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演員最重要的就是「感同身受」的能力,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人,表演,給了我們生命的救贖。
分享昨天「表演與生活」的課堂筆記,學員的分享也給了我們許多生命的火花。
大家一起來上表演課吧❤️
★導演、編劇、演員都各自有各自的專業
★演員要有強大的意志力跟開放的心胸
★戲劇就是在一個虛構的空間裡面,角色真實且真情的扮演
★不能想著要複製,要想著重新再活一遍
★NEVER SAY NEVER!
★演員就是要不斷的學習,因為未來不知道會面對到怎麼樣的角色
★表演就像投資,努力的讓自己成為潛力股,等待一個機會
★學習表演每個人的途徑都不一樣,但最終的目標都是一樣的
★透過角色,看到更多面向的自己
★書本是有系統的知識,但也不要忘記唸『生活』這本書,而如果生活是一本書,那『認識自己』就是第一頁
寶貝物件
◎分享自己的寶貝物件、它和你之間的故事、對你來說的意義、帶給你怎麼樣的啟發
★描述一個故事or建立一個戲劇場景,包含:人(人物)事(主要事件)景(場景)物(特殊物件)情(感情、情緒)時(時間)
★要讓觀眾可以感同身受,需要做到
『道人清』(角色讓觀眾清楚的辨識,且目標清楚)、
『敘事明』(故事脈落清楚)、
『抒情深』(角色真切的表達心境,渲染給觀眾)、
『言思想』(透過故事表達意涵)
★在做創作時要有一個中心思想or原始的感動才不會迷失方向
★你最想要得到的,通常都會是最害怕失去的
△NEVER LATE!
△創作是一個挖掘自己、省思人生的過程,也是一個很好紓解自己的方式
★分享故事時,那個『起心動念』到底是什麼?找到那個源頭,描述它!
★感動觀眾前,要先感動自己
△父母對子女的初衷還是『愛』
△雖然自己是小螺絲,也想要用小螺絲的力量影響這個世界
△人生會有很多的選項,但沒去試,永遠不會知道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過去』都會是自己的養份
★表演就是如何感同身受別人的故事,透過別人的故事來投射自己的生命經驗
★生命的本質就是一種『混亂』,擁抱生命的本質!
★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10/26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八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透過別人 認識自己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樂讀|立下界限:卸除生命中不必要的內疚感,找回平靜,成為溫柔且堅定的自己
這是我個人收藏蘇絢慧老師的第12本書,雖然不敢說陪著老師一路成長過來,但這些書卻陪伴我走過不少人生關卡,也是帶領我進入心理學並運用它來療癒自己的一大功臣。
老師一直以溫柔而堅定的文字來告訴讀者,要善待、關愛與疼惜自己,然而,在《立下界限》一書中,文字的力道比起過去的書寫更堅定有力,感覺是非常想要把睡醒的人給搖醒。(笑。但不想醒的人還是搖不醒。)
我想,或許是這主題正好對應到內在英雄的鬥士人格特質,因此,對於我們自己要什麼與不要什麼,都必須要更有立場地去捍衛以及勇於拒絕。
「界線/界限」一詞,近年來非常活躍,可是,真正能為自己設立的人卻不多,我覺得華人社會的情緒勒索太嚴重了,以至於人我關係的概念較為薄弱,不過,也因為這些議題逐漸浮出水面,越來越多人在討論,所以,我相信也有非常多人正在努力學習中,我也是。
老師在《立下界限》中,歸納出十種喪失界線型的人格特質與十種人際互動的陷阱,讀者可以用來檢視自己是否時常無意識的讓他人侵入自己的界限之內,亦或者自己就是忽視他人界線的那種人。
發現問題並不可恥,這意味著自己有機會可以修正和成長,可以讓生命的主導權回到自己身上,讓他人的回到他人手上。書中也有十種療癒與修復內在小孩的暖心文字,以及十個設立個體界限的練習。
在這個自媒體盛行的時代,言論的自由如同一把雙面刃,能夠帶來良性的交流,也能夠扼殺世界的良善,若我們都願意學習為自己立下界限,同時也尊重他人的界限,那麼可以為這個社會帶來的貢獻也就更多。
不求世界和平,只求我們能夠好好地照顧好自己生活的小圈圈。
(當每個人都能夠好好照顧自己,世界就會開始變好,我是一直這麼相信著)
好的,來分享我的摘要筆記───
