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筆 | #放過腦袋
人類圖似乎總是說,「不要相信腦袋。」
但這畢竟是「區分的科學」,要一個向來憑藉頭腦去區分比較趨利避害的人瞬間丟掉腦袋,又同時靠在腦袋學習這門知識,不論怎麼想都是一個大膽瘋狂的舉動。
我們靠著腦袋保護自己,當然也付出很多代價,但不代表沒有「收穫」。而就人類圖的專有詞匯來說,我們可能比較缺乏的是那種「滿足」、「喜悅」、「平和」和「驚喜」。這些感受,相較靠著頭腦存活的「收穫」而言,孰輕孰重,靠著不同的頭腦,或許有不同的解答,甚至有各種分析作證,來「證明」「哪個才是對的」。
在腦袋層面來說,這種種「做自己」的感受,終究難以找到相對應的場景和經驗去配對。於是,如果不是感受到自己的人生「痛苦」至極,對神秘學有所追求,又或是對「人的存在」有所好奇,還有什麼樣的人們會願意投入這場實驗呢?
偶爾上課,聽到種種「頭腦的問題」,雖然常在答覆上說了無數次,這些都是頭腦的把戲,頭腦的比較,只是這樣的提問從來都沒有消失。
「能量中心亮得多,是不是設計比較好?」
「通道越多是不是就越好?」
「我不是顯示者,所以我不能發起。」
非黑即白的答案,很快地能安撫人心,但隨後就忘得一乾二淨。真正滿足安心的是頭腦,可是身體從來就沒有放鬆過。
我自己都好奇,所謂的靈魂,真的存在嗎?我自己的靈魂,我的頭腦是為何相信他存在或不存在?還是還有更多超越這些的答案?又或者,答案不重要?亦或者沒有答案?
我記得用頭腦去思考人類圖運作的初期,我做了一件有趣的事,就是完全「不相信我的腦袋。」
說是這麼回事,其實是「完全不思考」。腦袋所運轉的任何想法,我都不相信。作為情緒權威,憑著感覺去做決定,其實一切還是模稜兩可。
沈澱後的決定,著實令人恐慌。
一個屬於自己人生的決定,究竟「正確與否」,在外人看來和在自己感受看來,可能截然不同。或許外人看來我的決定帶來了許多光鮮亮麗、引人羨慕的際遇,卻不是本人真心想要,身體也沒有悸動。而本人決定後得到的,或許讓人滿足,卻讓旁人摸不著頭腦,難以認可,在充斥比較和宣達「應該不應該」、「喜歡不喜歡」的社會,也讓人難以自處。
不思考的結果,其實只有變笨。
腦袋和邏輯中心的空白與否,並沒有標示著我們「該思考或不該思考」。所謂的「不要相信腦袋」,其實就只是在做各自重大的人生決定時候,不要因為腦袋的聲音影響了自己真心的嚮往。
甚至,不論是什麼內在權威,腦袋都還是可以去理解身體實際處在的情況、當下的局面、任何做決定相關的細節。單就薦骨回應來說,靠著腦袋收集資料,在某個問題上改變一個細微末節,或許就啟動了薦骨的什麼回應。
是我總自以為我的聰明,可以大於全世界。
事實上頭腦和邏輯中心空白的我,很難告訴你什麼肯定的話語,說一定是如何如何。只有體驗是我能分享的。
身體的運作,在我的意識層面,啟動了四個中心;在設計層面,只啟動了兩個。而不論怎樣,從來不關注身體狀態的我,只能壓抑感受,放棄憤怒,拒絕傷心。
於是每次的情緒大爆發,總是印象深刻。
有導師說:「從意識方面去著手認識自己是比較快的。」或許對於認識人類圖來說,認識黑色層面,的確更快能讓大腦的資料和實際經驗進行配對。只是我後來傾向去觀察我的1爻身體。
而觀察身體,其實有些不忍卒睹。
身體是如何不被愛惜,如何被大腦奴役,我或許從未明白。因為身體是安靜的,不控訴的。身體可以撐著。肝臟需要損壞至70%以上,才會互現可被偵測的疾病,但到時候為時已晚。
前年我得了登革熱,躺在床上無力的那一個星期,只有大腦才能運轉的我,忽然也明白了腦袋的無用武之地。我於是感受了身體的無力,只剩下觀察,看著、聽著、聞著、感受著自己的不安。腦袋不論怎麼跑都沒有幫助。血小板只能靠身體的免疫毅力去回升。
又如去年突然腰背反覆疼痛,來回拔罐了幾次。頭腦無論如何也不能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師父說,冷飲不能喝。真的照本宣科,卻也可能無力回天。
只有在那種頭腦使不上力的時候,才會投降。
我後來感覺,我很大的「臣服」路上,其實是因為我的身體設計。真正在感受許可的情形下去做事,行動節奏才加快。能做的事看起來也增加。但身體累了,我是否可以不在乎一些外在的枷鎖,去讓自己休息,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腦袋讓一切有邏輯,呈現畫面,傳達頓悟。以文字來呈現體驗的同時,卻也過濾了很多的真實。
