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邦尼幫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星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 Galaxy Z Flip3 5G 完整開箱評測系列,實測、評價、推薦、售價、摺疊手機 值不值得買?擁有 20 萬次的摺疊次數,採用全新螢幕下鏡頭技術摺疊螢幕、支援 S Pen 及 IPX8 防水等級。支援與 Wacom 合作重新設計的 ...
長焦鏡頭原理 在 Dr Jim的營養資訊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後疫情時期的畢業快樂🎓 】
因為疫情,今年畢業生(106學年入學的孩子們),畢業典禮從大禮堂被迫在家觀看線上影片,少了與同學相擁共丟畢業帽的儀式,甚至有別於上一屆同學,離校前還可以穿著學士服穿梭在校園各角落拍照、參加謝師宴,這些對於今年的孩子來說,畢業典禮成了最不可能的事情。
其實,所謂的畢業,原本可以就讓學生自己看著官方直播,若無其事地結束,但身為這屆畢業班導師的自己思考著,如果我是這一屆的學生,這樣的「畢業」是不是少了甚麼?有哪些方式是這時的我可以做的?
或許是昨天採買的發酵飲品都喝得差不多了(就說很快就要補貨的吧),自己也不曉得哪根筋不對,就在我們老師們的群組裡詢問,有沒有老師願意在今天學校線上畢業典禮結束後,要跟同學們來一場線上祝福會,但必須老實說,訊息發出去後的自己,內心是非常擔憂的(有可能突然清醒了),焦慮著,會不會沒有人要上線?場面很不會很乾?要做甚麼互動或說甚麼? 當然還必須有別於WFH這段時間,身材走樣與邋塌形象,提早整理服裝與儀容...
當學校的官方直播影片啟動時,看著制式的流程,以及所有長官與學院院長的勉勵致詞後,就這樣結束時...電腦前的自己不禁一陣錯愕,如果,我說如果,沒有今天的線上相見歡,大家是不是就「這樣」畢業了?
看著孩子們穿上學士袍出現在電腦螢幕前,我知道,昨天的衝動決定是對的,大家或許仍期望著有一場屬於自己大學回憶的畢業典禮,而且大家願意開鏡頭拍照、說話、祝福,甚至唱歌(謝謝被抽點到的同學大方的唱了一段EASON的歌)讓大家可以一起在鏡頭前揮手、把手機當作螢光棒在電腦前揮舞,甚至拍了很多愛心、讚、YA甚至時牙痛的連拍照片,當然,非常感謝系上每一位老師,透過文字、語音甚至是照片等檔案,讓我可以今天在雲端,讓孩子們感受到每位老師們的祝福。
謝謝映岑昨天義不容辭地答應,與我一起完成這場「臨時起意」的線上會議,更要謝謝106保健營養學系屆的孩子們,從大一開始就與我一起度過了好多好多課程(食物學原理實驗、營養師見習、膳食療養學與實習、臨床諮詢與衛教、營養教育等),甚至從2年級開始就是訪談輔導到4年級,不論大家未來是否要成為營養師,大學畢業意味著大家即將踏入人生的下一旅程,在這屬於大家的時刻,德志老師要祝福大家,鵬程萬里,畢業快樂!!
這一場疫情,改變了很多很多事情,致2021年沒有畢業典禮的大家,我想,這一定是一場難忘的畢業典禮,因為,透過科技、透過鏡頭,雖然沒有面對面的祝福與撥穗,但你我都傳遞給彼此,最滿最滿的心意,我們珍重再見❤️❤️❤️❤️
#營養師養成
#中國文化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莫忘初衷
#畢業快樂
長焦鏡頭原理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龔成問答信箱】(Q19921-Q19940)
Q19921:
成哥,我開始睇緊你嗰本《股票勝經》,開始嘗試睇吓啲基本財務數據。
1848中國飛機租賃,不過唔知咁樣分析啱唔啱:
1)股本回報率:最近三年平均都有約20%
2) 市值47億
3)總債項/股東權益: ~10倍
4)過去五年平均盈利的增長25%,過去三年盈利率,每年都>10%增長
每股盈利增長:五年平均計大約19%
5)市盈率依家計約五倍
6)派息比率大約50%
想問吓,咁樣分析啱唔啱,睇股本回報率、每股盈利增長,我哋會唔會將五年嘅數據除開得出一個平均數作參考?
負債係咪算係好高?
過去五年雖然盈利不斷有增長,但股價過去五年整體來講都冇乜增長,甚至乎下降,係咪因為負債呢一個項目,令佢變得唔吸引?呢隻又算唔算優質股呢?
另外,上次收到你回覆之後,最後我都揀咗買入必瘦站,依家升咗好多,謝謝你!我會繼續長線持有!
龔成老師:
你分析正確,上述都是我地分析一間企業時,基本會考慮的因素,當然,這些只是其中一些因素,之後我地仍要分析企業的其他資料。
上述是一些基本的分析指標,股本回報率反映回報的情況,以及企業的賺錢能力,不過,我地會同時考慮佢的負債情況,如果佢負債高,反映企業本身的賺錢能力未必好強,只是利用負債拉高了股本回報率的水平。
至於佢市值,合我地的選股要求。
而每股盈利增長,佢都合選股要求,當我地分析時,會盡量睇多幾年數據,而不單單只睇一年。
至於市盈率較低,這是由於佢負債太高,風險高,市場對這類企業的估值都會較保守,因此是合理價。
當我地分析時,都會用一個5年平均數作參考,但負債類別,則會著重當刻的最新情況,而不是睇平均數,因為這類財務數據,我地最著重的,是當刻情況。而一些賺錢能力的數據,如股本回報率,我地就會睇平均數,以分析多年情況。
整體來講,中國飛機租賃(1848)本身質素不算差,但又未到好好,主要原因是負債太高。佢利用高槓杆的模式,進行飛機租賃等業務。
其實佢業務有獨特性,在行內有規模,有長線投資價值。
最大的風險來自佢高負債,佢業務原理是借錢,買飛機,再租出給飛機公司。
航空業不確定性較大,對佢有影響,加上佢利用槓杆,風險點都會有。不過,這只是中短期情況,長遠仍是不差的。
現價算是合理價,但投資注碼不能多。
必瘦站(1830)有質素的,你可長線投資。
------------------------------------------------
Q19922:
阿sir,您好,小弟29歲
現有以下股票
2手1211
1手1448
1手1177
5手788
5手66
2手12
2手270
10手823
我知道以上都係優質股,同埋會長線持有。請問阿sir覺得我仲需要加其他類別既股票,
還是這個組合已經足夠?
