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2021/7/1-7/8 #芽比兔藍芽啟蒙教育故事機:https://gbf.tw/yftsv
本來要拒絕卻又死灰復燃的合作文。
➡️網誌詳細好讀版:https://ppt.cc/fn3uax
=====
老實說在小櫻桃出生前我就有在挑的就是故事機,
因為想給她更多的聽覺刺激、學習、安撫或是陶冶性情,故事機的好處實在不用多說,又能用很久。
但不論是來找我的廠商或是我自己看的,
都不夠讓我滿意(我要求很多),連試用我都婉拒了...(揮手)
不過其中一家「芽比兔藍芽啟蒙教育故事機」,
我看了一下覺得優點真的很多,也都是我想要的功能,
於是決定試用看看~(反正不用錢😂)
雖然是我覺得不錯的產品,
經過長期觀察下來小櫻桃的反應普普(去年12月到今年4月),
真的是那種要拍一張業配照片都拍不出來的那種地步,十分可惜…(我也不好意思硬接和推薦給大家)
然後心想:
「原來小櫻桃對故事機這麼無感,好險我沒自己掏錢買。」😂
不過,我畢竟是職能治療師,老實說不怎麼怕買到雷,
反正我的專業就是一定有辦法讓孩子能開心地用,只是時間點的問題。
🤔當時想說總不能厚臉皮請廠商讓我用了幾年再合作吧?
就在四月我下定決心要婉拒合作時(還給人家試用這麼久), 小櫻桃居然變得如獲至寶一般愛不釋手,看到會笑得開心(我驚呆😳)
不得不承認,直到現在,很多時候我真的必須感謝它(擦眼淚):
1.它陪伴小櫻桃很多入睡前掙扎時光,安撫音樂與小夜燈真的很好用!
2.手想要亂拿東西玩的時候的替代品(因為有光線有聲音)
3.無聊和玩耍的時背景音樂、童謠、故事和英文
因此,若爸媽們買了什麼好物給孩子,他們不買單時,
先不要太沮喪或賣掉,說不定哪天就會死灰復燃,哈哈。
我有不少合作都是這樣,之後會陸陸續續分享給大家。
(如果是跟我的團,不知道怎麼跟孩子使用的話可以問我)
=====
提一下 #芽比兔藍芽啟蒙教育故事機 的功能給在觀望故事機的爸媽們參考:
一、外殼是與奶嘴相同食品級矽膠材質:整隻白色沒有染料塑化劑
>>>>這是我最看重的一點!!
1. 除了可水洗及中性清潔劑清洗外,也可以使用消毒鍋高溫消毒!(註)
2. 矽膠外殼可以隨意地壓、捏、可以擦洗還可以咬
(安全很重要呀!)
3. 很輕、很好抓拿,寶寶抱著很舒服又不會硬梆梆,可提供觸覺刺激與手部動作練習。
(我的是大象和熊,一隻裝著用、一隻可以玩)
4. 雖然沒有說可以摔,但我個人覺得蠻耐摔的,畢竟故事機的本體內部大多是空氣~
二、藍芽功能:能夠當藍芽播放器
>>>>可以用手機放一些故事類的app,讓孩子不需要直接碰到手機,我覺得蠻好的!(不過我常需要用手機工作就比較少這樣)
三、錄音功能:童言童語、親子對話都能一鍵錄起來
>>>>小櫻桃最近有誤打誤撞按到,錄了一些可愛的小聲音
四、擴充功能:內鍵大容量記憶卡,可自由新增任何自己喜歡的音樂及故事
>>>>這點是我列入必要條件的。
因為我還是有自己想給孩子聽的東西,可以抽換記憶卡是必須的!
五、夜燈功能:柔和燈光適合睡前安撫寶寶,療癒又溫馨
>>>>這點實在很棒,它可以自動變換、用遙控器轉換或用手輕拍換色。
小櫻桃超級愛,拍一下就換顏色很有回饋感,她很快就學到這個因果關係,十分有成就感!
六、遙控選曲:24鍵多功能遙控器,icon清楚標示,選曲不費力
>>>>遙控器或機身上的按鍵都很方便
七、內建歌曲:有6000分鐘,不怕播完只怕聽到睡著
1. 聽得時候常常會有人生跑馬燈,哈,因為太多老歌了!!
