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信
老師您好,很抱歉百忙之中還打擾您,今天看澎恰恰的新聞,覺得他的年紀都可以當我爸爸了,還是在操勞,替他感到非常不捨,在藝能界十分有才華的人,如今天天為錢當奴,但我知道這是他的功課。
但其實他不是沒有能力償還負債,而是他需要的是時間,但是我感覺他是病了,因恐懼或憂鬱我不清楚。
感覺他需要一個出口,應該吃藥或是要看醫生,或則有人跟他聊聊,憂鬱症的人天天都活不下去,更別說負債那麼大壓力更大。
我的爸爸曾經也負債,一個月要還十幾萬的錢,就煩惱到一夜白髮了,更別說是澎恰恰的是巨額。
現在有疫情大家都不好生活,藝能界更是不容易,不是不借他錢,是大家都有自己困難。
藝能界也沒有人像幫助豬哥亮的人了,他也已經過世了。
希望老師有機會可以聽澎恰恰說說話,老師很厲害,每每聽您說的話都覺得十分有道理,希望澎哥也能聽的進去。
我們只是普通人,有的只有小小能力,希望上天給澎哥智慧可以面對一切。
回覆
我記得多年前我和林慧萍主持一個音樂節目「台灣紅歌一百年」,有次來賓就是澎恰恰,那集錄影不是為了宣傳電影,但我因為在先前看過他在拍片的報導,所以見到他,就很興奮的跟他說:「這樣的年紀一直保有創作的熱情,太棒了!」
事隔快十年,前兩週錄影見到他時,我就上前去抱抱他,什麼也沒說。不過,如果你再問我當年說的那句話,放到今天,我會修改嗎?我的答覆是不會的。
其實會不會負債跟拍片沒有絕對關係,可能跟個性比較有關係,跟時空、運勢較有牽連,就像疫情,讓很多運作很好的行業一夕變天,這是沒有對未來應變準備的結果,不是那個行業不該做。
我一直覺得生命的軌跡是早就定好的,誰借你錢誰欠你情誰幫了誰誰為誰犧牲都是像電影劇本早就寫好的,我們能捫心自問的是「初心」還在嗎?是為什麼在奮鬥呢?也許有人會說⋯⋯那些借他錢的人活該嗎?
當然不是活該,但卻是應該的,這個應該之路就像他會去拍電影一樣的必然,是交情、相信、看好、還情、念舊、好感、不懂拒絕、心軟⋯⋯甚至是累世的因緣。一如沒有從小到大的命運一路安排的鍛鍊與機會,這個局就不會成一樣。
所以,澎哥此刻開始都不要想愧疚的事,這是大家都不會懷疑的心,而且這麼想只有給壓力增大,沒有幫助,就想這個電影夢是一場大公益,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如果今生有機會償還是圓滿,沒有的話也是另一種有意義的付出,這些錢又不是用在自私享樂上。
人生很常有這樣的事,包括對愛情、婚姻、親情、友情、公益、革命、環保⋯⋯有去無回的付出又受傷的例子有少過嗎?事實已成,捲在其中的每個人一起扛起吧,畢竟電影在我看來一直是對人類的心靈最值得貢獻最有價值的。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怪癖|女生翻白眼致有反應如做虧心事 21歲男生:愛睇白眼多過睇胸 「看到眼睛翻白,如果真的『好正』的話,會有性興奮,有那種好像做虧心事的感覺,又驚又喜,覺得好像去做賊一樣……」Winston(化名)自小已發現自己喜歡看別人的眼睛,長大後更發現看到別人翻白眼會有性興奮,然而一直不知道原因為何,最誇張...
「醫生對病人有好感」的推薦目錄:
- 關於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醫生會對病人的家屬有好感??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閒聊] 對住院時的醫生有好感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Icu醫生陳志金- 『先生,你是為什麼會跟人家發生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醫生病人戀愛ptt [分享] 我的醫生男友- 看板Boy | 藥師家 的評價
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早讀到馬傑偉教授的【寫給留下來的人】,想起好朋友阿真前陣子考慮移民台灣,「當發生了蘋果日報被迫停刊這樣時代大事時 ⋯」怎麼了?決定立刻離開嗎?「我就決定要留下來。」竟然是這樣子啊!她說,「就是時局壞得太快太急,我突然覺得很想留低,總有一些事情可以做,再微小也好,就算我教到的只得一個學生,還是有其價值。」又想起另一位朋友,他計劃先讓妻女離港,自己單身寡佬留下來,努力鍛煉身體,好好學習,支持同路人,為未來做好準備。
好感動。
這陣子大家都很灰心、很沮喪,連自由表達想法和感受都彷彿變成很危險的一回事,或許不需要說話太多,只要簡單一句「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大家就有繼續撐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馬教授的【寫給留下來的人】,值得好好細讀。
————————
明報 P08 |2021-07-04
【寫給留下來的人】/馬傑偉
在醫院任職的舊同事,屬於移民誘因最大的一群——中年、專業、已婚、有孩子在學。他傳來短訊,慨嘆移民走難,變成了強勢話題;留下來的人,被描繪得最多的只有兩類,一是港豬不理世事,二是陳義甚高的有心人。舊同事沒有去意,他不是港豬,也不是義士,不多說時代責任的高調。大部分像他那樣的普通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留在香港,卻在移民熱話之中不見蹤影,其實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
上周四,《蘋果》出版最後一份告別號,我的傳媒朋友比較多,臉書一片愁雲慘霧。星期五出海浮潛,早前約好的,卻碰上新聞自由的黑暗日子。同船十多位朋友,似乎完全不受時局影響,在無人的小島開派對,吃滷水鮑魚,嚐冰鎮鳳梨,高唱懷舊金曲,情緒高漲,一片歡樂,與我社交圈子的壓抑與鬱結,對比有若雲泥。我站在沙灘上,灰雲天,水清見底,想起一個個獄中的朋友,回望這一群把忌廉蛋糕塗在臉上作樂的新朋友,一陣詭異的情緒湧上心頭,「個心好實」;多少人為香港承受苦難?又有多少人心中已經忘記了香港的創傷?