我唔太鍾意飲食同零售股,總係覺得優質度比其他低。濠賭股我都想入
不過當時低價無太多錢,最後入左1211同1448。我冇得月供,只能一手手買入
或者阿sir有冇其他現時值博率較高既股票可以等我留意下?
我會繼續努力儲錢,耐心等待時機!
感恩遇到您令我了解股票唔係食差價,1211已經返左6倍
龔成老師︰
好呀!比亞迪(1211)可以長線的,但就預佢股價較為波動。
以上都係優質股,適合你長線持有。
飲食和零售股都唔一定差,好似大快活(0025)、莎莎(0178)都有一定質素。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時,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方法。年輕人應著重於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就應著重保守類別。因年輕人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以承受較高風險,所以應以增長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股票,令財富增值較快,到一定金額後,可轉較平穩增值的股票。最後有相當財富時,才換成收息股去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你現時的年齡,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平穏增長股" 和 "潛力股"會適合你這個年紀投資。
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
增長力較強的,可選安碩恒生科技(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但佢地波動性和風險會較高,你要自己平衡。
潛力股現時只有中生、安碩恒生科技、阿里巴巴和福壽園在合理區頂部,其餘都偏貴,不宜現時入貨。
濠賭股方面,現時金沙(1928)和銀娛(0027)都在合理區,可分注入貨。金沙會係偏向"平穏增長 + 收息",而銀娛相對會較高"增長潛力",你可以研究下。
------------------------------------------------
Q19923:
龔成你好 我想請教下以下問題
1.我想問下之前未有3067,我就入手左唔少3088,但現時3067相比較好,想問下好無逐漸買入3067儲,放番3088,定繼續儲入3088好
2.想加入地產股,想問778定435較好,現價如何
3. 我現時組合內科技股多如小米和3088,如想慢慢儲股票形式 又較有增長,可開始儲入哪些股票長期揸手
十分感謝
龔成老師︰
1) 長線計,安碩恒生科技(3067)費用成本較平,你最好集中翻係3067。而華夏恒生科技(3088)可以一次過轉過去,只要係同時間進行就無問題。
但要留意,幾隻恒生科技ETF都係初上市,追蹤誤差只能作參考。實際誤差未必一樣,你要知道這個風險。
2) 置富(0778)和陽光(0435)都好,值博率也相若。但佢地增長力唔會高,主要係收息。
若果你係近或已退休,又或者你投資好保守,都可以。
3) 我地投資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較後期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所以係分配投資項目時,會因應番你的人生階段。
如果你年青,可以"平穏增長股"+"潛力股"。中年人士,可以較集中翻係"平穏增長股"。當你已近退休之年,就應集中在"收息股",去創造平穏現金流。
平穏增值股︰盈富(2800)、港鐵(0066)、金沙(1928)、煤氣(0003)、恆基(0012)、中銀香港(2388)、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潛力股︰中生(1177)、福壽園(1448)、安碩恒生科技(3067)、港交所(0388)、阿里(9988)、騰訊(0700)、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
收息股︰港燈(263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深高速(0548)
由於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資金和股票應各一半。餘下一半待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才大力度掃貨,咁效果會較好。
------------------------------------------------
Q19924:
我同先生加埋月薪過10 萬一個月,兩年幼小朋友,現金二人加埋70萬倒,投資40萬倒,無乜理財計劃,較少時間留意股票市場
買股票蝕多過賺,請問有無對我地投資初哥好建議🙏
龔成老師︰
你可以考慮用月供去增值,對不懂定平貴架初學者較有利。
你可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的組合。現在你每月5成儲蓄,去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月供方面,你可以選擇投資在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或
潛力股︰比亞迪(1211),中生(1177)、福壽園(1448)、安碩恒生科技(3067)、港交所(0388)、阿里(9988)、騰訊(0700)。
至於每月儲蓄和現金,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就可以動用現金去投資,在平宜價加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由於你現時無乜選股經驗,你可以先用盈富基金(2800)作為你投資目標,佢係包括52間質素不錯上市公司股票的組合,有助你平衡組合中的風險。到你有一定能力,才買其他我建議的股票。
------------------------------------------------
Q19925:
龔成老師,你好,想請教下你669創科實業呢隻股,迚想請問下現價入唔入得過呢 ?
可否係中長線的投資?
謝謝
龔成老師︰
創科(0669)有一定的優質度、有增長力,但又未到潛力股,只能視為平穩增長類,因為佢最高速發展的時期相信已過,現時已有相當的規模,相信往後只能平穩增長。
這股會較受美國樓市、中美貿易及疫情影響,雖然中短期有不確定因素,因以長線角度分析,企業仍是好有質素的。
現價計己經略貴,要回翻約2成才算合理。
------------------------------------------------
Q19926:
龔sir你好,我最近買左一手00268金碟國際,28.15價格入,今年2021年你會睇好呢種類型的股票嗎?謝謝
龔成老師︰
這類企業都有發展潛力,但你預期佢地會較波動。同時估值都很高,如要入貨要做好估值。
金蝶國際(0268)其實是不錯的股票,近年的發展快速,生意同盈利都有明顯的增長,而且行業仍處增長階段。
你買入價係偏貴,但長線有發展潛力。現貨可持有,但唔好加注住。
------------------------------------------------
Q19927:
哈囉,龔sir,我31歲, 月入95,000。投資新手,同埋個人投資意向保守,所以想做下月供股票先,等學識多啲投資知識先再增大投資額。
依家做緊月供股票,盈富$3,000。想再月供多幾隻。目前心水有:
1. 港交所
2. 領展 3. 安碩恒生科技 4. 港鐵。可能每隻各供多$2000。
請問上述股票現價合理嗎?定係我做左月供,平衡左價高入嘅風險就可以?
