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練的陪伴不是為了讓你能拍到那張「 最了不起的照片 」"
- - - - - -
【故事教練】– 線上學習系列 Vol. I
https://bit.ly/3zch2km
當人們問到建築師的訓練與養成時,斯洛維尼亞的建築之父尤杰•普雷契尼克( Jože Plečnik, 1872-1957) 斬釘截鐵地回道 -「建築這門專業是無法只透過老師來『教授』給學生的。」 普雷契尼克深信,建築師的專業素養及視野, 更像某種「病毒 (virus) 」- 經由老師傳給學生,病毒或抗體在朝夕相處的辯證討論之餘耳濡目染,無論好的壞的,正面亦或對人體有害的,都將成為內在與視野重要的一部份…
「故事教練」是個全然「客製化」的學習與進修機會。
「故事教練」計劃根據每位學員各自與攝影的淵源與關連來規劃近程及中、遠程目標,以及客製化的攝影故事收集與訓練。
「故事教練」將提供針對特定創作實際需求量身定做的建議與指導,密集對話與諮詢將透過一對一網路視訊定期進行。
與學學合作已近十年。先前從未料想到,有一天講台前竟然坐滿了全被口罩給遮著大半邊臉、臉部表情我得憑空想像的學員... 更沒料到,多年後 2021 年某一天我得想破腦袋瓜子思考究竟如何才能將課程中那總讓自己最享受的「互動」轉化至網路學習模式並繼續讓學員們驚艷…
透過人在歐洲近二十年的經歷與體會,請容許我毛遂自薦,期待能榮幸地以「教練」的角色,或其實更像那面「鏡子」所反射的視野,陪伴並協助屬於你自己故事的拍攝、編輯與書寫。
與於其他線上課程談話頭 (talking heads) 單向「授課」最大不同點在於 ——「故事教練」將花更多時間來「聆聽」你究竟如何描述你的故事,包含鏡頭前與鏡頭後邊諸多讓你感動和嚮往的情節
我十分好奇為何你鍾情以影像來訴說故事? 你習慣或擅長紀錄故事的工具 (相機、傳統黑白暗房、數位後製,甚或口袋裡隨身攜帶的那枝筆)? 你對攝影的投入與熱情? 關於主題的偏好、以及題材的挑選。
「故事教練」線上學習主軸包含旅歐近二十年攝影故事收集的私人經驗分享,尤其將聚焦於長期攝影計畫的規劃與執行,例如與故事 (人物) 的關係,靠近故事可能的方式 (approach)、又如何培養屬於你個人的拍攝節奏 (rhythm)?或者,當作品累積至一定階段,影像編輯與篩選該如何進行? 展覽應如何規劃? 如何能與歐洲藝廊或策展人們聯繫? 怎麼準備展覽提案? 展覽該如何落實? 是否有出版攝影書的計畫? 該選擇獨立發行或與出版社聯繫? 書稿又應包含哪些素材? 如何進行編輯? 攝影書編排與展覽影像挑選是否又有相同的邏輯等細節。
關鍵字不外乎是: 「你」、「故事」、你與故事的「私人聯繫 (personal connection)」。
除了針對願意嘗試以不同角度重新審視自己作品與拍攝方式的專業攝影師之外,「故事教練」更歡迎初學者、或只將攝影作為興趣的業餘攝影師們來一同參與。作為你的那面「鏡子」,我將坦誠地從旁給予意見,一對一與你分享那些經由攝影就此改變自己下半輩子的奇妙體驗,以及那些從錯誤中習得的寶貴經驗。更將根據你的好奇心與個性協助擬定專屬與你的攝影計畫,「故事教練」將陪伴你密集地去探訪那些讓你打從心底好奇的故事、鼓勵你透過自己的節奏與方式去體驗以不帶偏見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與人群、和眼前世界緊密聯繫時的樂趣,進而發現 - 「攝影從來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始終是『 人 』的事實」,這正是「故事教練」迫不及待想與你分享的驚喜 —— 攝影與生活自然連結的入場卷。
十回每次四十五分鐘的課程,為期五個月,總計近十小時一對一的學習模式,是「故事教練」線上學習系列的基本設計,相關學習計畫,主題將全權交由你來決定。
「故事教練」將從旁協助,依據個案實際情況予以建議,提供閱讀資料與實例,包含客製化的系列課後作業 (assignment) 將會是你最扎實的訓練。「故事教練」更計畫挑戰台灣傳統教育保守思維中始終缺乏的「自由意志」—— 獨立思考的熱情與樂趣。這回,我將給你一張白紙、空白的相紙,沒有預先指定的題目,我好奇,當你有機會恣意發揮時,你將如何享受這份全然無拘束的追問與書寫? 這是自己人在歐洲十多年的體會,不只適用於攝影思考,更讓我重新看待日常生活的細節,我等不及與你面對面分享更多實例與切身體驗。