連我媽媽都勾起了兒時回憶,是不是有夠復古?
長輩立刻有共鳴,育兒時更有互動!😂❤️
但確實就沒有什麼代表性的兒歌可以取代過去的歌曲呀,芽比兔根本精選集呀~
2. 口音咬字是我們所習慣的腔調!
3. 有李豔秋姊姊和孫越叔叔說故事,超棒的。
4. 我最常使用的是「睡前安撫音樂」和「小耳朵小古典」,安撫作用棒棒👍
=====
然而在使用的過程中,有一點我必須說,就是「音質」。
我比較無法接受,認為相較於其他硬殼的故事機,它的聲音有點悶悶的、不夠清楚,後來詢問了廠商,他們表示:
1.因為提示音在機板中,無法調整音量,之前太大聲,所以透過程式進行壓縮降低音量,但就讓提示音聽起來會悶悶的。
2.故事機中收錄的音檔:
分為早期類比錄音及近代數位錄音兩種,由於此兩種收錄方式及後製技術不同,因此在音質上會有些許差異。
例如在世界名著單元中的《小英的故事》及《天方夜譚》就是以數位錄音錄製的,其音質就會比中英童謠部分更加清晰。
3.音箱設計:
考量到寶寶使用的安全性,這台故事機在外觀(材質)設計上,我們提高了安全矽膠的使用比例至80%(上方造型套),而硬殼塑料部分則減少至20%(底部音箱燈座)。
這樣的設計讓寶寶在使用時能夠減少被碰撞受傷的風險,同時可安心啃咬、清洗消毒的面積也大大提升。
為了降低硬殼的比例及提升寶寶在使用時的機動性,我們盡可能地減少底座音箱的材積及重量,但這樣的設計也使音箱空間受到壓縮,因此在播放時多少會有聲音互撞而影響音質的問題產生。
=====
經過說明後覺得可以理解與接受,
而且我看網路上的評價、身旁用過的朋友及我找來試聽的人都覺得音質沒有我講得這麼不OK,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可能真的是我耳朵的問題,哈😭😅🤣
其實歌詞和故事都不會含糊不清,是能聽清楚的。
🙋♂️本來就沒有100%完美的產品,
而芽比兔藍芽啟蒙教育故事機實在是瑕不掩瑜,
所以歷經漫長的確認與使用後,我才覺得可以開這個團購,
跟爸媽們分享囉!
======
【團購網址】芽比兔藍芽啟蒙教育故事機:https://gbf.tw/yftsv
*時間:2021/7/1-7/8
1. 1+1組合優惠---購買故事機可以以$100加購額外任一款造型矽膠套(造型矽膠套原價$380)
2. 購買故事機即贈小禮---魔術調色盤畫冊一本(一台贈一本,可累贈,款式隨機)
3. 滿額禮:網址中的產品都可以加購喔!
若消費滿$2500送防滑矽膠餐盤;消費滿$3000就送兒童數位相機(皆可挑選款式,滿額好禮不累贈)
======
除了團購,這篇同時也是抽獎文唷!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7月8日 23時59分止 (台灣時間)
🔴參加辦法:
1.按讚或追蹤「 黃彥鈞 黃老斯」的粉專
2.按讚並公開分享此抽獎貼文
3.在貼文下方留言您喜歡芽比兔藍芽啟蒙教育故事機的什麼功能?每人限留言一次
🔴將會抽出一組兒童電子液晶手寫板(款式皆隨機出貨)
(文末有圖)
🔴將於7月9日貼文下方公布得獎名單
(本次活動不寄送海外,請多多包涵)
======
(註)矽膠套可以使用什麼消毒方式?
