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仔細想想,你的身邊是否有人常常說「若我再努力一點就能得獎了。」「我只是沒有用盡全力。」,或是老是有人提去過去的自己並感到洋洋得意:「大學學測時英文可是拿了滿級分。」「國小時畫畫比賽總是全年級第一名。」
若這樣的話語總是從你身邊的人口中說出來的話,可能要小心為典型的「自我設限行為」。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早安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早安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分享]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 看板CareerPla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Re: [徵求]一起實踐"這輩子,只能這樣嗎"的同伴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問卦] 人生到32歲發現這輩子只能這樣了怎麼辦 - PTT 熱門文章 ... 的評價
- 關於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分享防彈真的長這樣嗎? [theqoo] - BTS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想不到花六萬多買LG電視是這樣的下場..】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自創] 往後餘生09 - bb-love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早安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在家好讀,書單 ≣
●疫情結束後,我要為自己辦一場「轉變儀式」
疫情的結束,將是你我重生的起點。
若你正好在疫情中畢業,若你疫情後要換工作、創業、結婚、出國,或是打算在疫情後展開任何新計畫,強力推薦你趁著疫情在家期間,讀一讀這本書。
你將會發現,媒體上熱中討論的景氣起伏、天災人禍,都只是數十億人每天都在經歷的「外在改變」。許多常被人們掛在嘴上的所謂「人生大事」──畢業、結婚、生小孩、換工作、升遷、退休......,也同樣只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外在改變」。
而你我人生過得好不好、開不開心,看似與這些「外在」的「改變」(change) 有關,但其實關係不大。
重要的,是要看我們遇到外在改變時,「內在」有沒有跟著「轉變」(transition)。
世界上有很多人不快樂,大家都有很多理由,但作者威廉‧布瑞奇發現,真正原因都不是口頭上說的那些,實際上若仔細探究下去,會發現多與自己「不放手」有關。
例如一位新手媽媽,明明覺得小baby如天使般降臨,生活增添甜蜜,但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就是難以自拔地天天在憂鬱中度過。why? 因為心裡還在眷戀沒小孩時的輕鬆自在。
有個退休族明明已經不缺錢,可以天天遊山玩水,結果卻罹患了恐慌症,天天靠藥物助眠。why? 同樣是無法忘懷有職務、感覺被重視的昨日。
還有一位剛升官不久的主管,同樣因為不快樂而跑來向作者求助。雖然加了薪、頭銜更響亮,但老覺得工作壓力太大,同事感情變了,職場關係緊張。Why? 因為他仍然留戀著升官前熟悉的工作內容以及常常獲得掌聲的良好表現,如今得學習當主管,變成要為別人(部屬)鼓掌的角色,不再是享受掌聲的那個人。
總之,明明好事一樁,卻因為捨不得對自己的過去「放手」,而搞死自己。痛苦的不是活著,而是我們不願成長。
不願成長的人,畢業後會帶著學生時代的心態踏入社會。計畫結婚時會帶著單身的習慣,與另一個人共組家庭。生了小孩之後,將會因為對自在生活的依戀而把孩子當出氣筒。跳槽時,會帶著前一份工作的包袱到下一份工作。升遷後,會帶著部屬的心情當主管。熟年後,會帶著對職場光環的眷戀邁入退休。然後,這種人可能會發現自己常常不開心,動輒這個不爽,那個不滿,輕則在挫敗中沮喪,重則一步步掉入憂鬱谷底。
放手、成長為什麼如此困難?
