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永恆花園》:戰爭、文字、愛,三位一體跨越時空的信
.
.
兩年前,《紫羅蘭永恆花園》尚未開播,隨著預告、精美畫面一一釋出,開始被大家期待吹捧,接著在播放第一集之後,質量合乎水準,儼然有人類聖經之稱。但隨著後續導演石立太一的分鏡與劇情調度上的掌握,開始各種過譽之聲出現,儘管作畫質量仍然在水準之上,劇情薄弱疲乏程度卻令人擔憂,好在出現了第十集的神回,與後續播出的劇場版加持之下,仍然搬回了一城。
《紫羅蘭永恆花園》的主線圍繞在主角薇爾莉特的成長之下前進,劇情中穿插著能夠讓薇爾莉特找回人類情感的單元劇,透過薇爾莉特本身的自動書記人偶職業,不斷的寫信,不斷的與人交談,從而理解人類的感情,在這之上,也逐漸的理解何為「愛」這個本篇終極命題。
在主線與支線穿插之下,有個屹立不搖的核心三角矗立其中,分別是「戰爭」、「文字」與「愛」,也就是,起因、過程(催化劑)、目的。
.
.
|戰爭:一切的導火線,悲劇連鎖的開端|
戰爭雖然導致了一部分人的富裕,同時也毀了許多人的家庭,在一場戰爭死亡的人不計其數,一個人代表著一個家庭。薇爾莉特從過軍,她也是迷失在戰爭漩渦中的一員,戰爭結束後,薇爾莉特失去了對她來說最重要的人,第一位把他當作人真心對待而不是作為工具使用的人:少佐-基爾伯特。
為了理解最後少佐口中那句「愛」的意思,她成為了自動書記人偶,為人代筆寫信,此時戰爭的殘酷才真正體現出來。戰爭結束了,有勝方也有敗方,唯一的輸家大概就是在戰爭中失去親人的人民。始終等不到丈夫回來的歌劇女王;因為戰爭的失敗而失去父母,從此借酒澆愁無法振作的軍人;在戰爭間瀕死之際,寫信給自己的父母與青梅竹馬的軍人,薇爾莉特接觸了無數因為戰爭飽受痛苦摧殘的人,每天的負罪感與徬徨,明知道已經失去卻催眠自己一切都是幻覺。遊走在痛苦邊緣的還有薇爾莉特自身,正因為切身體會戰爭帶來的痛楚,她才有辦法為這些徘徊在痛苦深淵附近的人代筆,而也正因為有了共感,薇爾莉特寫出的信才會如此的貼近那些人心,起到了救贖的作用。
然而渡了別人的薇爾莉特,卻無法度過自己那關,如芒刺哽在心頭的少佐,纏繞在心頭的環無法卸下,如同《火影忍者》中的長門被戰爭鎖鏈纏繞一樣,這種永無止境不斷複製的過程,火種一旦種下就會擴大燃燒然後蔓延下去,循環詛咒般的仇恨與悲傷連鎖,帶給了少佐附近的人一種慘淡的雲霧,其中大概就屬薇爾莉特背傷的最深,因為對她來說,少佐是撐起自己那片天的唯一一人。
在最後一集有一幕令人動容,戰爭終於結束了,和平協議簽署之下,周圍的人歡呼著,鏡頭瞬間帶到了一個緊握雙拳的父親,失去兒子的父親皺著眉頭,痛苦的表情之下說著:「明明戰爭結束了,兒子卻還沒回來。」
.
