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電影-第六個夢找席德進畫唐寶雲】#年記1967年 #張萬康 #席德進 #唐寶雲
〈席德進畫唐寶雲〉
收錄自《年記:1967 時空咖啡廳 張萬康著》
「畫家席德進的名聲響亮。藝人唐寶雲,模樣清麗,但她只是席德進畫過的無數名人之一。席德進亦是當年「酷兒」的一個代表人物,我曾試圖從白先勇《孽子》中捕捉他的身影。
席德進倒不是在1949年隨國民黨渡海來台的。他前一年就已在嘉義中學執教,那時從杭州美專剛畢業。從詩人(兼畫家)木心的回憶文章中,可發現席德進很受學生歡迎,過年時被學生們逐一拉去家裡喫酒作客,大夥兒總簇擁著喝醉的席老師回宿舍,很鬧!我讀此文的想像
與觀察是,可見席頗有親和力,且當年本省外省之間的隔閡說法其實是所謂見仁見智,或說看緣份,看境遇(他們師生之間看來並無省籍情結吧)。木心來自上海美專,該校和杭州美專兩校關係很近,木心和席德進早就熟識,但雙雙畢業後沒再聯繫。木心48年來台灣寫生,
住麻豆的糖廠宿舍,在台南的舊貨攤購買貝多芬交響樂唱片時,有人從身後扯他臂肘,竟然是席德進,如此巧遇。木心後來隨席前往嘉義中學宿舍住了好一陣子,木心亦是酷兒,雖和席彼此不來電但算老同學。期間兩人暢談男女、男男情感、藝術理想方面的體會見解,木心
回憶起來感到溫馨,感慨。49年過年後,木心打算北上基隆,搭船返滬,席德進在車站送別木心,離情依依,再不曾相見。」
圖說:名畫家席德進替影星唐寶雲畫像。
日期:1967/6/7
攝影:王萬武
來源:聯合報
報時光補充:
席德進這張素描,小編曾探詢席德進基金會,
可惜此畫並未收藏在該會,
相信應在其他私人藏家或美術館中,
就看看是否能因此文,而再有畫作消息。
#下方找書籍連結 #報時光UDNtime
「送別 交響樂」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羅大佑 Lo TaYo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李叔同【送別】 中國交響樂團少年合唱團(天籟童聲專輯 的評價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李叔同- 送別中國交響樂團附屬少年及女子合唱團(北京愛樂 ... 的評價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送別- 小提琴独奏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混声合唱《送别》“Farewell” Lyrics: LI Shutong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送別中國交響樂團少年合唱團【歌詞高音質】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 送別(官方歌詞版)- 電視劇《光榮時代 ... 的評價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2018.04.20【春之頌--大型電影交響音樂會】李玉剛《送別》 的評價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送别Farewell》 - Wilten Boys' Choir/ Wiltener Sängerknaben 的評價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李叔同【送別】 中國交響樂團少年合唱團...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更多古典好好聽Classicalmusic to go 的文章 的評價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台灣豫劇交響樂永恆的生命II - Post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送別 交響樂 在 李叔同【送別】 中國交響樂團少年合唱團... - 古典好好聽 ... 的評價
送別 交響樂 在 羅大佑 Lo TaYo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You編:
-
«陳文茜與羅大佑對談»
從 #家I 的羅大佑到 #家III 的羅大佑都在這邊
-
【數位平台】
KKBOX: https://goo.gl/5roRrV
myMusic: https://goo.gl/ZTJVJV
friDay音樂: https://goo.gl/zRmxdH
iNDIEVOX: https://goo.gl/kVXiWb
Spotify: https://goo.gl/uQeHD7
iTunes: https://goo.gl/Wyg2dm
-
【實體通路】
博客來: https://goo.gl/w6vj6b
誠品網路書店: https://goo.gl/KVz1uc
佳佳唱片: https://goo.gl/ap6cYr
五大唱片: https://goo.gl/sJDWmr
玫瑰大眾: https://goo.gl/UVY53r
-
#羅大佑 #陳文茜
羅大佑 Lo TaYou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SeedMusic 種子音樂
但願成長在日後寒暑狂風暴雨裡,有顆不變的心|陳文茜訪談羅大佑
《文茜大姐大微信公眾號》
文茜:今天的來賓⋯⋯羅大佑。
很多人一定對你說過這句話:我是聽你的歌長大的。我也是。現在每個人的網絡資料都亂七八糟,分不清真真假假,但它有個好處:即使認識你快40年的我,可能很多不知道的事情會出現於網路——據說你在 1974 年,也就是你 20 歲的時候,為衛道中學的學長林懷民雲門舞集譜曲。
羅大佑:這個傳聞比較接近事實,但不是全部真相。那時候我在台中的中國醫藥學院,林懷民帶著他的幾個資深舞者正好要去東海大學表演。他們一行人沒有合適的音樂,林懷民到了台中四處打聽,「聽說有一個叫羅大佑的會彈琴,而且挺擅長做即興的音樂」,這才找到我。
林懷民要給東海大學的學生展示舞蹈和音樂之間的關係,他就把所有的舞蹈姿勢都示範給我看,之後我幫他的每一段舞蹈即興編出一段音樂。音樂弄完以後,我就用我那台摩托車,搭著他,從台中學士路一直騎到東海大學,然後開始表演。
而且那時我說,「林先生你坐在我車子後邊,我怎麼感覺像沒有人一樣?」他說,因為他是習舞的,平衡感很好。
文茜:誰也不會想到那一刻,摩托上的那兩個人,一個人叫羅大佑,一個人叫林懷民。你當時也一定沒想到懷民會走到今天。
文茜:今天我們播放的第一首歌,就是新專輯的《同學會》,歌詞真是太美了。很多人聽到這首歌就聯想到一首老歌——《青青校樹》。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會唱這首歌了。
羅大佑:《青青校樹》改編自一首日文歌,那首日文歌又是從一首 1870 年代的宗教歌曲改過來的,所以這首《青青校樹》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還有《送別》,也是一首歐洲的民謠。
文茜:我發現你經常跟同學聚會,而且都是你在大學讀書時跟你一起組樂隊的那群人,比如請他們參加你的生日派對,或者是一些重要的場合。
羅大佑:我原本很不喜歡過生日,寧可一個人在家。但後來我年紀大了,發現應該借機行樂,藉自己的生日請朋友來,讓大家開心一點,我覺得是一種社會義務。文茜至少參加了三次吧!
