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娥媽咪💁♀️提醒各位家長與即將開學的寶貝們❤️
下周一(2月22日)開學😊
防疫期間開學要注意
➡️落實健康管理
🔸開學兩週內,學生 #進校需量體溫,並請家長主動關心學生健康,出門前量測體溫。
🔸如有身體不適症狀,#應在家休息或立即就醫,避免到校上班上課, #將不列入出缺席紀錄 。
🔸相關症狀:發燒、呼吸道症狀(咳嗽、呼吸急促)、嗅/味覺異常、腹瀉。
➡️維持社交距離
🔸注意通風良好,盡量維持社交距離,配戴口罩。
🔸配膳打菜、搭乘交通車時,請戴口罩。用餐期間也請務必不交流、勿共用餐具。
🔸 #大型集會活動 ,一律取消、延辦、縮小規模、分流或改線上模式進行。
➡️保持室內通風
🔸教室及學習場域環境 #保持室內良好通風 ,使用冷氣搭配對角各開一扇窗,每扇至少開啟15公分。
➡️實名制開放校園
🔸對外開放校園空間須符合 #實名制 ,室內場地借用須 #審核防疫計畫 。
➡️清潔消毒環境
🔸校園環境設施設備、經常接觸的物品及交通車發車前、收班後,落實清潔消毒。
➡️備妥防疫物資
🔸持續運作各校防疫小組;備妥適量的 #耳溫槍 #消毒用品 #洗手液 #肥皂 #口罩 等防疫用品。
阿娥關心您😘
#新北三重蘆洲
#把愛傳出去
#李翁月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服務電話:(02)2285-9669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9:00AM至17:30PM
🏠服務處地址:新北市蘆洲區三民路193號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email protected]...
「進校需量體溫」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進校需量體溫 在 李翁月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進校需量體溫 在 吳秉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進校需量體溫 在 黃秀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進校需量體溫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進校需量體溫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進校需量體溫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進校需量體溫 在 主管機關或縣市政府相關規定,經學校防疫小組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進校需量體溫 在 今天開學了! 全台校園防疫大作戰| 華視新聞20200225 - YouTube 的評價
進校需量體溫 在 吳秉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暑假放完要開學囉!除了必做的收心操,防疫準備也不要忘掉哦!
教育部整理出高中以下校園防疫重點,請大家共同遵守,一起守護校園的安全。
---------------------------
1⃣落實健康管理
→因應暑假期間較長及新生入學, 開學兩週內,學生 #進校需量體溫。兩週後配合指揮中心、主管機關或縣市政府相關規定,經學校防疫小組討論後決定。
→如有身體不適症狀,#應在家休息或立即就醫,避免到校上班上課, #將不列入出缺席紀錄。
⚡相關症狀:發燒、呼吸道症狀(咳嗽、呼吸急促)、嗅/味覺異常、腹瀉
2⃣維持社交距離
→幼兒園到高中 #屬特定人員上課,注意通風良好,盡量維持社交距離,不硬性配戴口罩。
→配膳打菜、搭乘交通車時,請戴口罩。
→#大型集會活動,落實防疫措施, #不受人數限制。
3⃣保持室內通風
教室及學習場域環境 #保持室內良好通風,使用冷氣搭配對角各開一扇窗,每扇至少開啟15公分。
4⃣實名制開放校園
對外開放校園空間須符合實名制,室內場地借用須 #審核防疫計畫。
5⃣清潔消毒環境
校園環境設施設備、經常接觸的物品及交通車發車前、收班後,落實清潔消毒。
6⃣備妥防疫物資
持續運作各校防疫小組;備妥適量的耳(額)溫槍、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及口罩等防疫用品。
進校需量體溫 在 黃秀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明天就要開學了,孩子們要記得把暑假作業寫完喔!
