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上架通知 #好書推薦
👋《EP53-成語故事 開卷有益》👋
這是個關於熱愛閱讀的成語故事
搭配這集podcast的內容是描述多多閱讀能帶來好處
向你與孩子推薦關於成語學習的新上市好書唷
📚《少年讀成語故事》📖
這是由知名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未來親子旗下未來出版所發行,本套書共有五冊
9/27今天熱騰騰發行頭兩冊<自然篇>與<概念篇>
全書是以108課綱「培養核心閱讀素養」為主軸的重量級企劃
每篇內容以一個成語,比方一鼓作氣
帶出其歷史典故及其例句
接著推展到雲、氣、風的字義及字型歷史演變
最後則以「氣」字為基礎
推展出10個成語與其相關的成語
像是血氣方剛、意氣用事、一氣呵成.....等等
我喜歡這種由一個點為基礎
再往橫向與縱向發展成多元學習的知識內容
相信透過這套書能為孩子們打下厚實的語言能力
在此推薦給你與孩子參考喔
博客來的書籍連結:https://bit.ly/2XCFrkA
想了解更多適合孩子閱讀的好書👉 從小天下看大未來
#明天有抽這兩本書的贈書活動喔
開卷有益的好處 在 李錫錕 POW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OWER錕狂語錄》讀書無用還是開卷有益?
讀書無用還是開卷有益?
爭議點起因於多數人並不了解「讀」和「書」的定義。
腦科學家解釋:人的下視丘(Hypothalamus)
經由眼睛、聽覺、觸覺吸收環境資訊,
送到感覺皮層(Sensory cortex)
處理分析決策,轉交杏仁核(Amygdala)
對外發出反應動作,
這就是人對環境的解讀過程(Reading process)
所以讀是人腦的功能,眼睛只是腦的工具,
而書就是環境資訊。
所謂很會讀書,指處理資訊的優異能力,
包括在學校成績優異,在職場表現優異,
人際關係互動良好⋯⋯
處理資訊的能力來源有三:
一是演化所累積的潛能,
二是痛苦的經驗刺激並引爆了潛能,
三是不斷的學習的知識。
三者合而為一,形成真正會讀書的能力。
會讀書的人不必然是高學歷的博士教授,
而是在做人做事方面,
他不但看到(see),
而且觀察到(observe);
他不但聽到(hear),
而且能夠聆聽(listen ),
他不但說話(talk),
而且能夠發表意見去說服(speak)。
對會讀書的人而言,人間到處都是書,
任何書他都能夠設法善用,
他也不斷努力讀書加強自己處理資訊的能力。
他不但生存,而且亮麗的生存。
#李錫錕 #錕P #POWER錕
開卷有益的好處 在 游祥禾-人生使用手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
人吃什麼食物,從他的臉大概可以看得出來,而從一個人的讀物也可以判斷他的精神品級。
2.
許多書只是外表像書罷了。不過,你不必憤慨,你要立刻想到這一點:許多人也只是外表像人罷了。
3.
過去的年代書籍少的時候,我們往往從一本書中讀到許多東西。我們讀到了書中有的東西,還讀出了更多的書中沒有的東西。
如今互聯網時代,書籍愈來愈多,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東西卻愈來愈少。我們對書中有的東西尚且掛一漏萬,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更無暇讀出書中沒有的東西了。
4.
人們總是想知道要怎樣讀書,其實他們更應當知道的是為什麼他們怎樣可以都不讀書。
5.
我的一位酷愛詩歌、熟記許多名篇的朋友嘆道:「有了歌德,有了波德萊爾,我們還寫什麼詩!」我笑著與他爭論:「那又如何?儘管有歌德,儘管有波德萊爾,卻只有一個我,這個我是歌德和波德萊爾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我還是要寫!」
開卷有益,但也可能無益,甚至有害,就看它是激發還是壓抑了自己的創造力。
我衡量一本書的價值的標準是:讀了它之後,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寫點什麼,哪怕我想寫的東西表面上與它似乎全然無關,多數都是這樣的。
6.
在才智方面,我非常佩服兩種人:一是有非凡記憶力的人;一是有出色口才的人。也許這兩種才能原是一種,能言善辯是以博聞強記為前提的。我自己在這兩方面相當自卑,讀過的書只留下模糊的印象,談論起自己的見解來也就只好寥寥數語,無法旁徵博引。
不過,自卑之餘,我有時又自我解嘲,健忘未必全無益處:可以不被讀過的東西牽著鼻子走,易於發揮自己的獨創性;言語簡潔,不誇誇其談,因為實在談不出更多的東西;對事物和書籍永遠保持新鮮感,不管接觸多少回,總像第一次見到一樣。如果我真能過目不忘,恐怕腦中不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而太陽下也不再有新鮮的事物了。
原來記憶力差有這麽多好處。
7.
