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孩子的背後,或許是傷痕纍纍的大人】
這是一篇舊文,不過值此疫情期間,多數的母親們又要工作,又要招呼孩子的吃喝和課業,辛苦與壓力翻倍,情緒都在緊繃邊緣。
希望我們都能試著進入母親的內心,或許外表堅強的母親在心底深處,都藏有一個比誰都渴望受到撫慰的內在小孩。
..........................................
正午時分,我在五樓的公寓趕稿,樓下中庭出現非常兇狠的潑婦罵街噪音,一句比一句急切,一聲比一聲尖銳,大約罵了十來多分鐘,還沒有停止的打算,反而突然爆出一個小孩痛哭的淒慘聲音,我趕緊挨到窗邊看個仔細,一個大爆走的年輕媽媽和一個拖著沉重書包的小女孩。
我來不及換掉有點邋遢的居家服裝,當機立斷衝下樓去,正當快要接近這對母女時,對面樓上不知哪家窗戶傳來好幾句不甘示弱的粗暴謾罵:「喂,不要一直罵小孩,吵死了!你可以閉嘴了嗎?」
沒想到這位青筋暴突的媽媽被這麼一激,不僅沒有停止,還上前一步作勢要揍小女孩,小女孩本能的往後一退,哭得更淒厲,全身瑟縮躲在角落。
媽媽背對著我,不知道我在後頭,我則猶豫著,是該上前抱開小女孩呢?還是先把媽媽拉開呢?說實在,當下,我真的最想做的事情是:發出比樓上那位鄰居更大聲的怒吼,好好教訓眼前這位像瘋狗的媽媽。
但是,我打住了!
•
養育三個男孩的我,也失控過,也咆哮過,我知道,在那失控的當下,做為父母的,可能都知道到自己有錯,也可能多多少少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會傷害孩子,
但是,自己辛苦帶孩子也有一肚子的不平與委屈,有誰能體會?有誰能安慰?堆積了滿腹的壓力與疲憊,此時若再被不相干的局外人不明就理地指責,只會讓失控的父母更加痛恨眼前的孩子,讓情況雪上加霜。
於是,我收起食指,百般壓抑自己想要變成正義化身的衝動,伸出了溫暖的胳臂彎,輕輕摟住了年輕媽媽,一面輕拍她的肩膀,一面輕聲細語的不斷奉上這句話:「媽媽,你辛苦了!」,「我知道你有不得已的苦衷,你真的辛苦了!」
神奇的是,這個媽媽馬上閉上兇惡的嘴巴,隨著我的手臂牽引,一路走到旁邊的椅子坐下。
•
媽媽的青筋馬上消退,換上一臉的疲憊,立刻爆出一句:「我的心好苦啊…」接著淚流不止,也不管我是誰,媽媽像是抓到一塊浮木般,連珠砲訴說著:
「她考不好沒有關係,但是不要騙我,為什麼撒謊?我最怕她撒謊,因為她爸爸就是滿口謊言,才把我從中國大陸騙到台灣,然後,家裡連個像樣的床都沒有,拋家棄子,從來不付生活費,從以前到現在,都是我要自己擔起養家的責任,一路騙騙騙,我的女兒也開始騙,我好擔心啊……」
「原來是這樣,你一路走來真的辛苦了,也難怪會有這麼多情緒……」我耐著性子傾聽,我知道,此時,這位滿腹辛酸的母親最不需要的就是苛責。
•
我也擔心著小女孩,找一些空檔回頭關注她。只見她淚眼婆娑,一臉不知所措。
在媽媽一長串情不自禁的訴苦後,我拿出衛生紙壤她擦拭眼淚,在很短的時間內,她就和緩了很多,完全變成另外一個面目。
於是,我才敢走到小女孩身邊,我沒有說半句話,只是緊緊的抱著她,不斷的輕撫她的頭,就這樣足足抱了十分鐘,而我看到媽媽像一個大女孩一樣在另一端低頭無語,和剛才的猙獰潑婦判若兩人。
小女孩收起了眼淚,我又走向媽媽,她比小女孩還像一個無助的孩子,繼續說著她目前的困境。
於是,我從一個「孩子因為爛成績而向她說謊」的單純情節,一路聽到了一個大陸新娘應付艱難生活的辛酸身世。