教育部請大家一起守護校園健康:
1⃣落實健康管理
→因應暑假期間較長及新生入學, 開學兩週內,學生 #進校需量體溫。兩週後配合指揮中心、主管機關或縣市政府相關規定,經學校防疫小組討論後決定。
→如有身體不適症狀,#應在家休息或立即就醫,避免到校上班上課, #將不列入出缺席紀錄。
⚡相關症狀:發燒、呼吸道症狀(咳嗽、呼吸急促)、嗅/味覺異常、腹瀉
2⃣維持社交距離
→幼兒園到高中 #屬特定人員上課,注意通風良好,盡量維持社交距離,不硬性配戴口罩。
→配膳打菜、搭乘交通車時,請戴口罩。
→#大型集會活動,落實防疫措施, #不受人數限制。
3⃣保持室內通風
教室及學習場域環境 #保持室內良好通風,使用冷氣搭配對角各開一扇窗,每扇至少開啟15公分。
4⃣實名制開放校園
對外開放校園空間須符合實名制,室內場地借用須 #審核防疫計畫。
5⃣清潔消毒環境
校園環境設施設備、經常接觸的物品及交通車發車前、收班後,落實清潔消毒。
6⃣備妥防疫物資
持續運作各校防疫小組;備妥適量的耳(額)溫槍、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及口罩等防疫用品。
最後,秀芳要再次提醒⏰:
#勤洗手
#戴口罩
#保持社交距離
進校需量體溫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fantasy@fantasy.tw
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今天又是疫情變化的一天,讓我們來聽聽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醫師怎麼看目前的疫情呢?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從6月21日至今,已經做了4933人快篩,其中偽陽性有15人,PCR檢測後4人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北農沒有你們想像得那麼可怕」,指出確診率不到0.1%。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目前已經打了1700多劑疫苗,預計周五前造冊的4000多人都會打完,也強調公司造冊後就要負責任。】其實北農的老闆是農委會,所以看到好久不見的陳吉仲出來害我嚇了一跳,怎麼忽然跳出來,北農的群聚開始在五月中,難道這一個月之間中央都不覺得北農有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嗎?不過目前北農要保持運作,一邊還要進行疫情管制,真的做得到嗎?我們請王任賢醫師來分享一下他的看法,到底北農應該要怎麼處置呢?
另外,北農的人流量一天可能高達兩萬人,又有各種來自各縣市的蔬菜水果,中南部真的都沒有受到更嚴重的影響嗎?
另外,王理事長在中國時報的投書中也寫了這次廣州的篩查十分有效率,目前這次DELTA病毒在廣州的狀況,和整體封鎖篩查的狀況到底如何,台灣能夠預先抄作業做好準備嗎?但這種強勁快速封城的狀況還是造成了國際航運的嚴重問題:【全球陷入塞港夢魘,全球第四大、中國大陸第三大深圳鹽田港的港區已正式通知所有的客戶,作業量逐漸恢復當中,最快要到6月底有望全部碼頭恢復作業。貨攬業者表示,原本要進鹽回港的貨大部分都還在排隊等進場,現在手上的貨都「滿出來」,到月底才能全面恢復,急單還是要拉到別港口出貨。】難道篩查沒有甚麼更容易的替代方案嗎?
