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政問」寫了篇文章,分享如下:
【HUB台灣,資訊力就是國力的時代】
資訊取得,人民已比政府還要快
當前全球資訊流通的狀況,是過去二、三十年來無法想像的,我們一週接觸到的資訊量,超過 17 世紀的人一生可能接觸到的資訊量,不只是因為1994年網景(Netscape)帶起瀏覽器的流行、1999年 Google Search 服務第一次上線,對於在台灣的我們,更經歷了資訊的封閉與開放。
在過去,一般人無法接觸的資源與知識,政府能夠輕而易舉地取得,造成資訊上的落差,也因此產業發展的方向、企業的扶植均由大政府的思維主導政策。但到了網路時代,人民獲得資訊的方式變得多元,滑鼠點幾下就可以看到國外最新的技術、產業案例,近幾年許多新創團隊紛紛嶄露頭角,用的是最先進的技術、做的是我們從未想過的創新服務。政府隨著組織日漸龐大笨重,等到新資訊透過官僚體系慢慢傳到高層並制定成政策,許多年輕人已經像游擊隊一樣,將困難各個擊破,用充滿彈性與效率的方式勇闖世界。人民的動作,比政府還要快。政府也逐漸推動開放資料(Open Data)、大數據(Big Data)與群眾外包(crowd sourcing)政策,善用民間的力量來協助解決社會問題。
本位主義,各部會溝通不良、各行其事
隨著網路的崛起,做出產品、提供新服務的門檻逐漸降低,愈來愈多人投入創新創業的道路,政府看見了這類中小企業崛起的趨勢,也在近幾年投入資源,扶植台灣的新創產業。目前政府共有13個部會,推動超過48個與創新創業有關的專案,可見政府十分重視;但另一方面,缺乏交流、溝通與統整,卻也造成大量的內耗,部分部門在進行的專案目標類似、甚至重疊,不但喪失了互相學習的機會,也無法進行有效的工作分配,演變成各個單位比拚各自的KPI,專案與預算不斷增加的現況。而缺乏溝通除了造成資源的浪費,也對於一些需要跨部會討論的產業造成障礙,當無法順利聚集相關部會溝通,就無法即時推動對的政策,使得政府不但效率低落,更延宕產業發展的最佳時機。
以電子商務的服務來說,其牽涉到稅務、物流、販售藥妝、廣告...等問題;無人機的技術與應用則關係到NCC、民航局、法務部等單位;金管會成立了「金融科技辦公室」來推動金融業運用科技創新服務,而區塊鏈顯然為未然關鍵技術,然而區塊鏈並不單單有關金融產業,還包含其他議題如土地所有權登記、智慧財產權註冊、廠商供應鏈管理、電子投票系統、電子醫療紀錄與食物生產履歷等等。金管會只能管到區塊鏈與金融產業有關的金流部分,並不負責資訊流相關議題,區塊鏈同時牽涉到信任、隱私、資訊安全、網路行為等,若只有金管會負責研究與推廣,恐怕無法因應快速更迭的網路資訊時代。
人民無感,來自組織與思維未能同時調整
對於轉型為科技政府並提升政府效率,政府這幾年並非毫無作為——國科會改成科技部、研考會與經建會合併為國發會,行政院也於2012年修正「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設置要點」,推動各部會副首長兼任資訊長(CIO),並由時任政務委員的張善政出任台灣第一個行政院資訊長,率領其他36位各部會的資訊長推動科技政策與資通訊產業發展,同時帶動各部門的資訊服務升級。
許多國家的政府如美國、英國、芬蘭、澳洲、日本、香港、新加坡都設有國家等級的資訊長,政府資訊長的工作除了思考政府內部如何帶入科技思維,更重要的是透過科技的方式連結人民,隨時掌握社會問題與產業趨勢,即時進行改善與調整,用新時代的方式服務人民。然而冠上資訊長的職稱,各部會的腦袋就會跟著資訊化了嗎?
