幾個問題和作法,希望能幫助大家在第一時間冷靜下來,保護自己和家人。
另外,也有很多人來詢問勞工跟中小企業的紓困方案。雖然台北市已經公告延續去年的九大紓困措施,但中央的紓困方案預計要到週五才會比較明朗。屆時我們也會整理資料給大家,希望我們都能度過這次難關!
#我家這棟公寓,或者我同一棟辦公大樓有人確診該怎麼辦?
A:建議不要太過緊張,衛生局一定會落實消毒。除非與確診者同居、吃飯、面對面交談超過15分鐘,否則並沒有立即染疫的風險。
這一波疫情感染人數很多,而且持續攀升,大家可能會發現自己與病毒的距離比去年近上很多,但不表示你有很高的確診機率。只要有紮實的防疫觀念與行動,你還是可以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我家或上班大樓、附近商家出現確診者,市府會去消毒嗎?
A:出現確診者足跡的地方,最遲24小時內都會由衛生局、環保局進行消毒;若是在商辦大樓、飯店業等私人建物有確診者,業主會自行消毒,或向環保局及衛生局申請。另外,戶外公共空間(如馬路、公園等)也是由該負責單位自行或向環保局申請消毒;若有多人感染的地方,也會請求中央支援、派出化學部隊清消。
#公司疑似有確診者,卻沒有落實居家上班或分流上班,我該怎麼辦?
A:很抱歉的是,目前沒有特別的法規可以要求公司在三級警戒時,一定要開放大家申請居家上班,但指揮中心在指引中建議公司需建置分流、異地或居家辦公的措施。且如果公司啟動居家上班政策,除非契約有另外規定,原則上都要先跟勞工協商,不能強制一定要居家辦公。另外,雇主有義務消毒工作場所、提供必要的防護用具(如酒精、洗手液等),以確保員工的健康;若員工需要請防疫照顧假或家庭照顧假,雇主也不可以拒絕。
#我被匡列為確診者的接觸者,需要接受快篩,我要多久才會知道自己有無確診?
A:如果快篩呈陽性,衛生局一定會儘速採驗及通知後續PCR結果;如果是快篩呈陰性,採檢完後會附上採檢應注意事項,上面雖有告知需等候採檢天數,但仍有可能需多等候幾天,才會知道PCR結果。
若最終PCR呈陰性,衛生局不一定會主動通知,建議下載健保署的「健康存摺」APP自行查詢。
#我確診了,但還是在家裡等通知。衛生局會接我去醫院嗎?
A:目前衛生局會按照症狀嚴重程度及年齡分流。55歲以下的無症狀確診者都一律居家隔離,55歲以上的無症狀確診者、或55歲以下需要特殊照顧者,才會由防疫巴士接送。輕症者將一律送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中重症者則一律由救護車載往醫院收治。如果家中有無人照顧的小孩或長輩,也可以一起至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隔離。
#我的快篩結果是陽性,已經入住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正在等PCR報告。我要自己負擔住宿費用嗎?
A:按照目前觀傳局的回覆,民眾因快篩陽性入住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不需要負擔費用。另外每日1000元的防疫補償,仍可線上申辦(兩年內都可申請):https://swis.mohw.gov.tw/covidweb/
#我的家人被列為自主健康管理者,但需要長照服務。這樣還可以申請居服員嗎?
A:按照指揮中心的指引,除非是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的被照顧者,不然都還是可以申請居服員的照顧服務喔!目前社會局也正按照指揮中心指引,規劃居服機構如何評估暫停案家服務的標準流程,希望能讓案家跟居服員都更有明文保障。
#公司強迫我請無薪假怎麼辦?
A:按照勞動局的說明,雇主需要先跟勞工協商是否同意減班休息(無薪假),並簽署「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協議書」才合法。就算是無薪假期間,只要你先前是有領月薪,雇主也必須給予基本工資!也建議雇主可主動向勞動局申報放無薪假,讓勞工可以持協議書,申請中央的「安心就業計畫」補助。
#我家有12歲以下的孩童,但是因為工作關係沒有辦法在家照顧,該怎麼辦?
