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32例本土、12例死亡;微解封各縣市不同調,陳時中:尊重地方政府判斷,做滾動式調整;公布宗教場所防疫配套,採有條件開放;基因定序驗出5例變異株;疫苗單日接種20萬劑創新高】
台灣今(9)日新增32例本土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4例境外移入以及12例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今日案例比昨天多,但整體趨勢還是往下,屏東的Delta印度變異株沒有再增加個案,總計15例定序後都是同一群Delta變異株。
指揮中心昨日公布微解封指引後,各縣市政府不同調,雙北與高雄市等縣市就宣布餐廳依舊不開放內用。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到台南玉井視察芒果外銷檢疫作業時表示,距離13日還有一點時間,已要求各部會適時調整滾動檢討;陳時中則是表示,現在還是三級警戒期間,有些人會覺得太緊,有些人覺得太鬆,這是兩難。鬆綁的部分已經公布指引,但還是尊重地方政府因疫情所做的判斷,沒有同不同調的問題,也會針對指引滾動式調整。
今日指揮中心公布宗教場所的防疫配套,原則不開放,但有條件開放必須提報防疫計畫、做好防疫措施以及人流總量管制,尤其是寺廟不提供筊杯與籤筒供民眾使用。
昨日的疫苗接種達20萬8,564人次,首次單日突破20萬大關,創下施打疫苗以來最高紀錄,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13.03%。
■疫情趨勢向下,新增32例本土、12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的32例本土病例(包含13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其中17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日至7月8日。個案分布以台北市19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11例、桃園市2例;其中14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17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新增12例死亡個案,為8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2日至7月4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7月7日,死亡日介於6月30日至7月8日。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7日累計公布13,929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1,536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2.8%。
今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案15270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6月25日自土耳其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7月7日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並無症狀,且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案15283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7月7日自美國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在機場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無症狀,已匡列同班機前後兩排旅客共6人,均列居家隔離。案15289、15290皆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7月7日自捷克搭乘同班機返國,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在機場採檢,於今日確診;2人無症狀,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7月2日起基因定序驗出5例變異株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7月2日邊境加嚴後,境外移入確診個案都會進行基因定序,總計驗出5例境外移入是變異株,其中Delta印度變異株有3例,分別自英國與印尼入境,Ct值分別只有16與17都偏低,Alpha英國變異株1例,是本國籍女性自柬埔寨回國,Ct值21,但基因定序後與目前國內流行的病毒株有一點不一樣;Gamma巴西變異株則是來自美國返國的10多歲小朋友,Ct值15,出現嗅味覺異常後篩檢確診。
羅一鈞表示,加嚴之後,所有入境者都會入住集中檢疫所,檢疫期滿前與檢疫期中都會採檢,嚴密監控,雖然Ct值偏低,但都沒有進入社區。外界關心的Delta加上之前秘魯祖孫2例,合計境外移入有5例Delta變異株。