但回過神來,今天我離開同溫層,同船都是新相識,社會背景殊異。憂國憂民,為信念作出犧牲,是一撮人。普羅百姓,才是大多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近年港人在社交場合,都避談政見,我根本不知道這群風騷快活人,心裏對香港隕落作何感想。他們留在香港,如常生活,遊山玩水,郊野秘景,他們如數家珍。只不過十多人,當中有美食家、攝影師、山藝專家。途中有人大聲吐出「蘋果日報」四個字,我一驚,暗忖下一句是「抵佢死,停刊天下太平」,還是「我買咗一份留念」。怎料他說,「呢條路線,記者介紹過㗎!」自由、法治、子女教育,是不少中產家庭的核心價值。但眼前這一群,50到60多歲吧,自由和法治,不一定上心,但好鍾意香港奇妙地景,他們嚴格實行帶走垃圾的環保價值。
沉默的大多數 各自活出信念
最近回中大午膳,遇上一群舊同事,久別喜相逢,嘻嘻哈哈,聲浪之大,幾乎整個餐廳的食客都聽到我們大放厥詞。我在中大多年,最親近的不是教授,而是一眾supporting staff 。我問,「你哋幾時移民?」他們答得很爽快,又大聲,還在笑:「冇錢移咩民呀!」打工搵食,解決3餐,柴米油鹽,是日常的主體。對他們來說,留在港可以預計,移民反而風險更大。他們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港豬,在安全範圍內,會關注,會批評,只不過不想走、或走不來。其實這一群有態度、有政見,但生活更重要,他們留在香港,用他們的民間智慧,適應新香港。
中產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走定唔走?去邊度易適應?稅務、樓房、教育、就業市場,討論區有答有問,流量驚人。然而,香港還有一大群留下來的人,有若干的一部分是「小確幸」,天真的認為,我不理政治,政治不會拍我的門。也有相當的一部分,如常生活,你卻不能把他們簡化為「港豬」。《蘋果日報》最後一期,100萬份,賣清光,排隊的人不計其數。蘋果結業,大樓內的植物要人「領養」,同樣是排長龍,很多人「拔刀相助」。阿布泰被針對,排隊支持的都是普羅大眾。留下來的人,用自己的方法,活出自己的信念,審時度勢,不想以身試法,沉默,但心裏仍然堅守信念。
盼望是心念 心念不犯法
有一些親屬,政治價值觀不同,愈來愈少見面。我也有一些完全不理政治的親屬,如常看TVB,追劇集,《愛回家》情節滾瓜爛熟。移民對他們來說很遙遠,但談到社會不公平的政治事件,他們會彈一句,「呢班友,有牌爛仔!」是非黑白,看得清楚,只不過他們不選擇移民避政。考慮移民的朋友,眼見形勢急轉直下,香港每日在滑坡下沉,必定忐忑不安。這篇文章暫且不談移民心事,集中談一談留下來的普通人,大家如何共謀對策。
時有勢,勢難擋,水勢洶湧,很難逆水行舟。今天時不我與,唔好同呢個惡時勢鬥力。退一步,以靜制動。不准我說話,我就暫時不說話。要拉要鎖,我現在就不作拉扯。我老婆的經驗談:她做職業治療,有一段時期,甚得某專科主管歡心,受重視,江湖地位高,醫生們都樂於轉介病人。幾年後,該專科換主管,新來的,完全不買馬太的帳。我老婆精明,把精力放在其他領域,擴闊專業範圍。過幾年,風向轉,她的部門又派上用場。
中國與香港目前的時局,超高壓而不穩定,唔知幾時變。時勢有順有逆,起伏難測。今天留下來的人,耐心等,如此極端的時勢,一定會變。可能轉好、可能轉壞,無論如何,盼望就是力量,盼望有一天,去與留的人,喜見香港重生。想吓啦,希望在明天。盼望是心念,心念不犯法。
「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
自覺保持身心健康,對留下來的人,至關重要。要等到、看到時勢逆轉,多運動,操fit 啲,每天半小時,跑步、游水、健身單車,操練身體,要有體力抗衡主流大勢。不必把心理健康想得神神化化。有鬱悶、有心事,就搵朋友開解一下。參加課程,裝備自己,修練更強大的心力,可面對留在香港每時每刻遇到的心理衝擊。香港的心靈自強運動,正在默默形成。30 多年未見面的牧師在大嶼山相聚,他說有心人正在照顧心靈創傷的年輕人,在教會體制之外策劃安全網。身邊也出現不少民間舉辦的細胞小組,互相扶持,共渡時艱。我自己每兩周參加的疫情支援聚會,不經不覺舉辦了40多次,大家坦誠分享,同行同在,就是力量。這一類的群組,為留下來的人,加深生活的勇氣。
