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山上晚上看美麗的銀河星空~真的好美好美~
全球維一~也是獨一無二~能開車上3000公尺以上~一下車就能看星空觀星及拍照的好地方~並可隨時開車更換觀星點~非合歡山莫屬了
我使用Canon G1X mark2 類單眼相機"星空模式全自動拍攝的"隨便拍星空都好美~簡單的工具很重要~隨便拍一拍都會讓自己很開心喔
在3000公尺以上看的星空跟海上及其它無光害的平地看的星空~真的差很多喔!
海拔3000多公尺高的合歡山無光害~霾害光害高度不超過海拔3,000公尺~高山空氣清澈~低大氣擾流影響~也是台灣最深最中央的山上~遠離城市的光~剩下高山星空~保有寧靜與無光害
還有最重要的是合歡山觀星地點在3000公尺以上高度也就是在"逆溫層現象"臨界點高度之上面~完全無空汙的環境觀星~所以用肉眼看見星星的數量比平地~海上多約10倍以上喔
附註:什麼是逆溫層現象
什麼是逆溫層現象~因為地面的熱空氣向上,高空的冷空氣向下~當區域的空氣滯留時~上層冷空氣就會形成像鍋蓋的現象~污染物無法擴散~在光的照射、反射下~就會出現Smog(Smoke + Fog)區塊的顏色明顯不同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090的網紅同居男友 iShun & Hs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 在台灣旅行,尤其進入山區,心情常常像是在玩抽抽樂一樣,緊張又期待。 如果剛好幸運,在最恰如其分的秋日,撞見了島嶼在高海拔時所能展現的那種最最透明的藍天,那麼,行走在清澈如玻璃的山間,眼睛就不再只能用形體和容貌來辨別萬物。 據說有一種蝴蝶,能看見五千萬種不同的藍色,其視覺受器之敏感程度,連每...
「逆溫層現象」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逆溫層現象 在 Keyboard桑日本旅遊達人吳建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逆溫層現象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逆溫層現象 在 Keyboard桑日本旅遊達人吳建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逆溫層現象 在 同居男友 iShun & Hs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逆溫層現象 在 八三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逆溫層現象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逆溫層現象 在 Re: [請益] 想要請教逆溫的成因- 精華區TY_Research 的評價
- 關於逆溫層現象 在 有沒有奇妙的逆溫層大樓(夜景也可以啦XD)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逆溫層現象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第2 次期中考環境科學概論 的評價
逆溫層現象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被帶風向了嗎?】
(發文前請先容許小編戴上台灣價值項鍊:小編總統票投3號、反核、支持同婚、誓死捍衛台灣主權、挺台獨)
這兩日網路上瘋傳「中國停工,台灣空品改善」的各種爽文,貌似全國一起出征中國,空污就會改善了....
你也被帶風向了嗎?
其實,這跟相信某位喊著「市長換新 空氣換新」、聞漂白水比例、還有瘋搶衛生紙的,一樣瞎啊!
空污構成要素何其多,僅用一張PM2.5 數據圖配合中國停工新聞,或是某兩日的空品對照圖,就可生成數篇「台灣西部的空污都是中國造成的」、「中火污染是假議題」、「環團去吃屎」、「空污專家學者無腦不學無術」……之類的爽文?
關於中國停工台灣空品改善的爭議,應該要用相同的天候條件和本土排放量來比較才能符合科學實驗精神,最近網路上看到許多「一日空污專家」往往只用一張綠色的PM2.5地圖來看圖說故事,瘋傳爽文,直接忽略了本土污染事實,實在過於偏頗。
有心人士使用簡單粗暴的語言,短短幾句話就將諸多學者科學家耗時費力的研究成果推翻,請問,這些帶風向的爽文對台灣環境的改善有幫助嗎?
❌ #爽文開頭:台灣的空氣這半個月來好得不得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中國還在停工啊!哇哈哈哈!
📌#事實真相一:
瘋傳爽文的日期是2/6-2/7,這兩日東北季風增強,風源並非污染嚴重的華中地區,而是相對乾淨的華北,污染物往日韓飄後轉東北下來,濃度已經稀釋降許多。
當日也沒有境內污染構成的天候要素,是要如何判斷空污「一切都是阿共的陰謀」?
🔴(與中央大氣鄭芳怡教授討論後,老師建議刪除風源是華北地區那一段,更新資訊如下:
2/6高壓在長江口以北,所以對台灣的影響是偏更東的東北風。
因氣候變遷的結果,近20年,東亞地區高壓出海位置逐漸北抬,出海位置北抬後,台灣吹東北風,中國污染物會經過大片的海洋,稀釋了污染物濃度,這時的東北風反而吹走境內居多,也因此境外霾害對台影響減弱。
當高壓出海位置偏低時,台灣吹北風,
如果此時中國污染累積嚴重,沒有太多洋流水氣稀釋污染物,危害台灣程度較大。)🔴
把時間軸再往前拉幾日,看看2/1-2/3,中國停工一陣子了吧!