■餐飲微解封,雙北、高雄等縣市仍維持禁止內用
昨天指揮中心宣布維持三級警戒至7月26日,鬆綁餐廳、百貨、傳統市場與夜市等餐飲內用,但今天台北市長柯文哲與新北市長侯友宜都宣布,還在三級警戒階段,不開放餐廳內用。柯文哲表示,公托可開放但工作人員要打疫苗、分艙分流,北市運動場館則以中低強度非身體接觸的運動為限。
柯文哲指出,要脫口罩吃飯的還是先不開放,原則以涉及民生商業與社會等層面的會優先開放,但開放需要有配套,例如照護中心工作人員與被照顧者都先打疫苗,防止被感染;至於百貨商場、夜市還是先維持外帶,不開放內用。
侯友宜也表示,新北還是重災區,指揮中心公布指引對於管理者與業者都有執行上的困難,還不是可以掉以輕心的時候,因此維持三級警戒標準,「管制為原則、放寬為例外、以戶外為優先」,大部分場域仍維持關閉,僅開放博物館及藝文園區戶外空間。
高雄市長陳其邁兩度在記者會上向市民道歉,由於鳳山大樓群聚還未滿14天,經專家會議討論後,決定不開放餐飲內用。
對於雙北、高雄等縣市政府並沒有跟進指揮中心指引微解封,陳時中坦言,指引公布「有產生矛盾」,不能說完全沒有,大家會覺得不合情理,但指揮中心的態度是希望透過指引切斷傳播鏈,但又可以部分鬆綁限制,現在還是防疫期間,只能請大家多忍耐。
陳時中強調,例如電影院採取梅花座不開放飲食,由於都有全程戴口罩,這部分可以控制傳染狀況;防疫過程中,如果強度太強,容易造成防疫疲乏,違規狀況就會多,反而造成防疫強度不佳,如何在鬆緊之間取得一定平衡,這是一場拉鋸戰,地方政府也會根據疫情做判斷,指揮中心也會滾動式調整。
有媒體問到,為何登山步道可以開放,但海邊就不行?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解釋,海水浴場都需要淋浴,佩戴口罩的難度比較高,但是登山步道可以全程佩戴口罩,尤其三級警戒期間仍有民眾戴口罩爬山,因此做出這樣的指引。
■宗教場所指引,有條件開放
陳宗彥今日也公布宗教場所的開放指引,防疫計畫必須報鄉鎮市公所後再報主管機關,至於全國性的宗教法人直接向內政部提報。防疫計畫內必須有內部人員名冊、健康監控措施與處理機制、內部人員衛生防護、清消措施、開放民眾的防疫措施,以及確診者足跡所至的應變措施等。
防疫措施則是包括實聯制、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量體溫、噴酒精與洗手設備等,參拜動線必須保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宗教儀式採取梅花座並固定坐位;此外,人流管制則是最多不得超過99人,達人容上限時暫停民眾進入,並引導民眾排隊等候維持社交距離,最後是寺廟不提供筊杯、籤筒,容易接觸的物品必須定時消毒。陳宗彥強調,原則上宗教場所是不開放,必須完成上述的防疫配套計畫才能有條件開放。
■單日疫苗接種破20萬創新高,疫苗足夠配發量會再提高
指揮中心統計,昨天開放全國第9類與第10類對象意願登記,截至今日已經超過200萬人登記成功。陳時中表示,這是意願登記的調查,沒有先後順序的差別,是讓指揮中心與各縣市掌握有意願施打的人數,方便分配疫苗,因此如果登記者改變想法,隨時都可以上網更改,也不會影響施打順序;而第9類是根據去年1月1日至今年5月31日的主診斷碼有就醫紀錄者。
昨天原本公布7月16日第9類與第10類開放施打,但後來取消這個時間點,陳時中解釋,以過去疫苗抵台後的封緘作業速度,差不多是這個時候可以配送,但不排除更早或更晚,因此先不押時間,等確定後就會儘速公布。
昨日總計20萬8,564人次接種疫苗,其中AZ接種5,814人次(第一劑接種3,098人次,第二劑接種2,716人次),莫德納接種20萬2,750人次(第一劑接種19萬8,502人次,第二劑接種4,248人次)。
根據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公開數據,過去單日疫苗施打最高是19萬人次,昨天注射突破20萬大關,也比過去7天的平均單日12.2萬高出許多。陳時中說明,過去擔心各地方政府剛開始比較不純熟,配發上比較保守,未來將會針對各縣市的施打狀況,加上接種站運作愈來愈流暢,疫苗充足時會盡量多配放,讓覆蓋率可以儘速拉高。
截至8日為止,累計接種312萬1,081人次,AZ接種198萬6,497人次,莫德納接種113萬4,584人次,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13.03%。有傳出第一劑施打AZ後被要求第二劑要改打莫德納,陳時中強調,目前尚未開放混打,只有因為第一劑產生嚴重過敏者,可以更換不同廠牌。
(文/嚴文廷;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馬雨辰、鄭宇辰、蘇威銘、余志偉、林彥廷)
#延伸閱讀
【COVID-19病毒變身全解析:從Alpha到Delta,19個月內4大重要變異怎麼發生?疫苗保護力追得上嗎?】https://bit.ly/2UsxWeK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三級警戒 #微解封 #疫苗 #AZ #莫德納 #Delta變異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確保偏鄉地區人民的通信權益,民進黨立委蕭美琴今(23)日在交通委員會質詢指出,中華電信在偏鄉設置服務據點是最基本的服務,要求交通部長葉匡時及中華電信董事長李炎松應積極改善。交通委員會召委管碧玲對此也與蕭美琴、李昆澤及葉宜津等4人提案,要求交通部及NCC應研議比照「有線電視普及化基金」的方式,由電信...
