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嫁禍、驅逐、大屠殺:求生存的猶太歷史」介紹
訪問作者:丘引
內容簡介:
再黑暗的歷史,也能看見猶太人耀眼的光芒!
1300年起,猶太人被驅逐出英格蘭、法國和西班牙等國,被迫遷移到波蘭等東歐國家。
十四世紀中葉,黑死病奪走了當時歐洲一半以上人口的生命後,猶太人被當作代罪羔羊。
十七世紀,西歐猶太人受到法律或社會的迫害,被限制聚居在所謂「隔都」之中。
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反猶主義浪潮,從1941年到1945年期間,約有六百萬猶太人遭到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歷史上多數時期,猶太民族長期處於流浪散居的狀態。除了現代以色列國,猶太人在移居國家都屬於少數族群,曾經歷各國反猶主義的壓迫,但始終保持了信仰的獨立性和連續性。
作者親身融入猶太教課堂向拉比學習猶太歷史,以及廣泛蒐羅和猶太朋友的祖輩遷徙散居世界各地的過程,寫出猶太人在歷史上受盡種族歧視的苦痛,卻憑藉著信仰與精神,繼續在各領域展現傑出的才華與能力。
血淚交織的猶太歷史給人類帶來珍貴的啟示--
療傷,和解,向前走!
作者簡介:丘引
自助旅行作家/專欄作家/親子作家/老年學作家/多元文化和跨宗教熱愛者/出版二十三本書(臺灣和中國)
會說多國語言,目前持續學習希伯來文中。
常出席美國不同猶太會堂的安息日、逾越節、贖罪日、新年等活動。
曾擔任報社主筆、師大人文課程講師、電視八點檔編劇、專欄作家。
自助旅行五十多國後,放逐到美國求學迄今。
曾經循著摩西和以色列人的腳步走訪埃及,跟著他們過紅海,到西奈山和曠野流浪;又隨著他們抵達約旦的尼布山,隔著約旦河眺望「牛奶與蜜之地」;而後到死海,才跟著約書亞和以色列人進入耶路撒冷。該旅程於一九九八年出版成《埃及、約旦、以色列逍遙遊》一書。丘引是臺灣第一個介紹這三個國家的旅行作家,也是第一個出版希臘和土耳其旅行書《土耳其、希臘精緻深度旅》的作家,屬於臺灣前鋒的旅行家。
著作《後青春:優雅的老》榮獲衛生福利部二○一四年優良好書獎。二○一八年出版《猶太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作者粉絲頁: 丘引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嫁禍、驅逐、大屠殺:求生存的猶太歷史」介紹 訪問作者:丘引 內容簡介: 再黑暗的歷史,也能看見猶太人耀眼的光芒! 1300年起,猶太人被驅逐出英格蘭、法國和西班牙等國,被迫遷移到波蘭等東歐國家。 十四世紀中葉,黑死病奪走了當時歐洲一半以上人口的生命...
逾越節 贖罪日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嫁禍、驅逐、大屠殺:求生存的猶太歷史」介紹
訪問作者:丘引
內容簡介:
再黑暗的歷史,也能看見猶太人耀眼的光芒!
1300年起,猶太人被驅逐出英格蘭、法國和西班牙等國,被迫遷移到波蘭等東歐國家。
十四世紀中葉,黑死病奪走了當時歐洲一半以上人口的生命後,猶太人被當作代罪羔羊。
十七世紀,西歐猶太人受到法律或社會的迫害,被限制聚居在所謂「隔都」之中。
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反猶主義浪潮,從1941年到1945年期間,約有六百萬猶太人遭到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歷史上多數時期,猶太民族長期處於流浪散居的狀態。除了現代以色列國,猶太人在移居國家都屬於少數族群,曾經歷各國反猶主義的壓迫,但始終保持了信仰的獨立性和連續性。
作者親身融入猶太教課堂向拉比學習猶太歷史,以及廣泛蒐羅和猶太朋友的祖輩遷徙散居世界各地的過程,寫出猶太人在歷史上受盡種族歧視的苦痛,卻憑藉著信仰與精神,繼續在各領域展現傑出的才華與能力。
血淚交織的猶太歷史給人類帶來珍貴的啟示--
療傷,和解,向前走!
