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對抗瘟疫的努力,將是一場永無盡頭的歷程,可是這並不構成放棄奮門的理由,如果放棄奮門,就只有卑屈順從與坐待屠殺。」瘟疫一卡繆。
2020年2月7日邱泰源理事長委員與外交部、衛福部官員就世界醫師會於2005年5月於法國Divonne Les Bains(迪沃恩莱班鎮)召開的理事會通過支持臺灣加入WHO及IHR決議文內容修訂深入研議;WMA針對所通過之各項決議文每10年重新檢視、重新確認各決議文是否維持原案、小幅修改、大幅修訂或廢除歸檔,本條文至今尚未重新檢視;2019年10月W M A在喬治亞大會中,中國中華醫學會要求W M A撤回本決議文;W M A秘書處建議本決議文:to update it until next session in Porto,April2020 and forward to GA to adopt as Resolution.以便世界醫師會於四月理監事會通過支持我國。
國際衛生條例(IHR 2005)是WHO會員國在體認了傳染病的無疆界性與嚴重性之後,為建構符合時代意義全球防疫體系,所制訂的國際協定,其主要目的為針對公共衛生危害、同時又避免對國際交通和貿易造成不必要干擾的適當方式預防、抵禦和控制疾病的國際傳播,並提供公共衛生應對措施,以期對於國際交通等個別利益干擾最小的情況下,達到確保預防、抵禦與控制疾病的國際傳播的最大集體利益。
特別是當全球化變成國際的主要趨勢之一,各種衛生、安全檢查與通關程序的簡易與便捷化,雖然促進了交通、人員、貨物的充分流通自由,卻也突顯了承受跨國疾病風險的必要性。換言之,日趨活絡的跨國性活動,加速了人員、貨物等傳
染病媒介流通與環境變化,使得不受政治疆界拘束的傳染病,不論是突變機制、散佈與傳染途徑與速度,都變得更加難以掌控。這種刺激,直接促成了公共衛生議題的全球化。
IHR是治理全球衛生緊急事件之重要國際法文件與工具。然而,由前伊波拉病毒與武漢肺炎之疫情卻透露了該條例在遵循與效力上的深層缺失。第68屆WHA指示總幹事成立IHR審查委員會(IHR review committee )來評估其功能、透明、效率與效果。儘管充分認識到這些缺失,大會卻並未就此作成相關之決議,亦未給予資源。
三項急迫需要的IHR之改革為:
首先,儘管該條約要求發展核心衛生體系之能力,196個會員國中卻只有64國通知秘書處其已經達到該核心能力要求; 81 國要求展延時間;並有48 國迄今仍未就其狀況及目標有所表示。且各國是被允許以自我評量方式來評估其狀態。IHR
應該堅持各國投資於核心能力的建立,並要求WHO嚴格地評鑑各國表現。
其次,在首次伊波拉病毒疫情爆發且無國界醫師組織(Médecins Sans Frontierès, MSF )提出宣告要求的6個月後,WHO之總幹事仍未就此宣告為PHEIC。根據內部透露的文件指出,總幹事係因處於政治壓力下而不宣布緊急狀態。另外,向總幹事提出建議的IHR委員會,其成員組成與商議經過並未公開,削弱了國際組織所需要的透明性與公共問責等要件。相較於一個全有全無的PHEIC,當疫情爆發並變得更加嚴重時,其應就此作成具體回應。同時,IHR 委員會之商議過程應該公開,並且伴隨一個獨立的「影子」委員會以對總幹事提出建議。
第三,總幹事的建議普遍遭到各國忽視,其中包括旅避、貿易的禁令,以及隔離措施的施行等。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獎勵誘因或要求遵循之機制,且總幹事也並未公布那些不遵守其國際責任的國家名單。
更深層的結構改革是WHO嚴重缺乏經費,並無法控制其主要的預算使用。然而,WHA卻未改變該組織在經費上的種種根本性缺失。
2016-2017年度預算總額是43億8.500萬美金,約有10.3% 的提升,但與該組織全球性的任務相較,卻仍是完全不成比例,甚至低於許多美國的主要大型醫院。強制性分攤的會費仍然維持在2012-2013年度的水準,代表名目收入的零成長,這部分占了21%的預算項目,而來自會員國及主要大型捐贈者如蓋茲基金會( Gates Foundation) 的自願性捐獻則占了剩下的79%。因此WHO的預算不僅無法適切配合全球衛生需要,且總幹事實際僅能控制預算中的21%,所以外部的捐贈者能指定組織的優先事項及行動綱領。
