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容:聽過太陽能77事變嗎?
愚蠢的民進黨聽信環保蟑螂的話,
在沒給緩衝期的情況下,
突然限縮2公頃以下農地不得種電,
導致光電業者已簽署的投資血本無歸,
間接導致綠能光電的擴充失敗。
談付出?抱歉欸我同事身在桃園,
用自家房產支持蔡英文的社宅政策,
用自家農地響應光電,
結果民進黨聽信垃圾環團的意見,
害我同事的投資打水漂,現在環團還要扯天然氣發電廠後腿,我怎能不罵他們環保蟑螂?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9266275269614&id=1291419051
Wang Nydia:吵核電、吵中火發電、吵風電、吵農地種電、吵藻礁,整個下來沒有一個你們環保膠滿意的發電方式,不然你們用愛發電,不要上網啊!
#各地建設海底纜線毀掉多少珊瑚礁怎麼不見使用網路的你們靠邀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8700646925119&id=100063555511498
柯粉的超譯天地:現在那些環保咖啡廳左膠對農地種電的態度就是,不應該把良田拿去種電,應該給農民去耕作。
然後農民不會是他們自己,他們會在台北咖啡廳吹冷氣監督政府的綠能和減碳政策。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05476723237698&id=650387945413247
Marco Chu:池上的農地種電案,與其高舉土地理念,不如再多想想,五十公頃的國有地,承租價也不高,一甲幾千塊而已,池上勤奮的客家農人們為什麼寧可會將地空在那邊?
有沒有思考過可能是整地困難或水源問題?如果可以說種就種,會留到今天嗎?覺得可惜,自己去承租來種總可以試看看吧。
不要在電腦裡頭當線上農夫,成天叫人家一定要種田啊。在地農民有的都老到種不動了,沒人手了,你們又一群線上農夫,那是誰要來種?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514535224380&id=543264379
安玉曦:雖然大家說種電是破壞良田,不過怎麼想都是讓土地休息而已吧
陳聖豐:底下留言:
認真說 種電目前的問題不是什麼左膠在咖啡廳用想像腦波干涉農夫的問題
而是很多種電廠商 看準老農民不熟契約法律相關議題
引導他們出租自己農地定下契約後 約2-3年時間廠商吃的範圍夠大夠多 跟政府請的補助也賺到目標了 然後倒閉掰掰
你說種田很累 種電也是啊我廠商吃補助款多好還在跟你那邊買電?神經………
而老農因為出租農地的關係 農保身份會喪失 一旦沒人買電 上面的設施等於都垃圾
南部林邊 我們恆春 山區部落都有發生這情況了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240170076114712&id=100003652232437
蘇志成:其實不用質疑種電比務農好賺
如果務農比種電好賺,大家就都去務農了,誰還跟你種電?
尊重一下市場機制應該也不難吧?
我說黃白粉覺得務農比較好賺的,有沒有去過農地看過?
小弟不才,十多年前老爸發神經在嘉義山上盤了一塊山坡地蓋了鐵皮屋在那邊種芭樂種橘子還養了一條狗,被拉去幾次待了幾天,深切感受到都市人的幻想跟實際務農生活的差距是多麼遙遠
在那邊度過幾天把芭樂從果樹沿著山坡地滾進農舍的生活之後,拎北就再也沒回去過那片農地了
(是的,就是把芭樂摘下來包好然後直接放在地上,瞄準農舍,讓芭樂直接沿著下坡一路滾到農舍去然後再包裝,地勢就是他媽的這麼陡這麼斜)
然後,自從仔仔(那條狗,不是某影星)出門找野狗幹架結果誤食隔壁農家放的毒餌被毒死之後
我爸我媽就再也沒有回去過那片山坡農園了,現在也都荒廢在那邊
因為種樹種田待在那邊真的太辛苦了,而且真的不好賺(我爸曾經試過想要商業化拿出來賣)
結論很簡單,就跟河道上很多人講的一樣
不爽你們自己來種阿(攤手)
還有,我要補充一下,放山雞是真的會飛的
因為我爸養的放山雞通通都越過柵欄飛走了@@
PS:圖示為仔仔的玉照,祝牠安息,也祝牠往生之前已經脫離處男之身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391210290930766&id=100001254844402
迷因力量:替代核能的方式主要就是幾種,燃煤/風力/太陽能/天然氣
#燃煤,
天龍環團說污染空氣。
#風力,
天龍環團說會打到鳥,會影響漁民用流刺網。(是的你沒聽錯)
#太陽能,
天龍環團說會破壞農地製造污染。
#天然氣,
天龍環團拒絕蓋天然氣接收站。
台灣可能是連風力/燃煤/太陽能/天然氣/都要被環團追殺的國家
請問台灣到底要怎麼發電?
