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者看《明白歌》02 ✨✨
又到了演出者看《明白歌》時間!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負責詞曲、現場音樂的編劇團隊成員—— #曾伯豪!
在劇中,伯豪深情唱出政治犯李媽兜與愛人陳淑端流亡、離別的心酸,也負責劇中多首詞曲的撰寫。此外,在2019、2020年的《明白歌》巡演活動中,伯豪也分別擔任親子工作坊與校園巡迴講座的講師。
幾場巡演活動中,和國高中生,甚至更小的小小孩分享這段故人事,伯豪有什麼樣的感觸呢?
--
📢 巡演期間,得以與政治受難前輩、後代家屬、當地鄉親等等的演後交流,覺得有什麼特別想分享的?
👨 印象中在慈林基金會舉辦工作坊的時候,有一位小朋友因為年紀還小所以整場都在玩玩具,可是當我們問到「可以怎麼樣做讓我們不會忘記事情?」的時候,他突然指著用撲克牌搭著的像是橋的結構,說「就是這樣玩」。
雖然可能是巧合,也不確定他是不是真的懂什麼意思,但是這個瞬間很美。
📢 2020年「說故事的人」在校園內外的放映分享會,對於高中生的回饋有什麼感受嗎?
👨 過去自己高中是不談歷史的,甚至對大部分學科是不感興趣的!有興趣的是西洋音樂、街舞、籃球明星、電玩、戀愛,所以看到大部分的學生會踴躍發言,不論是感想或提問,都讓我感到非常的激動與一點點自卑。
尤其是,看到大部分學生對明白歌說故事的人放映會的專注程度,我覺得很開心也覺得台灣會越來越好。
明白歌是我少數參與的劇場製作中最有壓力,但是劇場方面卻將很有壓力的歷史區段,用相較過往劇場比較沒有知識壓力、沈重感覺、痛苦畫面的方式一步步和大家分享。我很希望接下來可以認識更多人,我們可以討論更多。
📢 《 明白歌》對你而言,是用什麼方式在說故事呢?
👨 對我而言,《明白歌》以劇場部分而言是一個表演性、現場性拉到一定水準之上的講座演出(Lecture performance),我覺得這個形式的重點在於,我部分給予情境給予感性部署,但與此同時試著創作跟著觀眾一起思考的過程。有別於以往說唱藝術做法,現場性只服務於炒熱氣氛、互動,明白歌的做法包含故事講述、報告劇、情境扮演、朗誦、表演敘事者身分調度、真實經驗者報告。整個過程都是為了讓知識與感性能夠產生連結,而不是只操作感性與故事的意義範圍。在整個計畫方面,這是一個社群藝術的創作,不論是復返回當地或是工作坊、校園講座,都是在面對社群如何建立以及試著讓社會在未來有基礎找尋共識。在隻字不提殖民、不提黨派的計畫,卻無疑是在對臺灣最基本的地方試著化解部份僵局的溫柔舉動。雖然以普及率、藝術性來說也不算有效率或前衛,但這或許是目前劇團處理歷史議題對於社會溝通最有意義的處理方式,意即長期的多方面的展開對話與合作,而不是過往野台即下鄉、校園即教育、跨國即推廣的簡化邏輯,但其實本質上還是一場場一次性、感性經驗的花火。
📢 為《明白歌》未來的巡演,給觀眾必看的一句推薦、信心喊話,你會說?
👨 最累的製作最誠懇的分享,這段歷史不輕鬆,但我們可以一起談談,讓我們用《明白歌》開個群組邀請你們來!
--
🪕 詞曲/聲響/現場音樂/編劇團隊|曾伯豪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畢。從小學習中國音樂,高中時歷經西洋搖滾樂衝擊,而後師承周定邦先生學習台灣唸歌。2012年與友人創立《迷宮迴廊》樂團,2013年參與《小嫩豬》樂團。2014年創立鬼講堂,與表演者吳宗恩、戴開成共創改編焦吧哖事件。2018年於臺北和鳴南樂社學習南管。近年常參與劇場與聲音相關創作,曾與各國藝術家:Kitt Johnson(丹麥)、坂本弘道、內橋和久、千野秀一、李世揚、李慈湄、黃思農等人合作或即興音樂交流。近來在音樂間流浪以及嘗試理解何謂「在當場」,除鬼講堂計畫試圖理解抗日事件中的多重敘事問題及背後社會成因外,音樂作品則與社會議題及個人情感相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南島民族廳 聽完了臺灣史前史,再來就是要進入了南島民族廳,邀請到展示教育組 #蔡念儒研究助理,來帶著聽眾朋友一起逛臺灣南島文化與臺灣的16個族群。 展覽說明: 臺灣南島民族的文化內涵相當豐富,且各族群的文化有異有同。本項展示採取一個族群一個主題的...