因為心急想快啲開始增大月供股票額,但都怕貴左入貨。因投資新手唔識計平貴。
另外,都有興趣買樓以租養樓。手頭有約300萬現金。請問有無租金回報不錯,
又有啲升值潛力嘅地區可考慮呢?
多謝
龔成老師︰
其實你唔洗太在意現價平貴,因為月供長線會幫你拉平均個價。
但留意月供最少維持3年,並持有這些股票5年以上,才會有較理想效果。
你現時選股都可以,係適合你年紀。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資金唔好盡用。最好留有部份(大約一半),等大跌市出現時,可以用來掃貨。
至於物業方面,你可以留意一些有潛力架地區,好似西環、大圍、黃竹坑等。
中短期樓市會一般般,但我仍相信樓市在長遠計,因供求關係,仍是向上多。因為現時香港買樓的需求仍大,而長期供應不足,加上政府往後施政只會更加困難,好多所謂的大劃都未必能夠實行。
這只會令樓市進一步供樓不足,令樓價進一步向上。
------------------------------------------------
Q19928:
老師,1177我之前用$8.14(入了四手)及$7.62(入了四手),今日科興疫苗只有50%效用
1177跌到$7.06,現價可以入嗎?
龔成老師︰
中生製藥(1177)是一隻有質素的潛力股,佢係科興中維有投資,但該部份對本身佢盈利唔會有太大影響。
同時,投資時我地要考慮整體因素,唔好因為短期或個別事件,特別係唔影響公司長線質素架事,睇得太重。當然,不是話無影響。
未來人口老化令佢長遠會有唔錯的增長,無論是政府投入的行業資源、人民生活質素令可控制資金上升,都令人們更在醫療方面投入更多。
集團己有一套完整的商業系統,有多個已賺錢的藥品類別,同時毛利高,可以不斷將錢投資在新藥裡,這模式運作很好,長線發展正面。
現價算係合理區中上部,可分注投資。但你現已持有不少貨,緊記相同行業不可佔組合多於3成,而單一企業不要高過15%,否則會有過度集中風險。
------------------------------------------------
Q19929:
龔sir 你好, 我想3067 和2382 的合理價是幾多?
龔成老師︰
安碩恒生科技(3067)大約在合理區頂部,因此,現時不宜太大注投資。最好你用月供、或自行分注咁慢慢入貨,去拉平均個價格,從而減少風險。
這股建議長線持有,最好5年以後才考慮沽出。
舜宇光學科技(2382)有一定的質素,過往由於手機市場高增長,令佢鏡頭業務受惠不少,但近年手機增速開始減慢,你預佢增長力會變得較平穏。
佢近期再被受關注,令佢股價被推高不少,現價已經有點貴,要回多少少才算合理水平。或月供這股。
------------------------------------------------
Q19930:
龔sir 您好!我今年44歲 穩定收入6萬 未有物業 一向有買及月供股票投資,但高位買入大部份持有多年回報總係不似如期,所以想請敎如何改善我嘅portfolio。
現金:180萬左右
股票:270萬左右 成本約240萬 每月月供1萬9988
939 5萬@6.17
700 5百@387
1398 5萬@4.7
2007 2萬@4.52
1813 1萬6千@6
6098 2千 送股
2388 5千@32.7
2822 5千@14.6
2800 4千@26.4
3 9千@13
3033 1萬@7.61
5 2千@61
405 2萬@4.19
135 1萬@12.86
3913 9千送股
358 4千@27
3188 8百@48.86
9988 2百@262
3333 2千@21.3
133 2千@11
772 2百@57.91
6060 2百@60.3
2858 2千5百@7.96
1337 3千@3.88
人民幣定存:約100萬左右
儲蓄保險:25萬左右 已供完多年
實金實銀:38萬(本約34萬左右)
5年期年金:6萬左右 供了1年
每月儲:3-4萬左右
龔成老師︰
首先你要明白一個概念,我地持有一隻股票與否,關鍵位是企業質素、前景,不要被買入價影響。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如果企業核心因素未被影響,我地係唔需要理會。
你現時組合太多股票,最好控係15隻以來,咁會較理想。
碧桂園(2007)、合景泰富(1813)、恆大(3333),業務都算不差,但跟好多內房股一樣,都係負債偏高。雖然都可持有,但不宜持有太多。
昆侖能源(0135)、江西銅業(0358)有質素的,但又不算好高。因為佢只是商品企業。這些企業沒有價格自主的能力,質素不是最高的,故不能太大注。
招商局中國基金(0133) 多年出現虧損,質素好一般,建議慢慢沽出,換至其他優質股較好。
另外,你持股中不少是房地產類,咁會有過度集中風險。個別企業唔好佔高於組合3成,咁會較安全。
同時我建議你加大月供金額,令每月月供和儲蓄各佔一半。以下股票適合你月供,你可以參考下,餘下資金就等大跌市機會。
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粵海(0270)
而實金實銀主要用來應對突發事件,唔需要太多,大約3%就足夠。持有過量,反而影響整體增長能力。
------------------------------------------------
Q19931:
老師 我想再問下 有關月供股票
如果我打算持續月供$5000 應該點選擇呢 ?
3067 700 9988 2382 2800 應該點揀呢
$5000 唔算多係咪應該集中於其中兩隻?
我未試過月供股票 之前都係買賣賺差價
龔成老師︰
"賺差價"唔係一個財富增值架方法,長線持有優質資產,才是最佳方法。
我地投資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較後期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所以係分配投資項目時,會因應番你的人生階段。
由於你資金唔算多,為免月供成本過高,集中供2隻會較好。
假設你係年青人,我建議你月供$3000盈富 + 一隻潛力股$2000。阿里(9988)、舜宇光學科技(2382)、安碩恒生科技(3067)、騰訊(0700)都可以。
安碩恒生科技(3067)係一籃子科技股,會較有效分散風險。
------------------------------------------------
Q19932:
您好龔sir, 上完你的資產配置網上課程,終於我都明白相關投資和資產概念!之前都有睇過理財的書,但就總係好似無咩大方向和清晰的概念!想問下我有兩個小朋友,現讀幼稚園
但已經預視到佢7-8年後開始讀中學時的學費,按每年加價10%兩個小朋友要250萬左右先足夠完成6年中學學費
(小學階段相對便宜亦已有準備)想開始現在每月都儲$7000用作將來交學費
想問如果$7000現在用來月供盈富基金,龔sir有咩睇法或更好方法參考?
