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外景的日常 Day8-11
都蘭的海是都蘭的海,長濱的海是長濱的海,不然呢?但是,是真的。雖然在同一條海岸線上共享太平洋,但怎麼看,就覺得這兩地的海是不同的海。一個豪邁,另一個就顯得內斂。
從海線移動到山線再回到海線,像是被浪潮推送上岸又被捲進海裡。光就幾張有陽光的花園有獨立空間有被隔開來的睡房和一個小客廳的照片,我就決定了。這間房子就是帶我回到都蘭的海浪。
從台東市區租了機車,一路又往北去。在便利商店處左轉一直往前騎到底,按照房東給的指示,門口會有爬滿蝶豆花圍蘺。這裡比想像的還要好,門口甚至種了兩棵芒果樹,已經結果纍纍,準備迎接夏天。
在都蘭日子更像移居,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待在房子裡。白天面著有日光的院子工作,晚上焚香驅蚊追劇。或者去海邊追日出玩水看別人釣魚看星星環繞只有我的小宇宙。有時騎車在附近巷弄閒晃,被狗吠被坐在路邊聊天的人們看被盛開的扶桑花吸引。
待在屋內的舒適安全感讓我有種定居的錯覺,但在外頭自己就是個外人。
那天早上9點結束海邊玩水行程要回家沖洗、準備去吃早午餐,路過家門口前的一桌鄰居,我向他們問早,她們舉起手中的杯子問我要不要喝早安杯。「那麼早就開始喝?」,她們說從海裡上來會冷,喝早安杯剛好。下海之前也三個人一瓶保力達B乾完再下海工作。我的早安杯習慣是熱茶,醒腦暖胃。
坐在主桌的邊緣,等著我的早餐上桌。無法假裝忽視對面兩個女生的談話,她們熱切分享住在都蘭的生活日常、旅遊經驗,還有一些我被麵包、奶油吸引無法專注的話題。顯然她們本來也是外人,移居在此。然後來了一個老闆熟識的女客人,選擇了與我同桌的位置。她積了幾天的假連著周末快點把自己送來都蘭,即使手上同步還寫著工作報告。後來從她與朋友的對話,我自行推論她們在這裡都有房子,一個跟男朋友一起經營民宿,另一個來了又去了但仍在這裡保留空間堆放自己的物品。隨時都能再回來當都蘭人,我猜。
某個傍晚騎車到更遠的地方探勘,轉進一個小村子看見一個年約三、四歲的小孩就在馬路中間滑著滑板車,兩個年輕的女生滑著滑板喝斥孩子。那只是再也平凡不過的某日某地某刻某人,以都蘭聖山為背景。我只是個抱歉打擾了、忽然闖入的外人。保持距離地看了片刻。
在離開的那天,我又回到糖廠的小屋子點了漢堡。今天選擇戶外的位置。坐在樹下的兩個女生,看著我,我們四目相交。『昨天是妳經過嗎?』,其中一個先向我開口。啊!是昨天的她們。
都不是都蘭本地的她們,從山線卑南和海線成功匯集在此時此地此刻。因為喜歡這裡的生活,理由很簡單。海線成功妹子國中畢業時,媽媽說妳該去大城市闖一闖,就選擇到沒有海但誘惑很多的台北;畢竟是被太平洋餵養長大,不用浪花捲起,自己就跟著潮水遷移到該去的地方。她們在都蘭的日子聽起來過得很滋潤,想游泳就去海邊,帶著一塊衝浪板累了就趴在上面漂浮。被會夜潛捕撈的朋友餵養整籠的龍蝦海膽,吃到怕。還有很多山上的秘境很好玩。
『還是妳取消車票好了。』卑南妹子建議我。相見恨晚。彼此交換了聯絡方式,說好下次一起去哪裡玩。『要來要快,海膽季節快過了。』,然後我們說再見。忽然想起,前一天吃了一頓極佳的地中海晚餐,結帳時向老闆表達可惜這是最後一晚、下次一定還要再來吃的敬意。『要來要快,我71歲了,很快就要死了。』好啦!很快再見。
騎車離開海邊的時候,我會習慣性地看著後照鏡。是捨不得、更像是貪心地想要多看幾眼或藍或粉的海面。漸漸地,它越來越遠、越來越小。然後,不見。
都蘭衝浪季節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到台東跨年 #都蘭國
四天三夜,前兩晚住在都蘭。早耳聞都蘭是個 chill 的地方,曾聽友人描述那裡住了很多外國人、有些很嬉皮,偶而會見到衝浪客扛著浪板穿過農田和椰林去海邊衝浪。我腦中浮現峇里島的畫面,想像都蘭接近那個模樣,但實際上有點落差。都蘭比期待中更粗獷和不修邊幅一點,如果來錯時間,例如週間造訪,會發現城中空空如也,大多數店沒開、街道冷清,迎接觀光客的都蘭大概只限週末時段,剩下時間是用來「居住」的。若是沒做好這種心理準備,會突然慌了手腳,陷入時時催眠自己得放慢步調、必須享受無所事事的循環。