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對台灣而言既是權利也是義務,因為憲章規定WHO的宗旨是
要「盡可能讓全社界所有人民獲得最佳的健康水準」,台灣具有兩千三百萬人口,
比聯合國四分之三會員國之人口還多,應與其他國家人民心樣受到公平的待遇,而不能參加WHO,在醫療無國界及國際高度互賴的時代中,台灣可能成為全球醫療衛生網絡中斷裂的一環,倘若出現國際傳染病,可能對鄰近國家或全世界人民的健康構成威脅,更由此次武漢肺炎事件台灣優異表現更能提供世界抗疫經驗。
北京的反對是台灣無法參與WHO 的唯一障礙,因為中國動員其支持國家在WHO總務委員會、執委會、及WHA年會強力阻擾,以致於我國友邦所提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WHA的提案年年遭封殺,筆者愚見台灣過去「避免刺激北京之顧全大局作法」結果反而鼓勵中國得寸進尺。改變策略,提出以台灣名義申請成為WHO 正式會員國,此攻堅策略,在此次武漢肺炎事件不利全球情勢下,前景實可樂觀預期,至少台灣不會有自我矮化之損失。當然台灣改弦更張的策略要能達到對北京形成壓力的結果,必須要台灣內部團結一致,支持政府的新作法,如果台灣朝野可以團結一致,全民可作為政府的後盾,則北京會仔細思考繼續將台灣排除在WHO之外,將會付出昂貴的政治代價。如果台灣的一些政泊力量選擇與北京唱和反過頭來批評自己之政府,授與北京從台灣內部分化台灣的機會,那麼中國會有恃無恐,圍際社會支持台灣的聲音可能會弱化。此一新作法因勢利導以全球人類之安危為出發點,值得朝野及全體國人之共同支持。圖文:之軒、堅。
【向最早吹哨者 去世之武漢醫師李文亮致敬 其於2019年12月30日發出疫情卻遭公安指責造謠】
醫策會評鑑條文 在 王郁揚 WHO FCTC 菸草減害專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中藥產業發展、人才培育與中醫藥管理108/12/04
壹、中醫醫療照護與人才培育
為促進中醫優質發展,近年來本部朝四大面向努力:
一、建立中醫師臨床訓練制度:
自 98 年推動「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訓練計畫」,103年起正式實施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訓練制度,於 107 年 研訂中醫內科、針灸科專科醫師訓練規範,並自 108 年推 動專科醫師制度試辦計畫,遴選 11 家合格醫院進行試辦, 以培育具急重症處置、中西醫合治及中醫實證研究量能之 人才。自 105 年起至 108 年止,已輔導 7 家教學醫院建置 臨床技能測驗中心,培育優質人才。
二、推動中醫多元特色醫療:
102 年起輔導 6 家教學醫院,建立中西醫整合照護模式及 5 家醫院建立 11 種病種中醫日間照護模式;104 年起 輔導中醫團體及機構,建立 2 種不同場域(護理之家及老 人之家)之中醫參與長期照顧模式;105 年起完成 3 種(耳 穴貼壓、雷射針灸及經皮穴位電刺激)中醫參與戒癮治療 及標準作業流程,促進多元發展。
三、確保中醫醫療品質:
依醫療法第 28 條及 95 條規定,本部滾動檢討辦理中
醫醫院評鑑及中醫師職類教學醫院評鑑。迄 107 年底,經 評鑑合格之中醫醫院計 5 家;教學醫院附設中醫部門,經 中醫師職類教學醫院評鑑合格醫院計 43 家。另中醫診所 部分,則由地方政府衛生局依法辦理督導考核。
四、健全中醫服務團隊:
辦理教學醫院中藥指導師資培育及中醫護理基礎訓練(七科九學分)課程,並規劃教學醫院中藥人才培訓及中醫 護理進階訓練課程,期能提升中醫團隊人才素質,增進服 務品質與量能。
貳、中藥品質管理與產業發展
一、強化中藥(材)品質管制: 為提升中藥材品質管控,訂定中藥材含二氧化硫、黃麴毒素及重金屬通則性限量基準,並協同各地方政府衛生 局執行市售中藥品質監測,以保障民眾使用中藥之安全。 又為強化邊境管理,執行中藥材邊境查驗制度,針對黃耆、 當歸、紅棗、人參等 21 項中藥材實施書面審查、抽批查 驗,以阻絕不安全中藥材於境外,保障消費者用藥安全。