回能收到回覆,十分感謝!有點迷惘和擔心的媽媽
龔成老師︰
由於尚有7-8年時間,可以再進取少少。
月供主力用盈富(2800),再配以一隻潛力股,去提升個增長潛力。
潛力股︰安碩恒生科技(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每月資金最好月供和儲蓄各佔一半。儲蓄部份,就等大跌市出現時,可以用來掃貨。
但留意,若以恆指過去年平均回報10%計(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7000,8年後大約只會增值至100萬。要達至250萬水平,你就要再調整一下供款,去完成目標。
------------------------------------------------
Q19933:
HELLO 龔SIR,多謝你過往分享左咁多有用投資資訊比我地,而我同另一半由17年尾開始就係你忠實粉絲
佢黎緊都會上你進階班堂啦(初階同進階課堂我另一半當初覺得好貴,我都當生日禮物送比佢!
佢上完堂覺得物超所值,都好開心可以跟你學野)!
真係好多謝你,你令我地2個都同樣30歲前就有100萬資產!
而我一直都有留意你回應網民月供嘅股票選項,我亦都月供左2年半股票
($2000 盈富及煤氣、比亞迪、領展各$1000),但出現左以下情況想請教下你:
1)因為比亞迪(1211)依家太貴,都知道120$以下先合理供,所以我想停下
我想供阿里巴巴(9988),想請教下你長遠點睇?因為見你好似比較少建議人供阿里巴巴
(我今年30歲,想進取少少加多D潛力股,請問可以建議有質素潛力股作月供嗎?)
2)我一直有供煤氣(3),但最近見佢跌得好多,好似升唔起,但同時我又諗依家襯低,
係唔係應該繼續月供呢?但同時我都諗定係緊轉供恆基(12),會唔會更理想?
因為恆基有埋煤氣股份,同時又係地產股,好似範圍比較大,感覺比較全面,請問你覺得點?
感謝龔SIR!
PS:我目標係45歲前財務自由!如果成功左,我第一時間話你知,哈哈
龔成老師︰
太好了,先恭喜你地完成了$100萬目標,之後要保持知識與財富進步!
1) 我現在都有建議人月供阿里巴巴(9988),佢近期面對內地監管可能收緊,風險度增加左。早前螞蟻金服因貸款業務問題,被叫停上市。中央就是擔心這些小型信貸增長過快,但監管又未及銀行嚴緊,會危害實體經濟。
但內地唔係想佢唔賺錢,只係想規管佢。由於佢本身己建立一個完善的業務,因此本身是無得輸,只是賺多賺少架問題。此股質素依然存在,但你預佢增在力會弱左,用來做月供係無問題。
以下潛力股,都可以用來做月供。
潛力股︰安碩恒生科技(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
2) 其實轉恆基(0012)都可以,但由於你月供已有領展(0823)這隻地產股,咁會有少少偏左係地產類。
其實煤氣(0003)仍是有質素的股票,但增長力弱左,而佢改為20送1,反映增長力可能減少左,但不算差。
香港業務不強,但中國部分不差,中短期雖然較一般,但見佢的長遠發展力仍在,但就要耐心點。
由於佢一向都穩定派「相同股息」,在這情況下,反映派息的增長會少左。但整體來說,這企業仍是有質素的。
我睇翻佢近年在中國的投資,仍是保持進行的,每年都有幾十億,這些投資不會好快就見到收成,但這企業就仍是發展中的。我對佢長遠發展仍是正面,只是增長力的問題。
用佢做月供目標,依然係可以的。
------------------------------------------------
Q19934:
想問下,如果我朋友現在有現金40萬,沒有投資經驗,但唔想純粹放喺銀行做2至3年定期
目標希望可以每年有5%至10%增長
是否應該一樣先以月供股票形式先買2800 加一些藍薵股呢?希望你可以俾d建議
龔成老師︰
你朋友可以直接買入一些「平穩增值股」+「潛力股」,去做增值。
不過,由於佢經驗不足,可以用盈富(2800)先,未來有一定經驗,才加入下列股票。
平穩增值股: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潛力股:安碩恒生科技(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你可以先用15萬去投資,"分注"咁慢慢儲貨。另一半就先儲起,等到佢有一定經驗和投資知識,才動用這筆資金。
------------------------------------------------
Q19935:
老師你好,高位追左2333長城
近期回左
短期內老師覺得能否重上翻,定之前升得太急而家回吐,謝謝老師
老師應否加注,跌左3蚊了
龔成老師︰
長城汽車(2333)都正面的,中國汽車市場龐大,加上仍有增長力,這公司都有品牌,所以長線發展不會太差。
但你要留意翻未來車市焦點會落在新能源汽車,比亞迪(1211)這類新能車龍頭,前景相信比長城為佳。
較大問題係,你買入價偏貴。就算而家回左,都仲係貴。如果佢佔你組合唔多,可以守住先,但唔好再加注了。
------------------------------------------------
Q19936:
龔成老師你好. 過去一年風高浪急, 幸好有老師你的意見, 及自已摸著石頭過河, 早前替去年做個總結也有超過35%回報,
以我作為一個只玩了一年股票的初哥已算很不錯了.
今年我投資的股票會重新組合, 主要是在不同的板塊挑心水股投資從而分散風險.
另外亦會抽調一些資金去投資美股, 想請教老師我現時的持倉有無大的問題:
港交所 3手 (平均價250); 平保2手 (平均價90); 京東 3手 (平均價 330) ;
百勝 2 手 (平均價 390); 眾安在綫 8手 (平均價: 40.5); 中移動 2 手 (平均價: 46);
藍月亮 10手 (平均價 16); 海爾智家 15手 (平均價30); 美團 3 手 (當時高追, 平均價 305)
美股方便暫時只入了一隻SE, 有75股 (平均價197美元), 還有睇中了NIO, AAPL及OTIS等位入.
另外, 現時還有可用資金30萬資金在港股及20萬資金在美股. 請問這些資金是否暫時都不要動用?
還是可以繼續投資心水股票?
