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任務:關於數位視覺政治性的關鍵詞
關鍵字04 : #新自由主義
「影像,或說『攝影術』誕生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則新自由主義隱喻:不同的發明者間有專利權上的糾紛,最終國家出手干預,將這項技術買下後公諸於世。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攝影小史〉中提及,當阿拉戈(François Arago)在議院報告時,描繪了一個極度廣闊的圖景,相信攝影術將能夠在人類的所有行為中找到應用之處。攝影術誕生時的祝願,卻在人類社會進入新自由主義的時代後成為詛咒。」(文──鄭安齊)
_____________
《攝影之聲》關鍵字線上專題系列推出!每期由客座主編規劃影像與視覺領域的重要詞彙,邀請多位研究者共筆,透過不同角度詮釋書寫當代影像論題。本期由影像研究者謝佩君擔任客座主編,首期主題「家常任務:關於數位視覺政治性的關鍵詞」,每周二、四更新,歡迎追蹤閱讀!
專題連結|https://bit.ly/vop-keyword
_____________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vopmagazine.com
_____________
#家常任務 #關鍵字 #鄭安齊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共造城市」(Mitmachstadt)是一項帶有教育性質的都市空間介入計畫。藝術團體「Leut’Werk」就讀於藝術家進修實驗學程(Modellversuch Künstlerweiterbildung)時,與當時的指導教授巴斯特(H. K. Bast)共同發展出這個計劃,並隨後於79年之後陸續於多...
鄭安齊 在 VO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攝影之聲》線上專題推出!
《攝影之聲》關鍵字線上專題系列,每期由客座主編規劃影像與視覺領域的重要詞彙,邀請多位研究者共筆,透過不同角度詮釋書寫當代影像論題。本期由影像研究者謝佩君擔任客座主編,首期主題「家常任務:關於數位視覺政治性的關鍵詞」,每周二、四推出更新,歡迎追蹤閱讀!
專題連結|https://bit.ly/vop-keyword
███ 家常任務:關於數位視覺政治性的關鍵詞
導言──謝佩君|客座主編
創立於世紀之末的美國外送平台Seamless,名實相符地是一則新自由主義式社會關係的寓言。以無縫接軌(seamless)作為品牌精神,和台灣現正風行的所有外送程式一樣,主打使用者從慾望到滿足過程的一氣呵成:我們可以躺著滑動手指於各家餐廳的菜色圖片間,點選、付款,接著等待外送員(gig worker)將餐點無接觸地送至家門外後,再附上一張即拍的照片作為送抵的證明。簡單又直覺,我們沒有發現線上點餐的自由,僅是將個體活動時空壓縮地複寫至市場──我們連躺著放空都可以消費,而零工經濟(Gig Economy)成就於我們壓榨自己的休閒時間(或是因經濟狀況犧牲休閒時間),在沒有基本工時、工會或保險的狀態下製造並滿足需求。從無縫接軌的角度來看,影像是「以時間根絕空間」障礙的資本共犯,既是索引也召喚著或點或滑或長按的反射動作,當它平順運行時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一如無縫接軌作為新自由主義的理性與意識形態。