.
|文字:傳達情感的工具,成為人心中一份活下去的力量|
通篇都在寫信的薇爾莉特,從一開始幫人代寫,到後來自己寫給少佐,信的變化也暗喻著薇爾莉特的成長,最初,他只能寫出很生硬的文筆,就彷彿是一個沒有情感的打字機器,隨著接觸的人越來越多,她開始知道文字間有種魔力,那是一種比起話語訴說更令人動容的力量,它可以保留起來,它可以跨越時間長河,寫信者對於收信者飽含的一切感情都能透過文字賦予進去。
不管是第五集的兩國聯姻書信還是第十集寫給未來女兒的信,信中的文字不再是單純文字而是有言外之意與富含各種情緒在內的立體感,展現出一種見信如見人的感覺。
特別是評價最高的第十集,雖然這種跨越時空書信的題材已經寫到爛,其中的韻味卻最能夠證明書信的力量,當母親生前寫的信,一封一封的在每年女兒生日時寄到手上時,我們還是深受感動,「信」在這時候不僅僅跨越了時空也跨越了次元,躍於紙上的情感不斷的沖入內心深處。
寫了無數信救贖別人的薇爾莉特,在最後寫了有關少佐的信,這時候,信上的文字對於薇爾莉特來說,不再是共感出來的情緒,而是實實在在的面對自己傷痛的療傷劑。
.
.
|愛:龐大複雜的情感,卻能夠縮到無限小|
「愛你的人始終會守護著你。」
薇爾莉特因為少佐的一句話開始了尋找愛的旅程,她在這段路上遇到了無數的人,也見到了無數「愛」的形式,包含著愛情、友情、親情。那個公主與王子的幼稚打賭、那個士兵臨終前的書信、那個寫給未來女兒的50封信、那個失去愛人的歌劇家、還有薇爾莉特自己。「愛」使這些人有了連結,他們都在思念著某人,為了守護那些自己愛的人,為了使這些「愛」傳遞下去,他們寫了信,然後流傳下去。
我們從薇爾莉特身上看到了顯著的成長,最初比人偶還像人偶般的舉止,到最後開始會流淚與共感別人的情感,在客戶面前會努力忍住一切感情,直到結束工作後才會爆發出的感情,潰堤般的宣洩了出來。
而在理解「愛」的過程中,是循序漸進的在行動,我們從一開始的幾封信看得出來,這是一種個人與他人溝通的過程,接著中期的事件多偏向,個人與自己過去的和解,學者與父母的心結、作家與死去女兒的、放下作為殺人兵器的過往,轉而成為傳遞情感的人偶的薇爾莉特,我們不難看出這些集數都在鋪墊與過去和解的人們。
最後的部份在放在了「未來」,母親死後寄給未來女兒的信、士兵寄給青梅竹馬與父母未來的信,最後一集,滿天紛飛之下,寄託著對於未來無數期許的信封,至此,到了最後一階段,個人與未來世界整體的連結。
這三個層面最後都指向了一個字「愛」的狀態。也回歸了一開始的主題,薇爾莉特尋找「愛」的出發點,也是貫穿劇情的命題。
.
.
《紫羅蘭永恆花園》帶我們從薇爾莉特的視角中,踏上了尋找「愛」為何物的旅程,在我們認為愛應該是很龐大,很複雜,很難懂之時,坐上火車踏遍各個大陸的薇爾莉特,遇上的那些人卻告訴了我們,「愛」其實可以很小,只要是一份真誠的情感,或是一句話就能構成「愛」這個字,當士兵的媽媽抱住薇爾莉特對她說:「謝謝你把我的兒子帶了回來」,當女兒不斷長大,收到了媽媽寫給自己的信留下了眼淚,當社長寫給未來女兒的那些平凡卻真摯的字句,我們才知道,愛可以很小,但這一絲絲的小愛卻能夠匯流成河,充滿了整片天空,天女散花般的使人沐浴其中,感受到絲毫不亞於太陽的暖意。
在故事中,我們先是窺視了戰爭的殘酷與隨之而來的影響,同時也在修復傷痛的過程中看見了無數飽含情感的信件不斷往返,在劇場版的最後,印證了這些信件確實跨越了時空,聯繫起無數人的關係,儘管在科技進步之下,寄信的人逐漸減少,人們仍然記得,曾經有一個宛如洋娃娃般的自動書記人偶,不斷的揮動機械手臂,一字一句的幫助人們傳遞思念,陽光斜灑在她曾經工作過的木桌椅上,如同她趴在桌上,金色的長髮柔順的灑落在點點金光中,依然地璀璨奪目。