為精進中藥濃縮製劑指標成分含量測定規範,選定中 藥濃縮複方製劑指標成分,開發指標成分含量測定方法, 訂定中藥濃縮製劑指標成分含量標準,作為規範中藥製劑 品質之依據。
二、扶植中藥產業升級: 為推動中藥製藥產業與國際接軌,本部於 107 年 9月 20 日公告「中藥優良製造確效作業基準」及實施期程, 生產濃縮製劑之中藥廠自 109 年 1 月 1 日起分四階段實施。 為輔導中藥廠執行確效作業,成立專家輔導團隊,實地赴 廠進行訪視輔導,並辦理相關教育訓練及完成確效作業指 導手冊,以強化中藥廠執行量能,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為開拓中藥製劑海外市場,協助中藥產業爭取外銷訂 單,本部研擬修正「藥品查驗登記審查準則」中藥章節條 文,鬆綁中藥外銷專用之審查規定,以利廠商拓展國際市 場,促進產業發展。
三、滾動編修中藥典規範 中藥典係我國中藥品質標準與檢驗方法之技術規範,亦為中藥產業之遵循依據。為建立中藥材及中藥製劑品質 管制規格,因應世界各國藥典中藥品質規格與檢驗方法更 新及法規要求,滾動編修中藥典規範,業於 108 年 6 月 1 日起實施臺灣中藥典第三版。為促進中藥製造產業外銷擴 展,出版臺灣中藥典英譯版,提供國際專家學者及中藥廠 外銷藥品參考,強化臺灣中藥典國際影響力。
四、協助中藥產業佈局南向市場 配合行政院「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本部積極協助中藥產業全球策略佈局,開發新南向市場。為突破我國中 藥外銷新南向國家註冊障礙,修正藥品查驗登記審查準則
第 92 條之 1,並彙編馬來西亞、新加坡及越南中藥註冊登 記輔導指引,以利中藥廠外銷新南向國家之藥品及早上市 ,並與各國建立官方聯繫管道及合作夥伴關係。
參、中醫藥研究發展與人員訓練交流
一、培育中醫藥專業人才與提升中藥執業人員專業知能: (一)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協助國內各大學培育本國及國 際碩、博士研究生,養成具有掌握中醫理論、熟悉 現代科技研究方法的專業人才;同時亦指導短期實
習生從事中醫藥相關之研究工作。
(二)為增進中藥執業人員專業素養,本部結合產、學界團體辦理中藥材辨識能力訓練培訓、中藥廠品管人 員訓練及中藥販賣人員訓練等課程,檢討藥師修習 中藥課程標準及中藥實習問題,以精進中藥藥事執 業人員之中藥專業知能及實務能力,提升中藥藥事 服務品質。
二、強化中藥品質分析: 配合「臺灣中藥典」政策,建置國內中藥品質管制規格,提供標準化的中藥材(含製劑)品質分析方法,做為中 藥廠製造之規範,以確保國人用藥安全。
三、推動預防醫學研究與創新傳統中藥研發: (一)提倡中醫「治未病」的精髓,透過科學與實證研究,帶動傳統醫藥之預防醫學應用及提升附加價值。
(二)積極整合本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植物、化學及生物 活性專長之研發團隊,以實證研究與創新開發倂進 的科學舉證,研發傳統中藥應用於國人代謝異常、 中風及神經功能退化之治療,促進傳統中藥的再開 發,並推動生技產業發展。
四、加強國內、外傳統醫藥合作交流: 積極參與國際性傳統醫藥組織、爭取主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建立研究人員短期交流機制,並配合「新南向政策」 建立與南向國家之傳統醫藥研究合作關係,擴大國際影響力。
肆、未來展望
一、訂定「中醫藥發展法」並落實施行: 為落實憲法賦予國家應促進現代及傳統醫藥研究發展之義務,以及因應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各國應重視並制 定政策管理傳統醫藥,制定我國管理傳統醫藥之法律政 策,本部已擬具「中醫藥發展法」草案,以確立國家中 醫藥發展之基本原則,保障財務及行政資源,促進中醫 藥永續發展,增進全民健康福祉。該項草案業於本(108) 年 11 月 27 日獲貴委員會審查通過。未來本部將積極推 動相關政策,以永續中醫藥政策發展,完善中醫藥醫療 照護,提升中藥品質管理及產業發展,精進中醫藥研究 發展及人才培育,彰顯臺灣中醫藥特色及發揮國際影響力。
https://www.mohw.gov.tw/dl-57929-da2c369d-e711-48f2-bbd0-f9…