我們住的民宿更是 chill 中的 chill,是一棟有閣樓的挑高木屋,幾棵椰子樹像防風林挺拔窗外,視線延伸而去是一片稻田,再過去是海,天氣好時能夠遠眺綠島;這幾天風大,浪聲非常清楚。由於是開放式空間,隱私的界線很模糊,總覺得必須輕聲細語而不覺謹慎起來。我因為住進這棟屋子而突然擔憂,但到後來又因為這棟房子使我有久違的背包旅行感。
我想大概是地點和房子會挑人,閒來沒事掉到這個偏僻住宿的肯定各有想法,它是一個容器,丟不同東西進去會產生不同化學變化。漸漸認識其他人以後,才漸漸對都蘭產生愛屋及烏的好感。之後便不再是全然的無所事事,散步去大街、晨起等日出,與新朋友交談、逗貓、對公雞說話......都可以是行程的一部分。第二天晚上升生了火,房客們圍成圈喝熱紅酒,還擅自提前一天跨年,人人當眾許了新年願望。那畫面再再令我想起長途旅行中耍廢的日子。
都蘭是這樣一個地方,可停留一小時簡單逛逛閃人,可挑間 cafe 坐整個下午,可住一兩晚感受嬉皮之村,可挑個課程有目的地待一陣子,或者學那些外國人搬過來,以季節為單位定居。但她真的很沒什麼,台 11 線上的城鎮例如隆昌、都歷、金樽都具備類似條件,可能是都蘭離台東市最近,所以特別受寵吧,說穿了還是有一定的便利性優勢。總之來到都蘭,切記莫急,如果抱著觀光的心態,那她真的很無聊,到處都很無聊。
都蘭衝浪季節 在 氣球達人 宋俊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1.07-08(三、四)
台東泰源國中演講
約莫八月末的時候
接到來自台東泰源國中輔導室的忠諺老師邀請
問能否來演講?
想想從未去過台東
會是不錯的體驗便一口答應了
高鐵和自強號混著搭車
從台中出發台東車站
用了差不多5小時的車程
繞了半個台灣
看著天空的顏色從台中的霧霾灰
變成台東一片乾淨的湛藍配著白棉雲朵
第一次踏上台東
一切都很新奇
從台東車站出發泰源國中
開車也要約莫一小時的車程
所以泰源國中的怡卉老師
開著新車來車站接我
喝著怡卉老師請的老東芳白鶴靈芝飲料
邊聊著這些我第一次認識的台東
老師說這邊沿海能下去到沙灘的路很多
不過不一定都能下去游泳
因為東部的海岸很多是斷層
或是奇形怪狀的巨岩很危險
聊到下午要演講的泰源國中
泰源國中的棒球隊很有名
學生有阿美、泰雅、排灣族的學生
全校有23名老師
學生有107人
還有收編校狗的浪浪
是一個位居深山的純樸的學校
總之出了台東車站走向馬亨亨大道、
經過中華大橋、
沿著靠海的台11縣,
右邊遠遠的可以看到綠島、
看到蓋到一半廢棄的美麗灣、
遊覽車愛去的水往上流景點、
都蘭書包很有名的都蘭國小、
有大批衝浪客的金樽漁港、
據說很好吃的東河包子...等等景點
這些景點免不了的因應著選舉快到
插滿各種KMT、DPP、時代力量、無黨籍候選人的旗子
當發現旗子上面的名字一個也不認識的時候
才想到平常看的媒體
都只在報北中南的激烈選情
不會沒事去報台東有什麼樣的政治人物
就連有時代力量黨的人來台東參選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台11線開了半個多小時後
一個左轉進入小馬隧道
(小馬是取自小馬部落的名稱)
怡卉老師說這個隧道內的辦的活動會稱為洞內
好比洞內運動會
隧道外海邊的活動就稱為洞外的活動
開進洞內後
想說剛剛洞外看到路邊
有野生的牛在吃草已經讓我很驚喜了
想不到山裡的馬路上有野生的獼猴在吃水果
第一次看到馬路上有猴子
蠻有趣的
11月是洛神花的季節
大白柚 紅柚開始收成
雖然當地農民也會給猴子吃一些農作物
但是猴子常常只吃一口就不吃
他們農民也是蠻頭疼的
遠遠地看到棒球場
代表著我們終於來到泰源國中了
抵達後在輔導室吃著便當
折了鯨魚和獼猴
隨後到了演講場地
談談個人生涯發展的歷程
如何做出生涯的抉擇
關於我是如何成為現在的我
這次演講放了幾張小時候的照片
也把國中到大學的生活照介紹了一番
後來PPT講完也還有一點時間
就來個FAQ
讓大家問問題
或是考我現場折氣球的功力
和大家合拍了照片
演講結束後在泰源這裡睡老師宿舍待了一晚
隔天搭計程車到台東車站
租摩托車趴趴走
衝台東美術館、小野柳、東鼎牛肉麵
最後去UNIQLO買了五件衣服哈哈
被女朋友酸說UNIQLO全台都有
幹嘛去台東買啦!
#day304
#泰源國中 #演講 #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