如今連國民黨,台民黨,時力,綠黨,都跳入追殺的行列
每個都說環保很重要,卻沒有一個提出電力不足的解決方法,一個都沒有
提出價值,卻不提出價格,不提出配套,不提出解決方法,不提出只追求最高標環保可能帶來的等價交換
(電費漲價,各區限電,失業率提高,企業出走,經濟崩盤)
都是騙票
台灣人,請醒醒
#台灣需要的是兼顧環保電力經濟的平衡點
#而不是我什麼都不要的最嚴苛環保與天龍環團
#我都懷疑這些環團是核能幫養的
#請廣傳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32418638093665&id=111757243493141
Pei Ling Shen:來講用電吧
大家都擔心不蓋三接會缺電,表示我們預設了電一定來自電廠。
有種不算新的科技叫作屋頂架設太陽能版發電。今年起民進黨政府請全台佔用電量達三成的用電大戶們自發所需10%的綠電。
大家知道工總怎麼回應這個法規的?怎麼跟經濟部凹這個凹那個?這些用電大戶如果依法裝設,今天需要我們這些鄉民在這邊精算用電量?
經濟部為何要支持中油的投資?為何跟臺電說出一樣的說詞?經濟部不發電,鄉民又對用電發電的概念只停在別人去發,經濟部是能吭半句?大家又敢對工總吭半句?網紅好意思一邊踐踏生命卻對用電企業如此寬容?
臺積電是唯一不用擔心缺電的企業,他們早就準備好使用綠電。人家能賺錢不是因為很會用電,是看好自己長遠營運和獲利來自穩健經營,小心的做出決策。我們要繼續養台積這種企業,還是要養每天跟台電哭沒電的企業?
我們從頭到尾都支持能源轉型,同婚喊的比誰都認真、衛福部的記者會經常按時收看,提出我們對能源的看法有何不對?國民黨作為反對黨廢到不行,所以我們才沒有在家歲月靜好,出來打陸戰又要打空戰。有空修理我們可以撥點時間讓國民黨早點入土,讓企業早點成熟長大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7108079286381&id=1600977584
王浩宇:台灣不缺電,就差再生能源的10%。
過去兩年,已經很少聽到台灣夏日中午缺電的新聞,這是因為民進黨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太陽能供電穩定成長,再加上離岸風電陸續併聯,不但足以供應未來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國中小孩子也能在學校吹冷氣。
從現在開始到核電除役前,太陽能、風電、水力將負擔中午增加的10%~15%,讓我們不必開啟高污染的燃煤電廠。未來在核能電廠除役後,再生能源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一直到白天佔比達30%以上。
這部分,我們繼續一起努力。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8889023020927&id=1775451270
#藍綠一樣爛你還覺醒個屁【回顧】
ㄧ「【國民黨最怕台灣不缺電】KMT 批小英用全民肺發電!但蔡政府太陽能發電量是「馬時代 3 倍」還達核二等級 | BuzzOrange」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27487997391277&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王立第二戰研所專欄|天然氣開發站爭議:從桃園藻礁看經濟與環保間的利弊|太報」
一「民進黨:國民黨執政時核定天然氣接收站蓋在藻礁」
一「黎時潮:藻礁與政治」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28744553932281&id=584986081641475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コヤッキースタジ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ガイアの法則というものをご存じですか? それによると、地球は大きな生命体であり、地球の意思によって破壊と再生が繰り返されているという。 文明は移り変わり、ついに次は日本文明の時代へ・・・? その根拠をお話しいたします・・・ 【コヤスタ30万人記念プレゼント企画やってるよ!】 プレゼント内容 ・PS...