最後,找尋自己可以努力的方法。在一個社會生存,無論環境多惡劣,若能發揮所長,觀感會完全不一樣。留下來的人,可以做什麼?自救、助人,你和我都可以,就單單是立願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做一個更有慈心的人,也會令你活得更有意義。被辭職的傳媒工作者,靈活變通,轉行做拉麵師傅、電器銷售員、潛水教練、電競KOL ……找一個自己可以發揮的生存方式,連結你在身邊可以接觸到的同路人。生活上,若找到自己可以出力的位置,就更容易節哀、順變,避風頭,隱於市,在廢墟中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移民或留港的理由。文章寫到最後,我就談談自己的想法吧。我今年61 歲,健康活躍的年日,只剩下十多年,移民心理負荷大,兩三年才可以settle down。我人生的quality time又短了一截。留下來,代價是要承擔香港淪喪的心理創傷,自忖還應付得來。另一方面,留下來在香港經歷時代變化,用不同的方法表述記錄出來,又可以與有需要支援的朋友接觸,患難與共,留港有確實的意義感。
這個星期大家都很難捱,朋友在群組寫了一段心聲:
「我執起筆想寫,但不知從何寫起。
想叫,想大叫,想大聲地叫,想找個樹洞大叫,想找個山洞大叫,想聽到回音,想你知道我在大叫。無言是外在的一種狀態,心裏卻翻起千層浪。
想聽到遠方有道聲音給我說: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
然後大家一起留言回應:「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就是這樣簡單的分享與聆聽,給予彼此莫大的安慰和力量。
(完稿後發生了銅鑼灣悲劇,鮮花與告票,仇苦深結,說不出的劫難,我們聽到彼此,知道彼此,明白彼此。)
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完美媽媽:我要先滿足所有人的要求,才有機會做自己】 #過度努力 #文摘
.
🌺本文摘自《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一書。
.
.
「『沒有自己』是正常的,當媽媽之後,全世界都不希望你有自己。」我面前是一個打扮入時的超級美女,動作也極為優雅,坐在諮商室的沙發上,敝所立即蓬蓽生輝,閃閃發亮,彷彿搖身一變成為時尚雜誌的攝影棚。
.
.
我忍不住想到一句話:「整個世界,都是我的攝影棚。」
.
超級吻合。
.
這樣的她,完全看不出來是兩個孩子的媽,她是雅文。
.
.
一年前,因為憂鬱症與朋友介紹,雅文輾轉找上了我。那時候的雅文是家庭主婦,生了一對雙胞胎的她,在婆婆、先生的「期待」下,放棄了原本高薪的工作,專心在家裡帶小孩。
.
.
身為新手媽媽,沒有幫手,也沒人可訴說。帶孩子的過大壓力與失控感,和她以前在工作中的狀況很不一樣。在工作的她,呼風喚雨,工作與解決問題能力極強,幾乎沒有能難倒她的事情。雅文討厭失控感,所以她喜歡、也習慣控制每一件事情,希望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計畫走。能力很好、做什麼事都學得很快的她,也成功地讓她的生活一直都井然有序,各方面都非常完美。
.
.
直到她生了小孩,成為「家庭主婦」,一次還來一對雙胞胎。嬰兒完全沒得商量,也無法控制、難以理解,加上沒有人幫她,讓雅文第一次感受到生活的失序,與自己能力的極限:
.
「原來,我不是每件事都做得到」。
.
那是極為無力的感覺。
.
.
「你會感受到很深的失望,不只是對身邊的人、對老公、對那些沒伸出援手卻意見很多的人;還包含對你自己的失望。」雅文喝了一口水,順手優雅地擦掉水杯上的口紅漬。
.
.
「回頭來看,生了孩子之後,真的失去了很多東西。最可怕的是,你突然不認得在鏡子裡的那個人是誰,那個看起來兩眼無神、蓬頭垢面的可憐鬼是誰;然後,你才發現那是你。」她一邊的嘴角上揚了下。「那時候,我時常覺得寂寞孤單;最孤單的感受,是你發現:你再也回不去以前的樣子,你自己不見了。」
.
.
不過,不習慣讓別人失望的雅文,仍然拼了命地做好每一件事:照顧小孩、夜奶、整理家務、做飯…….雅文讓自己機械式地做好每一件別人期待她「應該」做的事情,直到她撐不下去、失去動力為止。
.
.
「後來醫生跟我說,我罹患憂鬱症。老實說我很驚訝,我一直以為,像我抗壓性這麼高的人,不可能會憂鬱。原來,我還是過度高估自己的抗壓性。」雅文自嘲地笑了笑。
.
.
或許憂鬱的出現,與其說是雅文自認的「抗壓性太低」,還不如說,是在這樣忙亂的生活中,沒有任何援助的狀況下,面對「被迫犧牲掉的自己」,所帶來的失落與難受。
.
.