另外,根據德國之聲今年五月的報導:【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週三經過馬拉松式的磋商後,制定了德國如何逐步解封的策略。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提供民眾免費快速篩檢的機會。預計自下周開始,聯邦政府將會承擔快速篩檢的費用。每人每週可以獲得一次免費檢測的機會,地點可能位於檢測中心、診所或工作場所,由受過訓練的人員執行。其中幼兒園保育員、兒童、學生和教師都是快篩措施的重點討論對象,以確保學校及幼兒園能保持開放。
德國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週四表示,德國已訂購至少2億份自我檢測試劑以及8億份快篩試劑,供應商目前有1.5億份存貨。自我檢測試劑的使用原理與快篩試劑相同,由鼻子或咽喉取樣,使用者可自行檢測,無需專業人員協助。】另外,今年五月開始,德國也修正了相關的逐漸開放的規定,【根據最新法規,疫苗接種者和痊癒者將無需提交陰性檢測結果,就可以出門購物、理髮或參觀植物園等等。除此之外,接種者和痊癒者還可以在私人空間不受限制地訪友會客。不過,完成兩劑疫苗接種14天後,上述取消限制的措施方可生效。】
另外,根據geneonline的報導,原先大受期待一堆人投資的CureVac竟然三期臨床實驗結果令人失望,連百分之五十都沒達到:【Pfizer/BioNTech 與 Moderna 的 mRNA 新冠疫苗是各國施打的熱門疫苗,德國藥廠 CureVac 同為 mRNA 新冠疫苗的開發商,雖研發速度偏慢,但因其疫苗儲存條件較佳與量產成本較低,仍具有與 2 大 mRNA 疫苗開發商競爭的潛力。然而,CureVac 最新出爐的第 2b/3 期期中臨床數據卻讓它失去了入場競爭的門票,抗輕度至重度的 COVID-19 有效性僅 47%,未達到預期標準。
臨床試驗 HERALD 招募了來自歐洲與拉丁美洲的 4 萬位受試者,並在共 13 種以上新冠變種病毒遍及的環境中試驗。結果指出,134 位感染 COVID-19 的受試者中,有 124 個案例源自變種病毒,其中 57% 受試者是受到高關注變異株(VOC)感染,也就是那些已有文獻證實能降低新冠疫苗與療法功效的病毒株;其它變種則包含 Lambda 變種病毒(C.37,祕魯)與於哥倫比亞發現的 B.1.621。】可是我們高端的疫苗感覺信心滿滿的ㄟ,都不會覺得自己三期有可能出問題嗎?
著名的喜劇演員李秉穎還在自由時報的訪問裡面表示:【李秉穎指出,這種攻擊就是「雞蛋裏挑骨頭」,先攻擊沒有三期、再攻擊審查委員,什麼東西都可以拿出來批評,但這真的對台灣民眾是好的嗎?國產疫苗如果不能如期上市,最高興的會是誰?他認為台灣防疫受挫,最高興的絕對不是台灣人民。】那全世界到底除了台灣之外有哪一個國家已經使用免疫橋接代替第三期認證疫苗,沒有的國家是不是都不認同台灣獨創的政策,對台灣不好?
另外,根據ettoday的報導:【國內從5月11日確認社區本土病例,疫情爆發以來已經累計超過1.3萬名本土,且有超過500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最新重症統計,有2444人屬於重症,當中大部分是60歲以上有1639例。60歲以上重症率達到35.8%。】根據中央社的報導,巴黎的研究數字:【這項刊登在刺胳針呼吸道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期刊、使用全法國數據的研究強調,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更為嚴重。研究人員將今年3月與4月8萬9530名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住院病患的資料,與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底間4萬5819名因季節性流感住院病患的數據作比較。】在這份法國研究中,進入加護病房的比例是16.3%,而死亡率是16.9%,如果照這個數據來看,法國的死亡率比我們高,但我國的重症比例也還是比較高,到底有甚麼原因呢?
【call out新竹Justin】分享故事:
1. 帶爺爺奶奶和外公都施打過AZ疫苗了。爺爺和奶奶是我帶他們去打疫苗的,新竹市搞了一個大型戶外疫苗接種站;當天報到量體溫消毒、查驗證件(會特別對健保卡跟身分證以上都會過卡)、醫生問診打疫苗、休息30分鐘,其實過程還算順利。
打完疫苗後長輩其實都沒什麼狀況,但打疫苗前有請他們帶平常在吃的藥給醫生看確認沒問題才打,也有現場等30分鐘才離開但其實真的很多長輩根本不想等30分鐘打完就想走。
但是當問到第二劑疫苗何時能打時,護理人員則表示要看疫苗何時會到…
2. 三級警戒下身為一個碩士應屆畢業生說實在感覺我們被政府拋棄,疫苗沒我們的份、紓困沒我們的份、因為疫情有些職缺沒有再開了,但我們又能怎樣罵了政府會聽嗎?只會找專家學者來定紓困方案,但那完全不符合真實民間狀況啊。社會上20-40歲年輕人誰關心過我們?只有選舉喊出一堆打高空政策,實際上有哪個政治人物關心過我們。
20-40是台灣勞動力生產主要一群我們可能稅繳的沒有大老闆多,但付出勞力對國家貢獻總有吧?每個行業都說要優先打疫苗官員也跟民眾搶,我真的很希望國家沒有拋棄我們。
