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團隊 捍衛家鄉淨土】
彰化檢警調環平台攜手破獲竄流全台之廢木材棄置集團, 9月27日由彰化縣地檢署提起公訴,共計起訴49人,查扣機具69台。
今年3月本縣環保局接獲民眾反映鹿港鎮有兩處廢木屑夾雜塑膠、泡綿、消音棉、貼合塑膠片、漆料等廢木材混和物。業者辯稱木屑是為再利用資材,做為堆肥使用,然而現場卻無堆肥最基本的醱酵相關設備,經環保局稽查人員蒐證後懷疑是「假再利用行棄置之實」的結構性犯罪,遂報請彰化地方檢察署成立專案小組,歷經5個月蒐證調查,發動搜索48處,搜索範圍遍及北、中、南等,運用智慧科技執法辦案,溯源追查上游及清查下游,將共犯一併查獲追訴,阻絕環保犯罪,捍衛土地正義。
對於任意傾到廢棄物、廢土及廢木材混合物我們皆會強力執法,自9月13日至27日近2週,本縣已查獲逾35起未依法規載運土方的車輛,針對載運者未隨車攜帶土石方來源證明文件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9條重罰6萬元,裁罰金額已破210萬元,大家平時多關心周遭的環境,發現違法事件請盡速向全國免付費公害陳情專線0800-066-666及本縣環保局24小時報案專線7118972、7115762檢舉反映,環保局即會派員處理,共同捍衛彰化環境,一起讓土地更好、更美。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社會生存,安哲不斷遭受世俗體制的挫折,為了實踐「藝術家」的夢想, 他堅持了將近 20 年,才撐起這項頭銜。 別讓體制束縛,創造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考了三次的藝術大學,沒有錄取,當上班族的日子,逐漸懷疑人生,也喪失了工作的熱忱,明白了現有的體制不適合自己,於是選擇創作這條路,他靠著「純粹的熱情」...
關心周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只要有人問行程
就會立馬自拍一張現況報備🤣
#報備照
有人跟我一樣嗎?
#nature 到你認不出來吧
沒被關心的那天
很容易無照可po😭
#記得隨時關心周遭友人😂😂😂
#看頭髮多亂就知道今天多隨意😳
#好喜歡這款漸層口罩😷
#日常 #達伶
關心周遭 在 TVBS 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因為疫情感到壓力的占率比去年更高了😞大家要多關心周遭的親友好友,一句簡單的關心,都可能幫助處於自殺風險的人看見一線希望
關心周遭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社會生存,安哲不斷遭受世俗體制的挫折,為了實踐「藝術家」的夢想,
他堅持了將近 20 年,才撐起這項頭銜。
別讓體制束縛,創造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考了三次的藝術大學,沒有錄取,當上班族的日子,逐漸懷疑人生,也喪失了工作的熱忱,明白了現有的體制不適合自己,於是選擇創作這條路,他靠著「純粹的熱情」,來支撐夢想。
跟社會磨合出你的樣子,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繪畫」是他關心周遭的方式,他的繪本充滿了對土地的隱喻,背後含義讓人省思,冷漠的態度可能造成的後果;他找到了脫離體制的「自由」,面對社會現實,不低頭的「與現實共存」。
安哲說:「太輕易得到的,就不是夢想了。」
大環境的遊戲規則不如自己所想,市場又與創作理念背道而馳,挫折多了,懷疑自己是正常的,但沒有人能避免挫折,過程中一定有捨有得,「如果努力還沒有收穫,代表你還沒走到最後。」
關心周遭 在 潘孟安Peter P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走在不是路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柏油路,只有最原始的黃泥路,
吃苦耐勞的先民,在這荒蕪之中,走出一條路徑,這條載滿四百年的記憶古道!
這些日子,我們追尋著屏東部落跑,從屏南走到屏北;由原鄉行至離島;
沒有為什麼,就只想看著阿公阿嬤的笑容
我們發現很多問題,卻也看見很多希望。
我們嘗試著走在夜市,齊聲吶喊著屏東意象,傳達我們的想法
第一次腳踩在恆春半島的沙灘上,不是為了比基尼與春天吶喊
而就只是為了撿拾,過往因狂歡而遺留的酒瓶
我常在問自己,選舉是什麼?返鄉又是什麼?