天天覺得自己「不好」,那個「好的自己」,不知道跑哪去了?還能不能找回來?
.
.
這個「憂鬱」,雖然一點都不討喜,但最大的功能,可能是提醒了忙到沒有時間難過的雅文,讓她有機會好好難受,知道自己丟失了什麼寶貴的東西。
.
.
「過了快一年,我終於決定要回歸職場,幸好之前的老闆很幫忙,他願意讓我有幾天在家工作、幾天去公司,我也找了到府服務的保母,讓我在家工作時,一樣能專心。這些安排下來,我覺得以前的自己似乎又回來了,好像變得越來越有力氣、越來越積極,也越來越快樂。
.
我不但把工作處理得很好,我也要求自己,一定也要把小孩、把家裡打理好,我絕對不要讓人有機會說,我出去工作,都不管家、不管老公小孩。我就是要做到完美,堵住你們所有人的嘴。」
.
.
雅文笑得像個女王。
.
.
「雖然我每天都很忙,但我很滿意,因為至少我的工作效率回來了,我的成就感回來了,原本的自己也回來了,一切都很好,只是……」雅文頓了頓。
.
.
「只是,我開始有購物的習慣,一陣一陣的。突然會有一股衝動,很想買東西,而且花很多錢買,買回來就放著,甚至曾經一口氣買好幾個幾萬元的包包……我以前不會這樣。
.
.
發生了一陣子之後,我先生逼我去回去看醫生,我雖然百般不願意,但還是去看了。結果,醫生說我有輕微的躁鬱症,我會瘋狂買東西的時候,就是躁症發作。」
.
.
說到這,雅文笑著嘆了一口氣。
.
.
「聽到醫生這麼說的時候,覺得怎麼樣?」
.
.
我想像,如雅文這麼自我要求高、又極為自我控制的人,對於自己的「脆弱」或「失控」,不管是心理上或行為上的,可能都很難接受吧!特別是,原本以為已經控制好「憂鬱」症狀的她,居然又被診斷成躁鬱症。我在想,對她而言,醫生所做的診斷,或許是一個很晴天霹靂的打擊。
.
.
「當然是覺得……很驚訝吧。怎麼狀況不好的時候是有病,狀況好的時候也是有病?」雅文苦笑,露出無可奈何的表情。
.
.
對於很多人來說,出現了心理症狀、甚至被診斷成疾病,是一件很難接受、也很難不標籤化自己或他人的事情。可能會忍不住想:「是不是我抗壓性太低?」「我是真的有病?」等更傷害自己的想法。
.
.
不過,身為一個心理師,加上我自己的學派,讓我對於心理疾病的看法,多半不太用「疾病」的觀點去看這個人、或這個症狀,比較會用「適應」的觀點來看這個症狀。
.
.
例如,關於一些心理症狀,除了體質影響,也或許是目前生活適應上,在面臨極大的壓力與自我要求,身心無法負荷,卻又希望達到意識的期待與要求,於是藉由發展出一些心理症狀,來平衡身心,紓解無法說出口的壓力。
.
.
如果不靠這些方式紓解,也許就有其它內爆的可能。這樣的症狀或行為,的確會造成生活上的其他問題,卻可能是我們身體與心理,唯一能夠和過度努力到沒辦法注意自己的我們對話的方式,提醒我們:「該好好檢視目前的生活,是否有事情不對勁?」
.
.
只是,對於事事要求完美的雅文來說,出現的這些症狀,就像失控的雲霄飛車,一頭撞進她的生活,把她所有井井有條的安排,撞得東倒西歪、七葷八素。
.
.
也撞出她對「失控」的恐懼與焦慮。
.
.
「不能靠意志力、按照自己的標準做到一切的我,還是我嗎?」雅文喃喃自語。
.
.
一路追求完美的雅文,或許想要的,就是「夠好」:感覺自己夠好、夠有用,就可以讓自己感覺到「安全」。
.
.
如果我不夠「完美」、不夠「有用」,做不到別人的期待,我還是我嗎?
.
🌺本文摘自《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一書。
.