都市再生意思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蔡穎杰觀點:重啟核四或是綠電轉型?一個國土永續發展的視角..... (02/02/2021 風傳媒 )
作者:蔡穎杰 / 作者為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研究員,德拉瓦大學能源及環境政策博士
2020年以來,農地種電的政策引發甚多爭論,甚至擁核政黨藉機怪罪到我國發展綠電的頭上,而訴求「重啟核四」。不過,從土地使用的角度來看,顯然核電廠與核廢料場址也不是蓋在空中閣樓,一樣要使用土地。歸根究柢,所有的土地原本都是自然綠地,端看社會如何分區使用。因此,主文主張,無論是農地種綠電,或是核電廠相關的土地使用,也就是要考量電力設施的興建過程是否符合憲法所認定的正當民主程序,要回歸到土地使用制度面來檢討,進而比較發展綠電與核電兩者之間,何者較能搭配民主程序的土地使用,以及當前我國土地使用的法制面有哪些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地方。
以核四廠的案例,根據負責土地徵收的台電副處長林源得回憶(參見《述說龍門,我們的故事》),1980年政府核定蓋核四廠,並預定徵收370公頃的土地。多半是農地與林地,後續又追加97公頃。而林副處長則是1991年開始辦理與居民溝通協調土地徵收事宜。當然,過去在戒嚴時期,林副處長並未質疑,為何政府可以先斬後奏核定建設跟土地徵收,過了10年再去跟居民「溝通」?
在林副處長眼裡,當地農村衰敗,核電廠就像救星一樣可以提供就業,拯救在地經濟,但為何政府整天宣稱發展農業,照顧農民漁民,卻「發展」到鄉村生活衰敗到必須要仰賴核電廠來挽救經濟?而當地人是否如台電所說的想要依賴核電廠生活?以及台電是否有誠實揭露資訊給居民?可參見崔愫欣紀錄片《貢寮 你好嗎?》
林副處長也描述了跟地主討價還價的經過,這恐怕給讀者一種迷思,好像被徵收戶可以任意拉抬土地價格「刁難」公務員。多數人所不知道的是,依法,土地徵收的價格是政府單方面說了算,民眾、自救會、地主的意見只是「參考用」,尤其一般老百姓多半沒有政治聲量與資源對抗政府,除非是外來投資客,往往只能被迫吞下去政府開出的條件,而被官方宣傳為「地主同意被徵收」。而官方常用的手法就是分化被徵收戶,給予某些人特別優惠當樣板,當內應,製造自救會內部糾紛,各個擊破。(參見:南鐵協議價購開始 自救會控南市府、鐵工局「威逼誘騙」)
令人遺憾的是,直到2021年的今天,我國政府仍然沿用戒嚴時代陋習,由行政院先黑箱作業核定「興辦事業計畫」,當地居民都完全不知情,只能等有朝一日,忽然得知政府公告要來「溝通」徵收你家,然後媒體與各路公關對外宣傳大建設有利經濟,就跟當年宣傳核四一樣,至於想過著原本生活,不想被徵收的地主時常被網軍抹黑為愛錢、釘子戶(參見徐世榮《土地正義》)。或是媒體配合冷處理,社會大眾也不知道全台灣到處都是土地徵收自救會。
當然,既然行政院已經先斬後奏「核定」興辦事業計畫才讓在地居民知道,後續的都市計畫、土地徵收相關審議,也只是做做表面工夫,而不會去實質審查該建設是否有真的必要性或是公益性,內政部與各縣市由於多年來浮濫的國土規劃已於2013年遭監察院糾正,另政大賴宗裕教授研究指出,2014年全台住宅量已可供應5000萬人居住(參見《不動產學之理論與實踐》)。唯一較有「抵抗力」的可能是環評,但試問當其他單位的審查都已經定調,環評委員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最近台北市社子島自救會所訴求的,也就是暫緩環評,重新檢討全區徵收剷平式高密度開發的必要性與公益性。