原來,她還有一個高中的女兒,從小在中國大陸長大,去年把她接來台灣後,因為不適應又被霸凌,又跟她不親,所以竟然偷偷摸摸自己買機票回中國,並且斷絕和媽媽的任何聯繫,這讓她日夜難安,
但她的先生永遠把爛攤子丟給她一個人,不聞不問,她一人挑起經濟重擔,又碰到這麼多棘手的教養問題,幾近崩潰。
•
近年來,探討「家庭會傷人」、「童年傷痕」等將孩子偏差行為歸罪於大人的傷害、家庭的陰影與扭曲,成為一股顯學,再加上,「正義魔人」的出現,往往我們看到大人偏差的教養言行時,便會毫不猶豫地指著這些爸媽痛斥,再加上網路的擴大與渲染,「十手所指」就變成了「千萬夫共唾棄」,
這些爸媽或許只是一時之間的昏鈍與失控,卻在網上無所遁逃,成了人神共憤、萬惡不赦的大惡魔。
•
天下當然不可能有「無不是」的父母,而許多新聞事件背後,我們的確看到言行很難被原諒的爸媽,認為都是成人了,罪行難以原諒。
但是,我好幾次和柔腸寸斷、失了心的爸媽促膝長談,深入他們的故事之後才發現,有不少父母也是帶了傷痛長大而不知所措的「大人小孩」,或許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消化創傷,又要面對當今艱難的生存環境,因此衍生出他們招架不住的各式壓力。
追溯一個冷漠無法愛自己孩子的母親,才發現她來自缺乏愛的失衡家庭;
一個不斷對孩子施加高期望的爸爸,原因可能是長年失業所累積的自我批判;
一個動輒踢打孩子的爸爸,原來小時候也遭受過頻繁的虐打;
一個過度依賴兒子的母親,她有著不斷遭先生家暴的巨大恐懼。
他們一個個其實也都是傷痕纍纍的孩子,只不過以大人的姿態呈現於世,會讓眾人誤以為、甚至認定,他們就一定夠成熟、夠理性、夠有能量來撫平自己的創傷、夠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問題。
結果,他們是傷得如此深重,他們根本無以為繼,比起孩子高明不到哪裡去,甚至比孩子更需要同理與安慰、諒解與開導。
•
出身於酗酒家庭、最後成為心理輔導的約翰•布雷蕭(John Bradshaw)說「家庭是一個系統的觀念」,許多成人最後發現,他們自己的問題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密切的關係。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的作者長沼睦雄醫師說,當他面對因為照顧孩子而身心疲憊的爸媽時,他絕對不會首先指責他們說「這樣很不好」、「你應該怎麼做才對」……,因為爸媽多半也付出了努力,也可能有說不出的苦悶與複雜的情緒。
所以,當我面對看來教養上出了狀況的爸媽時,我也提醒自己,他們或許自己更糾結,他們首先最不想聽的就是指責,而是同理,甚至巴望先聽到一點肯定「你盡了力」、「你辛苦了」、「爸媽也是人,沒有爸媽不會犯錯」
如同文章一開始的那位年輕媽媽,多半這樣切入他們的處境,才有可能創造出他們願意自省的空間。
•
孩子有五種心傷:被拒絕、被遺棄、被羞辱、被背叛、被不公對待,長沼睦雄說,當這些傷是父母造成時,痛苦程度會更大。
然而,有沒有想過,受傷的孩子背後,就是受傷的父母,要切斷不斷游向下游的傷害,那麼首先要處理的是受傷的父母,這才有辦法阻絕傷害的迴圈
所以,長沼睦雄說:「要治療孩子,就要先治療父母」,而我想,要治療一個人,那麼得先進入他的心。
我為什麼一開始選擇走向年輕的媽媽?是因為我在教養上比別人理性、比別人高明嗎?不見得啊!