野灣教育迴廊 在 樂活台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下)🦕化石館、探索館🐋46億年的冒險最終回🐘
🎯 從本篇開始,我們即將踏入編號4:化石館,走入臺灣化石的珍貴寶庫,重新閱讀臺灣靈長類的現今與過去,以及鱷魚、梅花鹿、水牛、豪豬、老虎和黑熊等臺灣出土化石的特色與故事。映入眼簾的早坂中國犀全身骨架,更深刻註記了菜寮化石的意義與重要性。透過操作多元的互動道具,您將進一步認識哺乳動物化石在臺灣古生物學術界不可取代之地位。
🎯 以及在編號5:探索館中延續臺灣在地化石之旅,探尋左鎮人的真相,請您再走近化石清修室,看看專家是怎麼發掘、清修到復原化石。接著進入大象一族,您會驚訝地發現台灣竟然曾經出現這麼多種大象化石,包括了東方劍齒象、草原猛獁象和淮河古菱齒象。在一樓的探索教室,您還可以和自己著色的動物一同玩耍呢!
-
-
#樂活台南 #tainanlohas #tainan #tainanfood #美食 #台南 #台南美食 #台南景點 #旅行 #旅遊 #好吃 #美味 #打卡 #景點 #網美 #正妹 #文青 #左鎮區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 #化石 #恐龍 #長毛象 #暴龍 #三角龍 #菜寮化石館 #骨骼 #棘龍 #鱷魚 #化石爺爺 #光榮國小
野灣教育迴廊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滿山桐花盛開,在清晨赴機場的路上。
台灣的美,絕不放棄。
4月30日
台大大學自主聯盟
5月1日國際記者會邀請
由四千多位台大師生校友共同發起的台大大學自主聯盟,將於五月1日星期二中午12點30分,在台大傅鐘前舉行國際記者會, 針對教育部否決台大新校長一事,發表正式聲明,號召全校師生、全球校友共赴校難,一起反抗教育部違法亂政,堅持大學自主。
謹此邀請中外媒體、各界關心台大和台灣高教存亡的朋友們,前來支持指教。
台大大學自主聯盟敬邀
聯絡人:張小姐
電話: 02 3366-3366轉55796
—————————————
4月29日 15:00
水木清華
2018年4月29日下午三點,清華大學師生在清華園裡,針對「民主與學術自由」發布聲明。
四位先後任校長共同出席:劉兆玄、劉炯朗、陳力俊,及現任校長賀陳弘。
清華大學有百年歷史。我們目睹清華大學在昏暗的一刻,交出一份直面今天的宣言、傳世未來的文獻。
...........................................
清華大學429宣言
1991年在這個校園裡發生了驚動台灣社會的「獨台案」,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廖偉程等五人,因閱讀史明的著作《台灣人四百年史》而遭逮捕,並擬以內亂罪判處唯一死刑。當時清華師生即使對此事的政治理念極為分歧,但仍群起抗議,全台灣各大學與知識分子也第一時間站出來聲援,結果促成了知識界大團結,不僅調查局副局長高明輝因此辭職,更廢除了刑法第一百條以及《懲治叛亂條例》。自此,大家都以為台灣領先所有華人社會,為後代子孫確認了思想自由、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等天賦人權。
但當台灣政壇首度出現總統、副總統與教育部長皆出身高教體系的組合時,最近卻發生如此荒腔走板的台大校長遴選案件,我們擔心這會是台灣墮落的開始,謹發佈以下宣言:
人類的主要價值在文明,
台灣的重要價值在民主。
大學不僅是要傳承以及創造知識,
更應該要捍衛台灣這塊土地的價值。
我們應該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我們繫上黃絲帶,
我們誓言與所有曾經努力過的人民們,
不論立場是否相同,
一起捍衛台灣民主與學術自由。