由各部會副首長來兼任資訊長,其不但嫺熟各部門內整體業務,且有足夠溝通、協調的能力,可望規劃出符合該部門的IT服務;但另一方面,其須深入理解資訊的應用方式與價值,才有辦法結合現有業務並打造合適的資訊服務,況且若沒有相對應的IT部門支援,各副首長原先的業務已佔據其大量時間與精力,且跨部門溝通的問題依舊存在,各部門資訊長做得辛苦又成效不彰也是預料中的事。
資訊不流通,如何打造科技政府?
當資訊無法充分流通,如何打造科技政府?政府跟民間的資訊不流通,政府各部會之間的資訊也不流通,導致科技政府的美夢窒礙難行。當我們看見國外政府雲端化、數位化、甚至如前述的資訊長案例,都應該要回頭想想:台灣政府科技化遇到的困難是什麼?階段性的目標是什麼?又該如何排解現有障礙?科技只是協助政府順暢運作的一項工具,我們該做的是列出適合台灣社會的做法,討論我們心目中理想的政府是什麼模樣,而非一味沿用他國的成功方法。
在全球數位化的襲捲下,多中心化(過去通常說「去中心化」)已經是必然的趨勢,台灣政府應繼續向前邁進,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與體驗思考,推動政府O2O線上線下的整合,朝亞太區域的HUB邁進,而不是繼續沿用過去由上而下、中心化的方式,執行破碎的資訊與科技政策。創業者常互相提醒一句話:「成功不能複製,但失敗可以學習。」台灣政府有許多需要向市場、企業、人民學習的地方,當我們不再以政府為中心、不再以單一部門為中心,而是全民都可以當政策幕僚時,台灣會變得怎麼樣?
#名人邀稿系列第四彈 特別版 節目開播倒數20分鐘!
今晚九點,政問10行政院長張善政,敬請收看 - talkto.tw/talk/s2-04.html
【HUB台灣,資訊力就是國力的時代】
資訊取得,人民已比政府還要快
當前全球資訊流通的狀況,是過去二、三十年來無法想像的,我們一週接觸到的資訊量,超過 17 世紀的人一生可能接觸到的資訊量,不只是因為1994年網景(Netscape)帶起瀏覽器的流行、1999年 Google Search 服務第一次上線,對於在台灣的我們,更經歷了資訊的封閉與開放。
在過去,一般人無法接觸的資源與知識,政府能夠輕而易舉地取得,造成資訊上的落差,也因此產業發展的方向、企業的扶植均由大政府的思維主導政策。但到了網路時代,人民獲得資訊的方式變得多元,滑鼠點幾下就可以看到國外最新的技術、產業案例,近幾年許多新創團隊紛紛嶄露頭角,用的是最先進的技術、做的是我們從未想過的創新服務。政府隨著組織日漸龐大笨重,等到新資訊透過官僚體系慢慢傳到高層並制定成政策,許多年輕人已經像游擊隊一樣,將困難各個擊破,用充滿彈性與效率的方式勇闖世界。人民的動作,比政府還要快。政府也逐漸推動開放資料(Open Data)、大數據(Big Data)與群眾外包(crowd sourcing)政策,善用民間的力量來協助解決社會問題。
本位主義,各部會溝通不良、各行其事
隨著網路的崛起,做出產品、提供新服務的門檻逐漸降低,愈來愈多人投入創新創業的道路,政府看見了這類中小企業崛起的趨勢,也在近幾年投入資源,扶植台灣的新創產業。目前政府共有13個部會,推動超過48個與創新創業有關的專案,可見政府十分重視;但另一方面,缺乏交流、溝通與統整,卻也造成大量的內耗,部分部門在進行的專案目標類似、甚至重疊,不但喪失了互相學習的機會,也無法進行有效的工作分配,演變成各個單位比拚各自的KPI,專案與預算不斷增加的現況。而缺乏溝通除了造成資源的浪費,也對於一些需要跨部會討論的產業造成障礙,當無法順利聚集相關部會溝通,就無法即時推動對的政策,使得政府不但效率低落,更延宕產業發展的最佳時機。
以電子商務的服務來說,其牽涉到稅務、物流、販售藥妝、廣告...等問題;無人機的技術與應用則關係到NCC、民航局、法務部等單位;金管會成立了「金融科技辦公室」來推動金融業運用科技創新服務,而區塊鏈顯然為未然關鍵技術,然而區塊鏈並不單單有關金融產業,還包含其他議題如土地所有權登記、智慧財產權註冊、廠商供應鏈管理、電子投票系統、電子醫療紀錄與食物生產履歷等等。金管會只能管到區塊鏈與金融產業有關的金流部分,並不負責資訊流相關議題,區塊鏈同時牽涉到信任、隱私、資訊安全、網路行為等,若只有金管會負責研究與推廣,恐怕無法因應快速更迭的網路資訊時代。