衷心期盼透過「故事教練」如此難得的設計,與家鄉同好們一同享受專注沈浸於影像故事追尋時,眼前世界頓時顯得單純也深刻的喜悅。無論你想要與我討論一個已深耕多年的影像計畫、琢磨攝影集(誌)的編輯與出版、攝影展策展概念與各項執行環節、找尋管道將作品送來歐洲展出的計劃等等都竭誠歡迎,或者,一同花上一段時間,遵循歐洲釀酒人的古老傳統,與你一起醞釀進而沈澱諸多讓故事顯得動人的層次與細節。
更特別的是 ——「故事教練」不僅只侷限於攝影的討論。
倘若你對文字書寫、東歐電影、歐洲斯拉夫國家如斯洛維尼亞、捷克、波蘭、斯洛伐克或巴爾幹半島的克羅埃西亞、賽爾維亞、波士尼亞與科索沃等地,甚或伊拉克庫德斯坦自助旅行、求學或遠方生活有興趣,「故事教練」都格外樂意與你面對面、一對一討論相關計劃究竟能如何深入發掘。
「故事教練」是在腦海裡已醞釀多時的心願
客製化的攝影學習在台灣實屬罕見。「故事教練」的初衷其實格外單純 —— 就在世界愈趨瘋狂失控之際,我渴望聆聽那些讓你打從心底好奇的人與故事、那些你潛心琢磨的影像與文字,抑或,某個你即將前往認識的故事。
「故事教練」的陪伴不是為了讓你能拍到那張「 最了不起的照片 」,「故事教練」的任務是從旁提醒你 —— 必須先忘記目的地,旅程才算正式開始,至少,這是自己始終享受這趟近二十年、人在歐洲的影像旅程的方式和信念。
格外期盼有機會透過「故事教練」如此獨特的互動,我們一同找到屬於你的獨特觀點來回應這個瘋狂世界,也替瘟疫蔓延期間諸多細膩的心思留下讓自己感動的詩句與最誠摯的見解。
張 雍
- - - - - -
張 雍【故事教練】/ 名額有限
https://bit.ly/3zch2km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必追台劇大完結!快來看3大劇情線如何收尾! 🔥校長密謀已久?學姊告密成性?張老師用心良苦? 🔥30年前後事件重演,一切都圍繞在3個主題上!體制、真相、與自由的真正意義,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返校》的影集版在這週迎來了第八集的完結篇,也在觀眾的一片好評中畫下了句點。有玩過遊戲的觀眾應該都對原作中那種...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的推薦目錄: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討論]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的貼文 的評價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的帖子 的評價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轉大人食補湯by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線上影展 的評價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張維尼幾歲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張維尼幾歲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屯墾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1) 先看看歷史(Youtube影片分享) 的評價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影評】《地下社會》Underground | ★★★★
比戰爭更殘酷的,是兄弟相殘
.
要說電影是一種反應現實生活的演繹,最溫柔的反抗運動,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手段,那麼《地下社會》癲狂的外表,就是它的表演裝扮,講述的時代背景,就是它所搭建的表演舞台;它的故事,是一段創作者對家鄉最真摯的情書,記錄著他所經歷過的點滴回憶,同時利用荒謬又帶點奇幻色彩的調性,傳達出反戰和人性反思的意涵。
.