我們懇切呼籲執政黨裡的「台大人」,不要忘記當年在台大訴求「自由之愛」的初衷;我們也呼籲在野黨明確表明你們以後面對類似事件的態度;我們呼籲所有厭煩藍綠惡鬥的台灣民眾,大聲說出我們對這些政治人物的要求。
我們要求蔡總統:
1. 教育部收回此次台大遴選事件的成命。
2. 立即修改大學法,由遴選委員會自主決定各大學校長的人選。
3. 落實黨政軍退出校園,還給校園乾淨自主的空間。
宣示於清華園,2018年4月29日
———————————————
4月28日 11:33
台大,請你抵抗
在政府公然「入侵」大學自主的一百多天裡,全台灣的大學校長們至今沒有發過一個聯合聲明。
大學校長們的核心責任在捍衛高等教育的獨立人文精神,面對政府強權的侵害卻選擇沈默,這「沈默」的聲音太巨大、太震耳了,尤其在百年歷史的迴廊裡。我認為將來的歷史會凸顯他們的嚴重缺席。
遴選委員會在這期間承受了極重的壓力。我們從小被教育的所謂「疾風知勁草」,在價值的泥沙俱下裡已經不被當一回事了,但是,懇請了解:
今天的一步退讓,就是台灣價值的大潰堤。今天的少年,將沒有未來。今天的我們,將無路可退。我們胼手胝足建立起來的開放社會,將付諸流水。
台大終於有一個歷史的機會,證明它的獨立精神、人文厚度,是台灣不退的堡壘。
台大,請抵抗到底。
遴選委員,請勇敢,請堅強。
台大遴委會名單:姚立德、鄭瑞城、鄭淑真、劉緒宗、黃長玲、何弘能、袁孝維、李琳山、沈冠伶、廖俊智、周筱玲、梁賡義、黃鵬鵬、陳維昭、蘇慧貞、梁次震、蔡明興、彭汪嘉康、洪泰雄、林彥廷
——————————————————
4月27日 23:49
載入史冊的今天
教育部拖延任命台大透過遴選機制選出來的校長當選人三個半月。拖延的理由一再變動。
過程中台大被迫召開三次會議:第一次,學術倫理委員會召開,結論是,所謂抄襲案不成案。第二次,遴選委員會不得不開會,結論是,認定當選無疑義。第三次,被迫召開臨時校務會議,結論是,五個所謂「有問題」的提案全部「擱置」。「擱置」,不是字面上「不予處理」的意思,而是一個正式的行政作為,認為「不應該成案」。
台大的三次會議、三次檢視、三次結論,都被教育部拒絕。
在這一百多天內,教育部讓台大沒有校長。今天拿出最後手段:台大遴選會所選出的校長,不予聘任。
我跟台大沒有淵源——我這漁村的孩子沒考上台大。
我跟管中閔湊巧共事過,但是我們的業務交集不多,也無暇建立私交。他會不會是台大最好的校長?I don’t know and I don’t care. 我不是遴選委員。
但我知道的是,他是台大經過正規程序產生的校長。
所以,我知道幾件根本的事:
我知道,大學的自由、獨立,是民主社會的核心價值之首要大宗。
我知道,尊重程序正義是民主制度的核心棟樑原則,絕不可破,一破就是大崩潰。
我曾經擔任行政院政務官,因此我知道,對於社會矚目、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不論是哪一個部的業務,最後的主導者、決策者、拍板定案者,是行政院長。
我曾經是中央政府的部長,因此我知道,對於社會矚目、影響深遠的事件,行政院長一定會負責任地向總統詳細報告,分析利弊。
所以,不要告訴我,這是教育部一個單一部會做的一件事。它,不是。
今天,2018年4月27日,教育部拒絕任命台大獨立選出的校長,我知道的是:
這是一個台灣百年民主追求史上一個里程碑的日期。這個日期標註了:
在總統蔡英文的許可、行政院長賴清德的拍板下,決定做出了。他們身為政治人物的從政史上,留下一個紀錄:為了一黨之私,他們破壞了「大學自主」的核心精神。
在民進黨做為一個拿「民主進步」為招搖旗幟的政黨史上,留下一個紀錄:這個黨為了獨佔權力,踐踏了民主進步的關鍵原則,就是尊重大學獨立、自由的精神。
在台灣大學做為台灣最重要的大學校史上,今天留下一個紀錄:它的師生在捍衛自己獨立而自由的空間上,失敗了。
遴選委員們,你要說什麼?
校長候選人們,你要說什麼?
全台灣其他的大學校長們,你要說什麼?
未來被這個政府邀請、「許可」做台大校長的人,你要說什麼?