這世上讓我們開心的事情越來越少,讓人擔心的事卻越來越多——你要擔心天氣會熱到什麼地步,擔心雨水會不會成災,某人會不會出狀況……除了全球暖化還有政治問題,全世界都有令人擔心的事情在發生。所以藉自己的生日讓周遭的人開心一下,也是好事情。
文茜:在你的創作中,關於《家》有一、二、三的版本,這是很特別的,我以前以為你只有《戀曲 1980》跟《戀曲 1990》這種系列的。
羅大佑:還有《戀曲 2000》,只不過唱片業在 1995 年時已經不怎麼賣得動了。
文茜:所以你把《戀曲》和《家》都做了三個系列。它的特別之處就在於,人們對你的印象還很膚淺,還停留在 1980 年羅大佑,叛逆、黑色、抗議……但其實你一開始創作時,就不是簡單的抗議而已,否則你不會走到今天——那個抗議歌手,從來不只是抗議,這背後有著濃濃的溫度。尤其是三首《家》,更顯示出你音樂的厚度。
羅大佑:在《家 I 》,我把《甜蜜的家庭》放進去了,這其實是受了我小時候聽的一首跟家庭有關的民謠的影響,這才有了「想從家裡成長、出來」的想法。在那個階段,我立志要寫一首有關家的歌,就是父母給我的那個家。
我就在那首歌的和弦的基礎上,寫了一段新的和弦,所以是先有《甜蜜的家庭》,再有「我的家庭,我人生地方出來」,在這之後才寫出「輕輕地愛你,輕輕地愛你,我的寶貝,我的寶貝」。
我覺得我的歌曲創作方式、文字處理方式,跟我喜歡的那些作曲家、歌手都有一定的關係——任何作曲家、畫家或者舞者,都會有產生他們的影響。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莫扎特,他受海頓(Franz Haydn,交響樂之父)的音樂影響很大,所以他的交響曲三個樂章跟海頓的模式很像,直到後來才改變。
我覺得音樂是活的,我們得承認它是代代相傳,並且互相影響的。所以在《家 I 》裡面就會有這樣的一個鋪襯來講我自己的家。其實人的整個社會都是活的,只是以前年輕的時候,我少了這種縱向的思考。
文茜:你又寫了《家 II 》,它是一首很美的情歌。在你的新歌發表會上,我講到了《家 II》,結果他們每個人都問我「歌裡面的那個女的是誰」,我就說「反正不是你太太」——這樣回答比較簡單。
接下來,我們要談談你的新專輯里的兩首歌曲:《致觀音山》和《家 III 》。關於《致觀音山》這首歌,聽說你寫了大部分的曲子,這首由你和武雄一起掛名,我覺得有些歌詞不像武雄的風格。
羅大佑:因為武雄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我跟他聊天,他說「觀音聞聲救苦」。我就讓他一起來寫歌詞,等我們寫到中間那段副歌時,兩人一看:「觀音靜臥,淡水輕流」——天哪,他寫的內容跟我一模一樣!因為我們都想到了《之乎者也》,所以後來這首歌我就掛了兩個人的名字。
文茜:所以你是把觀音山完全具像成了觀音,就像是一位慈母,或者了不起的聖瑪利亞的角色。
文茜:《家 III 》是這次你的主打歌曲,很多人都說,是因為你到了這個年齡,又老來得子,所以家對你很重要。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看了你的歌詞,我覺得你是在對整個大時代的人說話。
羅大佑:沒錯,我一開始就是想講大多數人的家。歌詞「本是同根而生的人們」,這個「而」是「卻」的意思,放在這裡其實有點怪,就是說每個家庭里也會有蠻多的矛盾,我相信愛越多的地方,人跟人之間就會有越多的矛盾。對不起,但我覺得歷史上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耶穌被人盯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
但重要的是,一个家庭要保留父母对子女的那种单向的、不求回报的爱,并且把这种爱延续下去。所以我强烈怀疑现在会做好事不求回报的那些人,都是因为父母给予了他们这样的爱。
文茜:所以你不是在控訴「我們本來同根生,為什麼今天會有這樣那樣的矛盾」,而是用一個「而」字把這些都表達了出來。接下來,我特別想播出你的《童話愛情》,這首你在電影《華麗上班族》寫的旋律。