因為我們習慣透過環境來定義自己。作者說,我們對自己的判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在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處的人際關係,以至於明明生活環境變了,實際上的行為仍在不知不覺中,緊抓著過去的生活節奏。「大家都在恭喜我開始新的人生,」一位學員說:「而我卻在懊惱過去的時光不再。」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古老部落,會為不同的人生階段舉行儀式(例如成年禮),只是這些儀式如今被很多現代人視為迷信。
不,這些儀式看似不科學,其實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幫助當事人「清除過去記憶」,從今以後要時時提醒自己:別賴在過去,該成長,該「轉變」了。
布瑞奇的研究發現,我們年輕時從父母身邊脫離、開始獨立生活那一刻的心理狀態,會影響接下來我們處理外在改變的行為模式。如果我們很幸運的在人生起步階段,就體驗到轉變的滋味,日後在不同階段遭遇改變時,也比較容易提醒自己放下過去、敞開雙臂迎向未來。反之,如果在這個階段沒做好心理準備、帶著怨懟心情走進人生新階段,那麼在接下來的路途上,很容易複製同樣的行為模式,一輩子惡性循環。
《轉變之書》首版完成於一九八○年代,先後經歷兩度修訂。出版以來,蘇珊經歷了重病、喪夫之痛,也目睹了世界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災難。最新英文版於去年推出,增加了作者妻子兼事業夥伴蘇珊‧布瑞奇撰寫的「小提醒」、「練習曲」與「後記」,還有好友兼暢銷作家史戴尼爾的推薦文。
多年來,威廉與蘇珊也將這套轉變理論導入企業管理,輔導企業因應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困惑。舉例來說,科技推陳出新,如何避免在懷舊心態中故步自封? 「今天世界變化之快,」 蘇珊說:「讓許多曾經被奉為典範的組織顯得過時了。」經營環境的變化──市場漲跌、職場冷暖等等──布瑞奇指出,都是兵家常事。
重點是:當確定環境已經改變,企業有沒有跟著「轉變」的決心。身為經營者,要不要跳出原本的舒適圈(或不舒適圈)?要不要認真探索新的生意機會?他們的研究發現,那些緬懷於自己過去成功經驗的經營者,往往會錯失接軌未來的商機。
「我們面臨的改變之劇烈,是史無前例的。破壞性的改變通常來得又快又猛,影響的人也更多,讓整個社會瀰漫著不確定感與恐懼。」蘇珊在本書後記中寫道:「但人生的真諦,就在轉變之中。在轉變中,人生有希望、有創造力、有洞見、有無窮的機會,是人生大改造、人生重啟的關鍵。」
「當我們成功擺脫了過去所依戀及執著的事物,跟隨生命的邀請向新能量與新目標打開時,我們的人生也將展開新頁。」
疫情中,共勉吧。
📚延伸閱讀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肯尼斯‧克利斯汀,2017)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2020)
。兩個餌只釣一條魚(平裝版):許文龍經典人生語錄(林佳龍,2021)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早安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在家好讀,書單 ≣
我曾為自己寫過一份「快樂生活提案」(Happiness Project),我的目標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多快樂。我設計了一個進度表,要在一年十二個月當中,每個月朝一個目標努力,最後完成了《過得還不錯的一年》這本書。
這回,我要展開另一項實驗,把焦點放在:家。畢竟家如此重要,家是我進門不必按電鈴的地方,是我吃三明治不必懷疑材料是否黑心的地方。
但我發現,對於自己的家,我竟然有著各種矛盾的期待──我希望家是平靜的,也希望家能帶來刺激;我要家是安靜的,也要家是熱鬧的;要能讓我懷念過去,也要能讓我想像未來;家要讓我感到安全,但也要能容忍我冒險。
現在我終於明白,我住的房子未必要展現什麼深奧道理,它只需要是個愉快的、舒適的住處,這樣就夠了。
對我而言,「待在家裡更快樂」的意思,指的不是在牆上掛更多照片、或是換掉什麼家具。有的人會從布置、裝潢家居得到極大的滿足感,但我無法,我覺得布置家裡好累。相反的,當我不必為了選個茶几大傷腦筋時,腦袋也清楚起來。
對我而言,生活中的正念和自覺,要比花錢做這些雜事更重要。我希望能實踐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說的:「快樂的真正秘訣,就是對日常生活的各種細節,都懷著真誠的興趣。」
在我計畫如何「待在家裡更快樂」時,最先想到的,當然是老公和兩個女兒,以及家裡所擺放的各種物品。因此我決定,這場快樂生活實驗要從處理「家裡的東西」開始。倒不是因為我覺得這些東西有多重要──其實根本不重要,而是因為我知道,在很多狀況下這些東西阻擋了視線,也拖累了我的生活。
☆一件東西之所以珍貴,通常並不是因為價格很昂貴
☆一整年都沒用到,卻捨不得丟,這是什麼心態?
