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精靈在歌唱,一位種植小米的老師分享他的故事>
#種植小米的老師#
我知道一位特別的泰雅族老師。這位老師在台北打拼多年,早已習慣了都市生活,某一天,他突然決定親自下地種植小米,他想見證小米酒製作的全過程,以此瞭解自己的族群和文化。老師在課堂中跟我們講了其中一年種植時發生的故事。
老師回到自己的家鄉,宜蘭寒溪部落。雙腳踩在鬆軟的土地上,勞作中的老師大汗淋灕,認真做了功課的他知道,種植小米有好多個步驟,間拔完畢,接下來就是播種了。
老師抹去眉尖的汗,
對熟成充滿了期待。
這時,部落一位老阿公經過,在他的農田前方背著手站了好一會兒,忽然阿公指著旁邊的大樹根對他說:「那裡的青草發芽的時候,就別繼續播了。」
老師說好。
幾天之後,大樹根部的草開始抽芽,按阿公的提示,不應該再繼續撒更多的種子。
但看著自己辛苦挖好的坑和手上剩餘的種粒,老師決定再播一些。索性那邊也播上吧!不一會兒,老師把所有的種子都撒了下去。
結果那一年...
老師問我:「你覺得有長出來嗎?」我這個說到小米第一反應是「小米手機」的人,自然是不知道答案的。我瞎猜,沒有。
「台灣山地地形複雜,加上颱風多、氣候變量大。這一年的小米雖然長出來了,卻沒有收成。」老師說道。
缺乏經驗,失敗似乎是必然,老師很沮喪,難道自己對族人從前賴以為生的農耕生產嘗試就這麼結束了嗎?
這時,老阿公又經過了老師的農田,搖搖頭說:「你太貪心啦。」即使天氣惡劣,部落里的其他土地卻一如往常豐收,而老師沒有聽老阿公的勸告,在青草發芽的時候就停止播種,導致不能收成。
老師才明白,此次失敗,除了氣候,更跟自己對農耕的態度有關。
我們貪心,天是會感應到的。一旦索取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會得到相應的懲罰,老師說道。
這個看起來尋常的故事,
卻讓我哭得稀裡嘩啦的。
#大地和天空#
很多年前,有地產開發商想收購印第安人的土地,酋長不理解:為什麼會只要我們的土地呢,難道上面的花花草草、跑來跑去的小動物、參天的大樹還有清新的空氣不是更好嗎?
而且要怎麼只賣土地呢?
大地、土壤、天空、一切⋯
都是密不可分的呀!
我的交換生室友小竹,在17年的冬天,前往新竹縣尖石鄉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深山,拜訪台灣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那裡有在隱世中生長了千年的原始巨木群。
優繞長老對她們說:「台灣商人的嗅覺比黑熊還敏銳。」20多年前,有一位商人看中了部落的土地,提著一麻袋的錢上山,要買下這裡。當時的頭目,Lahui的父親,堅決地拒絕了這一樁交易。
「雖然種小米很辛苦,收成有時會不好,但我們還是需要去耕種。因為只有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勞作中,我們種小米的傳統才能延續下去,我們才不會忘記怎麼種。我們需要土地,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Lahui頭目的父親把這段話寫了下來,日後,Lahui不斷地將這段話告訴族人和來部落作客的人。
#神話傳說中的文化養分和信仰力量#
時代的進步,也帶來了「理性」和「科學」對想象的凌駕和蹂躪。我喜歡跟不同的原住民同學聊天,瞭解他們所在族群的信仰背景,我喜歡聽他們說起「族人」和「祖訓」。
愛好和平的達悟族是唯一一個沒有獵首的民族,擁有著優雅弧線、黑白紅相間圖騰裝飾的拼板船是他們最鮮明的標誌。
布農族以小米的成長週期為指標的年月觀,依照植物枯榮和月亮盈缺決定季節的更替。我想,布農族人一定是細膩敏感、富有想象力的。
鄒族人穿皮衣皮帽,但蘭嶼島上的達悟族人則著以植物纖維製作的素色衣物。土地賜予自己的,他們欣然接受,靈活使用,如魯凱族建材使用木材,而達悟族半穴居。
這並不是「因地制宜」,因地制宜總有一些以人類為中心的意味,就像「環境保護」一樣,明明人類就是環境的一部分,卻顯得好像我們正在做什麼偉大的事情。