醫策會評鑑條文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可惜⋯⋯謝謝委員。
第十屆民進黨不分區提名名單公佈,要向關心我的大家抱歉,我不在名單裡面。
卓主席和府方昨晚都打了電話給我,我聽得出他們的疲倦,我也能理解政治上的許多考量和折衝。辛苦了,謝謝你們。
從進立法院第一天,我就沒有思考過「如何爭取連任」這件事。如我之前的貼文所說,老天把我擺在這個地方,是要我來做事,不是要我來爭取一些自己的什麼的。
我記得在預算案的時候,成功使醫策會刪除了醫學中心評鑑的「客戶滿意度」項目;我記得協調成功讓健保署對於眼科診所不合理的價量調查作為;我記得那個沒有幾個委員在場,一個媒體都沒有的下午,我們慢慢的修訂了「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的部分條文修正案;我記得修法過程氣到掉淚,幾經波折協商數次終於最後成功三讀的醫療82-1,讓醫師刑責合理化,不再被看待成「殺人傷人預備犯」;我記得一直被說太天真「那個沒有用啦」,結果順利完成的家庭教育法修正案;我記得終於讓衛福部拿掉「健保給付二倍以內」收費天花板的「醫療收費標準核准作業原則」;我記得一追再追明知有「資深長輩」有意見但是追到最後,讓衛福部順利公告的「禁止性傾向扭轉」治療......
小兒科公費疫苗施打費終於有了,手術室煙霧危害防制從我辦公室一手催生,對於反性平教育的宗教組織入侵校園,我們辦公室是最早提出警訊與耙梳問題持續追蹤的;我忘不了皮膚科藥品協調會之後,順利獲得藥物治療的小朋友和家長們寫的卡片;我忘不了地方協調會之後,對我道謝的純樸地方鄉親粗糙的手和鬆一口氣的笑容;我忘不了從民法修法草案一直到三讀748法案波折過程中每個抱著我哭的同志朋友......
或許對於很多委員們來說,這些都不是什麼。但是對於我一個沒有任何組織作為幕僚或智庫的委員來說,這一點一滴,都是我回應每一個醫事專業團體、醫事專業工作者、各種相對弱勢族群,他們的需求、困擾或主張,我能做也該做更加樂意去做的事。
謝謝國會辦公室和地方辦公室的助理夥伴們,或許相對於其他委員辦公室來說,我們辦公室的各位顯得生嫩;但是我一直認為,國會助理除了協助議事,更是對於政治有熱情與興趣的年輕人,可以學習和開啟政治生涯的起步,而我有責任提供這個可能性,讓大家進入這個領域。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都以「能夠做事和學習」的心情來看待這個工作,而不是想要因此獲得什麼金錢或權力。
誒誒講到像要畢業了,還沒啦,到明年1/31之前,我們還有非常多工作要做、進度要趕。只是我想修的優生保健法還有好幾個醫療制度改革的案子,要請之後其他委員們持續下去了。有些想做的事情還沒完成,這個比較傷腦筋....
國家肺癌智庫的計畫我還是會協助推動,SDGs永續發展目標的議題我也會持續做為大家的夥伴,至於剛剛建立跟日本安倍昭慧與帛琉第一夫人等女性領導人的海洋倡議議題,明年我還是會想辦法跑的,而且或許這下子就有空在台灣建立相關國際組織的分會了。
今年同志遊行那天,剛好出差馬祖時拍了一張照片;幾年前的「民主撐同志」貼紙或許斑駁,而已經走到「我們一起做到了」的彩虹緞帶。謝謝老天爺透過民進黨給我這四年的任務。老實說我不知道四年前我是怎麼被提名的(XDDDD),希望這四年沒有讓當初提名我、以及用政黨票支持了我的各位失望;而也拜託四年前支持過我們的朋友們,1/11再次支持民進黨,我們永遠為了更好的台灣在努力。
醫策會評鑑條文 在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Joint Commission of Taiwan 的推薦與評價
「2021醫療科技問題與病人安全風險學習平台(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lated Patient Safety ,ITPS)」成果發表會,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想知道醫療資訊系統容易發生哪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