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唬爆米花教室:中印問題速報與西藏簡要介紹(中上) 1951年至1959】
(前一篇已補上不同時間點的西藏地圖)
前一篇,我們介紹了西藏的基本簡史,由於清代時兩次滅國之禍(準噶爾入侵與尼泊爾入侵),西藏低頭向清廷求援而接受皇帝與駐藏大臣的權威。
我們也看到從吐蕃到近代噶廈政府,西藏強盛時最常幹的事也是侵略與劫掠,人也沒少殺過。但西藏舊貴族常常在技術與組織演進更迭的時代「好戰卻不知戰」,雖然對外侵略不斷,卻經常在時代改變時被新武力打得全軍覆沒。
用火槍的準噶爾兵痛宰藏軍如入無人之境,而同樣習慣高原天氣的尼泊爾人也輕易地將藏軍打到屁滾尿流。到了近代,藏軍入侵青海卻被馬家軍以寡擊眾還反兵臨城下,最後藏府只能低頭乞求 蔣委員長諭令青馬停戰以談和。然而當共軍渡江成功,青馬也將所有主力集中蘭州、西寧準備背水一戰後,覺得國府大廈將傾,也不需要再擔心青馬後,這些西藏貴族再度翻臉驅逐國府人員,故態復萌做起事實獨立的大夢。當時,1949到1950年中,解放軍忙於清剿各地負隅頑抗的國軍,1950年冬中共又捲入韓戰,那些好戰的西藏貴族看著青馬軍消失,1年內也沒有像樣的中央軍隊出現,又開始對新出現的中國政府擺出高姿態。1950年7月,中共第一位派遣的藏族使節(格達·洛桑登真·扎巴他耶)被扣留,最後被毒殺。
=====================
但在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簡述前,先說明9月3日到今天的中印狀況
#印度空軍5日對有飛機被中方戰機雷達鎖定一事支吾其詞
#殲20在6月已進駐新疆和田機場
#印度才把新到貨的陣風戰機往北方調
#印度才剛宣稱收復班公湖南岸制高點黑頂(Black Top)
#印度又宣稱中國軍隊仍據守黑頂
福編直接說我聽到的八卦:9月4日印度陣風戰機被不明戰機鎖定,但卻抓不到對方訊號。但據台灣覺青與網路軍武專家主流意見:
中共的殲20一定只是澎風的假貨,所以不可能是殲20,搞不好是羅幕倫戰機,不管如何,印度突然撤出頭盔頂和黑頂。包括撤走SFF(邊境特別部隊)。並再度表示雙方應好好談談 LAC 認知差異。
#但印度仍占領班公湖北方山脊北段與班公湖南岸熱欽拉(山口,拉就是藏語山口)
#印度也沒退出斯潘古爾隘口(Spanggur gap)
#印度在拉達克仍有4個師面對中共備戰中
也就是印度目前在爭議區陸軍集結佔有絕對優勢,印度光憑重量就可以抵銷任何質量上的差距。但空軍擔憂可能守不住制空權,另外共軍的遠火部隊也正向西部靠攏。
這對印度脆弱綿長的山地補給線是嚴重威脅(印度沒有配備 M142 Himars,這導致在100km~300km距離內會變成中共單方可打擊)
不過,印度高層和中共高層一樣面臨下不了台的困境。對印方而言,大張旗鼓行動後又全面退回,那就是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可能會導致下次大選大敗!
