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旅誌】EP.10澳花瀑布
📍位置:宜蘭|南澳
🦶前往方式:步行
⏳耗費時間:單程二十分鐘
_
📗景點介紹:
澳花瀑布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瀑布斜掛於凹陷山壁中,三面皆為高聳峭壁。
瀑布落差47公尺,寬2~5公尺,下方形成5公尺深的瀑潭。
從離瀑布最近的水管橋停車點,走到澳花瀑布約二十分鐘。
_
📌注意事項:
產業道路路況不一,下雨地震就會改變,小轎車注意底盤太低就不要硬開進來了,選擇遠一點的地方停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_
#後山禮人 #野外工作室 #taiwan #hualien #exploretaiwan #traveltaiwan #iseetaiwan #backpackerintaiwan #bpintaiwan #花蓮溯溪 #溯溪 #獨木舟 #秘境 #臺灣 #花蓮 #花蓮秘境 #花蓮景點 #花蓮旅遊 #打卡景點 #背包客棧 #背包旅行 #背包旅行在台灣
活動報名及更多相關資訊:
🎈後山禮人官方網站👉🏼網址連結請見IG主頁🔗
🎈facebook 粉絲專頁👉🏻 後山禮人|野外工作室
🎈Instagram 官方帳號👉🏻@wildstudio_tw
🎈Line 官方帳號 👉🏼ID搜尋@232idgin (要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030的網紅SUN X 魔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星期六,日只有船在黃石碼頭>灣仔南營地來往 但應該十分多人,平日可以選擇座小巴行去,或CALL私家的快艇前往到達 灣仔西營地較大,主要草原,廁所供水位較遠,也較乾淨 灣仔南方便釣魚,廁所十分近,但位置十分少,和近上下船位,會有嘈音...
野外步行2 在 Australia 澳洲盡是不同 (Tourism Australi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SustainabilityInAustralia #綠在澳洲
Wildlife Wonders提供一個75分鐘嘅步行導賞團👣,除咗畀參加導賞團嘅旅客喺野外認識野生動物之外,亦都通過導賞團的收入支援科研保育工作,可謂一舉兩得😍
Photo:IG/ @wildlifewondersaus
野外步行2 在 一一。細說愛生活 YatYat Family Lif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覺得露營過夜太大負擔,來個Day Camp又如何?
老實講,露營比Staycation帶的物品還要多,加上我只是野餐初哥,離露營還有點距離,不如試下約埋朋友去Day Camp感受一下?
呢日我哋同 貓町媽媽 親子 玩樂 扮靚日誌 一齊岀發去位於大嶼山的 #浪人舍,一共有5個營,去完之後我覺得營地不錯,最多可以10個朋友share一個營:
⛺️帳篷蓬樓底高,乾淨企理
每個營都有獨立洗手間同淋浴間 #有熱水
💨營內有小型冷氣機、大風扇及小型雪櫃
#冷風很足夠 #雪櫃有雪格沒有冰格
💦營外有獨立洗手盤
🍳有電磁爐及煮食煲
🍖有獨立燒烤爐
☀️提供野餐墊、可以帶毛小孩🐶🐶
我們先入東涌買燒烤食物和用品,超市有些已醃好的食材及燒烤用品,記得買塊大燒烤網🛒,然後岀發去大嶼山塘福泳灘旁的浪人舍。
浪人舍其中一個岀名的地方是秘境沙灘🏖️,好處是人跡罕至,我們可以包場,但缺點是沒有防鯊網🦈,要特別注意安全。而且營地位處禁區範圍,只能坐巴士或搭專用的士到達,但大家應該都寧願辛苦一點,可以去到一些較少人的地方,香港人真係好怕迫🙈
我們放好行李就換衫,帶上全副海灘裝備(玩沙玩具+浮床)就岀發了,步行5分鐘到秘境沙灘,之前連續落了幾日雨,水不算十分清,但沙十分幼細,而且沒有垃圾!#可惜忘了拍沙 可以盡情地享受私人沙灘
#旁邊就是政府泳灘🤣
玩完之後回營內的私人洗手間沖身,也順道洗一洗衣物,見大家玩完水玩到肚餓,當然把握時間BBQ 🍖