《地下社會》透過歷史為基底,呈現出既荒謬又瘋癲的故事;或許在觀影前,觀眾們需要一些歷史的背景知識,才能夠完全了解電影故事的歷史進程,但劇情聚焦在兩個情同手足的拜把兄弟身上,暗喻了南斯拉夫地區複雜的民族組成,以及二戰後經歷了冷戰、內戰紛擾,分分合合,合了又分的歷史脈絡。由淺入深的敘事口吻,鉅細靡遺地描述這段讓人不忍直視的歷史過往,歡笑之餘充滿著無限惆悵。
.
電影的故事背景可回朔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巴爾幹半島與義大利半島之間的南斯拉夫地區,自一戰以來素有「歐洲火藥庫」之稱,是中南歐地中海地區相當重要的交通樞紐;其關鍵的地理位置,以及複雜的民族構成,導致該地區始終是列強們,政治力介入的兵家必爭之地。
.
而電影中主角們所在的「貝爾格勒」,則是在二戰爆發前夕「南斯拉夫王國」的首都,同時也是王國境內最大的城市。它在二戰期間被納粹德國入侵,同時也受到蘇聯共產勢力資助,而在戰時有共產黨的反抗運動,戰後在強人「狄托」的威權領導之下,建立了以社會主義為核心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狄托的「不結盟運動」,讓冷戰下的南斯拉夫維持統一、穩定且和平、富裕的狀態下30餘年;直到狄托在1980年過世,到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之際,南斯拉夫的民族問題又逐漸浮上檯面。
.
1991年開始,南斯拉夫開始爆發大大小小的獨立戰爭,複雜的民族問題演變成兄弟鬩牆、剪不斷理還亂的激烈衝突,讓原本統一的國家最終在千禧年過後分裂成許多不同民族所領導的政權,也就是現今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黑山)」、「科索沃(主權仍有爭議)」、「馬其頓」、「波赫(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等國。
.
《地下社會》則是透過一群在二戰期間因躲避戰亂而躲藏在地窖裡的人群,完全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也不知道南斯拉夫成為共產國家,再延伸到南斯拉夫內戰、兄弟鬩牆的戰爭,甚至呈現了連通歐洲各地的地下公路;創作者試著跳脫殘酷的現實歷史,利用這群彷彿時間凍結的人們,來懷念人們所懷念的和平、寧靜、單純的生活。
.
電影在結局一再強調「比戰亂更恐怖的,是兄弟相殘」,《地下社會》整體呈現如馬戲團般地混亂,在不協調的節奏中,演員們誇張又荒謬的表現方式,也訴說著南斯拉夫超過半世紀以來持續性問題。特別是電影最終以超現實的場景,那個原本如半島般的婚禮場地,最終慢慢分裂成為水面上漂浮的孤島,並利用在片中戲份相對偏少的伊凡,打破第四道牆的呼籲之下,將注意力重新放回在現實生活中受苦的人民們。
.
試想在1995年推出本作的庫斯杜力卡,南斯拉夫內戰才經過4年,當時的輿論不免批評他用電影的虛無主義,來傳遞以「塞爾維亞」為核心、希望南斯拉夫回歸統一的意識形態;敏感的時機點推出如此政治訴求強烈的作品,反而讓觀眾模糊了焦點。但他聰明地跳脫現實,嘗試使用以一種馬戲團式的華麗奇幻風格,配合演員們的誇張肢體對白,鏡頭快速搖晃、旋轉,快節奏的蒙太奇等手法,讓電影呈現出相當前衛的「混亂感」。這種混亂感受,完美詮釋了半世紀以來的南斯拉夫,一種對現實歷史的諧仿、一種最溫柔也最無奈的諷刺與控訴。
.
要說庫斯杜力卡打破了現實框架,帶出了電影本該以藝術、美學的角度,反應現實、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他不僅讓人思考到人性隨著時間、歷史背景、以及社會變遷而有所改變,同時也帶出了人們必須正視歷史的重要性。有趣的是,電影也特別編排了一齣劇中劇中劇,來呈現荒謬可笑,卻又血淋淋地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件,藉機諷刺了南斯拉夫偽善的過去。
.