建議第一次使用前可以「煮沸後關火靜置的熱水」方式消毒。
矽膠套適用所有一般消毒方式,說明如下:
➔ 蒸汽消毒鍋
➔ 紫外線消毒鍋:較不建議長期使用,因容易加速矽膠產品老化、變形、霧化或脆化,但這在安全使用上是無妨的,只是讓產品加速汰換時間而已。
➔ 沸水消毒:將水煮沸後關火,再將矽膠套靜置水中3-5分鐘,請避免觸碰到鍋壁,以免接觸面溫度過高。
p.s 洗碗機不建議哦!因為容易造成刮痕,也會加速汰換速度
芽比兔幼兒啟蒙教育故事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
這是 我的專業 英文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病毒之前發揮專業】#呼吸治療師
年紀不過 20 出頭的 Ollie,已經在其中一個受疫情打擊最大的國家──美國,第一手目睹了全球疫情造成的慘痛影響。
在 2020 年年中,當美國已經完全陷入 COVID-19 的災難時,他仍選擇義無反顧地赴美。
他的工作主要是跟著呼吸治療師,查看病人的肺部問題,為他們進行氧氣治療,或使用相關儀器擴張他們的肺。而這也是為什麼在新冠肺炎持續延燒的今天,這些診療人員所扮演的角色越發重要。
「我沒有把自己當作在美國的外國學生,」他說。接著,他以穩健的嗓音續道,「作為一個 RT 學生,這是我必須面對的事。我不怕病毒,不是因為我輕率,而是因為這是我的專業。」→
● 這裡看英文版本:“I can tell you how close I am to a COVID patient”: what does the life of an RT student in America look like? >> https://bit.ly/3fcuNYt
▍Email 訂閱《全球事件簿》接收世界消息 >> bit.ly/2PfOGnb
▍新刊上市《走進真實矽谷》>> bit.ly/3uLqf0q
▍2021 全年份季刊一次訂 >> bit.ly/3bfZJEW
這是 我的專業 英文 在 椪皮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課程心得|鋒哥-學會OKR,在2021年快速成長」
先附上好讀版:https://vocus.cc/perspectivesofpon/5fe453bcfd897800018fa3a5
簡介一下OKR(Objective & Key Result),目標與關鍵結果。是用在企業或是個人設定目標並且執行的一種架構。
一、在寫OKR之前,要先搞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推薦『深度職場力』
這是我今年看到最好看的一本書,非常感謝朋友推薦。因為可能看我文章的很多人也是年輕人,因此非常推薦大家看一下這本書,感覺可以把在天空上的想法,拉到地面上來實行。
簡介一下這本書的作者 Cal Newport,是『深度工作力』的作者,但是這本書不是在教你怎麼在職場生活,而是告訴我們面對真正社會與職場時,我們應該要專注在什麼事情上?以及究竟要怎麼愛上自己的工作?
首先,開頭作者就告訴我們四個規則:
1. 不要追隨熱情
2. 技能的重要
3. 自主性的重要
4. 使命的重要
一、不要追隨熱情
在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因為擁有熱情而成功的藝人、富人、商人,讓我們的價值觀漸漸偏向『追求夢想=就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不做,因為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不想,因為這不是我的熱情所在,甚至連選男女朋友都變成,我們不適合,所以不要在一起。那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不是我要的。我們不能知道我們想要什麼,但我可以知道我們不要什麼。這是我過去最常說的話,也是一般「熱情假設」的書籍所說的。
在過去的幾個月當中,我一直在尋找我的熱情所在。然而作者的第一句話就打臉我的想法,我立刻去買這本書來看,我想知道,為什麼作者會這麼主張。因為我跟作者所例舉的一般年輕人一樣,以為左思右想就會找到一個我會非常有熱情的工作,然後我就會從此跟賈伯斯一樣,發展出獨一無二的產品,成為一名成功人士。
但是這幾個月,我並沒有因為「找到熱情」這件事,讓我比較有方向,反而更迷惘、更焦慮了,也因為害怕自己所選擇的領域或是工作其實並非我的興趣,而一直駐足,不敢前進也不敢輕舉妄動。但其實,此刻最需要的正是『嘗試』。
後來我發現,當我認為我的某個行為或是言語對別人的生命產生意義的時候,我會感覺無比滿足。但是我不知道有什麼方式可以達到,我以為教英文可以,我以為做課程可以,我以為就是待在食品業不行,但是,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要達到這件事情,需要的並不只有「熱情」。
前幾天我也看了博恩在Ted上的演講,他強調,興趣會驅使人沒有目的的去做一件事情,最終找到自己的去路,也讓他現在成為破百萬訂閱的youtuber,是不是就跟這本作者所主張的相反呢?「熱情」才是職涯的根本呢?