☆花點時間整理東西,意味著你重視東西的主人
☆外在的整齊,有助你內心的寧靜
☆把不重要的丟掉,只留下有「連結」的東西
我常想起Bob Dylan回憶錄《搖滾記》(Chronicles: Volume One)裡談他太太的一段話:
「她從來不認為快樂要靠別人,不管是我還是其他人,她向來有自己內在既有的快樂。」
這就是我想要的。我想在情緒上自給自足,不必靠別人或環境來提振,也不會被身邊的人事搞壞情緒。我發現──
☆要遠離快樂吸血蟲,也就是:抱怨鬼、討厭鬼、懶惰鬼
☆盡量點頭,但不要多管閒事
☆活得從容些,不快,也不慢
家的氣氛,其實掌握在自己手上。我的家,映照的是我這個人。如果要這個家擁有寧靜、歡樂、愛,那我自己就得把這些精神帶進家中。要讓家有家的感覺,我就得心中有家、珍惜這個家。
快樂的家,不是布置出來的有形處所,而是我必須養成的一種心態。(摘自《待在家裡也不錯》,2014,早安財經)
💁 延伸閱讀✪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葛瑞琴‧魯賓,2012)
。烏托邦的日常(葛瑞琴‧魯賓,2017)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肯尼斯‧克利斯汀,2017)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2020)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解夢體驗與教學工作坊】~學會善用潛意識的資源~2020/10/24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45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12/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4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12/19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這是我們談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的第四集。
在第三集當中,我為你分享了,我們要找到一個既「回到世俗」,又能夠「超越世俗」的努力。
那當然了!這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就會聯想到你最初的夢想、你最想要去做的事、你最想要完成的人生的任務。
可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可能會有很多的焦慮、懷疑,或者是有很多的外在因素,逼得你讓你不得不放棄。那很多人就會問我:「要怎麼樣讓自己能夠堅持下去?」
其實如果你要在你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裡堅持下去,你第一個要能夠做到的事情,就是要能夠擁有,隨時能夠幫自己找到獎賞的能力。
這個「獎賞」可以由自己定義,這個「獎賞」可能是你主觀的認為;但是你一定要幫自己找到,能夠去鼓勵自己的地方。
可是這份鼓勵的背後,它還有一個更核心的原因,就是你必須要先回答自己:「你到底要的是什麼?」
就像我在【過好人生學】的課程裡的最後一講,我有提到的是「人生的羅盤」。
我必須這麼說,每個人要的都不一樣,既然宇宙萬物它的法則,並不是為我們人類服務;所以呢,相對而言衪是公平的。
當你自己確定你自己要的是什麼,你自然而然,就可以透過宇宙萬物的法則,跟他人的運作裡面,取得你所要的。或者是精確一點講,去放大、去挖掘那些為你自己設定「自己想要的」。
就像是有時候你上街購物,假設你很清楚自己要買的是什麼,那麼你就可以相對比較容易的是,買到你要的就可以回家。
可是當你不太確定自己要的是什麼,而這個時候,你口袋裡又有一些錢;就好像你「覺得」生命好像還有一點時間、好像還有一點空間,這時候你可能就會亂買東西。
再不然就是,當你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你口袋裡又沒有錢;這個時候你上街逛逛的時候,其實你心裡會非常、非常難受。
因為你看到好多東西,都好像是很棒、你很需要,但是你卻沒有錢買。當你回觀你的人生,是不是很多時刻都是這樣?
有了資源就會亂揮霍,沒了資源心裡就會很難過。那麼其實這在反映一個現象,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在這樣的條件底下,你根本沒有辦法幫自己設定,什麼事情會讓你快樂?當你完成了什麼,你認為有價值的事情之後,你可以給自己內在或外在的獎勵。
所以如果一個人,可以在川流不息的生命體驗裡,也就是在生命的過程裡,找到意義跟樂趣。那麼社會的制約,這些重擔就會從他的肩膀上卸下來。
這個世界依然運作著、這個世界依然有他們的價值觀,你仍然是可以活在這個世界。但是你可以不必屬於這個世界,你不用被他們控制、你不用被他們制約,你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而且當「獎賞」不是從外在而來,不是透過世俗的這些規則來確定,那麼你的掌控權,就會回到自己的手上。
沒有人需要為看不見的未來而努力,或者是在無趣的一天結束之後,去寄望明天能有什麼好事情發生。
大家可以從生活裡,獲得真實的獎賞,它可能是你孩子的微笑、它可能是來自於你自己認定,你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
而不要再為了那些遙不可及、那些老調重彈,或者那些聽起來很棒、很大,大家都認為對的事情,可是他老吊著你的胃口,而讓你受盡折磨。
就拿最明顯的例子來看,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只要有錢就會快樂。可是呢,當你還沒有錢的時候,你為了追逐有錢,就已經很痛苦了!
好!就算你真的有錢,你發現當你有了錢還是不快樂;那這樣的痛苦,是不是雙重的痛苦呢?
所以呢,「心流」這樣的概念,它一再強調的就是,關鍵不在於你所遇到的事,而是在於當你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怎麼詮釋它?關鍵不在於這個世界怎麼變化,而在於你的大腦是怎麼想的?
所以呢,不管是痛苦的感覺,還是快樂的感覺,都是發生在我們的意識裡,也只存在我們的意識裡。
如果我們像是一般的動物一樣,透過這個社會給我們的刺激、反應,我們來決定自己的人生;我們等於把自己的主導權,交給了這個世界。你讓這個世界的好壞定義,來定義你的人生,那麼悲劇就是這麼發生的!