作者簡介:丘引
自助旅行作家/專欄作家/親子作家/老年學作家/多元文化和跨宗教熱愛者/出版二十三本書(臺灣和中國)
會說多國語言,目前持續學習希伯來文中。
常出席美國不同猶太會堂的安息日、逾越節、贖罪日、新年等活動。
曾擔任報社主筆、師大人文課程講師、電視八點檔編劇、專欄作家。
自助旅行五十多國後,放逐到美國求學迄今。
曾經循著摩西和以色列人的腳步走訪埃及,跟著他們過紅海,到西奈山和曠野流浪;又隨著他們抵達約旦的尼布山,隔著約旦河眺望「牛奶與蜜之地」;而後到死海,才跟著約書亞和以色列人進入耶路撒冷。該旅程於一九九八年出版成《埃及、約旦、以色列逍遙遊》一書。丘引是臺灣第一個介紹這三個國家的旅行作家,也是第一個出版希臘和土耳其旅行書《土耳其、希臘精緻深度旅》的作家,屬於臺灣前鋒的旅行家。
著作《後青春:優雅的老》榮獲衛生福利部二○一四年優良好書獎。二○一八年出版《猶太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作者粉絲頁: 丘引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逾越節 贖罪日 在 波阿斯 Boa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早收到以色列空運百年回歸機構的獎狀,因為小時後太不會唸書腦袋空空所以沒什麼拿獎狀機會。哈哈 收到時還蠻開心的。Keren Hayesod 明年是成立1百週年,在以色列1948還沒復國前就存在的猶太機構。他們是推動四處流亡海外的猶太人回到家鄉的機構。我想分享過去寫下的旅遊日誌... 「2018 年 4 月- 俄國有猶太人? - 一種苦難」
一位長輩朋友問我說:「你想和我們ㄧ起去俄國嗎?去拜訪俄國 的猶太人。」「俄國有猶太人喔?」反問完,才驚覺自己問了蠢問題。過去的歷史裡, 猶太人遭排擠、 傷害、強迫改教、滅族的殘忍屠殺,在世界各處寄居漂流,遍布非洲、亞洲、歐洲、美洲...,當然在俄國也有他們的蹤跡。
那時我因為手上事情太多,就回絕對方了。之後又遇到他時,被問了同樣的問題, 我想了想,這次不是拜訪在以色列的猶太人,而是在俄國的猶太人,感覺還滿新奇,那就去看看吧!
我主要是和75 位猶太裔俄國人同搭一班飛機,見證他們「回家」。以色列稱在外地猶太人回家為「回歸」,希伯來文念作「阿利亞」Aliyah / עֲלִיָּה ,意思是 「上行」。一開始是用在每年三次過耶和華神的節期時,以色列男丁會「上」耶 路撒冷聖殿「上行」,現在則指猶太人回歸以色列。猶太人即便流亡在世界各地,仍守著安息日及各種節期,特別在逾越節和贖罪日 的聚會,結束時會互相說道,「我們明年耶路撒冷見!」(L'ShanaHabab’Yerushalayim),意思是希望明年過節時,我們已經回到耶路撒冷。
整趟旅程,原先我只覺得以色列對他們非常用心,但搭飛機從俄國再到以色列時卻被深深感動。他們不斷提到,這一刻就如聖經上的預言:「我要對北方說,交出來!對南方說, 不要拘留!將我的眾子從遠方帶來,將我的眾女從地極領回。」我正親眼看見預言成真,這也太神奇了!
在行程中,我們參觀在俄羅斯的猶太學校、會堂、政府單位...,其中最令我驚訝的是,以色列是有計畫性地預備猶太人回歸。這對猶太裔俄羅斯人而言,回家並不容易,需重學希伯來文、適應當地生活,本身生活又並不富裕,有些人甚至不 會說英文,這些條件更加深回家的挑戰性。但因著對「阿利亞」、「回家」,與回到自己土地的強烈渴望,他們臉上看不見愁容,只見興奮又期待的笑容。
除了參加以色列當地舉辦的歡迎活動,2018年正好是以色列建國 70 年、猶太曆 5779 年,舉辦了各樣大小慶祝活動,因為 70 在聖經中常代表一個重要時期的開 始。因此,我非常幸運地參加許多建國 70 年活動,其中一場是以色列國家基金 會舉辦的晚宴,各國、各社群猶太領袖聚集一同慶賀,總理班傑明內唐亞胡也在當中致詞。(近距離看到總理實在是太興奮了!)