正是因為,當看到一個傷心欲絕而成為憤怒媽媽之時,我好像看到了自己曾經的背影,我進入了她的心,彷彿進入了也曾在同樣情境、壓力大到無法自控的我的心。
我聽到自己心裡無言的吶喊:是,我知道我不對,我知道我該罵,但你們知道嗎?我也很努力,我盡了力,我很累……
所以,我選擇先溫暖地抱著她、聽她說,而我發覺,她誠心誠意地,就收起了惡毒的嘴,而在不斷地闡述中,她懺悔著、也自己反省起該怎麼改變自己。
不論未來我會不會再遇見她,也不論她是否真能做到她自己所說的,至少,我看到她緩緩走向孩子,先說了對不起,挽起孩子柔弱的小手,說:「餓了,我帶你先去吃中飯!」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在 Viento。碧安朵's 博物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認識孩子也更認識自己-高需求高敏感的孩子】
很多媽媽私下問我如如何與高需求寶寶相處,如何讓隊友或是家中長輩了解高需求寶寶,其實我能回答的不多,多半採用自己的經驗分享。
但是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的,每個家庭都有曲有折的,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孩子的模樣,自己知道自己的模樣,彼此打磨,才能找出最舒適的相處方式。
前陣子看完《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與《高敏感是種天賦》這兩本書後,就想著要和媽咪們分享。
#高需求寶寶是不是高敏感寶寶呢
#高需求通常也會伴隨著高敏感
高需求寶寶在嬰兒時期的「難帶」,讓新手爸媽崩潰,如何渡過新生兒時期?那就是爸媽彼此一定要認同一個想法:「我的孩子就是來鍛鍊心智的試金石」。
豔寶出生後,我是母奶親餵,沒想到她幾乎24小時含著奶(持續到四個月大才好點),沒有一般新生兒睡14小時的特性,有時睡20~30分鐘就醒來,最長睡6小時(但也只是曇花一現),只要一離開我的懷抱(奶)就哭得撕心裂肺,我曾將她放在嬰兒床上任由她哭了一小時不停歇後,不忍心的我又將她抱入懷中。
她對空間環境、光線聲音極其敏感,嬰兒時期只要一點點光線聲響就會驚醒大哭,例如人體關節的聲音、門輕輕關起來的聲音、晚上窗外掠過車燈、半夜手機的微光,每次一哭我就要再花費20分鐘安撫她。
2歲半睡過夜、4歲3個月結束母奶親餵,直到現在4歲半了,還是要抱睡,而且一樣需要爸媽大量的關注與愛。
在育兒艱困的新生兒與幼兒時期,我告訴自己要經由艷寶重新了解 #母愛的意義 之外,還要去克服自己的恐懼,以及經由孩子的眼睛與心再一次體會世界。
在深入了解高需求/高敏感寶寶的過程中,我認識也逐漸發現原來我自己是 #高敏感族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這是美國心理學家艾融博士(Dr Elain Aron)在1996年提出的概念,這不是一種病,而且這種特質在社會上很普遍。
#每五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高敏感族
#高敏感族不一定內向
#高敏感族是遺傳
#但是非高敏族的父母也會生下高敏族孩子
---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書中提到高敏感兒的四個特性:
1.深度處理
2.容易過度接受刺激
3.情緒反應大,尤其是同理心很強
4.能敏銳觀察細微刺激
我發現的確符合艷寶逐漸展現出來特徵,例如:會提出逼近核心的尖銳問題,即便許多事情我說得避重就輕,她也能敏感的提出問題;很怕痛(我也很怕痛,連洗牙都要打麻醉);受人矚目或是檢測實力時,就會無法發揮實力;高度同理心,因為他們對悲傷和焦慮的感受比其他人強烈,所以更加貼心;細微的氣味跟聲音都令他們不安,一直到現在艷寶還會跟我說:「媽咪那個聲音我會怕。」但是我什麼都聽不到,只好跟她說我會保護她。