羅大佑:這首歌在《華麗上班族》里,本來是陳奕迅去騙湯唯的一首情歌,我在寫的時候真的把自己心情放進去了,想著要寫一首非常純粹、要有說服人的力量的情歌。結果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我們家裡出現了一個「第三者」——我的女兒。
我一直想替女兒寫一首歌,後來我就想到了這首在《華麗上班族》里籍籍無名的歌曲。我花了很大精力去寫,但它沒有被特別注意到,我有點不甘心,想幫它翻身。
我女兒特別喜歡白雪公主,我就借著《白雪公主》的主題,把王子、父女之間這種代代相傳的愛寫進了歌詞里,獻給了我女兒,所以《交換愛情》才變成了《童話愛情》。我覺得它的重點是最後那兩句:有朝,沈默是我,幸福是你,送走的前世來自那童話愛情。
我看過我表弟的女兒在倫敦找到一個男朋友說要結婚,這個老爸就崩潰了,到處投訴,簡直像是遇到了世界末日!還有好幾個老朋友也是這樣,所以我才想著早點給自己打好預防針。
附上家3的歌詞:
作詞:羅大佑
作曲:羅大佑
本是同根而生的人們相聚成你的家或我的家,
將時光流轉或是月圓花好刻在螢幕之上陽光之下;
展翅高飛的人兒離開就此穿越時空告別,
就不聲不響或許不堪回首絕非不聞不問來告解。
給我個溫暖的,滿懷著溫暖的,彼此關照的家庭;
讓兄弟姊妹懷抱父母慈祥的愛,依然成長在心靈;
給我些溫暖的,體諒而堅強的,彼此保護的心情,
但願成長在日後寒暑狂風暴雨裡,有顆不變的心。
如此相近的人們相處卻只有如此人會懂,
那矛盾就與幸福一同天作之合潛伏存在冥冥之中;
總有一天等骨肉愈合團圓到那時刻誰能預測,
就不聲不響或許不堪回首絕非不聞不問的糾扯。
給我個溫暖的,滿懷著溫暖的,不願紛爭的家庭;
讓窗外有藍天,綠草也如茵;再來點白雲;
給我些溫暖的,體諒而堅強的,彼此保護的心情,
但願成長在日後寒暑狂風暴雨裡,有顆不變的心。
本是同根而生的人們相聚成你的家或我的家,
將時光流轉或是月圓花好刻在螢幕之上陽光之下;
展翅高飛的人兒離開是否穿越時空告別,
到那天忽然重現在你面前對你再次微笑才發覺。
給我個溫暖的,滿懷著溫暖的,不願紛爭的家庭;
讓兄弟姊妹懷抱父母慈祥的愛,依然成長在心靈;
給我些溫暖的,體諒而堅強的,彼此保護的心情,
但願成長在日後寒暑狂風暴雨裡,有顆不變的心。
給我個溫暖的,滿懷著溫暖的,彼此關照的家庭;
讓窗外有藍天,綠草也如茵;再來點白雲;
給我些溫暖的,體諒而堅強的,彼此保護的心情,
但願成長在日後寒暑狂風暴雨裡,有顆不變的心。
但願成長在日後寒暑狂風暴雨裡,有顆不變的心。
但願成長在日後寒暑狂風暴雨裡,有顆不變的心。
送別 交響樂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李叔同 【送別】 中國交響樂團少年合唱團
這首中國藝術歌曲我很喜歡,雖然沒有影像,可是好好聽!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送別 交響樂 在 李叔同- 送別中國交響樂團附屬少年及女子合唱團(北京愛樂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送別 作詞: 李叔同(弘一大師)作曲: Jone Pond Ordway演唱: 北京中央少年兒童合唱團(北京愛樂合唱團)指揮: 楊鴻年伴奏: 唐重慶China Children's ... ... <看更多>
送別 交響樂 在 送別- 小提琴独奏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送別 作曲: 約翰.P.奧德威(John P. Ordway)作詞:李叔同小提琴独奏: 陈蓉晖背景圖片: 風景視頻歌詞: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 ... <看更多>
送別 交響樂 在 李叔同【送別】 中國交響樂團少年合唱團(天籟童聲專輯 的推薦與評價
李叔同- 【 送別 】(1908) - 中國 交響 樂團少年合唱團(天籟童聲專輯,2004)原曲/詞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1851)by John Pond ... ... <看更多>