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 MOTHER'S DAY母親節】五月最重要嘅日子就嚟到喇!
仲煩緊買咩畀媽咪?
花或禮物就少不了,
可到Give.Gift.Boutique florist網上購買訂花、母親節禮物、
生日禮物、開張花籃、節日禮籃,非常方便呢!
.
Give.Gift.Boutique florist於2008件成立的,
專為顧客提供鮮花花束、
水果禮籃、節日美食禮籃的網上禮品、花束、水果禮籃、
節日美食禮籃、生日禮物、開張花籃、母親節禮物等都有,款式十分多,任君選擇。
一定完完全全能帶給摯愛、摯親、朋友或客戶一個驚喜,
給平凡的日子加點糖,就是給生活加添浪漫、驚喜、窩心心意色彩。
.
香港尚禮坊鮮花禮品店 ~ 母親節禮物link
https://bit.ly/2PwHPFV
.
.
香港尚禮坊鮮花禮品店
Give.Gift.Boutique florist
網址: https://www.givegift.com.hk/
.
#MOTHERSDAY #GiveGiftBoutiqueflorist #GiveGiftBoutique #香港尚禮坊 #香港尚禮坊鮮花禮品店 #母親節禮物 #花束 #花 #愛美 #禮物 #母親節 #愛分享 #水果禮籃 #節日美食禮籃 #生日禮物 #開張花籃 #HappySharing #好推介 #hkblogger #blogger #hk #hkgirl ##happygirl #woman #hkkol #HongKongBlogger #loveyourself #instagram #yintalkabout #yinnai88
開張花籃平 在 波波研究室 Popo Lab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波波出外景:#保護傘餐廳、#銅鑼灣書店 你去了嗎?】
同學,你也剛吃完母親節大餐,正享受溫馨相聚時光嗎?
同一時間 #香港九龍,卻有 #防暴警察 進入商場餐廳
疑似 #噴灑胡椒噴劑,甚至將學生記者帶上警車⋯⋯😰😰
#反送中運動 將滿一年,港人沒有忘記五大訴求
在疫情稍緩後,開始發動遊行、聚集歌唱等
鏡頭來到台灣,有一些香港人在此落腳,蓄積能量⋯⋯
🏃 想朝聖支持?讓研究員帶你搶先直擊——
🚩#捷運公館站:庇護香港青年的「保護傘餐廳」
反送中以來,被逮捕的運動人數超過6000人,部分參與抗爭的港人,擔心被秋後算帳、抓進監牢,於是飛到了台灣。不過,沒有居留資格的話,在台灣最長只能待6個月的時間(3個月觀光簽+3個月延期停留),許多青年於是成為了前途未明的 #流亡港人。
4月中在 #台灣大學 附近開張的「#保護傘」餐廳,便是為了庇護港人而生。
保護傘餐廳由香港抗爭義務律師 #黃國桐 發起並開設,僱用了10多名因運動而來到台灣的香港青年,讓他們可依此申請工作簽證,合法留在台灣。
🙆 研究員去的那天 #是保護傘正式開業的第二天。
餐廳11點半開門,我們12點抵達,門口已聚集一波人潮。我們拿了號碼牌,等了一個多小時後終於進店用餐。等待期間,門口聚集愈來愈多的人客,其中有不少香港人,來往之間粵語、中文交雜,談話間不乏香港的事情、抗爭的事情。
店內,員工彼此統稱「#手足」,是抗爭一路上慣用的稱呼,意味著身體手腳不可分,同胞亦不可相棄。座位區約可容納18人用餐,一旁小桌展示反送中運動的 #攝影集、 #文宣海報;牆上電視則播著《#願榮光歸香港》的MV。結帳時,發票上也不忘打印著「 #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 #研究員踏訪心得
研究員私心覺得 #焗起司蕃茄雞排飯 hen好吃ㄚ!
下次還想來嚐嚐西多士(去ㄉ時候賣完ㄌ,飲恨QQ)
🤔 保護傘接著要開服飾店?到 保護傘 Aegis 一探究竟
🚩#捷運中山站:香港不再安全?銅鑼灣書店台灣重啟
香港銅鑼灣書店,以出售在中國無法出版的 #政治禁書 聞名(例如《#習近平與他的情人們》、中共高層內鬥秘辛等⋯⋯),很多到香港旅遊的中國遊客都會特地來此買書。2015年,店長林榮基、股東等人 #相繼失蹤, #書店也被清空⋯⋯使得香港出版社/書店等,拒絕再出版或販售中共政治禁書。
當時,林榮基等人經歷了數個月的非法審訊與監禁,中共政府才在輿論與國際壓力下放了人。反送中運動期間,林榮基覺得香港不再安全,於是來到了台灣,並在台北中山,重啟銅鑼灣書店。
🙆 研究員去的那天 #是銅鑼灣書店的開幕日。
在開幕前夕,林榮基在書店附近遭到不明黑衣人潑灑紅漆。
不潑則已,這一潑,大家還不直接用行動支持一波?