而《地下社會》的絕妙之處就在於他看似脫離現實,卻又真實地可怕;劇情越到後段就越顯得混亂失控,也無意中抹去了現實與虛幻的界線,搭起了一場相當精彩的魔幻空間。主角跳入井中,那些過去被歷史遺忘的人們紛紛回到記憶中,那個美好的時光,再度一起唱唱跳跳;對應到電影中不時穿插的真實歷史畫面,意義不明、看似歡樂的結局背後,似乎告訴著觀眾們在散場時終究需要面對現實。而現實如同電影中的渾沌,沒有人能夠輕易理清,因為當我們不去凝聚歷史的共識,終究需要再度面對歷史重演悲劇。
.
《地下社會》整部電影就在如此複雜的歷史脈絡下顯得迷人,庫斯杜力卡成功搭起現實與虛構的橋樑,讓人開始在電影的影像之中思索政治的意義,以及歷史的教訓。事實上,當我們刻意不去管政治,就如同生活在地窖中的人們,終將面對地面上殘酷且完全脫節的現實。
.
.
《地下社會》Underground
台灣上映日期:2020-08-07 (1995年作品)
Flash Forward Entertainment 前景娛樂
.
.
.
#地下社會 #underground #坎城影展 #金棕櫚 #艾米爾庫斯杜力卡 #emirkusturica #電影 #影評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南斯拉夫 #塞爾維亞 #庫斯杜力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長慎入-
有一次我在IG的問與答中看到中國網友問我這個問題「說說台灣是如何在一國兩制之下發展的唄!」當下其實我真的喊了出來「誰跟你一國兩制.... 明明從頭到尾都是不同的兩個國家!」但就我來美國這些年接觸了不少中國朋友,發現他們對台灣的認知會如此並不是故意的,而是他們沒有辦法獲得正確的事實與資訊,所以我決定好好寫一篇文,來向不懂台灣的中國網友簡單說明台灣的民主演化史,以及台灣人所認知的台灣,但因為最近忙著出書,這篇文一直都還沒時間寫完。
直到昨晚我看到李前總統逝世的消息,難過的掉了眼淚,而後還看到一些嘲諷謾罵的留言,我真的感到很心寒,明明台灣是這麼自由、資訊透明的國家了,為何還有那麼多人選擇像中國人一樣不去認真做點功課了解自己的國家呢?所以今天內心澎湃的我,決定把這篇本來要寫給中國網友的文寫完,也想透過這篇文讓不了解台灣價值的台灣人,能夠有意識的一起守護台灣民主。
致中國網友-
也許是因為你們從小被共產黨灌輸的教育,讓你們一直以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想要以大多數台灣人的角度與立場來和你們說明事實真相。
我說的是真相還是中國共產黨說的是真相,相信你們如果人在海外,應該可以輕易的查證,或是在國內的人可以翻牆看Ig應該也可以翻牆去查證。查證方法很簡單- 不要用百度查,因為百度是中國官方控制,在中國網路都被控制,你們再怎麼查都只能查到中共想讓你們看到的資訊。
建議可以用google搜尋關鍵字「台灣歷史」、「中國國民黨戰敗撤退到台灣」、「國共內戰」、「台灣民主化」等等,你想知道越多,越有辦法去聯想、去找到更多歷史資料。我想很多中國人應該會說「你說我們的網路還有媒體被控制,我們只能看的政府要我們看到的,你們也是啊!都是台獨政黨或是民進黨在洗腦你們」。如果你有這個疑慮,你可以再多查查不同媒體、不同網站、不同平台背後的擁有者、出資者是誰,可能有中國、可能有偏藍的立場,可能有偏綠的,可能有像我們這種自媒體,也會有一些學校教授、歷史學者等等多種不同聲音不同立場。當你懷疑一個新聞的真實性的時候,不要怕浪費時間去多方查證,因為更可怕的是你不查,便成為了一個被特定媒體洗腦、被利用的對象。
請記住,台灣是言論自由的國家,這個意思就是,如果我發表了什麼言論或立場,政府沒有權利逼我撤下或是處罰我,新聞媒體是自由的、人民是自由的,但因為很自由,所以有各種不同的聲音,有真的新聞與消息,當然也有假的。我的作法就是每個立場的資訊都接觸、多瞭解,然後查不同立場背後的出資者是誰,最後再分析判斷找出我認為接近事實的事實。
我所認知的事實就是,1949年國民黨與共產黨內戰結束,國民黨撤退到台灣,而中國最大塊領土(就是你們說的內地吧)被共產黨奪走了,那時候國際上的中國被分裂成兩個,一邊一共產黨(內地),一邊是國民黨(台灣)。對,歷史上台灣確實跟中國內地是同一個國家,但別忘了,那時候那個國家是叫做中華民國-簡稱中國,而現在中華民國還在,只是只剩下台灣小小一塊了。