(書籍介紹與簽書會訊息可參考留言)#周慕姿 #情緒勒索
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怪癖|女生翻白眼致有反應如做虧心事 21歲男生:愛睇白眼多過睇胸
「看到眼睛翻白,如果真的『好正』的話,會有性興奮,有那種好像做虧心事的感覺,又驚又喜,覺得好像去做賊一樣……」Winston(化名)自小已發現自己喜歡看別人的眼睛,長大後更發現看到別人翻白眼會有性興奮,然而一直不知道原因為何,最誇張時更會想在別人睡覺時翻開眼皮玩弄。
最愛大眼美女 女朋友翻眼更大性興奮
大眼美女,很多人也喜歡,Winston也不例外,在街上看見也會多看兩眼,可是他卻更喜歡這些女生反白眼:「我喜歡又大又圓的眼,瞪大眼會看到眼白那些,眼白越多越好,最好有少許紅筋。」發現自己這個喜好後,Winston會在網上找相片和影片看,卻很少跟人提及這個癖好,形容這是「guilty pleasure」,一直都沒有勇氣公開說。「不知道外界如何看,(反白眼)應該是恐怖片、驚嚇,或者是核突,主要是用來嚇人,感覺就是:你喜歡這麼奇怪的東西?」至今他只會跟伴侶分享,連家人也不知道,幸好至今結交過的另一半也覺得沒大問題。「說過之後好像釋懷了一點,也慢慢normalise(正常化)這個想法,不會覺得自己很奇怪,純粹是有一個特別的取向。」
看翻白眼會看得心動,難道連擇偶也要先過到反白眼一關?Winston指認識時當然不會知道對方翻白眼「功力」,但是的確覺得眼睛漂亮的女生特別吸引:「大家的溝通更重要,如何看(我喜歡看翻白眼)這件事,這一點我也覺得很重要。大家相處不到,你就算美得曉飛也沒有用吧。」現在他也不時叫現任女朋友翻白眼,性行為時也會請她翻白眼令他有更大性興奮,女朋友也不介意,甚至曾翻白眼讓他拍照。「不過她翻不到很久,覺得眼睛會乾、會不舒服。」
研究眼睛結構圖 做功課分析自己
Winston為了這個「性趣」,曾經翻查過很多資料,例如小時候會特地找眼球解剖圖看:「眼睛如何移動、微絲血管如何分佈,我也會看,主要是欣賞。不會說想拿匙羹或甚麼器具要把人眼挖出來,這樣我覺得美感會沒了,太血腥了。」
他更曾做功課分析自己,發現日本會有色情電影以翻白眼(日文:白目Shirome)作為題材,有一系列翻白眼情節的AV,外國學者也曾統整非典型的性偏好,包括喜歡舔眼睛的「戀眼球(Oculolinctus)」、涉及眼睛的「視覺癖(Oculophilia)」等,他則認為自己的癖好不屬此類,但是在網上卻成功找到有人跟他一樣愛看翻白眼,「有段長時間我以為這個世界只有我自己一個是這樣,後來才發現原來有其他人也跟我一樣,有男有女,心就定下來一點,起碼有人會明白,但至今我在現實中未遇到一個人跟我一樣鍾意看翻白眼。」
臨床心理學家解謎 因童年經驗愛看翻白眼
即使覺得自己喜好問題不大,Winston自問仍對自己的取向十分好奇:「我沒有試過想特地去看醫生,但是也想有機會跟一些專業人士討論這件事,不是要令自己沒了這個取向,反而是了解自己為甚麼形成這個喜好,這一點我從小到大也解不通。」
臨床心理學家吳桂生博士跟Winston見面,認為Winston應該在小時候已對翻白眼很有好感,Winston說:「小學時跟同學玩,看到他們反白眼,覺得好像很厲害,慢慢越來越好像着迷一樣。中學也有嘗試過有女生在我面前反白眼,其實我不是跟她很熟,只是她是很好相處的人;上課時,她拍拍我的膊頭,叫我看着她,之後反白眼,她說是想玩玩,我看了有點反應。」
吳博士假設,小時候Winston只是覺得反白眼很有趣,是一件很厲害、很特別的事,長大後則將它跟性放在一起,「中間經歷了一些pair up(組合)的過程,一個套餐出來了:一個很友善的人,做一些很特別的事,是給我的,對其他人沒有的,還有我也沒有告訴過他,她卻好像明白我的心意,做了很厲害的事。」他認為,翻白眼跟Winston很正面、對自己很舒服、別人對自己好這些感覺在腦中關連起來,喜歡那件事,就會看得更多,自然會有越來越強烈的感覺。吳博士提醒:「如果越來越依賴白眼引發性興奮就要小心,出現得多是不好的,而且也需要協調。對方心中覺得翻白眼無傷大雅,就去做,但也容許別人有變化,例如別人如果日子久了,不想再有這件事,或者她真的不希望倚賴這件事的話,你也需要有點變化。」
吳博士指,每個人對性的喜好也可以不同,有些人留意不同部位,有不同動作、不同行為,只要對身體、生活、社交等沒有特別影響,也沒有牽涉到傷害自己、傷害別人,不涉及威迫利誘和欺騙別人,一般都並非有問題的事,也不會定義為病。「情況真的因人而異,不過如果病人帶着這些問題而來,他是覺得很困擾、很不妥、很不自然,我就會幫忙找出覺得不尋常背後是甚麼,他想如何改變。」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怪癖 #翻白眼 #性興奮 #性趣 #日本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餐飲服務業的服務流程裡面,我們都知道「洗手」很重要!
然而你有沒有很好奇喔,大家都知道這件事很重要,但是到底大家有沒有都遵守這些規定呢?
美國的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他們就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於是呢,CDC的人員,造訪了美國數百家餐廳,公開的記錄他們員工的衛生習慣。
結果發現喔,居然有62%的餐廳員工並沒有洗手;其實這造成的光只是在美國,每年就有6萬人,在外用餐之後,因為食物引起的身體不舒服而就醫。
那你會想這是餐飲業啊,那醫療相關的產業,會不會好一點呢?很遺憾的告訴你喔,在美國的研究,醫院並沒有比這些餐廳的衛生提高多少。
因為有38.7%的醫院員工,他們依照規定洗手;所以注意聽喔,是38.7%的人,他們依規定洗手。
但反過來說,有61.3%的人並沒有依規定洗手;這跟餐飲業裡面,有62%的人沒有依規定洗手,它是差不多的數字。
那麼接下來你可能就會想,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促使這件事情,不要只是理論上大家知道,而真正變成做到呢?