#紫羅蘭永恆花園
達顯著水準意思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年五月第一週 國內外大事報你知】
【關鍵字:金正恩活著 歐盟挺台 美中貿易關稅 本土0病例 台荷友好 台美衛福熱線】
國外
#金正恩終露面兩韓邊界卻爆槍戰
北韓媒體報導,領導人金正恩1日出席順天磷肥工廠竣工典禮,顯示金正恩仍健在。但昨日清晨傳出兩韓在前線邊防哨所附近交火,韓國監視哨所被北韓軍方發射的數枚槍彈擊中。韓國軍方初步認為,北韓軍方蓄意發起挑釁的可能性不大。
#世界衛生大會將屆歐盟表態應納入台灣
世界衛生大會將在本月舉行,歐盟對外事務部1日表態,強調特別在當前疫情爆發的情勢下,努力與合作夥伴討論並尋求解決方案,在台灣的水準與能力可以帶來額外價值的領域,將台灣納入。
#懲罰中國防疫不力川普揚言加徵新關稅
針對中國隱匿武漢肺炎疫情,川普揚言要對中國加徵新關稅,並研擬一系列的報復措施。
國內
#武漢肺炎2日新增3例達432例 連20天無本土病例
台灣新增3例境外移入武漢肺炎確診個案,都是在機場檢疫採檢通報攔截。其中2人為一對夫婦,其2名小孩採檢為陰性,回家隔離。台灣武漢肺炎確診累計432例,雖無緣連7天0確診,但已連20天無本土病例。
#台荷關係重大進展貿易辦事處改名荷蘭在台辦事處
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紀維德(Guy Wittich)4月27日宣布,將名稱從「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簡化為「荷蘭在台辦事處」,「少一點、多很多」。
#挺台參與世衛台美衛福部長熱線30分鐘
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與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艾薩(Alex Azar II)昨天舉行雙邊電話會議,雙方熱線30分鐘,美國感謝台灣捐贈口罩,並協助爭取台灣擴大參與世界衛生組織。
=====================
武漢肺炎續燒,全球開始對中國究責,指其在疫情之初沒有第一時間進行通報,而受疫情影響損害極大的美國,川普前日更揚言將對中國祭出報復策略或經濟求償,而對中國加徵關稅「絕對是一個選項」。川普奉行經濟民族主義,尤其在此波疫情中更加顯現他徹底奉保護主義為圭臬,而中國則成為最大的羔羊;在目前美國經濟頹勢之時,對中國課徵、加重關稅會使美國企業及家庭支出增加,對於國內經濟復甦會有所影響,是否值得川普這樣做?又或有其因應措施?值得再觀察。
不甩中國,世界挺台灣!目前國際紛紛發聲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4月27日與台灣衛福部長陳時中舉行虛擬會議,艾薩表示支持「擴大台灣對世衛的參與」,連向來對外政策上向來親中的歐盟也首度表態支持台灣參與WHA大會,台灣此次疫情控制得宜成為世界典範之一,更也使台灣在國際的聲望與地位顯著提升!
在國內,志昌特別要來講「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Netherlands Trade and Investment Office)簡化為「荷蘭在台辦事處」(Netherlands Office Taipei)為何代表台荷關係重大進展?更有人認為「荷蘭在台辦事處」的英文是“Taipei”而不是”Taiwan”,難道是在玩文字遊戲嗎?