所以你們說的一國兩制從何而來?從頭到尾,台灣就都沒有屬於共產黨過。台灣在1980年代開始慢慢走向民主化,在民主化的過程中也是有血有淚,很多人因為抗爭被暗殺、被墜樓、入冤獄(現在中國也都還在持續發生中),因為獨裁政權這種制度,就是會讓握有權力的人去打壓想要抗爭體制的人,所以民主那麼珍貴就是在這裡,在民主之下,人人平等。你不用擔心因為說錯話惹毛政府就全家性命堪憂。
台灣在1996年終於第一次自己選總統,我都還記得那是我國小的時候,全台灣都好開心很新奇,因為大家沒有投票過,也不知道這張票有什麼力量,而到現在2020年過了20多個年頭,每一次我們要選總統,中共就會威脅拿飛彈對著我們,說真的小粉紅一天到晚叫囂著武統武統,我們早就聽膩。
這幾年習維尼上任之後,真的對台灣的打壓加劇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我相信所有我這個世代的台灣人都可以明顯感覺到,統獨不再是假議題了,習大大公開說過非常多次一個中國論,雖然我們台灣人都把他當笑話看,但是習大大講這些更加劇了中國人對收復台灣的理所當然之心。
台灣這幾十年的發展,是延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精神,主張用「人民來做皇帝」,落實民族、民權、民生主義(三民主義老師🙋🏻♀️我真的有認真上課!)我們有自己的憲法,有自己的法律、有自己的外交與國防,也有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我們有立法委員,有國會議員為民發聲,人人都可以去參選,代替人民發表我們的聲音,去立法、修改法律來實踐人民心中最理想的民主國家。
中華民國台灣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就是不爭的事實,不是中國幾十年來靠改寫歷史課本、操控媒體、操控網路、打壓異己就能改變的事實,台灣從來沒有屬於中國共產黨過,事實就是事實,今年中華民國已經是民國109年了,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好像才過70多歲生日?嚴格說起來我們年紀還比你們大呢。
雖然台灣的民主只走了幾十年走得很辛苦,畢竟台灣國內還是有很多受上一代黨國思想教育的前一輩人,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民主的全貌,覺得政治就是髒,選一個比較不爛的就好,平常對政治不關心、懶得看,偶爾看了一下覺得很煩很複雜,這種人最容易被特定政黨與媒體洗腦、操控,卻不知道自己是有改變的力量的。
當然政治不可能永遠是清白乾淨的,只要有權有錢的地方就會有鬥爭、有黑暗面,但我想這些黑暗面,跟極權國家比起來是不是門檻比較高?因為人民是有力量的!如果你下次還想要當選為人民服務,你就要做事,你就要行的正做的直、要經的起考核。台灣是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國家,哪個名人做了壞事,隨便被po到網路爆料公社就被全民拉黑,形象掃地政治形象都沒了(當然也是有很多政治人物靠媒體做新聞洗白,這些就要靠人民的智慧去判斷了)
台灣從來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如果你們能翻出牆來看我這些文,也可以花一點時間翻牆去google了解這些台灣的歷史。台灣人不討厭中國人,我們討厭中國共產黨霸道的要逼我們成為他統治的一部分,就好像恐怖情人一樣,女方就討厭你,你為何到到處跟別人說她是你老婆?這不是讓人非常反感嗎?更反感的是那些被中共洗腦的小粉紅,根本搞不清真相與歷史事實,就幫著中共到處筆戰吵架,替中共政權幫腔威脅台灣人等著被武統!請換位思考一下... 你是台灣人的話會想當中國人嗎?更不用說共產黨近年對相香港、新疆、西藏的惡霸鎮壓,設置集中營、迫害幾十萬人,這些資訊你們都可以自己去找去看;面對這樣的政權,如果你有選擇的權利,你會選擇被這樣的政權統治嗎?