但反觀博恩在爆紅之前的生活,先不管他原本就是一個超級學霸,在下班之後仍然對自己的興趣不離不棄,並且刻意練習了六年以後,最終才在某一天突然爆紅。到底是因為熱情讓他能擁有今天的成就,還是因為那刻意練習了六年累積出來的實力呢?到底是因為原有的熱情讓他能堅持下去,還是在過程中不斷精進的實力,讓他更能堅持下去呢?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一個「一開始就極度熱愛的工作」,還是「有點興趣,但做到頂尖之後擁有高度成就感、自主權而引起興趣的工作」呢?
二、技能的重要:讚到沒人可忽視你
作者提到「熱情思維」與「技能思維」最大的差異點。熱情思維是強調工作提供你什麼價值,而技能思維是強調你在工作中創造什麼價值。
「熱情思維」
作者提到,當你以熱情思維的基礎面對職場時,專注在工作能夠帶給你什麼,你會很在意那些不如意的事,然而剛入職場時的「基層工作」又是如此的繁瑣,不論是上司指派的任務或是組織官僚體系給人的挫敗感,都會讓你難以招架。第二個問題更重要,驅動熱情思維的深層問題(「我是誰?以及「我真正熱愛什麼?」)通常無法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卻會讓人更加迷惘。
「技能思維」
作者認為:精彩的職涯往往會有錯綜復雜的起源,不是單憑追隨熱情就能開創出來。『你應該讓自己讚到沒人能忽視你』,別人自然就會找上門來。與其把時間花費在尋找自己到底熱愛什麼,不如找一個有興趣的領域,專注地把自己變強就好。
我的理解當中,作者並非否定「熱情」會對工作帶來正向影響,而是在剛開始進入職場的時候,就想要一步登天的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並且配得上那個熱情,是很不切實際的。
作者也提到不適合套用技能思維的三項特質:
1. 那個工作沒什麼機會讓你培養珍貴稀有的技能,從而脫穎而出
2. 你覺得那個工作重視的東西沒什麼用處,甚至還對世界有害
3. 那個工作迫使你和討厭的人共事
也就是說,除了這三個特質必須避免,「把工作做好」比「入對行」更為重要。
那要怎麼「讓自己讚到沒人可以忽視你」呢?
1. 刻意練習:鎖定困難的活動、精挑細選演練的素材來挑戰自己最需要加強的地方,然後取得立即的意見反饋。
2. 建立五個技能思維者的習慣
a. 判斷自己是處在哪種職涯資本市場:贏者通吃市場(只要專注於一種技能的增進就好,多半為藝術或是創作類型的工作)、拍賣型市場(要有多種不同的職涯技能湊成獨特的資本組合)
b. 找出應該全力追求的資本:找到眼前那些讓你累積資本的機會,然後全力追求
c. 定義明確目標:這一步OKR就能幫上很大的忙了
d. 積極尋求挑戰與批評:刻意練習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積極的徵詢意見反饋,即使那意見把你覺得「好」的東西批評的一文不值
e. 鍛鍊勤毅力:這邊所指的應該就是更常聽到的恆毅力。
三、自主性的重要:夢幻工作的萬靈丹
夢幻的萬靈丹:「在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上給予一個人更多自主性,可以增加他的幸福感、投入度和滿足度。」
作者提到「自主性」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但是『自主性是要拿職涯資本來換的。』
也因為自主性的魅力,讓現在越來越多人想要投身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因為不論是工作時間、工作內容,都能夠自由分配,擁有對工作的完全自主性。但是,往往擁有不夠多的職涯資本情況下的貿然追求更多自主權,會導致很危險的後果。聽過一個說法是,先待在一個工作好好的累積實力,等到兼職的收入能夠達到正職收入的兩倍時,才是你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的時候。
相同的,在職涯資本不夠多的情況下,貿然去「要求」更多的自主權,也是一個很危險的決定。作者舉到露露為例,露露第一份工作作為基層的「軟體測試員」,應該要是特別想掙脫無聊工作的一個職位,但是露露不但沒有這麼做,反而想辦法熟悉執行公司軟體得UIUX系統,然後自己學會寫程式化腳本,最後跟公司要求每周只工作三十個小時,去修哲學學位。如果露露沒有在公司努力讓自己讚到沒人能忽視你,反而在第一年的時候提出這個要求,那公司可能要你辭職算了。
四、使命的重要:小處著眼,大舉行動
使命,也像其他美好的特質一樣,你必須用職涯資本去交換;沒有職涯資本作為後盾時,使命注定曇花一現。
我認為我的使命是:所說的言論或是行為能夠對別人產生意義。是不是很抽象?就像作者說的,使命是很難以捉摸的。我們必須在接近頂尖的時候,看見鄰近的可能性,才有辦法真正的了解確切自己的使命,在接近頂尖以前,那個使命都是虛無飄渺。
作者強調:「使命的追尋,需要先壓抑我們對職涯抱持的浮誇空想,耐住性子,把發展的順序先搞對。」
作者也提到,嘗試了解自己使命的方式:打造出MVP(最小可能性產品)或是那項產品令人津津樂道或是在有助於眾人口耳相傳的地方發表。
回頭說說我,我今年想要達到什麼目標呢?
