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學】~ 冷水浸泡四階段 (CWI, 4 phases)
好的,我們不拖稿,今天就來談談泡在冷水裡面太久,會有什麼問題。
因為發現寫得太學術,基本上沒人有興趣,今天換個寫法,反正醫療專業的再點最後的文獻進去看就好,學得更多、更紮實...XD
先來定義一下冷水,其實只要比體溫低,就可以算是冷水,長時間泡著身體為了保持體溫,需要一直耗能;一般而言,25°C以下的水會比較有感。
再來講四個階段:(如果有看過鐵達尼號的,應該更能理解)
1. 冷驚嚇反應 (Cold shock response)
可以想像自己突然掉到冰水中,一定會非常驚恐,手足無措;瞬間的溫度變化,可能讓你覺得是不是快死了,慘了...人生跑馬燈就開始轉起來。
其實剛進到冷水中,只有表皮會被冷卻,會造成溺水,往往都是嚇到之後,過度換氣,嗆水造成。一般這個階段,大概就在落水後的3分鐘內,只要能冷靜下來,存活機率就大增。
(所以電影鐵達尼中的ROSE和JACK,落水之後,互相扶持,安撫恐慌的情緒,過了這一關。)
2. 冷失能 (Cold incapacitation)
因為持續在冷水中,為了維持核心溫度,所以手腳的血管收縮,開始影響到活動的靈活度。
一般來說,10-15分鐘會開始出現活動不靈活;當撐過落水後慌張的階段後,要開始考慮的是,有沒有可能在10-15分鐘內,可以離開冷水,如果不行,那就要開始找一些能讓自己浮起來的東西,例如:救生衣。
不然開始游不動後,就會溺水了;最好也不要找需要出力抓著的,後半段手也可能凍僵抓不住東西。
(電影中,就是找了一塊大木板,還是門板之類的東西。)
3. 失溫開始 (Onset of hypothemia)
回想之前談過失溫的那一篇,核心溫度已經開始掉了,基本上你在水裡又不可能有熱水可以喝,有隔熱毯可以蓋;這時只能希望有人快點來發現你,並把你救上岸。
這個情況,大約發生在入水後的30分鐘。
因為失溫持續下去,一些心律不整等急性病症的機率就會上升,即便沒發生,最後也會失去意識,造成溺水。所以至少找個可以讓頭浮出水面的東西,失去意識後,不會直接溺水,爭取多一些被發現的時間。
(而電影中,JACK是直接凍死在大木板旁...最後沈入大海)
4. 救援前後的虛脫 (Circum-rescue collapse)
不是看到救難隊就真的得救了!
救起來之後,還沒回暖前,仍然有可能因為失溫的相關病症而死亡。另外,有些案例是突然心情放鬆下來,血管放鬆,血壓突然下降;或是移動的過程中,造成週邊冰冷的血液突然灌流進心臟,產生急性心率不整。
※ 小結:
最後總結一下比較重要的資訊:
1. 剛掉進冷水中不會讓你凍死,緊張才會。
2. 在10-15分鐘內上不了岸,就找東西讓自己浮起來。
3. 水域活動請結伴同行,救生衣記得帶。
至於昨天講的運動後的冷水浸泡,還記得口訣嗎?
水溫攝氏11-15度,泡11-15分鐘。
所以不會失溫的,請大家不要為我擔心。
當然,你如果在長天數縱走的中間想恢復的快一些,又剛好有高山溪流,那就泡泡腳就好,記得不要把衣物弄溼,以免弄巧成拙,真的搞成失溫事件。
※ 參考文獻:
Tipton, M. J., et al. "Cold water immersion: kill or cure?." Experimental physiology 102.11 (2017): 1335-1355.
https://doi.org/10.1113/EP08628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沒關係,是悲傷啊!:直視悲傷的真相,練習守護自己與關愛他人的情緒照護指南」新書介紹 訪問企劃: 沈嘉悅 內容簡介: 唯有我們理解並尊重「失去」的歷程,才能允許悲傷,避免「悲傷剝奪」。 認同、傾聽,學習與悲傷共處,才能讓失去的痛有所依附。 當失去摯愛、痛徹心扉...