有個活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是一場紀念為國犧牲者的典禮。成千上萬的人站 在戶外,井然有序地走到山坡頂的紀念廣場,一旁有音樂演奏聲,受難家屬說著 受難者生前的故事,這些受難者大多是年輕人,當下凝聚一股難以言喻的團結力。 即使事情已過了這麼多年,以色列人的心仍彼此相依,連回歸猶太人也願意費盡心力回到故土,一同紮根在此。
世界上有許多不公平的事,反之公平的事也不少。就如太陽每天都會升起、照亮世界,並不會只特別照亮哪些人,而痛苦也是如此。人一生中必會經歷苦難, 好比那些不在計畫內的意外、難以承受的傷痛、失去摯愛、獨自向世界告別......。
許多事能用頭腦和理性解釋,只要有辦法解釋一件事,通常就能得到勝過困難的答案。對於心理層面的問題像是苦難、哀傷等,這類無法觸摸與沒有邏輯可尋的事則非常棘手,對人心影響甚遠,單靠頭腦思考又無法找到問題解答。
假若一個拋棄你的人說出他拋棄原因,不論答案是什麼,你都不會因此釋懷,因為心理承受太多絕望,深陷在其中,很難一時之間脫離。
苦難會帶來摧毀,但答案不會使人解脫,也不會彌補現在所發生的一切,或是回到原先的樣子。我們更應該看見,它背後留下讓人思考該如何與生命共存的機會。 是否能留下承載生命的韌度,在殘破的瓦堆裡,重拾工具、建構更穩固的自己, 這些決定全在於我們。
這趟特別的旅程我思想著,我們人生是否也如猶太人一樣,一生想要「上行」回到我們心中的那座耶路撒冷呢? 是一種根,一種家 ,還是追尋最純粹的自己呢?
Support Israel - Keren Hayesod UIA
Keren Hayesod-UIA Taiwan
以色列美角 Israel Mega 詳細講述「上行」資料:https://israelmega.com/aliyah/
逾越節 贖罪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嫁禍、驅逐、大屠殺:求生存的猶太歷史」介紹
訪問作者:丘引
內容簡介:
再黑暗的歷史,也能看見猶太人耀眼的光芒!
1300年起,猶太人被驅逐出英格蘭、法國和西班牙等國,被迫遷移到波蘭等東歐國家。
十四世紀中葉,黑死病奪走了當時歐洲一半以上人口的生命後,猶太人被當作代罪羔羊。
十七世紀,西歐猶太人受到法律或社會的迫害,被限制聚居在所謂「隔都」之中。
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反猶主義浪潮,從1941年到1945年期間,約有六百萬猶太人遭到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歷史上多數時期,猶太民族長期處於流浪散居的狀態。除了現代以色列國,猶太人在移居國家都屬於少數族群,曾經歷各國反猶主義的壓迫,但始終保持了信仰的獨立性和連續性。
作者親身融入猶太教課堂向拉比學習猶太歷史,以及廣泛蒐羅和猶太朋友的祖輩遷徙散居世界各地的過程,寫出猶太人在歷史上受盡種族歧視的苦痛,卻憑藉著信仰與精神,繼續在各領域展現傑出的才華與能力。
血淚交織的猶太歷史給人類帶來珍貴的啟示--
療傷,和解,向前走!
作者簡介:丘引
自助旅行作家/專欄作家/親子作家/老年學作家/多元文化和跨宗教熱愛者/出版二十三本書(臺灣和中國)
會說多國語言,目前持續學習希伯來文中。
常出席美國不同猶太會堂的安息日、逾越節、贖罪日、新年等活動。
曾擔任報社主筆、師大人文課程講師、電視八點檔編劇、專欄作家。
自助旅行五十多國後,放逐到美國求學迄今。
曾經循著摩西和以色列人的腳步走訪埃及,跟著他們過紅海,到西奈山和曠野流浪;又隨著他們抵達約旦的尼布山,隔著約旦河眺望「牛奶與蜜之地」;而後到死海,才跟著約書亞和以色列人進入耶路撒冷。該旅程於一九九八年出版成《埃及、約旦、以色列逍遙遊》一書。丘引是臺灣第一個介紹這三個國家的旅行作家,也是第一個出版希臘和土耳其旅行書《土耳其、希臘精緻深度旅》的作家,屬於臺灣前鋒的旅行家。
著作《後青春:優雅的老》榮獲衛生福利部二○一四年優良好書獎。二○一八年出版《猶太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作者粉絲頁:丘引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4DGh76hVG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