很多很多的感受,在化為文字的同時,我儘可能想把感受、情緒和觀察同時融入,在寫完後其實就已經失真。但這就是無可避免的事。
這樣說來,腦袋其實能力很有限,但也肩負著無謂的壓力很多年。
我們總希望一個人聰明絕頂。連「頂」都要「絕」了。卻很少人希望一個人成為他自己。那太抽象了。這樣的祝福,沒有一個集體的腦袋可以有共鳴。
因為每個人的「成為自己」如此不一樣。已經脫離腦袋可以理解的負荷。
與其說放過自己,還不如「放過腦袋」。
#寫在1爻身體的運動日記之前
#菜菜子的人類圖筆記
#另一種看頭腦的方式
#有些事我覺得很難後來發現連這個都是腦袋說的可是我偶爾還是會相信
#你沒辦法跟別人說上面這件事只能讓當事人自己感受和發現
Credit: Pixaba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7的網紅JKの身心靈遊園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九種渴望,皆源自人性,但「過度」了,就會讓人受苦。 🔹🔸 本集精彩內容 🔸🔹 💬 Head頭頂中心:渴望知道更多/減壓句:「有些事不知道也沒關係」 💬 Ajna心智中心:渴望確定的答案/減壓句:「有些事不確定也沒關係」 💬 Throat喉嚨中心:渴望表達與刷存在感/減壓句:「不發言也沒關係」 💬...
邏輯中心空白的我 在 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各位是否有過一種體驗是:有了一個夢想,籌備你的夢想,遇到好多不順利的路障,不斷修正細節讓夢想更美,等到實現夢想的日子到來了,之前的緊張反而消退了,帶著笑容向前衝順利完成,然後發現,原來這個夢想不是一次性的,這個夢想是可以持續一輩子的?
#我有
#規劃一階課程像是在規劃婚禮
謝謝這陣子以來陪我走過所有不順利的家人與朋友,你們完整了我的夢。
從一階引導師的考試通過後,我開始進入了一個不斷修正授課簡報的迴圈,我知道所有來上課的學生,都是想要想要藉由人類圖更認識自己、更理解他人,我有責任義務要把所有的原理原則,用最簡單易懂但又不會讓學生產生誤解的方式說明。時常在網路上看到各式各樣似是而非的言論和標籤,我一直在想,我要在我的授課當中,在哪一個環節要怎麼轉折、我要配上哪一個舉例才能讓學生沒有誤解?
#然後就是練習
#邏輯中心空白的我
#練習一次不夠
#我練習一整年
「我要怎麼歡迎我的學生?他們鼓起勇氣按下報名連結,我要怎麼讓他們在課堂的最一開始就感受到被支持?」我努力把我的想法具象化,我設計了一個資料夾,因為這是每一個學生在學習時必備的文具,而且在人類圖的課程當中,最多的就是各種講義了,我在資料夾的正面放上了RA的一句話,作為我對大家的祝福與歡迎:
Be ready to abandon your mind running your life.
來到人類圖的第一階課堂,就是開啟了去制約之路,準備拋下用頭腦決定自己人生的過往吧!從今天起,各位真正地明白了每一個能量中心健康與否的模樣,明白了為什麼不同類型會有不同的策略,而內在權威又與策略要如何互相配合?
#所以資料夾的背面是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不意外吧
#FollowYourStrategyAndInnerAuthority
「一定會寫下很多筆記對吧?如果是我,我手就會動個不停,我要找出我以前的筆記來看看,咦?居然散亂在各個不同的講義和課本和筆記本上啊!」那我來設計一本筆記本讓大家方便抄寫吧!於是沒什麼設計細胞也沒有相關經驗的我開始嘗試排版一本專屬這堂課的筆記專用講義。
#然後被1/3LAW毫不客氣地打槍超多次
#連印刷行老闆都加入修改的行列
#非常謝謝大家在課後問卷中給的建議
#下一版保證更加實用
#AKA筆記空間再進化
「所有講義放在資料夾裡,但還有一本一階專屬的課本,資料夾和課本該放在哪裡呢?」那就放在這個專屬的袋子裡吧!報到的時候,大家都直接拎著專屬於自己的一階戰鬥包走進教室,而且這個袋子以後中午買便當、下午買飲料都很方便!
#但其實我原本預計的袋子會再大一點
#老闆跟我說的A4大
#真的是A4大呢...