人民無感,來自組織與思維未能同時調整
對於轉型為科技政府並提升政府效率,政府這幾年並非毫無作為——國科會改成科技部、研考會與經建會合併為國發會,行政院也於2012年修正「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設置要點」,推動各部會副首長兼任資訊長(CIO),並由時任政務委員的張善政出任台灣第一個行政院資訊長,率領其他36位各部會的資訊長推動科技政策與資通訊產業發展,同時帶動各部門的資訊服務升級。
許多國家的政府如美國、英國、芬蘭、澳洲、日本、香港、新加坡都設有國家等級的資訊長,政府資訊長的工作除了思考政府內部如何帶入科技思維,更重要的是透過科技的方式連結人民,隨時掌握社會問題與產業趨勢,即時進行改善與調整,用新時代的方式服務人民。然而冠上資訊長的職稱,各部會的腦袋就會跟著資訊化了嗎?
由各部會副首長來兼任資訊長,其不但嫺熟各部門內整體業務,且有足夠溝通、協調的能力,可望規劃出符合該部門的IT服務;但另一方面,其須深入理解資訊的應用方式與價值,才有辦法結合現有業務並打造合適的資訊服務,況且若沒有相對應的IT部門支援,各副首長原先的業務已佔據其大量時間與精力,且跨部門溝通的問題依舊存在,各部門資訊長做得辛苦又成效不彰也是預料中的事。
資訊不流通,如何打造科技政府?
當資訊無法充分流通,如何打造科技政府?政府跟民間的資訊不流通,政府各部會之間的資訊也不流通,導致科技政府的美夢窒礙難行。當我們看見國外政府雲端化、數位化、甚至如前述的資訊長案例,都應該要回頭想想:台灣政府科技化遇到的困難是什麼?階段性的目標是什麼?又該如何排解現有障礙?科技只是協助政府順暢運作的一項工具,我們該做的是列出適合台灣社會的做法,討論我們心目中理想的政府是什麼模樣,而非一味沿用他國的成功方法。
在全球數位化的襲捲下,多中心化(過去通常說「去中心化」)已經是必然的趨勢,台灣政府應繼續向前邁進,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與體驗思考,推動政府O2O線上線下的整合,朝亞太區域的HUB邁進,而不是繼續沿用過去由上而下、中心化的方式,執行破碎的資訊與科技政策。創業者常互相提醒一句話:「成功不能複製,但失敗可以學習。」台灣政府有許多需要向市場、企業、人民學習的地方,當我們不再以政府為中心、不再以單一部門為中心,而是全民都可以當政策幕僚時,台灣會變得怎麼樣?
by 余宛如(社會創新 透明國會)(社會創新 透明國會)
請追蹤 fb.me//Yuwanju
第九屆民進黨不分區立委
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創辦人&董事長
英國倫敦亞非大學食物人類學 碩士
台灣公平貿易推廣協會 理事長
綠色電商聯盟 副理事長
社會企業發展聯盟 常務理事
《明日的餐桌》作者
原文連結 talkto.tw/feature/20160505_02.html
金融業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數位轉型怎麼做?金融業、製造業、中小企業數位轉型案例 的推薦與評價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2021年5月4日— 數位轉型金融業成功案例. 台新金控每6個年輕人就有1個是Richart用戶. 台新金控不算大,資產總額只有國泰 ... ... <看更多>
金融業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數位轉型學院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數位轉型 的理論與實務等相關議題,會陸續推出經典書籍導讀、標竿案例典範及失敗教訓、 ... 數位金融科技資 ... 數位科技如何協助金融業轉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