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在電影中常被塑造成冷酷、兇殘或嗜血的形象,但事實上鯊魚不主動親近人,無端遭到襲擊原因只是誤認為其他魚類。
2020 年國際安全援助部隊(ISAF)統計全球 129 起鯊魚襲擊事件中,其中 57 起為鯊魚無端咬傷,另外 39 起為人為挑釁咬傷事件。 57 起無故咬傷事件,低於近 5 年(2015-2019 年)每年 80 起事件的平均水平,換而言之,鯊魚無端攻擊事件可能性極低。
但每年卻有高達一億隻鯊魚受人類獵殺,因為混獲、割鰭棄身、過度捕撈等問題,全球已知鯊魚物種的三分之一,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受威脅」物種。
位於食物鏈頂端的鯊魚,在平衡海洋生態系統扮演重要角色。鯊魚的繁殖和成長緩慢,需要約 18 年的時間才能繁衍下一代,一旦過度捕撈,想要恢復鯊魚族群數量就難上加難!
邀請您在 7/14 鯊魚關注日這天,一起為鯊魚請命,支持成立全球海洋公約,拯救鯊魚脫離困境🦈https://act.gp/3AWH0t7
過度捕撈造成的問題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7/14鯊魚關注日,和我們一起關注鯊魚保育】
猜猜看,近50年來,鯊魚數量總共減少了幾個百分比?
A. 25%
B. 50%
C. 70%
(想好答案後再繼續往下看,答案在貼文中)
鯊魚是海中的高端獵食者,時常在電影中被塑造成兇惡殘暴的形象。但其實鯊魚是海洋生態裡重要的「關鍵物種」,由於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對於維持與平衡其他魚群的數量有著重要貢獻。
每年遭人類殺害的鯊魚高達一億隻,其中包含破壞性漁法誤捕、甚至是直接獵補,漸漸褪去鯊魚在海洋中狠角色的光環。
更殘忍的是,有些違法漁船業者為了讓船上冰艙承載更多的高價值漁獲,活生生割下鯊魚鰭後,再將鯊魚身拋回大海任其身亡,只為滿足人類的虛榮和口腹之欲。
受過度捕撈與海洋污染等因素影響,自1970年至今,「鯊魚數量已經減少了70%」,更有三分之一的鯊魚物種已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入最緊急的紅色瀕危物種,過度捕撈是影響主因。😢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演化多年得到的珍貴寶藏,失去鯊魚,將造成海洋食物鏈不可逆的失衡。
過去在臺灣海域被捕獲的溫柔海洋巨獸「鯨鯊、巨口鯊、姥鯊」等濾食性鯊魚,已被列為禁捕。但其他鯊魚仍面臨著過度捕撈的壓力,2019年有超過4000公噸的鯊魚在臺灣沿近海被捕撈,遠洋漁業的鯊魚漁獲量更高達3萬公噸。
只靠保育類禁捕並無法解決鯊魚整體數量持續下降的問題,擴大臺灣海洋保護區,通過海保法讓海洋生生不息,請和我們一起推動擴大臺灣海洋保護區👉https://act.gp/3yKp2rK
#臺灣海洋保護區 #行動代號30X30
過度捕撈造成的問題 在 漢思選選 - Hans Selec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 6/8 世界海洋日
熱愛海洋的N編來分享潛友們在綠島水下拍攝的美景❤
海洋是我們這個地球最重要的資源,美麗如寶石般的燦爛,也同時孕育了這世界的所需所求,希望我們大家都能一起努力,讓如此的美景、豐富的資源,可以一代接著一代流傳下去,照顧著我們,療育著每一個人❤
我們的海洋廣大遼闊又有著非常複雜的生態系統,佔地球表面 70 % 以上,還是 70 萬個驚人物種的家園 ;牠們對人類的生存也相當重要,專家估計牠們負責了高達 80 % 我們所呼吸的氧氣。
難過的是,我們的海洋正受到全球暖化的威脅,導致海水溫度上升,對海洋生物構成危險;因二氧化碳量上升引起的海洋酸化也正衝擊著貝類和珊瑚礁;同時,過度捕撈正影響著我們生態系統的平衡(N編的好友家人在澎湖當漁夫,他說這幾年,有時後出海一趟,完全補不到魚了....😭);還有相信現在,你也了解人類對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依賴,以及從我們生活製成品中釋放出來的數百萬塑膠微粒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威脅。
如果你也想要為海洋盡一份心力,不妨從下面六點改變開始做起❤
1.少吃魚
Netflix 紀錄片《海洋陰謀 Seaspiracy 》中所帶出的關鍵之一便是我們正過度捕撈海洋,全球每年 2.7 噸的漁獲令人瞠目結舌;這就是為什麼減少消費魚類是我們能夠幫忙並讓魚群數量得以補充的主要方式之一。專家表示,食用某些類型的海鮮(像是養殖的淡菜、蛤蜊和阿拉斯加紅鮭)對我們海洋的影響也比較小。
2. 避免單次使用的塑膠
我們知道單次使用的塑膠是大忌,所以現在大多數人都投資了可重複使用的水瓶和外帶咖啡的隨行杯,但要避免使用塑膠還是很難,尤其是在購買食品雜貨和居家用品方面。如果可以的話,在當地的農產市場購物能協助減少在包裝上的浪費,還有清潔產品的補充服務。
3. 參與淨灘
考慮到塑膠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後,參與淨灘是阻止塑膠進入我們的環境,還可能會危害野生動物的一種實用方法。可透過海洋保育協會 Ocean Conservancy 和 Parley Global Cleanup Network 全球淨灘網等組織查詢你附近的淨灘活動。
4. 減少洗衣時產生的塑膠微粒
一項令人震驚的研究發現,每次的洗衣過程能脫落 1,200 萬顆塑膠微粒,這些細小的塑膠粒子還能遠飄到北極。幸運的是,我們大家都能做些簡單的事來幫忙,像是避免使用合成材料、投資一個塑膠微粒過濾器,並減少洗衣的頻率。
5. 使用內含海洋友善成份的美妝產品
從包裝到成分,美妝產品可能也會對我們的海洋造成危害。避免使用含角鯊烯的產品(角鯊烯源自鯊魚肝,為保濕用),而防曬霜中能找到的二苯甲酮等化學物質則會使珊瑚白化。可改為尋找使用環保包裝或提供補充,以及提供回收方案退回空瓶的品牌。
6. 捐款給海洋慈善機構
我們可以幫助海洋的另一種方式便是捐款給那些保護海洋的慈善機構,像是 (oceana.org)、 海洋守護者協會 Sea Shepherd (seashepherd.org)和海洋保護基金會 Ocean Conservation Trust(oceanconservationtrust.org);你也能支持致力於培訓和協助再生漁夫的 GreenWave (www.greenwave.org)等較為小型的組織。或是當地政府的海洋環境保護團體等等。
<<內文部分資訊參考網路文章>>
過度捕撈造成的問題 在 大海無魚?討海人分享親眼所見的過度捕撈、海洋污染等危機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三位不同世代的船長,從個人興趣出發,經歷漁業最豐收的年代,卻感嘆逐漸凋零的漁業資源, 過度捕撈 、政策管理不當,導致未來我們極有可能會吃不到海鮮 ... ... <看更多>
過度捕撈造成的問題 在 #過度捕撈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過度捕撈at Facebook. ... 聯盟,以共同對抗#中國 龐大的遠洋漁船在其沿海、全球海域#過度捕撈 所造成的生態浩劫,以及不公平的商業競爭和強迫勞動等問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