然而就如同荷蘭在台辦事處代表紀維德所說「少一點、多很多」一樣,從原本的「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簡化成「荷蘭在台辦事處」就有大大的不同, #第一是這個名稱其實代表兩國地位一致對等, #第二則有強調主權的意涵。
以第一點來說,如果我們從我國駐荷蘭的外交機構的稱呼來看,目前我們駐荷蘭的外交機構英文稱呼為Taipei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Netherlands,從這邊來看,便會發現雙方都是使用Taipei,這便是所謂的對等原則,而如果更廣泛來看便更可以得知這樣的英文名稱用法, #通常只有和台灣關係較好較密切的國家會雙方會這樣命名。
以第二點來看,原本的名字內僅有貿易暨投資,這是代表荷蘭來台灣只強調經貿合作,而刻意迴避有其他事務合作的可能性。而此次荷方特意將投資貿易字詞撤下改名,其代表的便是未來其在台駐點並不會只單純於經貿性質上的交流,雙邊更可能有其餘政治或其他領域上的交流,簡單的來說,意思就是台荷雙邊關係未來將會更加全面,而不僅是限於貿易與投資而已。
更何況在荷蘭駐台機構改名之後,中國隨即表示嚴重關切,並要求荷方澄清並提出嚴正交涉,更揚言將以抵制荷蘭產品、停止向荷蘭出口醫療用品及取消複合旅遊計畫等方式報復,從中國生氣這件事情來看,便更可知道「少一點、多很多」代表的是什麼意涵了!台灣持續被世界看見,讓我們一起努力!
#Taiwancanhelp
#MayW1 #Eventsoftheweek
達顯著水準意思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歷史哥,桑嘎斯,sungastill,澄清唬,無論你現在叫什麼,當你粉絲在攻擊PTT歧視的時候,你應該誠實的告訴他們.
是的,我也是他們的一份子,我在那些尼哥和黑鬼的鄉民言論裡面,也是這麼附和著:
【中國恐成“愛滋病大國” 因非洲留學生四處濫交?】
推 sungastill: 黑甲來襲
https://disp.cc/b/163-aT4k
你明知道那是一種戲謔的次文化,網路國度中的迷因,並不是真正的種族歧視.這當中存在著認知差距,誠如同Nigga和Nigger也有差異,Nigga在外國熟識的黑人間,甚至黑人和黃種人朋友,也會用這詞試圖表達親近關係,如果交情夠的話,「尼哥」的用語比較傾近於前者,這當中有個誤區,那就是哥在中文中有稱兄道弟的意思,所以人們經常會誤用,而不自覺歧視,在網路社群這個「擱置懷疑」的情境中,比較像白目,而非惡意,當然,過度和氾濫的使用,這是必須檢討的,不過不是現在這個情境,在譚德賽指控台灣的時候,譚德賽是用小惡來掩蓋他的大惡,把小惡放大成絕對的惡,這是非常陰險的,也不是事實.
至於某些人無限上綱的拿網路上戲謔用語來進行歸罪,這也是同樣的不理智,光台灣社群內對尼哥的理解就有差異,更何況不熟悉中文的外國人,不解釋這層誤解,反倒唱和譚德賽的指控,一律打成種族歧視,這就像把所有用過Nigga的美國人,不分青紅皂白,都把他們打成罪犯一樣.
而譚德賽一邊說著「我不在乎」,一邊卻栽贓嫁禍給台灣,說台灣歧視整個黑人社群,這並不是真的.他正在迴避他釋放錯誤訊息,親中諂媚的問題,進行卸責,我們必須說,
譚德賽,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我們想想看,假設像你這樣在PTT上的反同言論:
https://pttweb.tw/s/2WEwJ
你媽的騎士我們甲甲嗎?
你們這些孔童真的很過份,只會在那宗教邪說歪理!
我大甲甲領養男孩天經地義,他愛怎麼捅還是被捅是他的事,我只是對他從小示範,沒有
強迫他!你再騎士我們我就吉你,小心點!
蛤?立法院投個票,在那邊鬧,沒水準!
什麼?公投?騎士我們才公投,立院偷偷啊不是投投票就可以了,給我安分點!公投這東
西是讓沉默多數爸0我們!
\\甲甲萬歲//\\恐同假賽//
再說一次,不認同甲甲就是騎士,就是孔童!!
我們可以說,整個台灣都在反同嗎?洽巧相反,台灣友善同志,通過同婚法,是個挺同國家.
所以注意,譚德賽說台灣歧視整個黑人社群,這並不是事實.
哪怕你肉搜出一堆PTT的言論也一樣,說台灣人種族歧視,世界前幾名,都不是事實.