但是,這篇報導
《寒流減弱 中南部陷空污 25測站達橘警 2020/02/02 》
https://tw.appledaily.com/…/202…/7D3WI2VQBGY2OYOOIYPDRNYTOI/
只要風停,本土污染馬上現形。
事實上,2/2全台25站空品橘色警報,近1/3的測站泡在骯髒的空氣裡,這三天就是標準的本土污染日(圖二)。
這還是在“中火興達電廠持續降載減煤”、“過年期間台灣工廠多數停工”才能維持住的“普通污染”等級,
修但幾咧?謠言不是說臺灣的空氣這半個月都好的不得了嗎?
2/2-2/3的本土污染整個被無視了?還是你認為中南部不屬於台灣?一切都是阿共的陰謀?
風速風向地形、污染排放量和空氣品質有高度相關性。
來看看 #台灣本土污染日常見氣候條件(圖三):
在高壓出海後的 #高壓迴流 天候型態下,
台灣本島風向由東北風轉 #東風,
台灣西部為中央山脈 #背風面,西部 #弱風無風 的狀態下(風速1m/s左右),本土污染快速累積。
加上晴朗無風夜晚容易發生的 #輻射逆溫層 現象,將不斷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籠罩在幾百公尺以下的地面(台中市記錄過高度僅200多公尺逆溫層,約大肚山高度),宛如密室放屁一般,污染更加難擴散。
同時,沿海還會有 #背風渦旋 產生,
將中彰雲嘉南的污染在當地無限繞圈圈,
台灣海峽中央因狹管效應風速爆增,形成類似風牆的效果,擋住了絕大多數的境外污染移入,這樣的污染量累加個一兩日就十分可怕了。
冬季空污原因 大學教授3張圖說明白 2017/12/15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284571
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以今年入冬後3張天氣與空污圖說明,雖然大多吹東北季風,但很少吹入境外污染,中南部空污來自境外污染僅1至1成5,另5成為工廠污染、另各2成為交通與逸散污染。
❌#爽文第二句:講什麼中火製造多少空污,幹都假的啦!
📌#事實真相二:
中火從來不是假議題,在空污議題中,世界碳排第一、裝置容量第二大的老舊燃煤電廠就算減少排放7成,還是比旁邊的中龍鋼鐵還多(中龍過去四年完全沒有減排,也是很可惡),中火絕對不會是無辜的。
#燃煤發電會釋放的重金屬戴奧辛 長期被忽略,下風處的 #居民致癌風險大增,這些人的健康問題都是假議題嗎?
燃煤產生的 #煤灰堆置在彰濱海邊,煤灰裡的重金屬造成的 #地下水和海洋污染 會是假議題嗎?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392945
只是中火議題被政客為了政治利益過度操作,成為藍綠惡鬥下的炒作工具,模糊了本該為人民謀求呼吸健康與生活環境的焦點。
根據我國最新空污排放數據(TEDS 10.0)顯示,在固定污染源中排放量排名:
PM 2.5:第一名中鋼,第二名中火,第三名興達電廠
SOx :第一名中火,第二名中鋼,第三名興達電廠
NOx :第一名中火,第二名興達電廠,第三名中鋼
看到這裡,大家還要說中南部環團打中鋼中火興達是假議題嗎?
❌#爽文第三句:講什麼台灣人太愛騎機車製造空汙,幹都假的啦!
📌事實真相三:
騎機車本來就會製造空污,怎麼會是假?
不信把頭塞在排氣管後面聞聞看,真的很臭啦!(有些男孩覺得香~)
只是 #機車的污染排放佔比非常少 ,對大氣污染的影響十分有限。
只是長期以來被政府刻意帶風向放大罷了!
不這樣怎麼轉移大家對工廠排放的關注呢?
根據我國最新排放數據(TEDS10.0)顯示,
機車佔總排放量佔比如下,
PM 2.5:
四行程機車2.5%
二行程機車1.0%
NOx:
四行程機車1.6%
二行程機車0.05%
SOx:
四行程機車0.01%
二行程機車0.00%
NMHC :
四行程機車7.1%
二行程機車1.7%
TEDs10.0是2016年的數據,在政府“大力整治機車族”,現在機車污染量降更多了,那些還一直在喊消滅汽機車救空污的政治人物,你們的資訊是不是該更新一下啊?