因此,像核四案例,集結社會各界力量纏鬥數10年成功擋下建設計畫的,可以說是特例中的特例。而貢寮當地,也因為核四的施工,影響生態環境及漁場,要如何善後也未可知。行政院長蘇貞昌其實也曾嘗試以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阻擋核四案,彰顯生態與農業價值,敝人衷心予以肯定。
台北縣政府昨天召開澳底都市計畫第2次通盤檢討先期會議,決定將8公頃多的核四電廠用地改劃為農業區。縣長蘇貞昌表示,核四電廠面積400多公頃,澳底都市計畫的8公頃多核四用地雖只是電廠的一部分,將使核四失去著力點,達到反核的目的。事後蘇貞昌縣長表示,依法規定,都市計畫每5年至少應通盤檢討一次,澳底已10多年未辦檢討。藉由這次檢討,縣府只是以業主身分,要求規劃單位把台北縣的好家園恢復,把貢寮最美麗的地方變更為原來的農業用地,核四廠蓋在美麗的海邊很突兀,也破壞海洋生態,是用錢堆砌的科學怪物。(1998-04-10/聯合報/06版/)
雖然當時台北縣土地分區變更被內政部否決,但其實也突顯出一個問題。也就是,在我國,土地使用分區的法定權力,都是由縣市長聘任的專家會議背書跟內政部說了算,而就算十多年沒有依法檢討土地使用,老百姓也沒轍。直到今天,一般老百姓跟市議會完全沒有任何法定程序讓他們審查跟參與土地使用決策過程的餘地,只有提供「參考意見」跟抗爭的角色,而無法比照歐美民主國家,強制舉辦行政聽證讓各方辯論,並邀請第3方公正專家來作證。以美國紐約市為例,雖然紐約市已經算是惡名昭彰的浮濫開發城市,都市計畫委員要經過市議會審核資格才能擔任,而非像台灣一樣由縣市長自行聘任即可,且紐約市要先通過環評與社會影響評估,才能申請開發案。基於憲法保障人民的基本財產權,紐約市的都市計畫土地使用跟土地徵收也都要經過市議會審核,而非像台灣一樣,由行政機關自行核定,等於是球員兼裁判,也難怪歷年來我國政府首長不斷把農地浮濫變更為建地,幾乎沒有看到如同當年蘇貞昌縣長為了保護農業生態價值,主動勇於承擔被抹黑成阻礙經濟的案例。
以土地使用來說,政府發展農地種綠電,應該算是一把雙面刃,為了四處建置再生能源分散式電力系統相關設施,勢必讓在地人參與,有別於核電廠這種大資本大工程,去徵收一塊特定大面積的土地而驅逐在地居民。政府當下也在推動地方創生,以及國土計畫法要求的「鄉村地區整體規劃」,其主要政策目的,是為了振興農村經濟、維護農地資源與增加農村人口。藉此機會,比照正常民主國家,完備土地使用與土地徵收的法制保障民主參與及私人財產,讓鄉村居民可以因地制宜規劃自己的生活場域及產業。更重要的,綠能轉型、地方創生、「鄉村地區整體規劃」3者搭配土地使用法制改革,才能開啟鄉村居民實質民主參與規劃在地發展。反之,可能導致農地資源、農業繼續不斷被壓縮,農民變成越來越需要仰賴大量興建綠能設施來補貼,變相延宕屋頂型光電發展。而未來的縣市政府首長也可能拿出一句歷史共業,又去浮濫變更種電的農地改為建地。也就是說,依現行法規,土地使用分區要不要變更,仍然是政府單方面說了算。