#王任賢 #北農 #疫苗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進校需量體溫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守護學生們的健康!新北市 #補習班 及 #課照中心 沒有做好防疫,最重 #勒令停招 或 #撤銷立案。
雖然寒假開始,但學校、補習班及課照中心還是有學生持續在輔導、學習,繼上週二關心寒假校園防疫後,今天下午 #侯Sir 分別來到 #新北板橋 兩間補習班關心防疫措施是否完善。一進去就有老師替我測量體溫、用酒精消毒及實名登記,教室內的同學座位也採用梅花座,口罩也都戴好好。補習班老師們擔心會因疫情而停課,線上課程也都準備完畢,以備不時之需。
再三叮嚀學生跟老師們防疫的重要性,尤其 #新北市 的補習班及課照中心核准學員人數約有30萬人,現在又正值 #寒假 期間,同學出入頻繁,必須以更嚴謹的態度遵循防疫七守則,攜手對抗疫情:
⚠️ 備物資
⚠️ 重消毒
⚠️ 量體溫
⚠️ 實聯制
⚠️ 戴口罩
⚠️ 勤洗手
⚠️ 生病不上課
鼓勵所有補習班及課照中心在核准班級學生數容量之內,採取梅花座拉大座位距離,或採分段分流上課、線上教學等方式減少人數,並隨時依疫情做滾動式調整。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同時也將「防疫工作事件檢核表」納入稽查重點,以物資整備 、通報機制和防疫作業 為三大項目。疫情瞬息萬變,請大家都要以嚴謹的防疫態度與萬全準備守護學生們的健康,安心學習。
#侯Sir出任務 #安居樂業 #侯友宜
進校需量體溫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常常會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有錢連鬼都可以收買啦。有錢可以買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我可能買不到青春,但至少可以去拉皮少兩條皺紋吧?我現在還沒去喔,我存起來過十年再用。
但這次肺炎疫情,我真的看到一個金錢沒法收買的,那就是COVID-19 。
紐約時報在前幾天就在頭版頭,刊登了這次在疫情中過世的人的人名,因為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跨過了十萬人,結果整個頭版頭整頁塞滿了人名。要知道現在確診人數跟死亡人數,飆到讓大家車尾燈都看不到的,就是號稱世界上醫療資源最完善、財富淹腳目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爆衝當中!我以前在美國住了快三十年,我真的滿頭問號,到底是在幹嘛?最有錢的是你、做最爛的也是你,就好像富二代成績竟然吊車尾一樣,現在想想,富二代吊車尾的還不少,總之這就讓我忍不住開始思考,有錢真的是防疫必需品嗎?
最近就有個小地方抓住了國際媒體目光,還被拿來跟美國做比較,就是印度西南方的「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面積3萬8,863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了一些,卻塞了3500萬人口;印度1月27日首個確診就是出現在喀拉拉邦,不過4個月過去,印度全國病例不斷爆增,至今已有超過14萬人確診,四千多人死亡,喀拉拉邦卻只有896例確診,7人喪命,情勢整個大逆轉,被稱作全印度唯一成功控制疫情的省分。
再拿來跟美國比一比,美國人均GDP達6.5萬美元,但Covid-19死亡率卻出奇高,達到5.8%;反觀以服務業為主的喀拉拉邦,人均GDP只有2900美元,失業率高達11.4%,但在這波疫情中,死亡率只有0.7%,怎麼看都狠狠打臉美國以及其他資源充足的大國。
包括英國BBC、衛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經濟學人,都大篇幅報導這個「喀拉拉現象」,以及他們採用的「喀拉拉模式」。
其實喀拉拉邦政府長期投入大量經費,加強公共衛生基礎建設,當地有2700多家政府醫療機構,平均每10萬人有330張床位,是全國最高,但要比醫療資源,美國更多啊,也沒比較厲害,我們就幫大家歸納出三項喀拉拉防疫秘訣。那第一項,就是跟台灣一樣的「超前部署」。
台灣17年前有SARS教訓,17年的萬全準備就等這一仗,喀拉拉邦在2018年也有「立百病毒」的前車之鑑,這個病毒也是由「果蝠」傳染的,當時一個月就奪走17條性命。
所以這次中國武漢傳出病情的時候,喀拉拉邦就立刻拉響防疫警報。1月就開始在四個國際機場對旅客進行體溫篩檢,追蹤並且隔離疑似個案;2月成立一個24人的防疫小組,3月10日就宣布關閉所有教育機構和娛樂中心,禁止大規模聚會,呼籲民眾不要前往宗教場館,兩天後進一步宣布封城令,比中央政府的全國封鎖令(3/24)早了將近兩週。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每一區都設立負責處理Covid-19的專門醫院,連飯店也變成隔離病房;曾經擔任過中學教師的喀拉拉邦衛生部長「夏拉賈」,兩年前就靠防疫一戰成名,故事還被翻拍成寶萊塢電影。這回更是專訪接不完,還被封為「Covid-19殺手」、「巨星衛生部長」。這次的防疫模範生,怎麼那麼剛好都是女性領導人呀!
