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反民主政府的暴力外交 正削弱最寶貴的道德高地
近日美股不斷創新高,既代表美國經濟欣欣向榮,但也象徵着表露無遺的美國霸權。周三,美中終於在華盛頓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從美方角度,最重要的是設下強迫性的中國增加進口清單,包括農業、製造業和能源業產品,亦列出一些如金融和教育等服務業指標,未來兩年總值2000億美元。關稅方面,美方將把1200億美元消費類產品,從15%降至7.5%,其餘超過3000億美元貨品的關稅,則仍保留,直到第二階段協議達成為止。
中方又得到些甚麼?首先在簽署前兩天,美國已主動撤銷人民幣為操控貨幣的界定。相信中國亦會降低或取消針對美國貨的關稅,但就反而沒有明確列出。最令人詫異的是,有很多傳聞協議將包含逼使中國重啟購買大量飛機,但名單上竟然沒有。一如我多次指出,第二階段的談判重點之一,必是科技,美方矛頭將直指華為和其他高科技企業,但中方皇牌則是嚴控波音客機的購買量。在簽署儀式前,特朗普自己提到波音對GDP的貢獻高達0.5%,更多次催促在場的波音新CEO David Calhoun,快點解決問題。
這個協議,其實非常荒謬。如果美國是一個真正自由市場的信仰者,怎可能迫使一個國家定下明確進口名單和金額目標?國際貿易本應是由數千數萬家企業來自由決定,順差或逆差金額根本不太重要,更不應由政府來決定。所以即使中國簽了協議,但也不斷提到按市場條件來決定最終購買數量。
在同一天,美國眾議院亦終於正式把彈劾總統特朗普的條款提交到參議院,相信下周將開始歷史上第三次彈劾聆訊。但這將只是一場形式上的秀,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因為參議院大多數領袖Mitch McConnell,早已說明這將不會是一次公平的審訊,將盡快草草了事,毫無疑問將放過特朗普。這種未審先判的行為,當然嚴重損害美國的法治精神。
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是一個幸運的國家,但亦是一個非常好戰的國家。地理上得天獨厚,面積龐大,資源豐富,氣候怡人,且擁有面對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兩條海岸線,再加上友善的加拿大和墨西哥為鄰,令到美國本土非常安全。
1776年的美國獨立革命,建立了人類史上第一個代表民主制(representative democracy)共和國,是一個文明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但這制度當然絕非完美,初時只容許部分白種男人投票,經兩百年努力,黑人和女性才獲得較公平的投票權。這片肥沃的土地一直吸引着大量來自世界各地努力尋夢的移民,亦孕育出很多最優秀的大學、企業和人才。
美國244年歷史 只有16年和平
但美國的發展,也是一部充滿血腥和暴力的史書。西部開發消滅了九成以上的原住民,南部的棉花業發展就非常不人道的倚賴大量黑奴,後來更因此導致死傷慘重的內戰。對外戰爭就更無數,據統計,美國竟然曾經攻打過84個國家,超過全球國家數目的四成!曾經有軍事參與過,包括駐軍的國家,更佔全球國家的98%!只有歐洲的安道爾和列支敦士登,和喜馬拉雅山上的不丹,沒有跟美國有過任何軍事糾纏!美國的244年歷史,只有16年是和平的!
戰爭是殘忍和混亂的,絕大部分根本不可能分對錯。正義和邪惡的定義,主要都是由戰勝方來決定的。美國內戰解放黑奴,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美國為首的盟軍,打敗軸心聯盟,是兩次極罕有、黑白較分明的戰爭。二戰勝利,奠定了美國的超級強國地位。一戰後,美國愚蠢地採取孤立主義,拋棄了自己倡議的League of Nations(國聯),可說種下二戰的禍根。二戰後,汲取了教訓,美國大方幫助重建歐洲和日本,支持聯合國和北約等國際組織的成立,更從此擔當了世界警察,對維持世界和平貢獻良多。戰後仍需面對冷戰局面,但隨着1991年的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實至名歸的全球霸主,更可說被推上道德高地的頂峰!