雖然,高敏感族容易受到刺激,但是他們也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受到喜悅,更容易有幸福感。
而且當高需求/高敏的孩子逐漸成長,也能看出特質與能力。
#高敏感族很有同理心
#高敏族很貼心會提人著想
#高敏感族行事謹慎危機處理能力強
#高敏族有豐富的想像力
---
在面對高敏感的孩子時,媽媽請記得要愛自己、不責備自己,因為孩子的敏感特質造成所謂的「難帶」,或是孩子感到情緒痛苦時,這些都 #並非媽媽的不對,因為每一個高需求、高敏感寶寶的媽媽都很努力給孩子最多的愛。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較
#肯定孩子的存在
#擁抱是最好的方式
「育兒也是育己」,當妳接受自己的敏感脆弱與心中缺失的那一塊,妳就能全然的接受妳的高需求高敏感孩子。
#你的高需求寶寶是天下最愛你的人
#他對妳的愛超越妳自己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在 羽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特質放對地方,就是天賦》
本來是要看怎麼樣跟翔好好相處,才買了這本《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的。沒想到看了之後,卻是自己感到鬆了一口氣,好像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沒事就會在心裡默念書中的句子,提醒自己「這樣就好了」。
因為我就是高敏感族啊!😂!雖然是在講如何照顧孩子的事情,卻看見了「如何照顧自己」的指南。
真希望在更久以前,就有人告訴我「妳是高敏感族」,然後讓我知道自己是正常人,這是一種特質而非障礙,這樣一來,或許我不會花上那麼多年的時間在羨慕別人,懊惱自己為什麼跟別人不一樣,努力地偽裝自己做出跟別人一樣的樣子生活了。
書中提到高敏感族的孩子(和成人)時常會被認為是「想太多」、「太敏感」、「神經質」,特別是父母如果不是高敏感族,可能根本就無法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煩惱,為什麼給他們的回應跟別人不一樣。
然後高敏感族就在這種標籤下生活下去,努力地想要「和別人一樣」來撕掉身上汙名化的標籤,但是一個人的特質如果總是正反兩面,一昧地去掩蓋或扼殺自己高敏感的特質,等於也是在抹煞自己最主要的天賦和特點。
我其實真的就是一個高敏感族。
包括想書上列出的「事情總是會很深入」這一點,比方說我很難非常單純地討厭或埋怨一個人,曾經在職場上,有一個人給我留下的最後印象就是「偽善」,因為她在最後才露出為了自己的利益,狠狠捅我一刀又得意洋洋的一面,但在那最終關頭之前,她一直都是像朋友,會把心事跟我說,也會像是在幫忙那樣,要提醒我一些職場關係上的眉角。
現在回想起來她提是的那些事情,其實是很巧妙地在抹黑其他人讓其他人背鍋,但當時的我並不知道,就像初入職場的新鮮人那樣,還以為前輩是在好意提醒我要注意那些人和事。
但這個人雖然在我心裡留下的最終印象是偽善,我卻沒有辦法單純地覺得遇到「壞人」。
我會忍不住去思考,但是她在其他事情的表現上,是不是又是一個「好人」。
比方說利益沒有衝突的時候,她可以幫你,而且也享受幫助他人的愉快,所以她做很多行善的事情,換言之,她幫助弱者,但若是你強到威脅了她的位置或自我感受,特別是有明確利益的時候,她畫風一變,有很多巧妙的伎倆可以弄你。
能因為這樣就抹煞她之前還有在其他方面,對這社會做的「好事」嗎?
