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結者事務所 】✡蒂芙尼的占星館✡ 每週星座特色-23
俗話說,撒嬌女人最好命,女人天生都是水做的。她們擁有與生俱來兩種武器,讓男人無法抵抗的,一個是眼淚,另外一個武器就是撒嬌了。巨蟹座往往都是撒嬌於無形。在外面可能就是很端莊大方的那一種,回到家就會變為另一種姿態。她們最喜歡撒嬌的地方就是在家裡面,只有家才會讓她感覺到真正的安心,並且放鬆下來。娜娜莉在蘇我美雪的教導下,慢慢的學會了如何面對陌生人,並擔任保安部門的負責人,但在美雪的面前,她還是那個害怕陌生人也愛撒嬌的小女孩。
----------------------------------------------
🎀遊戲官網:https://lihi1.com/qWhgH/twfb
🎀雙平台下載:https://app.adjust.com/nt6qnk2
🎀玩家交流:https://lihi1.com/Wx0Eo/twfb
----------------------------------------------
⭐最愛撒嬌的星座⭐
🔶 Top 1:巨蟹座♋
代表人物:娜娜莉
娜娜莉在成為連結者之後,主動申請加入不死鳥財團,實際上娜娜莉想要趁這個機會接近蘇我美雪,想要學習蘇我美雪身上的每一個細節,然後也成為這樣獨當一面的女強人。但是娜娜莉繼承的英魂愛德華五世,雖然能力很強,但也是個重度的社交恐懼症患者,於是娜娜莉成長為成功女性的道路就更加艱難了。(;´Д`)娜娜莉在陌生人面前會經常緊張的說不出話,性格有些內斂膽小,但是在蘇我美雪的教導下找到了克服社交恐懼的小訣竅,所以特別的崇拜美雪,也只有在美雪面前才會看見娜娜莉撒嬌可人的那一面。
🔷Top 2:天秤座♎
代表人物:瑟琳娜
🔷Top 3:天蠍座♏
代表人物:米婭
#夢境連結 #蒂芙尼的占星館 #角色星座之最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重度 社交恐懼」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重度 社交恐懼 在 夢境連結!Re:Connecte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重度 社交恐懼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重度 社交恐懼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重度 社交恐懼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重度 社交恐懼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重度 社交恐懼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重度 社交恐懼 在 社交恐懼重度者? - 心情板 的評價
- 關於重度 社交恐懼 在 社交恐懼症dcard 的評價
- 關於重度 社交恐懼 在 問卦社恐是不是容易發生在宅男身上PTT評價- 社交恐懼症ptt 的評價
- 關於重度 社交恐懼 在 重度社恐男,为了躲避社交不惜装死,却因为一个误会练成了 ... 的評價
- 關於重度 社交恐懼 在 心情得憂鬱症人生是不是就毀了? - 重度憂鬱症ptt 的評價
重度 社交恐懼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知治療的創始人、認知療法之父亞倫.貝克博士
★焦慮、憂鬱症權威醫師大衛.克拉克
聯手撰寫,教你正確認識焦慮、與它和平共存並且擺脫它造成的負面情緒。
■ 怎麼判斷我是否過度焦慮?
最明顯的特點是:大多數人日常遇到並不會太在意的情況,你卻有上有過度和持久的憂慮、擔心和緊張的感覺。
■ 認知治療是什麼?
認知治療的基本概念為:「我們的思考方式影響我們的感覺」,因此「改變我們的想法可以改變我們的感受。」
【相同一個事件,以不同的角度去解讀,將會產生不同的感受】
認知治療是一個心理健康的訓練計畫,幫助你轉化你的解讀認知,它將能夠強健你的精神力量,讓你可以面對日常生活的壓力、恐懼與焦慮,教導你如何把過多的擔憂轉化成實際的問題解決辦法。
■ 如何使用本書?