哪怕只隔幾座山,或不同的海拔,各族卻有自己的長幼尊卑秩序,魯凱族重視長男,而葛瑪蘭族卻遵循長女繼承制。
鄒族有明確的階級,頭目、徵帥和勇士,鄒族的葬禮分為善死和惡死,為族群做犧牲貢獻的族人會得到大家的祝福。
魯凱族認為百合花神聖,在兩個太陽的傳說中,為氏族犧牲的英雄贏得了族人的崇拜。這個傳說讓我想到了小時候看的《后羿射日》,故事的背後是對為部落捨身取義的英雄精神的歌頌。
排灣族的山地舞步和百步蛇傳說同樣引人入勝,其中衍生出來的「太陽卵生」、「石生」、「犬生」、「竹生」的故事更是精彩絕倫,神話故事,同樣也是創新文化時想象力的源泉。
讀原住民族的神話,也是瞭解族人的性情和歷史的過程,神話故事具有型塑族人思想基礎的作用,故事中除了蘊含族人對自然環境的尊重,也包含永續生態的概念。
#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
人類曾經擁有那樣漫長的一段歷史:我們與大地共振、從自然中吸取養分,與大地生息與共血脈相連。
那個時候的我們,以雲捲雲舒作為夜雨來臨的徵兆,傾聽樹林里的風聲,感受大地深處的脈動,肥沃的土壤除了長出滋養萬物的養分以外,還啓迪了我們的祖先尊重自然,萬物有序的思維方式,更孕育了「天人合一」的敬仰和確信。
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板塑膠磁帶,是兒歌精選,我們最愛唱這一首,「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我好想和紮根在那段過往裡的原住民老人們說說話,我想親口問問他們,「大地和天空,還悄悄告訴了你們什麼?」
廖小花
2020.03.0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 套書(三版)介紹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文魯彬(英文譯者) 本書特色: 台灣,Formosa!在這個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婆娑美麗之島上,孕育出卑南、泰雅、阿美、邵族、魯凱、賽夏、鄒族、排灣、達悟、布農等等原住民族群,形成豐富...
達悟族圖騰故事 在 花蓮縣議員新選擇-吳東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下午東昇參加了
「大東大門彩繪計畫完成記者會」
上個月初 東昇來此地會勘時,還是一片空白的水泥牆,讓人覺得空蕩無意,謝謝花蓮縣政府團隊看到了,也謝謝花蓮縣政府的用心~
由文化局、原住民行政處和建設處合作辦理「大東大門彩繪計畫」,為了活化陽光電城之觀海平台及東大門觀光夜市之鄰近區域,促進花蓮縣整體旅遊及觀光產業之發展,此次特地邀請20位藝術家來詮釋花蓮故事,以藝文彩繪豐富花蓮城市風貌。
這個藝術廊道是連接陽光電城、東大門與美崙太平洋沿線自行車道的重要交接點,希望透過風格各異的彩繪作品,讓花蓮豐富的人文與地景凝聚成最美麗的風景。讓城市中處處有藝術,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現場蒞臨嘉賓除了東昇,還包括徐榛蔚縣長、外交部東部辦事處粘信士大使、楊華美議員、文化局江躍辰局長、原住民行政處陳建村處長、花蓮市公所蔡淑香館長、張峻議長辦公室助理梁哲彬、立法委員蕭美琴辦公室助理黃培軒、中原國小干仁賢校長、花蓮縣文化薪傳獎得主林興華老師等。縣長特別為活動「開筆」,同時邀請現場藝術家、小朋友、貴賓等一起加入現場創作活動,場面溫馨趣味,讓這個周末的東大門充滿藝術氣息。
此次「藝術開門—繪‧在花蓮‧團聚」的作品,內容闡述花蓮故事,同時寫實畫風與抽象畫風並存,讓觀者轉個彎遇到驚喜,心情轉換也有詩意,希望廣納不同藝術形式,讓「藝術開門」。
這個計畫由具有三十多年藝術策展經驗的林滿津小姐擔任主持人,邀請到20位不同世代各地的藝術家,其中6位花蓮在地原住民族人,以花蓮豐富的人文與地景作為題材,廣納不同藝術形式和風格,共同創作了21組件作品,為陽光電城和東大門周邊創造獨特的人文色彩和藝術風景。