謝謝老師的指導.
龔成老師︰
我地投資會因應自已人階段,去選合適項目。
若你係一個年輕至中年人士,應以增值為主,你以上持股都可以。除了中移動(0941)係收息股,增長力會較弱,不適持有太多。
海爾智家(6690)、藍月亮(6993)都是新上市股票,雖然有質素,但好多時都要些時間,才會反映佢真實面,故不宜持有太多。
眾安在綫(6060)、美團(3690)不確定較高,特別係眾安在綫一直都未有盈利,同樣只可小注。
現時恆指在合理區,現金和股票最好各一半。留下來資金,就等中跌市機會。
至於美股方面,佢都有不少優質企業,但由於我自已無特別研究,所以這些股票比唔倒太多具體建議比你。
但你可以從佢地企業質素、行業前景、財務狀況等,去決定是否有長線投資價值。
------------------------------------------------
Q19937:
老師你好, 我現在月供股票2800 $2500 66$1500 939$1500, 想考慮加入388或3067
請問邊隻會比較適合? 我今年AGE 45, 總共可月供7-8K 比例上應點分佈呢 ? 先謝謝你
龔成老師︰
以你年紀,都仲有一定增值空間。
港交所(0388)絕對有長線投資的價值,佢係香港唯一獲認可的證券市場及期貨市場,提供現貨、期貨、衍生工具的平台買賣,以及股票上市業務。
由於是壟斷業務,已經是盈利的保證,問題是賺多與賺少,以及將來的前景如何。而港交所處於金融證券行業,金融業作為香港的命脈,長遠發展仍不會差,加上壟斷事業,已能推斷到港交所是一隻優質股。
安碩恒生科技(3067)是追蹤恆生科技指數的ETF,佢由三十隻恒指科技成份股組合,當中包括不少有質素股票,如阿里巴巴(9988)、騰訊(0700)、比亞迪電子(0285)等。
2隻做月供都係合適,如果你特別睇好港交所,就供佢。而安碩恒生科技(3067)由於佢係一藍子科技企業,分散風險效果會較好。
現時資金分配比例可以,新加股票用2K去供就可以。再有多資金,就放在盈富(2800),個組合就算得上平衡。
------------------------------------------------
Q19938:
老師你好,我最近才接觸新股,想問問1945,由打新開始就一直跌,我平均價係11.2535
而家8.6左右我有17手,輸緊萬八左右,我應該止蝕嗎
龔成老師︰
清科創業(1945)是投資行業的綜合服務平台,業務上都有可取地方。
但由於此股上市不久,數據參考性唔大,投資時要保守些。
2020年中期出現虧損,就算用佢2019年盈利約3500萬計,現時市值郤去到超過20億,明顯係貴,就算此刻回左唔少,投資風險都仲係唔細。
若你持貨佔組合較多,建議沽出部份去平衡風險。其餘可以守住先,再觀察。
------------------------------------------------
Q19939:
老師我有買開基金,是穩健型債券,中銀出的,投資大灣區公共企業,每月派息
年化4%,屬低風險型,買了大約兩年收了息$13,000.00。
我已另外投資一部分資金在股票,而一部份資金在上述債券基金,
但眼見債券基金回報不是很高,但我又想穩健,不想太大風險
我應否將投資在債券基金的資金分注買入收息股?因我股票部份已買了平穩增值股
但看到股票方面其實波動是頗大,故想買一些固定收息的資產以防止現金貶值。
老師認為應如何分配債券基金的資金較好。現時股票和債券資金約佔總財產的一半。
而股票佔1/4,基金為1/5。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債券,這其實只是「產品」,物業、優質股是「資產」,所以從財富本質上,我地應較集中持有「資產」,才對我地最有利(你可以睇睇《財務自由行》一書,我從財富本質上,講述了當中原理)。
同時,現時息口低,但未來有機會重回加息週期,債券未必是最好的投資工具,唔建議持有太多。
若你係一個好保守架投資者,你可以將資金投放在收息股。佢地雖有波動,但唔算好大,而且有穏定派息。以下都係優質收息股,你可以參考下。
目標是有5%、6%股息率︰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
------------------------------------------------
Q19940:
龔成老師你好我幾年前$58買入電能,當時係股票新手無做研究分析就買左好多
上完你堂後覺得應該要襯後生時重新配置多d水筒1,依家想放出然後買入其他優質股
請問現價咁低應該放出嗎?出售後應買入咩類型股票鞏固投資組合?
