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台灣抵抗武漢肺炎的最後一哩路】
疫苗這個議題,坦白說,沈默或者是跟著罵一罵,永遠比坦然釐清事情要來得輕鬆。我曾經說,政治就是做對的事,那如果這件事是事實,那我們是不是就把事情說清楚。
#台灣買疫苗的困難
昨天指揮中心首次公布BNT疫苗受到阻擾的完整過程。
2020年8月20號,台灣就展開和BNT進口疫苗的談判,11月1日與BNT原廠視訊會議確定技術細節,12月31日BNT提供合約最終版本,2021年1月6日行政院核定並正式回覆BNT原廠我國簽約書,1月7日對雙方揭露媒體事項進行談判,並提供我國新聞稿。
但到了關鍵的1月8日,當日BNT原本已經接受我國的雙語新聞稿,但五個小時後風雲變色,BNT突然要求重新討論新聞稿,1月15日更表示要重新評估出貨,並持續延遲簽約,從那時開始,台灣相關單位就不再公開談論疫苗,除非上了飛機,不會再被阻擾,才能放心公開。
這樣的狀況,不論問誰都會懷疑交易有內鬼,導致外力介入。
有人說,國民安全比政治口水重要,我同意。
但這疫苗的簽約問題,卻很明顯是外力政治的介入問題。
我們台灣的命運真心坎坷,好不容易守了一年,在此時此刻,全台的經濟、生活都受到極大的衝擊,最難過的是有人生離死別。再多論述也無法撫平這樣的失去與傷痛,我們現在能做的,是盤點手上能使用的資源。
#加快施打疫苗的部署
到8月,我們手上會有1000萬劑疫苗,但有1000萬劑疫苗代表能打1000萬劑嗎?
以亞洲國家來看,日、韓施打疫苗的速度都比取得疫苗來得慢。到了八月,我們會有至少3種以上疫苗,儲存溫度不同,物流後勤也可能不同,雖然Moderna疫苗也在施打前可用冷藏保存一段時間,但確保配送到打完都及時,仍是一大考驗。
今年二月時,南韓總理誇下海口表示「南韓人是速度的主人」,南韓在採購疫苗上的阻礙也比台灣小,但至今南韓也僅有不到8%民眾施打第一劑疫苗。
#日韓目前的做法
為了拉高疫苗接種率,日韓都紛紛使出各種強力政策,以日韓大城市來說,首爾在「#333政策」中,推出預防接種中心、委託醫療機構、上門接種兵分3路進行。其中接種中心是徵用區民會館、體育館等大型公共設施營運接種中心,確保交通、發電、通風、監視器等所有設備,由軍警合作管理,接種工作則委託首爾大學醫院進行。上門接種是針對安養院等機構,派出疫苗小組到址全接種。至於醫療機構則類似台灣與醫療院所合作,但首爾區域就高達3500家。相當於3000人就有一個據點,且可以在連結Kakao Talk等App之 「#疫苗地圖」上查詢剩餘數量與預約。
而日本為了東京奧運,預定在東京和大阪設立大型接種中心,東京會場一天可安排1萬人接種疫苗;大阪會場一天可容納5000人,由打過疫苗的自衛隊員負責運營,並調遣醫官和民間護理師支援,8-20時天天開放,要衝高疫苗施打量。
南韓的目標,是在9~10月秋冬流感季前,讓第一劑疫苗施打比率達7成。我們保守一點,如果台灣要在9月把到貨的疫苗都打完,讓打過疫苗第一劑人口比率到達4成,那麼一天要能打7~8萬劑的量能。這比過去疫苗施打每天最高3萬劑的量還要高出不少。
因此,我們必須要讓人員、場地、資訊支援系統、和不良反應監測回報系統都到位,才能衝出足夠的數量。
#運用台灣的資訊能力建構免疫力
我們必須利用優勢的資訊能力,建構疫苗施打查詢與預約系統,並結合施打前健康自評、施打後不良反應回報等功能,減少醫護負擔。並充分與基層院所、支援人力合作,該給支援人員的施打兩劑疫苗優先權與出勤津貼,一分都不能少。必須讓每批疫苗到貨都能快速打完,禁止挑疫苗,才能在最短時間,建構起高風險族群的免疫力!
運用台灣的資訊能力建構免疫力 在 學術倫理解答,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 ... - gists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訊中心題庫答案解答.txt. ... (1)建構實驗設計的研究人員 ... 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的評鑑與教師遴選之研究。行. ... <看更多>
運用台灣的資訊能力建構免疫力 在 台灣基進- 紓困快、穩、準,基礎建設拼轉骨今年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等等)、和不良反應監測回報系統都到位,才能衝出足夠的數量,#運用台灣的優勢資訊能力建構立體化的疫苗接種策略,減少醫護的負擔,最短時間達到提升國人免疫力。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