中共高層一樣下不了台,雪山獅子旗與印度國旗在幾個1962戰史重要山頭與山口揮舞起來,不討回來,老兵責罵(不是單純退役兵,而是指會別勳章出席國慶的那種)、台獨高潮、政敵竊喜。所以非討回來不可。
龍皇象王如何博弈,我一介海島草民,不好預測。
====回到歷史====
1950年9月,西藏噶廈政府攝政派員到印度向中共駐印大使談西藏問題。西藏代表表明願承認中國是「宗主國」,但中共駐印大使袁仲賢只照轉中共中央底線:
西藏必須承認中央人民政府的統治;中央人民政府負責西藏的國防;中央人民政府負責西藏的貿易和外交事務,也就是最多保持相當於「自治領」的地位,而且要有中央駐軍。
最諷刺地,呼籲接受中共方面條件最力的,卻是西藏當時最懂軍事且最具勇氣的阿旺·阿沛晉美。反對接受條件的眾貴族,卻無人敢赴昌都負責防守任務。😥😥😥最後依然是逼迫阿旺·阿沛晉美負責扛起藏東防禦指揮事宜。但1950年10月,戰鬥經驗豐富且行動迅速的解放軍,快速包抄藏軍,戰事迅速中止,藏軍2周內就被全線擊潰,6000藏軍全部死傷、被俘或投降。
門戶大開與裝備全失下,西藏噶廈政府終於低頭簽訂城下之盟「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也就是投降協定
#基進粉不讀書喜歡說中共與西藏簽和平協議
#投降協定當和平協議是沒腦袋還是沒良知
不過,中共在西藏的統治並不順遂,1955年在藏區外圍推行人民公社與共黨入鄉(包括無神論),藏區開始發生騷亂。
#1956年美國開始空投武器與無線電支持藏區游擊。
#1959年游擊戰達到最高峰
#共軍叛逃的姜華亭更重創解放軍
高原少樹少長草,地勢複雜但視野開闊。加以弱點與組織都被姜華亭告知藏軍,配合美國空投的M1步槍,發揮遠距精準優勢,2年內把解放軍新兵與公安打得死傷遍野。但1959年3月初丁盛將軍入藏後,秉持「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在藏區村莊棍子與胡蘿蔔並施。舉報有賞,不舉報而附近有人伏擊,全村連坐調查。沒多久,游擊隊不斷地被拔掉與壓縮活動範圍,最後在幾個寺院圍攻戰中,被無後座力砲一批批結果掉。
1959年3月17日,聽聞18軍大舉入藏,擔憂解放軍越來越強勢、拉薩難民也越來越多的達賴忠僕與侍從,在達賴被邀請入軍區看表演,卻不准護衛跟隨的情況下,擔心14世達賴被挾持,決定說服14世達賴出逃。
但天大誤會就此發生,口耳相傳下以為達賴喇嘛已被挾持的藏民,湧向軍區討人,包圍機關,還打死不贊成反抗的藏人,解放軍不是國民黨的警察,面對衝擊並不是站著等人爬上樓房,而是開砲、還擊與進剿,藏民也自行推派代表取代噶廈政府,徵召所有成年男子並分發武器,力圖包圍反擊中共機關,3月20日拉薩變成全面血腥城市戰。藏人5300餘人被擊斃,解放軍如覺青鼓吹的巷戰預期而損失慘重,陣亡63人。之後共軍追擊藏軍與四水六崗衛教軍,在姜華亭的指揮下,多數成功逃出進入印度。四水六崗衛教軍不少成員後來轉進入尼泊爾的自治藏區木斯塘,以木斯塘為據點繼續遊擊,直到1974被尼泊爾中央剿滅驅逐為止。
西藏遊擊戰爭是非常血腥的一頁。1959到1962,西藏遊擊軍幾乎都被拔除殆盡,參與者不是被擊斃就是出亡。上萬的中共入藏人員(包括軍警教政人員)魂斷高原,但20萬的藏人也因此身死或飽受牢獄折磨。
#沒有強大後援施壓的游擊戰並不美好
#只有對被倫敦政客法學家綁死的英軍才有用
#還有對被紐約與洛杉磯出一張嘴的人權鬥士扯後腿的美軍才有希望
#鼓吹打游擊的人不會告訴你家鄉親友要被你的中二連累
最諷刺地,對解放軍殺傷最大的叛將姜華亭給藏軍的建議就是
#趕快出逃不要繼續打游擊