事實上,#移動污染源 中的 #老舊柴油大貨車以及船舶 才是真正的大烏賊(圖四)。
關於 #船舶污染,附上交通部在2018/6/6公布的研究報告
https://www.iot.gov.tw/Mod…/Publication/Publication-Details…
研究結果顯示臺灣周遭海域船舶之平均每日NOx 及SOx 排放量分別為3150 噸與1580 噸,這還只是每日平均量,
這污染量幾乎不亞於電力業排放了。
船舶交通流量繁忙的台灣海峽上污染物十分可觀。
如在大氣擴散不佳的氣候下,台灣西部只剩海陸風,海風一吹污染物上岸,影響陸上空品甚鉅。
本粉專一直強調,整治空污別老是拿弱勢族群開刀擔責任,
舊文分享:臭氧飆高 先對機車開刀有效?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07495739587682&id=181073612229902
附上TEDS10.0 圖像版給有興趣的粉絲們研究看看
https://public.tableau.com/profile/doenergy…
❌#鄉民表示:台灣西部的空污都是中國飄過來的!
📌#事實真相四:
好吧~那就來聊聊 #境外污染佔比 ,
就環保署最新報告顯示境外佔3成(圖五),但必須說明一下這個所謂3成的報告是來自2010年的中國排放數據(MEIC v1.0)與2012年的台灣排放數據(TEDS 9.0)。有夠老舊的.....
台灣本土的排放量被低估,是許多研究空污的專家一致認同的事實。
各種非法排放行為所產生的量,從來沒有被計入「空氣污染排放總量資料庫清冊系統」裡,導致不論是專家或是環保署在做本土空污日預測時,會出現低估的狀態。
倒是境外污染日卻時常高估了……長期觀察空污的人應該會十分有感。
中國數據不可信?那我們來看點歐洲的科學論文吧~
中國2010-2017的污染量排放數據,出自歐洲地球科學聯盟2018/10出版的科學期刊(圖六)。
數據顯示中國地區在2010-2017污染物排放量:
硫氧化物降低62%、
氮氧化物降低17%、
PM 2.5降低35%、
PM10降低38%……
資料來源:歐洲地球科學聯盟2018/10出版的科學期刊
https://www.atmos-chem-phys.net/…/2018/acp-18-14095-2018.pdf
今天是2020年了吧!暫且不論這9年來中國的污染排放量降低多少?(當然這裡還是要譴責一下共產國家的極權和缺乏人權自由,在北京大力關閉燃煤電廠、關閉高污染工廠、禁止燃油機車)
所謂境外移入的「很多」也必須分北中南來論的,
根據大氣學者的研究,細懸浮微粒濃度經過長程傳輸後會因為逐漸沉降稀釋,在經過海洋水氣沉降與陸地地形摩擦後,越往南部影響越小。
基本上 #中南部空污還是以本土污染排放為主。
沒有人否認境外污染存在,但,#本土污染並沒有消失。
到底對空污嚴重的中南部而言,是境外移入的多?還是境內污染多呢?
為什麼面對境外污染首當其衝的北部空氣品質卻比中南部好呢?
中央大氣鄭芳怡老師受訪談「從大氣科學觀點解析臺灣空污狀況」的紀實,有興趣的粉絲可以參考一下。
從大氣科學看空污:PM2.5的「季節性」與「地域性」
http://rsprc.ntu.edu.tw/zh-tw/m01-3/1305
❌#鄉民表示:夏天中火全開,也不會有空汙啊~都是中國的錯啦!
📌#事實真相五:
先來了解一下冬季和夏季的混合層(也就是空氣中污染物可以對流擴散的空間)厚度差異 ,
冬季混合層層可以薄到只剩200公尺,夏季則有數千公尺厚哦!
在夏季污染排放後有較大的空間擴散,不論是垂直或水平的對流都非常快速喔!
空汙知識補帖: https://meteor.today/article/lVRDiC
❌#爽文結尾:環保流氓滾一邊去啦!有種去中國喊蠔爹油啊!
📌#事實真相六 :
小編是女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有種啦!
身為環保志工,沒有收過任何人一分一毫,過去五年來,但凡關係到空污議題、環評一定盡量參與關切。
環團夥伴們一起熬夜讀環評資料、半夜舉發空污,孤零零的站在路邊等稽查人員、回家被黑衣人跟蹤被揍、被工廠控告、被村長控告的、被網軍抹黑、……各種挫折沒有讓我們停歇過,但我們沒有退縮、沒有停歇關心環境的腳步。
歡迎很有種大家與小編一起來去環評大會跟污染工廠拼看看吧!
♥️小編真心話:
沒有人喜歡跟中國當鄰居,但科學真相不該被如此對待。
你知道環保團體、專家學者們為了的一篇發文要耗費多少時間心力來完成嗎?
如此的網路霸凌從來沒有少過,沒有人在乎真相。
但罵完中國後,又如何了?本土污染就改善了?跟著一起出征中國,台灣的環境就會更好了?
如果可以,小編搶第一個去報名從軍。
如果,你真心愛台灣,請不要忽視尚處於三級空品區的中南部空汙,這裡還有很多很多本土空污問題需要解決。
空氣中飄散的致癌污染物並沒有消失,家鄉的煙囪依舊不停冒煙,空汙災民可以陪你一起出征中國,但是也請你正視我們所處的污染環境。
鄉民表示:我才不信!不管科學證據啦!你們的科學有立場啦!空汙是假議題啦!