醫療過失定義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風傳媒】世銀:黎巴嫩「一半人口」明年將成窮人
黎巴嫩陷入史上最慘經濟危機一年多,境況只有愈來愈糟,世界銀行1日稱,黎巴嫩今年的GDP至少將倒退19.2%,2021年恐怕將有一半人口都將落入貧窮線之下,世銀批評黎國政府「刻意的低效率政策」是造成經濟衰退如此嚴重的主因,要求當局盡快改革。國際組織也將提供約新台幣96億元的援助金,並確保黎巴嫩人民直接受惠,挺過這場危機。
2021年半數人口落入「貧窮」狀態
世界銀行黎巴嫩經濟觀察小組(the World Bank Lebanon Economic Monitor)在最新報告中警告,爆發經濟危機的黎巴嫩,2019年GDP已經倒退6.7%,但受到疫情與大爆炸重挫之後,2020年預估更將倒退高達19.2%。
世銀指出,情況若再持續下去,2021年黎巴嫩恐怕將有半數國民都成為世銀定義的「貧窮」狀態,即每天收入在3.1美元以下。2019年,黎巴嫩已有45%人口符合「貧窮」定義,而符合收入在1.9美元的「極度貧窮」人口則有22%。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也在2日表示,國際組織已經承諾拿出高達3.38億美元的緊急救助金,而且將直接跳過失去人民信任的黎國政府,透過值得信任的非政府組織發放到民眾手上。
馬克宏2日在法國與聯合國共同舉行的會議上宣布,國際承諾立刻提供援助金,支援黎巴嫩人民的糧食、健康照護、教育與文化研產保存等需求,希望能順利重建8月貝魯特大爆炸造成的嚴重損害。
經濟、疫情、爆炸三重危機
今年8月4日,貝魯特港口倉庫存放的大量硝酸銨引發驚天爆炸意外,衝擊區域蔓延好幾公里,至少200人死亡、6500人受傷,逾30萬人房屋毀損,損失至少高達4500億元。爆炸也直接摧毀了黎國在港口的主要穀倉,引發糧食危機。
黎巴嫩自2019年秋季以來,早已陷入嚴重的經濟與金融危機,長年與美元掛鉤的黎巴嫩磅貶值超過85%,隨之而來的快速通膨、外資撤離、企業倒閉等連鎖效應,造成無可避免的失業率飆升,迫使數十萬人走上街頭抗議政府失能、要求改革。
雪上加霜的是,新冠疫情爆發後,本就積弱不振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數據,人口僅約690萬的黎國累計確診病例高達13萬人、死亡人數1055人,而且真實情況應該遠比這個數字更高。貝魯特市半數醫院都已停擺,歷經大爆炸只讓這一切更加慘不忍睹。
馬克宏2日在法國與聯合國共同舉行的會議上宣布,國際承諾立刻提供援助金,支援黎巴嫩人民的糧食、健康照護、教育與文化研產保存等需求,希望能順利重建8月貝魯特大爆炸造成的嚴重損害。
經濟、疫情、爆炸三重危機
今年8月4日,貝魯特港口倉庫存放的大量硝酸銨引發驚天爆炸意外,衝擊區域蔓延好幾公里,至少200人死亡、6500人受傷,逾30萬人房屋毀損,損失至少高達4500億元。爆炸也直接摧毀了黎國在港口的主要穀倉,引發糧食危機。
黎巴嫩自2019年秋季以來,早已陷入嚴重的經濟與金融危機,長年與美元掛鉤的黎巴嫩磅貶值超過85%,隨之而來的快速通膨、外資撤離、企業倒閉等連鎖效應,造成無可避免的失業率飆升,迫使數十萬人走上街頭抗議政府失能、要求改革。
雪上加霜的是,新冠疫情爆發後,本就積弱不振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數據,人口僅約690萬的黎國累計確診病例高達13萬人、死亡人數1055人,而且真實情況應該遠比這個數字更高。貝魯特市半數醫院都已停擺,歷經大爆炸只讓這一切更加慘不忍睹。
過去20年來,法國多次提供黎巴嫩經濟援助,舉辦過至少4場國際會議,替黎巴嫩籌得240億美元的巨額優惠貸款與資金。上一場是2018年的雪松會議(CEDRE),在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各國願意拿出110億美元的援助金,但還是沒有激勵黎國改變。
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RW)2日也罕見呼籲對黎國的腐敗政治人物施以制裁。該組織比紹:「法國應與其他國家合作,公開那些導致人權迫害的腐敗證據,制裁應為腐敗負責的領導人,並啟動復振興計劃。」
人權觀察補充:「如果黎國一半的資本蒸發,領導人物卻能逃過責任,他們就不會因為阻撓改革而感到懊悔,並在國家傾頹之際,仍會繼續竊走屬於人民的大量財富。」