一一從未用過傳統式的燒烤叉,正好趁機會試試💖
#燒烤網最大作用是短時間內燒熟一大堆美食醫肚,必定要有😆
食飽選擇坐的士回東涌,兩個小朋友放盡電,回家立即倒頭大睡🤣過了一個很盡慶的野外體驗🌴
後記:營地有吊床、木鞦韆,外面不時有🐮牛牛巡邏小隊和大大pat的牛💩,對小朋友來說都很新奇
#一一不停問點解啲牛周圍poopoo😂
詳文分享營地環境、去玩須知👉🏻
https://mamibuy.com.hk/talk/article/101547
⛱浪人舍 Ochill
📍大嶼山塘福泳灘旁 #梅窩與大澳中間
📞Whatsapp查詢54814374
收費方面平日至假日 $250-350/小時, 10個人一個營、平日租8小時人均最平都係$200
場地為一一媽媽的朋友提供 #9折優惠
不限時段、人數、優惠永不過期‼️
🚌東涌巿中心巴士總站內11號及23號巴士往大澳(25分鐘到達,塘福村落)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可坐11A號巴士往石壁
2分鐘到達目的營地
*如需於富東廣場買食物,亦可於富東廣場站上車*
🚌梅窩2號或4號巴士直到塘福村總站
2分鐘到達目的營地
🚙大嶼山的士電話📞90887771、60232738
#親子好去處 #日營 #野外露營 #獨立洗手間 #私人沙灘 #燒烤BBQ #玩沙灘 #朋友PartyTime
野外步行2 在 SUN X 魔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星期六,日只有船在黃石碼頭>灣仔南營地來往
但應該十分多人,平日可以選擇座小巴行去,或CALL私家的快艇前往到達
灣仔西營地較大,主要草原,廁所供水位較遠,也較乾淨
灣仔南方便釣魚,廁所十分近,但位置十分少,和近上下船位,會有嘈音
野外步行2 在 老頭 OldM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來源1:http://bit.ly/2mYjSbh
來源2:http://bit.ly/2nW5Oy5
3月31日當週次更新項目
- 新系統:水陸兩棲生物繁殖
- 新生物:古野馬
- 新生物:利茲魚
- 新生物:魚鳥
- 新生物:禽龍
- 新建築:Tek水下基地
- 新機械:Tek傳送器
- 新機械:Tek滄龍鞍
- 新機械:Tek發電機
物種:古野馬
時間:更新世
飲食:草食性
性情:忠誠型
捕捉:可
騎乘:可
特性:首隻能放牧其他生物的生物;首隻能裝備特殊化學、食物馬鞍的生物
野生:
古野馬看上去是現代馬科動物的祖先。基於身上的條紋,牠有可能是巨馬的非洲變種,一種出現在北美洲冰川期的大型馬科動物,當然這純粹只是猜測。古野馬在野外的行為類似於其他的野生馬科成員—牠們會自行放牧的同時,亦可以在掠食動物的威脅下保證種群的安全;並運用超快的速度和卓越的耐力逃離捕食者。
馴服:
長期以來馬一直是人類生存上的夥伴,在島上也不例外。以古野馬來說,生存者們將會夫到一匹能攜帶物品迅速穿越島嶼的戰馬與馱畜。事實上,古野馬的可靠使得一些生存者會為牠們做一個特殊的馬鞍。我甚至還親眼見過一個人為馬鞍添加了額外的馬鞍袋,這個袋兼備移動化學平台、食物儲存箱或存放其他物品的功能。儘管不像你在村子裡那樣,但是這個工具確實能幫助渡過孤獨的遊牧生活。
一些生存者以超長的鞭子或一個套索,利用古野馬放牧其牠生物!這些工具有時會成為很好自衛武器,因為古野馬自身的戰鬥能力有限…至少比起一些好戰的史前食肉動物來說。
外觀:
古野馬看起來像斑馬和大型現代品種的家養馬的混合種。牠擁有長的野生鬃毛,斑馬樣條紋。 像馬一樣的尾巴和像山羊的毛茸茸鬍子。從檔案看來,牠的大小似乎可以比對較大的馬品種,如夏爾馬。
物種:利茲魚
時間:侏儸紀中期
飲食:魚食性
性情:防禦型
捕捉:不可
騎乘:不可
特性:首隻不用殺死也會產出優質魚肉的生物;首隻存在巨大白化變種生物(未知用途)
野生:
利茲魚可能是島嶼周邊水域中體型最大的魚類。其肉質極為鮮美多汁,就體型來說可真是一個驚喜。牠的肉類通常與優質肉的價值相當,也因此經常被稱為"優質魚"。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利茲魚肉都擁有如此的高品質,不過至少大多數都是!