這就是台灣人的立場,我們不是台獨,而是我們從頭到尾就都是獨立的。只是中國這個名字被中共奪走了,也不知道蔣中正當年到底是什麼原因選擇退出了聯合國,所以國際上的中國就漸漸真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了。這就是我認知的歷史真相、也是我從小關心台灣政治與歷史所做的觀察與見解。不期望中國朋友都能懂,但我希望你們可以試著換位思考看看,如果你們是我們的話,面對中國年年的欺壓,你們會有什麼感受?
致那些不認同台灣價值的人們-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這裡,應該不難看出在1996年,我們第一次可以選自己的總統,對現在的台灣來說是多麽關鍵的歷史大變革,而那位推動者,就是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小時候我不懂,只覺得幹嘛多此一舉,麻煩大家跑出門去投票?現在的我,想著當年李登輝是克服了多少政治困難,讓一直一黨專政的政權接受了這樣的改變,並且長年佈局、培養民主人才,才有現在的台灣。
在以前,國家元首過世全國人民必須跪在地上哭、去電影院看電影要唱國歌、說台語要在胸口掛牌子被公然處罰,創辦報社會被抓去關、全國只有一種聲音,想要民主革命要擔心性命安危,而這些都是對岸中國到現在還在持續發生的事。因為有李前總統,當年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讓現在的我們有了這麼多的自由!如果沒有他,絕對不會有現在的台灣。
請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自由就像空氣一樣,平時不容易感覺的到它存在的重要性,直到你快窒息的時候,才驚覺它是多麽的珍貴。請重視這份前人為我們努力爭取來的自由,台灣的民主進步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謝謝李前總統,台灣的民主就交給我們來守護了,願您安息。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必追台劇大完結!快來看3大劇情線如何收尾!
🔥校長密謀已久?學姊告密成性?張老師用心良苦?
🔥30年前後事件重演,一切都圍繞在3個主題上!體制、真相、與自由的真正意義,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返校》的影集版在這週迎來了第八集的完結篇,也在觀眾的一片好評中畫下了句點。有玩過遊戲的觀眾應該都對原作中那種跟著方芮欣的腳步,一步步拼湊出真相的緊湊過程印象非常深刻。而我們非常喜歡在影集裡的最後幾集,劇組讓劉芸香被方芮欣附身時,靈魂被困在方芮欣的回憶裡的設定。在回憶裡,劉芸香就像是遊戲裡的玩家,被迫重溫著方芮欣的過去,然後在關鍵的時刻必須做出決定或是找出線索,否則就得要經歷無限的輪迴。而在最後兩集裡,30年前後的事件巧妙地結合而且前後呼應,追加的劇情線更是提升了影集的高度,替整個《返校》的IP做了完美的收尾。而這次影集版優秀的創新也讓不禁讓我們期待,日後是否還會有更多『返校宇宙』的相關內容呢?
在過去的8集裡,故事依照著劇中的3大劇情線分別發展著,不只揭露了『30年前的真相』以及『30年後的影響』,更藉由許多重複發生的事件對比了『30年間的變與不變』,探問了一個關鍵的問題:『來到了自由的年代,我們真的就自由了嗎?』
而今天的節目我們想要替這3大劇情線做個收尾,帶你看看這部不可多得優質國產影集所傳達的寶貴訊息!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也歡迎到各大Podcast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聽我們聊更多的好作品喔!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返校
#Detention
#公視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熱播影集接近尾聲,快來看大家最想知道答案的6大疑問!
🔥白國鋒怎麼不會老?他為什麼可以當那麼久的教官?