當時政治學家Francis Fukuyama,宣布人類發展已到"The End of History"(歷史盡頭),美國所代表的自由民主主義,已經是社會進化的巔峰,不需再變!當然歷史洪流不可能真的會停止,美國的「絕對性」霸權和道德高地,也只維持了約十年而已。
過去四十年,中國的急速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和平崛起,逐漸形成有史以來對美國的最大挑戰。範疇包括經濟、科技、軍事、意識形態,和愈來愈重要的道德高地。
表面上,美國在所有方面仍然領先,GDP規模仍比中國大約六成;半導體、航天、醫藥等科技領域,美國仍有一定優勢;美國的軍備開支是中國的3倍多,核彈數量更加是中國的20倍。大美國主義,在荷李活的宣傳機器推動下,更成為代表民主、公義和人道立場的所謂「普世價值」。但如果大家願意客觀點,理性點和科學化點,仔細分析美國的真實面貌,尤其在特朗普年代下,結論可能非常不一樣。
美國經常批評新疆的人權狀况。我沒有去過新疆,亦無意為中國辯護每一個政策,但我將用數據和邏輯來說明美國的指控,嚴重缺乏道德高地。
美報復恐怖主義過火 失道德高地
美國最主要指控是中國把一百萬維族人士關閉在「再教育營」,嚴重侵犯人權。我也相信大部分維族人是和平的,但在過去十多年,也確實發生過數百以至上千宗的極端主義恐襲。比較一下美國對恐襲的反應。911奪取了近3000條性命,伊斯蘭恐怖主義正式來臨,這亦導致美國發動了兩場不公義的戰爭,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死傷人數過百萬。911事件中的恐怖分子,大部分為沙特公民,連一個阿富汗、伊拉克、甚至敘利亞的國民都沒有。遠超比例的暴力反應,反令美國開始從最寶貴的道德高地下滑。
過去十多年,美國更在中東發動上千次的無人機飛彈襲擊,實為以殺害大量無辜為掩飾的暗殺行動。早前針對伊朗將軍蘇萊曼尼的暗殺行動,是最明目張膽的一次。很多人擔心這次暗殺如1914年的奧匈帝國繼承人Grand Duke Ferdinand的暗殺一樣,或將帶來戰爭。
美國亦在各地建立了無數在法律以外的恐怖黑獄,包括在古巴的關塔那摩。去年底仍有美國一位精英Navy Seal成員Edward Gallagher,因跟一位ISIS戰士的屍體自拍而被降職(極可能是他謀殺的),但後來因總統特朗普干預而復職,更連累美國海軍部長Richard Spencer被開除。
各地建恐怖黑獄 放生違人道士兵
1941年的珍珠港襲擊,超過2000士兵喪命,美國正式對軸心國宣戰,反應完全合理。在1943年更取得情報,發炮擊落計劃珍珠港行動的山本五十六上將所乘搭的飛機。看來跟今次刺殺蘇萊曼尼行動很相似,但其實有極重要區別:當時美日已正式宣戰。今次行動,美伊並非在戰爭狀態,美國的藉口是自衛(假的),和利用2002年美國國會通過的伊拉克AUMF(The Authorization for Use of Military Force,軍事武力授權),所以必須等到(或引誘)蘇萊曼尼到了伊拉克才下手。
當年美國向日本宣戰後,更把全國超過12萬日裔國民關進集中營。紀錄顯示沒有任何日裔美國人曾參與珍珠港襲擊和相關間諜活動。當年美國人口只約1.3億,被關日裔人口比例約0.092%。對比新疆維族人士,即使真的有一百萬人被關,也只是14億中國人口比例的約0.071%。老實講,如果美國有足夠他們經常批評的監控和AI等技術(美國應小心因過度抨擊而變成在這方面的落後),可預防911事件的發生,毫無疑問,美國肯定願意關起可能過百萬的伊斯蘭信徒!