在台灣百年來的民主自由的追求史來說,今天是一個一定載入史冊的日期:4/27/2018。
歷史,會審判的。遲早而已。
但是今晚我傷心。我傷心的是,當審判的日子到來,該被審判的被審判吧,但是幾代人幾十年近百年來一滴淚、一滴汗、一滴血、滿腔辛酸所建立起來的包容、開放、溫潤又講究公平與寬容的台灣,正式進入崩壞。而我們,和我們清純可愛的下一代,都逃不掉。
野灣教育迴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南島民族廳
聽完了臺灣史前史,再來就是要進入了南島民族廳,邀請到展示教育組 #蔡念儒研究助理,來帶著聽眾朋友一起逛臺灣南島文化與臺灣的16個族群。
展覽說明:
臺灣南島民族的文化內涵相當豐富,且各族群的文化有異有同。本項展示採取一個族群一個主題的方式,介紹各種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面向,包含族群關係、族群文化的多元性、建築文化、兩性與親屬、海洋文化、會所制度、生計方式、祭儀、精靈觀念、分合與連結等。展廳中除了呈現原九族文化,亦介紹近年歷經民族識別過程的七族,以完整呈現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的重要發展歷程,及其族群文化,並且延伸介紹世界南島語族跨越海洋的文化連結。觀眾參觀所有的展示廳之後,對於南島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可以獲得一個初步的印象,並且做為更進一步探討的基礎。
社會人群關係:
本展示室為南島民族廳的第一廳,介紹了世界南島語族的範圍以及可能擴張的途徑,試以說明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的關係。透過多媒體的互動,一覽臺灣原住民族的基本概況,同時在展廳內迴廊上,還有多媒體觸控語言學習機,以真人發聲,學習臺灣原住民族的基本問候語。本展示室另呈現族群之間的人群關係,諸如透過契約的展示介紹平埔族與外來族群的互動關係。泰雅族與周邊族群的多元文化融合,在文面與織布文化上,又擁有在地的文化獨特性。排灣族的聚落與建築是以大型繪圖介紹部落的選址與空間佈局,而建築生活空間,則是以石板屋立體模型呈現。此外,在族群人群關係中,還介紹了阿美族重要的兩性分工的互動模式。
工藝、生計與社會:
本展示室的主題為雅美族(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工藝技術、卑南族會所制度的社會組織、魯凱族現代的生計方式等。縮為「工藝、生計與社會」作為展示室的標題。本展示室最醒目吸引人的,即是放置展廳中間的三艘雅美族拼板舟,並採用多媒體播放方式介紹整體架構的組成。展示中有十二人座的大型刻紋的拼板舟,也有小型無紋飾的拼板舟,它各具什麼特性,邀請您來參觀討論。在卑南族會所制度的介紹是運用多媒體播放,同時也放置了少年會所的模型,並且透過大型繪圖介紹了會所內學習的內容。此外,為了讓大眾瞭解臺灣原住民的現代生活情況,特別將魯凱族散布在各行各業的工作照片,製作成大型百工圖呈現在展示室的挑高牆面上。
祭儀與精靈觀念:
臺灣原住民族的原始信仰相當地特殊,本廳採用大型繪圖、文物與看板介紹賽夏族、鄒族、布農族的祭儀與精靈觀念。 並以多媒體播放賽夏族、鄒族的祭典紀錄片。賽夏族的矮人祭是南島民族之中相當特殊的祭典,祭祀中述說著族人與矮人之間的關係。這也是族人展現傳統祭儀、服飾與
社會型態的重要祭典:
戰祭與小米祭是鄒族的重要祭典,呈現部落與家屋的結構關係。近年來鄒族積極走出部落,進行以傳統儀式為基礎的文化展演,1997年演出舞台劇《Tsou伊底帕斯》。 布農族的巫術具有除病消災或使人身陷災厄的效果。巫術多由巫師進行,成巫儀式、法器以及每年增強法力的祭典是巫師力量的來源。但巫術絕非巫師的專利,而是所有的人都想要嘗試學會的一種能力。
分合與連結:
近年臺灣原住民族的民族意識逐漸提升,2000年後政府識別出七個民族。本主題除了用圖文介紹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概況,以及識別出的七族傳統文化,同時也呈現七族強化的文化特質。如噶瑪蘭族的香蕉絲文創產業;撒奇萊雅族的重現火神祭;太魯閣族語言文字化的族語詞典;賽德克族文化展演的多媒體運用產物;邵族的觀光在地發展的神話商品;拉阿魯哇族的貝神祭;卡那卡那富族的米貢祭。此外,臺灣原住民族的發展,已跨越到世界南島語族的視野。在最後,以大量的活動照片(包括南島語族文化特徵,以及在臺灣與海外舉辦的各項交流活動「南島文化節」、「世界原住民廣電聯展」、「南島語族至臺灣原住民族部落探尋」、「臺灣原住民族海外南島文化交流」等),呈現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族的重要關係。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野灣教育迴廊 在 【教育迴廊盛大開幕!】開放預約導覽! -... - WildOne野灣野生 ... 的推薦與評價
【教育迴廊盛大開幕!】開放預約導覽! - 野灣從前年開始籌備至今,歷經了多次疫情的波折,終於在多方人馬的共同努力下,硬是把教育迴廊給擠出來啦!教育迴廊由野灣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