「鄉鎮市差別」的推薦目錄:
- 關於鄉鎮市差別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鄉鎮市差別 在 Salud 侍酒夏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鄉鎮市差別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鄉鎮市差別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鄉鎮市差別 在 [問卦] 台灣的鄉鎮市層級有存在必要嗎?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鄉鎮市差別 在 鄉和鎮哪個大啊??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鄉鎮市差別 在 人口排行- 北部縣市鄉鎮區|1999年- 2020年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鄉鎮市差別 在 賴清德- 今天的遊行路線總共經過13個鄉鎮市、246個村里 的評價
鄉鎮市差別 在 Salud 侍酒夏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忍不住,今天想來講一下跟葡萄酒無關的事情
台灣人在這波疫情爆開的四天內,讓我體認到:你們是全地球最進化的人類!誰說台灣教育失敗?我告訴你,這世界沒 有一個國家的國民可以有如此成功的公民教育,與如此有效率、組織力的政府。
我一個義大利媽友說:可以移民一百萬個台灣人到歐洲嗎?這樣歐洲就會變更好😅。她真的沒有在誇張
拿台灣這三天作的事,和西班牙這邊一年半內的所作所為,你應該為身為台灣人的你與政府的應變能力感到驕傲。
檢測
台灣:迅速在一天內反應,北市新北市設立快篩站。申請篩檢的人會得到號碼牌,輪到自己的時間再去等候檢測,檢測時有等候隊伍的分流設計。篩檢陽性症狀輕微,立刻送至集中檢疫所觀察。
西班牙:一天?一年半了從來沒有快篩站這東西啊?全部只能去鄉鎮市區設立的醫院做檢(免費),或去私立醫療機構付費檢查(看狀況申請保險給付),這一年半的時間,我女兒總共做了四次PCR,只有第一次是順利成功被檢驗,後來就算發燒,只要沒有呼吸困難,或有接觸史,你連檢查都不會有。我女兒前幾週班上同學確診,鄉公所醫療單位要全班在同一時間出現在醫院檢驗,於是22位小朋友+家長+老師一起出現,整個是個「沒有被傳染的,全部叫來再被傳染一次的概念」。預約號碼?那是什麼東西?沒號碼牌、沒叫號系統,沒有排隊動線?西班牙人就是集體出現,群聚聊天,有互相隔個一公尺就好棒棒了。因為篩檢結果要2-3天,所以不會現場知道,所以你怎樣來就怎樣回家。
檢測次數
台:數次。有快篩、PCR、血液抗體測試
西:有一次PCR就很不錯了。我看過我女兒在不同地方被檢驗PCR,每個地方檢驗方式都不太一樣,工具也有差別,還有一次是護士只是稍微將棉棒擦拭鼻孔的入口,根本沒伸進去。也有喉嚨採樣根本亂來的,因為我女兒用牙齒咬住棒子,醫護也就敷衍了事隨便就當做有做過。
台:防疫專線1922