而青年的力量,又可以幫忙這塊土地上做些什麼?
我們在選舉裡,找了些人、來談了些理想,試圖找了些答案來印證
才發現,其實最小的力量,就是1+1+1的力量,你我回來返鄉投票
從自身做起,關心周遭生活,了解政治進而選擇政治
捍衛自己土地上的正義,我是屏東人,我在阿塱壹,邀你回來投票
11月29日,我們一起守護屏東,沒有留不下的美麗,只有我們不夠努力!
關心周遭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月初的時候,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在台北工作的吳永修夫婦放棄高薪工作,回到他們的故鄉-雲林縣元長鄉五塊村,要將廢棄的國小教室改建為「讀冊館」。由於經費不足,七十歲的老農夫蔡振明捐出耕作兩季的萬斤稻米,賣得十二萬,才讓讀冊館落成啟用。
這種「賣稻換冊」的行為讓我非常感動,感受到台灣社會總是有人默默為土地和家鄉付出;但讀冊館卻面臨了有館無書的難題,我當下覺得,感動就要行動,所以立即在Facebook上發起募書的活動,沒想到短短兩個禮拜,就募集了超過40箱、上千本的書籍,這證明了社會處處充滿了溫暖。
有些朋友是從網路上看到捐書的活動,將書一箱箱打包寄來辦公室;有更多人則是利用上班前、下班後,甚至是午休的時間,親自提了幾個紙袋的書拿來辦公室。大家都依照讀冊館的需求,特別捐出了家中適合學齡兒童閱讀的故事書,以及農業相關的書籍。
前幾天,我收到一封陳小姐的來信,她說,因為這個活動,賦予了家中塵封已久的書新的使命。為了捐出這些書,家中的四姊弟還特別整理,甚至將破損的地方進行修補的工作。我相信,打開這上千本的書,一定是充滿了許多人兒時的回憶;讓這些回憶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今天早上,我將所有募得的書籍,從台北運送到雲林,很多好朋友們也一同來共襄盛舉。早起晨作的農婦們說,她們特別向田地請了一小時的假,戴上斗笠、穿上漂亮衣服,專程來跳支舞迎接我,讓我受寵若驚!一問之下,原來她們是中部舞蹈比賽的第一名,還常受邀四處演出。五塊村的小朋友們,起了個大早,朗讀起當地著名文學家蔡秋桐的詩〈牛車牛〉,融合了國、台語,童趣中又帶有濃厚的鄉土情感。
在朗讀聲中,吳永修理事長跟我說,他們放棄工作返鄉,就是要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所以成立了五塊社區發展協會,利用學校餐廳沒在使用的空檔,定期舉辦舞蹈、陶藝、農產行銷等課程。
走進裡面參觀,兩層樓的讀冊館還在陸續整理中,他們將來要規劃這裡成為「活的讀冊館」,要讓小朋友學習說故事給阿公、阿嬤聽;所有的書籍不必有借書卡、借書期限的規定,減少孩子的閱讀壓力,也讓孩子學著對於借書、還書負有責任觀念。甚至,若有多餘的重複書籍,他們也會轉捐贈給其他有需要的單位。
吳理事長跟大家說,要推動社區觀念,真的很難!
我覺得,真正難的不是觀念,而是愈來愈疏離的人際關係。現代社會很多人積極地經營社群媒體,卻往往沒注意到,社群就活生生地在我們的身邊,要讓大家凝聚集體的意識,那麼每個人都得從自己開始,從關心周遭開始。
而都市與農村本來就有差距,但一方面,我們應該要看見「城鄉差異」的部分,保持各自美好之處;另一方面,我們更應該透過瞭解、關心、行動,來彌平台灣當前的城鄉差距,以及所伴隨而來的區域不均、貧富差距、數位落差等嚴重問題。
很感謝熱烈響應的朋友們,這次的募書行動,讓我看到台灣無窮的希望;原先的念頭是感動需要付諸行動,但行動卻真的能夠創造更多感動!希望大家永遠保持著對社會的愛與溫暖,關心沒有期限,關懷需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