這邊先讓我前情提要一下介紹我自己,我目前的工作是在家中幫忙,家裡的公司是賣『火鍋湯底』的廠商,有麻辣、咖哩、泰式酸辣、昆布、牛奶等等口味,主要銷售給店家(to B)。 身為一個職業打雜小妹,我做的事情包山包海,但就是沒包到的就是『激起我的熱情』。
而我從小對教育產業很有興趣,覺得能夠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此我在今年一直在考慮想要轉換跑道,但由於我本科系也是念食品科學,轉換跑道等於放棄我的專業,因此,在要換與不換之間,我以為最重要需要決定的東西是『熱情』,但是我在找工作與看了這本書之後,突然覺得夢醒了。
如果你也是像我前幾個月一般迷惘,先不要想這麼多吧,我們一起讓自己先讚到讓人無法忽視,自主性、熱情、使命就會通通都來了。
二、要怎麼寫OKR?
詳細撰寫方式請見這篇文章『2021個人年度目標怎麼設定?三步驟OKR規劃法讓你KO目標!』,寫得非常詳細。
三、在執行時會遇到的困難
今天我要說的是則是我實際上應用遇到的困難,以及在鋒哥這堂課程當中解決的盲點。其實在上這堂課程以前,我就已經嘗試過OKR,但是卻常常變成牆上的一張裝飾品。
為什麼?以下我先列出過去執行當中的幾個問題點:
1. 一次想完成很困難的三項OKR,目標訂太高。
2. 想要將一個OKR執行到最後,因此目標或關鍵結果不斷再調整與修正時,會感到挫折與茫然。
3. 目標設定跟關鍵結果分不清楚。
4. 沒有持續對話和持續督促的人,一忙起來就會忘了這件事。
鋒哥的課程當中,解析了我的疑惑:
1. OKR有分兩種:登山型、射月型目標
登山型目標(期望分數為1.0,也就是必須要能達標)、射月型目標(期望分數0.7,也就是較為理想化的目標)
當然,我去年就是三個目標都設定為「射月型目標」,領域又橫跨了健康、寫作、語文、工作,所以執行起來極度容易放棄。
過去,我會想要專注把每一個領域都想達到最好。例如:把「英語學習」作為一個目標,去規劃聽說讀寫的整體計畫,但這往往不可行,一方面太累,二方面跟工作沒有太直接相關難以應用。因此今年我決定把目標放在「工作」上就好。但是在工作為目標去間接提升原本想要提升的其他能力。
例如:我一直想提升寫作與英語能力,我就將「公司未來想發展顧問服務」作為目標,大量閱讀國外與食品業及科技業相關的文章,一方面提升自己對於食品產業未來的發展,另一方面經過整理寫成文章訓練寫作能力,在這過程中也順便培養英語閱讀能力。
2. 個人使用OKR的五大關鍵
a. 找到可互相信任的mentor進行一對一對話
b. 認清真正重要的事,而非自己想做的事
c. 外在動機的目標,需要設置獎勵機制
d. 建立合作夥伴,跨部門分發任務
e. 累積並盤點資源,妥善分配
我以前認為,OKR就是一個目標,必須要徹底執行。但其實OKR只是一份拿來溝通的文件,真正重要的是「透過溝通,持續調整」。所以一位mentor是執行OKR最重要的元素,我也非常慶幸有很多老師都很樂意指導我QQQ,在此感謝所有恩師!