畢竟能傷害她利益的人少,比她弱、或者與她利益無關的人多不是嗎?如果用多或少的原則來劃分,她對這社會以及她身邊多數的人來說,她都是個善良的人,我所謂的偽善,也只能說是我時運不濟,站在某個位置上,所以遇見的是她不善良的一面而已。
諸如此類,我的思考常常會這樣,沒有辦法自己決定終點的一直會想下去,會從原本單一的事件想到後面甚至是哲學性的問題,這樣的我也總會在當下,甚至是事後很久,都沒有辦法把對方簡單的歸類到某一群體,藉此決定我的應對方式。
***
我常常會愣在那裡,過很久還在思考自己對這個人這樣的觀點和評價「是否公平」,小時候覺得爸媽偏心時,我也會不斷地思考,「可是既然我有爸媽不喜歡的一面而手足沒有,那爸媽對我們不同的態度,能說偏心嗎?人不都是對自己喜歡的人好,對自己不喜歡卻又非得相處不可的人,很難不去提出改變或更正嗎?」
但我又會想:「可是喜歡一個人,只喜歡她『讓自己感到滿意』的地方,其他不那麼令自己滿意或者和自己對衝,就覺得很討厭反感,那這樣的喜歡,稱得上是『愛』嗎?所謂的愛不就是接受對方的一切,包括那些不那麼『利己』的部分,才有資格稱得上愛嗎?」
「可是愛有那麼偉大嗎?人不是聖人,不是上帝,只有聖人和上帝擁有無條件包容一切的愛,我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愛去期望和評價別人,這對別人公平嗎?我做了對方討厭的選擇,長得像對方討厭的人,被對方討厭,這不是很正常,很『公平』的嗎?」」
「但我又不能選擇自己長相像誰、個性像誰,不能選擇的事情卻必須要『負起責任』,那這種被應該要接受我、愛我的人所討厭的情況,對我又是『公平』的嗎?」
就像這樣,如果用樹狀圖來呈現我大腦對某件事情的想法,可能起點是單一的,之後就擴散到一個無法控制的程度😳。我不會把所有的想法說出來,多半是寫下來,或者放在心裡想。
因為高敏感族的人,很早就會敏感的察覺到,別人不像自己這麼敏感。(這是什麼繞口令嗎🤣)
所以為了不讓自己成為別人眼中想太多又難以理解的人,會很早就知道要隱藏自己這樣的一面,和別人講話聊到這些想法時,也要適可而止。
***
我腦中這樣的自問自答總是可以持續下去,會因為這樣而很難下決定,也總會把事情抽象化到沒辦法採取具體行動的程度,特別是在討厭或對我不公平、讓我感到受傷的事情上。
也很難採取明快的行動(我最明快的行動,至多也就是拉開距離吧),在時常要應對人的時候,我時常感到疲憊,儘管被肯定會開心,交到朋友也會開心,但我能感到如魚得水的交往頻率就是不能太密集,短時間內互動的人也不能太多。
但,這還是我現在才理解並想通的事情。
***
既然自己是這樣的人,就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就行了?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辦法這樣想、這樣看待,而是拼命的羨慕那些「不會像我這樣」的人,而且努力地想要逼迫自己「和他們一樣」。
一直沒有把心力放在「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上,而是一直在努力改掉自己的高敏感特質,或者努力掩飾,想要訓練自己看能不能「變得神經大條一點」,好讓別人覺得好。
搞錯方向所以是白費力氣,因為高敏感就像聽覺一樣,是無法自己關掉的感官,我覺得有意識地去訓練一個人「變得敏感一點點」或許還可以做到,比方說那種,要求人每天回家,都盯著自己伴侶的臉十秒鐘,讓自己習慣去注意對方的情緒等等。
雖然不是真正的敏感,但至少刻意去實施某些步驟,養成習慣後或許能逐漸懂得去抓住特定訊息。
但是相反的,要高敏感族去接受訓練,讓他們「不要察覺對方的心情、不要去讀對方的臉色」,反而根本是沒有任何訓練方式可以做到。
既然是關不掉的雷達,用在對的地方就是天賦,如果我能夠早一點知道這個道理,或許能活得更自在也說不定。
***
我把這本書很多句子拿來提醒自己。
包括「對高敏感族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說出自己的想法』」雖然我的想法太多,但至少現在找到寫作這個方式去去說出來,讓我可以不用在意「別人會不會覺得我想太多」,因為—能接受的人才會看完吧。(看到這裡表示你可以接受長文😂)