聽到農地變建地的光電發財夢,曾文生說,這是騙人的話術,應該揭發與制止,他要告訴不肖業者,這個承諾不是你們能給的,最後審查權還是在政府手中。(參見: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農地變建地是騙人話術,這承諾不是業者能給的)
而自稱永續的擁核陣營也不宜見獵心喜,把土地使用亂象的源頭怪罪到綠電設施。與其趁機考古吹捧所謂的核電經濟效益,不如回歸永續發展的正途,改革土地使用法制。由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定義來看,經濟效益本來就不是首要考量,而要並重土地正義、民主參與、保障私人財產、在地文化、糧食生產、宜居權與環境生態等等,這其實也跟我國許多土地徵收自救會的心聲一致,由於案例過多,僅引述部分如下。
「市府官員總是喜歡帶風向,不論在哪一場會議,總是說:社子島居民最在意的是【安置問題】!大錯特錯。社子島自救會不斷的陳情、請願,我們是【反對區段徵收】,我們是要一個適合在地居民的都市計畫,可以 讓居民修繕房屋、改善環境的計畫!在武漢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下,社子島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
#糧食供給:蔬菜除了供應自己之外,另提供大台北地區將近1/3蔬菜量。
#開放式生活空間:非密閉式大樓空間。社子島為水平式住宅,居民大都戶外活動,互助互惠的社會網絡與緊密的鄰里感情。
我們不需要剷平式開發,而是需要一個良好的都市計畫,畫出建築線,以人為本、以社子島居民生活的聚落替代方案。」(台北市社子島自救會發言人李華萍)
「機場捷運A7開發案在未完工前爆發「違法預標售」及「葉世文收賄弊案」,另在被徵收戶的抽籤配地說明會上,罔視居民的利益,居民只剩邊坡地、電塔旁、及垃圾地可選擇,實際上較具發展前景和生活機能較好的土地皆留給財團和投資客。表面上被徵收的地主可申請領回40%抵價地,但由於有最小基地面積的規定,許多被徵收戶的土地面積過小,只好又把抵價地賤賣或改領補償金。」(機場捷運A7站自救會長徐玉虹)
「補償金額大小並不是居民反對的原因,而是不想要放棄原本的生活、搬離現在居住的地方。這片土地不僅是從祖先手上傳下來的祖產,「家」的記憶都附著在這片土地之上,且當地生態豐富、環境優美、居住空間寬敞,生活品質優良。在國土計畫法公布後,原本坡度35%為土地的開發底線,現在卻變為可開發的農牧用地,以提高糧食自給率。「那為什麼水田又把它消失掉,把那邊山坡地變為農牧用地來騙老百姓,這是中央在騙老百姓。」(竹東二三重埔自救會長呂政權)
「同意徵收的2000多人都是炒作農地,政府是為人民服務還是為財團服務?台商回流,是鮭魚返鄉?還是鱷魚?他們都是來瓜分我們農民的利益及土地,官商勾結。有一次自救會農民問陳處長:「為什麼一定要我們這塊地?」陳處長表示:「因為廠商要你們這塊地!」(竹東二三重埔自救會長呂政權)
「每個人對金錢的態度和價值觀都不一樣,有些人一點點錢就覺得自己很富有,不應該把每個人都劃分為想要更多財富,更何況我們基層的民眾也沒有分沾到這些利益。一個人就會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被徵收就是破壞這個人原本的生活而必須重新開始,一個人不應該被指導怎麼過生活,而是有權利自己去決定自己所過的生活,你無權干涉。但是如果被徵收就是強迫你去別的地方重新開始。」(灣寶自救會長洪箱)