有朋友問我,你好誇張,你做了好多!真的有必要花心思在這些事情上嗎?你的簡報、課程內容編排就已經值回票價了耶!小禮物說不定學生根本不會發現你的用心⋯但,我可是一個Tension,我就是如此張力十足。
「我要讓我的學生出去走路有風,他們會很開心報名了我的一階課程。」
#如何
#各位覺得出去走路有風嗎
#不會害羞的話
#炫耀照片貼起來啊
我要保留我最驕傲的設計作為下一次來我課堂上學生的驚喜
#NowYouDon’t
#NowYouSee
#謝謝超好吃下午茶點心 螞蟻扛蛋糕
_______________手動置底______
下次的一階課程歡迎留言許願
09/06 台中場夥伴時段,主題:生產者:https://www.surveycake.com/s/1eW3K
邀請大家共同報名同一天由席拉帶領的投射者主題!讓我們兩種類型激盪出不得了的火花
09/20 台北場夥伴時段,主題:情緒中心與6號閘門:https://www.surveycake.com/s/ZqZR6
邏輯中心空白的我 在 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個週末我剛完成我的第一場人類圖一階課程,回家攤在床上的時候,我深深地明白:啊,這就是生產者的滿足感。
對於我這個純生產者來說,一旦找到我有回應的事情,我會仔細規劃、慢慢鋪陳,我會試著用我最舒服的速度,按部就班地開始我的工作。而在工作結束時,用盡我的力氣,滿足地帶著微笑入睡(斷電關機)。
在我開始規劃我的第一階授課大綱的時候,我補習班老師的職業病就跑出來了XD 我開始回想我學人類圖開始到現在,在不斷與他人分享的過程當中、朋友來找我聊人類圖的時候、我自己學習的歷程裡,是哪些地方大家容易有誤會?為什麼學習人類圖的一開始,總是容易將對方貼上標籤?要怎麼解釋,才能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大家理解而沒有誤會?
邏輯中心空白的我,無法接受自己知識理解上會有不肯定的感覺,而我是一個學政治哲學的人,我過往走的本來就是理論派的學習路線,理解一個現象背後的原因是我擅長的部分,也許這就是彈性思考吧? #其實是非自己XD 因為我可以在對話當中快速歸納統整對方說話的重點1234,也可以從不同角度切入給予回應。而我發現學生哪裡聽不懂、我可以怎麼舉例和解釋、找到什麼讓他有記憶點的切入,則是我在當補習班老師以後才發掘出來的特長。
#好加在頭腦和邏輯是外在權威
#用在學習和指引他人真是太棒了
#千萬不要拿來用在自己身上
所以,在我規劃的課程裡,我用我的經驗當中,最能夠明白易懂的鋪陳,讓學員們明白每一個能量中心的「原理原則」,每一個類型為什麼需要這些策略,而與內在權威相加時,要怎麼運用。這些觀念都是人類圖中最重要的基礎,學習的過程就像繪圖,顏色一層一層地加上去了,最後成為了3D立體動畫,一階課程就是這幅畫當中基本的架構。
看到課後問卷調查中,學員分享自己突然像是回到了17歲在補習班的日子,原本以為看書就明白的地方,原來還有很多不同層面的理解!看著他們筆記本上滿滿的筆記,真的會有種老師欺負學生的爽感XD
於是,我這個純生,在週日下課後,滿足地入睡。
#手機又砸到臉了
_______________手動置底______
08/29-30 一階課程台北場,你還來得及 https://humandesign.org.cn/lv1/20200829
09/06 台中場夥伴時段,主題:生產者:https://www.surveycake.com/s/1eW3K
09/20 台北場夥伴時段,主題:情緒中心與6號閘門:https://www.surveycake.com/s/ZqZR6
#人類圖 #人類圖計程車 #人類圖一階課程 #一階課程 #這張照片我要用一輩子 #大家筆記曬起來呀
邏輯中心空白的我 在 JKの身心靈遊園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九種渴望,皆源自人性,但「過度」了,就會讓人受苦。
🔹🔸 本集精彩內容 🔸🔹
💬 Head頭頂中心:渴望知道更多/減壓句:「有些事不知道也沒關係」
💬 Ajna心智中心:渴望確定的答案/減壓句:「有些事不確定也沒關係」
💬 Throat喉嚨中心:渴望表達與刷存在感/減壓句:「不發言也沒關係」
💬 G自我定位中心:渴望知道自己是誰與人生方向/減壓句:「不定性也沒關係」
----------
⫸ Jerome FB & IG:搜尋「人類圖看世界 Jerome’s human design」
⫸ 預約Jerome解讀服務:https://www.fb.com/humandesign.Jerome
⫸ Kevin FB & IG :搜尋「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 Kevin 職場引導服務: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
⫸ 人類圖初階課程: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livingyourdesig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huH9-pWZ1M/hqdefault.jpg)
邏輯中心空白的我 在 空白邏輯中心的非自己... - Ulala's Human Design Wonderland 的推薦與評價
空白邏輯中心 的非自己從頭上數下來第二個倒三角形就是邏輯中心,他負責把頭中心來的「靈感」轉成「概念」,也幫助我們歸納分類不同的視覺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