在2008年,紐約州有一群研究人員,展開了一項計劃。他們有24個月的時間,大概5萬美元的預算,來大幅提高醫院員工的洗手率。
他們選擇了美國,東北部的一家醫院的加護病房作為對象。這個加護病房已經在所有的地方,都裝設了便利洗手的噴霧。
而且每間病房都有洗手台,到處都有提醒員工「必須洗手」的標語;可是呢,遵守程度還是低到讓人很擔心。
那到底該怎麼樣改善呢?研究人員喔,他們腦力激盪了好幾個禮拜,然後去買了21台監視攝影機。
這些攝影機被裝設在加護病房裡,分別對著洗手噴霧和洗手台,他們要把即時的影像,透過網路傳輸到印度。
然後由印度當地20位監督人員,每天24個小時監看醫護人員的行動,去計算出他們洗手的洗手率。
每次有人員進出病房的時候,裝在門口的行動感應器,就能夠提醒印度的監督人員。然而比較妙的是喔,這不是隱藏式攝影機喔!
因為醫護人員都知道他們正在被監看,可是令人感覺到驚訝的,就算是這個狀態底下,遵守洗手規定的也只有1/10。
這表示哦,光只是讓人覺得「他正在被監看」都還不夠,要有更好的方法;結果呢,他們就想到了另外一個計畫。
他們接下來做的事情,幾乎改變了所有醫護人員的行為,讓洗手率大幅提升。研究人員呢,他們在每一個病房,放置一個電子的看板,讓員工馬上看到他們的表現到底是什麼。
每次有醫生、護士,或者是其他員工洗手的時候,這個電子看板上面的數字,就會立刻增加;這個數字代表目前的轉變、目前員工的洗手率,和一周的洗手率。
結果呢,這個洗手的規定,它的遵守程度驟升到90%。這個結果非常的驚人哦!而且好到有一點不可思議。
所以呢,他們還在醫院的另外一個部門,做了相同的研究;然而在其他部門,也得到一樣的結果。
在其他部門裡,在加裝電子看板之前,只有1/3的員工乖乖的洗手;而這個數字,跟全國的平均差不多。
在電子看板出現之後,馬上飆到90%的洗手率。那你會想哦,這個做法它到底好在哪裡?
其實呢,這個做法好,就是好在它緊緊的鎖住,我們人性當中一個很重要的需求,叫做「取得回饋」。
就好像是你用智慧型手機拍照,其實如果以智慧型手機,它的一個拍照原理,它是根本不需要有快門聲的。
但是你會發現,智慧型手機的拍照功能,如果你沒有調整設定的狀況底下,你一按下拍照的按鈕,它一定會給你一聲「快門聲」。
這個快門聲,並不是用機械運作的原理;這個快門聲,其實是模擬給你聽的。因為只有那一聲「快門聲」出現之後,你才會確定自己的確拍下了這張照片;而有一種安心跟滿意的感覺!
所以其實不管是洗手,還是智慧型手機的拍照功能;它都在告訴我們,其實人類做任何事情,都會渴望有一個回饋~叫做我至少確定我做了、叫做我至少我確定做了之後,會有什麼影響。
尤其以「洗手」這個行為來說,其實在沒有回饋的狀態底下,常常會讓人有一種,叫做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我一次不洗手,有差嗎?
可是呢,這個實驗的操作,好就好在你只要一洗手,電子看板就會明確的告訴你,還真是有差呢!
那你想想看,人在這樣的刺激底下,他很明確自己的行為,能得到什麼樣的好處跟回饋;他就會更有意願的再去做它。
好啦!那這個研究談到這裡,到底跟你又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喔,我常常遇到很多朋友,他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觀念,就是他覺得人生一定要學習、一定要有所前進。
可是呢,當他花了時間學習、當他很努力的前進,而得到的是一次一次的挫折,搞到最後有一種為了做而做、為了努力而努力的感覺。
那到底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呢?我說喔,這種人喔都是好人!而且呢,都是努力的好人,但是他沒有幫自己設定「回饋機制」。
就像喔,我為什麼要做「一天聽一天」?因為「一天聽一點」是我每天閱讀,跟體會生活、實踐生命的回饋機制啊!
我把我每天的閱讀、體會生命,跟實踐生命的這些東西整理出來,錄成「一天聽一點」;而錄成「一天聽一點」之後,分享出去。
然後你可能會觀賞、你可能會按讚、你可能會給我回饋;然後呢,它在回到我的事業裡面;你可能聽完之後覺得很棒,會來報名課程。
哪怕都沒有來報名課程,也沒關係!至少我確定這些東西被留下來之後,是有人在聽的;就算沒有人在聽,我也把它當成是寫日記一樣。
如果你有過寫日記的經驗,一旦你養成了習慣,你就會發現,根本不用有任何監督者,監督著你;其實你的生命,自然就會過得比較正向、比較有價值一點!
為什麼?因為你很清楚知道,你每天都要寫下你今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難不成你好意思寫下「今天沒事、今天在混、今天在當遊魂」…
而如此這般,每天都這麼重復嗎?我想喔多數人,他只要一有一個東西要留下來,那就是他的「回饋機制」。
所以囉,回到你身上,如果你花很多時間在努力、在學習,在造就你的人生;那你有沒有幫自己設定「回饋機制」呢?