「新買的透天厝才順利交屋1個月,就得知自己的房子也被納入航空城的徵收範圍,這棟屋子是為自己的家人所布置,未來要一起共同居住的地方,這樣的無奈只好開啟抗爭之路。反迫遷居民和民間團體最無法接受的部分,政府和財團假借計畫案開發名義,讓農地成為建地,以及第3跑道開發的必要性。國軍基地跑道早已足夠,在政府手段之下,造成國軍基地跑道無法使用,而藉口需要多開發百姓賴以為生的民宅農地,但對居民來說唯一的訴求只有「留下來,留在他們扎根的地方。」(桃園航空城自救會蔡美齡)
「附近經過2次的區段徵收,原本農地都是免稅,但你配回來的土地有各式各樣的稅,地價稅又一直調漲,他說你配的地還漲不夠,政府說漲價歸公,但我們是自有住宅,沒有其他房子,你把房屋稅地價稅調這麼高,合理嗎?就是逼百姓把房子賣掉去鄉下的地方住的意思,這又牽涉居住正義的問題。投資客在這裡炒這塊地,如果徵收了,配回來變成建地轉賣,屁股一拍就走了。在地人的話,有些農地會配回來,但你的家當要丟掉多少,有多少東西沒地方放,政府說會補貼你租賃的租金2年,但田沒了,這些東西也就沒用了,這些工具都是錢買的,譬如農機,都是生財器具,現在都沒有用了。新竹縣政府已經徵收了那麼多土地,但學校廠商後來都不來,前科累累,縣長又有任期限制根本不能負責。他們根本在炒土地,拿我們的土地在玩,被徵收後的地方都變成是外地人的,我們這裡是客家莊,需要保留文物。」(新竹璞玉自救會長邱鴻鈞)
綜上,農地種綠電跟重啟核電2者之間,不僅僅是電力系統轉型與碳排放的差異。核電象徵的是戒嚴時代政府高層自行決定重大建設跟國土規劃,叫在地人吞下去,而發展綠電開啟了我國土地使用法制改革以及整合當前政府地方創生政策的機會之窗,讓台灣人有機會脫離戒嚴時代奠定的土地制度,以免被政府高層自行核定強制徵收老百姓私人土地轉手財團。與其讓投資客賺完屁股拍拍離開移民,不如落實土地使用的正當民主程序,才能建立民主政治到民間地方層級(參見李登輝《新‧台灣的主張》,第3章),讓台灣人能實質對自己的家園發展有參與權,應較能符合所謂轉型正義與永續發展台灣主體性的本意。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storm.mg/article/3442325
♡
都市再生意思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全台「最年長」咖啡廳在哪裡嗎?就在高雄旗山!
今天我來 旗山 #圓富社區 口隘隘堤咖啡館 ,和阿嬤們學習手沖咖啡,人生經驗搭上人情味,喝起來格外幸福。
「隘堤」是英文Eighty(80)的意思,從挑豆、沖咖啡、拉花與服務都由平均年齡80歲的阿嬤們完成,不只推動農村再生,也讓觀光休閒產業跟社區照護系統結合,讓社區的小孩、長輩,都能受照顧、更快樂,社區更活絡。
我也到 #糖廠社區 參觀 #大旗美農村體驗物產直賣所,體驗香蕉手抄紙活動。
地方創生,結合觀光、長照,是未來的趨勢。希望未來能夠再結合電商,讓更多年輕型農返鄉共同撐起社區產業;並持續推動一日農夫,讓都市朋友來體驗農村生活,另一方面也促進農村經濟。
社區越來越好玩。有機會,到最年長咖啡廳來走走吧!
都市再生意思 在 コヤッキースタジオ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ガイアの法則というものをご存じですか?