本書中的許多練習形式、日記和評分表,你將透過這些由專業醫師設計的練習、表格與自己對話:
● 作為一位學習者去處理你的焦慮,以新的方式去瞭解和回應自己的焦慮經驗。
● 願意面對是自己使焦慮變得更糟糕的事實。
● 意識到或寫下自己的想法和感覺。
● 對你的想法和行為採取批判和調查的方法。
● 願意投資時間和努力去完成練習。
在許多臨床科學研究中被證實60~80%的人在完成認知治療後,都顯著感覺焦慮情況顯著有所減少。認知治療的效果與單獨使用藥物相比,效果相當或是更好,並且產生更長久的改善。
取自《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
************************************
各位朋友,早安:
我很榮幸能介紹這本大師經典,也在直播的時候得到相當大的迴響。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787360635125276/
這是一本很實務取向的書,所以有很多表格,幫助我們理解;也有練習的工作單,讓讀者可以自助。可惜臉書的版面,不太方便呈現這些內容。
這篇摘文的重點,是「當人們焦慮時會變得過分專注在威脅和危險上面」,這是相當重要的提醒。很有可能,是我們內在先處在焦慮的狀態,那些威脅和危險才大量地進入了我們的內在世界。
「當我們焦慮時,災難性思考往往發生的非常快速且自動,所以你可能很難捕抓自己的焦慮想法。」
此外,跟焦慮有關的自動化思考運作很快,如果我們沒有習慣性地內省或覺察,我們常常可能被焦慮佔領,一下子大把時間就不見了。很多人壓力大的時候,光是花在滑手機的時間,都會多到讓自己有罪惡感吧!
祝願您,能有適當的焦慮,並且轉化成動力為自己的生活努力!
************************************
危險思考
【文/ 大衛.A.克拉克, 亞倫.T.貝克】
想像你被要求走過一塊六吋寬、八呎長,離地面一呎高的板子,你做得到嗎?你會感到害怕嗎?我猜想你不會害怕,而且只要你具備一般的平衡能力,你很可能可以輕鬆走過這塊板子。但是如果我們把板子移到離地面五十呎高呢?你現在走得過去嗎?我猜想大多數人會說:「不了,謝謝。」你會感覺害怕、緊張嗎?我們大部分人都會說:「當然」。
所以為什麼相同的任務(走過六吋寬的板子)會帶來不同的感覺和反應呢?答案是我們如何看待危險。大多數人都認為走過離地五十呎高的板子太過危險:「如果我失去平衡,我會摔死」、「我可能會失去平衡,因為那個高度會令我頭暈」、「這太蠢了,它不值得冒險。」但是一位特技演員可能不會覺得焦慮,因為他會想:「這不危險;我已經做過上百次。」另一方面,大部分人都不認為走過離地只有一呎高的板子是一種危險。
過去幾十年間,數百項實驗研究已經發現當人們焦慮時會變得過分專注在威脅和危險上面。此外,關於個人威脅或危險的想法、想像或回憶都可以導致人們感覺恐懼或焦慮。
焦慮症的問題在於人們往往高估了威脅和危險的可能性與強度。
■ 你是否發現自己經常想到一種威脅或危險很可能會發生在你或所愛的人身上(如:你可能會搞砸面試;可能讓自己出糗;可能你本身有一些問題)呢?
■ 你是否發現自己經常想到最糟糕的事將會發生(你永遠不會升遷;每個人都認為你是個白癡;你無法呼吸而且將會窒息而死;你會得到致命的疾病)?
我們稱此類型的危險思考為災難化(catastrophizing)或小題大作。當我們焦慮時,我們往往會災難化日常生活中尋常的經驗;我們會認為最糟糕的情況較實際情況更容易發生。高估了威脅的可能性與嚴重度是焦慮根本的核心恐懼(你在第二章讀到的)的主要特性。因此,抓住和矯正你的災難性思考是減少恐懼與焦慮的重要認知治療策略。表格3.1 說明了一些焦慮的個體傾向災難化的普遍經驗。
表格3.1 所列的大部分事件都是尋常的經驗,但是在焦慮的狀態下,我們往往會藉由啟動危險思考(災難化)來將這些事件解釋為威脅:我們對於最糟情節(災難)發生的可能性往往會高估、誇大或不切實際。試著完成工作單9,看看你是否可以捕捉到當處在焦慮情緒下時,自己的思考是如何過於危險或災難化。當我們焦慮時,災難性思考往往發生的非常快速且自動,所以你可能很難捕抓自己的焦慮想法。如果你獨自閱讀本書,試著辨識出觸發因素,然後當你遇到這些情況時,嘗試在那個狀況下捕捉你的想法。如果在完成這張工作單上你仍然有問題,你可以在讀完這章後再回來填寫。
***
焦慮的核心恐懼涉及自動思考危險的傾向(災難化),誇大了常見、日常狀況的壞結果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
***
TIPS
大部分人都在捕捉自己的焦慮想法上有困難,因為他們往往過度專注於自己的感覺是多麼糟糕。如果你正在接受專業人員的治療,那麼辨識出焦慮想法將是你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掌握的技巧。如果你是自己閱讀本書,你可以等到焦慮平息後再填寫工作單9。然後問問自己:「處於焦慮狀態時,我當下認為可能會發生的最糟事情為何?」還有「這種情況讓我感到害怕的原因是什麼?」或者「為什麼這個情況讓我如此苦惱?」如果你仍然想不到你在感覺焦慮時可能的想法,詢問一個你知道他/她可能在相似情況下,也會有點焦慮的人當下在想些什麼。如此一來,可能有助於給你一些靈感,讓你知道自己在那種情況下的可能想法。
.