「學術是關於認識世界的普遍任務」,批判與媒介理論學者沃克(McKenzie Wark)曾這麼說過。她將普遍定義為尋常、共享,甚至是粗鄙的形容詞,任務是時而帶著遊戲性質的勞動,而認識作為動詞,既是普遍之所以可能的條件,也是一種饒富趣味的任務。借鏡沃克將學術祛魅並重新賦予其社會實踐動能的論述,本專題「#家常任務:關於數位視覺政治性的關鍵詞」試圖將普遍一詞的公共意義擴延並轉化至家常,除了在疫情下居家辦公(Work from Home)成為新社會基準、公與私範疇並置且模糊的時刻,思考以家常為原點作為公眾實踐的可能外,也企圖以家常一字的意涵──日常、取材平易且頻繁使用──對上述影像無縫接軌地媒介於公於私的日常生活,提供十二個出自慣常口語的詞彙作為批判工具。因此,「家常任務」試圖認識的世界,不只是我們以第一人稱視角,以智慧型手機、筆電或平板,接受通知、點取、瀏覽並溝通交換的世界;同時也針對充斥於我們生活中之語言:以線上、視訊或梗圖等作為條件的日常經驗。例如,小說家言叔夏在〈回家的方式〉一文裡討論居家辦公,將進入Google Meet前的麥克風與鏡頭測試比擬作玄關的鏡子,視訊鏡頭下和鏡子前的我們一樣忍不住有著整理儀容的反射動作,毫不反抗地將自己投入畫面之中成為等待定義的主體。
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家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1975年出版《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的序言裡,提及寫作緣由的個人層面:當他於二戰結束返回劍橋時,遇到也甫從前線歸來的朋友,兩人不約而同地,對眼前的新世界說出:「事實上,我們不再說著相同的語言。」世界大戰造成的斷裂,在短短四年半裡,急遽體現在對話中同一詞語的不同價值與興趣導向。援引威廉斯的體察,「家常任務」關注的是何以在新千禧後:「我們總說著相同的語言。」在這20多年裡,為什麼如數位、媒介或影像等詞彙仿若通貨,跨越地理疆界、國境文化,成為我們可交換可溝通的共享語言?如何理解這加速度過程中,語言流轉於多民族、多文化間之抵抗與連貫性、干擾或對比的歷史?從這方面來說,語言也顯露了它與生俱來的異質性;換言之,從來沒有純血的語言。
因此,本專題的七位作者邀請讀者在這無縫的語言生產鏈按下暫停鍵,以詞彙作為問題的切入點,透過家常的例子檢視數位世界的歷史與其概念流變,並剖析數位技術與影像生產、詮釋間的相互關係;或者,更重要地,以詞彙為單位,進行一場認識數位技術與影像生產政治性的練習:當數位物件同質化在我們眼前,它們是如何被渴求、辨識且描述?並進而被定義、處理以及認識?透過上述的提問,「家常任務」企圖承接威廉斯在上世紀的目標:以關鍵詞闡明文化如何是歷史的表徵,意即,在「創造屬於我們的語言與歷史時」,探尋一組詞彙──「去改變任何必須的改變」。
_____________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vopmagazine.com
_____________
#影像 #數位 #科技與技術 #新自由主義 #數據視覺化
#要素型媒介 #感覺中樞 #介面 #解殖 #文化分析 #平台 #投影
#謝佩君 #王柏偉 #徐詩雨 #陳琬尹 #楊子樵 #鄭安齊 #關鍵詞
鄭安齊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阿草在現場
柏林圍牆倒下 30 年 香港、圖博、維吾爾、台灣抗中暴政齊發聲
昨日( 11 月 9 日)是德國柏林圍牆倒下 30 週年紀念日。Germany Stand with Hong Kong 等組織舉行「走向自由:對抗中國暴政」集會,近百民眾在柏林當地時間下午 3 時半起,聚集於柏林圍牆紀念公園,齊聲表達抗暴政、撐民主自由的理念。台灣駐德大使謝志偉也出席,上台以德語演說,替台灣人發聲撐香港。謝大使接受沃草採訪時表示,「只要對自由不放棄,就有機會擁有自由,這是柏林圍牆給我們的啟示。」
在現場協助發放「釋放李明哲」傳單的香港人 Y 表示,在德港人自 2014 年傘運起開始組織,聲援香港民主運動,有 2 至 3 群學生及社會人士,共用 Telegram 群組,共同決策,輪流舉辦集會,就像香港本地運動一般「無大台」。今年年中,因為香港運動再起,情勢急遽惡化,在德台人、圖博人開始與港人串連,協同組織。
在德國唸書的台灣人鄭安齊在現場舉著釋放李明哲的牌子,他說柏林圍牆已倒塌30年,如果我們還看不見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壓迫,不是很諷刺嗎?