それによると、地球は大きな生命体であり、地球の意思によって破壊と再生が繰り返されているという。
文明は移り変わり、ついに次は日本文明の時代へ・・・?
その根拠をお話しいたします・・・
【コヤスタ30万人記念プレゼント企画やってるよ!】
プレゼント内容
・PS4×10台
・Switch×10台
TikTok「いいね数」上位20名の方にプレゼント!!
■応募期間
9/30(木)23:59まで
■応募方法
TikTokにコヤッキースタジオのYouTube動画で
面白かったシーンや好きなシーンを切り抜いて投稿をお願いします♪
■投稿方法
①「# コヤスタ30万人プレゼント」をタグ付け
②コヤスタ公式アカウント(@koyastsokuho)をメンションする
コヤスタ公式アカウントはこちら → https://vt.tiktok.com/ZSJGxXPDM/
③投稿の本文にハッシュタグで欲しいものを記入
Switch欲しい場合 ⇨ # Switchほしい
PS4が欲しい場合 ⇨ # PS4ほしい
どっちでもいい場合 ⇨ # どっちでも
【注意事項】
※期間内であれば1人何度でも投稿は可能です。
※当選者の方にはTikTokのメッセージよりご連絡いたします。
※プレゼントは上位から優先して決定いたします。
※返信がなかった場合、当選は無効と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ご希望の商品と異なる可能性がございます。
※投稿していただいた動画やアカウント名は動画内で使用させていただく場合がございます。
※途中結果は随時動画内でお知らせいたします。
※今回のTikTokであげるときのみ著作権はフリーなので、それ以外の目的で使用しないようにしてください。
■要望多数だったポストカードが販売開始!!
4/4に開催された初の配信イベントのBlu-ray『コヤフェス2021 ONLINE -UNION-』発売中!
コヤッキーととーやの可愛いぬいぐるみも販売中!!
→ https://tkfonline.base.shop/
※販売数には限りがございます
▼SNS
◎コヤッキー
・twitter→ https://twitter.com/koyakky1219
・LINELIVE→ https://live.line.me/channels/3851159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koyakky1219/
◎とーや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ouyach0724
・LINELIVE→ https://live.line.me/channels/3653480
・TikTok→ https://www.tiktok.com/@touyach0724/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ouya724/
◎コヤッキースタジオスタッフ
・twitter→ https://twitter.com/koyastsokuho
・LINELIVE→ https://live.line.me/channels/3761378
▼公式LINEやってます!楽しい情報、限定動画など見れるよ「TKFamily」!
登録は無料です!!
→ https://bit.ly/2Dk2DrA
▼コヤチャンの公式グッズショップ「TKF ONLINE」
コヤスタのロゴステッカーもあるよ♪
→ https://tkfonline.base.shop/
▼かわいいオリジナルLINEスタンプ!第2弾販売開始!
コヤッキーチャンネル~日常編~
→ https://line.me/S/sticker/12115033
コヤッキーチャンネルゆるふわスタンプ
→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
▼コヤスタEDテーマ「ウルトラ爽」ダウンロードはこちら!
・iTunes
https://music.apple.com/jp/album/1520...
・レコチョク
https://recochoku.jp/song/S1009516867/
・mora
https://mora.jp/package/43000074/TCJP...
ストリーミング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dlKbs...
・Apple Music
https://music.apple.com/jp/album/1520...
・LINE MUSIC
https://music.line.me/album/mb0000000...
▼プレゼントやファンレターの宛先が変わりました!!