以上文字取自
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用認知行為療法擺脫社交恐懼、黑暗心理、憂慮壓力,學習善待自己(附《焦慮自助練習本》)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2860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因疫情取消】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重度 社交恐懼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止不住的淚流
香港抗爭時被抓過暴力對待的孩子
存活了下來
躲了起來
依舊想在武漢肺炎期間為醫護人員打氣跟幫助
(;´༎ຶД༎ຶ`)
—
「轉」
照顧好每一個在台灣的香港孩子們,是暴民們最大的願望!因應我們照顧的孩子越來越多,我們需要你的協助與幫忙,這是我們在嘖嘖的募資頁面,請幫助我們有更足夠的資源來照顧這些孩子
撐香港|援助與安置計畫
嘖嘖募資頁面: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standwithhk
郵政劃撥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基金會
帳號:19566285 ( 請註明撐香港援助與安置基金 )
ATM轉帳
華南銀行(銀行代號008)
帳號:121200662115
#大筆捐款及需要可抵稅收據請洽暴民粉專私訊小編
或與jk680425@gmail.com聯繫會有專人為你服務
#孩子要來台請搜尋telegram暴民撐香港頻道
#孩子你孤單到了台灣求救無門請私訊暴民粉專小編聯繫
孩子們所能給的全部:前線醫護,請加油!
昨晚與最後一間宿舍的孩子團拜,我把差不多忘記得一乾二淨的廚藝拿出來。忙了大半天終於把飯餸煮好,希望這頓遲來的開年飯能把溫暖帶給這群孩子們⋯這些全都是令我最心痛的孩子。
這間宿舍照顧著一群曾經受過重傷的孩子,除了在身體上都遺下明顯的傷痕外,有些甚至乎是永久性傷殘⋯他們都只是不到雙十年華的孩子而已:有每天也在賭那50%能夠站起來機會的、有經歷不能細說性暴力的、有雙手永遠也不能提物的、有手指已經不能再彎曲的、有每晚睡前也要打止痛針的等等⋯ 除了身體上所遇到的傷害,還有飽受心靈折磨的傷痛:患上重度抑鬱、PTSD、社交恐懼等,每日與精神科藥物為伴,連宿舍的大門也不敢踏出,更遑論到餐廳吃飯或超市買東西,對他們而言,已經是件很難做到的事。
「姑娘,我很痛苦!求你讓我死!」年初三零晨時份收到這通由患上重度抑鬱的孩子打來的電話,嚇得我從床上彈起來。小男孩知道全香港人正在為口罩奔波,他卻一點忙也幫不上,覺得自己已沒生存的價值,不斷苦苦哀求哭着訴說想要就這樣死去。我不敢放下電話,一邊安撫他一邊換衣服馬上坐車過去。小男孩以往有自殺記錄,在路上哭得氣都喘不過來,我真的怕他想不通輕生去了。幸運的在趕到宿舍前,他已經冷靜下來,到達後替他擦乾眼淚,傾談了不久就累得在我肩頭睡著。
從半年多前的時代革命起,這些孩子都在抗爭戰場有著一個前面的位置。隨著運動慢慢轉型,發展到黃色經濟圈之時,他們的參與變得比較被動,令他們「被需要」感覺下降。走到現在的時代抗疫,孩子們自覺沒多大能力去參與,醫護罷工和搶購口罩,更讓他們找不到參與的角色。其實我很清楚孩子們現在的無力感就如過往那半年成年的香港人一樣,既找不到能幫上點忙的地方,又對現今局面無能為,所以當小男孩向我哀求要死去的時候,我就要他幫忙去買口罩,好替那些已經站不起來的孩子出分力,他聽罷才逐漸停止哭泣。
回想每次帶著義務醫護到訪這裏,我也需要大力吸口氣才打開大門。早前的氣氛相當沈重,孩子們經歷的傷太重痛太深,每每各自躲在床上或房內不説話,早前那段時間我幾乎每晚都在這裏,就怕萬一有事也能第一時間通知醫護。