這次計畫所完成的作品,除了表現出花蓮豐富的原住民文化,也用色彩呈現花蓮的山海景觀特色,而且風格相當多元。位於下方一九三縣道旁的橋墩,由藝術家上山(林經豐)、王甘榮與謝孟勳操刀,使長久灰暗的壁面上增添新色,讓路過的人車眼目一新。
在北側橋墩的西面有原住民工藝人偶、阿美族少女、達悟族拼布舟,還有太魯閣牌樓。作品命名為「秀麗的花蓮」,創作者王甘榮說,太魯閣峽谷是花蓮最有國際能見度的景點,讓它與原住民文化並陳,讓視角匆匆掠過的人們在腦海留下對東台灣原住民的印象。
位於南側橋墩西面也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題,不過卻驚見印地安人。原來這是街頭塗鴉藝術家謝孟勳數月前在此留下的塗鴉,但當時僅畫了壁面局部,這次他受邀進駐創作,將讓整面牆「原色.方興未艾」,上半以花東原住民肖象與原有的印地安人像對話。讓觀者理解到原住民文化議題是無國界的。
位於北側橋墩南面及南側橋墩東面的壁畫,風格卻與前二者截然不同。這是曾留學西班牙多年的抽象畫家上山將作品「浪漫的記憶」、「化作莊周的夢蝶」重現於約二層樓高的壁面。由許多色塊與線條構成,抽象中有具象。
而我們所在觀海平台上的兩側圍牆,由工程師藝術家宋政偉領軍,集結包括侯文欽、彭鳳珠、魯瑞甯、郭嘉吟、基望姬路、郭文貴、盧韋任、田恩睿、楊淇凱、布哇、烏嘎、muni等十七至七十四歲的藝術家,在一點二米高的護欄上彩繪,木雕家馬浪.阿雄鑲嵌漂流木魚群裝置。
護欄彩繪題名為「彩繪部落」,花蓮有六大原住民,兩側圍牆分別為有稜角的山線、流動的海線概念,介紹沿線部落。揚名國際的郭文貴老師特別操筆彩繪雄豁森林峽谷,年輕的基望姬路畫上太魯閣族人視為靈鳥的「西西利鳥(繡眼畫眉)」,以飛行方向指引獵人去路。
侯文欽除了將眼前碧海藍天的花蓮港傳神入畫、超級喜愛畫花蓮的特別將山海風景一一躍然牆上,宛若置身「畫的長廊」。
另外,侯泰安打造木製藝術裝置,由馬筱媛率領布哇、烏嘎、mun共同彩繪象徵台灣十六族圖騰的座椅環繞,整體造型外圓內方,象徵各族群四面八方在這裡席坐團圓。
這個藝術廊道是連接陽光電城、東大門與美崙太平洋沿線自行車道的重要交接點,希望透過風格各異的彩繪作品,讓花蓮豐富的人文與地景凝聚成最美麗的風景。讓城市中處處有藝術,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花蓮市我們的事
#大東大門彩繪計畫
#藝術生活化
#生活藝術化
達悟族圖騰故事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8-07-04影音檔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 套書(三版)介紹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文魯彬(英文譯者)
本書特色:
台灣,Formosa!在這個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婆娑美麗之島上,孕育出卑南、泰雅、阿美、邵族、魯凱、賽夏、鄒族、排灣、達悟、布農等等原住民族群,形成豐富多樣的台灣原生文化。
台灣原住民儘管各族的生活文化不盡相同,但卻一致的敬畏、順從大自然的規律與力量,尊重、愛惜天生萬物。他們以祭儀節慶謝天、祭祖,敬天且感恩;以禁地、禁忌告誡後代子孫,默默維護水源地及山林資源。
由孫大川教授策劃出版的【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系列--【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布農族:與月亮的約定】、【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達悟族:飛魚之神】、【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鄒族:復仇的山豬】、【阿美族:巨人阿里嘎該】、【魯凱族:多情的巴嫩姑娘】的圖畫書,透過各族作者,到部落裡採集遠古神話傳說及長老的教誨,配以原住民純樸鮮艷的畫風,是青少年了解原鄉文化的最佳圖畫書。