於是開幕第一天,滿滿人潮擠爆了位在10樓的小小書店。
書店前祝賀花籃(來自民進黨蔡英文總統、立法院長游錫堃、秘書長羅文嘉、副秘書長林飛帆、立委洪申翰,社會民主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等人);店內則懸掛著「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台灣獨立」、「自由」等旗幟,許多人圍繞著林榮基談天,書店走道也擠滿了人。
🙆 #研究員踏訪心得
當天書架上其實有點空,可能是很多書都被買走了的緣故
小小的書店裡五臟俱全,另有許多 #西藏、台灣、香港獨立的書籍!
🌟 以上就是研究員的外景實錄,跟同學們分享!
也歡迎在台北走跳的同學們tag你ㄉ朋朋
一起路過公館、中山,支持一波哇
🙆 想知道更多?
留言區研究員有針對「反送中,然後呢⋯⋯?」進行補充歐!
📷圖片來源:保護傘餐廳、銅鑼灣書店-台灣重啟粉絲專頁
開張花籃平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世道人生︰面向年輕人 - 李怡
銅鑼灣書店上周在台北開幕,總統送花籃、立法院長現場祝賀。當晚網友貼出照片並發文,指書店裏面的書「真的就像衞生紙一樣被清空」!
銅鑼灣書店開張,有在香港反壓迫和抗爭的含意,台灣政要和民眾在這件事中有表達對香港支持的意義。但在全球紙媒和書業萎縮的境況下,一家書店要在台灣生存不容易,部份民眾一時的熱情不會持久,要立足還要看書店是否有特色,也就是有賣點。
回想我主持的《九十年代》月刊,在1990年進軍台灣,開幕酒會也是政要雲集,台版第一期被列為當月最暢銷雜誌。不過接下來就不是這光景了,儘管能夠維持,但擋不住媒體生態的快速變遷使有深度的刊物漸走下坡的趨勢。
《蘋果》近日告急,許多人發文力撐,使訂閱人數稍有回升至60萬,新增了約三萬多訂戶,但與收支平衡仍有段距離,黎智英昨天出片表示感謝!在片中他提到有不少人表示,支持還支持,你們的內容要做得好些,他說「這是我們的責任,會在內容質量方面不斷努力。」
支持還支持,這句話對台灣銅鑼灣書店、對我當年雜誌進軍台灣、對今天《蘋果》困局,對香港現時的黃店,都是適用的。支持還支持,一盤生意要能夠持續,需要有市場定位,生意高手又何須由我這個不懂生意的人去提點呢?
《蘋果》在去年反送中期間開展網上訂閱,據說一度有過百萬訂戶。近幾個月下跌,疫情及經濟轉差應該不是主要原因,因為訂《蘋果》所費無幾,少了社交活動正可以有多些時間閱讀。我這兩天談到蔣經國遇槍擊後,會反省為甚麼台灣人會有這麼強烈的反對聲音,因而作出改革,我想黎先生和同人會想到的是,為甚麼有這麼多人會退訂,而不是責怪環境。
回想去年的反送中運動,開始時由民陣發動的遊行也與前兩年一樣,參加者越來越少,為甚麼突然在4月28日由東角道起步的遊行有13萬人參加?6.9大遊行更有百萬人參加?除了這段時間各界和傳媒密切關注事態之外,年輕人在各區設街站的發動貢獻最大。這以後,6.12,G20世界大報廣告,7.1,全港人鏈之夜,持續街頭抗爭引動全球聚焦香港,中大、理大攻防戰,《榮光》的創作響遍世界……,然後是區選的發動和大勝,哪一步不是由年輕人帶動?年輕人站起來,不究過往、不避前嫌地與不同觀念的泛民、和理非合作,成為帶領香港民主運動的主力。正是這個時期,他們再次認可《蘋果》的泛民路線。但必須明白,認可是可以合作之意,不等於贊同。
年輕人不僅是香港的明天,而且就是香港的今天。在反送中的烽火未熄之際,他們需要媒體有代表他們的聲音,有他們愛讀的青年作者,有出格的激越的文字,那怕會引起爭議。他們喜歡看論戰,對永遠只有單一立場的文字覺得悶死人。如果只有泛民一種聲音,如果沒有激進的突破性的和引起爭議的文章,沒有站在年輕人位置去思考去立論的文字,沒有讓年輕人發聲的地盤,如果今天仍然講選舉協調而看不到年輕人在人鏈、在區選的自主能力,那麼儘管年輕人仍然會支持無懼打壓、敢講真話、敢於爆內幕的媒體,但不會有持續的興趣,讀者也不會有可以同編採同作者融合的親切感。這種親切感我在主編《七十年代》時體驗過。
在電視趨沒落時,有新電視媒體Netflix崛起;在文字媒體沒落時,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發行量和廣告業績有顯著增長。在香港傳媒的困難時期,我想到去年的運動,期待有真正面向香港年輕人的媒體噴薄而出。
開張花籃平 在 和林花店:開張花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
開張花籃平 在 # 花牌特價$380#訂開張花牌#帛事花籃#慶祝花牌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花牌特價$380#訂開張花牌#帛事花籃#慶祝花牌#電話#WhatsApp 68433809 #2018年#520花束#鮮花花束#婚禮#花球380起#襟花#葵湧花店花束#荃灣畢業禮花束#葵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