.在人生的各種關係中,各種情境中,人際關係界線是建立在維護彼此的意願上,既能彼此尊重,也能創造平等,因為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各自有完整的存在,不是依附著誰,任由人支配和剝奪,不強行控制著誰,操弄及剝削他人。
.一直去負責別人的事,卻一直把自己的事丟給另外一些人,是生活錯亂失序的源頭,更是人我界線模糊和相互侵犯、控制的開始。
.通常人我關係界線不清的人,對於他人談論界線,就會渾身不舒服,充滿防衛、敵意和對抗。
.表面上稱「不要計較這麼多」,實際上卻是「我濫用你、侵犯你,你都不該有意見」。
.自己的界限要自己練習守護,不能老期待別人能有自知之明懂得自己的分寸。
.界線的釐清之一,就是不要把明明是不同的兩個人,硬要想成同一個人,結果用同一個人的概念,去除人的獨特性和差異性,過度類推,不願意細細思量和清楚分辨當中的不同。
.你的存在原本就是值得重視,原本就有你屬於的價值,你不需要為每個人的需求而存在,也不需要透過別人的滿足,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夠好。
.如果,你住的空間不會任意讓人闖入侵占,那麼,你的心理空間更是要如此。
.當你發現一個人滔滔不絕地要你照著他的話做,要你不要想太多、考慮太多、感受太多,而是只要單單表現出聽從他、配合他時,請不要懷疑和疑惑,這正是「控制」,也是一種「悔慢」。
.給他人不需要的東西,不是行善。自以為的貼心,可能是干擾。所謂存好心,也可能做錯事。
.總有人不明白,不是自己想給,別人就一定要收。
.生命相聚有時,離散有時,進入成人的世界,就是要能學習面對分離和各自珍重再見的功課。
.人際關係的歷程,是讓你透過與外界相遇的人認識自己、看見自己的內在,而不是要你以為拉住某個連體嬰共生,就可以在面對自己的人生時少費力、不花心思。
.越是想用想像和期待來建立關係,關係所帶來的重創和打擊也會越大。
.不要害怕朋友離開或害怕失去朋友,當你的身旁沒有朋友時,用這個時間好好端詳認識自己,補足自己內心的匱乏和空缺,學習提升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能力。
.習慣比較和看別人有什麼也去拿什麼的模式,讓我們成為喪屍一樣的存在,失去自己身為人的本質。
.你何時願意清醒過來,何時就有機會把別人的人生價值觀和態度,歸還別人,你不必背負完成他對這個世界的要求和期待,你也不需為他負責去建立一個滿意的人生。
.別總想要以不停努力來渴求別人的認同。尤其面對不真誠及無法尊重別人的人,你就算再努力再謹慎,往往也得不到肯定,反而只會因為過度盲目而消耗你自己。
.自由或解脫,並不再遠方,而是在每個當下的經歷。
.我們不需要否定過去,但也不需要被過去決定。
.看心理成長或療癒的書籍,也是僅讓我們了解機制和知識而已,若是缺乏落實行動,放棄小步驟、小步驟的聚焦練習所帶來的復健效果,就不會發生任何真實療癒心靈功能、恢復情感及思考功能的效果。
.療癒是,你走過的歷程和發生過的事,你都承認也接納了,並且漸漸地領會到生命中所發生的事,已經無法輕易地定義為好事或壞事。
.若你理解黑暗,它就會抓住你。它臨到你頭上,就像夜晚有藍色的影子和閃爍的無數星星。當你開始理解黑暗,沉默與和平就會來到你頭上。只有那不理解黑暗的人才會恐懼夜晚。通過理解你內在的黑暗、夜晚、玄密,你會變得簡單。(紅書/卡爾.榮格)
-
作 者| 蘇絢慧
出版社| 天下雜誌
-
\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
歡迎追蹤instagram一起來閱讀: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透過別人 認識自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優口的人類圖筆記 寫給投射者的小文》
上週面對面解讀了一位投射者的人類圖。
我回去思索一陣子,發現或許這是投射者的盲點,就是關於我們的能量場總聚焦在他人身上這件事。
我不確定這會不會使我們的意志力中心更加困苦,唯一能稍稍確認的是,我們總透過他人的眼睛來認識自己。對我們來說,自己就像霧,想看清,卻老是看不清,甚至有時候也不大在意自己怎麼看自己,總想聽別人說、透過別人的眼、別人的嘴去看清這片霧究竟是什麼形狀。
(突然煞風景的想到蕭煌奇的你是我的眼這首歌)
因此,別人對我們的評論還有評價,似乎更加重要了。彷彿我們是透過這些言語形塑出自己的形體,別人說我們邏輯差,好像真的很差。身邊的人的每一句話都具有穿透性,穿透我們的心與認知,建構一個屬於「大家這麼認為」的自己。
我想,可能是因為這樣,我們漸漸地與人類圖上最初始的自己不像了,熟悉的陌生人,就是那張圖,那是我嗎?是我吧?