國際援助以人道優先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日透過視訊表示,世界銀行、歐盟與聯合國共同提出了《改革、振興與重建框架》(the Reform, Revitalise and Reconstruction Framework,3RF),能幫助黎巴嫩人民慢慢從百廢待舉的危機站起來,此框架將根據黎國人民的長期需求來評估援助工作,並將重點放在最脆弱的群體處境。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相較於CEDRE會議還試圖挽救黎巴嫩經濟發展,2日的會議目標只能擺在「減緩衝擊」。馬克宏指出,國際社會至今已經提供黎國的援助有:12500噸麵粉、73000人份的救濟金、17000份糧食券、25000人份的臨時庇護所、8000戶住宅修補,以及足供90所學校宇30座醫院使用的補給與設備。
80多歲的黎巴嫩總統奧恩(Michel Aoun)在會議上表示,非常歡迎任何援助,「無論是以何種方式、機制、工具或管道」送到人民手上,只要是由聯合國與援助國監督就好。奧恩也說,黎國正在與世銀合作,嘗試建立緊急的社會安全網,保護在經濟與疫情危機中最需幫助的人。黎巴嫩採議會民主制,總統僅為國家元首,實權主要掌握在總理手上。
#國際 #政治
醫療過失定義 在 宜蘭縣議員-莊淑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活動日期:109年 9月 5日
(星期六)上午8:30-12:00
(預計約80人)
指導單位:宜蘭縣政府
主辦單位:救國團宜蘭縣團委會、全國真善美聯誼會總會
協辦贊助單位:
宜蘭縣政府社會處
國際獅子會300F區
宜蘭縣琦華獅子會 會長張曉華
宜蘭縣木蘭獅子會 會長莊淑如
西門里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林銘信
「守護記憶 樂活健康」
公益主題活動:
邀請專業醫療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共同辦理,透過治療師體式能老師醫療輔助工具專家,共同促進銀髮族、預防失智失能的學習、藉以建立自主管理、自我實現,創造豐富多元且精彩的帶動增加活動樂趣。
全球失智症人口逐步增加,全世界每3秒發現1位失智症患者,全台灣100人中即有1名是失智者,在未來的47年中台灣失智人口數以平均每天增加40人的速度在成長,而失智人口數每20年成長一倍,2050年將超過1億3150萬人。
我國老年人口自2011年起加速成長,65以上老人至107年3月已達14.5%,根據我國衛生福利部調查107年底台灣失智症人口超過27萬人,65歲以上之輕度失智症約13萬人;107年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至2026年即進入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定義老年人口占20%的「超高齡社會」。
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失智症全球行動計畫」,將失智症列為優先的公共衛生議題。我國政府因應此現況,建立優質、平價、普及的長照服務體系,並於2018-2025年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暨行動方案2.0」,其中「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與友善態度」,目標於2020年全國民眾有5%以上對失智症有正確認知、預防觀念及友善態度,推廣失智友善社會運動。
擴大服務公益能量,推動辦理以預防失智為主軸,社區健康促進公益活動,藉社區網絡連結成為共同守護力量,透過邀請「樂齡」朋友一同「快樂」學習,創造「樂活」時光,提升對失智症之正確認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來守護大眾記憶健康。
(一)推展預防失智症之宣導觀念及活動,提升社會大眾對失智症之知識與
認識。
(二)運用既有的好機制、好規模與基礎上,將活動辦得更加細緻,著重品質,繼續推展該活動更臻圓滿與順利,致力該活動之正面意義與公益性。
醫療過失定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沒關係,是悲傷啊!:直視悲傷的真相,練習守護自己與關愛他人的情緒照護指南」新書介紹
訪問企劃: 沈嘉悅
內容簡介:
唯有我們理解並尊重「失去」的歷程,才能允許悲傷,避免「悲傷剝奪」。
認同、傾聽,學習與悲傷共處,才能讓失去的痛有所依附。
當失去摯愛、痛徹心扉的悲劇來敲門,我們必須知道的第一件事:悲傷沒有錯。
悲傷,其實是我們面對「失去」時自然而理智的反應。那麼,為什麼我們要視悲傷為疾病,總是試圖在悲傷被表達之前,就強行抹去,並努力想盡快治癒它?