小編:科學沒有立場,只有政治信仰才會有立場。
真的好累……
逆溫層現象 在 Keyboard桑日本旅遊達人吳建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在合歡山上連續2個晚上看美麗的銀河星空~真的好美好美~第2天晚上好友周sir也上山開心拍星空
全球維一~也是獨一無二~能開車上3000公尺以上~一下車就能看星空觀星及拍照的好地方~並可隨時開車更換觀星點~非合歡山莫屬了
我使用Canon G1X mark2 類單眼相機"星空模式全自動拍攝的"隨便拍星空都好美~簡單的工具很重要~隨便拍一拍都會讓自己很開心喔
在3000公尺以上看的星空跟海上及其它無光害的平地看的星空~真的差很多喔!
海拔3000多公尺高的合歡山無光害~霾害光害高度不超過海拔3,000公尺~高山空氣清澈~低大氣擾流影響~也是台灣最深最中央的山上~遠離城市的光~剩下高山星空~保有寧靜與無光害
還有最重要的是合歡山觀星地點在3000公尺以上高度也就是在"逆溫層現象"臨界點高度之上面~完全無空汙的環境觀星~所以用肉眼看見星星的數量比平地~海上多約10倍以上喔
附註:什麼是逆溫層現象
什麼是逆溫層現象~因為地面的熱空氣向上,高空的冷空氣向下~當區域的空氣滯留時~上層冷空氣就會形成像鍋蓋的現象~污染物無法擴散~在光的照射、反射下~就會出現Smog(Smoke + Fog)區塊的顏色明顯不同
逆溫層現象 在 同居男友 iShun & Hs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
在台灣旅行,尤其進入山區,心情常常像是在玩抽抽樂一樣,緊張又期待。
如果剛好幸運,在最恰如其分的秋日,撞見了島嶼在高海拔時所能展現的那種最最透明的藍天,那麼,行走在清澈如玻璃的山間,眼睛就不再只能用形體和容貌來辨別萬物。
據說有一種蝴蝶,能看見五千萬種不同的藍色,其視覺受器之敏感程度,連每一種聲音經過都能看見其色彩的差異。
如果讓這種蝴蝶抬起頭在這無窮無盡的晴空深處飛舞,便能看見蟲鳴與鳥叫的振動藏在逆光中的激情敲打,像在一塊由五千萬種不同的藍所組成的巨大結晶體上替我們鑿出眼前高低起伏的山林步道,鑿著鑿著金黃色的楓葉落了滿地,腳步在古道中喀啦作響,震耳欲裂。
二、
「今晚是難得一見的天文現象,某某星座百年來第一次隔著火星和金星遙遙相望,其因感動所落下的淚珠連成一條與銀河垂直的銀白色細索,晚上十點至十一點月落之後,因滿月效應,銀河會被這條線索綑緊,桃園以南若避開雲層,可見放射形星空。」
或許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每當聽見或看見相關報導何時有天文奇觀,恐嚇大家今生絕對不可錯過時,總嘗試用盡各種方法提醒自己一定要記得這些仿佛每個月都會發生好幾次的百年天文盛事,但終究沒有記得過。
比較熟的朋友都知道,我對星空的想望與追逐的程度,已接近到用斷食法減重的患者來到第三天時因缺糖所以多巴胺失衡值來到新的高峰而進入的那種每一毫升的血液都變得過度神經質而把對蘭姆酒巧克力蛋糕的渴望化成賀爾蒙分泌旺盛的青春期瘋狂女粉絲對韓星的那種做夢時興奮尖叫但醒來卻患得患失的痴迷程度。
因此每當發現自己又錯過了一次特別的天文現象時,心情就會冷涼成一顆落入威士忌杯裡的冰塊,整夜唯一能做的事便是把自己溶在火辣的苦澀之中,把失落的滋味一口又一口的往肚裡倒。
但其他的時候,雖然沒有刻意安排,但一生所見最美好的星空,卻總是發生在旅行的路上。
或許因為喜歡往海邊往山裡往被遺忘的小鎮走,因此在黃昏過後不經意地抬起頭,便常常神魂顛倒彷彿跨上了一頭脫韁野馬般放蕩的星空。
有時我躺在沙灘上享受著這種不可控的暈眩和小腹搔癢難耐的快感,不禁思索著,若有天,躺在我身下這顆亙古以來一直放不下一切的地心不再將我們牢牢緊握,學會放寬了心放開了對自己的束縛,那本如星星般倒吊懸掛在宇宙之中的我們,脫離了重力之後將會是以什麼樣的姿態在星際間遊蕩漂泊呢?
不再如風箏般被牽掛著的,會是更痛苦還是更自由?