因為你完全沒有掌控感,因為就算你符合了這個世界,所要求的一切條件,你仍然會懷疑自己的價值;你仍然會問:「我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就好像是我們很容易會因為一個廣告,去引發我們無邊無際的慾望;或者是會因為老闆的一個臉色,就讓我們一整天心情不好。
如果我們不去回答,自己終究要的是什麼,那麼你的人生就注定了,是自己沒有辦法決定自己的快樂。
就像是美國的哲學家愛默生,他說的:「我們一直想像著,未來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但是到頭來,卻像沒有真正活過一樣。」
因為你的順序弄錯了,你並沒有先確定自己要的;你只是不斷的在回應,這個世界要你做的事。
所以呢,要能夠成為一個自由的人、要能夠活出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關鍵就在於你自己會不會讓自己快樂?
然而「快樂」它是一個漸近線,它不是一個絕對值。它也不是一個明確的答案。
它是我們在生命實踐的過程當中,不斷不斷要去靠近的事物;也因為你很清楚,你要不斷的靠近,你反而才會為「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的這個意識,保持一份很重要的警醒。
最後呢跟你分享,羅馬皇帝馬可·奧理略,他說的一句話。他說:「當外在事物讓你感到痛苦時,並不是因為它們困擾著你,而是你是怎麼看待他們的。」
你擁有推翻這些判斷的力量,祝福你能夠成為一個自由的人;也希望你能夠花你的人生、花你的時間,好好的回答自己:「我到底要的是什麼?」
然而我也很希望,我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能夠陪伴你,更容易的找到自己生命的答案、找到你生命的羅盤。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有興趣的話,我們在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在線上課程裡,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讓我們一起過出一個更好的人生。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這是我們談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的第三集。
在這裡呢,我跟你分享一個名詞,叫做「本體焦慮」,也叫做「存在焦慮」。
你可能聽不懂這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人生裡,任何時刻,我們可能都會問自己:「我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這是一種呢,我們對於自身存在的恐懼感。我們會擔心自己的生命沒有意義、擔心自己的存在,對自己跟他人是沒有價值的。
其實在整個生命歷程當中,我們從狂放的青少年時期,一直到相對冷靜的成人階段;我們這個問題,其實是會不斷發生的。
然而你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在童年階段的時候,這樣的痛苦其實不會太影響你;因為童年嘛!你很清楚知道,未來還有大把的時間。
可是呢,到了青少年時期,這樣的困惑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取得你的注意;因為你很清楚知道,接下來你就成年了!
可是在這樣的階段裡,大部分的人都會有一個期待,這個期待就叫做「長大以後就會漸入佳境、長大以後就會有答案」。
然而可怕就在於,等你真的長大了,到了成人的階段,或許在初期你還是充滿希望,抱持所有的目標,都有機會達成。
可是終究有一天,你會意識到,在鏡子裡面的自己有了白頭髮,不止是如此,你會感覺到自己的體重控制,越來越困難。
而且你可能也會發現,自己有了老花眼,視力沒有像以前這麼的好;隨時在你不預期的狀況底下,你會發現到自己身體有發生了一些小毛病。
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哦,你在餐廳裡用餐,你的晚餐的主餐哦,都還沒有吃完;服務生就把隔天的早餐端上來,是一樣的感覺。
這些訊號都在告訴我們,我們的時間到了!「時間」已經不站在我們自己的這一邊。可是當這樣的意識,其實往往也是來自於,我們恐慌跟焦慮的來源。
在這個時候,你會更加無法逃避的,去問自己這個問題,叫做:「我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其實這是所有心智正常的人,都會面臨的階段。但是每一個人,面對這樣的階段,會有的反應都不太一樣。
有些人呢,會忽略掉這樣的感受跟問題,他把力氣花在追求其他,讓他自己覺得可以讓自己變得更美好的事物上。比如說,更好的車子、更大的房子、 更高的權位,或者是更光鮮亮麗的生活形態。
在現在這個時代呢,還有一些人會去追求醫美,用盡各種手段,去維持一個年輕的外貌,讓自己「感覺」時間還站在自己的這一邊。
可是這樣的追求,好像短期都能夠達到一些安慰的效果;然而你會很快的發現,這一切的追求都沒有用。
那種「幻滅感」,就像是錢再多都不會快樂,或者是追求更高的職位,心裡也不會有平靜。
當照著鏡子看自己,用盡醫美的手段,讓自己看起來年輕;可是你都無法逃避,在這個表皮背後的那個靈魂的焦慮。
這個時候你會感受到,所有的證據都在告訴你,這樣的努力是沒有用的,方向可能錯了!
然而當你還不醒悟的話,就好像是我在【過好人生學】裡面,一直談到的一個現象,叫做「堅持症候群」。
有太多人抱著一個信念,叫做「戲棚下坐久了,就是自己的。」;按照過去的信念跟想法,一路堅持下去,就可以過上一個好人生!