你知道在卑南族的神話傳說中,「神秘的月形石柱」的由來與所代表的意義嗎?以前卑南族的人真的有巫術靈力嗎?在阿美族「女人國歷險記」中,馬糾糾誤闖女人國,歷盡驚嚇之後,脫險返回故里;雖有如南柯一夢,但卻充分地反映了阿美族婦女在阿美族社會裡,不可搖撼的地位和威力。還有,得到新聞局金鼎獎推薦的「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書中,告訴讀者賽夏族矮靈祭的傳說與由來。
你想知道布農族與月亮作了什麼約定?日月潭的長髮精怪為何要與邵族人打戰?鄒族的少女為何與山豬談起戀愛?雄鷹羽毛、雲豹牙齒、百步蛇紋飾的刀、琉璃珠在排灣族族人心中代表的意義?
還有達悟族人著名的拼板舟技術原來是地底的老鼠人傳授的!在泰雅族「巨石傳說」、「神奇的呼喚術」到「彩虹橋的審判」神話傳說的情節中,泰雅人神聖的祖訓gaga深深地影響每一個泰雅人的行為規範以及生活禁忌的軌儀。而人見人愛魯凱族姑娘巴嫩居然要嫁給蛇郎君,最後結果如何呢?
此套書邀集了許多優秀的原住民共同參與圖文製作及編輯,嘗試透過生動的故事,搭配精緻彩繪圖畫,勾勒出原住民信仰、儀式、禁忌、圖騰、生活智慧與技能,並透過中、英文對照,希望讓國人以及海外讀者能認識台灣原住民寶貴的生活文化遺產,也讓台灣這段遠古歷史變得清晰、鮮活、可親;讓我們在經濟起飛帶來了對自然與生態的重大衝擊與危機之際,從原住民與大地共生的生活文化中得到智慧。
達悟族:飛魚之神
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
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
布農族:與月亮的盟約
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
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
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
鄒族:復仇的山豬
阿美族:巨人阿里嘎該
魯凱族:多情的巴嫩姑娘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譯者簡介:文魯彬(Robin J. Winkler)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原為美籍人士,2003年10月歸化為台灣公民(中華民國國籍)。長期以來關注環境生態保護、台灣原住民土地權益及文化保存,大量心力投入台灣環境生態之政策、法律研究及環保訴訟業務;同時引進美國許多減量消費、環保書籍翻成中文出版以推展理念,如《商業生態學》、《森林大滅絕》、《富足人生》、《探索文明的出路》、《富足人生原動力》、《還我綠色地球系列》等書籍。
達悟族圖騰故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 套書(三版)介紹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文魯彬(英文譯者)
本書特色:
台灣,Formosa!在這個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婆娑美麗之島上,孕育出卑南、泰雅、阿美、邵族、魯凱、賽夏、鄒族、排灣、達悟、布農等等原住民族群,形成豐富多樣的台灣原生文化。
台灣原住民儘管各族的生活文化不盡相同,但卻一致的敬畏、順從大自然的規律與力量,尊重、愛惜天生萬物。他們以祭儀節慶謝天、祭祖,敬天且感恩;以禁地、禁忌告誡後代子孫,默默維護水源地及山林資源。
由孫大川教授策劃出版的【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系列--【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布農族:與月亮的約定】、【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達悟族:飛魚之神】、【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鄒族:復仇的山豬】、【阿美族:巨人阿里嘎該】、【魯凱族:多情的巴嫩姑娘】的圖畫書,透過各族作者,到部落裡採集遠古神話傳說及長老的教誨,配以原住民純樸鮮艷的畫風,是青少年了解原鄉文化的最佳圖畫書。
