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談談魚姬與那瑪夏】
大家都知道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倡議大家一起學族語,從各個層面去理解原住民族文化與歷史地位的權利主張;不過我們也一直在試著跟大家解釋更深層的,從思維到語言階級的翻轉為何重要。所以,讓我們來談談魚姬與那瑪夏吧。
#當水鬼變成魚姬
#漢族文化與環保思維的誤用
邵族向來有人魚傳說,「魚姬」這個詞出自於文化歷史研究者鄧相揚的《逐鹿水沙連:日月潭魚姬的故事》,你們都知道我要說甚麼了,「魚姬」的「姬」本就是作者自己美化、用漢族思維取代邵族水鬼概念的詞彙。
這個魚姬流傳的版本之廣,有美化人魚「你們都在這邊汙染環境我們魚姬生存不下去啦」的「環保」版本;清華大學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就是那個以原住民族文化做科學教育的承辦單位)甚至以魚姬的這個故事來做科學學習單。「姬」在漢族古代指稱美人、妾跟歌者,請問邵族的水鬼是這些概念嗎?早在鄧相揚《逐鹿》一書出版前兩年,陳莉環的《邵族口傳文學研究》,就已經指出耆老口中的水鬼兇猛而靈敏,不可招惹,會用長長的頭髮纏住族人拖入水中。
我們對於美化傳說沒有意見,但身為文史工作者、甚或身為擔負原住民族文化來推廣科學的國立清華大學,是否應該尊重邵族人傳說的真實內涵,除去「姬」的概念、不要假環保之名行誤導之實,讓台灣人看見一個至少是兩造並陳的傳說內容?
從魚姬還原到人魚,從人魚還原到taqrahaz(達克拉哈)。只有逐步祛除漢族語彙與衝突概念的干擾,我們才可以說我們真正理解邵族了,理解原住民了;因為如我們所知,魚姬根本不是魚姬,也不住在龍宮,沒有水龍王跟蝦兵蟹將。人魚也不是西方的人魚,甚至不應該只是為求方便而漢譯的「達克拉哈」。
是的,原住民族語本來就是在這塊土地上的語言,如果要稱呼傳說中的主角,我們會希望至少至少,從還原事實、調整順序開始:是taqrahaz(達克拉哈),而非沒有原文沒有註釋好像這個漢譯等於一切的意義的,「達克拉哈」。
#從那瑪夏的例子
#來看命名即是權利的主張
那瑪夏區在2008年正式「正名」,從高雄縣三民鄉正名為那瑪夏鄉(今那瑪夏區),原民會去年喜孜孜地將此事列為政績,絲毫不覺那瑪夏三個字仍是漢字,不是布農族人的Namasial,因此連族人的語用習慣都漸漸改變,以前會說Namasial,現在變成那瑪夏。
如果各位去查詢維基百科,會發現它的音譯也被那瑪夏三個字影響,變成Namasia,但根本,就沒有,這個字。Na-masial本來是指「很好(的地方)」,Namasia的翻譯只能說是不倫不類。而為了多數人看得懂中文,我們竟然要拋棄原文、以及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族人的意願,讓這種誤讀誤用繼續下去嗎?
原住民族語本來就是這塊土地上的語言,不應該為了多數人看懂中文,就要求我們迎合、改變我們的名字與土地。現在都2021年了,認清這塊土地就是有那麼多語言跟族群的事實,學會平等對待我們,學習並承認我們的語言跟地名,不是以中文,而是以族語,這才是真正的,對這塊土地上的主人的尊重。台灣社會過完這個年,也要好好大掃除一下,不用我們多說,打開Google Map,你們都看得到那些「被中國」的原住民族地名。
命名即是權利,原漢要和解,新年要快樂,從彼此好好稱呼開始。
#今天
#我們來談談魚姬與那瑪夏
光復鄉?誰光復誰?原民團體發起「原鄉正名行動」:
https://reurl.cc/NXGoN6
邵族口傳文學研究:
https://reurl.cc/mqZQkl
【不一樣的鬼故事】守護日月潭的長髮怪,人魚「達克拉哈」:
https://reurl.cc/kVqW8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介紹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文魯彬(英文譯者) 本書特色: 邵族知多少? ‧於2001年正名,是台灣第10族原住民。本套書初版是2002年,故只錄集10族傳說故事 ‧當時的阿里山包括今天彰雲嘉的淺山丘陵,日治時代...