馴服:
儘管利茲魚擁有巨大的體型,實際上也強壯到足以搬運重型貨物,但利茲魚貌似智商並沒有高到可以馴服的程度。雖然如此,仍有一些大型部族以養殖的目的,將一些利茲魚圈養在大規模的圍欄當中,這樣可以重複收穫優質魚肉而不用殺死牠們。
已知訊息:
雖然對利茲魚肉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利茲魚卻以難以追蹤並獵獲而著名。不單是因為其巨大的體型、強力的攻擊和難以置信的速度(尤其在轉身逃亡的時候),人類對於開放水域的不適應,讓獵殺利茲魚成為島上極具難度的任務之一。捕獵傳說中極其難以捉摸的"巨大白化變種"利茲魚已經能讓有理智的男男女女們痴迷,這種魚類彷彿可顯示出人性的邪惡。
外觀:
利茲魚對於任何深潛的生存者而言都是一個壯觀的景象。沒有什麼比得上這條巨大的魚,這種野獸的巨大喉部能夠吞下整個人(幸運的是,此生物只進食細小的魚和浮游生物)。牠的頭部戴著輕型裝甲,以保護自己抵禦滄龍;牠的尾巴能夠將木筏轉成碎片,以利牠們穿越開闊的海洋。這種野獸如此巨大,可供生存者與水中小型食肉動物從牠的身體上刮掉一小部份的肉而不會嚴重傷害牠。
物種:魚鳥
時間:白堊紀晚期
飲食:魚食性
性情:膽小型
捕捉:可
騎乘:不可
特性:首隻能生產可補血魚肉的生物
野生:
作為島上叫聲最為響亮的一種生物,魚鳥實質上與一般海鷗更為相似。牠居住在海灘附近,主要以食用魚類為生,魚鳥獨特的叫聲往往迴響在島嶼的每處海灘上。當你誤以為是海鷗的叫聲時,最細微的風吹草動已能令魚鳥立即逃離。
馴服:
魚鳥讓我驚訝的地方是,一旦被馴服後所擁有的忠誠度和社會性。牠喜歡騎在飼主的肩膀上,並帶給人們一些恩惠(當然是以魚的形式),為人們帶來額外治療性的維他命。魚鳥的這種特性讓我想起了將死蜥蜴叼回家中的家貓,不過魚鳥帶來的是更有營養的魚。
已知訊息:
魚鳥是相當出色的捕魚者,通常僅憑一次攻擊就能捕殺中小型的魚。主要的狩獵方式是衝入水面中刺穿或是撕咬其獵物。在覓食的過程中,魚鳥通常會在水面上不斷盤旋,以等待下一頓飽餐的機會。
外觀:
魚鳥在方舟的海岸的是很常見,玩家們能經常聽到牠們的叫聲衝擊著浪濤。牠們在各個方面都能比照標準的現代海鷗,但有一樣不同。牠們的喙內帶有鋸齒狀的牙齒-這是抓住表面滑溜的魚的完美工具。
物種:禽龍
時間:侏儸紀晚期
飲食:草食性
性情:反應型
捕捉:可
騎乘:可
特性:首隻可將果子分解成種子的生物
野生:
我在島上所遇到的許多生物中,還沒有哪一種像禽龍那樣擁有多樣能力,並可以在瞬間改變其主要的行動方式。兩足步行狀態下,牠能使用其特有的拇指尖爪進行快速的穿刺攻擊;相反地,在四足著地的形態下,牠彷彿有了無盡體力一般,即使是在衝刺下!
馴服:
有趣的是,禽龍的拇指尖爪能夠採集果實當中的種子,能幫農民從一堆水果中取出用來種植的種子。高效率地收穫果實再加上大體型的負載量,結合出色的雙足姿態時優秀的移動性,讓禽龍成為非常理想的農業幫手。在需要時,禽龍還能快速逃離或是敏捷地進行防禦。
已知訊息:
在島上諸多草原和森林中通常能夠發現禽龍懶洋洋的狀態,而在需要提升速度或是機動性的時候,牠能快速地切換成雙足站立姿態,並表現得像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物!
外觀:
禽龍是一種大型草食性恐龍,與副櫛龍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是沒有明顯的頭冠。相反,禽龍有兩個長釘狀的拇指,用於撬開水果以得到美味的種子,以及刺傷可能的掠食者。牠們能夠用上四肢行走,但實際上牠們只使用後腳腿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