🔥影集是遊戲的壞結局?還有哪些遊戲彩蛋?翠華中學還有秘密?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返校》影集在Netflix首播後至今,一直穩坐收視排行榜,更是掀起了許多討論!這個源自三年前的同名遊戲IP,在影集版的重新詮釋之下,發展出了30年後的現代劇情線,並藉由對照原作中的各種情節來探討:『來到自由的年代,真的就自由了嗎?』!因為,即使沒有戒嚴時的種種限制,人們還是繼續承受著各種恐懼:不管是來自家庭、社會,未知的世界、過往的悔恨,甚至是自我欺騙,都使得我們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而這也就是影集版有別於原作的新意!
《返校》影集一共有八集,每週六晚上9點於公視主頻道和Netflix同步播出,並在隔天於公視+平台上架。目前已經播出6集。而原先超展開的學妹劇情線,在第六集裡又拉回到了遊戲IP的劇情主軸,讓我們感受到影集在嘗試創新的同時,不忘原作精神,更是誠意十足地埋下了滿滿的彩蛋!
所以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會從之前推出的『無雷前導解析』以及『3大劇情線解析』,整理觀眾留言,列出最多人關心的6大《返校》影集問題,相信這些解答都會讓你更能感受到製作團隊的用心喔!
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也歡迎到各大Podcast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聽我們聊更多不同內容喔!
【影集版:前導解析】→ https://youtu.be/QcLSrWxc8_o
【返校影集版:3大劇情線解析】→ https://youtu.be/PFQO7-0v140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返校
#Detention
#公視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影集版《返校》跟播到一半了,出現了令人瞠目結舌的轉折!
🔥3大劇情線最新進程解析!30年前到底怎麼了,竟然影響到30年後!
🔥沈華老師送的禮物,和當年張明暉的『白鹿玉佩』有何相關?魏仲庭程文亮叔侄情路竟然如出一轍?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改編自同名遊戲的台劇《返校》最近正如火如荼地播出,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每週新的集數呢?這部影集一共有八集,每週六晚上9點會在公視主頻道與Netflix上播出兩集,並在隔日於公視+平台上架。
如同我們在上一支前導影片中提到的:《返校》影集不是改編自電影版故事、也不是電影版續集。是基於同個遊戲IP故事有不同的詮釋。也因此,影集版跳脫了原本的框架,採用了『雙時間線』的方式敘述了兩段時空的事件,分別是原作中1960年代的『讀書會事件』,以及30年後、也就是1999年發生的全新故事,並且環饒在三條主要劇情線上,分別是:『30年前的真相』、『30年後的影響』,以及『30年間的變與不變』。
目前該劇已經播完了一半,因此今天的節目我們想要整理前四集中這三條劇情線的發展。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也歡迎到各大Podcast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聽我們聊更多的《返校》影集喔!
【返校影集版:前導解析】→ https://youtu.be/QcLSrWxc8_o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返校
#Detention
#公視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的貼文 的推薦與評價
-小熊維尼(Winnie the Pooh) YouTube影片:https://goo.gl/VWCmyM 剛上映的《摯友維尼》你看了嗎?你知道 ... ... <看更多>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的帖子 的推薦與評價
蔡丸子妳是我的維尼,我是妳的跳跳虎. 8 年. 2. 蔡丸子. 那Elaine Syu一定是那個小豬! 我愛妳們 . 8 年. 1. Mandy Tsang. Yan Tung Lai you are my best christmas ... <看更多>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維尼 在 [討論]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相信大部分板友
應該對於Youtuber「那些電影教我的事」都不陌生
還記得好像是從平面圖文起家
到現在變成影音形式放在影音平台
每隻電影心得都滿長的
超過10分鐘的不在少數
發片速度也算快
但我一直有個問題是
他們也學到太多東西了吧?
我看裡面無論是中文、英文
都是我沒印象的台詞阿?
還是說那些句子根本沒出現在電影裡面?
而且從他們的影片看來
每部電影好像都有藏很深的大道理
讓我看了真的有不一樣的體認跟理解
我想問的是
是我對於電影的領悟力太低嗎?
還是單純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太強...?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9.12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77194207.A.76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