(有覺青一定想嗆我,不好意思,除了愛爾蘭,沒有一場戰爭是真正靠遊擊獲勝的。好的遊擊可以幫勝利加速,而不會創造勝利。沒有強大外援的游擊只是多添冤魂連累鄉里。)
====附錄:一生3位老婆的解放軍頭號叛將====
姜華亭是共軍砲兵大尉,他父親是中共萊陽糧食站副站長,國軍抵達後,經搜查發現其父疑藏有糧食,威逼利誘下只好拿出埋藏糧食給國軍,但萊陽淪陷後,共黨黨棍把姜父活活打死,完全沒顧慮到其子是解放軍專業軍官。
姜華亭得知消息時,隱忍不發,他的部隊也不知道,當派駐西藏後,已經動搖的姜華亭,一不作,二不休,接受藏族貴族的介紹與拉攏,在西藏有了貴族小姐的「大三」次仁卓瑪(當時不准解放軍與藏女來往)。當被部隊問責時,新仇舊恨交織直接叛逃,當起四水六崗志願軍參謀長。
由於他深知解放軍作戰體系與弱點,在他的指揮下,解放軍竟然達2,000餘人被斃傷。中共一向只強調姜某因兩性問題叛變,對其父一事略過不提,但姜華亭的確有可議之處,他出逃到印度後,因妻子沒有來得及跟隨,他又和一位出逃的黑五類山東同鄉劉淑花結婚(劉女家族被迫害),但這位貴小姐妻子沒生小孩,所以他收養了一個小孩,但該子遊手好閒惹事生非,流亡藏人社群因為他爸多所容忍,最後姜華亭受不了趕他走,但他養子的太太拉姆次仁卻不走,姜之後就學起朱熹扒灰,生了2子1女。1987年病逝於印度流亡藏人社區。
「還有對被紐約與洛杉磯出一張嘴的人權鬥士扯後腿的美軍才有希望」的推薦目錄:
- 關於還有對被紐約與洛杉磯出一張嘴的人權鬥士扯後腿的美軍才有希望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還有對被紐約與洛杉磯出一張嘴的人權鬥士扯後腿的美軍才有希望 在 范光棣書院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還有對被紐約與洛杉磯出一張嘴的人權鬥士扯後腿的美軍才有希望 在 背水一戰意思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還有對被紐約與洛杉磯出一張嘴的人權鬥士扯後腿的美軍才有希望 在 背水一戰意思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還有對被紐約與洛杉磯出一張嘴的人權鬥士扯後腿的美軍才有希望 在 如何看待外媒把中国防疫政策比作纳粹屠杀 的評價
還有對被紐約與洛杉磯出一張嘴的人權鬥士扯後腿的美軍才有希望 在 背水一戰意思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還有對被紐約與洛杉磯出一張嘴的人權鬥士扯後腿的美軍才有希望 #鼓吹打游擊的人不會告訴你家鄉親友要被你的中二連累最諷刺地,對解放軍殺傷最大的叛將姜華亭給藏軍的 ... ... <看更多>
還有對被紐約與洛杉磯出一張嘴的人權鬥士扯後腿的美軍才有希望 在 背水一戰意思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還有對被紐約與洛杉磯出一張嘴的人權鬥士扯後腿的美軍才有希望 #鼓吹打游擊的人不會告訴你家鄉親友要被你的中二連累最諷刺地,對解放軍殺傷最大的叛將姜華亭給藏軍的 ... ... <看更多>
還有對被紐約與洛杉磯出一張嘴的人權鬥士扯後腿的美軍才有希望 在 范光棣書院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不受人惑" 固然好,但我卻更渴望尋找那些身上還有溫度、有義憤、活生生的人。 ... 還幫忙詐騙集團數鈔票,並且仰慕他們的地位與"成就",說他們是民主鬥士、人權戰士。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