三、
「有流星欸!」突然這個時候身旁坐在摺疊椅上的尼克驚呼出聲,把我從思緒中拉了出來。
明顯是因為在海拔較高的地方,是因為山的連綿起伏和草的柔軟而不是因爲酒精才微醺的我們,把尼克帶來現在已一滴不剩的蜂蜜荔枝酒空瓶放在地上。
「靠!靠靠靠靠靠!今天是流星雨啦!」尼克接著又大呼起來!
於是我們誰都沒想到在一個清澈到可以見底的滿月之夜,竟可以看見一道道拖曳著冰藍色尾巴的流星在空中用悠哉到不可思議的速度滑翔過境,猶如我們搭建起的那座金字塔般神秘的帳篷召喚了一場又一場的美夢降臨。
尼克和我像在小時候捕螢火蟲那樣比賽著看誰補到比較多的星星在紅酒瓶裏,聽說喝流星釀的酒可以驅寒,效果不輸薑湯,然後我們一起啜飲著遠從土耳其來的辣口紅酒。
在山上的生活很簡單,日出行動日落享受。
因為攜帶的物質不多、懷抱的期待不多,所以得到的一切喜悅,彷彿就都是多出來的、被贈與的,被贈與的都是禮物,禮物能令人驚喜而豐盛。
經歷七個小時的霞喀羅古道健行,被當作禮物贈與的是等待了三十二年以來人生的第一場流星雨,也恰巧發生在我沒有期待之後。
_____________________
訂閱我的youtube:https://pse.is/MC9YK
追蹤我的Instagram: https://pse.is/MWXA4
按讚我的Facebook: https://pse.is/LPS7A
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樂: Mornings
音樂家: Jef
音樂: Intro
音樂家: Jef
音樂: Views
音樂家: @iksonofficial
音樂: Vibes
網址: https://icons8.com/music/
音樂: July 19
網址: https://icons8.com/music/

逆溫層現象 在 八三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喜歡別忘記順手分享 #玖壹壹 #反骨男孩
八三夭 x 玖壹壹 x 反骨男孩 ,
最6男團大集合!
最服從!最聽話!最沒自我!2019 最猛壓軸!
八三夭 feat. 玖壹壹 [ 馬子狗 ]
混大的!尬兇的!
「反骨男孩」首腦-酷炫 擔任MV導演,
龐克混嘻哈!
繼金曲獎、小巨蛋多次同台創下網路高度點擊後,
八三夭首次力邀玖壹壹,
共同創作2019最猛最兇最好聽的全新單曲 [ 馬子狗 ]。
唯愛是從的愛情現象!兄弟情誼的蕩然無存!
「馬子狗」「吳伯義」「女友控」「腦袋有洞」「森77」「一秒GG」「貂蟬的招」...
融合流行現象與網路用語,兼具流行時代感與潮流娛樂性。
阿璞以五聲音階解構譜曲,高高低低起伏,
輕快的節奏豐富有玩味,加入玖壹壹的饒舌說唱,讓八三夭叛逆的搖滾風增加層次感。
八三夭團長小橘再次擔任混音師,母帶製作遠送美東 Sterling Sound 傳奇錄音室,
由 Chris Gehringer (Lady Gaga, Fall Out Boy, Jason Mraz, Chainsmoker…) 操刀後期製作,
效果令人驚艷!
樂團尬網紅!
八三夭力邀充滿視覺風格的百萬網紅 [ 反骨男孩 ] 首腦酷炫自導自演,成員蕾菈、瑋哥等出演MV,網紅 Joeman、瑀熙義氣客串,Kuso演出女友公主病上身,男友變身馬子狗貼身服侍到死的劇本。導演酷炫也表現出視覺的創新和MV完整故事線!