A:如果是0-2歲的嬰幼兒,目前仍有提供全日托育服務,可以撥打各行政區的居服中心媒合全日托保母,或是與原本的保母協議更改合約為全日托育服務。如果是12歲以下須受照顧孩童,照顧者可以向雇主請防疫照顧假;而另外高中以下學生(含幼兒園)的家長因故無法在家照顧或學生無法進行居家學習者,學校(含幼兒園)仍會安排人力,提供學生到校學習、照顧及用餐。
#臺北市青年創業融資貸款是否有展延繳款方案?
A:只要是向台北市產業發展局申請的融資貸款,目前都有本金及利息展延六個月的措施;青年貸款利息部分,市府會全額補貼。
#我是醫護警消,我因為工作染疫風險較高,擔心回家住宿可能也讓家人暴露於風險中,市府是否有合作旅宿或補助?
A:目前台北市尚未直接提供醫護警消免費住宿,但有20間合作的旅宿,只要向旅館出示服務證,每晚皆能以均價1200元到1600元的優惠價格入住。(合作旅宿名單請上觀傳局官網查詢:https://www.travel.taipei/zh-tw/news/details/27506)
這段時間我們感受到的最大問題就是,雖然很多問題,市府與中央已有對策,但是可能事情發生得太多又太快,所以沒有好好地布達到每個單位。許多服務電話打不通,打通了也未必能回答問題。
例如很多人來問快篩陽性後入住防疫旅館的費用問題,我們發現即使撥打1999,服務人員也無法回答是自費還是公費,但其實市府早已決定可以公費處理。防疫期間的問題我們盡量以勉勵取代苛責,但是還是希望中央與市府可以在資訊流通上做更好的準備。我們也以書面質詢方式,向市府表達這個建議。
防疫補償 詢問 在 李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請縣府公開回應外界質疑:是否已建立防疫車隊、制定交通SOP⁉️
馬祖的防疫流程被媒體爆出,公務員要求外縣市來的被匡列隔離者「自行租車」或是「坐朋友的車」前往防疫旅館;面對民眾的陳請,也沒有適當的回應與作為。而且,相關措施未對外妥善溝通,被媒體下標為「荒唐」!
據了解,縣府先請當事人自己租機車或由朋友載,經過當事人要求建議過後,才同意用【救護車】載送。
📰防疫破口在離島!連江縣政府匡列飛機乘客隔離…荒唐過程一次看(ETtoday,6/1)https://tinyurl.com/tkhzaw5c
經查,交通部去年為了服務回國的入境居民,早在去年的4月1日就公告了,補助地方成立【防疫車隊】之補貼。
衛福部也在去年的4月2日就宣佈,旅客應依指示搭乘防疫車隊至指定地點執行居家檢疫措施,以共同維護國內防疫安全。許多縣市政府,也早在去年快速地徵召計程車來作防疫車隊,並將收費的標準、專線告訴民眾。
相較馬祖,令人不禁想問,現在已經過了一年了,縣府指揮中心對運載確診者、匡列隔離者的交通工具,究竟是否有確立辦法?請縣府對外清楚說明這方面的規劃,化解民眾的疑慮。
其次,指揮中心在面對一線民眾的陳請時,不僅當下沒能清楚說明,以至於接到記者的來電詢問時,也未妥善回應,錯失去向大眾解釋的機會。
從本次事件來看,我也想問,縣府指揮中心在面對匡列隔離者、確診者的交通,是否有建立SOP(標準化作業流程)?對於民眾會媒體的詢問,是否有清楚的回應管道,避免資訊混亂?
請縣府盡速對確診者、隔離者的交通問題制訂SOP,若已制定,應將資訊清楚公開給鄉親知悉,以建立全民的防疫信心。
【去年的防疫車隊資訊參考】
📌交通部補助地方防疫計程車之車資補貼及防疫補償(交通部,2020/04/01)
https://tinyurl.com/7zx3ycud
📌自4月3日起,過去14天內有症狀之入境旅客應配合至指定地點進行居家檢疫(衛福部,2020/04/02)
https://tinyurl.com/3w3z6srv
📌嘉市啟動防疫計程車服務 讓防疫再升級(嘉義市政府交通處,2020/03/25)
https://tinyurl.com/jv76rdj9
📌防疫再升級 屏東防疫計程車今(24)正式啟動 (屏東縣政府,2020/03/25)
https://tinyurl.com/szs9eks8
📌桃園防疫計程車(桃園事,2020/3/31)
https://tinyurl.com/3mescsu7
(照片來源為屏東縣新聞稿,是該縣府的防疫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