然而呢,我必須很真實的告訴你,戲棚底下坐久了,並不會是你的,你只會得到滿身灰塵。
因為你可能沒有真正搞清楚,會讓你生命變得更好、 會讓你的人生過得更好,的核心關鍵究竟是什麼?
那當然了,也有些人會選擇直接攻擊這些焦慮感。比如說,當他發現自己變胖了,就開始節食。
或者是當他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該有的重視,他就去讀那些可能是成功、勵志的書籍;或者是,去學「怎麼樣跟任何人都能夠聊得來」?
然而這樣的努力,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可能也會發現,這樣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其實也沒有什麼效果。
因為有一個是我們無法逃避的事實,就是不管你怎麼樣照顧自己的身體,它終究會老去。
如果你擁有了更多的自信,可能會因為這樣子,跟朋友發生了摩擦;如果你花時間在經營朋友的關係,你可能就會忽略了,自己的另一半跟家人。
你會感覺到自己喔,越努力越挫折。然而這樣的現象,就很像是我在【過好人生學】裡面談到的,叫做「熱情症候群」。
當你把你的生命,不斷的去「追求熱情」,很快的你會發現,到最後你不會在任何事情上,得到深刻的累積,你只是在不斷的「追求」而已。
那麼就在此刻,當很多的嘗試,都發現沒有什麼效果之後;有些人就會選擇放棄對這個世界的努力。他們把這些事情、這些想望,甚至於這些疑問,全部都遺忘;把自己關在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裡。
表面上他看起來,好像是他找到了一個鄉下的地方,開了一間農舍,或者是呢,他開始培養自己個人的興趣。然而有些人比較糟糕的,就是選擇用酒精或藥物來麻醉自己。
其實像這樣子昂貴的興趣,或者是另類的消遣,或許可以暫時轉移我們的注意力;但是關於「自己的人生只能這樣嗎?」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回答。
所以其實當你聽到這裡,假設你感覺到人生怎麼那麼絕望。事實上,我想要跟你分享的,跟Csikszentmihalyi談的《心流》,並不是要創造你的絕望;反而是更直指核心的,讓你去回答:「這輩子只能這樣嗎?」這個問題。
不是企圖用忽略的,也不是企圖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更不是用一種「放棄」的姿態,去看待這個問題。
多數時候,當我們心中升起「這輩子只能這樣嗎?」,當這個問題一生起的時候,第一時間,你有真實的回到自己的生命裡?
還是你活在一種虛妄的想像,你總覺得只要得到什麼、只要有了什麼,或者是只要把什麼你不要的拿掉,你就可以快樂跟幸福。
其實只要你有這個想法,基本上你就已經注定了,你跳脫不出這樣的焦慮感。
其實每當有人問我:「要怎樣過出一個好人生?」我說這個問題很大、很難回答;但是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說明的話,我會說:「要過一個好人生,那麼你就要去找出那個,回到世俗卻又超越世俗的努力。」
「回到世俗」,意味著你不要跟你的真實生命脫鈎,也不要企圖想找別的東西來取代,這叫「回到世俗」;但是又超越世俗,什麼叫做「超越世俗」呢?
那就是不管這個世俗、這個生命,給你什麼樣的任務、挑戰跟問題;你都要靜下心來問自己,你自己在乎的是什麼?究竟自己要的是什麼?
今天這樣的問題,之所以會吸引你的注意力,到底引起了你心中的什麼部分?只有你能夠去找到那個「回到世俗」,卻又「超越世俗」的努力,你才能夠真正活出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那如果你再問我,怎麼樣用一句話,來說明【過好人生學】能夠帶給你的幫助?我會說:「這一門課是讓你學會,怎麼樣讓時間變成是你的朋友。」
我們都知道在生命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內在的焦慮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因為我們會懷疑自己的定位跟價值。
然而你只要能夠找到那些有意義、值得你努力的事情,並且用正確的方法,這就是在我課程裡面,談到的「四個重要的能力」。
那麼我想「時間」會成為你最好的朋友,因為時間會把你人生的意義,去做倍數的累積。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我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有興趣的話,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過出一個更好的人生;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輩子 ,只能這樣嗎?, profile picture. Log In ... 本書,是這套計畫所有技巧的精華呈現。 See All. Related Pages. 鋁行の意義. Product/Service. ... <看更多>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Re: [徵求]一起實踐"這輩子,只能這樣嗎"的同伴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Re: [徵求]一起實踐"這輩子,只能這樣嗎"的同伴 ... 我想請問一下有人看完這本書有開始確實實行計畫的嗎? ... 這本書用行為心理學的方式提供持續下去的方式.所以推. ... <看更多>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在 [分享]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 看板CareerPla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標題是一本新書的書名
我在商周看到這本書的書摘
書我還看過
不過想說這本書也許會對一些網友有用
下面是商周的書摘
===========書摘======================================
你,到底怎麼了?