二戰刺殺日將 與刺殺伊將大有區別
二戰的結局,向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殺害超過20萬人,大部分是平民,也極具爭議性,被指控違反人道和國際法。當年的國際戰爭法不成熟,沒有明確禁止以空襲攻擊平民目標,再者美國為戰勝國,誰敢出聲?至今美國仍藐視國際法,拒絕承認處理戰爭罪行的ICC(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法庭。這麼多例子,已充分證明美國道德高地正在削弱,但肯定很多人仍堅持美國是「民主」國家,所以做出來的一切,必然是正確、公平和代表公義的。我暫不討論民主是否必然代表正義,和一定是最好的政治制度,我先分析一下美國的「代表民主制度」。
美國的總統選舉制度是間接性的,經過Electoral College(選舉人團)推選出來的。每州選舉人票數,很簡單,就是以人口比例決定的眾議院席位數目,加上不論人口多少的兩位參議員數目。舉例,人口大州加州,擁有55選舉人票,53個眾議院席位加2個參議院席位,小州如阿拉斯加擁有3選舉人票,即只有1個眾議院議席,卻仍有2個參議院席位。
這個奇怪的扭曲並非偶然的。上次在美國跟兩位好朋友晚餐,一位是哈佛教授,另一位是個億萬富豪,他們都是特朗普支持者和顧問,他們竟然明確告訴我,美國是一個共和國,即是有法治,但並非一個民主國家!我本以為他們是開玩笑,但原來不是,他們指出美國的Founding Fathers(國父們),如Thomas Jefferson、John Adams甚至華盛頓等,都某程度上反對民主和中央政府權力過度集中。他們擔心Tyranny of the Majority(大多數的暴政),Jefferson的最偉大成就就是訂下美國的Bill of Rights(人權法案),目的就是保護少數和個人權利(但又遺下嚴重槍管問題)。選舉人團的成立,則為保衛和放大南部人口小州(不包括黑奴)的政治話語權。
美國至今舉行過58次總統選舉,但只從1824年才開始紀錄普選票數,因為原本選舉人是有權漠視普選票結果,自由選擇支持任何總統參選人(理論上仍可以)。
從1824年至今的49次選舉中,有5次當選總統者,是輸了普選票的,即是不低的10.2%。第一次出現就是1824年那一次,John Quincy Adams當選總統。不禁令人懷疑,之前的9次中,有否發生同樣情况。
美民主制扭曲 輸普選也可贏大選
更重要的是輸掉普選,反贏得白宮的發生頻率似有愈來愈高的趨勢,且都出現在共和黨總統身上。主因是城市與農村政治兩極化,南方小州鄉下人較支持共和黨,為數更多,但投票權重較輕的城市人則支持民主黨。從2000年至今的5次選舉中,已發生了兩次,兩位共和黨總統,小布殊和特朗普,都是這樣當選的。最重要的是,即使如特朗普能成功連任,極可能他將再次輸上普選票,因為上次300萬票的差距實在太大了。如這情况繼續經常出現,美國政治體制何來是民主呢?事實是比沒有選舉更差,簡直是反民主!
美國的中東政策也一樣,在過去數月,增派了3000美軍人數。這亦違反大多數美國人希望撤軍的意願(是特朗普的選舉承諾)。
美國在反民主政府領導下,殘暴對待多個伊斯蘭國家,但仍在批評中國,美國還有道德高地嗎?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過度 保護少數 在 臺灣意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國不擇手段欺壓台灣,已經是全球共知,奧地利一家媒體並發表一篇評論,就指中國施壓台灣,要用14億對付2300萬人,想透過各國力量讓國際社會忽視民主台灣的存在,進而一口吞下台灣,而北京為何要這麼做?就是擔心中國人民仿效台灣精神。
奧地利《新聞報》(Die Presse)的這篇評論,是由畢曉甫(Burkhard Bischof)所撰文「北京施壓臺灣,要用14億對付2300萬人」(1,4 Milliarden gegen 23 Millionen:Taiwan unter dem Druck Pekings),受到中國海外中文媒體的轉登。