回首當初,看著那張圖,台上老師說著,網路資料寫著,顯示著我是具有邏輯跟擅長講話的人,可我怎麼也不覺得自己是這樣。因為從小家裡就說我嘴笨、講話沒有邏輯,那真的是我嗎?在摸索人類圖的過程,我腦袋常常浮現出這些疑問。
這段過程,我依然用別人的嘴、別人的眼重新認識自己,聽著石頭公說「我覺得妳講話很有邏輯呀」,或聽著身邊的朋友說,不覺得我不會講話。然後,我稍微覺得自己有比較像那張圖了。
是到最後,我花更多的時間在觀察自己,每天去回想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甚至讓自己在說話的過程中,去覺察自己說出口的每句話,究竟是真心話、還是自己邏輯組建出來的,透過這些觀察,我漸漸可以認同自己有著獨特的邏輯,還有講話的技巧。
我想,是不是有些投射者和我一樣,或者是說,是不是有些跟我一樣被社會制約嚴重的人,看見自己的人類圖,甚至去給別人解讀的時候,產生了一些困惑,「這真的是我嗎?」的疑問。
如果是,我想可以做的事情是,思考著人類圖上的資訊、解讀師說的內容,那是不是你想要的樣子,那是不是妳覺得會比較輕鬆又自在的樣子。畢竟,那張人類圖,是你剛出生時,純白無瑕的白紙、初始設定。
在這段人生歷程中,我們難免會因應許多狀況而更動了初始設定,更動越多,離最初的你越遠,自然就會產生許多疑惑。可是這些疑惑沒有好與壞,對與錯,就只是一個回到最初自己的過程而已。
究竟想要用現在的設定過生活,還是遵從自己的內在權威回到真實的自己,一且都由自己決定,開心的過生活,不費力的過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投射者 #人類圖 #人類設計 #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內在權威
透過別人 認識自己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10/26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八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昨天跟你分享了,關於「社會比較」這個主題,那如果我們要避免掉「社會比較」讓我們很容易畫錯重點。
我們放回自己身上,要讓自己的人生,能夠不斷的前進,「比較」這件事情該拿掉嗎?那如果它拿不掉,我們可以怎麼樣做,來幫助自己生命可以過得更好呢?
關於這個部分,我就先從心理學家,路絲.巴特勒,他的一個實驗開始喔。他找了一群國中生,分成A、B兩組;分別在考試之前,跟他們說了不同的話。
對A組和國中生說,我給你的評價,是依據你在考完之後,跟其他同學比較之後的結果;而對B組的國中生說,我給你的評價,是根據你跟自己的成績比,你的進步程度給你評價。
做了這樣的實驗操弄之後,接著再問這兩組國中生,問他們自己「主動內在的動機是什麼」?