西:沒有防疫專線,只有緊急專線與醫院急診專線,去年打電話去沒響個一個小時不會有人理你,且真的在高峰期連電話都不會接…直接進語音,說如果你沒到呼吸困難,就不要打這電話,語音完畢直接掛掉😅。鄉公所醫院急診電話形同虛設,從來都不會有人會接電話。上週帶女兒私立醫療單位去做篩檢,想說私立醫療單位會好點,結果去到現場才知道電話聲量被設到最低幾近無聲,一樣沒有人在接電話。
役調
台:匡列接觸人數,公告確診者足跡。還有APP可以下載,主動告知你是否曾經進去危險區域,這是事先主動預防的概念
西:役調是什麼?可以吃嗎?匡列接觸人,ㄟ...他們電話都不會接了,你覺得政府會派人打給你告知你可能接觸確診者?別傻了。一年半,從來沒有疫調這件事,你確診出去趴趴走也不會有人知道。朋友小孩因班上同學確診在家隔離兩週,但小孩隔離,家長繼續出去打球,這要怎樣疫調?這裡有APP下載是為了方便讓你看你的檢驗報告,但沒等個2-3天也不可能知道結果的。
隔離
台:有防疫旅館,居家隔離有人每天打電話給你確認你是否出門。
西:沒有防疫旅館,也沒有集中檢疫所,去年只有一段時間當確診所每天破萬在飆時,病房不夠在馬德里才有類似像方倉醫院的地方。萬一小朋友的同學確診,只有該班小朋友全部自主隔離,但小朋友的家人與同住的兄弟姐妹生活照常,你說有沒傻眼?
交通、通路
台:實名制
西:地鐵公車沒有電子化怎麼實名?進去超市購買噴酒精、口罩完整遮住口鼻就該拍手了
防疫鬆緊度
台:我不得不誇讚陳時中真的了解人性,防疫不是越嚴越好。防疫效果很需要全台民眾自主有紀律的配合,才能長久。
西:這一年半只有最初封城的三個月大家因驚恐、路上有警察攔截,才有效果出來,後來大家都鬆散了。我家法國人愛群聚,每週末都在家群聚吃飯,不能跨區就騎腳踏車,想盡辦法群聚,然後連我這個台灣人被帶壞,也成為其中鬆散的一人...😅
其實要舉還有很多舉不完,但光看上面所說的這些,都需要有個有組織力、動員力的政府,還有所有地方與基層單位配合,隨時反映並不僵化的醫療系統,才有可能在短短三天內即時將制度建立。政府給了明確的方法,接下來就是全台灣人高規格的自律精神來配合。中間看到民眾自律自主所做的事,坦白說我沒有看到身邊親近的歐洲人有如此的行為,更別說是暖心的鼓勵,為彼此加油打氣。我身邊絕大多數法、西、義等國的朋友,第一時間與全部時間都在責怪政府,然後自己繼續做防疫違規的事。
大家要知道這是病毒,一場讓全世界淪一年半的病毒,且現在還在繼續肆虐全世界,它本來就是長期抗戰,而不是在於確診數字有多美。全球化的狀態下,台灣已經有500多天的清淨,這難道不是所有人的努力嗎?難道不該好好謝謝這些根本沒在睡覺,在前線抗戰的人?當然不是不能指正,不是不能檢討,但可以用正面就事論事的方向表達意見嗎?那些酸民,與解釋一百變還一直每天跳針狂問的記者:要不要方艙、要不要中國疫苗、要不要普篩,蓋牌、見獵心喜⋯⋯請你們真的來歐洲真的生活看看,你就會知道自己那些靠腰真的是像是被寵壞的的小孩一樣不知好歹,讓人忍不人拿膠帶封住你的臭嘴
台灣真的做得很好了,這四天我每天在西班牙追著台灣的新聞,看到政府與人民的所作所為,我全身起雞皮疙瘩,你們真的好棒,我以你們為傲,全世界也應該以你們為傲。加油,以這樣的自律精神與做法,五月底你們一定可以跟世界證明,你們是反應疫情裡最棒的國家與人民!