依家有月供港鐵($2k)同盈富($3k),每月入息$32k及有個出租單位扣除利息及開支後淨收入每月$4k,謝謝你
現有股票如下:
0006 - $58 - 3500股
0066 - $41 - 1717股
1177 - $8 - 3000股
2800 - $28 - 1823股
3681 - $4.5 - 3000股
9988 - $178 - 200股
0027 - $51 - 1000股
0178 - $1.2 - 4000股
0386 - $4.01 - 2000股
0823 - $72.5 - 200股
1211 - $37 - 779股
1686 - $5.12 - 3000股
3690 - $91 - 200股
龔成老師︰
我地投資去分配資金時,應睇長線。現時沽貨雖然比買入價少左,但換入增長股後,長線回報會相對理想,所以你應該咁做。你可以考慮賣出部分或分部。
你現時持股和月供組合大致可以,適合年輕至中年人士。若你係偏年輕,建議月供加入一隻潛力股,咁會較好。
持股中,中國抗體(3681)這類新股,好難分析,佢係香港的生物製藥公司,從事研究、發展、製造及商業化免疫性疾病療法,主要研製以單克隆抗體為基礎的生物藥。
風險高,但也可能回報大,這類股只宜小注博下。
中石化(0386)質素中等,美團(3690)不確定性高,這些股都唔好再加注。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長焦鏡頭原理 在 邦尼幫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三星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 Galaxy Z Flip3 5G 完整開箱評測系列,實測、評價、推薦、售價、摺疊手機 值不值得買?擁有 20 萬次的摺疊次數,採用全新螢幕下鏡頭技術摺疊螢幕、支援 S Pen 及 IPX8 防水等級。支援與 Wacom 合作重新設計的 EMR 技術 S Pen 搭載 Snapdragon 888 續航力 耗電 溫度是否發熱過熱?(遊戲實測 PUBG M)效能 調校 25W 快充 S888 續航力電力電量實測,除了帶你一起看 Samsung Galaxy Z Fold3 / Galaxy Z Flip3 值不值得買外,更讓你能夠一窺 120Hz Dynamic AMOLED 2X 摺疊全螢幕。採用康寧 Victus 支援 IPX8 防水。 Z Fold3 App 應用程式比例調整、App 釘選
Z Fold3 / Z Flip3 最新優惠:http://s.isbonny.com/GalaxyZ (意外保障一年、免費試用計畫)
採用三鏡頭相機 F2.2 1200 萬畫素 120 度超廣角鏡頭,F1.8 1200 萬畫素廣角主鏡頭,支援 OIS 光學防手震,1200 萬 兩倍望遠鏡頭。邦尼實測包括日拍、夜拍、夜間模式、夜間夜景模式、智慧場景辨識、123 度超廣角相機 、日拍、夜拍、錄影實測,S21 Ultra 搭載 6.2 吋 120Hz 封面螢幕搭配 7.6 吋 120Hz 摺疊螢幕,採用更省電的 Eco2 OLED ,支援 HDR10+ 峰值亮度達 1200 尼特。音效上搭載雙喇叭並支援 Dolby Atmos 杜比全景聲,效能上搭載 Qualcomm SnapDragon 888 , LPDDR5 12GB Ram;續航搭載 4400mAh ,支援最高 25W 快充實測 , Qi 無線充電 ,同步實測,通訊上支援 5G , Wi-Fi 6 , 支援 Samsung Pay 不支援 MST , Samsung Pay 悠遊卡,擁有卡槽 等超完整實機實際測評。
立即加入邦尼頻道會員計畫:https://www.youtube.com/c/isbonny/join
(#你的恐龍會隨著你的會員等級一起成長哦!)
邦尼社團:https://fb.com/groups/isbonny
------
- 邦尼找重點:
外觀設計 Unbox & Industrial Design:
0:00 邦尼幫你 開場
00:29 外觀設計 / 摺疊手機進化發展
01:51 Z Fold3 5G 內外螢幕使用情境 / 握持手感
03:20 側螢幕選單 / 快速開啟 App / 使用撇步
04:31 側螢幕選單 / 新功能 / 釘選
04:53 網站分頁同時開啟
05:11 螢幕版面配置與縮放 / 使用方式 / 支援第三方 App
06:18 內外螢幕 App 切換實測
06:58 自訂應用程式長寬比實測(調整 App 寬度比例)
07:15 左右分離鍵盤
07:26 剪貼簿
07:39 康寧 Victus 大猩猩螢幕玻璃 / Armor 鋁合金結構機身 / IPX8
影音娛樂 Display & Speakers:
08:13 Z Fold3 螢幕規格 / 封面螢幕支援 120Hz 畫面更新率 / 亮度 & 顯示實測
09:10 S Pen 技術特點 / 摺疊區域書寫實測
10:22 兩款支援 Fold 系列 S Pen 差異
11:27 S Pen Fold Edition / 啟動快捷選單 / 建立筆記 & 實測
12:25 S Pen 手寫辨識實測
12:56 語音同步筆記 / 使用方式 / 實測
13:25 Samsung Notes 開啟 PDF 寫字 / Samsung Notes 同步方式
13:37 智慧選取 / 截圖 / 寫字
13:43 智慧選取 / 截圖 / 插入 Word
13:49 智慧選取 / 擷取文字 / 擷取無法複製的文字
14:00 智慧選取 / 快速去背
14:06 懸浮翻譯 / 使用方式
14:10 智慧選取 / 錄影 / 製作 GIF
14:26 Z Flip3 螢幕規格 / 亮度實測 / 外螢幕自訂
14:59 UTG 超薄可摺式玻璃特性 / 摺痕實際體驗
15:27 雙喇叭外放實測
相機規格 Camera Review:
16:04 Z Fold3 5G 相機規格 / OIS 防手震 / DP 快速對焦 / 移動快門位置
16:45 Flex Mode 拍照模式 / 使用方式 / 實測
17:09 Z Flip3 5G 相機規格
17:24 日拍實測
18:00 夜拍實測
18:56 支援 4K 60fps 錄影 / 專業影片模式 / 藍芽耳機變收音麥克風 / 最佳導演模式 / 超穩定動態攝影
19:15 Z Fold3 5G 主鏡頭自拍 / 適合 VLOG
19:26 螢幕下鏡頭 / 技術原理 & 實際體驗
22:05 Z Fold3 5G 各鏡頭自拍樣張
22:11 Z Flip3 5G 自拍支援超廣角 / 自拍樣張
性能電力測試 Performance & Battery:
22:34 Z Fold3 5G / Snapdragon 888 / 12GB RAM / 512GB ROM
22:44 Z Flip3 5G / Snapdragon 888 / 8GB RAM / 256GB ROM
22:51 跑分實測數據
22:59 PUBG M 實測
24:08 Z Fold3 5G / 4400mAh 電池 / 續航實測
25:01 Z Flip3 5G / 3300mAh 電池 / 續航實測
25:14 Z Fold3 5G / 支援 25W 快充 / 充電實測
25:29 Z Flip3 5G / 支援 15W 充電 / 充電實測
25:46 支援 Qi 無線充電 / 無線電力分享 / 反向充電
25:56 支援 Samsung Pay & Samsung Pay 悠遊卡
26:03 支援實體指紋 & 臉部辨識 / 解鎖設定建議
26:22 總結
邦尼幫你官網:https://www.isbonny.com
歡迎加入【邦尼】討論區:
【邦尼】專屬社團:https://www.fb.com/groups/isbonny/
【蘋果】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apple/
【三星】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samsung/
【Sony】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sony/
【Google】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google/
【小米】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xiaomi/
【華碩 / ROG】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asus/
【vivo】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vivo/
【OPPO】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oppo/
【realme】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realme/
【OnePlus】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oneplus/
【HTC】專屬: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shtc/
#邦尼評測:超深入 3C 科技使用體驗
#邦尼LOOK:3C 科技產品開箱快速動手玩
你訂閱了這麼多頻道,就是少了一個幫你評測幫你了解科技生活的科技頻道,立即訂閱「邦尼幫你」吧!
