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60的網紅官品心Claire Ku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韓劇《The King:永遠的君主》(国王:永远的君主),由李敏鎬、金高銀、禹棹煥、金景南和鄭恩彩等主演,繼《繼承者們》和《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之後,李敏鎬、金高銀再度與王牌編劇金銀淑合作穿越平行時空。 禹棹奐在the king一人分飾兩角,飾演帝國皇家近衛隊長曹影跟皇帝李袞情同手足,另一位民國...
金高銀作品 在 哈潑時尚 Harper's Bazaar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AZAARCulture||
金高銀、安普賢主演的《柔美的細胞小將》首支長版預告登場
2021下半年韓劇>>>https://hbz.re/3m8qef
金高銀作品 在 udnSTYL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流行趨勢 ── 氣質是金高銀最好的名牌❤️❤️ #艾蜜莉在汐止
#金高銀 #柔美的細胞小將
金高銀作品 在 官品心Claire Ku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韓劇《The King:永遠的君主》(国王:永远的君主),由李敏鎬、金高銀、禹棹煥、金景南和鄭恩彩等主演,繼《繼承者們》和《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之後,李敏鎬、金高銀再度與王牌編劇金銀淑合作穿越平行時空。
禹棹奐在the king一人分飾兩角,飾演帝國皇家近衛隊長曹影跟皇帝李袞情同手足,另一位民國社會服務人員曹誾燮,活潑逗趣可愛,也因為出色的外貌、精湛的演技,讓人驚豔,完美表現絲毫不比李敏鎬遜色,而擁有新一代行走的賀爾蒙之稱號。
鼓勵品心持續創作 https://pse.is/RQTDT
過往的作品有:《救救我》,《Mad Dog》,《偉大的誘惑者》,《我的國家》,在2019年與朴敘俊,安聖基一同主演電影《驅魔使者》,擔任反派角色,精確詮釋善與惡的人性,也獲得好評。
這次在《永遠的君主》中爆紅,我也被影燮圈粉,這是我第一這麼認真的做人物介紹XDDD 一起來看看這個2020最危險偷心男的魅力吧~
The King:永遠的君主#12|萬波息笛選擇之人能凌駕時間悖論?|大結局預測分享|李袞跟鄭太乙結局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劇情聊天室【官品心 Claire Kuan】
https://youtu.be/HlemvQKsKq8
The King:永遠的君主#11|時空背景設定:李袞不只一個?!|李霖慘遭毒手?|網友來信分享:預測劇情|科普小教室【官品心 Claire Kuan】
https://youtu.be/AyxYmnUmBLI
The King:永遠的君主#10|穿越出入口連香樹的寓意?|李霖成魔之路的陰影 |Luna的曙光是李霖?|EP13經典場景分享|劇情聊天室【官品心 Claire Kuan】
https://youtu.be/BgJ8UCOOcmQ
The King:永遠的君主#9|穿越時空的秘密藏在時間裂縫裡?|祖父悖論-多個平行宇宙? |Luna為什麼吻姜薪栽?|結局預測?|劇情聊天室【官品心 Claire Kuan】
https://youtu.be/U5qHWh8mxV0
The King:永遠的君主#8|平行時空的李霖與李袞竟穿越過去量子糾纏?|雙子星的意義? |真正的姜薪栽沒死?|穿越時間線不只一條?|劇情聊天室【官品心 Claire Kuan】
https://youtu.be/CmC6V2MgElo
The King:永遠的君主#7|半截萬波息笛是時間停滯的關鍵嗎?|李袞是假的理科生?|兩顆子彈的意義?|劇情聊天室【官品心 Claire Kuan】
https://youtu.be/7EC-HcAfS94
The King:永遠的君主#6|大韓帝國宮內竟然還有曾穿越時空的人?|打雷傷痕副作用是懲罰?|鄭太乙的結局是死亡?|溜溜球男孩就是萬波息笛本身?|劇情聊天室【官品心 Claire Kuan】
https://youtu.be/UeUjz--149s
The King:永遠的君主#5|推翻女性形象韓劇版亞瑟王的李敏鎬是時空旅人?|大反派李霖究竟是蘭斯洛特或是莫德雷德?|曹影禹棹煥一人分飾四角徹底圈粉!|劇情聊天室【官品心】
https://youtu.be/xHzSpY2taA0
The King:永遠的君主#4|臉盲症發作,讓你追李敏鎬也需要紓睏嗎?|臉盲角色整理|Netflix韓劇|姜薪栽身世解謎|李霖愛江山也愛美人?|劇情聊天室【官品心Claire Kuan】
https://youtu.be/rWEhgXrk0EI
The King:永遠的君主#3|單身系皇帝李敏鎬霸氣吻金高銀,愛情來得太快真的就像龍捲風?|Netflix韓劇排行榜|李霖掉包陰謀?|劇情聊天室【官品心Claire Kuan】
https://youtu.be/88vKAziOrhs
The King:永遠的君主#2|平行世界大韓帝國是韓國人的理想國離於島嗎?|李敏鎬花式撩金高銀|李霖計畫搶萬波息笛及四寅劍? |劇情聊天室【官品心Clarie Kuan】
https://youtu.be/d4IvFOMFN1o
The King:永遠的君主#1|一上映就空降知名韓劇網排行榜on檔大戲,高顏值韓星李敏鎬穿越兩個世界,平行時空到底在演什麼?|劇情聊天室【官品心Clarie Kuan】
https://youtu.be/GFVL1mPj4CI
追蹤IG https://www.instagram.com/pinhsinkuan/
按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inhsinkuan/
#永遠的君主 #禹棹奐 #曹影
金高銀作品 在 官品心Claire Ku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韓劇《The King:永遠的君主》(国王:永远的君主)於4月17日開播,由李敏鎬、金高銀、禹棹煥、金景南和鄭恩彩等主演,繼《繼承者們》和《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之後,李敏鎬、金高銀再度與王牌編劇金銀淑合作。
鼓勵品心持續創作 https://pse.is/RQTDT
這部劇開播之後,前四集收視率成了金編作品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很多網友紛紛說要棄劇!平行時空難懂,男女主角沒有cp感,bgm 太少,但我想說拜託千萬不要啊,我自己看了前三集也覺得超悶,但秉持著沒關係,是敏鎬啊,就咬著牙吃下去,我整理了劇中精采的劇情,拜託給第四集最後十分鐘一次機會,真的可以挽回你的心XDDD
(如果沒有那...那我也就認了XDDD)
◎李袞與太乙的一見鍾情?