不僅音樂的創作集合兩組頂尖音樂人的腦力激盪,MV影像的跨界合作也讓人耳目一新。
八三夭 2019/11/23 二度攻蛋萬人舞台之後,依然馬不停蹄埋首創作,
請聽聽最新 2019 最猛壓軸作品,
八三夭 feat. 玖壹壹 [ 馬子狗 ]
-
馬子狗音樂製作
製作:八三夭
編曲:八三夭+陳皓宇+鍾子揚TeN(海揚創意)
錄音:八三夭
和聲&合唱:八三夭+玖壹壹+Jay大+阿銘
錄音助理:張哲銘
混音:小橘
錄音/混音錄音室:八豆夭錄音室
母帶後期製作人:八三夭
母帶後期工程師:Chris Gehringer
母帶後期錄音室:Sterling Sound
馬子狗MV製作
導演:莊堯宣(酷炫)
製片:蔡夢航(鬼鬼)
製片助理:曾培宇、林凱莉
攝影指導:呂啟銘、施博鈞
B cam攝影:施博鈞
跟焦師:文國平、林皓暐
攝助:陳冠文、鄭楷諾
燈光師:宋秉諭 (河馬)
燈光助理:莊逸晨 、楊奇澔
器材:六福影視
美術:郭晟禎(小強)
美術助理:廖幸涓 、王雲祥
廠務:阿翔 、怡伶 、田田
服裝師:Min
梳化師:布丁
側拍師:劉豪
空拍師:亞崴尤奈
花絮師:慕斯
剪接:酷炫
調光:時間軸
器材:六福影視
主要演員:蕾菈、酷炫、瑋哥、歐博士、小賈、培根、那對爸媽
特別感謝:瑀熙 Yuci、Joeman
製作團隊:有感覺影像
-
[ 馬子狗 ]
詞曲:阿璞 + 陳皓宇+ 廖建至
為你做隻馬子狗 汪汪汪 好兄弟揪我都沒空
馬子狗 汪汪汪 只跟你走 陪你遛 和你蹦蹦蹦
喲我的北鼻 愛高檔餐廳 我開的雙B 做你一輩子吳伯義
喲我的北鼻 別貸款買GUCCI 我去買給你 還是你要寶格麗
曾經派對鬼見愁 變身虔誠女友控
手機都開誠佈公 朋友說腦袋有洞
為你做隻馬子狗 汪汪汪 好兄弟揪我都沒空
馬子狗 汪汪汪 只跟你走 陪你遛 和你蹦蹦蹦
喲我的北鼻 開心當工具 珍奶鹽酥雞 全天候溫馨接送情
喲我的北鼻 隨時隨地都陪你 有異性沒人性 就算得放生春風的局
欸欸欸 幹什麼東西 你你你 不是很水氣
說好的 一輩子兄弟 男人的約定 這沒用的東西
OH NO 抱歉我的麻吉 真男人才懂輕重緩急
不怕 沒義氣 沒志氣 怕女友 森77
怕我一秒 GG
曾經派對鬼見愁 變身虔誠女友控
逛街陪逛到腳痛 心甘情願成駝獸
為你做隻馬子狗 汪汪汪 好兄弟揪我都沒空
馬子狗 汪汪汪 只跟你走 陪你遛 和你蹦蹦蹦
每天晚上 和你蹦蹦蹦
誰說馬子狗 活得太LOW 我爽就好了耶
我的錢不夠 我不敢說 我都找我朋友借
若想吃高檔肉 主人臉臭 一輩子當臣妾
曾經是野獸 哎別再說 MOTHER FATHER 感謝
我被條繩給牽著走 是條鐵鍊而且還很重
瀕臨報廢了誰能懂 這比貂蟬的招還要控
誰說 男人不壞 女人不愛 我的乖女人們 都把我當天菜
我是個忠誠的90 愛老婆的BABY 各位把手舉起來
為你做隻馬子狗 汪汪汪 好兄弟揪我都沒空
馬子狗 汪汪汪 只跟你走 陪你遛 和你蹦蹦蹦
馬子狗 汪汪汪 對你溫柔 到霸氣外露
馬子狗 汪汪汪 只跟你走 陪你遛 和你蹦蹦蹦
每天晚上和你蹦蹦蹦
為你做隻驕傲馬子狗

逆溫層現象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鐵達尼號的陰謀論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今天我們就來說鐵達尼號的陰謀論,大家也曾經被這個電影的情節感動,那些在面臨死亡依然處之泰然的紳士們,讓弱小婦孺先上救生艇,還是在汽車裡面的手掌還有水蒸氣呢?哈哈哈。。。
雖然這個船的傳說已經很多了,不過還是有很多疑點,讓人不得不懷疑這些其實根本就是陰謀
1. 疑點一:很多人預知這個船會沉沒。
這個被名為:永不沉沒的船鐵達尼號,Titanic,源自以古希臘的巨人族,Titan泰坦巨神,象徵著巨大和力量,船的副手更大放厥詞的說:就算上帝來到也弄不沉這艘船。但是卻在首航的途中沉沒,的確實有點諷刺。但是有大概五十多富豪在上船之前就取消了上船,或者是沒有上船。
當時能上船的人非富則貴,頭等的套房船票大概是當時的870英鎊,相等於現在的五萬美金,其中取消上船的人就包括JP morgan,摩根家族是壟斷了華爾街和銀行界的巨頭,他在上船前取消行程,對他來說,可能這並不是什麼大錢,但是有謠傳這個沉船事件就是他一手策劃的。
大家知道鐵達尼號是由英國白星航運公司打造的,而這間公司一直以來都是負債累累,而他公司旗下的船都發生過意外,包括在鐵達尼號的姐妹船奧林匹克號和之前的一艘戰艦相撞,過後的不列顛號被U-76潛艇擊沉,真的但是由於保險公司覺得錯在奧林匹克號,所以拒絕賠償,而那個時候,他們正在打造鐵達尼號,令白星公司的財務雪上加霜,那麼鐵達尼號最大的股東是誰?就是JP morgan,他幫鐵達尼號買了巨額的保險,船造價7. 5mil但是卻買了五百萬的保險。對於一艘‘永不沉沒’船,的確是高了很多。
但是在出航前JP morgan就因為肚子痛取消行程,但是卻被記者拍到他和他的情婦幽會,而且還健康的很。
他們原先計劃是讓奧林匹克號代替鐵達尼號沉沒,因為無論是外形上和體積大小,都和鐵達尼號幾乎一模一樣,因為如果他們在預訂日期還沒讓鐵達尼號出航,公司就會破產,而最快的方式就是翻新奧林匹克號,那個應該比做整艘船來得快。而且如果大家看回奧林匹克的相撞的照片和現在沉了鐵達尼號做個對比,你會發現他們兩艘船是有點相似,是否他們草草的把之前的破洞補回去?