我正在開車回家的路上。週末剛參加完朋友小馬的婚禮,在他
們家待了整晚敘舊。我大一時就認識小馬了,這些年來大家的
感情日漸深厚。
那個下午,大家滿心祝賀小馬和他的新娘蘇珊,但我卻老想著
小馬的小弟彼特退縮的模樣。認識彼特時他才六年級,但大家
都認定他將來會成就非凡。他聰明伶俐,全身散發著個人魅力
,熱情洋溢,好動活潑,有種天生對生命的熱情投注,讓家人
和朋友深深著迷。他天資聰穎,跳級就讀,一年到頭在籃球場
上廝殺比賽。
自從他們家搬到東岸之後,我和彼特漸漸失去了聯絡。雖然如
此,我還是從小馬那裡得知彼特不如意的生活──以低空飛過
的成績從高中畢業,之後又從大學休學,只因他掙扎著想「追
尋自我」。這場婚禮,是多年後我第一次再見到他,原本還期
望見到一絲之前的活力朝氣,也很希望再度和他取得聯繫,但
我壓根沒想到,見到的會是這樣一個彼特──那道光芒已經消
失了。
在排演婚禮晚宴時,彼特始終保持距離。我試著找他說話,他
卻以時差為由躲進房間休息。隔天他出席了無法避免的結婚典
禮,在接待時他義務性的應酬交際,卻一直避開我的視線。以
往總能在眾人間施展個人魅力的他,現在看起來卻是既僵硬又
了無生趣。他還是說著該說的話,但當他跟親朋好友談到未來
的計畫和自己的近況時,卻給人一種過度開朗的感覺。
我心裡知道,他並沒有長大。隨著時間飛逝,他的光芒已經消
失了。他還是假裝世界就在他的腳下,但我從他身上看到一種
「心死」的狀態,或許是因為我意識到,這個世界已經遺棄他
了。那個野心勃勃、極富想像力、總是令人驚豔的小孩,那個
在夏日夜晚陪我到湖邊散步、一起去吃冰淇淋、在我還沒拿到
學位就開始叫我「博士」的小孩,已經不見了。
婚禮隔天,我把彼特叫到一旁,想知道為什麼。一開始他閃躲
我的問題,但當我把對話轉移到這幾年的生活時,他緊咬著唇
,低頭強忍著淚水,終於開始說話了。
「我知道自己完蛋了,好嗎?沒想到我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彼特支支吾吾的道出了他的故事。他們搬家的前一年,他決定
不再做個「完美的學生」。他深信只要願意,隨時都可以在中
學時回歸正常。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我老是告訴自
己,明年再來好好唸書,但總是做不到。」他說:「明年來到
時,又覺得拿來唸書很不值得。一段時間後我告訴自己,我根
本不在乎。」
彼特不明白的是,當一個人放棄某件事之後,想要回頭並不那
麼容易。當他決定不想再當個乖學生,他便開始往不同的方向
去了,把某部分的自己遺忘在一旁,過沒多久就再也不記得自
己曾經是誰了。「籃球」是他唯一還在乎和拿手的事,但他再
也無法靠天賦從比賽中脫穎而出。他還是加入球隊練習,但在
夏季聯盟賽中卻不怎麼努力。高三時,和他一樣優秀、卻比他
更努力的對手出現了。儘管如此,當年他還是郡內得分排名第
三的主力球員。
但是後來,他竟然眼睜睜讓一件毀滅性的事情發生。高中的球
隊晉級州冠軍賽,但彼特這位主力前鋒卻因為成績不佳,政治
課瀕臨被當。他的老師破例給他一次機會,只要他寫出兩頁任
何和憲法有關的文章,就讓他過關。
他沒有寫。
「最讓我痛苦的是,我並沒有決定不寫,我就是讓期限過去了
,之後自己也無法解釋為什麼。球隊找人替代我,但在第一輪
就被刷了下來。我讓每個人失望──球隊、家人,還有我自己
。」 籃球失利之後,彼特變得畏懼退縮,也沒有試圖振作自己。
他第一次直視我的眼睛。
「告訴我,醫生,什麼樣的人會做出這種事?」
我回答不出來。只能深呼吸,繼續聆聽。
整段談話中彼特始終顯得相當困擾。我開始建議他接受治療──
雖然這是制式的回應,我還是感到很不自在。身為一個心理醫生
,我了解這樣的情況,我不認為治療會有什麼幫助。現在,連我
也感受到那種痛楚了,是他的絕望感染了我,還是,有什麼是我
沒有發現到的?