〒150-6018
東京都渋谷区恵比寿4丁目20−3 ガーデンプレイスタワー 18階
株式会社LuaaZ コヤッキーチャンネル宛
※冷蔵・冷凍が必要な『なま物』の受付はできません。
▼【18時更新】ワンピースの考察、まとめ、情報「コヤッキーチャンネル」
→ http://bit.ly/2A0GblX
▼【19時更新】アニメ・漫画の都市伝説「コヤッキースタジオ」
→ https://bit.ly/2PsQ1Cy
▼サブチャンネル、しょーもない事をゆる~くやるよ
→ http://bit.ly/2CJvirC
▼コヤチャン×OSPの音楽チャンネル「TKP」
→ https://bit.ly/2SbRyTt
<楽曲・素材提供>
※本動画で使用している一部BGMは「魔王魂」様からお借りしております。
※本動画で使用している一部映像エフェクトは「らぼわん」様からお借りしております
#都市伝説 #ガイアの法則 #文明
ロスチャイルド 日本 理由 日本文明
都市再生意思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全台「最年長」咖啡廳在哪裡嗎?就在高雄旗山!
我來 旗山 #圓富社區 口隘隘堤咖啡館 ,和阿嬤們學習手沖咖啡,人生經驗搭上人情味,喝起來格外幸福。
「隘堤」是英文Eighty(80)的意思,從挑豆、沖咖啡、拉花與服務都由平均年齡80歲的阿嬤們完成,不只推動農村再生,也讓觀光休閒產業跟社區照護系統結合,讓社區的小孩、長輩,都能受照顧、更快樂,社區更活絡。
我也到 #糖廠社區 參觀 #大旗美農村體驗物產直賣所,體驗香蕉手抄紙活動。
地方創生,結合觀光、長照,是未來的趨勢。希望未來能夠再結合電商,讓更多年輕型農返鄉共同撐起社區產業;並持續推動一日農夫,讓都市朋友來體驗農村生活,另一方面也促進農村經濟。
社區越來越好玩。有機會,到最年長咖啡廳來走走吧!
都市再生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街屋視野:看見迪化街的時光軌跡,走進百年建築演進史」介紹
訪問作者:李東明
內容簡介:
走進街屋建築的博物館,解析迪化街的變遷過程,
在這條熟悉又陌生的街道,看見一磚一瓦背後的建築故事!
台灣的經濟在一九七〇年代開始急劇地發展,也大大地改變了各地歷史聚落的樣貌,除了迪化街等著名的傳統聚落之外。在迪化街,各類街屋建築群聚一堂,山牆上五花八門的裝飾,貫穿整條街道的亭仔腳,石材裝飾的巴洛克洋館,以及古色古香的閩南房屋,宛如街屋建築的博物館!
而這些迪化街街屋建築是如何形成的?它們有什麼歷史過程?又分布在哪裡?藉由實地調查加以解釋表明,並針對每一種街屋樣式的變遷過程,以及形成的背景加以分析,更進一步將街屋建築的保存所產生之問題加以探討。
迪化街位在台北市的中心地帶,自清代開港以來,歷經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播遷來台,都是台北、台灣的經濟中心地,可說是台灣建築史的縮影。透過認識迪化街街屋,以全新的視點來看待歷史性的街屋建築,或許能對文化資產的保存再生提供另一種思維。再次走訪這條你熟悉又陌生的街道,看見迪化街一磚一瓦的建築故事!
作者簡介:李東明
學歷:
日本工業大學建築學專攻博士(工學)
日本工業大學建築學專攻碩士(工學)
逢甲大學工學院都市計畫學系畢業
現職: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裝修設計技術服務中心主任
中國科技大學文化資產保存中心資深研究員
1971年生於台北市,逢甲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畢業。赴日求學後進入日本工業大學建築研究所,專攻建築史、都市史領域。碩士論文研究街屋建築的亭仔腳,博士論文則專攻街屋建築的空間形式。取得學位返國後,適逢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改訂,進入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先後完成數項有關聚落與街區保存策略與政策之相關研究,也屢獲內政部自行研究優等獎。後至中國科技大學服務迄今,主要研究領域仍為街區保存、文化景觀及空間再利用。
出版社粉絲頁: 帕斯頓出版 Pestle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