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個大商場,港九新界幾近每區都有一個廣場,可能是八九十年代市場學與命名潮流的緣故,現在都已被XX城與XX坊所取代。近日最熱哄哄的,則非「時代」莫屬。
人文地理學家段義孚提過,「空間 Space」與「地方 Place」之分別在於「空間」是自由且無意義的場所,由「空間」轉化成為「地方」的關鍵;是來自我們的自身經驗和賦予的意義。那說起來,時代廣場也當然算是我的一個Place吧。當地庫還是間百貨公司時,我在那裡渡過了一個夏天,在女鞋部打暑期工。到後來,在跑鵝區做過了幾年街坊,每逢假日穿梭地庫超級市場與13/F戲院才是最正經的事。
相比起鐘樓,廣場的大型熒光幕其實也更具標誌性,一句「大電視下底等」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而除了報時外,鐘樓的另一作用;就是為了展示在當年公共空間用地爭議後,豎立出來的告示。回想起在2013年,商場上一次翻新過後的廣告口號為「時代是你的」。如今為著配合新的翻新工程,把那個具有26年歷史的銅鐘拆掉,繼而換上了令人莫名其妙新面貌。也彷彿好像告訴你,那個「時代」已過去了。
#四眼仔週記 #時代廣場 #銅鑼灣 #就係香港 #編輯團隊日常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攞茶漬飯出黎 即係你已經... (D100 為食麻甩騷) 攞茶漬飯出黎 即係你已經... (D100 為食麻甩騷) 相關影片: #銅鑼灣 #學友 #張學友 #d100 #爸爸 #係唔係 #第一次 #冇得睇 #係咪有 #唔識 #唔記得 #唔該 #唔識佢 #好難 #深水埗 #睇唔到 #空姐...
銅鑼灣 公共空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龍首」和「龍珠」設計裝置登陸維港,仲有中式園林中的「亭台」《#一齊一個人》
防疫期間,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社交隔離。本地建築師團隊一口設計工作室從疫情期間觀察到公眾對使用公共空間的行為改變,於是發揮創意及設計思維,製作出一系列名為《#一齊一個人》的「亭台」式公共家具,嘗試為疫情期的公共空間使用者提供「一齊」但又「一個人」的活動體驗。
緊隨着設計團隊和大坑坊眾福利會監製、同樣放置於銅鑼灣避風塘海濱的「龍首」設計裝置《首》,連串「龍珠」散佈在沿途,猶如延展開去的火龍盤踞意象。
設計#香港地 #ddHK 維港蛻變 transFORM
銅鑼灣避風塘海濱 Harbourfront of Causeway Bay
Typhoon Shelter
5.6 - 20.6 下午1pm - 10pm
Free Admissions 免費入場
#HKDC #香港設計中心
#DesignDistrictHongkong #APARTOGETHER
#creativetourism #placemaking #DiscoverHongkong
One Bite Design Studio Breakthrough Art Studio Design District Hong Kong 設計香港地 - #ddHK
銅鑼灣 公共空間 在 虛詞.無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專研中日文學關係的盧敏芝教授,新著《田漢與大正東京:公共空間的文化體驗與新女性的形構》以大量新出資料,將「田漢學」的研究回置他留學東京七年的日本大正時期,如陳小眉教授撰序提及,田漢實為最早引進西方女性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潮的學者之一。相比過去流行「上海摩登」說法,中國現代作家在異國經歷的「大正摩登」可能影響更深。
#盧敏芝 #田漢與大正東京 #陳小眉
全文:http://bit.ly/3nTpTka
◤
想閱讀更新更多「虛詞」內容,歡迎先讚好專頁,再將專頁揀選為「搶先看」!
◤ ◤
《無形》於各獨立書店有售,包括(港島)艺鵠ACO、見山書店、銅鑼灣樂文書店、銅鑼灣Desk-one溫室、glue咕嚕館;(九龍)序言書室、油麻地Kubrick、旺角樂文書店、合舍、貳叄書房、旺角Desk-one溫室、榆林書店;(新界)生活書社、荃灣Desk-one溫室;(澳門)邊度有書,售價港幣20元正。
歡迎訂閱,敬請私訊查詢。
◤ ◤ ◤
《無形》及「虛詞」歡迎自由題投稿,稿例:http://www.p-articles.com/contribution
銅鑼灣 公共空間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攞茶漬飯出黎 即係你已經... (D100 為食麻甩騷)
攞茶漬飯出黎
即係你已經...
(D100 為食麻甩騷)
相關影片:
#銅鑼灣 #學友 #張學友 #d100 #爸爸 #係唔係 #第一次 #冇得睇 #係咪有 #唔識 #唔記得 #唔該 #唔識佢 #好難 #深水埗 #睇唔到 #空姐 #商場 #24小時 #EY #去日本 #中文化 #一個字 #梅艷芳 #唔開心 #法西斯 #笑死人 #白頭髮 #飲食文化 #地下街 #為食麻甩騷 #d100 為食麻甩騷 #茶漬飯
銅鑼灣 公共空間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尖沙咀東海濱平台花園又名星光花園(Tsim Sha Tsui East Waterfront Podium Garden),是香港九龍尖沙咀東南端的平台花園,也是「尖沙咀東部的交通接駁系統」一部分,由旅遊事務署興建。本花園採用現代主義的建築風格,設置水池、小型劇場、小食亭和涼亭,亦設有兩部可往返地面的升降機。由於花園臨近尖東海濱,因此在節日時份吸引不少遊人欣賞維港煙花表演。此公共空間24小時開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於2007年8月建成開放。花園前身是永安廣場公園(Wing On Plaza Garden,名字來自旁邊的商業大廈永安廣場);為配合政府打算遷移尖沙咀碼頭(天星碼頭)巴士總站,逐趁著九鐵尖沙咀支線工程,將之由地面改到空中,地面則成為巴士總站;同時改建的還有中間道兒童遊樂場(也是由地面改到空中,地面成為公共運輸交匯處),設有行人天橋連接,此外也有天橋兼觀景台連接尖沙咀海濱花園。遊人可從維多利亞港望由銅鑼灣香港中央圖書館至北角東區走廊、鯉魚門海峽、觀塘區至九龍灣等。2015年7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新世界發展提出活化梳士巴利花園、香港星光大道及尖沙咀海濱花園計劃。星光大道上四個銅像及部份明星手印於2015年11月15日遷至該處的「星光花園」(Garden of Stars)。花園亦設有一幅63米長的「星光大電影」連環繪圖創作,展現十多部香港電影的經典場面及電影角色。唯原有的107個明星手印中,只有20個手印能重新放置在經仿製的手印架上。其他手印在2016年第一季才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