在你空虛枯竭之前……
在開車回家的路上,我了解到像彼特這樣的案例,其實大有人在
。我想到前年來接受治療的文斯。他的故事和彼特的不盡相同。
又或者,其實是相同的?我看到了什麼?我沒看到什麼?
文斯不是眾所矚目的明星,他不像彼特擁有天生的魅力。雖然聰
明伶俐,他看起來卻有點迷惘,跟彼特一樣垮著張臉。此外,他
身上似乎還有些什麼東西,是我無法觸及的部分。我記得他溫順
的陷在躺椅中,注視著地毯,年紀還輕,看起來卻非常老。他訴
說著破碎的夢想和不順遂──他做的事,沒一件成功的。他錯失
了許多機會和捷徑,一切變成了迂迴的徒勞無功。
我還想到了愛麗絲。她原本生活一路平順,但進入法學院的第一
年,她認為一切都沒有繼續的價值,因為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放棄學業之後,她以為花點時間旅行,可以幫助她理出一點頭緒
。但後來她發現,根本沒有自己能做的事,也沒有她想做的事。
很快的,愛麗絲感到生活毫無目標,對自己產生懷疑,她開始相
信,自己已經過了人生的高峰,正在走下坡了。
我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回到公司開始翻閱舊檔案。一個個像彼特
、文斯和愛麗絲這樣的人,來找我時都是一樣的失神憔悴。為了
找出這些人的關聯性,我開始尋找他們童年生活的相似度,然後
,我想到了克蕾莉莎。她是我女兒的幼稚園同學,對學校生活充
滿熱情,雖然講話有點結巴,但她很聰明,並沒有任何學習上的
障礙。身為復健中心的諮詢顧問,我見過很多有嚴重學習障礙的
案例,克蕾莉莎沒有這樣的情況,我也找不出任何事會影響她的
熱情和專注。但就像彼特、文斯和愛麗絲一樣,她就是退縮了,
也不想做任何努力。
我瀏覽了一堆案例,包括小孩以及他們的父母,了解到我所看到
的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現象。我的對象是由大人、夫妻和家人組成
的。百分之八十的父母將他們十來歲的小孩帶來,大都是擔心他
們在學校裡的表現。他們有些就像彼特,潛力十足卻漸漸消耗殆
盡。我成功幫助了一些兒童,但有些結果我並不滿意。他們到底
有什麼不同?他們需要什麼?我不知道,我想別人也無從知道。
闔上檔案時已經很晚了,我並沒有找到彼特的答案。除了對彼特
以及其他人的感情和關心之外,他們的掙扎觸動了我心中的某部
分。我決定要為他們做點什麼。然而,我知道從表面著手,大都
徒勞無功,於是我想要和這些人──這些和我檔案裡的案例一樣
臉孔的人──接觸,在他們變成像彼特、文斯那樣空虛枯竭之前
。但是,該從何處著手呢?
然而,我發現之前關於「低成就」(underachievement)的研究
,大都集中於外在行為或學業成績的表現,而不是個人內在的體
驗。大家對這類主題的興趣,於一九七○年代曾經達到一個高峰
。理論上的概念和方法交互影響,日趨成形,心理治療的標準模
式也因應而出。但是因為沒有確實可信的結論,只撐了兩年多。
「團體治療」感覺比較有展望,但是關於家庭群體治療,並沒有
系統的方法可以驗證。
我將搜尋範圍擴大到其他領域,最後找到社會心理學上的「自我
挫敗行為」(self-defeating behavior):有些人會有種莫名的
傾向,面臨機會時故意放棄努力而招致失敗。終於,我找到了一
絲線索。
潛能無法發揮是相互影響的議題。只要父母親、老師、治療師,
還有其他亟需新方向的人,大家一起努力,就可以找出希望和解
決之道。我從「自我挫敗行為」研究開始延伸,發展出一套關於
低成就的全觀視點,可以提供全新的方向。總結最好的方法,就
是以深入而多元的方式面對問題,反轉這些導致低成就的誘因。
為了完成這項實驗,我們同時把小孩放到心理研究機構的同儕團
體中,父母親則到父母教育團體中,全面展開家庭治療,並在四
個半月當中,和學校當局以及老師密切聯繫。以此方法,我在一
九九○年提出了「極限潛能計畫」(Maximum Potential
Project)。用這個獨特的技巧,我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孩子們改變了對生活和學校的基本認知,他們變得活力十足,也
能夠全心投入。
想改變,但不知該怎麼做
一九九三年,我在舊金山國家公共廣播網KQED電台接受專訪,談
