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伴侶身上尋找的,是一份早年失落的愛。
靈魂之旅課的進度聊到了關係中的第三者,令人聞之色變的小三,到底關係中不被愛的才是第三者,還是先來後到闖進平淡日子的火花才是第三者。我們該怪火花太絢麗還是平淡太無味?是第三者太有魅力還是我們太無趣?至今,我想這還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就一段關係中的闖入者來看,顯現出很多值得深思的議題。
以心理發展來看,我們人生中的第一個三角習題是我們與父母的關係。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扮演了一段關係中的第三者,所謂嬰兒的全能感就在於我的世界為中心,你們都要繞著我轉以我為主,我餓了渴了倦了膩了,都有一個全能的照顧者(暫且稱母親)以心電感應來理解我,我不用開口不用說,母親就知道我需要什麼。這種全能感是一個嬰兒初始的自戀。
然而成長過程中這股自大的自戀感,會隨著需求及期待不全然能被滿足,而伴隨著對自己的挫敗感以及對分裂後的壞母親的恨意,而對壞母親的恨意又會產生對好母親的愧疚,於是成長過程中我們開始處理心理上與母親的分離,找尋替代的母親形象。因此與伴侶的關係,有很大成份來自於我們與母親關係的影子。
而與異性家長(在這稱父親)的互動也會影響著我們日後與伴侶的關係,如果一個女兒從小能被父親寵愛,那麼這個女孩就能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而建構起能夠相信世界及自己的能力;反之若是從小在父權制度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的小孩,則會習慣性地扮演卑微、被貶低、被傷害的受害者角色,在伴侶關係中也會把與父親關係的影子帶進來。
因此有很多在關係中委屈自己的女孩,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很習慣扮演屈就滿足他人的角色,背後是因為想要得到兒時欠缺的被接納、被認可的愛,而在伴侶身上尋找失落的父愛。
無論是渴求或逃避與父母關係的影子,在伴侶關係中我們不難發現自己對父母的認同或反向認同。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未完成母嬰分裂階段的成人,會如期待理想化母親對我們那般,滿足我們說與未說的需求及期待,這時的自戀需要無法如成人般理解伴侶也是一個個體,是無法如理想母親般事事以我們為中心來滿足我們的。因此若伴侶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則容易向外發展找尋另一個我們以為能滿足我們部分未被滿足的需求的對象,第三者因此而產生。
其背後有可能是因為尚未走向自我個體化,還在與理想化母親糾葛的階段;亦或是童年時期未被滿足的需求,帶到成年期向伴侶索討,期望伴侶能補足當年喪失的部分,而若伴侶無法如期達到,則會發展出其它關係;甚至是兒時與母親的依戀關係不穩定,而導致於成長後在伴侶關係中深怕被抛棄或拒絕,而不斷發展無法深入的新關係。
我個人很認同梅蘭妮.克萊因(Melaie Klein)的客體關係理論,她說:「沒有一個孩子的心能免於恐懼和懷疑,那是因為我們曾經是那麼的弱小,我們用柔弱完全需要母親照顧的身體去感受世界,而世界對我們來說則是常常存在著傷害的,因為我們無法讓世界屈從於我們的需要。當我們的需要受到挫折時,我們也就不可避免地感受到被傷害。」這也就造就了每個孩子發展出抵禦傷害的各種方式,在關係中就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問題。
當我們去愛的時候,需要我們有能力信任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同時也相信愛的喪失不是致命的。
#更多內容歡迎報名靈魂之旅課
#週日班開始登記
#星期日晚上7點到8點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