還有傳聞有一艘沒有人的船隻在尾隨著鐵達尼號,船上有3000多個救生衣,但是全員才有15人。那個就是加利福尼亞號,這艘船為何帶著那麼多的救生衣,但是卻離沉船的地方徘徊,而不去救援呢?我們會在過後講到。
而且在船上也有摩根家族的三個死對頭,John Jacob Astor,Benjamin Guggenheim和Macy百貨的創辦人Isidor Straus也在這個船難中死了。John Jacob是當時是船上最有錢的人,而Isidor則是選擇和他老婆留在船上,不要上救生艇。這三個就是反對美聯儲的成立,而在他們三人死去過後,美聯儲就在那個時候通過了。
還有幾個人也是在上船前被換了下來,包括原觀察員,而且還把望遠鏡鎖在保險箱裡面,換上一個臨時工代替,
在沒有望遠鏡的情況下,需要夜晚用肉眼觀察冰山的確實有點不合理,而且白星航運的主管不知道為什麼要求船長用最高時速23海里來前進,就相等於時速45公里。
而且早在航行的10小時前,他們已經接獲6次的通報關於在前方有冰山,還有一個通報來自被圍困加利福尼亞號。但是加利福尼亞號的無線通報員Evan和鐵達尼號的通訊員Jack Philip通訊時,收到對方的粗魯回覆,因為他正在幫頭等艙的貴賓發送電報和股票買賣的訊息,叫Evan閉嘴不要煩他,結果在15分鐘後就撞上冰山了。
疑點二,沉船沉得有點快
我曾經是在郵輪公司工作過,也因為是在船公司工作的關係,我有幾次可以免費上船去玩,他們有專人帶我們去到船倉的內部去參觀,包括他們船員的住宿空間,中央廚房,酒吧,還有隔水倉門,而在船倉進水的時候,這些閘門回自動關閉,以防止船繼續沉沒。而鐵達尼號裡面一共有16個隔水倉。就算再巨大的冰山,如果迎面撞擊,應該也不會沉沒,但是是否真的有撞上冰山,卻沒有人可以證明,除非真的是前五個隔水倉同時進水,不然隔水倉應該可以暫時讓船停止沉沒。
他們有提供幾個有可能是令五個隔水倉同時進水的原因。
第一個,就是他們用的偷工減料的材質,像之前說的,白星航運已經面臨破產了,
平時船身的接縫是需要用機器來打入鋼鐵鉚釘(mao3ding),為什麼需要用到機器?因為鋼板的厚度大概50mm,要貫穿並且連接需要用到大型的機器,而整艘船需要用上300萬支鋼鐵鉚釘。而且據了解,他們的鋼板純度也不佳,擁有大量的礦渣,而如果在高溫或低溫之下,鋼板會變得特別的脆弱,更何況是純度不高的鋼板呢?
還有由於船頭太過巨大,所以船頭上用人手打入的,但是為了方便工人,他們用了沒有鋼鐵鉚釘強度的鍛鐵鉚釘。
Robert Duane Ballard ,羅伯。巴拉德,用聲納技術探測沉在海底的鐵達尼號,沒有發現大洞,也沒有發現貫穿五個隔水倉的裂痕,而是在船頭部分發現很多小小的洞,這就是可能鋼板結合不好,或是鍛鐵鉚釘脫落造成船倉進水。
那如果說是撞冰山,保險公司就會賠償,但是如果是因為鉚釘的關係而令船沉沒,那麼就不會賠償了。只是船都沉了,當時保險公司沒有任何的證據去調查啊
還有船上的乘客回想起聽到一聲巨響是否是真的撞到冰山,還是鋼板破裂的聲音,沒有人能證明。
第二個,就是隔水閘門焊接不佳還有引擎著火爆炸,大家可以看看鐵達尼號的船構造,他們以前的引擎是用煤礦的,船一共有六個焚化爐,每天一共有160個工人不停的往裡面扔煤,每天需要消耗600噸的煤,在出航的前兩天,在6號引擎爐灶發生了大火,你可以看看這張照片的黑色位置,如果是因為火災而造成的金屬軟化,加上在零下2度的海水裡面,加上用上不良的鋼鐵和鉚釘,那麼鋼鐵就會變脆而破裂。
還有就是閘門的焊接不好,所以當船倉進水時,閘門根本不能發揮功效等等。
疑點3,加利福尼亞號為什麼不及時救援?