幸好,時間讓孩子們的傷都穩定下來,現在他們都會主動打開大門歡迎我,他們漸漸在互相扶持下培養出如家人般的感情,這令我覺得有些「小確幸」,就如常與患重度抑鬱的孩子說的:「我們的痛過去了,幸福很快便會來臨!」
陪伴孩子們渡過黑暗,這功勞最大的莫過於一班非常熱心的義務醫護,他們從來不收分文替孩子們醫治,藥費也不肯收取,即使面對有機會被吊銷執照的風險也只求能為孩子們帶來最好的診療,如此勞心勞力照顧傷患,不是那些只顧維護政府或利用道德枷鎖口號來控訴醫護的人能攀比的。
現刻前線醫護人員的情形,就如當初前線抗爭者缺乏物資一樣。近日在與幾批孩子團拜時,孩子們都表示很擔心這些醫護手足的安危,他們於是討論如何在力有所及的範圍內幫忙,結果是以自願捐出部分利是錢來購買裝備或貢獻自己的裝備送給醫護。
「楠姑,請替我拿這個幸運豬嘴給前線醫護手足,希望它能帶給他們對抗疫情的勇氣!」孩子們紛紛放下利是錢,將對醫護的祝福也一併遞上;也有好些孩子在與裝備道別過後,依依不捨地雙手奉上。「讓我的裝備再次走到前線,這才是光復香港的精神!」孩子解釋捐出裝備的想法,我知道他默默將期盼能帶著勝利來臨的願望轉到手中緊握的裝備上。
「永遠記得手術醒過來後,醫生護士對我24小時的照顧,在漫長的康復旅程,是他們把‘放棄’驅逐,現在角色轉換了,亦是我能夠幫忙、支援他們的時候。」另一個重傷孩子把利是錢給我時感觸的細說。
最後,超過一百位孩子捐出的利是錢合共有$2900元,錢雖少,卻幾乎是孩子們所能給的全部。他們都再三叮囑我要盡快替醫護買保護裝備,我當然知道這點錢根本是杯水車薪,若要購買給Dirty Team人員需要的裝備更可謂是天方夜譚,不過孩子們的托付我一定要盡力做好,這樣才不枉他們的「努力」,不是嗎?
願意以生命面對敵人、不畏黑暗和死亡的人,不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著實令人敬佩!
各位前線的醫護人員,孩子們有話要對你們說:「堅持以罷工要求政府全面封關的你們,做得對、很強、很勇武!我們不會割蓆,正如以前你們支援我們一樣,現在到了我們支持的時候,請你們接受我們的愛,記著不受傷的平安回來,大家都要相約在煲底見面!」
香港,何時才能放下不幸迎來光明的未來?香港人所受的苦很多,只要繼續有堅持和希望,愛著香港的心會賦予香港人即使帶着傷痛,也能擁有想要對抗一切的勇氣。
香港人,一起重來一次,加油!
*照片及朋友與醫護對話的截圖已獲授權展示
**朋友已經將部分物資強行交給準備進入Dirty Team工作的前線醫護人員
重度 社交恐懼 在 社交恐懼症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如何測驗自己有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確切的身心疾病,由生理與心理原因共同造成。. 年7月16日我已經罹患重度憂鬱症五年了,這期間換過的工作應該20家以上了, ... ... <看更多>
重度 社交恐懼 在 問卦社恐是不是容易發生在宅男身上PTT評價- 社交恐懼症ptt 的推薦與評價
... 社交恐懼症」;在社交或面對他人等場合中感到強烈不安,則稱為「怕生」。. 社交恐懼症在美國被稱為「社交焦慮 ... 作为个直以来的重度社恐,知乎上最悲哀的大学生,我在任意 ... ... <看更多>
重度 社交恐懼 在 社交恐懼重度者? - 心情板 的推薦與評價
社交恐懼重度 者? 心情. 2021年8月27日09:08.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很害怕跟陌生人接觸,還有一到陌生的環境就很焦慮、緊張,有時候還會哭出來我也不知道我在害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