那關於「回饋機制」的設定,我還蠻鼓勵你,可以加入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
在這一門課裡面,我提到你要圓滿你的人生的四大能力,而這四大能力的第一個,叫做「創造結果的能力」。
其實「創造結果」,就是幫助你「創造回饋」。如果你很好奇,我的人生不管從「有聲書評」到「一天聽一點」;從實體課程到線上課程。
我是怎麼樣一步一步的實踐,並且讓自己越活越開心、越來越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那麼我可以告訴你,這一切都是在所有小小的學習與前進裡面,我幫自己設下了「回饋機制」。
想知道更多嗎?歡迎你加入【過好人生學】;而且特別提醒你一下,我們【過好人生學】的優惠價,在10月31號的晚上12點就截止,之後就會再漲價。
所以期盼你把握這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跟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當然了,也包含今天提到的【過好人生學】;期待你的加入,我們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知道你的生活裡,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
就是當你很專心做一件事,或保持在某種「專注狀態」的時候,會因為突如其來的小小閃神,就把水灑在你的電腦上啊、炒菜的時候手燙到鍋子的邊緣,或者是正在開車的途中,一時小恍神就出了擦撞、小車禍…。
這些呢,你以為只是小小的差錯,只要打起精神就能夠重新掌控狀況;但是事實上呢,你的意志力在此刻已經是下降,才會發生那些你不想要的意外。
這些小凸槌喔,並不是要打擊我們,相反的是我們的潛意識在提醒我們,我們該從自己的「習慣模式」跳出來了!
要是你不肯有意識的從慣性模式跳出來,那麼下一個更大的災難,無論是危及到你自己,或者是波及到你身旁的人,都會很快的到來!
聽到這裡喔,你可能會覺得匪夷所思,覺得呢我把事情說得太嚴重了;身為一個成年人,當然能對自己的狀態有全面的掌握啊。
那我就說一個真實的案例,提供給你重新思考一下。
這個案例在以色列,他們呢,有兩個司法委員會,他們負責處理該國將近四成的假釋申請案。
我相信無論是什麼國家、人種,世界上所有法官,都希望自己展現出理性、審慎、智慧,而且依照事實和法律來維持正義。
不過呢,在2011年,三位社會學家,透過以色列的這兩個「假釋委員會」的資料,來檢視司法的決策的制定情況。
經過統計之後喔,他們就發現法官啊,在「早上」也就法官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比較有可能做出對於犯人比較有利的裁決,那就是准許他們假釋。
而如果再仔細的分析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在一大早的時候,法官大概有65%的時間,會做出對犯人有利的判決。
但這樣的比率,會隨著早上的時光推移,而開始慢慢的下降;到了快接近中午的時候,有利於犯人的判決比率,就會掉到趨近於「零」。
所以呢,排在早上9點進行聽審的犯人,很有可能贏得「假釋」,而排在早上11點45分的犯人,基本上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但有趣的事情喔,在法官午餐休息之後,卻發生了!
當法官午休之後的判決,又會恢復到早上一開始對犯人比較有利的比率,但是過了幾個小時,在接近傍晚的時候,他們又「不自覺」的,開始採取強硬的態度,不輕易的讓犯人得到假釋。
那這些法官為什麼會這麼妙呢?難道他們的判決,是按照「時間」來看的,而不是按照「案件」來看的嗎?
其實研究人員表示喔,他們沒有辦法明確的找出,到底是什麼引發了這樣的現象,可能是因為「吃東西、進食」,讓法官的血糖濃度回升。
換句話說喔,就是法官們有「休息」,讓他們的心智、能量獲得補充。
也有另外一個可能,就是暫時離開法官席,讓他們的心情變好了,又或者是法官累了,休息減輕了他們的疲憊。
但不管原因為何,本來不應該影響司法的判決,而且呢,跟正義沒有關係的因素~就是「法官是否休息夠了?」和「何時休息?」;它卻都成了去決定某個人,是否可以自由離開,還是要繼續坐牢的關鍵。
我想應該沒有法官會坦承,自己是因為血糖太低,才會變得比較嚴格,但數據卻告訴我們,這兩者之間有很強烈的關聯。這些都是我們高估自己的意志力,而低估疲勞對我們的表現的影響。
說到這裡喔,就讓我想到,早些年台灣醫院裡面的紅包文化。
據說喔,有病患需要開刀的情況底下,病患的家屬就會想要給醫生送紅包,希望這個醫生,把自己的家人排在每天的第一台,或第二台刀。
因為那個時候,醫生的精神最好,所以無論是開刀的技術,或者是緊急狀況的決策,都會相對的比較精準,這好像是一樣的道理喔。
那麼,假設這種生理上的低谷,對於人們的專注力、意志力都是毒藥,而「休息」就是恢復的解藥,那麼這些必要的「休息」又該如何進行呢?
事實上呢,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科學提供了五項指導原則。
其中第一項,就是呢「有總比沒有好」。
有一個針對高績效人士所做的研究,他們發現有一項很有趣的數據,就是那些績效好的人,他們平均在工作52分鐘之後,就會給自己休息17分鐘。
顯然呢,短暫的休息確實讓人事半功倍,否則這些很有效率的人,也就不會有這麼高比例的雷同,不是嗎?