文章舉例,近1年來中國用各種方式打擊台灣,如利用金錢外交買走台灣友邦、蠻橫脅迫全球航空在網站上更改台灣的稱謂、號令聯合國拒絕台灣參加任何有關活動,以對付愛好和平、追求普世價值的台灣人民。
文章提及,台灣擁有自由、平等及公開透明的選舉、活躍而開放的媒體、高度的環保意識、值得全球學習的醫療保險制度、全力保護少數族群等等,而這些都是中國所沒有的,北京不樂見台灣的變革與努力,因為他們擔心中國人民群起傚尤,擔心會引發骨牌效應。
文章作者還引述其他的國際具有份量外交專業雜誌《國際政治》指出,台灣面對中國壓力,並未出現過度慌亂的反應,反而更重視社會內部的自由及不斷加強的整體力量。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560807
過度 保護少數 在 念廣與你藝游味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謝謝劉克襄先生沒有變成討厭的大人ლ(•̀ _ •́ ლ)
■■像我這樣四年級的人
一位去新加坡讀書的大陸女孩,畢業時入籍當地。最近到報社任職,一個月薪水約莫台幣五萬多塊。我問她,假如你找到工作,十年後能否在新加坡買房子?二十四歲的她,肯定地點點頭。她和大陸來的男友已訂婚,對日後充滿信心,也不排斥很快就有孩子。
假如她繼續留在大陸,一路求學,日後到沿海重要城市,在無背景的條件下,不僅無法找到期待的允當工作,恐怕也買不起房子。當她述說時,我彷彿聽到兩岸的年輕人,都有某些類似的困境。
而她到了新加坡便不一樣了,好像70年代的我們,來自南部的孩子北上讀書,後來留在台北工作,或者出國讀書。不管將來如何,回到這塊土地,她都有很多機會謀得一份工作。外面的社會充滿著各種夢想的可能,多數人不會把公家機關當金飯碗。
我的孩子跟她同歲數,剛剛畢業,非理工和金融科系背景,畢業半年後,終於找到月領25K的工作,全家人充滿歡欣。他一定很難想像,跟他同樣年紀的新加坡人,竟能領得豐厚的薪水。更重要的是,以現今台北的公寓大樓,我的孩子努力一甲子,恐怕都還在付頭期款。若比較別地年輕人的生活,想必會羡慕這樣的國家。
像我這樣來自農家鄉村的四年級,可能是目睹台灣土地最劇烈變遷,也是享受最多資源的一代。我們親身體驗了貧窮的滋味,卻也在年輕的養成過程裡,大量地享受整個社會的富裕,獲得許多過去不曾擁有的資源。那些年,或許是台灣最好的時候,但也是剝奪生態環境最嚴重的階段。而這些年,我們壯年了,台灣進入崩壞的狀態。
我們的下一代,正面臨台灣最貧苦最沒機會的時候。這樣的環境不是他們造成的,而是我們過度短視,著眼於近利,造成這等困境。政府過度傾斜於保護少數財團,給予金融和科技業優先的利益,缺乏多樣價值的發展和照顧。
但許多年學者專家仍像部落的巫師,愛當社會的預知者,不斷用批判的角度,威權式地批評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低就,踏實的工作,又過度迷戀網路世界。我們從未反省,自已傷害台灣有多深。
孩子們會有現今的茫然,三四年級的人,其實必須承受最大責任。去年太陽花學運何以聲勢浩大,因為我們未留下一個安心可以奮鬥的環境,讓他們找到生活目標後,打拚就有機會。不是他們做的,卻要用未來的一輩子去概括承受,誰會服氣?
我們批判現在的年輕人,反而是對自己最嚴厲的指控。不是我們保護得太好,讓他們失去戰鬥的能力,而是沒有給予完好的成長環境。台灣早被我們拖著往下走,不是下一代。每個人若自私地只顧著,讓自己的孩子獲得最好的福利,台灣只會繼續沉淪。
你是否跟我同年級?行有餘力者,要不要嘗試拉高角度,把所有孩子都視為親人。幫忙他們一把,也是幫台灣一把。別人的孩子跟我們的,都要一起在未來活著。讓人家有機會,我們的孩子才不會受苦。
我的周遭,許多同年級的友人開始意識到這個狀態,樂於伸手援助陌生人。賺錢不再重要,如何回饋土地更是當務之急。大家不分階級和族群,廣泛地認養台灣。此時此刻,真的需要更多人如是體悟。
(本文刊於今日蘋果日報「蘋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