論這個「極限潛能計畫」。我本來以為關切這個議題的是家長,
但聽眾的發言卻漸漸變成「你剛才描述的人就是我,我就是那種
不交作業、喜歡跟學校作對的學生,直到現在還是渾渾噩噩。我
想要改變現狀,但不知道要怎麼做」。
接下來的數週,我試圖從科學研究調查裡尋找答案。以前我曾做
過關於自我價值的研究,這些研究集中於人們所重視的東西,還
有他們用來衡量自己的標準、對自己的信仰,以及世界對這些目
標和行動的影響。我相信這些議題都是層層相關的。
那天晚上打進來的聽眾,有一半以上並非求救的父母,而是想要
改變自己的成人。接下來幾天,我和同事開始研究如何幫助彼特
、文斯、愛麗絲,以及其他像他們一樣無法發揮潛力的成人。我
想要看著他們從槁木死灰,變得活力十足,全心投入生活。
我當然知道很多成就低的人,是甘於平凡庸碌的。但更多的人就
跟彼特、文斯和愛麗絲一樣,墜入漫長而自我折磨的過程,深深
感到失望、痛楚和後悔。詳查他們面臨的問題之後,我得到一個
重要結論:我在這些人身上看到的模式,幾乎是世界上大多數人
的通病。
我發現人們總是對自己的生活設限。事實上,人們似乎覺得擁有
夢想是很尷尬的一件事;他們比較傾向搗毀夢想,而不是追求夢
想。對於個人不足的地方,他們勇於承認,但卻不敢面對內心真
正的想望。明明心裡想做得更多,但還是消極以對。而且,越來
越多人訂好計畫後,很快又以各種形式退縮,這顯然也是一種「
低成就」的現象。總之,成人低成就的情況,是日常生活中「慣
性墮落」的延伸,例如看不完一本書、老是拖延減肥計畫、無法
按時回信等等。
更糟的是,大眾文化很能接受這種狀況,這個世界並不怎麼重視
在逆境中力爭上游,或是堅持個人理想、長遠奮鬥這類的價值觀
。我們喜歡有趣、快速和容易的事情。我們對天才和奇人比較有
興趣,而不是一步步朝向目標邁進的人。像保羅.班揚(Paul
Bunyan,傳說中美國拓荒時期的伐木巨人)這位民族英雄,他之
所以成為傳奇,是因為他的天賦異稟,而不是過人的努力。現代
的超級英雄也都是靠時髦科技或超能力取勝,從不用吃苦耐勞。
為了避免辛勤耕耘的勞苦,於是我們降低標準。從公司機構到公
共政策,甚至細微到日常生活,我們任由這樣的低標準滲入其中
。廣告商老是告訴我們,要年輕並跟得上時代,就不要去管什麼
歷史文學或世界大事,而且要提防所有對這些知識有興趣的傢伙
。二○○○年美國參議院大選時,一位畢業於長春藤盟校的參選
人說他從沒聽過懷特(E. B. White,美國二十世紀著名的散文家
、詩人和評論家),用這招來凸顯自己的「平民」特質,避免洩
漏出自己優秀的才識。
在低標準的環境中,我們理所當然的降低對生活的期待和情感上
的想望,降低對人際關係、自我認知、學識教養,以及個人成就
的期待和需求,幾乎無人不受影響。
大眾文化崇尚即時和時髦科技,凡事給你省時省力的承諾,遠大
的理想變得不值錢,連英雄也開始追求流行。當我仔細檢視自己
的生活,發現自己有時也會拖延一些曾經很重要的事,把它們延
到「未知的將來」,壓抑自己的夢想。
很不巧,會自我限制成就的人,通常會習慣性的避免這種承諾。
為了發揮最大潛能,你一定要摒除積習,學習新的技巧。當你明
確的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依計畫循序漸進,就一定會成功。否則
,就像一直撞上玻璃的蒼蠅一樣,永遠都會遭遇無形的障礙。
本書是一張地圖、一套計畫,也是一整組的工具。它是「極限潛
能計畫」所有技巧的精華呈現,包括了研究成果,以及超過二十
年的臨床經驗。它提供了實用、有效率的方法,讓你可以突破障
礙,了解自己的極限潛能。
不想發揮自己的潛力,只讓它維持在最低限度,這是一種退縮,
也等於是放棄了自己的最大權益。相對的,「成就自我」不只是
人生的主要任務,它也可能是你一生中最驚險刺激的探索旅程。
(本文摘自前言)
=======================================================
這段前言,讓我看到好多這個版網友的影子
所以我把它po出來,希望對一些人有幫助
如果您對現況不滿
如果您想改變 卻不知怎麼做的時候
也許去讀一下這本書是個不錯的開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5.88.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