第二個方向,叫做「動勝於靜」。
我們都知道在現代人的生活型態裡,有一個說法喔,就是你「久坐一天」跟「抽完一整包菸」,對身體的傷害是一樣的;會對健康造成明顯、而且立即的危險。
正因為這樣的原因,當你處在工作狀態的時候,每個小時簡單的站起來,走個5分鐘,就能夠提升自己的活力、讓你能夠更專注、而且心情變好。
接下來第三點,就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有很多關於「休息跟恢復」的研究,都告訴我們,跟別人在一起,比自己獨自一個人耍孤僻,更有恢復的作用。
而無獨有偶的喔,在南韓有一個職場的研究,也告訴我們:比起回覆電子郵件這種「認知上的休息」;或者是吃零食一類的「營養式的休息」;我們跟同事聊一聊「工作以外」的「社交式的休息」,會是在減輕自己工作壓力,和改善心情方面,會有更好的效果。
接下來第四點,就是「戶外勝過室內」。
這個意思就是說喔,你花5分鐘,讓自己置身在自然的環境裡,會比你花同樣的時間,待在建築物、水泥叢林裡,來得更好。
就算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你沒有辦法從辦公室走到郊外,你也可以就近找到一些有室內盆栽,或者是能夠接觸到綠意;這樣子的效果,跟你實際的去郊外是一樣的。
最後一點,第五點叫做「關機比暫時登出好」。
這個部分同樣的,在南韓的職場研究裡有發現喔,我們伸展四肢,或者是做白日夢這一類,完全讓自己脫離工作的放鬆跟休息,是最有效能夠減輕壓力、而且振奮心情的方法。
而且研究人員還特別指出,除了「身體的抽離」之外,在工作上的「心理上面的抽離」也很重要。
因為99%的人都沒有辦法一心多用,所以在休息的時候,還想著工作上面的要求、老闆跟你說的話…,這對身心絕對百害而無一利,更是會讓我們造成「過勞」的主要原因。
所以歸結喔,以上這五個指導原則,我真的很建議大家可以試試看。但是如果你覺得聽完,還是覺得有所不足,不用擔心,我有更到位的途徑可以提供給你。
其實,我們每天的生活,就像是在山路開車一樣,有時候上坡、有時候下坡;有時候,還會遇到大大小小不同的彎道跟路況。所以你根本不可能一個檔位、一個模式用到底,那絕對喔會出車禍,再不然你車子也會壞掉。
所以必要的休息,就是幫助你在你的生活裡換檔,讓你可以適時的切換,在不同檔位當中游刃有餘,也才能夠真正的永保安康。
所以關於這個部份,就是我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面,提到的「專注模式」跟「發散模式」,之間要怎麼切換。
在【時間駕訓班】的課程裡,我幫大家整理出,幾個需要「換檔」的徵兆,
那就是呢,當你發現自己一直處在「低效率」,或者是「容易引起負面情緒」這樣的狀況。
或者是發生你不可控制的「意外事件」,不論是大意外,還是小意外,這些都是訊號,代表你累了。
「專注模式」讓你感覺到疲乏了,這個時候要趕快的,從「專注模式」換檔,切換到「發散模式」,你才能夠得到真正的休息。
所以,如果你已經是我「線上課程」的學員,你一定知道在我的課程裡,我還會幫助你拆解,什麼叫做「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並且一步一步的帶領你,啟發「發散模式」的「身體途徑」跟「心理途徑」。
很歡迎你加入「啟點線上學苑」的行列,相信呢,參與【時間駕訓班】的學習,除了對於你那些生活中不想要的,像是車禍啊、意外啊…這些遺憾,都可以提早覺察、有效避免之外。
更重要的是喔,把你珍貴的時間跟精力,集中在真正有價值的人事物上,就像曾經有一句廣告詞,是這樣說的~「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期盼你透過學習,成為生命的主人,而第一步,或許可以從學會「心智的換檔」,這一個部分開始。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的內容最後提到的【時間駕訓班】,我很歡迎你,能夠透過線上學習的方式,跟我一起學習、一起前進。
相關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很期待跟你一起相會,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閒聊] 對住院時的醫生有好感 - PTT Web 的推薦與評價
[閒聊]對住院時的醫生有好感@mentalk,共有53則留言,33人參與討論,29推1 ... 畢竟醫生對病人都是很和藹可親的裡面的護理人員多還有實習護士學生, ... ... <看更多>
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Icu醫生陳志金- 『先生,你是為什麼會跟人家發生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正在向病人的太太說明情況。... ... See more of Icu醫生陳志金on Facebook ... 不過,我想她應該是對我有點刮目相看,甚至有一點點好感吧?我再找個時間來問問我的 ... ... <看更多>
醫生對病人有好感 在 醫生會對病人的家屬有好感?? -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醫生 會對病人的家屬有好感?? 心情. 2020年1月25日22:42. 半年前陪阿嬤去看醫生,因為阿嬤的腿行動不便需要做復健跟治療,所以過程會比較久,醫生也會跟阿嬤小聊一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