◎大韓帝國是韓國人的理想國:離於島?
◎穿越時空的關鍵:萬波息笛與四寅劍
◎李霖到底掉包多少人?
◎尚宮嬤嬤知道事情的原委?
◎太乙的指紋為什麼找不到?
◎太乙從民國帶到帝國的識別證為何消失?
歡迎大家在底下留言交流討論,感覺自己好像偵探XDDD
補充資訊:在韓國外島濟州島,流傳於婦女們間的理想國,還有一座島名叫「離於島」(이어도,現今為蘇岩礁暗礁處,抑或「波浪島」,距離現今濟州島西南部149公里之遠),而這座島多海浪,難以接近,又屬暗礁,在過往日子濟州婦女間,被稱為「傳說之島」、「寡婦們之島」(과부들만의 섬),或「彼岸之島」(피안의 섬),因為她們相信因戰亂、出遠洋捕魚不幸罹難丈夫或兒子冤魂,都會來到此處安居。
從高麗時代(918-1392)起,濟州婦女在島上工作時,一邊搗著米、撿著馬糞時,不忘記唱著以發語詞「離於島」(이허도)開頭的勞動歌謠(노동요),幻想著從它得到力量與生活的動力,且在著名當代韓國小說家李清俊(이청준,1939-2008)《離於島》一書內,描繪看過此島的人,全都不想回去故鄉了,因為在那島上,人們不用工作也可以好好活下去,豐衣食足無缺,更讓此島增添傳奇性。當然就史實記載,從來沒有人去過那個地方,同時也沒有人從那座島上回來過了。
資料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4101
莫比烏斯環:出生於 1790 年 11 月 17 日的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August F. Möbius)除了在數學方面有所貢獻,他還是位天文學家。不過,他的名字之所以仍為世人熟知,卻是因為他在年近七十時的一項偶然發現:莫比烏斯環。
莫比烏斯環的製作非常簡單:將長紙條的一端扭轉 180 度後,再將兩端黏在一起就成了。這個結構看似簡單的紙環,卻有著許多奇妙的性質。一般的紙張都有正面與背面,但莫比烏斯環卻只有一面,因此你從紙上任一點往前塗上顏色,最後都會回到原點,而且各處都會塗滿同一個顏色,不像一般紙環,可以在正反兩面塗上不同顏色。
因為莫比烏斯環具有這些違反直覺的奇妙性質,不只出現在許多科幻小說、電視、電影之中,還成為許多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包括美術、雕塑、建築等等。
資料來源:https://pansci.asia/archives/109598
The King:永遠的君主|一上映就空降知名韓劇網排行榜on檔大戲,高顏值韓星李敏鎬穿越兩個世界,平行時空到底在演什麼?|劇情聊天室더 킹 : 영원의 군주【官品心Clarie Kuan】
https://youtu.be/GFVL1mPj4CI
2020必看韓劇|我的全像情人|知名韓劇網排行榜TOP10外,也有好看的浪漫愛情劇?My Holo Love 【官品心Clarie Kuan】
https://youtu.be/f3QP-xGxEUs
夫妻的世界|如何面對渣男?我只有一個原則,就是O你O抬爆!夫婦의 世界 【官品心Clarie Kuan】
https://youtu.be/mU1GU6Ua5ys
追蹤IG https://www.instagram.com/pinhsinkuan/
按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inhsinkuan/
#永遠的君主
#Netflix
#平行時空
金高銀作品 在 【明星幕後】金高銀的8個故事!中文十級的男神收割機 - ELLE 的相關結果
韓國演員金高銀被稱作是「第二眼美女」,透過韓劇《奶酪陷阱》、《鬼怪》兩部作品躍升大勢,和李敏鎬合作《The King:永遠的君主》讓她海外人氣 ... ... <看更多>
金高銀作品 在 憑19禁電影出道!7點認識《柔美的細胞小將》金高銀,曾與大 ... 的相關結果
而在9月17日正式上線的《柔美的細胞小將》則是下半年最受矚目的作品之一!該劇是改編自李東建的同名著名漫畫,以女主角「柔美」腦袋中的細胞 ... ... <看更多>
金高銀作品 在 金高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 了大鐘獎、青龍獎等多座電影獎項的新人女演員獎。2016年,首次出演電視劇《奶酪陷阱》。2016年底,以作品《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再創事業巔峰,實力備受肯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