在《沒關係,是悲傷啊!》裡,梅根告訴我們面對悲傷的新方式,以及如何幫助經歷悲傷的親友。身為治療師的梅根經歷過失去摯愛的悲傷,親眼目睹摯愛的伴侶在意外中溺斃,因而能以更細膩的文字,深刻描繪難以言喻的失落、愛和悲傷。
我們總認為,面對悲傷的最終目標是回歸正常的「快樂」生活,但是;梅根卻指出了一條更健康的路:不要想著克服,學習與悲傷共同生活。在這本溫暖、細膩又真誠的書中,我們將從「悲傷者」與「關懷者」的兩種角度,同時學習到:
關懷者│出現,傾聽,不要修復
▶ 悲傷不是問題,不用急著跳出來收拾一切,設法讓痛苦消失。
▶ 別急著安慰,錯誤的支持、建議與引導,將對悲傷者造成二度傷害。
▶ 悲傷無法比較,不要急著證明自己可以理解對方。
▶ 如何幫助我們愛的人:支持和安撫的技巧、建議和注意事項。
悲傷者│失去摯愛的痛,究竟該如何調適?
▶ 允許悲傷:痛苦是失去摯愛的正常反應,沒有什麼大不了。
▶ 回不去了:生命的景色已經改變,沒有「正常」可以回復。不用修復痛苦,而是要試著照護痛苦。
▶ 實用守則:書中提供許多小練習,在悲傷初期能幫助舒緩壓力、改善睡眠、降低焦慮感,在黑洞邊緣好好活下去。
悲傷,也是一種愛的形式
若愛不需要解決,悲傷亦然
我們常將悲傷與不健康畫上等號,甚至精神科定義持續超過特定時間的悲傷就是疾病,需要醫療干預。於是當我們立意良善地想「化解」悲傷,卻反而讓失落痛苦的人覺得蒙受批判、誤解、排拒。
有太多時候,悲傷者會聽到:
「至少你們還有這麼多快樂的回憶」
「還有人比你痛苦多了」
「她已經沒有病痛了」……。
我們會覺得這些話聽來總讓人不太舒服,卻說不上原因。而梅根告訴我們,那是因為這些話都隱含了下半句的批判:「所以為什麼你不快樂起來?」
但每個人經歷悲傷的步調都不同,沒有人應該被規範或責怪。就像梅根所寫的:「愛不需要解決,悲傷亦然。」她也同時提醒我們:不要急著證明自己可以理解對方(我的爺爺也過世了,我懂…)、不要否定對方的悲傷(你怎麼還走不出來?)、不要老是想當啦啦隊(加油!你可以的!)。我們可以不爭辯講理,靜靜陪伴,不急著給建議或發表意見,只讓對方知道,你會待在他身邊。
作者簡介:梅根.德凡(Megan Devine)
擁有諮商心理學碩士學位,是作家、演說家,以及悲傷關懷倡議者。自從2009年她的伴侶因為意外離世後,梅根成為悲傷支持者,她通過網站Refuge in Grief幫助那些身陷失親痛苦的人以及所有想要提供幫助的人。
梅根在世界各地旅行,鼓勵人們述說關於痛苦的真相,並且學習如何去傾聽,而不是急著修復對方破碎的心。《沒關係,是悲傷啊!》全球熱銷,甚至在世界各地帶動了「悲傷的革命」。雖然她的作品通常聚焦於悲傷本身,但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如何去愛。因為悲傷常會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而愛也是。現居於奧勒岡州高速公路旁的一小塊地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DjEn2baNaM/hqdefault.jpg)
醫療過失定義 在 手術及術後照護,並未違反醫療常規 的推薦與評價
【聊聊醫療過失】 民事侵權行為法採取過失責任主義,過失與否判斷, ... 立法理由將醫療過失明確定義為「違反醫療上必要之注意義務且逾越合理臨床專業裁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