你知道在卑南族的神話傳說中,「神秘的月形石柱」的由來與所代表的意義嗎?以前卑南族的人真的有巫術靈力嗎?在阿美族「女人國歷險記」中,馬糾糾誤闖女人國,歷盡驚嚇之後,脫險返回故里;雖有如南柯一夢,但卻充分地反映了阿美族婦女在阿美族社會裡,不可搖撼的地位和威力。還有,得到新聞局金鼎獎推薦的「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書中,告訴讀者賽夏族矮靈祭的傳說與由來。
你想知道布農族與月亮作了什麼約定?日月潭的長髮精怪為何要與邵族人打戰?鄒族的少女為何與山豬談起戀愛?雄鷹羽毛、雲豹牙齒、百步蛇紋飾的刀、琉璃珠在排灣族族人心中代表的意義?
還有達悟族人著名的拼板舟技術原來是地底的老鼠人傳授的!在泰雅族「巨石傳說」、「神奇的呼喚術」到「彩虹橋的審判」神話傳說的情節中,泰雅人神聖的祖訓gaga深深地影響每一個泰雅人的行為規範以及生活禁忌的軌儀。而人見人愛魯凱族姑娘巴嫩居然要嫁給蛇郎君,最後結果如何呢?
此套書邀集了許多優秀的原住民共同參與圖文製作及編輯,嘗試透過生動的故事,搭配精緻彩繪圖畫,勾勒出原住民信仰、儀式、禁忌、圖騰、生活智慧與技能,並透過中、英文對照,希望讓國人以及海外讀者能認識台灣原住民寶貴的生活文化遺產,也讓台灣這段遠古歷史變得清晰、鮮活、可親;讓我們在經濟起飛帶來了對自然與生態的重大衝擊與危機之際,從原住民與大地共生的生活文化中得到智慧。
達悟族:飛魚之神
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
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
布農族:與月亮的盟約
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
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
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
鄒族:復仇的山豬
阿美族:巨人阿里嘎該
魯凱族:多情的巴嫩姑娘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譯者簡介:文魯彬(Robin J. Winkler)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原為美籍人士,2003年10月歸化為台灣公民(中華民國國籍)。長期以來關注環境生態保護、台灣原住民土地權益及文化保存,大量心力投入台灣環境生態之政策、法律研究及環保訴訟業務;同時引進美國許多減量消費、環保書籍翻成中文出版以推展理念,如《商業生態學》、《森林大滅絕》、《富足人生》、《探索文明的出路》、《富足人生原動力》、《還我綠色地球系列》等書籍。
達悟族圖騰故事 在 746山海誌土地部落誌《 達悟拼板舟文化分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飛魚季結束之後,包含釣魚、釣鬼頭刀這個時段結束之後,我們會有拼板舟帶遊客來體驗划船文化。我們 達悟族 ,是非常開朗的民族,我們本來就跟海與山共享 ... ... <看更多>
達悟族圖騰故事 在 我們的島- 【二姨丈的TATALA】蘭嶼達悟族拼板舟文化 的推薦與評價
晚上看公視紀錄觀點在全球化、現代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原住民傳統領域面臨開發威脅,文化漸漸也消失了,而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蘭嶼拼板舟 圖騰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