達克拉哈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妖怪如同鏡子,反映出人們對於天地自然的恐懼】
日月潭的長髮人魚「達克拉哈」常常破壞邵族人在水中設置的捕魚筒。但它會破壞漁具,是為了保護水族不被捕撈殆盡。邵族人從此明白如何與日月潭水族和平共處的道理,禁止族人竭澤而漁。
另外,出現在小琉球的「烏鬼」魚人的荒誕故事,背後反映了十七世紀的小琉球原住民與荷蘭人之間「屠島滅族」的戰爭……..
#台灣 #妖怪 #達克拉哈 #烏鬼
達克拉哈 在 東森財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現代啟示錄】人魚傳說
古今中外,各地都曾有過人魚傳說,
但你知道台灣也有人目睹過人魚嗎?
2012年,一群邵族年輕人就在日月潭邊,
看到一個半人半魚的水中精怪,
我們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
但對邵族人來說,
這是他們古老文化的一部分,
因為早在幾百年前,
邵族祖先就留下了人魚傳說,
邵族人稱它為達克拉哈。
到底達克拉哈什麼時候會出現?
這是一個沒有被證實過的新物種嗎?
還有其他目擊事件嗎?
台灣也有其他地方出現過人魚傳說嗎?
精彩內容請鎖定
8/25(日)晚上10點《現代啟示錄》。
#人魚傳說
#邵族
#達克拉哈
#黑矮人
#長髮精怪
#烏鬼洞
#小琉球
#烏鬼
達克拉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介紹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文魯彬(英文譯者)
本書特色:
邵族知多少?
‧於2001年正名,是台灣第10族原住民。本套書初版是2002年,故只錄集10族傳說故事
‧當時的阿里山包括今天彰雲嘉的淺山丘陵,日治時代將邵族視為鄒族之一(當時稱「曹族」)
‧吳沙開墾水沙連造成衰落,日本人興建日月潭水庫,淹沒了絕大多數邵族棲地,目前邵族人口僅300多人,但族群意識仍清晰明確,並保存母語與信仰祭儀
‧祖靈籃又稱公媽籃,相當於祖先神位,每家戶都有。祭告祖靈由先生媽(女性祭司)執行。
‧愛唱歌的民族,催眠歌兒歌、情歌、工作歌、即性感懷歌都有,目前日月潭表演的杵歌主要是打獵歌與迎賓歌
邵族神話與傳說:
1.白鹿傳奇:邵族定居日月潭的起源
白鹿的出現像是祖靈的獻禮,把邵族從遙遠的西部,奔過阿里山北部淺丘,帶到了濁水溪上游、豐美的日月潭畔。邵族人歡喜遷居,並將初抵之地稱作「普吉」(白色),以感念白鹿。
2.長尾巴的小矮人:與異族的衝突與後悔
住在濃密樹叢山洞裡,聰明多才的小矮人,和善教導邵族製作器具與耕種技巧。但邵族青年不顧矮人的拒絕,強闖山洞,讓平時刻意遮掩尾巴的矮人們驚慌竄逃,並在氣怒中離去。這個故事意味著邵族人的悔意與思念。
3.日月潭的長髮精怪:破壞漁具,禁止竭澤而漁
一向與邵族人和平相處的長髮精怪達克拉哈竟一再破壞漁具,原來是防止過度的捕撈帶來滅絕。從此遵守各種魚獲捕撈期間,並限制漁網不可太密、魚筒不可太粗…
4.黑白孿生子和祖靈籃:供奉祖先的起源
水社頭目妻子生了黑白孿生子,在邵族意味著不吉祥,他狠心將黑臉男嬰投入潭中,卻夢見男嬰哭泣託夢,並傳授準備祭籃,盛裝祖先用過衣物,大小事與祭典均向祖靈籃稟告,便可消除災厄。
5.大茄苳:漢人的開墾卻是原住民的悲歌
日月潭邊的大茄苳樹庇佑邵族的繁盛,漢人為了「開墾」水沙連,鋸倒象徵最高祖靈巴薩拉的大茄苳,樹汁染紅整個潭水。從此邵族頻遭瘟疫與漢人侵襲,逐漸衰落。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譯者簡介:文魯彬(Robin J. Winkler)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原為美籍人士,2003年10月歸化為台灣公民(中華民國國籍)。長期以來關注環境生態保護、台灣原住民土地權益及文化保存,大量心力投入台灣環境生態之政策、法律研究及環保訴訟業務;同時引進美國許多減量消費、環保書籍翻成中文出版以推展理念,如《商業生態學》、《森林大滅絕》、《富足人生》、《探索文明的出路》、《富足人生原動力》、《還我綠色地球系列》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