而A組國中生就接著說,他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比較優秀,或者是他希望自己犯的錯比較少,這樣才能贏別人。
而B組國中生就會說,我想要透過這個機會,想要鍛鍊自己的頭腦,我想要加強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果真正進入考試之後,A、B這兩組的學生,他們的表現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經過了反復好幾次的考試,結果發現B組的學生,成績大幅的成長;而且其中不少人覺得考試的過程很開心,有一種挑戰自己的感覺。
所以透過路斯.巴特勒的實驗,我們可以知道喔,與其跟別人比,不如喔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進步的程度;透過這樣的轉換,更容易激發我們奮發向上的心情。
其實在職場上也是一樣,很多在職場上努力的人,他的內在動機,是「外在參照」的;也就是說他要透過別人,來肯定他自己。
有些人會表示,他希望他的客戶能夠開心;他希望上司能夠放心的,把工作交給他;他希望自己成為公司裡面,最厲害的簡報專家…。
把這些「外在參照」,當成是自己工作目的的人,他很有可能會逐漸的變得專注在交際,成為一個八面玲瓏的人。
可是它伴隨的副作用,就是當我們受到外界的肯定,我們的動機就會提高,但是這樣的狀態,往往沒辦法持久,我們會突然在某個時間點之後,覺得失去了動力。
這是因為喔,外在參照、別人對你的評價,是你自己沒辦法控制的;所以到最後,你的內在潛意識裡,就有一個信念是,只要我不退步、只要我不要讓別人給我負評,這樣就好了!
然而這樣的內在信念,事實上在長期來看,是會讓你感覺到非常的疲憊,而且會失去進步的動力。
但是相反的,有一些人在職場上,他的內在動機是,他想要做出更好的東西、他想要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他想要提供最棒的服務。
這些動機的背後,跟「外在參照」剛好是相反的;他是問他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做什麼他會開心?做什麼他會快樂?
他把自己的主觀理由,把它當成是工作的主要目的。這樣的人呢,就比較能夠維持一定的動機;而且他動機維持的長度跟程度,比較不會因為突然之間的事件,或者是到某個時間點之後,就突然沒有動力了!
因為這樣的人,他所有的前進、好壞、對錯,他不是建立在無法控制的「外在參照」,而是他跟他自己比嘛!
所以呢,透過這樣的理解,的確如果你想要在短時間之內提升動機,你可以暫時的使用「外在參照」,跟別人比較、跟他人競爭,這樣的方式,的確是可以激勵自己。
這就像是我看到很多業務單位,都會一直辦很多競賽,是這樣的道理。可是你也會發現,這些在業務領域久的人,有一些人就會變得老油條。
因為這種「外在參照」,事實上是不斷不斷的,侵蝕掉他自己內心,對於自己是否真的很想要做這件事情,是會產生懷疑的。
當「外在參照」久了,這一個人可能會忘記,自己原本要做這件事情,那個最純粹的動機,究竟是什麼?
所以呢,如果你要讓自己的生命,有一個長期的動力、長期的進步,你很清楚知道人生是馬拉松,你更清楚知道日拱一卒、每天進步一點點,它會為你帶來什麼樣的好處的話;那麼我邀請你,不管你的環境如何的喧囂,都請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如果真的要透過「比較」,才有前進的動力的話;那麼請你把比較的對象,放在自己的身上;讓今天的你比過去的你,更進步、更前進。放在人生的長河裡,最後能夠勝出的,都是那些跟自己比較的人。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分享的部分;最後勝出的是跟自己比的人;既然要跟自己比,你就要真正的認識你自己。
知道自己所有外在行為,跟內在信念的慣性,只有透過這一層次的瞭解,你才能夠一步一步的,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
如果在你的生命當中,你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課,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關鍵的起點的話;那麼我很歡迎你可以把握,我在10月26號,開課的【CIA通達力】課程。
這可以說是啟點的招牌菜哦,這一門課會用小班互動,結合個案教練的方式;幫助你真正的認識自己,並且在你的生命當中,找到適合你的調整,活出你想要的樣子。
10月26號的【CIA通達力】課程,是我這麼多年開課以來,第一次把這一門課放在禮拜六,它同時也是2019年的最後一堂的【CIA通達力】。
所以,我很希望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10月26號的課程名額,也在倒數了;如果錯過這一期,下一期就要等到明年的四、五月之後了!
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希望我能夠在10月2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