訂閱邦尼幫你:https://lnk.pics/isbonnyYT
邦尼社團:https://fb.com/groups/isbonny
邦尼幫你 FB:https://www.fb.me/isbonny
邦尼幫你 IG:https://www.instagram.com/isbonny/
邦尼 Telegram:https://t.me/isbonny
邦尼Line官方帳號:@isbonny(http://line.me/ti/p/%40isbonny )
邦尼信箱:service@iwaishin.com
邦尼評測(產品合作):me@iwaishin.com
快來找我們玩!!!!
本期卡司:
出演:三星 Galaxy Z Fold3 5G / Galaxy Z Flip3 5G
主謀(製作人):邦尼
內容創造者:威信
影像創造者:驢子
麥聲人:歐登
內容夥伴:IWAISHIN 愛威信 3C 科技生活
特別感謝:Samsung Taiwan & 一個看影片的「你」
邦尼老實說:本影片係由 Samsung Taiwan 有償委託測試,並由邦尼幫你秉持第三方評測的客觀事實,衷心製作消費者體驗報告。
我們是邦尼幫你:
以「邦尼幫你」為出發點,秉持著「科技很簡單,新奇可以好好玩」的初衷,以更多實境使用場景及戲劇內容豐富以往艱澀難懂的科技資訊,回歸消費者角度思考產品價值,並以「幫你玩、幫你測、幫你試」等實測內容給予產品評價,此外更期許能夠成為「更貼近消費者觀點」的內容創作者及具有媒體影響力的科技內容創造團隊。
長焦鏡頭原理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空拍機#mavicair2#空拍
今天要談如何用Mavic Air 2拍出最高畫質的影片與照片,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手邊的空拍機,能夠拍出理想的影片,雖然可以用後製加強,但如果拍攝當下時沒有掌握要訣,也不盡然可以達成目標。
而Mavic Air 2號稱2020年CP值最高的空拍機,能用較為親民的價格,購買到幾乎是功能齊全的機種,不過許多人還是很想知道它的錄影能耐,到底能錄出多棒的影片。
以下就是我用Air 2製作過20幾部影片後的心得分享,首先要說明的是個人是用iMovie後製剪輯的,所以所有的可能,也會侷限於此軟體所提供的工具選項上,而Air 2擁有三種錄影規格可供選擇4K、2.7K和1080p,雖然可用4K錄影,但普通跟HDR有所差異,4K普通可達60p,但4KHDR最高只能到30p,不過4K普通就算後製,所能調整的空間,還是不如HDR寬廣,色彩飽和度也很難達到較滿意的水準,如果用白話一點來形容,4K普通較硬較清楚,4KHDR較軟較柔美。
當然也跟使用的幀數有關,幀數越高,拍出來的影片就越清晰,此外用4K和1080p規格錄影,當然畫質的細膩度有所差別,而且如果將4K輸出成1080p的畫質,也比純1080p出來的影片畫質好,所以當下用多大的影像檔記錄,都會影響到後製的可能,這跟攝影的原理也是相同的。
還有拍攝時要調整鏡頭角度,透過螢幕來找尋景點可能的視覺美感,通常45度角最能拍出比較飽和的色彩,順光也比逆光好,陽光充足更是理想。此外一個好的空拍點至少要飛三趟左右,也就是用盡三顆電池的飛行時數,如此影片在剪輯上,才有足夠的素材可供選用,飛行高度也可以有所變化,從60公尺到30公尺,再到10公尺左右。
所以如何用Air 2拍出最高品質的影片,我的建議就是用4KHDR來拍攝,並在光線良好及善用45度角拍攝的條件下,至少進行三趟的拍攝工作,而且一定要後製調整色彩的飽和度,如此才有機會達到預期的目標。
至於如何製作出流暢的影片,最好的方法就是剪輯完後,反覆的輸出檢視,每部影片最好檢視五六次以上,這樣才能發現細微的缺失,而加以修正。如果是純空拍的影片作品,個人建議要以配樂為主,先選定喜歡的音樂後,再來對影片做適當的剪輯,隨著音樂節奏的變化,對影片做快慢長短的修正,如此也能增加影片的可看性。
最後Air 2可否拍出超越2 Pro的影片,答案是不太可能,畢竟兩者的價位和鏡頭規格是有所不同,不過Air 2當成入門機,也更適合當個人貼身秘書,協助我們記錄一些戶外活動的畫面。
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Mavic Air 2與2 Pro的攝影效果比較,用空拍機來攝影,除了有種上帝視角的獨特視覺魅力外,如果只是單純的直上直下,操作上也就相對簡單又安全,也是最不驚擾他人的空拍方式,當然兩種空拍機各有優劣,使用的範圍也有所區別,Air 2適合記錄,2 Pro則是較為專業,拍攝的規格及選項也較為豐富。
無法否認這兩台空拍機都無法超越單眼相機拍攝的效果,但在拍攝的角度與內容選擇上,當然遠勝於單眼相機,也能拍攝許多我們無法踏足的地方,這也就是許多人為何會迷上空拍的主因之一,以下就是針對兩機的拍攝效果,做較為簡單的比較與說明。
首先為了忠實呈現攝影效果,所有圖檔皆未經過後製處理,兩者除了鏡頭與感光元件規格不同外,其實在拍攝後輸出的照片尺寸也略有不同,例如180度全景照片,Air 2略寬於2 Pro,Air 2的尺寸是 8192 × 3302,2 Pro 的尺寸是8192 × 2746,而對普通照片的規格設定,也有所不同。Air 2的普通照片是 4000 × 3000,2 Pro則是5472 × 3648,在廣角拍攝尺寸上都是 8000 × 6000,但在廣角的拍攝焦距設定上,則有明顯區別,Air 2拉近許多,是用普通照片的焦距,而2 Pro 是用全景的焦距。
當然2 Pro的整體色彩飽和度都遠勝於Air 2,Air 2除了360及180度全景照片外,無論廣角、直拍還是普通照片,拍攝時必須留意天候條件,若是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容易過於昏暗,也很難後製改善,而2 Pro就較無明顯差異。
雖然兩機抗風等級皆為五級,但 Air 2三級以上就建議取消拍攝全景照片,而2 Pro則是仍可應付,此外在海邊拍攝時,面海拍攝全景照時,通常失敗率較高,這也是必須有所留意的重點。