我們再看到第二點,同時也是非常具有印度style的「人海戰術」。
大家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人怎麼那~麼多,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雖然人口密集往往會造成防疫困難,但喀拉拉邦反而把這項劣勢轉為優勢,號召民眾擔任防疫志工,結果短短一個月內就有30萬人加入!
喀拉拉邦把人海戰術運用在病例追蹤上,分為電訪和親訪,電訪中心運用地理標籤技術定位,志工再一一打電話詢問被監測的對象有沒有出現症狀,還有專門用來防疫的20萬個WhatsApp群組;當地還成立一支「追蹤部隊」,2萬6千名經過認證的社會衛生工作者和稽查員,挨家挨戶訪查隔離檢疫者,同時出動好幾千名警察,嚴格執行封鎖令,騎機車到處巡視,看民眾有沒有乖乖待在家。
但是喀拉拉邦的經濟,靠外邦和外國的日薪移工支撐,封城沒飯吃怎麼辦?當局也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把對人民的衝擊降到最低。
原來喀拉拉邦是由左派的共產政府當家,主張人人有飯吃,和印度中央和其他地區的右派種姓色彩大不同。相較其他省份的民眾因為封城挨餓,喀拉拉當局靠2萬個「社區廚房」,填飽30萬移工的肚子,有志工幫忙煮大鍋飯,民眾甚至能依據飲食喜好點餐,至今送出800萬份餐點;地方政府還免費向每個家庭發放15公斤白米、豆類和調味料,而且送貨到府,就算學校關閉,也會送營養午餐給學童,並且提供醫療和個人衛生用品給需要的民眾。
雖然「喀拉拉模式」目前看來很成功,但專家警告,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例如印度泰姬瑪哈陵的所在地,北部城市阿格拉(Agra),先前防疫模式被大力讚揚,結果4月初案例暴增,神話破滅!不過喀拉拉邦的表現,依然可以證明財富並不是政府防疫的絕對條件。
西方資本主義的理念向來是:財富能讓民主政府,在承平時期為公眾提供服務,並且在危難當頭時,保護公眾免於傷害,不過看看美國這次的表現,或許就是因為資源太多反而掉以輕心,螺絲不知道鬆了幾百顆,反觀喀拉拉邦這樣相對不寬裕的地方,或許正明白自己沒那個本錢,也就不敢去冒險。錢多有錢多的優勢,但沒錢也有沒錢的做法,你認為資源多寡跟防疫表現成正比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喀拉拉模式 #窮無損防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進校需量體溫 在 今天開學了! 全台校園防疫大作戰| 華視新聞20200225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高中以下學校今天開學,因應疫情,各縣市教育和衛生及環保單位總動員,上緊發條!所有學生在家先自主 量體溫 ,進校門必須再 量額溫 ,如果 額溫 超過37.5度 ... ... <看更多>
進校需量體溫 在 主管機關或縣市政府相關規定,經學校防疫小組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校園防疫的重點請大家一起守護校園的安全: 1⃣落實健康管理→因應暑假期間較長及新生入學, 開學兩週內,學生#進校需量體溫。兩週後配合指揮中心、主管機關或縣市政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