在德圖博人協會(Verein der Tibeter in Deutschland)的 Dundup Donka 上台致詞時表示,他說中國在圖博的暴政是外人無法想像的,圖博人已經反抗了六十年,他們已有 158 位同胞用自焚表達最沉痛的抗議。台下並有十多位民眾舉著象徵圖博的雪山獅子旗。
自 1961 至 1989 年,柏林圍牆將柏林一分為二,西柏林被東德包圍,由盟軍控制,東柏林及東德則由蘇聯控制。1989 年 11 月 9 日,柏林圍牆各哨口開放自由通行,成為東西德統一的前奏。2019 年 11 月 9 日是柏林圍牆倒下 30 週年紀念日,柏林政府舉辦一週的藝術文化展覽、活動,以城市的廣場、建築物為舞台,重述人民爭取自由,讓圍牆倒下的故事。
(圖片授權:CC BY 4.0 游知澔)
📙 延伸閱讀
德國「史塔西檔案局」來台分享轉型正義經驗:政治受難者並非要清算,而是要真相 https://waa.tw/AI3Uqs
轉型正義模範生來台分享德國經驗:這是場「馬拉松」非「短跑衝刺」 https://waa.tw/DMzp7D
沃草新疆系列 ▶ https://waa.tw/3kiuL1
沃草香港專題 ▶ https://waa.tw/OGMNZO
🧠 關心轉型正義的你,11/23 一起來「#轉型正義教育黑客松」提案吧 https://hackmd.io/INTWby4sSfuAM1Q_2SccjA
鄭安齊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共造城市」(Mitmachstadt)是一項帶有教育性質的都市空間介入計畫。藝術團體「Leut’Werk」就讀於藝術家進修實驗學程(Modellversuch Künstlerweiterbildung)時,與當時的指導教授巴斯特(H. K. Bast)共同發展出這個計劃,並隨後於79年之後陸續於多個西德的城市:基爾、波昂、卡塞爾、哥廷根、布萊梅等地執行。
透過捏塑陶土,參與者必須自己親手「建造」城市,並隨著工作坊的進行,或者突如其來的角色扮演,思考各種都市空間問題:我們需要更多高樓嗎?我們需要住宅或是豪華別墅?要留下舊城建築,或是改換現代化的都市面貌?
40年後的今天,「共造城市亞洲小組」(Mitmachstadt Asia。成員:王瑋琪、何凌宇、權銀妃、鄭安齊)計畫在亞洲的三個地點 - 韓國(首爾)、中國(瀋陽)與台灣(宜蘭) - 重製1979年的「共造城市」。我們如何將歐洲的一項歷史藝術計畫帶進亞洲的城市空間?又如何比較相差40年的時間背景?藝術、教育和議題又如何在同一個計劃上交錯?
講者:何凌宇、鄭安齊
何凌宇,畢業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系,柏林藝術大學Art in Context碩士班。研究如何將社會議題,透過藝術或藝術教育,增加公眾參與可能性。
鄭安齊,奧登堡大學藝術教育博士生。研究和實踐側重於藝術,(體制外)教育和社會轉型之間的關係。
鄭安齊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鄭安齊 在 與藝術家會面(鄭安齊、林欣琦、林書楷、顏妤庭) - greenparty 的推薦與評價
與藝術家會面(鄭安齊、林欣琦、林書楷、顏妤庭). 看板 Greenparty. 作者 honkwun. 時間 12-10. 留言 0則留言,0人參與討論. 推噓 0 ( 0推 0噓 0→ ). ... <看更多>
鄭安齊 在 鄭安齊的個人檔案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名字叫做鄭安齊的用戶. 鄭安齊 · 鄭安齊 · 鄭安齊 · 鄭安齊 · 鄭安齊 · 鄭齊 · 鄭安齊 · 鄭齊 · 鄭雪. 現居台北市. 鄭齊 · 鄭齊 · 鄭齊 · 鄭又齊.(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