以上就是我所分享內容,希望能對您在掌握空拍機的拍攝效果上有所助益,也謝謝您的觀賞,我們下回見。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長焦鏡頭原理 在 邦尼幫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ony Xperia 1 II #SonyXperia1II #Xperia1II 跑分效能電力續航實測 Photo Pro / Cinema Pro 短片實錄 18W 21W 快充時間實測、續航力測試 完整開箱評測實測、評價、推薦、值不值得買。透過 iPhone 11 Pro / OnePlus 8 Pro 日夜拍實測相機對比 等完整測試對比,除了告訴你 Xperia 1 II 值不值得買外,更讓你能夠一窺 4K HDR OLED螢幕。
全新 Cinama Pro 支援 4K 59.94 fps / Photo Pro 拍照實測,20fps 眼部追蹤對焦、6.5 吋 擁有 4K HDR OLED 21:9 CinemaWide 螢幕。相機上,由蔡司光學 與 Sony Alpha 團隊共同調校的相機系統,並且使用 T* 鍍膜,搭載 F2.2 1200 萬畫素 16mm 超廣角鏡頭,F2.4 1200萬畫素的70mm,三倍光學長焦鏡頭,3D iToF景深鏡頭,對焦上,Sony 除了採用雙光電二極體進行對焦外,更透過 3D iToF 43200 個感測點進行對焦運算。主鏡頭採用 F1.7 1/1.7 的 24mm 1200 萬畫素 Exmor RS™。邦尼實測包括 Cinema Pro 短片實錄、 Photo Pro 實拍 , 防手震、4K HDR 相機錄影、三倍光學長焦、夜間 10 張擷取的夜景模式、超廣角相機 、日拍、夜拍、錄影實測,螢幕擁有動態模糊減少實測結果 ,搭載前置雙喇叭並支援 Dolby Atmos ,擁有 3.5mm 耳機接孔、 360 Reality Audio 以及 DSEE Ultimate、指紋辨識結合電源鍵,效能上搭載 Qualcomm SnapDragon 865 + 8GB Ram + 256GB ROM ;續航搭載 4000mAh ,支援 18W / 21W PD 快充 , 無線充電,擁有 IP65 / IP68 防水防塵,通訊上支援 5G Sub-6 NSA / NFC / Wi-Fi 6。邦尼將於後續帶來快充效能等超完整實機實際測評。
立即加入邦尼頻道會員計畫:https://www.youtube.com/c/isbonny/join
(#你的恐龍會隨著你的會員等級一起成長哦!)
邦尼社團:https://fb.com/groups/isbonny
------
- 邦尼找重點:
開箱 外觀設計 Unbox & Industrial Design:
0:00 邦尼幫你 開場
0:35 外觀設計 鏡紫
1:09 機身大小 手感
1:45 3.5mm 耳機接口 、 IP65/68 防水防塵
2:32 18W 快充
相機實測 Camera Review:
2:52 相機規格 1200 萬 OIS 、 三倍光學長焦
3:35 對焦原理解析
5:14 眼部追蹤對焦 人眼 動物
5:57 相機拍攝介面
6:12 Cinema Pro / Photography Pro
7:55 相機日、夜拍對比 Xperia 1 II / iPhone 11 Pro / OnePlus 8 Pro
12:23 Cinema Pro 實拍小短片
13:19 智慧型除噪器 錄音降噪實測
影音娛樂 Display & Speakers:
14:47 螢幕規格 4K HDR OLED , 21:9
15:22 色彩管理
15:32 動態模糊減少技術
15:58 螢幕對比 Xperia 1 II vs Xperia 1
16:30 音效 雙喇叭 Dolby Atmos , 360 Reality , DSEE Ultimate
17:02 音效對比 Xperia 1 II vs Xperia 1
性能電力測試 Performance & Battery:
17:44 硬體性能 規格配置 SnapDragon 865 + 8GB RAM + 256GB ROM
17:52 Xperia 1 II 跑分 安兔兔 , GeekBench , 3DMark
18:07 通訊性能 5G NSA Sub-6 / NFC / Wi-Fi 6
18:57 4000 mAh 電力實測 / 18W , 21W 快充實測結果
21:40 總結
邦尼幫你官網:https://www.isbonny.com
#邦尼評測:超深入 3C 科技使用體驗
#邦尼LOOK:3C 科技產品開箱快速動手玩
你訂閱了這麼多頻道,就是少了一個幫你評測幫你了解科技生活的科技頻道,立即訂閱「邦尼幫你」吧!
訂閱邦尼幫你:https://lnk.pics/isbonnyYT
邦尼社團:https://fb.com/groups/isbonny
邦尼幫你 FB:https://www.fb.me/isbonny
邦尼幫你 IG:https://www.instagram.com/isbonny/
邦尼 Telegram:https://t.me/isbonny
邦尼Line官方帳號:@isbonny(http://line.me/ti/p/%40isbonny )
邦尼信箱:service@iwaishin.com
邦尼評測(產品合作):me@iwaishin.com
快來找我們玩!!!!
本期卡司:
出演:Sony Xperia 1 II , 鯉魚 , 驢子
主謀(製作人):邦尼
內容創造者:威信
影像創造者:驢子
麥聲人:歐登
創造者照護員:森林
內容夥伴:IWAISHIN 愛威信 3C 科技生活
特別感謝:Sony Mobile & 每一個看影片的「你」
邦尼老實說:本影片係由 Sony Mobile 有償委託測試,並由邦尼幫你秉持第三方評測的客觀事實,衷心製作消費者體驗報告。
我們是邦尼幫你:
以「邦尼幫你」為出發點,秉持著「科技很簡單,新奇可以好好玩」的初衷,以更多實境使用場景及戲劇內容豐富以往艱澀難懂的科技資訊,回歸消費者角度思考產品價值,並以「幫你玩、幫你測、幫你試」等實測內容給予產品評價,此外更期許能夠成為「更貼近消費者觀點」的內容創作者及具有媒體影響力的科技內容創造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