這個戰艦就是剛才我們講的被冰山圍困的船,這個船距離沉船地點大概是20海里,就大概是93公里左右,要去的沉船現場只需要大概一個小時多,那麼為什麼他不來救援呢?原因就是剛才船上的通訊員Evan已經在之前通知過鐵達尼號的通訊員John Philip,被對方粗魯的回應過後就睡覺了。而58海里的另外一艘船Carpathia接獲的求救訊號,而用了4個小時才趕到現場,在船難開始時,鐵達尼號也多次發射求救信號彈,但是沒有準備到信號彈,只用禮炮來代替,別人看了會不會以為是放煙火呢?
如果是因為禮炮而忽略救援,這個我可以了解,但是船上也用燈光來發出摩斯密碼的求救信號,但是都沒有人看見,除了是加利福尼亞號的全體船員都睡覺了,總會有一個人看到吧?
這裡有一個蠻科學的解釋,由於在沉船地點是在逆溫氣候的位置,就是冷熱空氣層的交叉,這種現象就會讓光折射,所以在船上的人有可能看到的一堆光,或者是根本看不到。所以在船長和船員看到一堆光以為是UFO的傳聞,可能是因為這個吧!
而在鐵達尼號的觀察員其實是臨時工,也沒有望遠鏡,看到冰山時已經太晚了,而且船的大副命令轉陀,如果是直撞可能會沒事,但是就是因為左轉,冰山摩擦船身造成非常多的細縫,這才是造成沉船的原因。而且鐵達尼號船上的救生艇才有20艘,是因為他們覺得太多救生艇擋住了視野,所以把40艘救生艇卸下來。
這些種種的自負驕傲的行為,讓1500無辜的人白白葬送了性命。
當這些富豪們在面臨生命抉擇時,選擇了讓弱小婦孺們先上船,而且有些人更從救生艇上下來和她心愛的人一起度過最後的兩小時,也有人假扮成女人上船,也有人在船上拉著小提琴,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在生命最後關頭,你們是否可以坦然的面對,並且還保持人性呢?
好啦!今天影片就到這裡,如果喜歡這個影片就按贊和分享出去,也記得訂閱HenHenTV哦~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逆溫層現象 在 有沒有奇妙的逆溫層大樓(夜景也可以啦XD)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在晴朗無風或微風的夜晚,地面因輻射冷卻而降溫,與地面接近的氣層冷卻降溫最強烈,而上層的空氣冷卻降溫緩慢,因此使低層大氣產生逆溫現象。輻射逆溫一般日出後,逆溫 ... ... <看更多>
逆溫層現象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第2 次期中考環境科學概論 的推薦與評價
(A)空氣溫度太高(B)空氣太乾淨(C)空氣出現逆溫層(D)空氣對流太旺盛 ... (C)聖嬰現象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造成洋流或海溫的異常(D)聖嬰現象對大西洋及印度洋地區沒有任何 ... ... <看更多>
逆溫層現象 在 Re: [請益] 想要請教逆溫的成因- 精華區TY_Research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wadokid (sorry)》之銘言:
: 想要請教逆溫的成因 是否有理論或是定論呢
: 或是精華區有收編嗎
: 請各位幫忙解惑 謝謝
逆溫層(Inversion)是指溫度增加或減少的趨勢突然改變而言
對流層中一般溫度都是往上減小~如果出現往上增加就可稱為逆溫層
逆溫層中因為直減率非常小~位溫也是往上增加~因此大氣非常穩定
雲層頂部很難突破逆溫層的阻擋往上發展
對流層內發生逆溫的情況有下列幾種
(1)下沉逆溫(subsidence inversion)
通常出現於反氣旋的高壓區~整層空氣由上往下沉降
下沉過程中絕熱增溫而導致比底層空氣要暖的現象
也就是這種下沉逆溫都發生在中高層的位置
(2)輻射逆溫(radiation inversion)
秋冬季節的夜晚清晨如果天空晴朗
地面長波輻射往天空傳送熱量造成急速的輻射冷卻
就會造成近地面層特別冷~上面的氣層反而較暖的逆溫現象
(3)鋒面逆溫(frontal inversion)
鋒面是冷暖空氣交會面~暖空氣會沿著冷空氣上升
所以會形成暖在上~冷在下的逆溫現象
(4)混合逆溫(mixing inversion)
當地面的風速較大的時候~會使地面層的大氣產生混合的作用
使混合層內水氣分布趨於均勻~
下層的水氣減少~上層的水氣增加
當混合層上部的水氣量達到足以凝結成雲時~直減率會趨向濕絕熱降溫
並且有水氣凝結釋放的潛熱產出
因此造成混合層頂部出現混合逆溫的現象
簡單供參考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23.4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