就一個簡單的邏輯,全世界都在罵譚德賽,包括你說的N word,美國,他們更直白的罵Nigga,罵譚德賽,他會是一個歧視大國嗎?不會是.
歧視的字一直都存在,並不會消失,人們用他來宣洩情緒,表達憤怒,當他們看到不公正事情的時候,所以,是在什麼情境下使用,怎麼用,這才是構成真正歧視的要件-如果我們正是被壓迫的那個人,為何不能用憤怒的字眼,提醒掌權者,他自己所屬群集被壓迫的過往?當歧視的字眼用在譴責對方不義的行為上,神父認為,沒有比這樣的詞存在以後,更洽當的使用時機.
你的粉絲說得很好,「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你說你明白被歧視的心情,像林書豪,但你明白同志被歧視的心情嗎?
我想沒有,你反串他們,說他們領養小孩,只是為了捅或被捅,並且對他們從小示範,你嘲笑他們說的歧視是多餘的,只是因為被批評就說是歧視,甚至簡化他們,把公投當作是霸凌.
在我看來,譚德賽更符合你說的情境.
只要不認同他,批評他的,就是歧視整個黑人社群.
然後他因為他的失職,和反人類罪,被連署下台,他卻說其他人霸凌他,這,才是把連署當成霸凌.他身為世界組織的幹事長,根本不該扯什麼種族歧視,或攻擊連會員國都不是的國家,這,才是霸凌.
另外我不太了解你攻擊調查局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調查局說「比方ptt…但也只是針對事件所做的意見表達,而不是所謂的貼文攻擊,故我們沒找到他說的攻擊貼文」
因為我們是有言論自由的國家,也是民主法治的國家,調查局若因為譚德賽這個公眾人物的主觀感受,而將這些謾罵他的鄉民法辦的話,或者「處理」掉,這才是侵害人權的行為,法治,就是依法而治,公權力必須經由法律約束,不得侵害人民權力,如果譚德賽在遠方一指,一堆批評他的台灣人就得消失,這才是違反民主自由和侵害人權,我想你必須告訴你的小粉絲們這些基本的道理,而不是把譚德賽比喻成受到性侵和性騷擾的受害者,要以他的主觀意願為判斷依據,譚德賽,是手握權勢的那個人,他是一個權威,他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不願付起責任,釋放錯誤的訊息,數以萬計的人因他而死,他卻在攻擊台灣.
真正做錯的人,你維護,沒有過錯的人,你歧視他們.
請告訴你的粉絲真相.
而調查局講的不是什麼幹話,他是在保障台灣的言論自由,他也保障你的言論自由,哪怕是在討論3p.
https://pttweb.tw/s/1TJ78
我不太明白你攻擊保障你言論自由的人是什麼意思,是知道他們不會反駁你,或者嫌保護過多嗎?這是一種拿翹,而你做著同樣的事情,卻在指責其他人,是不是除了你以外的歧視,都犯了罪,應該被抓起來?這是顯著的公正世界觀偏誤.
以為自己是被管控世界的幹部.
你說調查局很會切割,你又何嘗不是在切割ptt,切割在ptt上那個自己?譚德賽所指控的,將網路言論罪惡關聯到台灣政府,「台灣外交部明知,卻沒有切割,在怒罵與批評聲中,一起攻擊我」
在你反串同志的那篇文下面,也有人在說尼哥,當時的你,也沒有反駁,或告訴他們「歧視是不對的!」照譚德賽的邏輯,你也犯同樣的罪,當然,我們知道你是無罪的,依據常識.
你的謬論,恕神父在此指出,人類的社會並不是百分之百純潔,或完全的政治正確,每個人都曾會說一些悖德的事,存在在特定的情境,或時空之中,都有他們自己隱密的意義.
如果有人將他提起,扭轉成全然不同的事,指控別人是有罪的.
那請記得,在這莫須有的罪之中,隨自己的意思忽高忽低的道德標準.
當你指控別人歧視的時候,你也可能是個共犯,br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