然而,明年,我會將OKR的精神執行,每週拿著OKR與老闆開會,確認我的目前OKR狀況與需要改進的地方,重要的是獲得回饋。與此同時,我也會常常詢問老師們,我遇到的問題,希望能夠再降低執行難度。
3. 目標與關鍵結果如何設定?
這個是整堂課的關鍵,鋒哥說,設定目標時應該要問自己:成功時,應該是什麼樣子?但是設定關鍵結果時,應該要問自己:要怎麼做才能達到成功?
對於目標:
a. 要感覺有點挑戰性與難度
b. 要注意目標是否有階級性,要先以某個階段目標作為目標。
c. 可以借用 SMART 、 ABCD 、5W2H 法則判斷
d. 推薦書籍:GOALS! 沒有目標,你哪裡都到不了!
以我在上課中的目標設定為例:
我原先的目標為「經營to B公司品牌,達到SEO第一名」
此目標有兩個問題:
1. 我的to B公司品牌目前有兩個方向想執行,一個為線下的業務拓展,另一個為線上的數位化經營。因此要經營公司品牌本身其實就是兩個不同的目標了,並不能放在同目標裡撰寫。
2. 如果是to B品牌的網站,所注重的並非SEO,而是關鍵字。我會想要重視SEO是希望未來能夠推出「顧問服務」,但是這跟原本的經營公司品牌又不是在同一個範疇內,因此我的官網也不該以「內容行銷」為主,而是應該研究更多SEM(透過付費來進行網路行銷,透過購買廣告的方式獲得的排名)。
所以我最終修改為:
「經營to B 公司品牌,提高30%營業額」
「經營to B 網頁,達到每個月XXX點擊率與XX轉換率」
對於關鍵結果:鋒哥特別強調關鍵結果不是to do list!
a. 不該出現諮詢、幫助、分析、參與等動詞
b. 應該要出現完成、公布等動詞
c. 要有具體的數量或可衡量的指標
d. 要有明確的結果,像是名單、文件、報告等名詞
e. 描述結果,而非活動
f. 關鍵結果要兼顧量跟質
針對我的目標「經營to B 公司品牌,提高30%營業額」的KR為:
a. 每個月拜訪10間火鍋業者並有兩間成交
b. 每個月洽談三間代理商,且增加一個通路
『其實這堂課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可以在課堂上直接拿著自己的OKR請老師給我們建議,也可以聽到其他同學撰寫上的盲點,進而幫助我們釐清自身現況。』
很多朋友期待我分享這篇的心得,但我其實講不了什麼,因為每個人的目標都不同,我這個菜鳥也給不了什麼建議,所以如果老師有再次開課,建議絕對要去上!
找到人生方向很難,找到人生使命也很難,但是唯有『執行』才有可能讓這個方向越來越清晰,透過刻意練習累積實力,也在執行過程中不斷的向人請教,協助釐清盲點,相信幾年以後,我們都可以有足夠的職涯資本,選擇我們想要的路,幫助我們想幫助的人。2021年,也一起加油!
這是 我的專業 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曾經有學生在上完我的課之後,覺得收穫跟幫助很大,於是呢,約他的朋友來參加我的講座。在參加完我的講座之後,我們簡單聊了幾句話之後就各自回家,say goodbye。
過了幾天,這一位學生他就跟我說,他有一點挫折,我就問他說為什麼呢?他就說,他的朋友來參加完講座之後,感覺是很好也覺得收穫蠻大的,可是呢,當鼓勵他進一步的報名來上課,他的朋友卻用一種「他覺得很奇怪的理由」告訴他。
他的朋友怎麼跟他說的呢?他的朋友就說:「是啦!這個老師上課是很有料、是很有內容,可是我感覺他並沒有很積極的要說服我來上課,如果他教人際溝通,他又不積極說服我,那我能來學到什麼東西呢?」
他的邏輯乍聽之下好像是對的喔?就是我教人際溝通,甚至於我有教像「高難度對話」這樣的課,要達成共識不應該我要示範「我如何說服他」,然後「他也被我說服」,他來上課才學到東西嗎?