還有「養成『這樣就很好了』的心態」,高敏感族的人時常會感受到別人的期待,相應的,也特別容易感受到別人評價的束縛,所以要時常對自己和對高敏感的孩子說『這樣就很好了』,才能培養起自信心。
我每次想到我今天又顧著小孩什麼都沒能做時,就會安撫自己「這樣就很好了」。
類似這樣,感覺從這本書得到了很多力量,不就此打住文章就要爆字數了,還是休息一下寫到這裡就好吧!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三采文化Suncolor
#可以分享
#有誰也是高敏感來舉個手🙋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在 【我女兒是高敏兒系列(3) 如何處理焦慮?】 #開啟高敏感孩子 ... 的推薦與評價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書中一句「 既然身為與眾不同的孩子的父母,就得有不同於其他父母的覺悟」,這句話為我來說感受很大,也希望與所有爸爸媽媽共勉 ... ... <看更多>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在 [心得]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心得- 看板book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閱讀心得: 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眼睛看得到的,只能用心體會與其長大成為成人後為過去的傷痕療傷, 不如在未發生前就先預防 ... ... <看更多>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在 [心得]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心得-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閱讀心得:
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眼睛看得到的,只能用心體會
與其長大成為成人後為過去的傷痕療傷,
不如在未發生前就先預防,這樣的方法簡單許多!
ELAINE N. ARON
收聽連結: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t4ypwo005q01ul09bc8jr5/platforms
文字版連結:
https://fishappyworld.com/highlysensitivechild/
怎麼與高敏感的孩子共處,如何同理、幫助孩子?
「高敏感」是指天生具有敏銳感覺,這不是發展障礙,
也不是疾病, 而是天生具有的特質。
其實每個人也都有高敏感的時候,
例如說:失戀、 失業、喪偶、親友過世,此時身心上是特別敏感脆弱的;
而統計上大約有5分之1的人是屬於高敏感族群,
經常對於芝麻小事特別在意,
導致神經緊繃而感受到壓力,
最糟的情況下導致最後身心失衡。
再加上高敏感孩子經常不懂得表達自己的痛苦,
無法被理解的孩子常常被認為「很難養」、「很難搞」、「很任性」,
身為父母的我們該怎麼理解高敏感族群的孩子與找到相處模式顯為特別重要。
#成為一個不支配孩子的父母
不一定要讓孩子當一般人: 父母發現孩子不擅長某些事情的時候,拼命想要讓孩子克服
。 其實這是一種「支配孩子的心態」作祟,最重要是要設法「成為一個不支配孩子的父
母。」艾融博士說:「 既然身為與眾不同的孩子的父母, 就得有不同於其他父母的覺悟
。」 別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比較, 要有勇氣接受孩子的與眾不同。
這個好難啊! 尤其是參加團體課的時候, 看到每個孩子漸入佳境, 難免也擔心起
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跟別人不一樣, 若孩子能與同儕一樣感覺比較安心,這門課 得.練.
習!