最後,過去一年半疫情宅在家的時間,我台灣料理才藝大爆發,各式台灣小吃搭配葡萄酒的實驗,已經可以出一本台灣小吃餐酒搭大全,整個手機都是食物與酒(還有我女兒😂)
Ps. 我住在加泰隆尼亞大區了,距離巴賽隆納市區一小時車程的鄉下,以上經驗為個人經驗,非代表所有西班牙各角落的作法。
#台灣加油
#taiwanstillthebest
鄉鎮市差別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簡志偉激動哽咽,認為縣府的做法是政治操作,只因為他是無黨籍就大小眼,縣環保局否認有差別待遇。
🉐隨時隨地看電視📺 https://goo.gl/fYB6on
鄉鎮市差別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為確保偏鄉地區人民的通信權益,民進黨立委蕭美琴今(23)日在交通委員會質詢指出,中華電信在偏鄉設置服務據點是最基本的服務,要求交通部長葉匡時及中華電信董事長李炎松應積極改善。交通委員會召委管碧玲對此也與蕭美琴、李昆澤及葉宜津等4人提案,要求交通部及NCC應研議比照「有線電視普及化基金」的方式,由電信業者收取分攤金,責成中華電信於偏遠地區開設營業據點。
蕭美琴據日前花蓮鄉親陳情,經中華電信網站再度確認後,痛批中華電信董事長李炎松,中華電信雖已民營化,但過去佔盡壟斷事業的優勢,現在竟為了營利考量,認為老年人的智慧型手機及網路使用率低,便不顧偏鄉弱勢的通訊公平權益,放棄偏鄉弱勢基本的通信服務,缺乏社會企業應有的責任,令人遺憾。
中華電信董事長李炎松表示,中華電信全國營業據點與服務處,包括直營、與神腦合作及新闢的據點共600多處,但蕭美琴指出,這些據點全都集中在都會區域,就像花蓮縣有13個鄉鎮市幅員遼闊,包括秀林、萬榮、卓溪與豐濱等四個鄉鎮,竟然連一個服務據點都沒有,實在離譜。蕭美琴說,這些偏鄉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付一樣的錢設置室內電話及手機,但享有的服務卻存在極大的差別待遇,簡直是「一個國家、兩個世界」。
蕭美琴說,花蓮這四個鄉加起來的面積是全台灣的十分之一大,比彰化、雲林、桃園及台北市等縣市都大,但有的城市享有高速的光纖網路,這些偏鄉卻是連電話壞了,都還要翻山越嶺尋求服務,非常不公平。此外,花蓮南區的富里鄉雖有設置服務據點,但營業時間卻是一週僅營業兩天,顯然不合理,也不具便利性,對當地老年人相當不公平,中華電信應立即改善。對此,葉匡時、李炎松皆承諾研議處理。
最後,蕭美琴針對花蓮車站改建案質詢交通部長葉匡時,日前與次長范植谷現場會勘,發現車站的停車設施在現有規劃中,並未滿足花蓮人需求。她認為為提高旅客便利性,車站的停車設施必須充足,相關規劃必須調整。以花蓮站與羅東站為例,羅東站停車費一天100元,停車位很多;但花蓮站因腹地小、車位少,停車位平日收費250元,假日300元,對於旅客來說,相當不公平也不公道。對此,葉匡時承諾改善,並請次長范植谷積極研議。
鄉鎮市差別 在 鄉和鎮哪個大啊??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我跟我女朋友每次都會在那邊比較=ˇ=我住在"鄉"例如: 我會說我們這裡有 ... 行政等級來說是一樣大的行政區域的話一般鄉比鎮大鄉鎮的差別在行政面積跟 ... ... <看更多>
鄉鎮市差別 在 人口排行- 北部縣市鄉鎮區|1999年- 2020年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比較區域內各 鄉鎮 區的人口數量參戰縣市: 台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基隆市,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統計時間範圍: 1999~2020統計參數: 鄉鎮 區人口數, ... ... <看更多>
鄉鎮市差別 在 [問卦] 台灣的鄉鎮市層級有存在必要嗎?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