這個邏輯在表面上聽起來好像是對的,那當然,我在當下聽到之後,我就先去釐清了一些狀況。我就問我這一位學生說,這一個朋友他過去的一些經驗,特別是「學習」的經驗。
於是啊他就告訴我,哇~他去上多麼厲害的大師的課程,一套課程要多少錢、多少錢,聽起來都是天文數字,然後呢現場有多麼的熱烈、多麼的激情…等等等。
當我一聽完之後,我大概心裡就明白了,我明白的什麼呢?打個比方好了,如果你平常都吃的非常鹹、非常辣、口味非常重,那這個時候呢,如果你去吃一些真的對你健康有幫助的料理,通常調味是不會那麼重的,你反而會覺得這菜一點味道都沒有。
可是話說回來,你原本吃的口味那麼重,的確每一口都好過癮,但它真的對你健康嗎?如果再深入一點的比方的話,可能有一些老師他就會非常認真、非常用力的標榜他自己多厲害,然後用這些標榜「說服」你,你如果不來上課,你就多少損失…!
我相信這種話術很多人都聽過,這種場子很多人也都去過,當你在這個場子當中感覺到熱血沸騰,而且這個場子可能除了老師之外,工作人員在結束之後可能會一擁而上,拼命的「說服」你,你會感覺到自己很重要,你會感覺到自己被重視、被包圍。
於是呢,你心裡就產生了一個印象,如果我要學銷售,如果我要學說服,這樣子就是「銷售」,這樣子就是「說服」。因為呢,可能在那樣的現場裡面,你看到哇~拼命一堆人在報名,然後一下這邊又報名、那邊又報名,整個場子熱得要命。
但是說到這裡,我就要潑你一下冷水了,你怎麼會知道在這麼熱的場子裡面,有多少人的身份跟角色跟你一樣呢?簡單來說,這些熱鬧氣氛的背後,會不會是一些暗樁在營造出這樣的現象呢?
當然我們也可以不要這麼的陰謀論,我們把光譜調向中性一點好了,如果從一個比較中性的角度,回歸到自然而且正常的人性的話。那麼我就要問一件事哦,一個真的有錢的人,他需要「強調」他自己真的很有錢嗎?
如果你聽懂這個邏輯的話,那麼一個真的能夠幫助你成功的人,他根本也不需要去訴求那些東西,或者是跟你保證這些東西。他更不需要靠跟一堆所謂「很厲害的人」的合影,來證明他也很厲害不是嗎?
所以呢,當我的學生感覺到有一點沮喪,於是呢,他進一步的想要給我一些建議。他說:「老師啊~以後你在講座的時候,你的說服力道可不可以加重一點,你可不可以學外面的機構,把場子搞的很熱,讓大家彷彿現場不報名是笨蛋一樣!」
那當然,當我聽完這一段描述,我笑笑著跟他說我的想法跟原委,講完之後,我最後的結論就告訴他,我為什麼要用這麼極端的方式,去說服任何人呢?如果我的東西足夠好的話!況且我的東西是不是足夠好,你不也進教室驗證過?
然而聊到這邊,我相信我的很多聽眾,還沒有進過我的教室,來驗證我的東西是否足夠好,那麼我就只能專注在教育的本質,好好的守護好我的專業,好好的真正在乎每個進教室的同學。
最重要一點是,好好的讓你每天都能收聽到我為你精心製作的內容,因為我真的不需要說服你,你會有最正確的判斷,這是我深刻的相信。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另外如果你對於啟點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最近一期的課程是在8月30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或許你聽到這一段內容的時間,你想怎麼最近的課是8月30號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從現在到8月30號,這中間我開的課程全部都滿了,我真的不需要說服你。能夠有大家的信任跟支持,我衷心的感謝,然而我更衷心的期盼能夠在我的教室裡,8月30號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rpZ1U-fM6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