#一起與孩子克服過度的恐懼
孩子對於某些事件過度膽小害怕的時候, 千萬不要指責他「這個有什麼好怕的」或是否
定他「這樣不可以」, 焦慮情緒過久,只會帶來更大的焦慮陷入「過度激動 」,我們試
著用輕柔平靜的口吻跟孩子說話,必須理解他且安撫他。 試著讓孩子了解原來這個東西
並不可怕, 與小孩一起克服, 轉換成「不可怕的安心感」也可以增加「自信心」。
親密接觸比語言更有效的「擁抱療法」
高敏感孩子能夠看穿事情的本質, 稱讚孩子反而會造成孩子心理的負擔與壓力, 他們擔
心下一次表現不夠好, 勉強自己去配合別人,每個孩子都是希望被愛、被關注的。 取代
稱讚之外,我們可以試著讓孩子理解到,我們永遠都支持他、肯定他,緊緊的擁抱是肯定
對方存在的終極手段。
#保有耐心試著幫忙孩子理解或表達卡關的狀態
高敏感的孩子因過於驚嚇, 腦中處理畫面太多而無法順利表達,或是感到害怕,不敢說
出來。父母該仔細觀察孩子的不同,試著幫他們表達情緒,站在孩子的立場來面對他們。
#幫助孩子鍛鍊身體、調整心靈、增加自我肯定
高敏感孩子可能肌肉過於緊繃、容易疲勞、體能不佳, 可以試著從事個人競技為主的運
動,如:田徑、單車、 單槓、舉重、跆拳道央A培養自我肯定。
#順勢而為發展擅長的事
高敏感兒的左右腦活躍程度不同, 天生的能力本來就有凹凸之分, 與其要孩子克服不擅
長的事情,不如繼續幫助孩子發展擅長的事情更好, 初階適當的克服過程是需要的, 但
若孩子已經出現明顯的排斥情況就不該勉強他。另外,父母也別主觀判斷孩子的能力就放
棄, 盡量讓孩子嘗試自己想做的事。
#育兒就是育已
父母在照顧孩子的過程有重新檢視自己成長過程的意義, 只要能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自
然有辦法接受孩子,偶爾也要放下父母的重擔讓我們的心靈逃避跟休息一下。(這時就非
常需要家人、朋友或相關專業人士的幫助了!)
若孩子的精神狀況出現問題, 需開始治療, 那麼就要先治療父母本身。 通常父母關係
健全的人,自然懂得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父母的關係有間隙自然會影響到
自己與孩子的關係。 看到孩子有困難時,其實應該先改變自己,這裡是說去認同與接納
明白孩子反映出來的就是身為父母你的內心。
#環境能夠改變一切
高敏感的孩子通常有藝術性和創造性較高的特質, 但是也特別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就像
一把兩面刃,所以生長環境特別重要!因為環境能夠改變一切。父母營造的家庭環境是我
們能夠作的,就讓我們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吧~
鼓勵孩子不要把自己侷限在一個地方,應該擴大行動範圍,一定能夠遇到能理解你的人。
#高敏感孩子的優點
雖然育兒過程肯定覺得高敏感兒很難搞,但換個角度正向思考,他們心思細膩,富有同理
心,同調性很高,感受性很強,直覺力很強,掌握狀況能力很好,充滿創造性!內心這麼
豐富纖細的孩子肯定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
#個人小結
這本書讓我理解到父母的角色對於高敏感的孩子的發展密切連結,父母的情緒和回應,營
造的環境都對孩子的接收雷達息息相關。 但閱完書中大量有關大腦發展與精神上的分析
下來,目前我也分辨不太出來七寶是不是高敏感的孩子?能肯定的是,書中提出的許多方
式都可以應用在不論是親子之間或是伴侶之間,我想都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就算是非高
敏感族群也非常適用!
在寫文的同時,伴侶還脫口而出,他也是高敏感的人,請我多愛護他一點
書中最棒的引言貫穿全書,也是我覺得最貼切的!
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眼睛看得到的,只能用心體會。
On ne voit bien qu’avec le cœur. L’essentiel est invisible pour les yeux.
小王子 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 《LE PETIT PRINC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2.38.7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70775235.A.40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