古來賢哲常論博學與智慧的不同。智慧是靈魂的事,博學是頭腦的事,更糟的是舌頭的事。西塞羅諷刺這些博學家說:「他們只學來和別人討論,而不是和自己談心。」
蒙田更諷刺在學校裡只學得許多死知識的學生說:「他應該帶一顆豐盈的靈魂回來,卻只帶回一顆膨脹的;他根本並不是讓它充實,而只把它吹脹。」
靈魂是種子,它可以在知識之水的澆淋下長成參天大樹,也可以在知識之水的浸泡下發成一顆綠豆芽。
8.
有的人有自己的獨特感受,有的人卻只是對別人的感受發生同感罷了。兩者都是真情實感,然而是兩碼事。
9.
讀書猶如採金。有的人是沙裡淘金,讀破萬卷,庸庸碌碌,小康而已。有的人是點石成金,隨手翻翻,便成巨富。
10.
在讀一位大思想家的作品時,無論譴責還是辯護都是極狹隘的立場,與所讀對象太不相稱。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對話式的理解,其中既有共鳴,也有抗爭。
認真說來,一個人受另一個人(例如一位作家,一位哲學家)的「影響」是什麼意思呢?無非是一種自我發現,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沈睡著的東西被喚醒。對心靈所發生的重大影響決不可能是一種灌輸,而應是一種共鳴和抗爭。無論一本著作多麼偉大,如果不能引起我的共鳴和抗爭,它對於我實際上是不存在、沒太大意義的。
11.
前人的思想對於我就像是食物。讓化學家們去精確地分析這些食物的化學成分吧,至於我,我只是憑著我的趣味去選擇食物,品嘗美味,吸收營養。我胃口很好,消化得很好,活得快樂而健康,這就夠了,哪裡有耐心去編制每一種食物的營養成分表!
12.
世人不計其數,知己者數人而已,書籍汪洋大海,投緣者數本而已。
我們既然不為只結識總人口中一小部分而遺憾,那麼也就不必為只讀過全部書籍中一小部分而遺憾了。
13.
精彩極了!我激動不已。我在思想家B的著作中讀到了思想家A曾經表述過的類似思想,而這種思想引起了我的強烈共鳴。
且慢,你是在為誰喝彩:為B,還是A,還是他們之間的相似,還是你自己的共鳴?
我怔住了,只覺得掃興,這精彩與激動是能持續多久?瞬間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14.
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書往往是我們年輕時讀的某一本書,它的力量多半不緣於它自身,而緣於它介入我們生活的那個時機。那是一個最容易受影響的年齡,我們好歹都要崇拜著一個什麼人,如果沒有,就崇拜一本什麼書。後來重讀這本書,我們很可能會對它失望,並且詫異當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我們不必慚愧,事實上那是我們的精神初戀,而初戀對象不過是把我們引入精神世界的一個誘因罷了。當然,同時它也是一個徵兆,我們早期著迷的書的性質大致顯示了我們的精神類型,預示了我們後來精神生活的走向。
年長以後,書對我們很難再有這般震撼效果了。無論多麼出色的書,我們和它都保持著一個距離。或者是我們的理性已經足夠成熟,或者是我們的情感已經足夠遲鈍,總之我們已經過了精神初戀的年齡。
我的新書「控制脫鉤」出書不到一個月即再版印刷,這本書讀起來字都懂,但到底在寫些什麼?
有人激動不已恍然大悟讚為經典劇作,有人黑人問號到底在寫什麼,哈哈,意料之中啊!
如果有人問你都看什麼書,把這本書丟給他,讓他她知道你的水平起點就這麼高!
我必須說,這一本是我歷年來最耗腦花最久時間寫起來最過癮的一本書,真心推薦你買來看看。
《好消息》👏👏👏
凡一次購買{十本新書}或{五本新書+音頻課程}的新朋友老朋友們,請將購買證明截圖私訊至
游祥禾-人生使用手冊粉絲專頁
https://bit.ly/3gPKYJB
,將獲得『控制脫鉤』七堂直播免費課程。
從9/21-11/2 每周一晚上七點半到九點,
連續七周一起跟全亞洲的學生們認知升級,控制脫鉤。
讓我來當七週的說書人告訴你這本書對我們人生的幫助有多大。
音頻:https://bit.ly/2PeIbNR
台灣博客來:https://bit.ly/2Pickf3
馬來西亞城邦:https://bit.ly/2P5HFBO
#有人已經看完這本書了嗎
#921七週直播課即將開始啦
#最近發現實體店面買氣在增加
#這本書多了不同族群的書迷好棒
#你怎麼都沒在做宣傳這不在宣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